麻 花 配 料
各种绞花麻花的织法

各种绞花麻花的织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绞花麻花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手工艺品,它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技术性。
绞花麻花的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手艺人和精细的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各种绞花麻花的织法。
一、基础绞花麻花的织法基础绞花麻花是最常见的一种麻花样式,它是由两根或多根麻线绞合而成。
选择好麻线的颜色和质地,然后将两根麻线平行放置在桌面上,用手指将两根麻线交叉绞在一起,直到形成一个绞花花纹。
接着,将绞花的部分固定好,用另一根麻线绕着绞花部分,直到绞花麻花完成。
二、银饰绞花麻花的织法银饰绞花麻花是一种将银饰品与绞花麻花技艺相结合的手工艺品。
选择一些精美的银饰品,如小银环、小银片等,然后将银饰品穿在一个绞花麻花的线上,再将这个线与其他线一起绞织,直到形成一个有银饰品的绞花麻花。
这样制作出的银饰绞花麻花,既美观又别具特色。
四、立体绞花麻花的织法立体绞花麻花是一种将绞花麻花进行立体编织的技艺。
选择一些细致的麻线,然后将麻线绞合成一个扁平的绞花花纹。
接着,将绞花的部分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推出来,使其呈现出立体的效果。
用细线将绞花的部分固定好,使其保持立体状态。
这样制作的立体绞花麻花,形态逼真、层次分明,非常具有艺术感。
五、其他创意绞花麻花的织法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绞花麻花织法外,还有许多创意绞花麻花的织法。
可以将不同材质的线绞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特殊质感的绞花麻花;也可以将小珠子、小花朵等物品穿在绞花线上,增加绞花麻花的视觉效果。
这些创意绞花麻花,不仅新颖独特,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和装饰性。
绞花麻花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手工艺品,它既具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的艺术感。
通过不同的织法和创意的设计,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绞花麻花,让人们更加欣赏和喜爱这种传统手工艺品。
希望以上介绍的各种绞花麻花的织法,可以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让您也能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绞花麻花作品。
第二篇示例:绞花麻花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在中国深受欢迎。
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分类分为:串菜—配制大料—炒制大料—汤料熬制—汤料调味—烫菜过程—装碗过程1.可烫制菜类: (根据当地的菜类品种大概可以有40种左右)1.1 素菜类:青菜白菜花菜香菜生菜菠菜黄花菜空心菜绿豆芽黄豆芽豆腐日本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针菇丝瓜黄瓜海带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肠胡萝卜油条年糕鸭血粉丝粉条等(买粉丝的时候,一定要买比较好的,不容易煮烂的;因为吃麻辣烫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点一份粉丝,如果粉丝质量不好,会影响总体的口感)1.2荤菜类:牛肉咸肉鸭肠油炸肉皮牛百叶及各种贡丸蟹柳类等(注:串菜这一环节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觉得比较美观;用比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后让顾客看了觉得份量比较多,吃起来又吃得不会太饱,让人吃了一次,下次还想吃)2.汤料配方:2.1主要配制大料: (另提供每种大料的市场价格,仅供参考)我原来做的时候,每次配底料的时候也不会用标准电子秤去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来估计的(配料时比例不要差别太大,基本是不会影响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当中稍微大一点,下面我将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给你们提供参考. (解释:①一只手的满把: 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①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个数计: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白寇(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 ;草果(25元/斤;用量:6-7个) ;孜然(10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香叶(7.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凉姜(8元/斤;用量:6-7个);花椒(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辣椒:(用量:一只手满把,想辣就多加一点,不想太辣就少加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注:①因为我之前每次配料时,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不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说每种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重要。
自制烧烤调味料的方法大全

同理:主要应用于烧烤酱料制作当中,
很多人以为蚝油是油脂的一种,其实蚝油跟酱油一样都不是油脂,而是一种调味料。广东称牡蛎为蚝,蚝油是用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调味料。蚝油是广东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也是调味汁类最大宗产品之一,它以素"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亦是配制蚝油鲜菇牛肉、蚝油青菜、蚝油粉面等传统粤菜的主要配料。根据调味的不同,蚝油又可分为淡味蚝油和咸味蚝油两种。
(3)咖喱粉2两,五香粉,胡椒粉少许,葱粉1两
(4)2斤辣椒粉
2,制作工艺
将各种配料放在一起,搅匀即可
3,备注说明
(1)辣椒粉分辣的和不辣的两种.这里用辣的那种,也可根据口味增加一些.按这个配方配制是很辣的.牛肉串和羊肉串的必备调味料是盐,孜然和辣椒,所以必须有辣的.
(2)胡椒粉根据口味,可放可不放
自制烧烤调味料的方法大全
一,烧烤撒料
辣椒和花椒炒香,分别打成细末备用。
用1斤的比例,味精0.25两、胡椒粉0.25两、十三香0.25两、孜然粉0.25两、花椒面2两、辣椒面7两、盐少许一起拌匀即可。
二,自制撒料粉(将孜然粉20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0克、盐0.5克、鸡粉2克、味精1克拌匀)
三,烧烤沾食料(韩式自助烧烤干调料)
生抽:
生抽是酱油的一种,味道较咸,颜色偏淡!是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种曲,经天然露晒,发酵而成的,颜色比较淡并且呈红褐色。生抽是用来做一般的烹调用的。生抽主要是用来调味,颜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凉菜的时候用得比较多。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醇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
配制方法如下:
川菜的二十四种味型

川菜的二十四种味型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以味为本”。
川菜的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
川菜计有24种味型,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麻辣类味型:有麻辣味、红油味、煳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荔枝辣香味、鱼香味、皮味、怪味等。
其中鱼香、皮、怪味是川菜独有的味型,烹调难度大,集有咸、甜、酸、辣、鲜、香于一菜,十多种调味比例协和、相得益彰。
第二类为辛香类味型:有蒜泥味、汁味、芥末味、麻酱味、烟香味、酱香味、五香味、糟香味等。
第三类为咸鲜酸甜类味型:有咸鲜味、豉汁味、茄汁味、醇甜味、荔枝味、糖醋味等。
这一类味型使用较广,菜品极多。
川菜调料和味型在晚清时期形成体系后,发展十分迅速,但变化较大的还是近20年。
概括地说,川菜调料和味型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晚清形成了川菜体系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段时间,川菜味型发展相对平稳,创新力度不强。
但这一时期的调味品较正宗,很少有假冒伪劣产品。
第二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无疑激发了餐饮业的活力。
餐饮业经营者和厨师们开始挖空心思琢磨如何用高质量、新口味的菜品来满足顾客需要。
烹饪水平空前提高,川菜在调味品和味型的组合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餐饮业更是欣欣向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川菜在众多菜系中脱颖而出。
川菜的独特味型经川菜厨师们的开发、复合,变得更加丰富,使川菜有了规模空前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独占螯头。
川菜南征北战,川菜调味品随之风靡全国,红遍世界。
要了解川菜的调味艺术,就要先对川菜所用调料有一个认识。
调味品的作用,或是除腥去膻,或是改变原料的性味,或是增香增色,或是造就某种特殊的风味。
川味之所以独具特色,以味取胜,与其所用的调味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制作回锅肉或鱼香肉丝,如果不用正宗的郫县豆瓣和泡辣椒,就很难让人领略到它独特的味道。
各种烧烤料配

各种烧烤料配烧烤撒料配方1:将孜然粉20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0克、盐0.5克、鸡粉2克、味精1克拌匀。
配方2:孜然粉1斤、苏子粉8两、白芝麻1斤、花生米1斤(搅碎)味精、盐、鸡粉适量、细辣椒粉适量调色。
配方3:盐300g,辣椒粉30g,乙基麦芽粉15g,13香20g,胡椒粉20g,味精50g;先把盐炒香放凉,与其它料混合既可。
配方4:味精0.25两、胡椒粉0.25两、十三香0.25两、孜然粉0.25两、花椒面2两、辣椒面7两、盐少许一起拌匀即可。
辣椒和花椒分别炒香,打成细末。
(1斤的比例)配方5:细盐1500克,沙姜粉100克,胡椒粉200克,五香粉50克,辣椒面250克,味精200克,香兰素20克。
干锅烧热,放入细盐小火翻炒15分钟,再放入沙姜粉、胡椒粉、五香粉、辣椒面、味精、香兰素调味后出锅即可。
配方6(辣味):辣椒炒香,打成细末备用,辣椒末1000克、味精25克、胡椒粉25克、十三香25克、孜然粉25克、精盐少许一起拌匀即可(也可加入少许芝麻粉、沙姜粉、白糖;加入1%-2%的味香素可以增加炸品的肉香味。
配方7(麻味):花椒炒香,打成细末备用,花椒末1000克、味精25克、胡椒粉25克、十三香25克、孜然粉25克、精盐少许一起拌匀即可(也可加入少许芝麻粉、沙姜粉、白糖;加入1%-2%的味香素可以增加炸品的肉香味。
配方8:将1.5斤孜然粒入净锅炒香后磨成粉,红干椒1斤用无烟炭烤香后磨成粉,芝麻150克炒香,和两盒王守义十三香一起拌均匀。
配方9:五香花生碎1000克,大喜大牛肉粉1000克,熟芝麻碎500克,熟孜然末1000克,韩国辣椒粉500克,佳乐牌鸡粉250克,以上原料混合拌均即可。
配方10:花椒粉半两、辣椒粉一两、孜然粉一两半、姜粉一两、细盐一两、味精一两(面状)、芝麻二两、熟花生仁一两(碎粒状,无花生时可以不加),将以上原料拌匀即可。
配方11(以2斤辣椒粉为例):盐8两、味精2.5两、孜然粉、孜然粒各2两、鸡粉2两、熟芝麻1斤、咖喱粉2两、五香粉、胡椒粉少许、葱粉1两、2斤辣椒粉;将各种配料放在一起搅匀即可。
炸麻花的配方是什么?

炸麻花的配方是什么?每逢过年的时候都要炸点吃的,像小酥肉了、油条了、还有油饼麻花了。
每次都是满满的炸上一大盆,能吃很长时间的,特别是那个麻花的啊,又酥又脆,真是好吃极了,味道一级棒。
炸麻花食材准备:中筋面粉 260克,水 50克,鸡蛋 2个,盐 1克,玉米油 25克,糖 45克,泡打粉 2克,小苏打 1克做法步骤:(1)将面粉、盐、糖、泡打粉、小苏打,这些干的材料混合均。
(2)加入鸡蛋、水和玉米油,先用筷子搅拌到没有干粉,基本成团的状态。
(3)把面团转移到揉面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即可,不要过度揉面。
(4)盖上一个碗(或保鲜膜),让面团松弛20分钟。
(5)松弛好的面团搓成条状,用刀均分成10-12份。
(6)盖上保鲜膜,再次松弛15分钟,把松弛好的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长30cm左右)。
(7)两只手同时一头向前搓,一头向后搓,把长条拧起来,将长条两头拎起来,就会自己卷成麻花状了。
沾点水,把接口处捏在一起。
(8)锅里倒入2-3cm深的油,开小火加热,等到锅底的油花消失,放入一只筷子,筷子的周围会产生小泡,油温就可以了。
放入麻花,全程用小火,炸15-20分钟,就会得到脆麻花。
(如果用中火炸,3-5分钟就会上色,炸出来就是软心的麻花)(9)出锅前,可以把温度稍调高,继续炸10秒左右,这样可以逼出麻花里面的油。
(10)用厨房纸吸去表面的油,晾凉后就可以吃啦~吃不完需要密封保存,如果是炸的脆麻花,室温下可以保存5天左右。
21评论燕子私房菜美食达人11-15 20:4967赞踩每天一道家常菜简单易学在家吃到干净卫生的大餐关注我哦燕子私房菜更多精彩视频评论小黄说点事11-14 08:441618赞踩炸一些麻花当早餐吃,简单又省事,味道还很不错配上粥或是汤都是不错的早餐,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的啦,很容易做哦~!喜欢吃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哦,快来瞧瞧吧!食材o主料o面粉800克oo辅料o油适量o苏打适量o糖适量o步骤1.准备材料:面粉、油、糖、苏打2.面粉放糖,糖多放点,这样做出来的麻花才甜3.再加入油,油也要多一点,这样做出来的才会酥4.一斤面粉约放苏打粉3克左右,也就是一小勺。
老式麻花的制作方法

老式麻花的制作方法麻花做法:面粉、花生油、盐、水、将面粉放盆中倒入油g面粉放40g油、5g盐、用手将面粉和油搓均、(油多则后面难操作)、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面团不可太硬)盖湿布饧20分钟。
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10分钟。
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
再重复一次、制成麻花生坯。
依次做好所有的小剂子、成麻花生坯。
锅内摆多油火烧至2成热时下进麻花生坯(2成热的油温变化并不大用手放在油锅上面微微感觉有点热)。
奶油、芝麻及巧克力等甜味小麻花可作为早餐食品,又可以作为休闲食品零吃,也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又可以作为主食和面条煮食,和小南瓜及粉条炒菜吃;特色火锅小麻花下火锅吃,风味特香;桂花小麻花具抗癌、清火、化痰、散结之功效;鸡汁小麻花高蛋白高营养。
天津麻花所指的就是桂发祥十八街小麻花,历史悠久。
很豆腐很香。
稷山麻花是咸的,有普通的和油酥的,色香味诱人,做主食和零食都可。
1、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
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
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
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
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2、天津麻花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就是经过反反复复积极探索展开技术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所含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豆腐馅,并使炸开的麻花smell香甜与众不同,缔造出来的什锦夹馅小麻花。
其特点就是香、豆腐、多汁、辣,在潮湿通风处置放数月不太厚,不绵软、不变质。
六种凉菜调味汁配方

三十六种凉菜调味汁配方1、麻辣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红油海椒30克或红油100克,花椒粉20克,红酱油30克如老抽需加水稀释,精盐30克,味精20克碾粉,白糖30克,料酒50克,姜末20克,小麻油等味料加开水750克或鲜汤调制而成;配制说明本配方味重,口感麻辣、咸鲜、略带回甜,属四川口味;可调制成味汁浇淋凉菜,也可将以上调料直接拌制肚丝、卤牛肉等;此味型红油、花椒粉或花椒油要重;2、红油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红油100克,酱油50克,味精20克,白糖30克,料酒75克,蒜泥50克,精盐约20克,姜末20克,五香粉15克等味料加开水750克或鲜汤调制而成;配制说明本配方属四川口味,以咸鲜香辣味为主,红油味较重,略带回甜;可调制成味汁浇淋凉菜,也可直接拌入卤牛肉片,夫妻肺片等凉菜中;3、五香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八角10克,桂皮5克,丁香2克,草果2克,甘草2克,香叶2克,沙仁2克,山奈2克,小茴3克,精盐约20克,料酒50克,酱油50克,白糖10克,味精10克,姜末20克,小麻油100克等;制法将以上香料加清水或鲜汤1200克,小火烧开5分钟后加入味料并倒入容器中,用小麻油封汁焖泡15分钟后即可使用;配制说明本配方以五香咸鲜味为主,可直接淋入切好的凉碟中,也可将香料渣去掉,将汁直接拌入卤菜,另外可适量加入红油;一般适宜拌肉类卤制品;4、棒棒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芝麻酱50克,生抽100克,白醋50克,精盐20克,红油30克,葱花5克,味精15克,小麻油2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入碗碟调匀即成,如口味过重可适当兑入清水,调匀后淋入凉菜中或拌入肚丝、鸡丝中即成;配制说明棒棒味近似怪味,特点是芝麻酱味略浓,可拌鸡丝、肚丝、白肉等,口感香辣酸甜;5、蒜泥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蒜泥250克,精盐50克,味精50克,白糖30克,料酒50克,白胡椒2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入清汤或凉开水750克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色拉油及小麻油拌均即成;配制说明此配方汁可直接淋入装盘的鸡丝、肚丝、拌白肉等凉菜中,也可拌入原料然后装盘;蒜泥味汁一般多用于白煮类凉菜,所以不用酱油,其口味特点是蒜香浓郁,咸鲜开味;6、茄汁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蕃茄酱200克,白糖300克,精盐15克,白醋50克,蒜泥30克,姜末10克,色拉油200克;制法将色拉油入锅烧热后下蒜泥及蕃茄酱炒香,再加入清水500克及以上调料炒匀即成;配制说明此茄汁可淋浇鱼丝、里脊丝等丝状凉菜中,如遇马蹄、鱼条、藕条则将原料炸制后再入锅中同茄汁炒入味,炒制时不能勾芡,要以茄汁自芡为主;味型酸甜、蒜香;7、陈皮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陈皮50克,碎干椒20克,花椒末15克,碎八角15克,精盐30克,白糖15克,料酒30克,姜片15克,葱白15克,红油100克;制法将陈皮剁成碎末,与以上香料放入锅中略炸后加入清水750克烧开;将卤汁倒入容器并淋入红油,焖泡30分钟后去掉碎渣物即成;配制说明本味汁可直接拌入或淋入装盘的凉菜中;而陈皮牛肉、陈皮白肚丁等凉菜可直接在锅中收汁上味,但要注意炒出红油味;味型特点是麻辣鲜香,陈皮味浓;8、糖醋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白糖250克,大红浙醋150克,精盐8克,蒜泥20克,姜末10克,酱油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清水250克在锅中熬化后淋入小麻油即成;配制说明此糖醋汁常用于凉菜中的糖炙骨、熏鱼等,一般是将腌制入味的原料炸熟后用糖醋汁在锅中收上卤,出菜时再淋入此汁,糖醋汁在锅中熬制时一定要有浓稠感为佳;9、姜汁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去皮净姜250克,白醋100克,精盐50克,白胡椒15克,味精25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净姜剁成姜茸,加凉开水750克及以上调料搅拌呈姜汁状后调入色拉油和小麻油即成;配制说明此姜汁最好在食品搅拌器中搅成茸汁,如浇淋凉菜可只用其汁,如拌制鸡丝、肚丝、口条等,可连姜茸一起拌均匀;味型特点是开味解腻,略带辛香味;10、果汁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果酱100克,棉白糖200克,白醋50克,酸梅酱50克,精盐5克,柠檬香精1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少许果汁饮料调拌均匀即成;如拌水果丁用可不加果汁饮料,因水果透水;如制鱼球、鱼点、肉丁等凉菜,可将原料挂糊炸熟,然后在锅中收汁;配制说明果汁味常用于春夏季凉菜,并多制为无腥腻的水果黄瓜,一般不加蒜泥,如需作收汁类的鱼球、鱼点等可适当加入姜末;味型特点是酸甜、解油腻、果香浓郁;11、鱼香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姜末50克,葱白50克,泡红椒末50克、蒜泥50克,精盐15克,白糖20克,香醋30克,生抽50克,味精30克,红油10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拌和均匀后再加入白煮的凉菜中,如熟鸡片、肚片、毛肚、白肉丝等;配制说明鱼香味型咸鲜、酸辣、回甜,并要重点突出姜葱味;12、咸鲜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生抽500克,味精20克,姜末30克,碎八角15克,碎花椒5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葱白3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清汤或开水250克调拌均匀后浸泡15分钟即成;如用老抽只需50克左右,另要多加约500克水或汤汁兑成;配制说明此味水多用于肉类、鸡鸭及腑脏卤制凉菜的调味,如果浇淋白肚、白鸡之类凉菜,即可用白酱油调制而成,亦称“白汁味”;13、怪味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白酱油300克,姜茸30克,蒜茸30克,花椒粉10克,白糖15克,香醋75克,葱白30克,芝麻酱50克,味精20克,十三香粉或五香粉10克,小麻油75克,料酒50克,红油10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开水250克调匀即成;此汁可直接浇淋凉拌菜也可拌制凉菜;配制说明此配方有去腥、解腻、提味的作用,多适用于鸡、鸭、野味类卤制品的调味;此味型可将原料在锅中收汁,如肚丁、鸭丁、口条丁、牛肉丁等;味型咸甜、麻辣、酸香兼备;14、香糟味汁配方配制10~15份菜福建红糟100克,绍兴酒100克,精盐20克,味精20克,花椒末5克,姜末10克,葱白末20克,白糖1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加鲜汤200克在锅中烧开晾凉即可,烧制时料酒、葱白出锅后再放入;配制说明此配方可直接浇入切好的凉菜中,如果为整块白鸡、白肉等,可将原料用此味汁浸泡入味后再解刀装盘;浸泡原料的味汁,可将花椒、姜、葱等整块放入;15、麻酱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芝麻酱100克,精盐15克,味精15克,白糖10克,蒜泥15克,五香粉5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先将芝麻酱用色拉油调开,再将以上调料加入调匀即成;配制说明此配方常用于拌白肉、拌鸡丝、拌白肚、口条等腥味较小的动物性卤制品调味;味型特点是酱香、咸鲜;16、椒麻味汁配方配制15份制花椒30克去籽,小葱150克,香醋30克,白酱油150克如用盐可加少量凉开水将盐化开,味精15克,小麻油30克,色拉油50克;制法将花椒斩成粉末,小葱切末后与花椒粉同斩成茸,然后加入以上调料拌匀即成;配制说明此味汁多用于动物性凉菜的拌制调味,其干炸制品的凉菜则用于味碟;味型特点是麻、香、咸鲜;17、芥末味汁配方配制15份菜芥末粉200克,精盐30克,味精15克,白醋50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芥末用热水化开,再加入以上调料搅拌后直接淋入原料中;配制说明芥末味汁常用于拌白肉、鸡丝、肚丝等凉菜,并多在夏季使用;北方芥末常与芝麻酱配合调味,其味型特点是提神、解腻、开味等;18、葱油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香葱末150克要葱白,洋葱末100克,精盐30克,味精2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花生油20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入容器中拌匀,再将花生油烧热淋入调料中即成;配制说明葱油味汁常用于白鸡、白肚丝、白肉丝的调味,其味型特点是葱香、咸鲜、解腥、提味等,多用于春夏季节;19、咖喱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咖喱粉75克,精盐30克,洋葱末100克,味精15克,料酒30克,花生油200克;制法用花生油将洋葱末略炸后再倒入咖喱粉及以上调料拌匀即成;配制说明用咖喱味汁可直接淋入熟制的动物性原料凉菜,如咖喱牛肉、咖喱鸡丝等,也可将腌制的鱼块、鸡块炸熟后收汁,其味型特点是咸辣、鲜香、开味;20、色拉味汁配方一配制10份菜色拉酱2支塑料管装,每支约50克,卡夫奇妙酱约30克,炼乳30克同置碗内搅拌均匀即成;配方二配制10份菜卡夫奇妙酱100克,蜂蜜30克共同搅拌均匀即成;配方三配制10份菜用生鸡蛋黄4个,色拉油150~200克,白醋20克,白糖20克,芥末粉10克,共置碗内调制均匀即成;注意调制时将蛋黄置入碗中,先加少许色拉油,并用筷子搅拌,待蛋黄与油融合后再加油搅动,最后用白糖、白醋、芥末等调料搅拌均匀即成;配制说明以上一配方是在有色拉酱的情况下的调配方法;以上二配方粤菜中使用较多,但成本较高;以上三配方为传统配制方法,成本较低;色拉味汁常用于各种水果丁,黄瓜丁,土豆丁需除水的拌味使用,能起到增味、增香、增鲜、增色的效果;21、咸香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蒜茸200克,姜末50克,十三香粉20克,精盐约30克,味精粉20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10克;制法将以上配方置碗中,再将色拉油250克入锅烧热,倒入调料中拌匀即成;配制说明此咸香汁常用于凉菜咸香鸡、白切鸡、白肚的拌制调味;此制法是根据粤菜方法调制;22、蒜茸油汁配方配制30份菜蒜茸250克,精盐约50克,味精粉30克,白糖15克,料酒50克,白胡椒10克,花生油30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及蒜茸同置一容器中拌匀,再用花生油或色拉油烧六成热后倒入调料中搅拌均匀即成;配制说明此蒜茸汁是油汁型味汁,常用凉菜的白鸡、金钱肚、白肚、盐水口条等凉菜的拌制,属咸鲜蒜香味型;23、姜茸油汁配方配制30份菜姜茸200克,精盐约50克,味精3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色拉油或花生油250克,白醋50克;制法把姜茸置于食品搅拌器并加入凉开水200克搅拌2分钟,让其呈姜茸汁状,然后加入以上调料搅匀后装入容器中,花生油烧六成热后倒入茸汁中即成;配制说明此姜茸呈油水混合汁,常用于白肚、心头、口条、鸭块等凉菜的拌制;24、酸辣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野山椒2小瓶,白醋100克,精盐20克,味精15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野山椒同辣水用搅拌机打成茸,再加入以上调料及凉开水500克调拌均匀后入容器,并淋入麻油即成;配制说明此配方常用于酸辣白肚丝,酸辣卤牛肉,酸辣白鸡等凉菜调味之用;25、京酱味汁配方配制30份菜甜面酱400克,味精15克,白糖3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入容器调拌均匀后蒸10分钟或者入铁锅炒制而成;配制说明此配方咸鲜回甜,适合于京酱拌白肉、京酱拌鸡丝、京酱拌里脊丝,京酱拌豆芽等凉菜;26、麻香京酱汁配方配制30份菜甜面酱200克,芝麻酱200克,白糖30克,味精15克,色拉油100克;制法将甜面酱用色拉油在锅中炒香后再加入芝麻酱白糖、味精拌匀即成;配制说明此酱香咸回甜,适合于拌北方凉菜,如白肉、卤肠、鸭丁等;27、白汁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姜片20克,蒜片20克,花椒2克,八角5克,精盐25克,葱白20克,味精5克,白胡椒2克,露酒10克,清汤500克,色拉油5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入容器中,汤烧沸后冲入调料中搅匀后冷却浸泡2小时后沥去渣,并拌入色拉油即成;配制说明此配方咸鲜本味,适用于各种花碟及白鸡白肚的调味;28、椒麻油味汁调制配制20份菜将嫩一点的鲜姜250克入搅拌器搅打成末搅时可加少量水,然后挤去水后加葱白200克,精盐50克,味精30克,糖少许入容器中,淋花生油400克,小麻油100克搅拌成油汁即成;配制说明此味料为咸鲜姜汁葱香味,常用于椒麻白肚丝、椒麻鸡等凉菜拌味,也可单独作味碟使用;29、沙姜鸡味汁调制将沙姜粉、精盐、味精、白糖少许、料酒等味料加花生油搅拌均匀呈油味汁即成;配制说明此味型香辣咸鲜、去腥解腻,常用于白鸡、白肚、白肉等凉菜拌味;30、葱油鸡味汁调制配制20份菜将洋葱末150克、蒜泥150克、精盐50克、味精30克,白胡椒10克,白糖10克等调料共同拌匀,然后用花生油250克入锅炒制成油汁即成;配制说明此葱油汁咸鲜葱香,常用于葱油鸡、葱油肚丝、葱油蜇皮等调味,也可作为涮菜味碟之用;31、烧鸭京酱汁配方配制30份菜甜面酱500克,豆瓣酱100克剁碎,芝麻酱100克,花生酱100克,五香粉20克,白糖30克,味精3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置于容器中加适量色拉油搅拌均匀后上笼蒸10分钟即成炒制也行;配制说明此配酱不但用于烤鸭,也可用于油淋乳鸽,脆皮肥肠香酥全鸭,香酥鸡等味碟使用;32、川式香辣酱配方配制20份菜甜面酱100克,花生酱50克,荆沙豆瓣酱50克剁碎,海鲜酱50克,牛肉松50克,红油10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共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或用少量色拉油在锅中炒至均匀即成;配制说明此配方常用于香辣凤爪、香辣凤翅、香辣白肚片等,属香辣酱香型口味;33、川式香油配方配制20份菜菜籽油25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京葱段200克;制法将菜籽油入锅烧六成热,下八角、桂皮、京葱段炸香后倒入容器中,去掉香料及葱渣即成;配制说明此香油用于川式凉拌菜之用,属药料香型,适宜调制心头、口条、卤肚、卤鸡、卤鸭、卤肠;34、川式红油配方配制20份菜干碎红辣椒2500克,八角100克,桂皮100克,紫草100克,大葱200克,菜籽油或用过余油10千克以上;制法将碎红干椒先用温油泡涨吸尽油份,再将大部分油烧热后投入八角、桂皮、紫草、大葱等,待炸香后将香料捞出,将净油倒入辣椒中即成;香料如未炸尽可另作他用;配制说明此红油加了香料后呈香辣川式红油,可用于各种凉菜及卤制品的调味;35、烧烤酸梅酱配方配制40只烤鹅冰花酸梅酱8瓶,白醋1瓶,玫瑰露酒1瓶,白糖约500克,味精20克;制法将以上调料共置于净锅熬制呈蜂蜜状后去掉酸梅渣,倒入容器中即成;如果感觉稠度不浓,可适当加糖稀调制;配制说明此酸梅酱为广东风味,可作为烧鹅仔,烤乳鸽,烤鸭,油淋鸭,琵琶鸭等烧烤的味碟;36、川式香辣味汁配方配制20份菜海椒末100克,芝麻20克,精盐25克,味精15克,红油50克等拌和均匀后加适量凉开水兑成;配制说明此味水辣椒粉较多,呈辣椒酱状,常用于拌制凉菜的卤味制品或者辣椒味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花配料
手撕麻花配料
普粉20斤、麻花料400克、糖700克、(温水)水8斤、黄油500克左右色拉油600克
普粉15斤、麻花料300克、糖530克、(温水)水6斤、黄油375克色拉油450克
普粉10斤、麻花料200克、糖350克、(温水)水4斤、黄油250克色拉油300克
普粉5斤、麻花料100克、糖175克、(温水)水2斤、黄油125克色拉油150克
鲜奶配料
普粉16斤、面包粉4斤、糖1000克、料400克、黄油500左右、色拉油600克、水8斤
普粉15斤、面包粉3斤、糖750克、料300克、黄油400左右、色拉油500克、水6斤
普粉10斤、面包粉2斤、糖500克、料200克、黄油250左右、色拉油300克、水4斤
醒发温度30℃、湿度30℃、炸制温度180℃
脆皮
面包粉20斤、糖1000克、料400克、大油750克、水8.8斤(凉水)
面包粉15斤、糖750克、料300克、大油600克、水6.6斤(凉水)
面包粉10斤、糖500斤、料200克、大油375克、水4.4斤(凉水)
醒发温度30℃、湿度40℃、炸制温度180℃、下剂子90克、汉堡下剂子重量50克、夏天用冰块
糖酥
面粉20斤、糖1000克、麻花料270克、臭粉80克、蛋糕油220克、色拉油1100克、水(温水)2.8斤先放面一点点加水、扎温180℃
盐麻花头
普粉10斤、料120克、盐40克、色拉油500克、水4斤左右(温水)、炸温185℃
甜麻花头
普粉10斤、料120克、白糖350克、色拉油500克、水4斤(温水)、炸温185℃
麻团
4斤糯米粉、糖400克、泡打50-70克、水2.7斤左右、重量:90-100左右、油温160℃下锅
诈饼
泡打30克、面5斤、酵母30克、炸制温度300℃、梅山改良剂30克、半发状态下剂、盐2.5克、
干醒15分钟左右、白糖125克、大下2.8两左右、水3斤半左右
油炸糕
糯米粉8.5斤、普粉1.5斤、白糖1斤8两、水稍多点(面头温水)
糯米粉5斤、普粉7两半-8两、白糖8两、水(温水)、下剂子75克、炸温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