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作业1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家庭作业布置方法

小学一年级家庭作业布置方法

【导语】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的重要⼿段,是培养学⽣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家庭作业是教师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设计的供学⽣在课外进⾏的练习。

它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也是对教学效果的⼀种有效反馈与检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家庭作业布置⽅法》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家庭作业布置⽅法 ⼀、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 针对语⽂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先作出归类分析,按他的功能划分,把注⾳本、⽥字本、⼤横格3项作业合成⼀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就都集中在⼤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抄⼀遍,很多⼈问:那么少的量,学⽣能记住吗?其实。

学⽣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有的同学记忆⼒好,或记忆的⽅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理,记得我⼩时候,⽼师让把字词写10遍,我们就学会了投机取巧的办法,⼿握3、4根笔,握成⼀竖⾏,⼀次就相当于写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样的。

⽽到了考试的时候还得再记,真是重复浪费资源了。

与其逼迫学⽣学会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留少些作业呢。

⾄于学⽣能否掌握我还有对策,我与学⽣⽴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必须当天掌握,第⼆天早⾃习考,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可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愿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

如此坚持⼏天,⼤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觉学习⽣字词了。

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作业少,⼼⾥就觉得很美,还能增进向师性。

如此,学⽣可减轻⼀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师也省下许多判作业的时间。

⼆、减少整齐划⼀的作业 ⼈和⼈的个性爱好,能⼒是有差异的。

之所以360⾏,⾏⾏出状元,就是因为他⾃⾝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了,所以语⽂⽼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学语⽂,爱语⽂,养成终⾝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义务把每个学⽣都教成语⽂家,从⽽遏制学⽣其他⽅⾯的特长发展。

1.我向你保证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ability,assure)Iassure

1.我向你保证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ability,assure)Iassure
1. 我向你保证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ability, assure)
• I assure you that I 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2. 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土地给敌人。 (abandon)
• They had to abandon their lands to their enemies.
2.丰富的网络资讯吸引老老少少上网冲浪。(age, attract)
ric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people of all ages Ric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ttracts people of all ages to surfi业 1.董事长对所有员工发表演说。(address) president address sb. / give an address to sb. all the staff The president gave an address to all the staff. 2. 我没有充分的准备。(adequate)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 I didn’t make adequate prepar番五次向她借钱。 (advantage) take advantage of borrow sth from sb again and again He took advantage of her kindness to borrow money from her again and again. 6. 在西方国家绝对不要问有关工资这样的隐私 问题。(affair) western countries ask sb about sth private affairs In western countries, never ask (a person) about any private affairs like salary.

四年级上奥数第16讲 最值问题(一)

四年级上奥数第16讲 最值问题(一)

四秋第16讲最值问题(一)一、教学目标1、我们在解最大与最小问题时,常常会从极端情形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且还要举例说明最大值或最小值是能取到的.2、最大与最小的若干性质:①如果两个正整数的和一定,那么这两个正整数的差越小,它们的乘积越大;两个正整数的差越大,它们的乘积越小.②如果两个正整数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个正整数的差越小,那么它们的和也越小;两个正整数的差越大,那么它们的和越大.二、例题精选【例1】两个自然数的和为11,当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时,它们的积最大?最大的积是多少?【巩固1】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为36,当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时,它们的和最小?最小的和是多少?【例2】把14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自然数的乘积,要使得乘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几?【巩固2】把16分成三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自然数的乘积,要使得乘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几?【例3】八个互不相等的正整数之和是88,将这八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第5个数最大是几?【巩固3】十个互不相等的非零自然数之和是60,其中最大的那个数记为a ,那么a 最大是多少?【例4】 用6~1这6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多少?(要求每个数字都用到)【巩固4】用8~1这8个数字,组成2个四位数,把它们相减所得的差是一个自然数,问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要求每个数字都用到)【例5】 某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15个车站,有一辆公共汽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到以后的每一站都恰好有一位乘客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多少个座位?【例6】 宴会邀请来了44位嘉宾。

会场里15张相同的正方形桌子,每张每边能坐1人。

经适当“拼桌”(将几张正方形桌子拼成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桌子)后,恰好让所有嘉宾全部入座而且没有空位。

那么最后会场里桌子是如何排布的?三、回家作业【作业1】一个自然数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2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作业2】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是45,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作业3】把13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自然数的乘积,要使得乘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几?【作业4】用5、6、7、8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每个数字都要用到)2013122108,一共12个数字。

一年级上册数学每天回家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每天回家作业

9月18日数学回家作业 1.小状元第4页。

2.在数字本上写3,4各两行。

3,书本第12页第5题,与家长一起做。

做好后让孩子读一读书上的四句话并发在数学微信群上。

其它:事项一:今天下发《口算 估算 速算》和《数学聪明本》,请家长在封面上分别贴上标签,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学号。

事项二:从今天起,孩子每做完一项作业后,家长过目后,请家长在作业上签名,注意字体端正,规范,给孩子一个榜样。

事项三:此作业内容我打印后会下发给孩子们,家长协助孩子贴在《数学聪明本》上,孩子所有作业完成后,请家长在《数学聪明本》上签名。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问题或疑问,可以在《数学聪明本》上留言!9月19日数学回家作业1.《口算估算速算》以后简称《口算》,第4、5页。

2.在数字本上写3,4各两行。

注意4书写的规范。

3,书本第12页第4题,(不需要画和连,只需要孩子说)把这个“说一说”的语音发在数学微信群上。

家长事项一:孩子每项作业完成后再相应本子上签名。

个别孩子没有准备好《数学聪明本》,或者《数学才明本》不规范,请家长为孩子准备符合要求的聪明本。

9月19日数学回家作业1.《口算估算速算》以后简称《口算》,第4、5页。

2.在数字本上写3,4各两行。

注意4书写的规范。

3,书本第12页第4题,(不需要画和连,只需要孩子说)把这个“说一说”的语音发在数学微信群上。

家长事项一:孩子每项作业完成后再相应本子上签名。

个别孩子没有准备好《数学聪明本》,或者《数学才明本》不规范,请家长为孩子准备符合要求的聪明本。

9月19日数学回家作业1.《口算估算速算》以后简称《口算》,第4、5页。

2.在数字本上写3,4各两行。

注意4书写的规范。

3,书本第12页第4题,(不需要画和连,只需要孩子说)把这个“说一说”的语音发在数学微信群上。

家长事项一:孩子每项作业完成后再相应本子上签名。

个别孩子没有准备好《数学聪明本》,或者《数学才明本》不规范,请家长为孩子准备符合要求的聪明本。

高三文科数学回家作业1

高三文科数学回家作业1

2014届高三数学(文)第一学期第一周回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设全集{}1,2,3,4,5U =,{}1,2A = {}2,3,4B =则()U C A B =( )A .{}3,4B .{}3,4,5C .{}2,3,4,5D .{}1,2,3,4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21i =+( ) A .1i - B .1i + C .22i - D .22i +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 , 0(∞+单调递增的是 ( )A .x y =B .||ln x y =C .xe y = D .x y cos = 4.设R b a ∈,,则“1a >且1b >”是“1a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若1122log (1)log x x -<,则 ( )A .10<<xB .21<x C .210<<x D .121<<x 6.已知椭圆222112x y a +=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重合,则该椭圆的离心率( )A.14 B C D .127.已知()1()()f x x a x b =---,并且,m n 是方程()0f x =的两根,则实数,,,a b m n 的大小可能是 ( )A .m a n b <<<B .m a b n <<<C .a m b n <<<D .a m n b <<<8.在ABC ∆中, ︒=∠120A ,1AB AC ⋅=- ,则||BC的最小值是()AB .2CD .69.设函数305()(5)5x x f x f x x ⎧≤<⎪=⎨-≥⎪⎩ ,那么(2013)f = ( )A .27B .9C .3D .1 10.若实数,,a b c 满足log 2log 2log 2a b c <<,则下列关系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 .a b c <<B .b a c <<C . c b a <<D .a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2)()f x f x +=对任意x R ∈成立,当(1,0)x ∈-时()2f x x =,则5()2f =_______.12.在等比数列{}n a 中,1346510,4a a a a +=+=,则公比q 等于 13.已知()⎪⎩⎪⎨⎧<⎪⎭⎫ ⎝⎛≥=0,310,3x x x f x x ,则不等式()9<x f 的解集是_____14.已知双曲线14522=-y x 的焦点为1F 、2F ,点M 在双曲线上且12MF MF ⊥,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 .15.数列{a n }满足a n =3a n-1+3n-1(n ≥2),又a 1=5,则使3n na λ+⎧⎫⎨⎬⎩⎭为等差数列的实数λ=_______. 16.若变量,x y 满足不等式101x y y --≥⎧⎨≥⎩,则22x y +的最小值为 .17.方程(1)sin 1x x π-⋅=在(1,3)-上有四个不同的根1234,,,x x x x , 则1234x x x x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的对边,且满足2sin 0a B -=.(Ⅰ)求角A 的大小;(Ⅱ)当A为锐角时,求函数πsin()6y B C =+-的值域.19.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212428a a a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2n a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20.已知322()69f x x ax a x =-+(a ∈R ). (Ⅰ)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Ⅱ)当0a >时,若对[]0,3x ∀∈有()4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函数)()(2R a e ax x f x∈-=,()f x '是()f x 的导函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Ⅰ)解关于x 的不等式:()()f x f x '>;(Ⅱ)若)(x f 有两个极值点12,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2.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是抛物线24y x =上相异两点,且满足122x x +=.(Ⅰ)若AB 的中垂线经过点(0,2)P ,求直线AB 的方程;(Ⅱ)若AB 的中垂线交x 轴于点M ,求AMB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直线AB 的方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1 12.21 13.)2,2(- 14.43 15.21- 16.5 17.4三、解答题:18.(Ⅰ)解:2sin 0a B = 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A B B ⋅=,sin 0B ≠……………………3分得:sin A =, …………………………5分 所以,3A π=或23A π= …………………………7分(Ⅱ)233A B C ππ=∴+= 得:203B π<<……………9分sin()sin()62y B C B B ππ=+-=+-cos 2sin()6B B B π=+=+ ………………12分251(0,),(,),sin()(,1]366662B B B πππππ∈+∈∴+∈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2] ………………14分 19.(Ⅰ)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d d >22(2)238,6(3)(2)0d d d d d d +=+++-=+-=,………3分 得:2d = ………………5分代入:1(1)2(1)22n a a n d n n =+-=+-⋅= , 得:2n a n = ………………7分 (Ⅱ)2222na n n nb a n =+=+ ………………9分24212...(22)(42)...(22)n n n S b b b n =+++=++++++242(246...2)(22...2)n n =++++++++………11分(22)4(14)214n n n +⋅⋅-=+- 144(1)3n n n +-=++ ………………14分 (等差、等比数列前n 项求和每算对一个得2分)20.(Ⅰ)()()a a a a a a ,30;3,,0时,单调递减区间为当单调递减区间为时当<> (Ⅱ)⎥⎦⎤⎢⎣⎡-∈1,9321a 21.解:(Ⅰ)'()2,xf x ax e =- …………………………2分'()()(2)0f x f x ax x -=-> …………………………4分 当0a =时,无解; …………………………5分 当0a >时,解集为{}|02x x x <>或; …………………………6分当0a <时,解集为{}|02x x << …………………………7分 (Ⅱ)方法一:若()f x 有两个极值点12,x x ,则12,x x 是方程()0f x '=的两个根'()20xf x ax e =-=,显然0x ≠,得:2xe a x= ……………………………9分令'2(1)(),()x xe x e h x h x x x -==, …………………………11分 若0x <时,()h x 单调递减且()0h x <, …………………………12分 若0x >时,当01x <<时,()0h x '<,()h x 在(0,1)上递减,当1x >时,()0h x '>,()h x 在(1,)+∞上递增,min ()(1)h x h e ==……14分要使)(x f 有两个极值点,需满足2xe a x=在(0,)+∞上有两个不同解,得:2a e >,即:2ea > …………………………15分法二:设()'()2xg x f x ax e ==-,则21,x x 是方程()0g x =的两个根,则'()2xg x a e =-, …………………………9分若0a ≤时,'()0g x <恒成立,()g x 单调递减,方程()0g x =不可能有两个根…11分 若0a >时,由'()0g x =,得ln 2x a =,当(,ln 2)x a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当(ln 2,)x a ∈+∞时, 0)('<x g ()g x 单调递减 …………………………13分max ()(ln 2)2ln 220g x g a a a a ∴==->,得2ea > …………………………15分22.方法一 解:(I )当AB 垂直于x 轴时,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代入方程24y x =得:222(24)0k x kb x b +-+= ∴122422kb x x k-+== …2分得:2b k k =- ∴直线AB 的方程为2(1)y k x k=-+ ∵AB 中点的横坐标为1,∴AB 中点的坐标为2(1,)k………4分∴AB 的中垂线方程为1213(1)y x x k k k k=--+=-+∵AB 的中垂线经过点(0,2)P ,故32k =,得32k = …………6分∴直线AB 的方程为3126y x =- …………7分(Ⅱ)由(I )可知AB 的中垂线方程为13y x k k=-+,∴M 点的坐标为(3,0)…8分因为直线AB 的方程为2220k x ky k -+-=∴M 到直线AB 的距离d == ………10分由222204k x ky k y x⎧-+-=⎨=⎩ 得,222204k y ky k -+-=, 212122482,k y y y y k k-+=⋅=12||||AB y y =-= ………12分∴214(1AMB S k ∆=+t =,则01t <<,234(2)48S t t t t =-=-+,2'128S t =-+,由'0S =,得t =348S t t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当t =时,S 有最大值得:k =时,max S =直线AB 方程为310x ±-= …15分(本题若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也同样给分)法二:(Ⅰ)当AB 垂直于x 轴时,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AB 不垂直于x 轴时,根据题意设AB 的中点为(1,)Q t ,则2121222121244AB y y y y k y y x x t--===-- …………2分由P 、Q 两点得AB 中垂线的斜率为2k t =-, ……………4分由2(2)1t t -⋅=-,得43t = ∴直线AB 的方程为3126y x =- ……7分 (Ⅱ)由(Ⅰ)知直线AB 的方程为2(1)y t x t-=- ………………8分AB 中垂线方程为(1)2ty t x -=--,中垂线交x 轴于点(3,0)M点M 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 ………………10分由22(1)4y t x ty x⎧-=-⎪⎨⎪=⎩得:22248(2)0x x t -+-= 221212(2)2,4t x x x x -+==1||2S AB d ∴=⋅==≤=当243t =时,SAB方程为310x -= ………15分12||||AB x x ∴=-=。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回家》教案(1)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回家》教案(1)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回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家乡美》,详细内容为歌曲《回家》。

本歌曲以赞美家乡为主题,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亲情,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回家》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亲情的温暖。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合唱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如高音区的处理;歌词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感、旋律感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词卡片、黑板。

2.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唱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2)学习歌词,理解歌词内涵,强调生僻词汇的发音和意义。

(3)跟随钢琴伴奏,进行集体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回家》2. 歌曲节奏:2/4拍3. 歌曲旋律:高音区、低音区4. 歌词重点:生僻词汇、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回家》的歌词,标注出生僻词汇,并解释其意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高音区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加强对歌词情感表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搜集关于家乡的歌曲,进行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高音区的演唱技巧2. 歌词中生僻词汇的理解与情感表达3. 集体合唱中的团队协作4. 歌曲节奏与旋律的分析一、高音区的演唱技巧1. 呼吸: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演唱高音的基础。

九岁孩子的回家作业

九岁孩子的回家作业

九岁孩子的回家作业
今天的回家作业是特别的,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日记。

这让我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可以和小树一起成长,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拿出我的小铲子和小树苗,开始在花园里挖坑。

虽然我的力气不大,但是在我努力下,坑终于挖好了。

我把小树苗放进坑里,然后用泥土把它固定住。

接下来,我提着水壶给小树苗浇水。

看着水在树根周围慢慢渗透进去,我感到非常开心。

我告诉小树苗:“你要好好地生长,我会每天来照顾你的。


从今天开始,我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照顾我的小树苗。

我知道,只有用心去呵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

我会每天给它浇水、施肥,还会为它捉虫。

我相信,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我的小树苗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大树。

通过这次作业,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树木,还明白了成长的不易。

我希望我的小树苗能够和我一起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回家(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上册1(2)

回家(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上册1(2)

回家(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上册1一、教学内容1. 认识五线谱的基本结构,了解五线谱的音高和音名。

2. 学习简单的旋律和节奏,通过听、唱、演奏等形式,体验家乡的音乐特色。

3. 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认识与运用,旋律、节奏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家乡音乐特色的体验,音乐元素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五线谱教学挂图、音乐播放器。

2. 学具:五线谱本、铅笔、橡皮、口风琴或其他简易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家乡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音乐特色。

2. 讲解: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讲解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3. 示范:演奏乐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音乐风格。

4. 实践:分组进行五线谱视唱、演奏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互动:学生互相交流演奏心得,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及音高、音名。

2. 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3. 家乡音乐特色及代表性曲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五线谱视唱、演奏等。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部分。

2. 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注意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家乡的音乐素材,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队等,锻炼音乐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与运用2. 旋律、节奏的把握3. 家乡音乐特色的体验4. 音乐元素的鉴赏5. 课后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五线谱的基本知识与运用1. 五线谱的结构:讲解五线谱的构成、线和间的数量,以及各线间的音高和音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说明:本测试卷需考查你的基本运算能力,不含复杂繁琐的运算,故不能使用计算器。

若使用计算器者,从总分中扣除20分计算得分。

一、速算填空:(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分,但每错一题扣1 分,直到扣完为止。


(1)、___)9()6(=-++ , (2)、___
)9()6(=--+, (3)、___)9()6(=-⨯+, (4)、___
)14()56(=-÷-, (5)、___4716=-, (6)、___46=+-, (7)、____
)3(3=-, (8)、____)2(4=-, (9)、___24=-, (10)、____)
1(2008=-, (11)、____)2(3=--, (12)、___565=--, (13)、___2
131=-, (14)、___)103()65(=-⨯-, (15)、___8325.0=÷-, (16)、____5.04=, (17)、___55=+-, (18)、___1020=--,
(19)、___)1.6()9.5(=---, (20)、__
)13(0)56()7(=-÷⨯-⨯-。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节约10吨水记作+10吨,那么浪费8吨水记作 。

2、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非负数是 。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

4、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5、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 。

6、比较大小:218- 7
3- 7、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km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8、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0060,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

9、若0)4(32
=-+-y x ,则___=-y x 。

10、绝对值小于2007的所有整数的和等于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一个数加上-12得-5,则这个数是( )
A 、17
B 、7
C 、-17
D 、-7
2、下列各对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与3--
B 、23-与2)3(-
C 、100-与2)10(-
D 、3)2(-与32- 3、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它们的商是( )
A 、0
B 、2
C 、1
D 、-1
4、数轴上的点A 、B 、C 、D 分别表示数a 、b 、c 、d ,已知A 在B 的右侧,C 在B 的左侧,D 在B 、C 之间,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b<c<d
B 、b<c<d<a
C 、c<d<b<a
D 、c<b<d<a
5、若x 为有理数,则x x +必是 ( )
A 、非正数
B 、非负数
C 、0
D 、正数
6、下列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若a>-0.5,则a 是正数
B 、若a <0,则 a a <
C 、若b a >,则b a >
D 、若b a =,则b a =
7、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0
B 、a+c<0
C 、a-b>0
D 、b-c<0
四、计算:(每小题5分,共30分)
1、)24()19(2840-+----
2、)7(141399
-⨯
3、3322)2(2)2(2-+----
4、22)2
1(75.065)6.1(4-+⨯--÷-
5、2222007)2(492)3()1(-÷--⨯-+-
6、⎥⎦⎤⎢⎣⎡-÷÷-+---)2()532.01(53
五、解答题(9分)
某校初一年级共有8个班,以每班65人为标准,超过的人数记为正数,不足的人数记为负数,统计情况记录如下:-1,-6,+2,-3,+4,0,-7,+3,求该校初一年级总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