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1.40;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1(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四)计算题1.解:(g)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2.解:)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H ν)mol ·(kJ 14.627211r-Θ-=∆=H Q pK1077.3109.9824.37333mr r ⨯=⨯--=∆∆=-S T 转)mol ·(kJ 78.34357.86)15.137(36.3941f B r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16.21311B r ---=--⨯+==∆∑νNO(g )CO(g )+(g)N 21(g)CO 22+)mol ·(kJ 24.37325.90)52.110(5.3931f B r --=----=∆=∆∑H ν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22p nRT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定温变化,0=∆U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CaO(s) + SO 3(g) = CaSO 4(s)求得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大儒诚信教育资源大儒诚信教育资源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
“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②读书乐。
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
③课间休息乐。
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
④收获乐。
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
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
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矛盾的表现:①“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先生却挺“和蔼”。
②先生让“我们”读书,后来“我们”“静下去了”,他却“还大声朗读着”。
评价:对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
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十分敬重的。
课后习题和作业答案

试画出f 试画出f(t)的幅度频谱|Fn|~ω的图形。 的幅度频谱|Fn| 的图形。
f (t ) = A[(e
jω1t
−e
− jω1t
1 j 3ω1t 1 j 5ω1t − j 3ω1t ) − (e ) + (e −e − e − j 5ω1t ) − L] 3 5
|Fn |
A A/3
A/5
−5 ω −4 ω −3ω1 −2ω1 −ω 1 1 1
t
(2)调频波 ϕ FM (t ) = A cos[ω0t + K f ∫−∞ f (τ )dτ ] 因为 Kf=2 已知 比较知: 比较知:
ϕ ∴ FM (t ) = A cos[ω0t + 2∫−∞ f (τ )dτ ]
2∫ f (τ )dτ = 100 cos ωmt
−∞
t
ϕ (t ) = A cos[ω0t + 100 cos ωmt )]
4
− jω o t
第三章
3.1∵与载波相乘实现的是双边带调制DSB。DSB信号带 宽为原调制信号f(t)带宽的两倍。f(t)的带宽B=Wm ∴DSB信号的带宽BDSB=2B=2 Wm 3.4解:相乘器输出为: φ (t)= φ DSB(t).cos(ω0t+ φ)=f(t) cosω0t. cos(ω0t+ φ)=f(t)/2[cos(2ω0t+ φ). cos φ] 低通滤波器输出为: f(t)/2.cos φ 当 φ=0时,输出最大为f(t)/2 当 φ≠0时,输出减少cos φ。由cos φ =0.9,得φ= arccos0.9≈250
0
实际应用中利用欧拉公式: 实际应用中利用欧拉公式:通过乘以余弦信号 正弦信号),可以达到频谱搬移的目的。 ),可以达到频谱搬移的目的 (正弦信号),可以达到频谱搬移的目的。
物理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选择答案

习题11-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t 至()t t +∆时间内的位移为r ∆,路程为s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r ∆(或称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B ) (A )r s r ∆=∆=∆(B )r s r ∆≠∆≠∆,当0t ∆→时有dr ds dr =≠ (C )r r s ∆≠∆≠∆,当0t ∆→时有dr dr ds =≠ (D )r s r ∆=∆≠∆,当0t ∆→时有dr dr ds == (2)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C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1-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间位于位矢(,)r x 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1)dr dt ;(2)dr dt ;(3)dsdt;(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1-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
对下列表达式,即(1)dv dt a =;(2)dr dt v =;(3)ds dt v =;(4)t dv dt a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D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1-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1-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简述软件开发的本质。
答:软件开发的本质就是实现问题空间的概念和处理逻辑到解空间的概念和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
P192.简述实施软件开发的基本途径。
答:实施软件开发的基本途径是系统建模。
所谓系统建模,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抽象,给出该系统的一个结构——系统模型。
P193.简述何谓模型以及软件开发中所涉及的模型。
答:模型是一个抽象。
该抽象是在意图所确定的角度和抽象层次对物理系统的一个描述,描述其中的成分和成分之间所具有的特定语义的关系,还包括对该系统边界的描述。
软件开发中所涉及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概念模型,描述了系统是什么;另一类统称为软件模型,描述了实现概念模型的软件解决方案。
4.简述软件开发所涉及的两大类技术。
答:软件开发所涉及的两大类技术为:一是求解软件的开发逻辑,二是求解软件的开发手段。
5、简述需求与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
答:需求的基本性质:1)必要的,该需求是用户所要求的。
2)无歧义的,该需求只能用一种方式解释。
3)可测的,该需求是可进行测试的。
4)可跟踪的,该需求可从一个开发阶段跟踪到另一个阶段。
5)可测量的,该需求是可测量的。
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1)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按需求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对需求进行分级。
2)可修改的:在不过多地影响其他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容易地修改一个单一需求。
3)完整的:没有被遗漏的需求。
4)一致的:不存在互斥的需求。
6、简述软件需求的分类。
答:软件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需求,一类是非公能需求,而非公能需求可分为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设计约束和质量属性需求。
P237、举例说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之间的基本关系。
答:非功能需求可作用于一个或多个功能需求,例如非功能需求可作用于一个或多个功能需求其中,非功能需求1作用于功能需求1和功能需求38、有哪几种常用的初始需求发现技术?答:有5种常用的需求发现技术:自悟、交谈、观察、小组会和提炼。
测量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测量学》习题答案一、测量基本知识[题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题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答:绝对高程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水准面。
[题1-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有何关系答: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
[题1-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答: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Ⅰ象限位置相同,Ⅰ→Ⅱ→Ⅲ→Ⅳ象限顺指针编号,这样可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x A =,Y A =.33m,试说明A 点所处的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带号、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讲思考题习题2.有人说“我在说谎”,他是否属于所有说谎人所组成的集合?试分析说明之。
解:设说谎人集合为A ,诚实人集合为B ,则这人既不属于A ,也不属于B 。
因为①如果属于A ,他现在说“我在说谎”,说明他是诚实人了,则不属于A ,故矛盾。
②如果属于B ,他现在说“我在说谎”,说明他是说谎人了,则不属于B ,故又矛盾 从而可知这人既不属于A ,也不属于B 。
这其实说的是罗素的“理发师悖论”,这也说明集合是不能够随便定义的!习题4.证明长度为1的线段和长度为2的线段的基数相同。
证明1:设△ABC 的中位线为1l 和△ABC 底边2l ,且线段12,l l 的长度分别是为1和2,设A 是线段1l 上的点集,B 是线段2l 上的点集,如图所示,显然A~B ,故结论成立。
证明2:设长度为1的线段为区间A=(0,1),长度为2的线段为B=(0,2),建立A 到B 的一一映射:y=2x ,这样A~B ,即基数相等。
习题6.求集合{1,2,3,,100}M =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和之和(规定空集的元素和为0)。
解:由幂集()P M (即M 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的元素可知,要求幂集()P M 的元素和之和只要知道集合M 的每个元素在幂集中出现的次数即可求得,下面就来求各元素出现的次数:①幂集()P M 中的空集∅,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②幂集()P M 中的单个元素集合如{1},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0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99C ;③幂集()P M 中的两个元素集合如{1,2},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1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199C ;以此类推……..,有④幂集()P M 中的100个元素集合如{1,2,,100} ,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99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99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9999C ;所以幂集()P M 的元素和之和为:019999999999(123100)()50502S C C C =+++++++=⨯习题7.证明:由直线上互不相交的开区间作为集A 的元素,则A 至多为可数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液压传动概述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液压传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动力元件(液压泵):它是把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压力能的元件。
作用:给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2)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
作用:把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的元件。
(3)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
作用:是对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元件。
(4)辅助元件:除上述三项以外的、液压系统中所需的其它装置。
如油箱、滤油器、油管、管接头等。
作用:保证液压系统有效工作,寿命长。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要提高齿轮泵的压力需解决哪些关键问题?通常都采用哪些措施?解答:(1)困油现象: 采取措施: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
(2)径向不平衡力:采取措施:缩小压油口直径;增大扫膛处的径向间隙; 过渡区连通;支撑上采用滚针轴承或滑动轴承。
(3)齿轮泵的泄漏: 采取措施:采用断面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齿轮泵的模数 mm m 4=,齿数9=z ,齿宽mm B 18=,在额定压力下,转速min2000r n =时,泵的实际输出流量min30LQ =,求泵的容积效率。
解答:()()226300.876.6~7 6.69418200010v tqqq zm bnη-====⨯⨯⨯⨯⨯YB63型叶片泵的最高压力MPa P 3.6max =,叶片宽度mm B 24=,叶片厚度mm 25.2=δ,叶片数12=Z ,叶片倾角︒=13θ,定子曲线长径mm R 49=,短径mm r 43=,泵的容积效率9.0=v η,机械效率90.0=m η,泵轴转速min 960r n =,试求:(1) 叶片泵的实际流量是多少?(2)叶片泵的输出功率是多少?解答:(1) ()()()()()22223322cos 20.0490.04320.0490.0430.024120.0249600.9cos131.0210vR r q R r bz Bn ms πηφπ-⎡⎤=--⎢⎥⎣⎦⨯-⎡⎤=--⨯⨯⨯⨯⨯⎢⎥︒⎣⎦=⨯(2) 6336.310 1.0210 6.4210N pq -==⨯⨯⨯=⨯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20β,柱塞直径mm d 22=,柱塞分布圆直径mm D 68=,柱塞数7=z ,机械效率90.0=m η,容积效率97.0=v η,泵转速min1450rn =,泵输出压力MPa p 28=,试计算:(1)平均理论流量;(2)实际输出的平均流量;(3)泵的输入功率。
解答: (1) ()s m zD d qt n /0016.0420tan 068.070222.04tan 32=︒⨯⨯⨯==πβπ(2) ()s mqt q v 300155.097.00016.0=⨯=⨯=η(3) ()()kW W pqN N vm vm 7.494971397.09.000155.010628==⨯⨯⨯===ηηηη出入第三章 液压缸已知单杆液压缸缸筒直径mm D 50=,活塞杆直径mm d 35=,液压泵供油流量为min10Lq =,试求,(1)液压缸差动连接时的运动速度;(2)若缸在差动阶段所能克服的外负载N F 1000=,缸内油液压力有多大(不计管内压力损失)?解答:(1) s m d Q A q v 173.0600352.014.310104432=⨯⨯⨯⨯===-π (2)MPa d d d F p d PF 04.10352.014.310004442222====ππππ一柱塞缸的柱塞固定,缸筒运动,压力油从空心柱塞中通入,压力为MPa p 10=,流量为min25Lq =,缸筒直径为mm D 100=,柱塞外径为mm d 80=,柱塞内孔直径为mm d 300=,试求柱塞缸所产生的推力和运动速度。
解答:(1)s m D q v 083.008.014.360102544232=⨯⨯⨯⨯==-π (2)N pA F 42610024.5408.014.31010⨯=⨯⨯⨯==第四章 液压辅助元件滤油器有哪些种类?安装时要注意什么?解答:按滤芯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滤油器可分为网式、线隙式、纸质滤芯式、烧结式滤油器及磁性滤油器等。
按滤油器安装的位置不同,还可以分为吸滤器、压滤器和回油过滤器。
安装滤油器时应注意:一般滤油器只能单向使用,即进、出口不可互换;其次,便于滤芯清洗;最后,还应考虑滤油器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因此,滤油器不要安装在液流方向可能变换的油路上,必要时可增设流向调整板,以保证双向过滤。
举例说明油箱的典型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答:见书43页。
设蓄能器的充气压力为MPa 6,求在压力为MPa 13和MPa 7之间时可供L 2油液的蓄能器的容积,按等温充油、绝热放油和等温过程两种情况计算。
解答: (1)等温充油 1=n ,则L p p p p V V n n06.5137167211121020=-⨯=⎪⎪⎭⎫ ⎝⎛-⎪⎪⎭⎫ ⎝⎛∆= (2)绝热放油 4.1=n ,则L p p p p V V n n25.6137167214.114.111121020=⎪⎭⎫ ⎝⎛-⎪⎭⎫ ⎝⎛⨯=⎪⎪⎭⎫ ⎝⎛-⎪⎪⎭⎫ ⎝⎛∆=第五章 方向控制阀及方向控制回O 型机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中的先导电磁阀一般选用何种中位机能?由双液控单向阀组成的锁紧回路中换向阀又选用什么机能? 为什么?解答:O 型中间位置时:P 、A ,B 、O 四口全封闭,液压缸闭锁,可用于多个换向阀并联工作 。
M 型中间位置时:P 、O 口相通,A 与B 口均封闭,活塞闭锁不动,泵卸荷,也可用多个M 型换向阀串联工作 。
P 型中间位置时:P 、A 、B 口相通,O 封闭,泵与缸两腔相通,可组成差动回路。
H 型中间位置时:P 、A ,B 、O 口全通,活塞浮动,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泵卸荷,不能用于多个换向阀并联工作 。
O 型机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中的先导电磁阀一般选用何种中位机能?由双液控单向阀组成的锁紧回路中换向阀又选用什么机能? 为什么?解答:O 型机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中的先导电磁阀一般选用Y 型中位机能。
因为Y 型中位机能在中位时可以使液换向阀的阀芯两端控制油回油箱,便于弹簧使阀芯复位。
由双液控单向阀组成的锁紧回路中换向阀可选用H 、M 、O 型中位机能,这些机能滑阀在中位时不给液控单向阀提供控制油,使液控单向阀可靠地关闭。
第六章 压力控制阀分析比较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的作用及差别。
解答: 压力阀中,溢流阀和减压阀是根据压力负反馈原理工作的,用于调压和稳压(控制压力)。
溢流阀是利用作用于阀芯的进油口压力与弹簧力平衡的原理来工作的。
减压阀是利用液流通过阀口缝隙所形成的液阻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并使出口压力基本不变的压力控制阀。
它常用于某局部油路的压力需要低于系统主油路压力的场合。
与溢流阀相比,主要差别为:①出口测压;②反馈力指向主阀口关闭方向;③先导级有外泄口。
顺序阀不是用于控制压力。
顺序阀在油路中相当于一个以油液压力作为信号来控制油路通断的液压开关。
它与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为:①出口接负载;②动作时阀口不是微开而是全开;③有外泄口。
现有两个压力阀,由于铭牌脱落,分不清哪个是溢流阀,哪个是减压阀,又不希望把阀拆开,如何根据其特点作出正确判断?解答:(1)检查阀体表面,有小的外泄油口的是减压阀; (2)在入口吹烟气,通则是减压阀;若减压阀调压弹簧预调为a MP 5,而减压阀前的一次压力为a MP 4。
试问经减压后的二次压力是多少?为什么?解答:二次压力为a MP 4,因为出口压力低于调定压力,先导阀芯关闭,主阀芯上下两腔压力相等,减压口开度达到最大,阀不起减压作用。
此时,阀进口与出口压力相同。
顺序阀是稳压阀还是液控开关?顺序阀工作时阀口是全开还是微开?溢流阀和减压阀呢?解答:顺序阀是液控开关,顺序阀工作时阀口是全开。
溢流阀和减压阀用于调压和稳压。
溢流阀工作时阀口是微开,减压阀工作时阀口是微开。
先导式溢流阀的阻尼孔起什么作用?如果它被堵塞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弹簧腔不与回油腔相接,会出现什么现象?解答:先导式溢流阀阻尼孔的作用是导阀溢流时,可以使主阀芯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从而在压差作用下使主阀芯抬起。
如果它被堵塞,将会变成以主阀芯弹簧控制的直动式溢流阀。
很小的压力就会开启。
如果弹簧腔不与回油腔相接,即使导阀开启,主阀芯上下两腔也没有压差,主阀芯不打开。
溢流阀关闭。
第七章 流量控制阀在节流调速系统中,如果调速阀的进、出油口接反了,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试根据调速阀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在节流调速系统中,如果调速阀的进、出油口接反了,调速阀流量将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流速不稳定。
因为进、出油口接反后,调速阀中的 减压阀弹簧腔压力高,减压口开至最大而不起作用,相当于简式节流阀。
将调速阀和溢流节流阀分别装在负载(油缸)的回油路上,能否起速度稳定作用?解答:将调速阀装在负载(油缸)的回油路上,能起速度稳定作用;将溢流节流阀装在负载(油缸)的回油路上,不能起速度稳定作用。
溢流阀和节流阀都能作背压阀使用,其差别何在?解答:溢流阀作背压阀使用时背压的大小是由溢流阀自身调定的,不受流量大小影响。
而节流阀作背压阀使用时,背压的大小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第八章 液压基本回路在图所示的双向差动回路中,1A 、2A 和3A 分别表示液压缸左、右腔及柱塞缸的有效工作面积,pq 为液压泵输出流量,如1A >2A ,3A +2A >1A ,试确定活塞向左和向右移动的速度表达式。
解答:3323121A q A q q q A q v p =-+==左解上式的:1323313211A A A A q q A A A A q q p p -+=-+=则:132A A A q v p -+=左2212p q q q v A A +==右解上式得:2122A A A q q p -=则:21A A q v p -=右图所示回路中的活塞在其往返运动中受到的阻力F 大小相等、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试比较活塞向左和向右的速度哪个大?解答:活塞无杆腔面积为1A ,有杆腔面积为2A 。
右移时(见图b )02=p ,11A Fp =1p p P T -=∆节流阀上:mT m T T A F p KA p KA q )()(11-=∆= mT A F p A KA A q v )(1111-==右左移时( 见图c )12212).(,A F A p p p p p T -=∆==m T T p KA q )('1∆=mT A F A pA A KA A q v )11211'1-==(左所以:右左v v <图所示回路中,液压泵的输出流量10L /min pq =,溢流阀调整压力2Y P MPa =,两个薄壁孔口型节流阀的流量系数均为67.0=p C ,两个节流阀的开口面积分别为-621210T A m =⨯,2-62110T A m =⨯,液压油密度3/900m kg =ρ,试求当不考虑溢流阀的调节偏差时:(1)液压缸大腔的最高工作压力;(2)溢流阀的最大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