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设计
某水库输水工程贯通测量施工组织设计

某水库输水工程贯通测量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背景和目标水库输水工程是为了解决当地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确保农田灌溉的需要。
该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水库与灌溉渠道之间的贯通,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施工组织和分工(1)工程部门: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组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技术部门:负责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和技术参数的调整。
(3)测量部门:负责测量工作的实施和数据处理。
3.施工过程和方法(1)前期准备:确定施工前的调查工作,包括水域测量、地形测量和设计图纸的研究分析。
(2)测量点的确定: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备: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校准和检修。
(4)测量工作的实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包括水位测量、水深测量等。
(5)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根据测量结果,对工程的贯通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4.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1)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
(4)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在施工现场设置医疗人员,准备急救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5.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划定临时用地范围,确保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使用低噪音和环保型机械设备。
(3)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达标。
6.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修正和调整工作计划。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一、贯通工程概况+875风井贯通工程是**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10′00″,坡度5‰,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月份贯通,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Ⅲ、LC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Ⅲ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以+875风井附近DJ~Ⅲ边作为起始边(施测前全站仪对其进行检校,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作为本次导线的起始边),施测闭合导线起至总回风井底落平点→碛头、LC25~I起沿主井→810回风平巷→碛头。
贯通测量设计书 2

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设计书一、工程概述10402工作面是仁禾煤矿的第二个炮采工作面,该采面机巷总长420m,风巷长总410m,切眼总长140m,该采面从同一条边起始至贯通点距离约1050m。
该采面机、风巷及切眼由仁禾煤矿101掘进队、102掘进队施工。
为保证该炮采工作面10402切眼与10402回风巷准确贯通,特编制《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二、设计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2、《矿井设计规范》3、矿井实测资料等三、人员及设备设计人:陈光华测量时间:2013年6月14日测量地点:10402工作面测量人员:李佑满、郭云富、袁发权、刘远彬测量误差范围:J2全站仪水平角误差不超过30秒,竖直角不超过1′。
注意事项: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固定为4人,分工明确,1人观测仪器,1人记录(记录人员要反复校对前视、后视水平角差值和竖直角差值),前、后视各1人,地面验算1人。
每天测量完毕后,及时整理测量数据,由地面验算人员对测量数据重新验算,确保数据无误,并且要对电池及时充电。
仪器设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一台、三脚架两支、垂球两个四、贯通测量方案(一)井下导线测量测量路线:10402回风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B8D1(甩车道)--专用回风巷--10402风巷--10402切眼(贯穿点H18)。
10402运输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从副井B8—3甩—10402运输巷—10402运输巷切眼开口。
1、井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对井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
2、井下导线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边长观测两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3、选点和设点,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
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
巷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控制

巷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控制邵冬冬【摘要】为了按时按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和要求,煤矿企业经常要进行巷道贯通工程,而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与生产,因此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先进的GPS全球定位技术、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全站仪光电测距法等技术保证坐标系统的统一,并在测量过程中结合其他专业的仪器设备和科学测量方法,如陀螺全站仪、光学对点器、四架法等.以东六盘区6301工作面和东翼回风一巷为例,通过测量误差预计,结合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求及精度控制,使得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以后类似测量的工作积累了经验.【期刊名称】《陕西煤炭》【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3页(P144-146)【关键词】贯通测量;巷道贯通;井下测量;精度控制【作者】邵冬冬【作者单位】晋城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750 引言巷道贯通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将2个或多个指定井巷通过井巷掘进的方式相互联通起来,称之为贯通。
巷道贯通质量的好坏受巷道贯通测量参数的影响。
测量参数的误差大小,决定了巷道贯通质量的达标与否。
而不论是井上测量还是井下测量,其测量参数的误差都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保证和控制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事关矿井在日常作业中的安全及巷道贯通的顺利实施。
如果测量数据出现较大误差,很可能影响巷道的贯通,给矿井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在巷道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一定要高度谨慎,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1 巷道贯通测量的意义1.1 保证进度及节约成本巷道贯通测量参数的精度越高,越能加快巷道的掘进进度,使2个或多个需要贯通的巷道快速的贯通,缩短巷道的建设周期,保证工程进度,节约企业成本。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许多矿井因测量参数精度不足而造成返工,甚至报废[1]。
所以在巷道贯通测量精度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1.2 保证施工安全在矿井施工过程中,巷道的贯通测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和安全保障。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实施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设计书指导教师:班级:测绘07-4学号:0704070422姓名:一、设计专题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估算和技术造价二、测区概况北煤公司关山煤矿原辖一井、二井和三井三个矿井。
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立井和二段暗斜井分水平采矿开拓方式,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拓深部煤层时,改善与属于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井合并,将厡一井新开拓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伸到-540米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米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米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为加快工程速度,-540米水平东翼大巷有一井和三井两端同时以全断面巷道相向掘进贯通。
本巷道贯通贯通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总长度共约9km,其中在-540米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米。
施工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颤抖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输,巷道断面宽3.5米,拱高2.5米。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米,井底车场标高-542米,井深752米左右。
贯通大行坡度为5%(三井高,一井低)。
从目前巷道施工位置及掘进速度考虑,贯通相遇点选在三井第二段暗斜井甩车场西侧,设7点与设9点之间k处。
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和巷道工程要求,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允许偏差为M X允=±0.5米,高程方面的偏差允许值为M Z允=±0.2米。
现在已知条件已给出,国家二等控制点A(石厂)为:X A=4628191.41 Y A=56287.43 边长 S AB=4151.137 S BC=3367.436 坐标方位角a AB=41°38′44″.26 a BC=312°36′12″.94矿区范围为:东经129°39′到120°54′北纬41°45′到41°54′采用3°高斯投影带,第40带中央子午线为L0=120°。
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应用

269井下测量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提高开采效率、提高产量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煤矿井下测量过程当中,因主客观原因,会出现种种测量失误,得到的测量数据偏差较大,从而引起后续计算、分析错误,影响煤矿实际开采工作,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因错误数据引发煤矿安全事故,威胁工人生命安全。
随着矿井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回采工作面圈定范围不断增大,甚至部分矿井回采巷道长度超过3000 m,超前距离采煤工作面给巷道掘进、围岩支护以及贯通测量等工作开展带来新的挑战。
贯通测量会直接影响矿井煤炭开采效率,给巷道贯通带来一定影响。
文中以斜沟矿23108工作面回采巷道贯通为工程背景,制定贯通测量方案并给出辅助测量及安全保障措施,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满足了采面回采巷道高质量贯通需求[1]。
1 贯通工程概况斜沟矿位于山西省吕梁兴县北50km处,矿区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3-4km,矿井面积约88.6km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0mt/a。
23108工作面位于斜沟矿井田南部,工作面南北布置,北邻皮带巷,切眼紧邻井田南部边界。
23108工作面由材料巷、运输巷和切眼构成,巷道掘进总长度为3813m,其中23108材料巷、运输巷设计长度分别为1870 m、1753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围岩采用锚网索支护;23108切眼设计长度190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使用锚网索+单体支柱+π梁联合支护。
23108工作面预计贯通导线总长度约4050m,属大型贯通。
2 贯通测量方案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该贯通属大型贯通,文中根据2205工作面贯通测量需求制定测量方案。
2.1 测量方案设计根据以往的贯通测量经验,采用7″级导线测量可以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本次贯通设计选用 7″级导线施测。
利用现有巷道和待掘巷道分别在轨道巷、23106运输联巷、23108材料巷、23106材料联巷、23108运输巷及23108切眼布设测量导线,已有巷道按实际测量导线点,待掘巷道一般(平均)每 90 m 布设一点,贯通施测导线全长约4050 m,预计共施测导线点50个。
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摘要:两个井筒之间的巷道贯通一般需要贯通测量距离长,受已有巷道坡度和角度限制,导线点不能均匀布置,导线边长一般较短,导线测站多,对贯通测量增加了难度。
为保证巷道能够准确贯通,在工程施工前要对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设计,依据设计的测量方法和各项精度要求进行误差预计计算,误差预计结果能满巷道贯通要求说明测量方案正确,否则需要重新设计。
关键词:两井;贯通;测量设计;误差预计一、概述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随矿井发展设计从地面开拓北风井与井下现有巷道定点贯通。
两井口间井下导线全长5300多米,地面控制距离近5600米,闭合长度10893米。
井下受巷道条件限制导线边长和角度不能均匀布置且观测条件差,所以施工前必须进行贯通设计和误差预计。
二、地面控制测量设计1.GPS平面控制根据付(斜)井和北风井两个井口附近的具体条件并兼顾今后测量工作,设计在付井附近布设六个近井点,北风井附近布设一组四个近井点,并与测区附近的三个国家控制点共同构网联测,采用GPS测量方案。
(1)已知点资料根据现有的“矿区控制点成果资料”,选取距测区10km以内的三个高等级控制点“葡萄寺”(Ⅱ等点)、“中石峁”(Ⅱ等点)及“草滩”(Ⅲ等点)作为GPS起算点。
(2)近井点布设首先布置与井下通视的井口永久点,其它点布设在稳定位置,要求最小基线长度不低于200m。
保证相邻两点之间相互通视,并尽可能使同组近井点之间都通视。
设计在两个井口共设置10个近井点,点位与编号见附图1。
(3)GPS网的精度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确定近井点测量采用E级GPS网。
(4)GPS网的图形设计GPS网共有10个未知点(近井点)和3个已知点,其图形布设如附图1。
采用边连接方式,包括6个同步环。
最长基线边9238m,最短基线边300m。
总基线边36条,其中独立基线边18条,必要基线边12条,多余基线边6条。
表1E级GPS网测量精度与技术要求(5)GPS测量方法先对三个已知点进行GPS检测,在确认已知点进行GPS约束平差,然后再进行整体控制测量。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名称_______ 875风井. ______编制单位:兴文县黄家沟煤矿2011年7月贯通工程概况+875 风井贯通工程是黄家沟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 10’ 00〃,坡度5%。
, 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 月份贯通, 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 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 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皿、LC 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皿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 1 )《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 年7 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 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 2008年12月1 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通测量设计前言我国煤炭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
煤炭是我国应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矿山中最大的工程即是井巷贯通。
在贯通中要保证各掘进面均沿着设计位置与方位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限,避免对采矿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未能贯通或接合处的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井巷质量,甚至造成井巷报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此测量人员有必要将贯通设计有关的理论掌握。
我国的能源资源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据1997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2000m深度内的煤炭总资源为5.57万亿t,1000m深度内为2.86万亿t截止1996年末,全国累计保有储量为10024.9亿t,探明储量为6044亿t。
2000年煤炭在一次资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达67%,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开采方式上,中国井工作业的煤矿占95%,井深平均在-400m 以下,与世界各产煤国家相比,不但煤系、地层构造复杂,而且矿井事故多发。
煤矿生产安全历来为我党和国家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煤炭战线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全国煤矿生产状况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煤矿迎来了科技的春天,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全国煤矿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向安全、高效、洁净、环保、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煤炭工业在生产、建设、科研、教育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领域的科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系统地总结我国煤炭科技近二十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动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XX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目录前言 0目录 (1)1 矿井及贯通巷道概况 (4)1.1 交通位置 (4)1.2 地形、地势情况 (5)1.3 贯通巷道概况 (5)2平面测量 (5)2.1 近井点的建立 (5)2.2 定向测量 (6)2.3 井下导线测量 (12)3 高程测量 (13)3.1 地面水准测量 (13)3.2 导入高程测量 (13)3.3 井下水准测量 (14)4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精度分析 (16)4.1 平面测量方案设计 (16)4.2 高程测量设计 (26)5 贯通测量方案选择 (30)5.1 近井网方案的选择 (30)5.2 定向方案的选择 (30)5.3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选择 (30)5.4 高程测量的方案选择 (31)6 巷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31)6.1 贯通允许误差参数确定 (31)6.2 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的误差预计 (32)6.3 贯通相遇点K在竖直方向的误差预计 (33)7 贯通测量的技术路线中应注意的问题 (34)8 结束语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8)附录 (39)1 矿井及贯通巷道概况1.1 交通位置高庄煤矿位于滕南矿区的西南部,滕南矿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西侧,地处枣庄市滕州市和济宁市微县境山内。
高庄矿原为付村井田西区,井口东至付村矿约2.6km。
官(桥)柴(里)铁路专用线横贯矿区中部,已建成通车。
京杭运河流经本井田,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年运输能力为2000万t。
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
因此,矿区内水陆交通运输方便。
交通位置见图1-1。
图 1-1 交通位置图1.2 地形、地势情况滕南矿区范围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33~+64m,为一由东北向西南缓慢下降的滨湖冲积平原,地形自然坡度为千分之一。
矿区西临昭阳湖、微山湖,与其接壤地带即本井田低洼地段,以平缓下坡伸向湖区。
高庄煤矿范围内地面标高+32~+43m,与微山、昭阳两湖接壤,地势低洼,多为洼地和湖区。
湖区范围内,除东股闸下引河与卫河间夹一平方公里陆地外,标高一般在+32.0m以下,全被湖水淹没。
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湖的二级坝从本区的北部穿过。
1.3 贯通巷道概况为了解决高庄煤矿深部煤层的开采,改善通风条件,将高庄煤矿新副井和东风井合并为一对新立井提升,解决开凿高庄煤矿-350m总回风大巷。
为加快该工程进度采取两井同时以全断面相向掘进的施工方法。
贯通测量路线井下符合长度为2542m,其中新副井和东风井为开凿的新井尚未掘进,根据两井的掘进速度决定在东风井距离k点1538 m处相遇贯通。
施工巷道所在岩层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围岩稳定,地压不大,支护方式一律采用喷浆。
巷道掘进施工为风动式开凿围岩机打眼,铲斗式装岩机装车运输。
两井深至-350m水平为600m,贯通巷道边坡度为,巷道断面一般宽为3.5 m,拱高2.5 m。
2平面测量2.1 近井点的建立1)近井点是矿山测量的基准点,在建立GPS网近井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近井点应埋设在视野开阔处,点周围视场内不应有地面倾角大于15度的成片障碍物,以免阻挡来自卫星的信号。
同时应避开高压输电线等设施,其最近不得小于200米。
2)准备工作仪器设备:GPS接收机,三脚架,米尺人员组成:观测三人3)外业观测为了确保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决定采用GPS网建立地面独立平面控制网。
采用静态定位方法,静态定位能够通过大量的重复观测来提高定位精度,GPS测量必须按《GPS测量规范》进行(见表2-1)。
在《规范》中E级相当于常规测量的国家四等测量。
在已知点架设仪器分别测定两个近井点,这样在地面建立起了平面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相遇点K的影响。
表2-1 GPS测量技术标准等级水平均边/km仪器图形强度观测时段个数时段长/min高度角精度指标/mmE 10-5 双频10 2 60 15 10202.2 定向测量1)准备工作仪器设备:GAK-1陀螺经纬仪一台,温度计一支,花杆一个人员组成:观测一人,记录一人,后视一人2)外业观测为了提高定向的精度采用悬挂钢丝的方法井下传递平面坐标。
地面用2J经纬仪测角. 井下用2J经纬仪测角。
用陀螺定向方法传递方向,采用GAK-1陀螺经纬仪字两风井分别进行陀螺定向,定向时采用逆转点法观测,作业方法和限差要求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每井同独立进行三次取平均值。
3)内业计算风井:采用陀螺边定向。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作业过程:①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由于陀螺仪轴衰减微弱的摆动系数保持不变,故其摆动的平均位置可以认为是假象的陀螺仪轴的稳定位置。
实际上,因为陀螺仪轴与望远镜光轴及目镜分划板零线所代表的光轴通常不在同一竖直面中,所以假象的陀螺仪轴的稳定位置通常不与地理子午线重合。
二者的夹角称为仪器常数,一般用∆表示。
陀螺定向各角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陀螺仪定向示意图仪器常数∆可以在已知方位角的精密导线边或三角网边上直接测出来,测定仪器常数实际上就是测定已知边的陀螺方位角。
在下井定向之前,在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2~3次,各次之间互差对于GAK-1型陀螺经纬仪应小于''40。
每次测量后,要停止陀螺运转1015分钟,经纬仪度盘应变换180°/(2~3)。
②在井下定向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井下定向边的长度应大于50m,如(图2-2)在'C点仪器安装点安置好仪器,测出目标边''C D边的陀螺方位角,然后求出地理方位角。
测定定向边陀螺方位角应独立进行两次,其互差对GAK-1型号的仪器应小于40″。
③仪器上井后重新测定仪器常数仪器上井后,在已知边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2~3次。
前后两次测定的仪器常数,其中任意两个仪器常数的互差对于GAK-1型仪器不大于40″。
然后求出仪器常数的最或然值,并按白塞尔公式[]1vvmn=±-来评定一次测定中误差。
式中n为测定仪器常数的次数。
④求算子午线收敛角地面精密导线边已知坐标方位角α0,需要求算的井下定向边,也是要求出其坐标方位角α,而不是地理方位角A ,因此还要求出子午线的收敛角0γ。
如(图2-2)所示,地理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000A αγ=+。
子午线收敛角按下式计算:Ky γ=(K 为系数;y 为点的横坐标)。
子午线收敛角0γ的符号可由安置仪器点的位置来确定,即中央子午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⑤求算井下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由(图2-2)可以看出:000T T A ααγα∆-=+-= (2-1) 井下陀螺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为:TA αγαγ'=-=+∆平- (2-2) 由以上将式代入上式则:0γααααδ'T T=-(-)+ (2-3) 其中,0γδγγ=-表示地面和井下安置陀螺仪地点的子午线收敛角的差数,可按下式求得:0()y y γδμ=- (2-4) 式中γδ的单位为s ;32.23tan μϕ= (当地面和井下定向点的距离部超过5~10km ,纬度小于60°时采用);ϕ为当地的纬度;0y 和y 为地面和井下定向点的横坐标(km )。
图2-2陀螺仪定向示意图⑥陀螺仪悬带零位观测悬带零位是指陀螺马达不转时,陀螺灵敏部受悬挂带和导流丝扭力作用而引起扭摆的平衡位置,就是扭力矩为零的位置。
这个位置应在目镜分划板的零刻线上。
在陀螺仪观测之前和结束后,要作悬带零位观测,称为测前零位和测后零位观测。
测定悬带零位时,先将经纬仪整平并固定照准部,下放陀螺灵敏部从读数目镜中观测灵敏部的摆动,在分划板上连续读出三个逆转的读数,估读到0.1格,按下式计算零位: 1321()22a a L a +=+ (2-5) 式中,123a a a 、、为逆转点读数,以格数计。
同时还需要用秒表测定自动摆动周期1T ,零位观测完毕,托起并锁紧灵敏部,如测前与测后悬挂零位变化在±0.5格以内,且自摆周期不变,则不必进行零位校正。
当超过±0.5格时,就要进行校正。
如果陀螺定向时井上、下所测得的零位变化超过0.3格时,应加入改正数。
零位改正计算公式为:a αλ∆⨯∆=(2-6)式中,a ∆——零位变动,a mh ∆=,其中m 为目镜分划板分化值,h 为零位格数;λ——零位改正系数,221222T T T λ-=,其中12T T 、分别为跟踪和不跟踪摆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