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识之词类活用+课件17张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陈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3)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 趋向。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例: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4.名词活用作状语(207页)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廉蔺列传》)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狼》)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鸿》) ④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史记》)
形容词的活用 ※ 形容词——名词 ※ 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 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例:四美具,二难并。(美好1.动的词事活用物为;名词难得的贤主嘉宾)(《滕王阁序》)
动词例的:主要与作苍用是梧充当太谓守语,吴但巨有时有也旧出现,在欲主语往或宾投语之的位。置(上,旧表交示与情这)个动(词的《动赤作行壁为之有关战的》人或)事, 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例:将军身被坚执例锐:吾。射(不亦坚精硬乎?的(射铠箭甲的技;术锋)(利《的卖油武翁器》))(《史记·陈涉世家》 2.形容词活例用:夫为大国一,般难测动也词,惧有伏焉。(埋伏的部队,伏兵)(《曹刿论战》) 形容词本例身:殚是其不地之能出带,竭宾其语庐之的入,。(但出产有的时东西后;面收入却的带财物了)宾(《语捕蛇(者但说》又)不是使动 用法和意动用法),就可以判断为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ppt

规律: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就活用为动词。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 我者,私我也。 偏爱。
《陋室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显灵。
《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
渗湿或沾湿。
规律:数词直接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 而食也。
行千里
六王毕,四海一。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变绿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
《爱莲说》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等。
衣冠禽兽:衣冠,穿着衣戴着帽。衣冠禽兽常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 同禽兽的人。
莫名其妙:名,说出。 不毛之地:毛,长庄稼。 不人不鬼:人、鬼,像人、像鬼。 华而不实: 华、实,名词作动词,开花、结果。
①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二者是主谓、动宾关 系,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面:当面。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等。 《愚公移山》 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箩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与朱元思书》横柯(kē)上蔽: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下见小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上:在上面。 西:向西。 下:向下。 中军:在中军帐里。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三峡》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辞白帝彩云间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词类活用 课件

• 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 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 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 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 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 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 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 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了。鄃令裴仁轨私下使唤看门的人,皇 上很愤怒,想要斩杀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劝谏道:“法律,是陛下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不是陛下独有的。如今仁轨犯了轻罪却遭受极刑,臣担心其他人因此而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皇上听了很开心,免了仁轨的死罪,让乾祐担任侍御史一职。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 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 回奏。另外,古代处决犯人,君主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庭里没有常设的音乐, 然后常常为此而不吃酒肉,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 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枉的呢?”(贞观五年十二月)
文言文:
词类活用
课程标准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 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惑、 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学习目标与内容
•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 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文言文:
词类活用
课程标准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 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惑、 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学习目标与内容
•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 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动、数词活用) 课件(共13张PPT)

(“有”通“又”,整数加零头)
3、量词/名词表数量: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
(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
4、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
5、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
6、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2024/1/18
9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动词)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⒉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⒊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跟从
⒋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种树郭橐驼传》)
鸣,使……鸣
⒌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亡,使……灭亡
2024/1/18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3.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
特殊用法
1、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 (十六岁) 三五明月之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每月十五)
2、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量词/名词表数量: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
(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
4、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
5、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
6、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2024/1/18
9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动词)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⒉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⒊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跟从
⒋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种树郭橐驼传》)
鸣,使……鸣
⒌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亡,使……灭亡
2024/1/18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3.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
特殊用法
1、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 (十六岁) 三五明月之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每月十五)
2、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词类分类
汉语词类一般分为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拟声词等十二类。
文言文常见词类及其特点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人、山、水、国 ”等。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如“行、走、 说、笑”等。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如“高、大、 美、丑”等。
代词的活用
01 02
用作动词
代词在句子中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代替、替代等动作。例如,“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所”代指“学习的东西”,活 用为动词。
用作名词
代词可以活用为名词,表示被代替的人或事物。例如,“君知我者,鲍 子也”中的“者”代指“人”,活用为名词。
03
用作形容词
代词可以活用为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被代替的人或事物的特征。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把……当作 ……”“以……为……”等。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中的“羞”。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一般动词的意动用法一样,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
深化文本理解
词类活用往往涉及文言文 的词义、语法等多个方面 ,掌握词类活用有助于更 深入地理解文言文文本。
提升翻译水平
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 语时,准确理解并翻译词 类活用现象是提升翻译水 平的关键。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识别方法、翻译技巧等方面的 内容。
形容词+补语
形容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形容词就 活用为动词。如“邻之厚,君之薄 也”中的“厚”“薄”。
汉语词类一般分为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拟声词等十二类。
文言文常见词类及其特点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人、山、水、国 ”等。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如“行、走、 说、笑”等。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如“高、大、 美、丑”等。
代词的活用
01 02
用作动词
代词在句子中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代替、替代等动作。例如,“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所”代指“学习的东西”,活 用为动词。
用作名词
代词可以活用为名词,表示被代替的人或事物。例如,“君知我者,鲍 子也”中的“者”代指“人”,活用为名词。
03
用作形容词
代词可以活用为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被代替的人或事物的特征。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把……当作 ……”“以……为……”等。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中的“羞”。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一般动词的意动用法一样,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
深化文本理解
词类活用往往涉及文言文 的词义、语法等多个方面 ,掌握词类活用有助于更 深入地理解文言文文本。
提升翻译水平
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 语时,准确理解并翻译词 类活用现象是提升翻译水 平的关键。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识别方法、翻译技巧等方面的 内容。
形容词+补语
形容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形容词就 活用为动词。如“邻之厚,君之薄 也”中的“厚”“薄”。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