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试火试法鉴别中药材举隅
中草药的水试鉴别法

现在中药掺假现象比较猖獗,而且手段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别其真假。
但若是采用水试法,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
例如,将一朵番红花浸泡在玻璃杯中,水液很快就变成金黄色,而且水面有油状物漂浮,有一条黄线从水面直达杯底,拿一个小棒在杯中搅动也不易碎。
水试鉴别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产生的特殊理化现象,鉴别其品种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快速、简便、有效方法。
除了番红花以外,还可用于以下中药。
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假冒的牛黄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白芷取粉末0.5克,加水3毫升,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在日光下显蓝色荧光。
柴胡取粉末0.25克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毫升,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
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
阿胶、龟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
山药、茯苓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胖大海投入热水中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假冒伪劣的胖大海入水膨胀速度慢,膨胀仅能达原体积的2倍。
苏木碎片入热水后水呈红色。
伪劣产品是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水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秦皮放置于透明盛水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出现碧蓝色荧光,假冒的秦皮为树皮制成,水浸液无荧光。
蟾酥正品表面或断面沾水,会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并隆起。
掺伪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但液状物泛出慢,而且不隆起。
入秋以来,老李经常感到咽部不适,偶尔还会咳嗽几声。
前几天患了感冒,发烧、头痛好几天。
用药后症状逐渐好转,可是频繁的咳嗽却让老李苦不堪言。
同居的儿子听到老父亲彻夜咳嗽,心痛不已,第二天就从药店买来了一堆药。
“水试”和“火试”在中药材及混伪品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缺 乏专 业 知 识 , 上 近 年 价 格 不断 攀 升 , 加 部 分 不 法 商 人 更 是 利 用 现代 先 进 技 术 造 假, 导致 混 伪品 不断 涌现 , 真假难 辨 , 中 给 及 混伪 品的 水试 鉴 别及结果 介 绍如 下 。
1 1 显 色 反应 .
大。 车前 子 , 加水 浸 泡 , 子 黏滑 且体 积 膨 种
中药 材 品种 繁 多 , 大部 分 品种 开放 经 应 , 乳 香等 , 味 反 应 , 白介子 等 ; 体 如 气 如 染 泡 , 积 膨 大 至 原 来 的 数 十 倍 且 呈 絮 状
营 , 头 以 农副 产 品管 理 , 业 人 员普 遍 甲透 甲现 象 , 牛 黄 泡 , 子 黏滑 且体 积 膨 种
作 实践 , 用 水试 法 和 火 试 法能 简 便 、 利 快 煮 ( 蓝 : 蓝 色 荧 光 ; 菘 显 南板 蓝 根 : 蓝 色 用 水 湿润 , 有 粘滑 感 。 茯 苓 , 面 用 无 手摸 土 切 捷 、 效 地 鉴 别 部分 中药 材 的 真伪 优 劣 , 荧 光 )巴戟 天 , 本 品少许 , 有 。 取 用开 水 泡 , 水 水 湿润 , 品有 黏滑 感 ; 正 伪品 土草 ( 太 ) 土 则
在 实际 工作 中有 较好 的 应用价 值 。 归纳 溶 液 呈 淡 紫 蓝 色 。 现 秦皮 , 本 品少 许 浸 入 没 有 黏 滑 感 。 柏 或 关 黄 柏 , 面 用 水 湿 将 黄 切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将饮片放入水中浸渍,或加以搅拌、研磨,放入水中后立即观察药物在水中的各种变化,如水液颜色变化,药物体积变化,扩散现象,溶解度的大小,药物浮沉的状态等,以鉴定药物的真伪优劣。
此法常有以下几种:
1、溶解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观察溶解的现象和情况。
如将小粒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可见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有黄线下垂杯底而不扩散。
2、浸泡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搅拌或浸泡适当时间,观察药材沉浮程度、清水颜色变化、有无沉淀物、漂浮物,以及膨胀程度等。
如番红花浸入水中,水染黄色,水面无油状物飘浮,水底无沉淀等;蛤蟆油用水浸泡,24小时内体积应增大10~15倍等。
3、浮沉法
将药材置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进而鉴别其质量或有无掺伪。
如将青黛撒于水面,应浮水面而不应有下沉物;鉴别沉香的质量,则沉入水中者质量为佳。
4、加热法
将药材置于烧杯中进行加热,观察药材的变化现象。
如将菟丝子置水中煮沸,种皮破裂后会露出旋卷形的胚,形如吐丝。
5、研磨法
乳香粉加水共研成乳白色军袱液,没药粉加水共研成黄棕色乳状液。
才可直接用鼻子嗅闻。
如大黄、当归、白芷等。
6、滴水法
加将水滴在蟾酥表面,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
几种中药材的特殊鉴别方法

几种中药材的特殊鉴别方法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对于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材特殊鉴别方法,包括观察外观、闻气味、品尝味道、看断面、摸手感、用水试、用火烧、用酒精浸泡、用化学试剂和显微镜检。
1.观察外观在观察中药材外观时,应关注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方面。
例如,海马的外形呈扁长形,表面呈浅黄色或灰褐色,具有细微的横纹;而金钱草的茎呈圆柱形,表面为棕黄色,叶片多皱缩。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有效地鉴别中药材。
2.闻气味中药材的气味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指标。
例如,阿胶具有特殊的清香,而麝香则具有浓郁的香气。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可以通过闻气味来鉴别。
3.品尝味道品尝中药材的味道也是鉴别真伪的有效方法。
例如,真正的红枣应该具有甜味,而姜味则应该是辛辣的。
对于一些可以食用的中药材,通过品尝味道可以鉴别真伪。
4.看断面中药材的断面特征也是鉴别真伪的关键。
例如,黄芩的断面应该呈黄色或绿色,而且有髓;而人参的断面则应该呈黄白色,而且有细密的纹理。
通过观察中药材的断面,可以准确地鉴别真伪。
5.摸手感中药材的手感也是鉴别真伪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真正的鹿茸质地应该柔软而稍有弹性;而假的鹿茸则质地坚硬。
通过手感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
6.用水试用水试也是鉴别中药材的一种方法。
例如,用清水浸泡人参后,真正的参片会逐渐沉到水底,而假的参片则不会下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初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7.用火烧用火烧也是中药材鉴别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如,通过点燃麝香,观察烟色和闻气味可以鉴别真伪。
另外,还可以用火来烧甘草和黄芪等中药材,真正的药材会冒黑烟,而假的药材则不会。
8.用酒精浸泡将中药材浸泡在酒精中,也是鉴别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酒精中浸泡阿胶,真正的阿胶会在短时间内溶解,而假的阿胶则不会溶解。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初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9.用化学试剂使用化学试剂也是中药材鉴别的一种方法。
例如,使用硫酸可以鉴别真假朱砂;使用硝酸可以鉴别马钱子和僵蚕等。
水火两试鉴别中药饮片15例

水火两试鉴别中药饮片15例中药品种繁多,资源复杂,仅从外观性状较难辨别,利用水试、火试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中药材遇水遇火或燃烧后产生较明显的特殊理化现象,达到鉴定真伪优劣的目的。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借助有关中药学专著,归纳了可用水试、火试两种方法鉴别的中药饮片,供同仁入库验收时参考。
1 青黛1.1 水试入水后浮于水面,振摇后放置,水液不应呈深蓝色;若撒于水中有较多颗粒下沉,则有石灰等杂质掺入,若水被染成蓝色则掺有蓝色燃料。
1.2 火试用微火灼烧有浓烈紫红色烟雾发生,残余灰烬灰褐色且量少,以火烧持续时间长为佳品。
伪品烧之无紫红色烟雾。
2 血竭2.1 水试置水杯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软化但不溶解,水色不变。
如松香加燃料制成的伪品则水被染成红色。
2.2 火试:将血竭颗粒于白纸上,用文火烘烤,熔化后色鲜似血,应透明无残渣,火烧时,有呛鼻感。
3 麝香3.1 水试取粉末少量,置掌中,加水湿润,手挫之成团,再用手指轻揉既散,不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或取麝香少许放入静止的冷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
若大部分下沉,表明有假。
加热后,真品能溶解大部分,水呈微黄色而澄清,无杂质,去水后未溶解部分仍芳香不变;若入水后仅溶解少部分或不溶解,有沉淀,水溶液混浊不清,去水后残渣不香呈黑色者为伪品[3] 。
3.2 火试将少许香仁,置金属片上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冒泡,油点似珠,香气浓郁四溢,灰烬白色。
应无毛肉焦臭气味无火焰火星出现。
4 牛黄4.1 水试以天然牛黄粉末,加水调和涂于手指甲上,能被染成黄色,其色经久不褪,俗称“挂甲” ;入口芳香清凉,味先苦后微甜。
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味苦略腥[1] 。
伪品如黄连、大黄或姜黄粉末加蛋黄、胆汁等无此特征。
4.2 火试将钢针烧红刺入天然牛黄内,质酥成层次脱落,内心白色并有清香气;伪品风化石则无此现象[2] 。
5 熊胆5.1 水试正品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见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静置后全部溶解出来的黄色素仅布于杯底。
中药材与饮片质量验收“十辨”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举隅

药 物 研 究
Th d cn t d e Me ii e S u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 u na fEt n me iie a h o h r c hn s J r lo h o dcn nd Et n p a ma y o ・45 ・
中药 材 与 饮 片 质 量 验 收 “ 辨 "在 实 践 工 作 中 的应 用 举 隅 十
刘红字 刘绍 贵
长沙 400 10 7 湖南 中医药大 学第 附属 医院 ,湖 南
【 摘 要 】将跟 师继承学 习期 间的老师 的经验 与工作实践 结合 , 用传统 的眼看、手摸 、鼻闻、 口尝 、水 试、火试等经 验鉴别手段, 到 达 简便、快捷 、切实可行的快速检验中药材 目的。 【 关键 词】中药材;质量验收;十辨 【 中图分类号】R 8 . 26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 5 7( 0 0 4 0 5 2 0 7 8 1 2 1 )1- 4 -
中药材 的真伪 、优 劣 ,直接 关系 到 临床 用 药 的安全 、 有效 。因此 ,中药鉴别是 中药 生产 、应 用、研究至关 重要的 第一步 。中医药历史悠久 ,中草药 品种 繁多 、产地广泛 ;历 代 本 草 记载 差 别 ; 地 方 用 语 、使 用 习惯 的 不 同 ;类 同 品 、 代 用 品、民间用药 的不断涌现 ;同科属药 材外形相似 ,缺乏 鉴 定指标 ;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等混乱现象普 遍存在 ;不法 商 人 ,以次充好 ,以假 乱真 ,制假 、售假 ;加 之管理环节上 的 疏漏 ,使 中药材质量难 以保证 ,严重影 响到临床 用药 的安全 有效,所 以辨识药材仍然 是一项重要 的基础 工作。传统的眼 看 、 手 摸 、 鼻 闻 、 口 尝 、 水试 、 火 试 等 经 验 鉴 别 不 失 为 一 种 简便、快捷、切实可行 的真伪 快速 检验方法 。笔 者师 承于全 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绍 贵主任药师 ,从事 中药鉴定方 面 的 继 承 学 习 ,老 师 结 合 自己 的 经 验 总 结 出 中药 材 与 饮 片 质 量验 收应做到十辨:辨 品种 、辨真 伪、辨新陈 、辨老嫩 、辨 野 生与家种、辨有无掺杂 、辨清水 与非清水 、辨等级 、辨 生 熟与加 工炮制的合理性、辨变异处 理的合理性 。笔者将之 编 成一 首 “ 十辨 歌 ”:一辨 品种二新 陈,三辨真伪 四老嫩 ,五 辨家种与野 生,六 辨等级七加工 ,八辨 有无 掺假等 ,清水 与 否 是 九 辨 ,变 异 处 理 十 关 键 , 以供 同仁 们 在 实 践 工 作 中能 得 到 一 点帮 助 。现 将 近 一 年 来 有 关 中药 鉴 定 的 学 习 及 日常 质 量 检 验 中所 发 现 最 易 出现 质 量 问题 的 一 些 中药 品种 及 其 混 伪 品 汇 集 于 下 ,作 为 日常 中药 质 量 管 理 与 检 测其 习用 品 、混 伪 品 . 正品山药为薯蓣科植物 薯蓣D o c r ao p s t h n. i so e p o ie T u b 的干燥根茎 u 。为我 国河南四大怀 药之… 。但近年来我们在 门诊的调剂实践 中常发现几种伪 品和易混品充斥其 中,如: ①参 薯:为 同属植物参 薯的根茎 J 。呈长圆柱形 ,表面浅黄 色 ,粗糙 而有须根痕 。质坚 实,断面类 白色 ,粉性 ,有 时中 心有 裂痕 。味 淡而酸 。镜检 可见草酸钙 针 晶,长约l O m Ou。 石细胞类 圆形 , 内含草酸钙针 晶。②脚 板山药:为薯蓣科植 物脚板苕 的块 茎。呈脚板状或不规则 团块 ,多去净栓皮 ,由 正中劈开 。表皮紫红色 ,间有 白色 ,凹凸不平 。断面粉质,白 色。味稍涩。③野山药:又称 “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 日本 土 薯 蓣 的干 燥 根 ,呈 长 圆柱 形 ,表 面 浅 黄色 ,粗 糙而 有 须 根痕 。 质坚 实 , 断 面类 白色 ,粉 性 ,有 时 中 心有 裂 缝 。味 微 酸 。④ 木 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块根的干燥切片 J ,呈类 圆形 、椭圆形 斜片状或不规则块状 ,周边外皮常刨去,偶有棕色外皮残 留。 切面呈粉白色 ,其上有淡黄色筋脉点呈辐射状散在,偶见棕色 环 ( 成 层) 形 ,多数 中央具 裂 隙 。木心 淡 黄色 ,成 纤 维性 。质 坚 脆 ,粉性。气特异 ,味甘 、微酸,嚼之不发粘 。其鉴别要点关 键在于粉末鉴定、理化鉴定。 ( 如糖 、蛋 白质、氨基酸等 的化 学鉴 别反应 ,正 、伪 品几乎都 有,没有 什么 区别) 。各正 、 伪 品粉末经水 合氯醛透化镜检 ,正 品:① 淀粉粒众 多;②草 酸钙 针 晶束甚 大 :③ 无石 细胞 。而 所有 伪 品几乎 都有 石细 胞 。山药伪 品因前 几年 药监部 门打击力度 较大,现在虽然有 所收敛 。但还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 。 l2 砂仁及其伪 品 _ 正品砂仁 为姜 科植物 阳春砂A o u v 1 o u L u 、 m m m i l s m o r
水试法和火试法在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应用

水试法和火试法在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应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随着中药在健康养生中大受欢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大量的假药流入市场,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以防买到中药伪冒品。
在购买中药时,对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尤为重要。
火试法和水试法是鉴别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法,两种鉴别法各有特点。
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水试法和火试法在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望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火试法;水试法;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应用【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21-02关于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历史由来已久,且在今天不断发展。
火试法和水试法是重要的经典经验鉴别法,一直以来对中药饮片真伪鉴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中药伪品制作者有也通过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使得中药的鉴别难度不断增大,一些临床很难从外观上对这些伪冒品进行鉴别,一旦伪造重要在对患者治疗中作用,将产生严重后果,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所以,对中药饮片真伪鉴别非常关键。
而火试法和水试法有别于现代中药真伪鉴别法,其主要是通过临床经验进行判断的,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不及现代中药真伪鉴别高,但是这两种真伪鉴别法,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受到检测仪器或者试剂影响小,所以效果也非常好,在实际中药真伪鉴别中,被广泛的应用到中药真伪鉴别中。
1.水试法1.1 水试法的相关概述水试法主要是先将需要鉴别的药材,用水浸湿。
把需要鉴别的中药饮片湿润后,对其进行细致观察,通过中药材在水中的变化来鉴别药材的真伪。
中药真伪鉴别的水试法通过对水液的变化、药物膨胀情况、泡沫出现状况和特殊气味的出现情况来鉴别真伪。
1.2 水试法在中药饮片真伪鉴别中的应用西红花的鉴别:正品的西红花在水里浸泡后会看到其颜色由橙黄色由深变浅的过程,而浸泡西红花的水会被染成黄色的。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分类举隅1 水试鉴别1.1 苏木取碎片投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并逐渐转变为深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1.2 西红花少许入水,花色不褪,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水染成黄色,而非红色。
1.4 栀子浸入热水中,水呈鲜黄色。
1.8 猪苓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入水不沉、浮水面者为佳。
1.1l 乳香与水共研,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1.12 没药与水共研,呈黄棕色乳状液。
1.17 苦杏仁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l_2O 血竭不溶于水,水不着色,在热水中软化,粉末入水中则成团且发粘。
1.24 蟾酥取本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1.25 玄参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水浸液为墨黑色。
1.26 丁香入水,萼管垂直下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
1.3O 麝香取少许投入水中,大多数在水面者为真品,投入温水中迅速溶化,溶液呈微黄色,并有浓厚香气。
1.31 牛黄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1.32 菟丝子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1.33 蒲黄放水中则飘浮水面,如沉下水者为伪品。
2 火烧鉴别2.1l 乳香本品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
2.14 麝香灼烧,初则进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
2.15 血竭火燃之.有呛鼻感。
3 荧光鉴别3.4 珍珠本品置紫外灯下观察,有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3.16 黄柏取黄柏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
3.17 地骨皮取药材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外面木栓层呈棕色,韧皮部呈淡蓝色荧光(陈旧的药材呈淡黄色荧光)。
3.18 黄连取其折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试火试法鉴别中药材举隅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对鉴别中药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其中水试火试法鉴别中药材就是其中的精华之一,该法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灵验和不受实验场所、试剂、仪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且检验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就常用的中药材水试火试法鉴别举隅如下。
1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水试,又称为入水试验,就是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所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的或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以鉴别其品种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
根据水试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大体有:显色反应、旋转反应、沉降反应、膨胀反应、粘液反应、泡沫反应、乳化反应、气味反应、染甲透甲现象等,鉴别的中药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青黛:将本品撒于水面,浮于水面而不下者为质优,若有沉淀或水液变色说明掺杂质或假冒。
苏木:取本品粉末加水反复振摇浸置,或将碎片置热水中浸泡,其浸液显桃红色,若在紫外线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浸液加酸则变成黄色,再加碱则呈猩红色。
若为伪品小叶红豆,其浸液成淡黄棕色,置紫外线灯下显蓝色,浸液加酸变成淡黄色,再加碱则变成深绿色。
常山:取本品粗粉加水浸渍,其浸出液显蓝色荧光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番红花:取本品少许浸于清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金黄色。
不得显红色,不得有沉淀,不得有油状物飘浮于水面。
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手揉之显肉质为质优。
红花:将本品投入水中,水变成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
玄参:取本品碎片或粗粉投入清水杯中,水浸液呈黄棕色,在日光下或紫外线下观察,浸液显碧蓝色荧光。
伪品核桃楸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
地榆:取本品粗粉浸入水中,水呈淡黄棕色。
楮实子:取本品粗粉少许,浸于水中,水液变红色。
菟丝子:将本品投入水中,加热煮沸,表面有粘性,当种皮破裂时,会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伪品无此现象。
牵牛子:取本品少许入水浸泡,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粘滑感。
天仙子:取本品少许用清水浸泡,不膨胀不发粘。
伪品广天仙子,水浸泡后立即膨胀散开,粘性也大。
葶苈子:取本品少许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厚度可达种子宽度的1/2以上,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
车前子:取本品1 g,加水5 ml,煮沸30 s,冷后即呈粘稠状。
胖大海:正品手摇无响声,用水浸泡后为海绵状,其体积可比干品大约3倍。
若伪品圆粒萃婆,用手摇动时有响声,用水浸泡膨胀虽亦呈海绵状,但体积仅大1.5~2倍。
天麻:将其隔水蒸后,嗅之其中有马尿样臊气味,用水久煮不散者为真品,反之为伪品。
黄芪:用水浸泡本品无粘液,有豆腥气味为真品,伪品黄蜀葵水浸泡会产生粘液,无豆腥气。
牛黄:取小粒样品投入1杯静置的冷水中,吸收水分后不变形,而且不易溶化为真品,反之为伪品。
或将水煮沸,然后取天然牛黄粉末少许撒在沸水中,翻滚的大水泡马上消失即为真
品,否则为伪品。
或取少量牛黄粉末加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则指甲染成黄色不易擦去(习称挂甲)。
伪品则易擦去。
熊胆:取小粒熊胆置于水面,呈一条明显的黄色直线下垂至底部而不扩散,且能完全溶解,若为牛胆或猪胆等伪品,投入水中其溶解较慢,色素较淡,尚有絮状不溶物等。
或以清水1碗,水面撒草木灰,取熊胆仁少许入水面,则水面凝尘豁然分开。
燕窝:用水浸泡,呈银白色的晶亮透明体,柔软而膨大,以手轻压有弹性感,两手扯拉可伸缩而不断为正品,水泡后膨胀成海绵状,捏之有弹性,质脆易碎者为伪品。
蟾酥:将水滴在样品的表面,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为正品,反之为伪品。
哈土蟆油:将样品置于清水中浸泡适当时间,遇水膨胀快,且浸泡后体积膨大10~15倍,手摸之有油脂状润滑感为正品,反之膨胀慢,仅膨大4~5倍,手摸之有粗糙感者为伪品。
麝香仁:取样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烧杯中,搅拌、静置。
正品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而持久,无纤维、淀粉、砂粒及动物内脏等异物,水面不得浮有油珠。
掺有植物组织者,多不溶解,且可见纤维不溶物混悬于水中;掺有动物组织者,可见油珠浮于水面;掺有泥砂者,可见泥砂沉于水底。
血竭:取样品粉末少许,放在水中振摇,粉末不溶解,水不染色为真品,掺伪者色素溶于水,则水染成红色。
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变软者为正品,反之为伪品(树脂变软化)。
乳香: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浮液。
没药:加水共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液。
阿魏:加水共研,呈白色或浅黄橙色乳液。
藤黄:加水共研,呈黄色或黄绿色乳液。
苦杏仁:加水共研,产生苯甲醛特殊香气。
降香、沉香、没食子、亚麻仁、楮实子等以入水下沉者为质优。
桔梗、远志、绞股蓝、柴胡、皂角刺等加水振摇,以产生持久性泡沫者为正品。
则为伪品。
2 火试法鉴别中药材
火试又称为火烧(火煅和升华),就是利用火烧来试验中药材以产生特殊的物理化学变化,如颜色变化(焰色反应、变色反应)、失水、产生臭气、产生烟雾、产生声音、升华等等。
从而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鉴别的中药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海金砂:取本品少许撒于火中燃烧,会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者为正品,松花粉、蒲黄等非孢子来源的药材无此现象,可资鉴别。
沉香:火烧发出浓烟及强烈的愉快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流出,烧完后剩下白色灰烬。
降香:火烧有黑烟、香气浓烈,并有油流出,烧完残留有白灰。
青黛: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以烟雾时间较长者为佳。
枫香脂:气清香,燃烧时气更强烈,火焰多烟,具特殊香气。
安息香:取本品一小块,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附于管壁上。
大黄:取本品粉末少许,置于玻璃片上,下面用火烧时,可有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松香:燃烧时冒浓黑烟,伴有浓烈的松香气味。
乳香: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呈油性,冒黑烟,残渣白色,若掺有松香者则有松香气。
没药:点燃后火焰明亮,伴有爆花现象,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白烟冒出,残渣黑色。
紫草: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试管中,在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儿茶:取火柴杆浸入本品的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血竭:取粉末或颗粒放在锡纸上,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燃烧时会发生呛鼻的苯甲酸的烟气。
干漆:取本品一小块,置瓷蒸发皿中,点火即燃烧产生黑烟,并发生强烈的漆臭。
马勃:取本品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即可见微细的火星飞扬,熄灭时产生大量的浓烟。
麝香:取本品少许,置炽灼坩埚或金属片上烧试,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冒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烬呈白色或灰白色。
如有动物性组织如血、肌肉、肝脏等掺杂,火烧有焦臭气,灰烬呈紫红或黑色,如有矿物性杂质掺入,火烧无油点产生,灰烬呈赫红色且量较多。
熊胆:取本品少许直火加热,烧时起泡,但无腥气,如燃烧后立即熄灭,再点燃仍能起泡,且不像蛇、牛、羊、猪等其他动物胆,有明显的腥气。
牛黄:取一小针用火烧红刺入样品中,则分裂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气清香。
蜂蜜:将烧红的光滑铁丝插入样品片刻取出,铁丝应光滑,无粘糊状物和焦臭气,反之为掺有杂质。
珍珠:取本品直接加热,则表现变成无光泽的乳白色,数分钟后则有爆鸣声,无气味,易研成粉末。
冰片:取本品少许点燃,龙脑冰片无黑烟或微有黑烟,机制冰片有黑烟,但无残迹遗留,艾片有浓黑烟。
朱砂:①将本品粉末置试管中,加少许铁粉,在酒精灯上加热,则管壁有汞珠或汞镜生成;
②取本品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消失。
滑石:取本品粉末少许置铂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 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琥珀:有琥珀与煤珀之分。
琥珀燃之易熔略冒黑烟或黄烟,刚熄灭时冒白烟,煤珀燃之冒浓黑烟,刚熄灭时冒白烟,有较浓烈的煤油臭气。
金礞石:取本品少许,置铁片上加热,即层裂或散裂,膨胀2~3倍,有的鳞片变成弯曲至虫状,色泽变浅,重量减轻,可浮于水面。
芒硝:加热即溶化,燃之火焰呈黄色,无爆鸣声。
炉甘石:本品置木炭上烧时,生成薄膜,热时为黄色,冷时变为白色。
硼砂:燃烧呈海绵状,继续加热熔化,则成透明玻璃球状。
硫磺:燃烧时易熔融,火焰呈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气。
石膏:①取本品少许,于140 ℃ 烘20 min,加水适量放置5 min,呈粘结固体;②本品燃
烧时产生红黄色火焰;③取本品约2 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形成不透明体。
信石:取本品粉末于试管中,加热到137 ℃,即出现白色升华物,并有大蒜样臭味;将粉末撒于铁片上加热,有青烟冒出,并有蒜臭味逸出。
胆矾:加热灼烧即失结晶水变为白色,遇水后又恢复蓝色。
自然铜:取本品粉末少许,置坩埚中,于高温下灼烧,产生蓝色火焰,并发生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残渣冷后呈暗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