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试法鉴别中药

合集下载

水试法鉴别名贵中药

水试法鉴别名贵中药

水试法鉴别名贵中药
更新日期:2009-09-26 点击: 刘超 孟雯
水试法鉴别名贵中药,是根据某些中药材遇水则产生特殊气味,有颜色和形体改变,出现沉浮和旋转现象的特点,来鉴别品种真伪优劣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快捷、简便、有效的特点。笔者总结了多种水试法鉴别名贵中药的经验法,现简介如下。
5 熊胆
取胆仁粉少许投入有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在水面迅速旋转,并逐渐溶解,形成一条黄色水流下沉杯底而不扩散者为正品,否则是伪品。
6 沉香
质地坚实、富油性,香气浓烈而持久,能在水中下沉者为佳品。否则为劣品或伪品。
7 血竭
细粉成血红色,与水共振摇时,不溶解而浮于水面,加热煮沸,软化而粘结成块者为正品,无此特黄粉末少许,加水调合,涂抹指上,将指甲染成黄色且不易擦去,指甲盖下有清凉感者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2 麝香
取粉末少许置热水中,不立即溶化且水微黄,澄清,溶液气味芳香浓郁,水面无油珠者为正品。正品另一特点为:置手掌中加水湿润,用手搓之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沾手、染手、顶甲或结块者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3 西红花
取少许置水中,见橙黄色水流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花体柱头膨大呈喇叭状,有短缝,短时间内,用针搅动不易破碎者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4 蟾酥
取少许投入水中6分钟~8分钟,膨胀,出现乳白色浆汁凸起,象棉花团样浮于水面,酥渣溶解后沉于杯底者为正品,否则是伪品。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引言中药鉴定是指对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进行评定和判定的过程。

中药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地、时期、采摘、加工等等。

因此,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对中药进行鉴定,以确保中药药材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中,水试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水试法的原理水试法是一种通过水的性质来鉴别中药的方法。

水的性质可以反映中药的特点,如形态、色泽、硬度、渗透性等等。

水试法是将中药放入水中,观察药材的变化,比较其与参照品的差异,从而判断其质量。

水试法的步骤水试法的步骤分为两个部分:前处理和观察。

前处理1.取适量中药样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药材。

2.清洗处理,将药材用清水冲洗,去掉杂质和附着物。

3.晾干,将洗净的中药样品晾干。

观察1.观察色泽,比较中药样品与参照品的颜色,看是否相同。

2.观察质地,比较中药样品与参照品的硬度和松散程度,看是否相似。

3.观察悬浮性,将中药样品加入清水中,观察其渗透性和沉降速度,看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水试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实践中。

其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鉴别真伪水试法可以通过对比参照品和中药样品的颜色、质地和悬浮性等指标,判断中药样品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及真伪程度。

鉴别品种水试法可根据不同的中药品种,选择相应的参照品,并通过比较样本与参照品的色泽、硬度、渗透性等属性的异同,判定中药的品种。

鉴别质量水试法可以通过对中药样品的色泽、质地、悬浮性等指标的表现情况,判断中药的质量优劣,及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总结水试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中药鉴定方法,其原理和流程简单明了,使用方便。

在中药鉴定实践中,水试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试法只能作为辅助鉴定方法,不能单一作为鉴定中药的标准。

同时,需结合其他鉴定方法,共同探讨中药材质量和真伪的问题,以减少误判和误用。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将饮片放入水中浸渍,或加以搅拌、研磨,放入水中后立即观察药物在水中的各种变化,如水液颜色变化,药物体积变化,扩散现象,溶解度的大小,药物浮沉的状态等,以鉴定药物的真伪优劣。

此法常有以下几种:
1、溶解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观察溶解的现象和情况。

如将小粒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可见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有黄线下垂杯底而不扩散。

2、浸泡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搅拌或浸泡适当时间,观察药材沉浮程度、清水颜色变化、有无沉淀物、漂浮物,以及膨胀程度等。

如番红花浸入水中,水染黄色,水面无油状物飘浮,水底无沉淀等;蛤蟆油用水浸泡,24小时内体积应增大10~15倍等。

3、浮沉法
将药材置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进而鉴别其质量或有无掺伪。

如将青黛撒于水面,应浮水面而不应有下沉物;鉴别沉香的质量,则沉入水中者质量为佳。

4、加热法
将药材置于烧杯中进行加热,观察药材的变化现象。

如将菟丝子置水中煮沸,种皮破裂后会露出旋卷形的胚,形如吐丝。

5、研磨法
乳香粉加水共研成乳白色军袱液,没药粉加水共研成黄棕色乳状液。

才可直接用鼻子嗅闻。

如大黄、当归、白芷等。

6、滴水法
加将水滴在蟾酥表面,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由于市场上流通的中药饮片参差不齐,非业内人士难以分辨真假,现介绍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以供参考。

1、红花:正品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伪品浸泡后水变成红色,花褪色。

2、海金沙:正品撒在冷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掺有泥沙者撒在冷水中则下沉。

3、胖大海:正品热水浸泡后,体积迅速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伪品膨胀速度慢,且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4、蒲黄:正品为鲜黄色细粉,手捻之有润滑感,放在水中,漂浮于水面;掺有玉米粉的蒲黄为黄白色粉末,手捻有粗糙感,放在水中,沉于水底。

5、银柴胡:正品浸于水中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6、牛黄:正品投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伪品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7、穿山甲:正品水煮5分钟基本无变化,伪品则变软、变白。

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正品在热水中浸泡不溶化;用粮食粉末伪造者用热水浸泡后,会溶化。

9、桔梗、远志、绞股蓝、柴胡、皂角刺:此类药材正品加水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者;伪品无此现象。

水试法鉴定中药

水试法鉴定中药

水试,又称为入水试验,就是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所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的或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以鉴别其品种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

根据水试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大体有:显色反应、旋转反应、沉降反应、膨胀反应、粘液反应、泡沫反应、乳化反应、气味反应、染甲透甲现象等,鉴别的中药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青黛:将本品撒于水面,浮于水面而不下者为质优,若有沉淀或水液变色说明掺杂质或假冒。

苏木:取本品粉末加水反复振摇浸置,或将碎片置热水中浸泡,其浸液显桃红色,若在紫外线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浸液加酸则变成黄色,再加碱则呈猩红色。

若为伪品小叶红豆,其浸液成淡黄棕色,置紫外线灯下显蓝色,浸液加酸变成淡黄色,再加碱则变成深绿色。

常山:取本品粗粉加水浸渍,其浸出液显蓝色荧光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番红花:取本品少许浸于清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金黄色。

不得显红色,不得有沉淀,不得有油状物飘浮于水面。

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手揉之显肉质为质优。

红花:将本品投入水中,水变成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

玄参:取本品碎片或粗粉投入清水杯中,水浸液呈黄棕色,在日光下或紫外线下观察,浸液显碧蓝色荧光。

伪品核桃楸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

地榆:取本品粗粉浸入水中,水呈淡黄棕色。

楮实子:取本品粗粉少许,浸于水中,水液变红色。

菟丝子:将本品投入水中,加热煮沸,表面有粘性,当种皮破裂时,会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伪品无此现象。

牵牛子:取本品少许入水浸泡,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粘滑感。

天仙子:取本品少许用清水浸泡,不膨胀不发粘。

伪品广天仙子,水浸泡后立即膨胀散开,粘性也大。

葶苈子:取本品少许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厚度可达种子宽度的1/2以上,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

车前子:取本品1 g,加水5 ml,煮沸30 s,冷后即呈粘稠状。

胖大海:正品手摇无响声,用水浸泡后为海绵状,其体积可比干品大约3倍。

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研究

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研究

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研究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学、显微学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鉴别,确定其真伪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试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之一。

下面,我将对中药鉴定中水试法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水试法是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色泽变化等表现来判定其质量和真伪,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领域。

水试法可以分为溶解性试验和溶出率试验两种。

溶解性试验是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情况,来判断其纯度和真伪。

常见的溶解性试验有比色法、刁蓟饮驴肉踏雪汤法等。

比色法是利用中药材在水中溶解产生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来鉴别中药材。

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在水中溶解时,可产生不同的颜色。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深浅、明暗和色调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刁蓟饮驴肉踏雪汤法是一种用于鉴别川贝母和江贝母的方法。

将川贝母和江贝母分别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中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川贝母在水中会溶解并呈现白色,而江贝母几乎不溶解,溶液呈现为浑浊的状态。

通过判断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准确鉴别川贝母和江贝母。

溶出率试验是通过比较中药材在水中的溶出率,来鉴别中药材的质量和真伪。

常见的溶出率试验有浸泡沉降法、透析法等。

浸泡沉降法是将中药材放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观察浸泡液的沉降情况。

质量较好的中药材沉降较慢,质量较差的中药材沉降较快。

透析法是将中药材放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浸入水中,通过观察透析袋内、外的溶质浓度的变化,来判断中药材的质量和真伪。

水试法是中药鉴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中药鉴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同的水试法可以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色泽变化等表现来判定其质量和真伪。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试法的应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采用“水试法”,对部分掺假造假的中药进行鉴别。

方法:水试法。

结果:鉴别出真假伪劣。

关键词水试法;中药鉴定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常用方法,来鉴别品种真伪优劣的常用方法[1]。

它具有快捷、简便、不受仪器限制等特点。

由于药材的成分不同,在水中会产生沉浮、黏性、膨胀、泡沫、颜色等不同现象,水试法能鉴别出中药材的真假伪劣。

以下是水试法的几种常见方法:1利用中药在水中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中药材投入水中,水不变色。

举例:①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

②苏木投入热水,水浸液呈透明的桃红色,逐步转为深红色,加酸液体变为黄色,加碱又变为红色。

③栀子水浸液呈鲜红色。

2利用中药水浸液的荧光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有荧光性物质,其水浸液常有荧光反应。

举例:①香加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碱显黄绿色荧光,借此可与五加皮加以区别。

②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③白芷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

④常山水浸液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3利用中药水浸液是否产生泡沫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皂甙、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

举例:远志、知母、柴胡、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

4利用中药遇水后产生的气味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

举例:①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气味。

②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臭味。

③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

5利用中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投入水中,由于质地、比重的差异,润湿过程有快有慢,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这些中药材在水中或浮或沉。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方悦水试法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水试法中药材鉴别随着中药研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被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鉴定、鉴别工作中,如电子显微、高效液相色谱、分子鉴定等,在中药鉴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不易普及等缺点。

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

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

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1显色反应1.1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1.1.1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干燥心材。

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

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1.1.2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

将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物质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不碎,无沉淀。

常见伪品有其它植物的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条片等染色后伪充,或西红花中掺有合成染料、其它色素、矿物油等。

鉴别西红花的真伪,应从其形状、水溶液呈现的颜色及是否漂浮油滴等方面进行鉴别。

1.1.3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

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1.1.4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

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1.2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1.2.1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

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

因此,黄芩在切片时,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切片后应及时干燥处理。

1.2.2鲜地黄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块根。

药材表面浅红黄色,断面皮部淡黄白色,木部黄白色。

其中含有梓醇为无色,水解则变成黑色。

如生地黄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就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而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如若颜色变黑,则不能再做鲜地黄使用。

1.3其他某些中药材由于结晶水或其他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1.3.1胆矾三斜晶系胆矾(CuSO4·5H2O)的矿石。

为蓝色半透明结晶,加热失水后变为无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1.3.2天竺黄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textilesMce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天竺黄为象牙色,遇水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并产生气泡,有较强的吸舌力。

人工竹黄色泽为灰蓝色、灰黄色、灰白色或纯白色,遇水不变色。

2荧光反应一些药材的水浸液或煎煮液在日光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2.1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et.的干燥根。

水煎液显蓝色荧光。

2.2秦皮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白蜡树Faxinuschinensis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stylosa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其中含有七叶树苷,水浸液为黄绿色,日光照射显碧蓝色荧光。

胡桃科植物核桃秋的树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不能做秦皮入药。

2.3地骨皮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根皮。

水浸液或碱性水液均显深污绿色荧光。

3膨胀现象一些干燥药材,吸水后体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3.1胖大海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lychnophora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

水浸后膨胀为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6~8倍。

同属植物圆粒苹婆水浸后膨胀较慢,至原体积的3~4倍,为伪品。

3.2燕窝雨燕科动物金丝雀Collocaliaesculenta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

水浸后体积能膨胀15倍。

其他用琼脂、银耳等加工的伪燕窝不膨胀或稍膨胀。

3.3蛤蟆油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temporariachensinensisDavid.或黑龙江林蛙RanaamurensisBoulenger的干燥输卵管。

经热水泡后能胀到10~15倍;其它伪品只膨胀3~6倍。

4沉浮反应4.1沉水现象有些药材质地致密,相对密度大于1,或由于吸水性较强,放入水中出现沉水现象。

4.1.1沉香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含有树脂的木材。

质坚硬,能沉水或半沉水,以色黑、质坚、油性足、香气浓而能沉水者为佳。

《中国药典》收载的沉香来源为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药材半沉水或不沉水。

4.1.2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

将其放入水中浸泡,丁香萼管下沉直立。

劣质去油丁香则漂浮于水面。

4.2浮水现象若实验的药材质地疏松,与水的界面张力大或疏水、密度小,药材则浮于水面。

4.2.1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isPresI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鲜黄色细粉,质轻易飞,手捻有润滑感,入水不沉。

玉米粉等掺伪物质则沉水。

4.2.2青黛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nthuscusia(Nees)Bremo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叶或茎经加工制得的干燥团块。

蓝色均匀,体轻浮于水面,有青草气。

振摇水层不得显深蓝色(水溶性色素),不应有大量沉淀成分如石灰粉。

4.2.3浮海石火山喷发岩浆所形成的多孔状石块。

具多孔性海绵状结构,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5粘液反应药材含有粘液质,遇水发生膨胀。

5.1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经沸水浸泡后,手摸粘滑,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其它同属植物的种子的胚为黄色,螺旋状。

5.2北葶苈子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apetatum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

水湿后,外表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液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2;南葶苈子播娘蒿Descurainiasaphia(L.)WebbexPrantl湿水后粘液薄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5~1/4。

5.3小通草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himalaicusHook.f.et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chinensisFranch.的干燥茎髓。

遇水吸水滑腻。

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Thunb.)Dietr.的干燥茎髓也当小通草使用,但遇水不粘滑。

5.4石斛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Wall.exLindl.或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var.oculatumHook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遇水粘腻,嚼之有粘性,以铁皮石斛最为典型。

6乳化反应树脂类药材中的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与水共研,形成颜色固定的乳化液。

6.1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其他树种植物渗出的油胶树脂。

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6.2没药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ehrennbergianumBerg.的干燥树脂。

加水共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浊液。

6.3阿魏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K.M.Shen及同属他种具有蒜样特臭植物的油胶树脂。

加水共研,呈白色乳状液。

7泡沫现象因含有皂苷、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振摇产生泡沫。

7.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i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iasibiricaL.的干燥根。

因含有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且10min内不消失。

7.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

因含有人参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以区别其他伪制品。

8旋转现象8.1熊胆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Cuvier或棕熊UrsusarctosL.的干燥胆。

取胆仁粉末少许,投入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色素只分布杯底。

8.2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或原麝Moschusmoschiferus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取麝香仁少许入沸水中,急速旋转而渐沸翻溶化。

9染甲透甲反应9.1牛黄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合,染于指甲上,将指甲染黄,经久不退,且具清凉感,俗称“挂甲”“透甲”。

9.2禹粮石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

取本品粘水少许,涂于指甲上,有清凉感者为真品。

10嗅气反应10.1羚羊角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sigatataricaLinnaeus的角。

以水浸之,有清香气而不发软。

10.2犀角犀科动物印度犀RhnocerosunicornisL.,爪哇犀RhnocerossondaicusDesmarest,苏门犀Rhnocerossumatrensis(Fischer)的角。

将犀角置水中微浸,有清香气而不腥。

替代品水牛角用热水浸泡有腥臭味。

11吸舌现象11.1龙骨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正品龙骨吸湿性强,以舌舔之有吸力,无臭,无味,火烧不冒黑烟。

无吸湿性,烧之冒黑烟有异臭者不能入药。

11.2赤石脂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

药材以色红,吸水性强,粘舌,光滑细腻者为佳。

11.3天竺黄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textilesMce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吸湿性强,舔之粘舌。

12其它全草及花类药材干燥皱缩,用水浸泡,使其舒展,更加容易鉴别,如香薷、金钱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