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诗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诗歌 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诗歌 ppt课件

• 他的诗的风格清晰、纯朴、自然、表现形 式活泼自由,句式长短不一,韵律节奏随 意,但又有诗意浓郁的意境,是完全脱离 了旧体诗形式的自由诗。
《蕙的风》
• 是那里吹来,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 的风?
•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人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在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由诗剧《女神 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组成, 以现代的想象重构了古代传说故事。第二 辑是诗集的主体部分,《天狗》、《炉中 煤》、《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等都是郭沫若的名篇,标志着 “五四”诗歌所能企及的历史高度。其中 的《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 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 篇。
五.九叶诗派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九叶诗派”是 比较特殊的群体,之初它并无社团组织形 式。1979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拟出版辛笛、陈 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湜、袁 可、嘉和、穆旦这九位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 的作品。评论界认为“九叶诗派”当年将 时代课题、民族忧患与个人经历有机给合。
• 着力呼唤一种“沉默中生长的力量”,在 艺术上,注意借鉴西方艾略特、叶芝、奥 登等现代诗派的某些表现手法,运用象征 与联想,幻想与现实的渗透,力求在诗中 体现智性与感性的融洽,达到人生与诗意 叠合的效果。因此有人称“九叶诗派”是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
• 在“专心致志做情诗”上,汪静之是 “湖畔”诗派的代表。
汪静之
汪静之(1902-19961)安徽绩溪人,湖畔 诗派代表诗人。
• 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 “五四”思潮影响下,与潘漠华发起,邀冯 雪峰、魏金技、赵平复等组织晨光文学社, 次年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组织湖畔诗 社。

2024诗歌《家》ppt课件

2024诗歌《家》ppt课件

诗歌《家》ppt课件CONTENTS•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探讨•诗歌价值与社会影响•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家庭观念异同•诗歌《家》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01时代背景社会动荡,家庭观念受到冲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使得作者开始思考家庭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文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家和作品,这些文学思潮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作者的生平经历介绍作者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以及主要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对作者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成就概述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代表作品、获奖情况以及对文学发展的贡献等。

《家》创作背景及意义创作背景介绍《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等。

诗歌意义阐述《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它所传达的家庭观念、社会意义等对读者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结合诗歌的文本分析,进一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内容赏析02整体结构与写作特点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歌《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家庭场景和人物形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

写作特点鲜明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描绘家庭场景及人物形象家庭场景温馨和谐诗歌中描绘的家庭场景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诗人通过刻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爱,让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诗人在诗歌中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慈爱的母亲、勤劳的父亲、活泼的孩子等。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传唱性。

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情感真挚深沉诗歌《家》传达出的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5张PPT)

《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3 现代诗二首
我会读
《晚秋的江上》
1. 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 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我会读
cháo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wěi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
颜了。
我会读
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时 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 然的喜爱之情。
我会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luó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mián
花牛在草地里眠,
bà zhàn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诗歌,思考: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干什么?
我知道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 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 赴英国剑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因飞 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 一夜》等。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bà zhàn
词语积累
“滴溜溜”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____香_喷__喷____、___乱__哄__哄____、__黑__漆__漆___。
词语积累
描写夕阳的四字词语:
夕阳似火 霞光万道 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全诗描绘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恬淡的草地风景画。

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巧用回环反复,一咏三叹 《花牛歌》全诗共有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回环反复,将草毡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描写牛的诗句。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梅尧臣《耕牛》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3.花牛在草地上都做了些什么? 花牛在草地上坐着、睡觉、行走、做梦。
4.怎样理解“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霸占”在句中是贬词褒用,指白云遮住了一大片天空。 5.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中的“滴溜溜”一词表现了什么? “滴溜溜”写出了花牛的小尾巴甩得又圆又快,表现了花牛的愉悦、自在。
拓展延伸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夕阳映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用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勾画了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推崇。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秋晚的江上
归鸟驮着斜阳夕阳掉在江上芦苇被染红了
多义词:滴溜溜①旋转快速的样子。造句: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②形容很圆。造句:小毛驴是那样惹人喜爱,一对滴溜溜的大眼睛,撒起欢儿来像一只小鹿。
秋晚的江上
1.这首诗写了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哪些景物?
季节——秋天,时间——傍晚,地点——江面上,景物——归鸟、夕阳、江面、芦苇。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主要作品有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等。

艾青《我爱这土地》优秀ppt课件

艾青《我爱这土地》优秀ppt课件
24
分享交流
分享个人最喜欢的艾青诗歌,并阐述理由。
倾听他人分享,了解不同人对艾青诗歌的喜好和感受。
2024/1/26
通过分享交流,增进对艾青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5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艾青其他代表作品
推荐阅读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等代表作品。
2024/1/26
了解艾青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 格特点,加深对艾青诗歌的理 解和认识。
2024/1/26
5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2024/1/26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遭受着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诗歌主题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 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 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 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6
0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4/1/26
7
诗歌内容概述
描绘祖国大地的苦难 与抗争
展现诗人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诗歌魅力
2024/1/26
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 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8
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 “土地”、“河流”、“风”等 ,传达内心深沉的情感和对祖国
大地的眷恋。
采用自由诗体,不受传统诗歌格 律限制,以散文式的自由抒写展
现诗歌的自然美和内在韵律。
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光明的 追求。
22
06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2024/1/26
23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分组讨论,每组4-5人,围绕“如何 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全班 互动交流。
2024/1/26

现代诗北岛ppt课件

现代诗北岛ppt课件

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诗歌中表现出的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符合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容易引 起读者的共鸣。
2024/1/28
10
03
《一切》诗歌解读
2024/1/28
11
诗歌主题思想阐述
揭示现实困境
《一切》通过描绘荒诞、 冷漠的社会现象,表达诗 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
2024/1/28
追求自由精神
诗歌中表现出对自由、独 立的渴望,以及对束缚和 压制的反抗。
呼唤人性觉醒
诗人试图唤醒人们内心深 处的良知和勇气,以面对 现实并寻求改变。
12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分析
象征手法
诗歌中运用大量象征元素,如“ 黑夜”、“冰冷的雨滴”等,来
暗示现实世界的冷酷无情。
2024/1/28
抽象表达
诗人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 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的独特见 解。
2024/1/28
25
展望未来
传承优秀传统
鼓励跨界合作
继承和发扬现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如象征 手法、意象表达等,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 行创新和发展。
鼓励诗人与艺术家、音乐家等跨界合作, 创造出更多元化的诗歌艺术形式,丰富现 代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
推动国际交流
关注社会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诗歌交流活动,推动中国现 代诗歌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2024/1/28
23
回顾北岛诗歌创作历程及成就
01
02
03
04
创作历程
从早期政治抒情诗到后期多元 主题探索
代表作品
《回答》、《一切》、《午夜 歌手》等
获奖荣誉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华语诗 歌奖等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ppt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ppt课件
5.新月派——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 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代表作家: 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卞之琳、
3
4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 三诗人
1.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 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 望舒、卞之琳等。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 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 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
神性写作——拷问自己的灵魂,将灵魂或者说 绝对精神放在首位,主张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 宙真理。代表作家:海子、骆一禾、戈麦。
13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 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 手空空。
——《麦地与诗人,答复》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 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西藏》
8

光这
掠些
中 最 美 丽 的 归 人
影 的 过 客 , 而 是 同
唯 美 的 现 代 诗 不 只
……
学是
们浮

9
1970年代:朦胧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 实主义
朦胧派(白洋淀诗群)——反思人的本质问题, 通过琐碎的意象含蓄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 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代表作 家:北岛、舒婷、芒克、顾城、食指
10
11
舒婷《致橡树》

根,紧握在地下;
我如果爱你——
叶,相触在云里。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每一阵风吹过,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们都相互致意,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 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派派别
• 一.湖畔诗派: • 2年3月,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冯雪峰四人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湖畔诗 社”,同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同 年8月出版汪静之《蕙的风》,1923年12月 又出版合集《春的歌集》。一时间在现代 诗坛掀起了“湖畔诗人”的冲击波。

• 湖畔诗派歌在题材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 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以纯洁的心灵、热 情的彩笔,吟咏自由的爱情。
中国近现代诗歌赏析
•西吉中学 •马海彬
•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 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 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 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 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 承。
现代诗派奠基人——郭沫若
• 1924年起在各地任中学国文教员,1926年 去武汉参加大革命,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编 辑、报刊编辑。
• 1927年出版诗集《寂寞的国》,后在暨 南大学、安徽大学或中学任教。
• 1938年任国民党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国文 教官,至1944年离职。1946年后分别在江 苏文理学院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 建国后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籍编辑室编 辑、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1958年出版 诗集《诗二十一首》。1963年退休移居杭 州。
• 他的诗的风格清晰、纯朴、自然、表现形 式活泼自由,句式长短不一,韵律节奏随 意,但又有诗意浓郁的意境,是完全脱离 了旧体诗形式的自由诗。
《蕙的风》
• 是那里吹来,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 的风?
•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人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在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 在“专心致志做情诗”上,汪静之是 “湖畔”诗派的代表。
汪静之
汪静之(1902-19961)安徽绩溪人,湖畔 诗派代表诗人。
• 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 “五四”思潮影响下,与潘漠华发起,邀冯 雪峰、魏金技、赵平复等组织晨光文学社, 次年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组织湖畔诗 社。
• 1922年出版诗集《蕙的风》,有较大影 响。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心底的 个人的郁结和“民族的郁结”终于汇聚在 一起并找到了宣泄的历史契机。于是在 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便得到 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我在那时差不 多是狂了”。出版于1921年8月的诗集《女 神》,便是这种近乎疯狂的激情之下的产 物。
现代诗派奠基之作
•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由诗剧《女神 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组成, 以现代的想象重构了古代传说故事。第二 辑是诗集的主体部分,《天狗》、《炉中 煤》、《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等都是郭沫若的名篇,标志着 “五四”诗歌所能企及的历史高度。其中 的《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 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 篇。
• 《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 集之一。周扬在《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一文中作出这样的评价:“郭沫若在中国 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以称得起伟大的诗 人。他是伟大的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的代 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他的《女神》 称得起第一部伟大新诗集。”
• 闻一多的《<女神>之时代精神》曾这样评 论:“若讲新诗,郭君的诗才配称新呢, 不独艺术上他和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 最要紧 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20世纪的时代的精神。”《女神》受到 “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感召,同 时又真正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
• 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诗派的主要 活动转移到上海。于是以《新月》月刊以 及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 汇集了后期新月派的诗人群,其基本成员: 除前期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孙大 雨等人外,还有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 卞之琳等。
•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出生 于富商家庭,幼年受古典文学熏陶,1915 年入上海沪江大学,次年转入北京大工学, 1918年赴美国留学,入克拉克大学学银行 学,而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政 治学。1920年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院学 政治经济学。英国贵族伸士的生活风习, 剑桥和牛津产资产阶级教育方式,英国18、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加上国内“五四” 运动的热潮对他日后复杂的社会思想、人 生观和艺术观留下了深刻而驳杂的影响, 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
• 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 授。1923年“新月社”成立,他是主要成 员。192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 被称为新月派的盟主,他和闻一多在创作 上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理论上勇 于开创新月流派的风格,探索与建立新格 律诗、丰富自由诗体,在新诗发展史上有 重要影响。
• 1927年去上海,在光华大学、大复大学任 教,1928年与胡适等人办新月书店,创办 《新月》杂志。1931年2月19日,乘飞机去 北京途中遇大雾,飞机触山,机坠身亡。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 《翡冷翠的一夜》、《自剖》等,短篇小 说集《轮盘》等。1981年《徐志摩诗集》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他只迷在 伊的风里,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醺 醺地翩翩地飞着。
二.新月诗派
• 1923年,胡適 、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 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月社,由于其中闻一多、 徐志摩等诗人倡导格律诗写作,新月派遂 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新诗派别。
• 新月诗派大体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 期。前期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 地,其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 饶孟侃、刘梦苇、林徽因、孙大雨、于庚 虞等人。1927年春,胡適 、徐志摩、闻一 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
•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别鼎 堂,四川乐山人,自称是峨眉山下一个地 主家庭的儿子。自幼熟读《庄子》和屈原、 李白的诗,戊戌变法之后,又受到“新学” 的影响,于1913年底赴日本留学。留学期 间广泛接受了西方文学和哲学的熏染,其 中,泰戈尔,歌德,海涅,惠特曼以及斯 宾诺莎对郭沫若的文艺观和哲学思想尤其 是有决定作用,催生了他的浪漫诗质和 “泛神论”的美学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