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二十五章补虚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补虚药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山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山药
补本肺文、档脾所、提肾供三的脏信气息阴仅、供性参平考力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缓,不寒不热、不燥不腻,处号,称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平补三焦良药”!
党参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诸参比较
人参—大补元气,补诸脏气,益智安神。
脾
肺
西洋参—性质偏寒,清火力强,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 。
补气生津
清补,不耐人参温补者用之。
气 虚 ,
党 参—功同人参而力缓,除大补元气外,代人参。又善
津 伤
4、用于扶正祛邪,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5、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 可增效的剂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补气药
共性特征:甘,入脾肺。补气,治疗气虚证
气虚证
脾气虚-纳差、便溏、体倦、脏器下垂,出血 肺气虚-气短、声低、气喘、自汗 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加剧
黄芪
临床应用
脓成不溃,配人参、当归、白芷等,托里透脓
4.痈疽久败疮 散
补气托毒生肌
溃久不敛,配人参、当归等,十全大补丸
中风麻木不遂
5.气虚,血行不畅-补气行血,治
风寒湿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5、心气不足,惊悸失眠。如归脾汤、天王 补心丹。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挽救虚脱可用 15~30克。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 植物,有毒性,善杀虫毒)、五灵脂同用。
别称:红参、别直参、白糖参,为蒸制加 工品。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产于美 国、加拿大。我国也栽培。
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 3、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
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如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 1、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白带过多。如参苓
白术散、完带汤。 2、肺虚喘咳。 3、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4、虚热消渴。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应用: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
药性: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 疮。
应用:
1、脾气虚弱,脘腹挛急疼痛。 2、肺燥干咳。 3、肠燥便秘。用温凉开水冲服。 4、解乌头类药毒。 5、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补阳药味咸入肾,性多温热,以补肾阳为 主。
配伍:温里药;补益脾肺药;滋阴药。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挽救虚脱可用 15~30克。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 植物,有毒性,善杀虫毒)、五灵脂同用。
别称:红参、别直参、白糖参,为蒸制加 工品。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产于美 国、加拿大。我国也栽培。
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 3、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 肌。
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如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应用: 1、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白带过多。如参苓
白术散、完带汤。 2、肺虚喘咳。 3、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4、虚热消渴。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应用: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
药性: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 疮。
应用:
1、脾气虚弱,脘腹挛急疼痛。 2、肺燥干咳。 3、肠燥便秘。用温凉开水冲服。 4、解乌头类药毒。 5、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补阳药味咸入肾,性多温热,以补肾阳为 主。
配伍:温里药;补益脾肺药;滋阴药。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中药学-补虚药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LOGO
❖ “人参”系各种规格人参入药饮片的通用名,一 般不以这个笼统的名字作为处方用名。
❖ 1.根据生长情况命名: ❖ 野山参——系野生者,质量最好,货源少,价格
贵,少用。 ❖ 移山参——系人工移植栽培者,又名“园参”。
Company Name
【人参的用名】
血虚+脾虚 (体倦乏力)
血虚+心虚 (健忘失眠多梦)
治法 补益肺气 健脾益气 补血养肝
补脾养血
养血宁心
LOGO
Company Name
证类 肾阴虚 肺阴虚 肾阳虚
脾阳虚
分型论治
症状
治法
阴虚+肾虚
滋补肾阴
(耳鸣足痿遗精)
阴虚+肺虚
滋阴润肺
(干咳失音)
阳虚+肾虚
温补肾阳
(阳萎,多尿或失禁
下利清谷,五更泻)
❖ 4.正确选择剂型。如作汤剂,应久煎,使药味尽出。因虚 证一般病程较长,宜采用丸剂、膏剂、口服液等,便于服 用,慢病缓治。
Company Name
【名词解释】
❖ 虚不受补 ❖ 不老延年 ❖ 托毒生肌 ❖ 补命门火 ❖ 补精益髓 ❖ 固冲摄血 ❖ 养血养肝 ❖ 益精气、益精血
LOGO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阳虚 以肾为主 肾阳虚证:畏寒肢冷、阳痿、滑精、不孕不育、耳 鸣、腰膝酸软、筋骨软弱、痿弊、半身不遂、五 更泄、肾不纳气之久咳久喘
Company Name
【主治】
LOGO
❖ 血虚: 以心、肝、脾为主 血虚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明、心悸失 眠、经少经闭、脉细弱
《中医中药补虚药》课件

助阳药
如附子、肉桂等,主要用于治 疗阳虚证。
补虚药的功效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增强免疫功能
补虚药能够补充人体所需 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 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调节生理功能
补虚药能够调节人体生理 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 缓衰老。
改善虚弱症状
补虚药能够改善气虚、血 虚、阴虚、阳虚等虚弱症 状,如乏力、头晕、心悸 、畏寒等。
02
中医补虚药的常见药材
人参
补气固脱
人参能补充人体的元气 ,对于气虚所致的脱证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益智安神
人参能益智安神,对于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延缓衰老
人参含有多种抗氧化物 质,能清除自由基,延
缓细胞衰老。
提高免疫力
人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
当归
养血调经
当归能补血养血,对于血虚所 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
补阳药的配伍原则
补阳药与温里药的配伍
温里药有助于温中散寒,促进阳气的生发,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 活力。
补阳药与行气药的配伍
行气药有助于疏通气机,促进气的运行,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
补阳药与消食药的配伍
消食药有助于消化食物,促进营养吸收,与补阳药配伍可提高机体抗 病和修复能力。
补阳药与利水药的配伍
清燥药有助于清除燥热,滋润脏腑,与补阴药配 伍可增强滋阴效果。
补阴药与养气药的配伍
养气药有助于补充正气,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与补阴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滋润能力。
ABCD
补阴药与利湿药的配伍
利湿药有助于排泄体内湿邪,避免湿邪伤阴,与 补阴药配伍可促进阴液的生成。
中药学――补虚药最新.ppt

❖ ③扶正固脱--气虚欲脱之危重病证。 ❖ ④养生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最新.
5
❖ 三.分类及性能特点 ❖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 ❖ 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善补脾肺之气。
❖ 2.补阳药:性味多甘、咸或辛温。 ❖ 温补人体阳气,主补肾阳。
最新.
6
❖ 3.补血药: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 ❖ 补益阴血,尤善补心肝血虚。
❖ 【药物基原】 ❖ 源于《本经》。 ❖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野生者称野山 参;人工栽培者称园参。
最新.
14
❖ 人参
最新.
药材生晒山参15
❖ 药材生晒参
最新.
药材红参 16
【附 注】
❖ 1.人参按生长方式不同,可分为: ❖ 野山参(野生者)--生长时间长,疗
最新.
63
❖ 甘草
最新.
光果甘草 64
❖ 胀果甘草
最新.
药材甘草 65
【功效应用】
❖1. 益气补中――心气不足,脾气虚弱。
❖2. 祛痰止咳――各种咳喘证。
❖3. 缓急止痛――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
常与芍药同用。
最新.
66
❖ 4.清热解毒――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
--药物、食物中毒等。
❖ 5.调和药性
❖ ③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又当气血兼顾 或阴阳并补。
最新.
9
❖ 五.使用注意 ❖ ①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口服液等。 ❖ 入汤剂,应适当久煎。 ❖ ②忌“误补益疾”或“闭门留寇”。 ❖ ③对虚极病人宜渐补而不宜骤补。 ❖ ④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最新.
10
最新.
5
❖ 三.分类及性能特点 ❖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 ❖ 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善补脾肺之气。
❖ 2.补阳药:性味多甘、咸或辛温。 ❖ 温补人体阳气,主补肾阳。
最新.
6
❖ 3.补血药: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 ❖ 补益阴血,尤善补心肝血虚。
❖ 【药物基原】 ❖ 源于《本经》。 ❖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野生者称野山 参;人工栽培者称园参。
最新.
14
❖ 人参
最新.
药材生晒山参15
❖ 药材生晒参
最新.
药材红参 16
【附 注】
❖ 1.人参按生长方式不同,可分为: ❖ 野山参(野生者)--生长时间长,疗
最新.
63
❖ 甘草
最新.
光果甘草 64
❖ 胀果甘草
最新.
药材甘草 65
【功效应用】
❖1. 益气补中――心气不足,脾气虚弱。
❖2. 祛痰止咳――各种咳喘证。
❖3. 缓急止痛――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
常与芍药同用。
最新.
66
❖ 4.清热解毒――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
--药物、食物中毒等。
❖ 5.调和药性
❖ ③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又当气血兼顾 或阴阳并补。
最新.
9
❖ 五.使用注意 ❖ ①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口服液等。 ❖ 入汤剂,应适当久煎。 ❖ ②忌“误补益疾”或“闭门留寇”。 ❖ ③对虚极病人宜渐补而不宜骤补。 ❖ ④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最新.
10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久病体虚
手术对人体正气有很大的损耗,需用补虚药补充人体正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手术后调理
02
常用补虚药物介绍
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
用法用量
3~10g,宜文火另煎,将参汁与其它药汁对匀后服用
人参
功效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用法用量
10~30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党参
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补虚药概述常用补虚药物介绍补虚药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01
补虚药概述
补虚药:指具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体质虚弱、正气不足等症状,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补虚药的定义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如人参、黄芪、白术等,具有补气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用于治疗脾气虚、肺气虚等病症。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阳药
补阴药
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具有养血调经、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贫血等病症。
如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等,具有补肾壮阳、温中祛寒等作用,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等病症。
如枸杞子、女贞子、桑葚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益精等作用,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等病症。
服用补虚药的时间应合理安排,一般建议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04
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患者因长期劳累过度,出现身体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疾病症状
医生建议用人参泡水喝,每日3克,连续服用1个月,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
人参应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精力充沛。
中医《中药学》PPT课件-补虚药

失常,降血脂,降血压,升血压
等。
2020/6/12
12
七、适应范围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慢性肝炎、冠心病、病态窦房综合征、充血性
心力衰竭、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殖功能障碍、糖
尿病、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属虚证者,可
2020/6/12
57
山药
Shanyao RHIZOMA DIOSCOREAE
《神农本草经》
山药 为薯蓣 科多年 蔓生草 本薯蓣 的干燥 根茎。 切厚片
毛山药
光山药
山药
性味:甘,平。
功用:
1.益气养阴(为平补脾胃气阴,营养
调补之佳品),尤宜于治脾胃气阴两虚,
伴见营养不良诸证。可作食品长期服用,
如归脾丸 (4)益气生津:治气津不足证 如生脉散 3.补益肺气:治肺气虚证 如补肺汤
人参蛤蚧散
2020/6/12
25
4.安神益智:治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失 眠、多梦、惊悸、健忘等 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
5.益气壮阳:治肾虚阳痿 配鹿茸 6.扶正祛邪,治:
(1)气虚外感, 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
(2)里实气虚 如黄龙汤
《神农本草经》
黄芪 为豆科 多年生 草本蒙 古黄芪 或膜荚 黄芪的 干燥根 生用或 蜜炙用
膜 荚 黄 芪
蒙古黄芪
炮台芪
冲正芪
膜荚黄芪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用:
1.补气升阳,治: (1)中气下陷证 如补中益气汤 (2)脾胃气虚证 如芪术膏 (3)肺气虚证 如参芪膏
2.益卫固表止汗,治: (1)气虚自汗 如玉屏风散 (2)阴虚盗汗 如当归六黄汤
等。
2020/6/12
12
七、适应范围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
慢性肝炎、冠心病、病态窦房综合征、充血性
心力衰竭、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生殖功能障碍、糖
尿病、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属虚证者,可
2020/6/12
57
山药
Shanyao RHIZOMA DIOSCOREAE
《神农本草经》
山药 为薯蓣 科多年 蔓生草 本薯蓣 的干燥 根茎。 切厚片
毛山药
光山药
山药
性味:甘,平。
功用:
1.益气养阴(为平补脾胃气阴,营养
调补之佳品),尤宜于治脾胃气阴两虚,
伴见营养不良诸证。可作食品长期服用,
如归脾丸 (4)益气生津:治气津不足证 如生脉散 3.补益肺气:治肺气虚证 如补肺汤
人参蛤蚧散
2020/6/12
25
4.安神益智:治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失 眠、多梦、惊悸、健忘等 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
5.益气壮阳:治肾虚阳痿 配鹿茸 6.扶正祛邪,治:
(1)气虚外感, 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
(2)里实气虚 如黄龙汤
《神农本草经》
黄芪 为豆科 多年生 草本蒙 古黄芪 或膜荚 黄芪的 干燥根 生用或 蜜炙用
膜 荚 黄 芪
蒙古黄芪
炮台芪
冲正芪
膜荚黄芪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用:
1.补气升阳,治: (1)中气下陷证 如补中益气汤 (2)脾胃气虚证 如芪术膏 (3)肺气虚证 如参芪膏
2.益卫固表止汗,治: (1)气虚自汗 如玉屏风散 (2)阴虚盗汗 如当归六黄汤
中药学课件 补虚药

功效: 甘;入脾肺补气
峻补元气——大补元气
缓补诸脏——补脾益肺心 肾
补气生血 生津
生津 安神益智
人参
临床应用
救治气虚 脱证要药
气虚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单用, 如独参汤
1 气虚欲脱证 气虚欲脱兼四肢逆冷;配伍附子,参附汤
气虚欲脱兼津伤;配麦冬 五味子,生脉散
人参
脾肺气虚 要药
临床应用
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配白术 茯苓等,四君子汤
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 与当归 乌梅膏为丸
鹿茸
临床应用
腰膝酸软无力
2 肾虚骨弱 小儿五迟之证
骨折预后不良
配五加皮 熟地、山萸肉等;如 加味地黄丸;
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配骨 补、川续断等;
补阳益精健骨
鹿茸
临床应用
温肾益精固冲任
3 冲任虚寒 崩漏;配乌贼骨 龙骨、川断等,如鹿茸散
白带过多;配狗脊 白蔹,如白蔹丸
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
苍术
燥湿化湿为主,又解表、明目,治湿痹
山药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采制:毛山药 光山药 生用或麸
炒用
处方名:山药 生山药、炒山药
山药
山药
补肺 脾、肾三脏气阴、性平力 缓;不寒不热、不燥不腻,号称 平补三焦良药
山药
甘平;补气阴
补脾养胃;脾气虚或气阴两虚 食少、便溏、 带下等
4 疮疡久溃不敛 内陷不起;配当归、肉桂等,阳和汤
温补内托
鹿茸
用量用法: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剂量宜小;逐渐加量,不可骤用大量,
发热当忌
附药:鹿 角
鹿角胶 鹿角霜
淫羊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 党参
—益气生津 —脾肺气虚
和气津两 伤证
补气力强,大补元气,且 安神益智,为峻补药。
补气力弱,专补脾肺, 且养血,为平补药。
西洋参
太子参
西洋参
力宏,补心
—补气 生津 气 ,养阴
—用于气虚津伤 清火。
Hale Waihona Puke 太子参力薄,补脾气 ,不清火。
黄芪
黄芪
1.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
2. 甘温补又升,故补气又升阳,为补气要药。
白扁豆
白扁豆
• 甘温芳香,专入脾胃,功能健脾化湿消暑。常用 治脾虚泄泻、脾虚带下过多和阴暑吐泻。
• 健脾止泻炒用;消暑解毒生用。
第二节:补 阳 药
药性大多辛、甘、温(热),主要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脾肾阳虚五更泻、肾 虚精亏、肾阳虚水肿,以及下元虚冷冲任不调证。
本类助火伤阴,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第二十五章
补虚药
• 含义:凡能补益正气,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 力,治疗虚弱证候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 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 适应证:虚证(气、血、阴、阳不足)——形质 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抗病力弱,或生长发育障 碍以及早衰。
应用:
• 根据虚证的不同属性而选择不同作用的补虚药, 亦叫直接补。
白术
山药
白术--山药
共性: ——味甘 ——归脾 ——补气健脾 ——脾虚食少,泄泻或便溏。
个性:
白术: 1. 甘温补气健脾,止汗安胎(专入脾胃)为补气
健脾
2. 要药。 3. 2. 苦温燥湿利水。故凡脾气虚弱、脾胃虚寒、
脾虚停水停饮以及脾虚气弱的自汗和胎动不安 均作主药。
• 用法: 燥湿利水生用,补气健脾炒用,健脾止泻炒焦用。
共性: ——甘温而补,归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 ——常两两相须合用。
个性
• 淫羊藿
甘温温肾壮阳,辛温祛除风湿。常用治肾阳 虚;阳痿不育,宫冷不孕及尿频和风湿久痹,肢 体麻木拘挛,步履艰难者。
杜仲 调冲任,固经安胎 —常 补肝肾作用较强,
冲任失调胎动不安、相须 降低血压
• 比较: 白术 燥湿健脾 甘和,健脾为主,利小便,止
山药:
甘平,入脾肺肾,既补气又养阴,肺脾肾统 补,性兼涩而有固精止带作用。故还用治肺虚咳 喘或肺肾两虚咳喘、肾虚不固遗精尿频和白带过 多以及阴虚内热消渴等。
• 用法用量:补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煎服10—30克,大量60—250克;研末吞服,6— 10克每次。
甘草
甘草 • 性能功效特点: 独具甘味,且甘味显著,药性缓和。
归心——补心气 炙用甘温 归脾胃——益气补中 甘味缓和——
归肺——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 和药性
生用甘平——清热解毒
• 应用: 本品既补又泻,用途广泛。
1. 用于心气不足,常作主药;用治脾气虚常作辅 药。
2. 阴血不足,筋失所养的挛急作痛,或脾胃虚寒 营血不能温养所致的腹中挛急作痛。
鹿茸-- 紫河车--巴戟天--肉苁蓉
共性: ——甘温入肾 ——补肾阳,益精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
腰酸耳鸣、肢冷等。
鹿茸
个性
鹿茸
甘温温补,咸味走肾,故又有强筋骨,调冲 任,托疮毒作用,故还可用治肝肾精血不足的筋 骨痿软,小儿五迟。用治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 崩漏不止,带下过多。
• 根据气血相关或阴阳互根或阴血同源的理论,互 相配合使用,亦称间接补。
•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而分别采用不同的剂型。如 峻补多用汤,缓补多用丸散、酒、膏、片、颗粒、 口服液等。
• 汤剂宜多煎,所谓“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 熟而停蓄。”
• 补虚药宜饭后服。
• 使用注意: 纯实无虚,不用补药,以免“闭门留寇”。
甘温温补,味咸入肾,归心补养心血;入肺 补益肺气。故还可用治肺肾两虚的喘嗽的缓解期; 用治气血不足的消瘦痿黄,产后乳少等。
巴戟天
肉苁蓉
巴戟天 辛温祛风湿,用治风湿久痹,步履艰难。
肉苁蓉 药性滋润,归大肠,而能润肠通便。用治老
人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肠燥便秘。
淫羊藿
杜仲
续断
淫羊藿--杜仲--续断
3.
归脾——托疮生肌
3. 甘温补气
益卫固表
4.
归肺
利水消肿
• 应用: 1. 广泛用于脾胃气虚证及中气下陷证。 2.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自汗、易感。 3. 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4. 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浮肿,小便不利。 • 用量用法:煎服10—15克,大剂量30—60克;
益气补中升阳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甘微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安神益智 甘微苦——生 津 止 渴 • 特点:重在大补元气,为补气固脱首选药。 • 应用: 1. 气虚欲脱——面色苍白,瞳散失神,口开手撒,
气息低微,汗出肢冷,脉沉细或微。 2. 一般的脾肺气虚证。 3. 热病伤津口渴多汗和消渴。 4. 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
• 用量用法: 常用量1.5—9克,文火另煮兑入他药汁中服下。 研末量1—1.5克,日2—3次。 救脱量15—30克,煎汁分数次灌服。 • 使用注意: 服人参后不宜喝茶叶茶及食萝卜。
习惯性流产、胎 合用
续断 漏下血等。
行血脉作用较强
疗伤续折
菟丝子--沙苑子
3. 风寒、肺热、寒痰、湿痰、所致咳嗽均可配用。 4. 调和药性,应用广泛。 5. 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6. 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 使用注意: 湿盛胀满、浮肿、呕吐者不宜用。 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久服大量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 比较: 大枣 益气补中 养血安神 蜂蜜 调和药性 润燥解毒,缓急
用治疮疡久溃不敛,脓汁清稀或阴疽内陷。
• 使用注意: 宜从小量起用,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 阳升风动而现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现鼻衄。 凡阴虚阳亢、血热、胃火、痰热和外感热病,均 应忌用。
附: 鹿角胶:长于止血(虚寒吐、衄、崩、尿血) 鹿角霜:长于收敛止血(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亦 可用)
紫河车:
• 分类: 虚证证型不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故补虚药亦相应地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四类。
第一节:补 气 药
药性大多甘温,主要补益脾肺之气,主治脾 肺气虚证以及气虚不摄所致的失血、出汗、小便 不禁和血虚津亏等证。
补气药甘温壅气,易致中满,故常配理气健 脾药。
人参
党参
人参 • 功效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