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文言文

合集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3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1.(3分)B(“测量其长度”与原文“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不符)2.(4分)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极为相像(1分):大小形制(或“长度、粗细、形状”)一致(1分),都有箍(1分),褐黑色、质地坚密似铁的铁力木与乌铁的颜色质地很相似(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3.(3分)D4.(3分)B(A.“全都”有误;C.“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有误;D.“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有误)5.(2分)A(B.“丧”读“sànɡ”,意为失去;C.“辟邪”的“辟”读“bì”,意为排除,“辟谣”的“辟”读“pì”,意为驳斥;D.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贬义)6.(2分)C7.(3分)B(A.“武器”有误,应为“金箍棒”;C.“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与文意不符;D.“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有误)8.(6分)【示例1】赞同“材料一”的观点:金箍棒源于“椗子”。

从外形上看,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吻合;从旁证上看,有民间传说将“椗子”与“镇海针”联系起来;从文化内涵上看,金箍棒起源于“椗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关联,体现了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与书中向善的价值取向吻合。

【示例2】赞同“材料二”的观点:金箍棒源于“荆觚棒”。

从读音上看,金箍棒与“荆觚棒”读音相近,很可能是讹传造成的误写;从功能上看,“荆觚棒”是武器,又能辟邪,与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怪一致;从文化内涵上看,“荆觚棒”的功能,能够体现金箍棒除暴安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象征含义。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9.(5分)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评分参考】答对2处得1分。

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含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含答案

通州区2016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2016年4月本试卷共12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材料一城市地理学认为,城市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即非基本活动部分;另一部分为外地服务,即基本活动部分。

与此相对应,城市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非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是为外部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它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和支配力量;非基本功能也称为地方功能,是为本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其发展依赖于基本功能,由基本功能及就业人口的需求决定,并对基本功能的有效甲起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城市功能具有复合性,不同类型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服务空间范围,像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功能及其服务空间范围在北京这一行政区划单位的叠加就构成其复合城市功能.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或规划确认的基本功能及为其服务的非基本功能统称为城市核心功能,城市性质是对城市核心功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为了发挥城市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实现公共政策和规划的愿景和目标,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持和强化核心功能。

相对城市核心功能而言,非城市核心功能是指城市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但非公共政策或规划确认的基本功能及为其服务的非基本功能的总和.作为首都,北京区别于非首都城市的最显著特征,即在于拥有大量的国家公共管理机构,成为一个权力乙的中心与政策丙中心。

显然,国家政治中心是其最重要的城市性质,政治功能天然成为最核心的城市功能.同时,北京又以其特殊的政治动员力和辐射力令大量政治、文化、科技资源高度聚集,衍生了国际交往、文化、科技创新等功能,共同构成了首都核心功能,它们具有高度的一体性。

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是支撑这一城市性质的核心功能。

北京市房山区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房山区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房山区 2016 年高三语文一模测试一试卷2016.3本试卷共 10 页,共 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24 分。

1—7 题。

资料一央视猴年春晚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将极具原生态特点的华阴老腔与现时流行的摇滚乐交融在一同,使观众同时看到了戏曲与摇滚的______( zá r óu),乡村与城市文化的交融,民间老艺人和时髦摇滚女歌手的合作,给万家团聚的日子注入了力量、激情以及声响上的震撼。

华阴老腔本是明末清初的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的一种。

华阴老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拥有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

它是当地大户张家的家族戏,并且传男不传女。

它只需五人便可撑起一台戏:签手、副签手、前首、后台、板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同样也不缺,可是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当。

音乐唱词常用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均采纳上句和下句相联合的基本构造形式。

此中伴奏乐器均由手工制作而成。

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达成。

华阴老腔以其特别的风格被列入了2006 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华阴老腔一声喊》混搭式的风格给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视觉感觉。

但是,回归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自己来看,也许这类做法又会带来好多的难堪。

作为地区性文化,华阴老腔与当地的文化土壤有着亲密关系,长远以来形成了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

作为一个节目,却一定打破这类限制。

而这类打破原有的表演规程和禁忌的作法与原生态的文化相去甚远。

并且经过央视春晚进行放大,存心无心地遮盖了原有的文化色彩与内涵。

当华阴老腔火了此后,在中国很多拥有特点文化品类的地方,也许这类土洋联合的方式为他们宣传当地文化遗产供给了方式借鉴,也许当你再次听到某某腔“二声喊” “三声唱”的时候,这类对传统文化带有______( zhuānɡbi ǎo)式的方式就丧失了它本来能够带给你的震惊与奇特。

2016西城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2016西城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语文2016.4.1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

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

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

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

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

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

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

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

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管子·轻重》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举兵伐(进攻,攻打。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之,恐力不能过,兵弊(败,疲困)于楚,为之奈何(怎么样,怎么办。

唐·杜牧《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获用物品时斤斤计较,而花费起来却是挥金如土?)?”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对付,用武力抵敌。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除了刘备没有可以阻挡曹操的人)之矣。

”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到,去。

清·彭端淑《为学》:“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楚买生鹿。

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十分之六)。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重视)也,国之所以存,明主(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赏有功。

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

天且(将要。

《列子·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以齐私(用财物买通,贿赂)楚也。

子(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以前的时候我没有任用你,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你,是我的过错啊)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tián,打猎。

)鹿。

管子告楚之贾人(gǔrén,商人)曰:“子为我致(招引,招致。

2016年北京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试卷2016.3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

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

”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

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

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

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

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

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

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

“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

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

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

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

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

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

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

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

2016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解析

2016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解析

2016年一模北京高三语文文言文(东城)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申包胥者,楚人也。

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

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

若得君之灵,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秦伯使辞焉,曰:“寡君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

”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包胥九顿首而坐。

秦哀公曰:“楚有臣若此而亡,吾无臣若此,吾亡无日矣。

”于是乃出师救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秦大夫子满、子虎帅车五百乘。

子满曰:“吾未知吴道。

”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会之,大败吴师。

吴师既退,昭王复国,而赏始于包胥。

包胥曰:“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为名也;功成而受赏,是卖勇也。

君既定,又何求焉?”遂逃赏,终身不见。

君子曰:“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不受赏,不伐矣。

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取材于西汉刘向《新序》)注释:【1】封,大。

【2】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秦伯使辞焉A.言辞B.辞赋C.推辞D.告辞②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A.宽厚B.深厚C.丰厚D.醇厚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逮.吴之未定逮.奉圣朝B.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秦王不怿,为.一击缶C.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皆以.美于徐公D.而.赏始于包胥临溪而.渔10.请用“/”为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断句。

(3分)11.请将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12.文中说“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含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自主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

深海潜水器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

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

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潜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

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9米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

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

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

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文言文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注】①空同:李梦阳,号空同子,明代文学家。

②反正:回到正确轨道上。

③令甲:第一条法令。

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

④《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

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

⑤西京:西汉的代称。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辄.谓古文奇奥辄:就。

B.未尝肖.《书》也肖:相似。

C.迨.其后一传百迨:等到。

D.不必泥.其字句也泥:沉溺。

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B.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C.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D.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取秦汉名衔以文之.//其翼若垂天之.云B.而近说乃.云//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以.不达学达 // 皆以.美于徐公12.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答刘正夫书》)B.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苏轼《答谢民师书》C.文必曰先秦两汉,诗必曰汉魏盛唐,斯固然矣。

(王九思《刻太微后集序》)D.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李贽《童心说》)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14.本文作者在第三段中批判了当时文坛哪些现象?请用现代汉语加以概括。

(4分)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治狱客问龚自珍曰:“子之南也,奚所睹?”曰:“异哉!睹书狱者①。

”“狱如何?”曰:“古之书狱也以狱.,今之书狱也不以狱。

微独南,邸抄②之狱,狱之衅皆同也,始狡不服皆同也,比其服皆同也,东西南北,男女之口吻神态皆同也。

吾睹一。

“或释褐而得令,视狱自书狱,则府必驳之,府从则司必驳之,司从则部必驳之。

视狱不自书狱,府虽驳,司将从,司虽驳,部将从。

吾睹二。

“视狱自书狱,书狱者之言将不同,曰:‘臣所学之不同。

’曰:‘臣所聪之不同。

’曰:‘臣所思虑之不同。

’学异术,心异脏也或亢或逊或简或缛或成文章语中律令或不成文章语不中律令,曰:‘臣所业于父兄之弗同。

’今十八行省之挂仕籍者,语言文字毕同。

吾睹三。

曰:“是有书之者,其人语科目京官来者曰:‘京秩官未知外省事宜,宜听我书。

’则唯唯。

语入赀来者曰:‘汝未知仕宦,宜听我书。

’又唯唯。

语门荫来者曰:‘汝父兄且慑我。

’又唯唯。

尤力持以文学名之官曰:‘汝之学术文义,懵不中当世用,尤宜听我书。

’又唯唯。

今天下官之种类,尽此数者,既尽驱而师之矣。

强之乎?曰:否。

既甘之矣。

吾睹四。

“佐杂书小狱者,必交于州县,佐杂畏此人矣。

州县之书狱者,必交于府,州县畏此人矣。

府之书狱者,必交于司道,府畏此人矣。

司道之书狱者,必交于督抚,司道畏此人矣。

督抚之上客,必纳交于部之吏,督抚畏此人矣。

吾睹五。

“其乡之籍同,亦有师,其教同,亦有弟子,其尊师同,其约齐号令同。

十八行省皆有之,豺踞而.鸮视,蔓引而蝇孳,亦有爱憎恩仇,其相朋.相攻,声音状貌同。

官去弗与迁也,吏满弗与徙也,各行省又大抵同。

吾睹六。

“狎富久,亦自富也。

狎贵久,亦自贵也。

农夫织女之.出,于是乎共之,宫室、车马、衣服、仆妾备。

吾睹七。

“七者之睹,非优、非剧,非酲、非疟,非鞭、非箠,非符、非约③,析四民而五,附九流而十,挟百执事而颠倒下上。

哀哉,谁为之而壹至此极哉!”(取材于《龚自珍全集》)注:①书狱者:明清时期,写刑事判决文书的人,指刑名师爷。

②邸抄:朝廷定期发布公文、案例的报纸。

③优、剧:指艺人演唱、做戏。

酲、疟:指喝醉酒、患疟疾。

鞭、箠:指受鞭笞、棍打。

符、约:指订合同、立契约。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之书狱也以狱.狱:案件实情B. 豺踞而.鸮视而:表并列C. 农夫织女之.出之:用于主谓之间D. 其相朋.相攻朋:勾结10. 下列括号中添加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龚自珍)曰:“异哉!睹书狱者。

”B. (京秩官)则唯唯C. (汝)懵不中当世用D. 官去(书狱者)弗与迁也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或释褐而得令有的人刚脱去平民衣服得到一个县令的职位B. 视狱自书狱县令审理案件时,亲自起草文件,处理案件C. 臣所聪之不同我的聪明和别人不一样D. 尤力持以文学名之官尤其极力挟持在文学、学术上有造诣、有名声的官员12.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本文陈述了办案的刑名师爷操纵案情的种种丑恶现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司法黑暗。

B. 本文中的刑名师爷们长期亲近、巴结富贵者,他们自己也借此跻身于富贵者行列。

C. 本文揭露封建司法的极度腐败,尽现作者敏锐的政治目光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D. 本文和苏轼《赤壁赋》都以主客问答形式,揭示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

13.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心异脏也或亢或逊或简或缛或成文章语中律令或不成文章语不中律令14. 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子之南也,奚所睹?15. 实现司法公正是中国百姓长期以来的愿望。

先秦的《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就以“,,”的承诺,赢得了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肯定。

(3分)16. 文章列举了作者目睹的七种怪象。

请从中任选两种,分别针对其特点提出消除这种怪象的合理建议。

(6分)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共26分)说京师翠微山[清]龚自珍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

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

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

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

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

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芳腴。

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

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

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

山之盩①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其间,其甃②之也中矩。

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

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

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野矣。

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

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迉③焉,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注]①盩(zhōu):山的幽深处。

②甃(zhòu):用砖砌。

③迉(qǐ辶+只):弯曲,绕道而行,这里为曲折隐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构其半,胪.其趾胪:陈列B.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怼:骄傲C.其甃之也中.矩中: 合于,符合D.其言.清和言:言辞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杂华靡靡芳腴.膏腴.之地B.亦有文采..斐然..也文采C.不则野.矣稗官野.史D.殆.不知天地为何物丧失殆.尽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B.隐者.之所居也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C.僧寺八九架其.上D.其甃之.也中矩澄澄然渟其.间翠微之松古之.直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B.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C.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D.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就把目光对准了翠微山,说它因山体小而仰慕那些高山,是适合隐士居住的佳境。

B.作者评价翠微山“不敢绝高”“不为枕障”“不敢远京师”,这都很符合士大夫的形象特点。

C.文章说翠微山的龙泉寺藏经,以礼拜藏经,表示礼拜由文字组成的佛,不然就显得粗俗无教了。

D.作者用“说”的方式、拟人的手法,把一座无知无觉的山峰,写得富有人情味,是游记散文的独创。

13. 文章看似在描绘翠微山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人文景观,表面处处说山,实际处处拟人,赋予它一种人格特征。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赋予了翠微山哪些“人情”味?(5分)14.“松”是古代文学作品常见的素材,文章第6段和下面的材料都写到了“松”,请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问题(6分)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

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①根据描写内容,请为此段文字选出最恰当的标题。

(2分)A.金鸡峰记B.三松赋C.松风阁记D.听松阁记②请指出《说京师翠微山》和链接材料对“松”的描写有怎样的不同。

(4分)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