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S S 1 S 第四节 电力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什么是电力系统振荡?

E S m

Z S 1

I m

Z L 1

E R

Z R 1

a 、首先讨论电流的变化规律

设 E R

= k E S e j ?

E E E (1 ke j ? ) 则

I m = S R = S 其中 Z = Z S 1 + Z L 1 + Z R 1

Z S 1 + Z L 1 + Z N 1 Z

当? = 0 时, I

m ⊕min

=

E S

Z

(1 k )

当? = 180

时, I

m ⊕max =

E S

(1 + k ) Z

I m

I max

180? ?

360?

b 、讨论电压的变化规律

E (1 ke j ? ) Z + Z + kZ

e

j ? U m = E S I m Z s 1 =

E S Z = Z E L 1 R 1

S 1 Z

当? = 0 时,

U m ⊕max = E S

Z L 1 + Z R 1 + kZ S 1

U m Z

? = 180 时,

U

m⊕min = E

S

E

m Z

L1

+ Z

R1

kZ

S1

Z

U

m

的变化轨迹如图所示。0180? 360?

1

= m m S 1 ↑ m I m

?

当? = 180

时,系统中的某一点电压为零。该点称为电力系统的振荡中心。

设振荡中心 S 侧的阻抗为 Z S ;R 侧的阻抗为 Z R 。

U m ⊕min

= E S

Z R kZ S

Z

振荡中心位置必须满足

Z R ? kZ S ? = 0

当 k=1 时, Z R ? = Z S ? ,振荡中心在系统阻抗 Z ? 的中点;

当 k >1 时, Z R ? > Z S ? ,振荡中心从中点向 S 侧偏移;

当 k <1 时, Z R ? < Z S ? ,振荡中心从中点向 R 侧偏移。

c 、讨论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

Z = U m = E S I m Z S 1 = E S

Z Z I m I m S 1 1 ke j ?

Z S 1

(Z + Z S 1 )(1 ke j ?

) = Z

A = Z m + Z S 1 = Z S ( Z S 1 ) ?? 设

B = (Z + Z )ke j ? = kAe j ? ←?

A B = Z ?

当 k=1 时,

O

'

A

Ae

jx j ?

= Z

R

B

m Z m

? O

Z s 1 A

R

S

当 k=1 时,测量阻抗的振荡轨迹

测量阻抗的振荡轨迹为一条垂直于 Z 的直线。 当? =180°时,振荡轨迹经过电力系统的振荡中心。

2

如果已知两侧电势的夹角? ,可作出测量阻抗Z m 的确切位置。

当 k>1 时,B>A。由于 k = B /A,k 为常数。根据解析几何知识,当一点到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成比例时,该点的变化轨迹为圆。当? =180°时,振荡轨迹经过电力系统的振荡

中心。如果已知两侧电势的夹解? ,也可作出测量阻抗Z m 的确切位置。

jx

R

B

O'

Z

m ? R O' jx R

B

O

Z

m ?

Z

s1

S

A O

(a) Z

s1

S

A R

(b)

(a)k>1 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b)k<1 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当 k<1 时,B<A。同理,可作出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当? =180°时,测量阻抗最小,且都指向振荡中心位置。虽然没有发生短路,但是,如果测量阻抗的振荡轨迹进入阻抗继电器的动作区域内,阻抗继电器就会误动。如果振荡轨迹落入动作区域愈多,阻抗继电器误动的时间就愈长。反之,愈短。

3

从书写行为运动轨迹特征及其心理活动

从书写行为运动轨迹特征及其心理活动 映射其他行为运动特征 2011年6月22日在中国笔迹学会笔迹公益课上的讲稿 曾健雄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能够了解他的走路、交谈、衣着、饮食的特点吗?能从书写者的笔迹看出他的大致容貌吗?笔迹和行为举止、容貌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只要你读过《行迹心理学》,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一、笔迹是什么 笔迹就是书写行为运动所留下来的轨迹。笔迹心理学就是书写行迹心理学,是行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什么是行迹心理学?行迹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心理、行为运动和行为痕迹三者关系的心理学。 行为心理支配行为运动,行为运动制约行为痕迹。 人们的日常行为运动,比如:书写、交谈、走路、姿态、穿戴、就餐、面部表情容貌,都各不相同,这就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 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运动。 笔迹其实就是书写行为的结果,是书写者的运动痕迹。书写也是一个行为运动项,同理,其书写的速度、力度、书写字的结构、布局,同样反映了书写者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差异,导致书写者对字的结构、布局、书写力度、速度都有差异,而这差异性,恰恰反映了心理的不同特征。 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了一个人的笔迹特征,就可以分析出其心理特征。 然后,根据其心理特征,推断出其他行为特征。 二、行为运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差异性的有律定理 这是《行迹心理学》基本理论之一。 所谓行为运动的同一性,是指人的基本社会化:一个人从出生时完全自然的生物人到能够独立地理解并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包括道德、法律等)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基本社会化主要时间段是从出生至18岁成年之间。行为对象因受社会

约束、章法约束、自然约束而表现的一致性;所谓行为运动的差异性,是指行为运动在约束之外所表现的独特个性。比如:开车遇到红灯时,任何驾驶员都必须停车,这就是因受到章法约束所表现的同一性;但是,有的驾驶员喜欢紧靠停车线停车,有的驾驶员喜欢离停车线稍远一点停车,这就是差异性,而这差异性正好反映不同的个性心理。 人的行为心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是决定性因素,行为心理从一出生便已经形成,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行为心理的改变。行为心理越相近,其行为运动的差异性越小。也就是说,行为心理非常接近的人,其行为运动的差异性有惊人的相似。 差异性的有律定理可以通过大量实验证明。 美国心理学家Watson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而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某些简单可见的反射作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反射作用构成了他的整个行为的遗传特征;人的行为从偶然到必然,从随机到有序,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 但是,这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不是像机器人那样一模一样,每一个人之间都存在差异性,这差异性的不同主要来源于遗传基因,但是这遗传基因不是克隆体,存在不同变异。即使是父子,兄弟,都有不同的差异性,但可能非常相似而已。所以,世界上找不到走路姿势完全一样的人,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字体,也就是说,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心理特征的人。但是,心理特征越相近,其走路和书写等运动特征也就越接近。 对汉字书写行迹的心理研究,是根据行为运动差异性的有律定理来进行的。 汉字书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在学习中,其书写行为运动因受章法约束而表现的一致性,比如:写一个“口”字,所有的人都写成框框形状,这就是汉字书写行为运动的同一性。但是,这种框框形状,每一个人书写都表现了独特的个性,在运笔轨迹和运笔力度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汉字书写行为运动的差异性。请看下图: 字的大小不同

SI9000各阻抗计算说明

阻抗培训 1.外层单端:Coated Microstrip 1B H1:介质厚度(PP片或者板材,不包括铜厚) Er1:PP片的介电常数(板材为:4.5 P片4.2) W1:阻抗线上线宽(客户要求的线宽) W2:阻抗线下线宽(W2=W1-0.5MIL) T1:成品铜厚 C1:基材的绿油厚度(我司按0.8MIL) C2: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0.5MIL) Cer:绿油的介电常数(我司按3.3MIL) Zo:由上面的参数计算出来的理论阻值

2.外层差分:Edge-Coupled Coated Microstrip 1B H1:介质厚度(PP片或者板材,不包括铜厚) Er1:PP片的介电常数(板材为:4.5 P片4.2) W1:阻抗线上线宽(客户要求的线宽) W2:阻抗线下线宽(W2=W1-0.5MIL) S1:阻抗线间距(客户原稿) T1:成品铜厚 C1:基材的绿油厚度(我司按0.8MIL) C2: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0.5MIL) C3:基材上面的绿油厚度(0.50MIL) Cer:绿油的介电常数(我司按3.3MIL)

3.内层单端:Offset Stripline 1B1A H1:介质厚度(PP片或者光板,不包括铜厚) Er1:H1厚度PP片的介电常数(P片4.2MIL) H2:介质厚度(PP片或者光板,不包括铜厚) Er2:H2厚度PP片的介电常数(P片4.2MIL) W1:阻抗线上线宽(客户要求的线宽) W2:阻抗线下线宽(W2=W1-0.5MIL) T1:成品铜厚 Zo:由上面的参数计算出来的理论阻值

4.内层差分:Edge-Couled Offset Stripline 1B1A H1:介质厚度(PP片或者光板,不包括铜厚) Er1:H1厚度PP片的介电常数(P片4.2MIL) H2:介质厚度(PP片或者光板,不包括铜厚) Er2:H2厚度PP片的介电常数(P片4.2MIL) W1:阻抗线上线宽(客户要求的线宽) W2:阻抗线下线宽(W2=W1-0.5MIL) S1:客户要求的线距 T1:成品铜厚 Zo:由上面的参数计算出来的理论阻值

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脂肪含量

关于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身体脂肪含量的研究摘要:体脂率现已成为判断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测量体脂率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方法的设备仪器复杂,操作复杂而不适用于生活中。生物电阻抗则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测量体成分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其原理,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脂肪统计方法误差 一、引言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体重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衡量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准。其中BMI=m/h2,m为体重(千克),h为身高(米),是被使用最广泛的公式,BMI 指数以22为最佳。但是,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BMI指数不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因为每个人的脂肪肌肉比例不同,并且肌肉和脂肪密度相差较大,相同BMI指数的人可能是虚胖也可能是强壮。这时,脂肪率则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数,所以既简单又不失精确的生物电阻法就很有价值。 二、原理 生物电阻分析方法(bio-impedance analysis)BIA 技术测定骨骼肌含量的基本原理是,组织、器官层次的各个组分具有不同的电导性。人体细胞被细胞外液包围,细胞则由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构成。细胞外液以及细胞内部可近似视作电阻。而细胞膜则可视为电容。故人体的电学性质可视作若干个电容与电阻连接而成,其中最为简洁的三元件模型下

图所示。 一种常见的测试方式是,受试者仰面平躺,电流信号从脚部的电极传导 到手部的电极上,得出电阻抗(R)和电容抗(C),并计算生物电阻抗 ,为系数,L为身高。骨骼肌含有大量水分与电解质,其电导性最好;脂肪组织含有的水分与电解质很少,其电导性很差。信号传输越慢,受到阻力越大,表明脂肪量越多。 当然,复杂的人体是不能用上述简陋的模型描述的。因为生物电阻分析法本身就不是在数学物理定义上严格,而是由大量数据依据统计学规律发展而来。而正好该模型得到的阻抗指数和一些身体参数显着相关,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最初,大多数研究的电流频率固定在50KHZ,现在则大多使用多频率电阻抗进行脂肪等身体成分的测量分析。 三、数据统计方法 选取若干不同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的人,由生物电阻法测出其阻抗指数,对以上变量和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测得的体脂率的精确值做相关性分析。使用统计软件,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体脂含量的推算方程。 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1]显示,生物电阻抗推算去脂体重的推算方程为:

矿用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

ZKXG30/ZKXG100矿用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 MFC130174 ZKXG30矿用钻孔成像轨迹检测装置是一款综合性设备,可以配置成不同的仪器,如钻孔轨迹仪、钻孔窥视仪、钻孔成像仪和钻孔成像轨迹检测仪等。 应用 ◆对钻孔进行全孔壁成像、录像,关键部位抓拍图片,及钻孔轨迹测量等; ◆区分矿体、岩体、煤层、夹矸、土层等各种地质结构体; ◆观测断层裂隙产状及发育情况; ◆观测含水断层、溶沟溶洞、含水层出水口位置等; ◆从成像平面图上量测地层或各种构造的厚度、宽度、走向、倾向和倾角等; ◆观测和定量分析煤层等矿体走向、厚度、倾向、倾角,层内夹矸及与顶板岩层的 离层裂缝程度等; ◆特别适合煤矿顶板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工作面前方断层构造、上覆岩层导水裂隙 带等的探测。 ◆适合于各种形状和功能的钻孔的检测,如水平孔、垂直孔、倾斜孔等;如锚杆锚索 孔、瓦斯抽放孔、抽排放水孔和地质勘探孔等; 主机

端头全景成像的40探头,带扶正器 带扶正器端头全景成像的24探头和主机带探头视窗清洗功能的扶正器侧面全景成像24探头矿用编码器

◆GB3836.1-2010、GB3836.4-2010 ◆MT209-90,MT210-90 ◆Q/TCMA-01-2013 Q/TCMA-02-2013 Q/TCMA-03-2013 Q/TCMA-06-2014 技术特点: 1.高集成性:主机内系统控制、图像采集、显示与存储高度集成; 2.多功能性:可实时同步实现对钻孔进行全孔壁成像、录像,关键部位抓拍图片及钻 孔轨迹测量功能; 3.高智能性:主机内置ARM+DSP双核处理器,图像处理速度为25帧/秒。同时获取图 像数据、深度数据和探头所在位置空间数据,可保证全景图像实时自动采集,快速无缝拼接,同时自动角度和深度校正,全景视频图像实时呈现,图像清晰逼真。可在井下实时生成钻孔成像平面展开图,生成h264格式视频文件,可在井下实时回放动态钻孔窥视图和平面展开图;实现图像拼接、录像、截图和轨迹测量实时同步进行; 4.高可靠性:整机系统高度集成,稳定性好;仪器整机密封,防水防尘性好; 5.高清晰度:摄像头为彩色低照度700Lines,0.1Lux,130万像素;光源强度连续可 调;探头测面环形成像和端头成像可选,从而保证对各种探测对象均可清晰成像; 6.宽视角:摄像头视角宽,可实现水平360度全景成像,无需调焦; 7.便携性好:整机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携带; 8.操作性好:整套系统连接简单,操作简便,初用者上手快;主机可作电脑的外接U 盘使用,数据直接复制粘贴; 9.电源要求低:系统工作电压范围DC5.5V~12V,既可内置高容量镍氢电池或锂电池供 电,也可外接12V蓄电池供电。探头既可采用内置镍氢电池供电,也可主机供电。 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0小时; 10.探头带居中导向装置,具有探头视窗冲洗功能; 11.三类显示灵活切换:分析软件可显示、输出平面展开图,立体柱状图,立体柱状图 可360度连续旋转;也可同幅显示岩芯描述结果表和岩芯柱状图和展开图,同时可对鼠标指定局部范围进行高精度放大查看;既可显示钻孔三维空间轨迹图像,也可显示三面侧视图,查看各点实际空间角度值; 12.直接进行岩芯描述:展开图上可直接进行岩芯描述,裂缝的倾向、倾角和宽度可直 接自动计算提取,宽度精度可达0.1mm,方位角度可达0.1度; 13.图像可转换为多种格式:可将图像转换为JPG、BMP和PDF等多种格式文件; 14.探头采用不锈钢外壳,钢化光学玻璃探头罩,最大可承受压力大于20MPa;成像录 像轨迹同步实时检测最优速率2m/min左右,最高可达0.2m/s。

PCB阻抗值因素与计算方法

PCB阻抗设计及计算简介

特性阻抗的定义 ?何谓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Z0) ?电子设备传输信号线中,其高频信号在传输线中传播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之为特性阻抗;包括阻抗、容抗、感抗等,已不再只是简单直流电的“欧姆电阻”。 ?阻抗在显示电子电路,元件和元件材料的特色上是最重要的参数.阻抗(Z)一般定义为:一装置或电路在提供某特定频率的交流电(AC)时所遭遇的总阻力. ?简单的说,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设计阻抗的目的 ?随着信号传送速度迅猛的提高和高频电路的广泛应用,对印刷电路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电路板提供的电路性能必须能够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反射现象,信号保持完整,降低传输损耗,起到匹配阻抗的作用,这样才能得到完整、可靠、精确、无干扰、噪音的传输信号。?阻抗匹配在高频设计中是很重要的,阻抗匹配与否关系到信号的质量优劣。而阻抗匹配的目的主要在于传输线上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到达负载点,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源点。

?因此,在有高频信号传输的PCB板中,特性阻抗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 ?当选定板材类型和完成高频线路或高速数字线路的PCB 设计之后,则特性阻抗值已确定,但是真正要做到预计的特性阻抗或实际控制在预计的特性阻抗值的围,只有通过PCB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才能达到。

?从PCB制造的角度来讲,影响阻抗和关键因素主要有: –线宽(w) –线距(s)、 –线厚(t)、 –介质厚度(h) –介质常数(Dk) εr相对电容率(原俗称Dk介质常数),白容生对此有研究和专门诠释。 注:其实阻焊也对阻抗有影响,只是由于阻焊层贴在介质上,导致介电常数增大,将此归于介电常数的影响,阻抗值会相 应减少4%

寺河矿 YZG530矿用钻孔轨迹仪操作说明

[键入文字] 寺河矿 YZG5/30矿用钻孔轨迹仪 操作说明 编制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编制人:雷晓荣 审核人:江浩 编制日期:2013.04.19 2013-4-19

第1章概述 1.1 用途与特点 YZG5/30矿用钻孔轨迹仪(以下简称轨迹仪)适用于煤矿井下高瓦斯、高粉尘、高温度环境中垂直孔、水平孔、俯角孔、仰角孔、地质勘探孔、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注浆加固孔等的钻孔轨迹随钻记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可显示钻孔的轨迹图形以及深度、倾角、方位角数据,数据文件采用Excel格式保存,可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存贮、删除、显示等功能。 使用场所:可用于煤矿井下含有甲烷、煤尘爆炸危险场所。 1.2 防爆性能 轨迹仪的配套设备控制器和探管均为煤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轨迹仪配置的设备通过GB 3836.4-2010中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经国家防爆检验机构审查检验合格, 取得其发放的联检合格证明和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发放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1.3 型号 轨迹仪及各配套设备型号命名按MT/T 154.2-1996 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进行。 轨迹仪型号如下: Y Z G 5/30 主机额定电压5V/30V 轨迹 钻孔 仪器 1.4 组成与基本参数 1.4.1 组成 轨迹仪由YZG-5T矿用本安型钻孔轨迹仪探管(以下简称探管)、KXH5/30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DXH30矿用本安型电源箱(以下简称本安电源)或DXJ660/30B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以下简称隔爆电源)配套组成(见图1)。其中控制器和本安电 源或隔爆电源是关联设备。 YZG5/30矿用钻孔轨迹仪执行Q/MKYX 112—2012企业标准; YZG-5T 矿用本安型钻孔轨迹仪探管执行Q/MKYX 112.1—2012企业标准。 图1 钻孔轨迹仪连接框图 1.4.2 基本参数 轨迹仪测量参数见表1,探管基本参数见表2,控制器基本参数见表3。 表1 轨迹仪测量参数 表2 探管基本参数 表3 控制器基本参数 1.5 使用环境条件 1.1 严格按煤矿安全有关规定使用,轨迹仪在下列条件中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为0℃~40℃; b. 相对湿度:≤ 95%; 控制器 探管 电源

PCB阻抗计算方法

阻抗计算说明 Rev0.0 heroedit@https://www.360docs.net/doc/4c6956847.html, z给初学者的 一直有很多人问我阻抗怎么计算的. 人家问多了,我想给大家整理个材料,于己于人都是个方便.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文档有什么错误,欢迎讨论与指教! 在计算阻抗之前,我想很有必要理解这儿阻抗的意义 z传输线阻抗的由来以及意义 传输线阻抗是从电报方程推导出来(具体可以查询微波理论) 如下图,其为平行双导线的分布参数等效电路: 从此图可以推导出电报方程 取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正弦形式 得 推出通解

定义出特性阻抗 无耗线下r=0, g=0得 注意,此特性阻抗和波阻抗的概念上的差异(具体查看平面波的波阻抗定义) ε μ=EH Z 特性阻抗与波阻抗之间关系可从 此关系式推出. Ok,理解特性阻抗理论上是怎么回事情,看看实际上的意义,当电压电流在传输线传播的时候,如果特性阻抗不一致所求出的电报方程的解不一致,就造成所谓的反射现象等等.在信号完整性领域里,比如反射,串扰,电源平面切割等问题都可以归类为阻抗不连续问题,因此匹配的重要性在此展现出来. z 叠层(stackup)的定义 我们来看如下一种stackup,主板常用的8层板(4层power/ground 以及4层走线层,sggssggs,分别定义为L1, L2…L8)因此要计算的阻抗为 L1,L4,L5,L8 下面熟悉下在叠层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厂家打交道经常会使用的 Oz 的概念 Oz 本来是重量的单位Oz(盎司 )=28.3 g(克) 在叠层里面是这么定义的,在一平方英尺的面积上铺一盎司的铜的厚度为1Oz, 对

自然观演变轨迹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轨迹 (一)依赖自然 人类最初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而非人类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摆在人类祖先面前时,他们并没有把自身做为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并与之对立的存在物看待。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 早期人类只是本能地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生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人类自身能力的低下与社会关系的单纯和狭隘,使人无法从自然界中真正独立出来并与自然力抗衡。那时,人类对于外界自然,就像幼儿对于母亲一样,视之为自身不可缺少的肉体的一部分,对自然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由此形成了以自然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拜物观念。 (二)发展自然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后,学会了有目的的生存手段,如耕种、驯养等。以此作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人口出现大幅增长是必然现象。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当时的人们主要通过扩大耕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收成。不断地毁林开荒,刀耕火种,造成水土流失,使大片肥沃的土地逐步变成了不毛之地。这种生态的破坏,是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的主要表现,它反过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三)征服自然 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从对神秘的自然力的敬畏与迷信中解脱出来,主体的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工业革命以后,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理性的光辉大放异彩,人对自然的主动地位充分显现。人类也就由崇拜自然转而崇拜自身,认为人类能够挣脱自然对人类的束缚,以自己的需要为中轴去认识、改造、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这种思想的形成与近代科学有内在的联系。在牛顿力学看来,自然界不过是在外力作用下按因果规律运动着的机器。培根和笛卡儿把这种理论提

基于m序列的生物电阻抗快速测量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论文题目:基于m序列的生物电阻抗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生物电阻抗频谱(BIS)是指在生物组织中表现出的电阻抗特性(包含阻性和容性)随着加载电信号频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特性。它是一种频域的测量方法,能够测得频域较宽的阻抗谱来研究生物组织的生理特征。生物电阻抗的测量要求创伤小或者无创伤、测量快速、精度高。本文选用了一种用电流源激励的无创伤的四电极法测量生物电阻抗的方法,设计了一套高速采集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算法处理,得出电阻抗值。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本文首先研究和分析了m序列的性质。由于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接近于冲击函数、功率谱离散、抗干扰能力强、带宽调节方便、二值函数便于实现,所以伪随机信号m序列被选择为电流源激励模型,并用FPGA芯片实现。用m序列作为生物电阻抗模型的激励源时,可以通过求相关函数知道系统的冲击响应,方便求出阻抗谱。 2.为了实现快速测量,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ARM的快速测量系统。系统以FPGA逻辑可编程芯片和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主要设计了电源模块、激励信号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据缓存模块、FPGA前端控制模块和STM32后端控制模块。本系统实现了对m序列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的同步采样,完成了对实验数据的正确采集。 3.本文研究了一套基于快速相关算法和全相位FFT求阻抗值的算法,利用循环卷积与FFT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序列补零加长的方法,设计FFT的快速求相关函数的检测算法,求取激励电流与响应电压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即被测阻抗的时域冲激响应。为了得到阻抗频谱值,采用全相位频谱分析方法,求取被测阻抗的频率响应,从而实现对电阻抗模型的多频率同步快速测量。 4.本文用电阻抗模型对构建的测量系统和研究的算法做测量实验,并对整个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分析测量结果的误差。 本文的研究实现了生物电阻抗多频率同步测量,为生物电阻抗快速测量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m序列;生物电阻抗;同步采样;全相位 I

钻孔曲线设计

钻孔曲线设计 根据检查井位置、土质、埋深、管径等合理确定非开挖牵引管一次牵引的长度,选择确定水平导向钻机机型并预先做好现场围护。 根据每个非开挖牵引管施工段,预先进行钻孔曲线设计,设计导向孔要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地层条件、钻杆的最小曲率半径、施工场地的条件、铺设深度及地下埋设物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后优化设计出最佳的钻孔曲线,计算出每根钻杆的钻进角度。 ③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资料,对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根据结果进行管道的放样、原地面的测量。用白灰标出管道轴线位置,在轴线上每间隔相同距离做好原地面标高标记,以便导向施工时精确控制标高,同时在轴线上标出井位位置,打好井位中心桩。 四、工作坑开挖 采用轮式挖掘装载机在入土、出土点位置各挖一个工作坑,用于泥浆排出储浆和管子回拖。 五、钻机就位 检查钻机是否工作正常,钻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 六、泥浆制备 制备泥浆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制定泥浆性能参数,按照制定的泥浆性能参数,配制泥浆。 七、试钻 启动钻机,钻入1-2根钻杆,检查设备仪器是否运转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钻时还应检查泥浆混配系统是否渗漏。 八、钻导向孔 根据测量的轴线,操作定向钻机水平钻进,路面上部采用控向仪等导航设备控制钻头的方向,严格按设计曲线形成导向孔;开钻时采用轻压慢转,进人水平段采用轻压快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根据地层变化和钻进深度,适时调整钻进参数。 在发射坑内水平段可用垫撑对钻杆进行支撑,以减小钻杆自重影响水平段水平

度。导向孔完成后,对发射坑人土口、接收坑出土口标高和方位进行复核,确保按设计曲线成孔。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钻进过程中有无扭矩、钻压突变、泥浆漏失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后施工。导向孔轨迹设计参数如下: 考虑钻杆和管材的弯曲半径,取R=50m; 考虑其它地下管线的影响,取管道最深点为h=5m; 由L=(h(2R-h))0.5 式中L—造斜段长度;h—铺管深度;R—弯曲半径。 计算得L=22m,入射角取26度。轨迹线见导向孔轨迹设计图。 与计算管道的回拖阻力有关的资料: 按经验公式计算管道的回拖阻力。 W=[2P(1+K)+P0]f L 式中W—管的摩擦力(KN);P—土对管的压力(KN/m );K—主动土压力系数;P0—管的重量(KN/m);f—管壁的摩擦系数;L—管道的长度(m)。 W=[2×(0.355×0.17×1800) ×(1+0.3)+0.25] ×0.25×84=5936(KN); 工程选用威猛(Vermeer)D40-40型导向钻机,该钻机回拖力F= 18144KN;安全系数K=18144/5936=3.1>2.0 Vermeer钻机参数表 型号扭矩(N×m) 回拖力(KN) 重量(T)外形(长×宽×高)D40-40 5415 18144 24 6.3×2.1×2.3 钻孔前控制:地表测量主要根据施工图纸,利用全站仪,确定两井之间的具体位置(包括坐标与距离),定出钻孔中心线和地表走向,测量中心线地面的海拔高度或相对高度,并根据要求的铺管深度,初步确定导向孔的造斜角度和入口位置。一旦选择确定了施工位置,就应该对钻孔轨迹作测量并绘出详细的图纸。钻孔轨迹和基准线的最后精度取决于测量资料的精度。根据设计确定的埋置深度,选择入土和出土角。 九、预(回)扩孔 导向孔完成后,卸下起始杆和导向钻头,换回扩钻头进行回扩。回扩过程中始终保持工作坑内泥浆坑内液面高度高于钻孔标高。回扩过程中使用好泥浆,扩孔时

钻孔参数测量装置

钻孔参数测量装置 一、重庆煤科院随钻轨迹测量仪: 1、实时式随钻轨迹测量仪: (1)主要用途及工作原理: 实时式随钻测量仪是一套专门用于钻孔轨迹测量的本质安全型设备,主要由本安兼隔爆型计算机、矿用密封信号线缆、矿用本安型探管等部件组成,主要适用于利用普通回转钻机等施工煤矿地质勘探孔、瓦斯抽放孔等钻孔的轨迹的实时跟踪监测。 (2)工作原理: 探管利用传感器磁强计和加速度计将近钻头位置的倾角和方位角测量并计算出来,然后利用专用的矿用高压密封信号线缆将数据传输至位于孔口的防爆计算机,密封线缆利用特殊而简单的固定器相对固定在普通钻杆内,安装于计算机的轨迹软件接收处理数据并显示实际钻孔轨迹。 (3)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单位技术参数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倾角°-90 ~ +90(±0.2)方位角°0 ~ 360(±1.5)测量深度m≥500工作电压V127 电池--无----- 探管外形尺寸mm40(外径)×890(长度)适应钻杆尺寸mm≥63

2、存储式随钻轨迹测量仪: (1)主要用途及工作原理: 存储式随钻测量仪是一套专门用于钻孔轨迹测量的本质安全型设备,主要由矿用本安型探管等部件组成,适用于利用普通回转钻机等施工煤矿地质勘探孔、瓦斯抽放孔等钻孔的轨迹的跟踪监测。 (2)工作原理 探管利用传感器磁强计和加速度计,当钻杆不旋转时定时将近钻头位置的倾角和方位角测量并计算出来,然后存储在探管内,同时手工记录测量的时间以及当前的钻孔深度;取数据时直接将探管与计算机连接,便能以U盘形式访问探管,并将数据取出,再按照对应时间挑出有用数据,最后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显示。 (3)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单位技术参数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倾角°-90 ~ +90(±0.2)方位角°0 ~ 360(±1.5)测量间隔s10测量深度m无限制存储容量kB≥512电池工作时间h≥30探管耐压MPa≥12------ 探管外形尺寸mm40(外径)×1332(长度)适应钻杆尺寸mm≥63

特性阻抗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特性阻抗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王国海 以下内容供参考。 1.传输线模型 2 符号说明 R L G C 分布式电阻电感电导电容 3 计算过程 (1) u(△z)-u=-R*?z*i-L*△z*?i ?t i(△z)- i=-G*△z*u(△z)?c?△z??u (2) ?t (1)(2) 两边同除以△z,得到电报公式

?u ?z +Ri+L ?i ?t =0 (3) ?i ?z +Gu+C ?u ?t =0 (4) u(z,t)=U(z)e jωt (5) i(z,t)=I(z)e jωt (6) 由(5)(6) 计算得道下列公式 ?u(z,t)?z =dU(z)dz e jωt (7) ?u(z,t)?t =U(z) e jωt jω (8) ?i(z,t)?z =dI(z)dz e jωt (9) ?i(z,t)?t =I(z) e jωt jω (10) 将(7)(8) (9) (10) 代入公式(3) dU(z)dz e jωt +Ri+L I(z) e jωt jω=0,i 用公式(6)代入, dU(z)dz e jωt +R I(z)e jωt +L I(z) e jωt jω=0 化简得到: dU(z)dz =-(R+ jωL)I(z) (11) 同理7)(8) (9) (10)代入(4)可得 dI(z)dz =-(G+ jωC)U(z) (12) 由(11)(12) 得到 dU(z)dI(z)=(R+ jωL)I(z) (G+ jωC)U(z) (13) 交叉相乘, (G + jωC)U(z) dU(z)= (R + jωL)I(z)dI(z) 两边积分, ∫(G + jωC)U(z) dU(z)=∫(R + jωL)I(z)dI(z) 12(G + jωC)U(z)2=12(R + jωL)I(z)2 U(z)2I(z)2=(R+ jωL)(G+ jωC) 两边开根号 Z=U/I=√(R+ jωL)(G+ jωC) 假定R=0,G=0 (无损)得到特性阻抗近似公式 Z=√L C

测量方法直接节段多频率生物电阻抗测试法(DSM-BIA法)

人体成分分析仪技术参数 测量方法:生物电阻抗测试法 生物电阻抗(BIA): 阻抗(Z),通过3种不同频率( 5kHz, 50kHz, 250kHz) 分别在6个节段部分(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两脚间)进行18种阻抗测量 电抗(X) :通过3种不同频率(5kHz, 50kHz, 250kHz)分别在6个节段部分(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两脚间)进行18种电抗测量 电阻(R):通过3种不同频率(5kHz, 50kHz, 250kHz)分别在6个节段部分(右上肢、左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两脚间)进行18种电阻测量 测量系统:多频8-电极 测量频率:5 kHz /50 kHz /250 kHz 测量电流:90 μA或以下 综合测试结果,自动生成测试意见和建议,特别适合体检中心 测量部分:左上肢、右上肢、躯干、右下肢、左下肢 阻抗测量范围:75.0~1500.00Ω(0.1Ω单位) 体重测量系统:电阻应变式 体重最大称量:270kg 具有预置皮重功能。 体重最小刻度(最小显示值):0~270 kg: 0.05 kg 脂肪率测量范围:1.0~75.0%(0.1% 单位) 体脂肪率判定标准分年龄段说明。 体型分析:九种体形判定,根据人体内脂肪率和肌肉量可提供九种身体类型评价; 软件配置:配置电脑后,只要是兼容Windows系统的打印机均可输出测试结果,由电脑向设备发送数据和指令,进行自动化操作。 兼容打印机:激光/喷墨打印机,普通打印机即可 测量速度:30秒钟的时间能完成全部测量,并立即得出各项测量值指标,并根据不同受试者的各项测试指标指数得出个性化的分析评定报告。 电源电压:220V AC (50Hz ∕60Hz) 额定功率:25W最大 测试时间:30秒 工作温度范围(储存温度范围):5℃~35℃(-10℃~+60℃)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 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2掌握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二阶电路是含有立个独立储能元件的电路,描述电路行为的方程是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应用经典定量分析开关闭合后U 、i 等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 0=++-L R C u u u 将如下R 、L 、C 元件的电压电流表达式 dt du C i C C -= dt du RC Ri u C R ==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 代入KVL 方程,可得 02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由数学分析可知,要确定二阶微分方程的解,除应知道函数的初始值外,还应知道函数的一阶导数初始值,它可根据下列关系求得 由于c i dt du C -= 所以"+'=u u u C C C 所示二阶微分方程的解可设为 st C C Ae u u ="= 012=++RCs LCs 特征根为

LC L R L R S 1222-?? ? ??±-= 因此 t t C e A e A u 21s 2s 1+= 由初始条件Uc(0+)=Uo,可得 A1+A2=Uo 又t t C e A e A dt du 21s 2s 1+= 可求得??? ????--=-=120 1212021s s U s A s s U s A (1) C L R 2 >,S1和S2为不相等的负实数,暂态属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过阻尼的。 (2) C L R 2 =, S1和S2为两相等的负实数,电路处于临界阻尼,暂态是非振荡的。 (3) C L R 2 < ,S1和S2为一对共轭复数,暂态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欠阻尼的。 三、 仿真实验设计与测试

PCB线路板阻抗计算公式

PCB线路板阻抗计算公式 现在关于PCB线路板的阻抗计算方式有很多种,相关的软件也能够直接帮您计算阻抗值,今天通过polar si9000来和大家说明下阻抗是怎么计算的。 在阻抗计算说明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阻抗的由来和意义: 传输线阻抗是从电报方程推导出来(具体可以查询微波理论) 如下图,其为平行双导线的分布参数等效电路: 从此图可以推导出电报方程 取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正弦形式 得

推出通解 定义出特性阻抗 无耗线下r=0, g=0 得 注意,此特性阻抗和波阻抗的概念上的差异(具体查看平面波的波阻抗定义) 特性阻抗与波阻抗之间关系可从此关系式推出. Ok,理解特性阻抗理论上是怎么回事情,看看实际上的意义,当电压电流在传输线传播的时候,如果特性阻抗不一致所求出的电报方程的解不一致,就造成所谓的反射现象等等.在信号完整性领域里,比如反射,串扰,电源平面切割等问题都可以归类为阻抗不连续问题,因此匹配的重要性在此展现出来. 叠层(stackup)的定义

我们来看如下一种stackup,主板常用的8 层板(4 层power/ground 以及4 层走线层,sggssggs,分别定义为L1, L2…L8)因此要计算的阻抗为L1,L4,L5,L8 下面熟悉下在叠层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厂家打交道经常会使用的 Oz 的概念 Oz 本来是重量的单位Oz(盎司)=28.3 g(克) 在叠层里面是这么定义的,在一平方英尺的面积上铺一盎司的铜的厚度为1Oz,对应的单位如下 介电常数(DK)的概念 电容器极板间有电介质存在时的电容量Cx 与同样形状和尺寸的真空电容量Co之比为介电常数:ε = Cx/Co = ε'-ε" Prepreg/Core 的概念 pp 是种介质材料,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组成,core 其实也是pp 类型介质,只不过他两面都覆有铜箔,而pp 没有.

中国人的性观念变化的轨迹

中国人的性观念变化的轨迹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2-18 从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将近20年快要过去了。中国人在性方面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又是因为什么呢?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跨进21世纪。 1980年,两个表面看来与性无关的事物横空出世 了,它们给中国人性观念的巨变打开了大门…… 它们就是1980年公布的新《婚姻法》和1980年开始提倡和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在新《婚姻法》中,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这似乎无关大局的一改,其实真够得上石破天惊。从此,中国人逐步地确立了一系列新观念:爱情是婚姻的灵魂、爱情至高无上、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不道德的……;从此,"五四"以来无数先进分子所苦苦追求的理想,终于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了。 于是,我们麻木惯了的心灵必然出现慌乱与盲动。80年代初期,哪一家传媒没有开设过"道德法庭"来诅咒"当代陈世美"?多少人为"秦香莲上访团"撒下了一掬同情之泪? 人们都天真地以为,那些钻《婚姻法》空子的家伙只是支流和一小撮。有谁想到过,十几年以后,处处高歌"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我们一直在批判西方的性关系解放,一直在打"飞进来的几只苍蝇";可是时至如今,我们应该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一旦高扬起爱情的旗帜,不管什么样的民族,它的婚姻形态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巨变。 从1980年起,独生子女政策如同无尽的涌浪,如同水银泄地,不但成为国策,而且成为绝大多数城市夫妻的自觉行为。 它改变了我们的什么?不仅是核心家庭化,不仅是对于"小太阳"的争论,而是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合法地、铺天盖地般地宣称:人们之所以过性生活,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儿育女,甚至不允许仅仅为了生儿育女。那么为了什么呢?官方从来没有回答过,但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明白:除了表达爱情和寻求身心快乐,怎么可能还有别的目标?于是,渐渐地,有没有快乐(而不是有没有子女)开始成为夫妻衡量自己的婚姻质量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夫妻之间寻求那些更能够使双方快乐的性行为方式;性知识、性科学开始成为人们的急切的需求;几乎一切性方面的传统观念都被质疑了。 这个"革命",在我们中国进行得出奇地迅猛和顺利,几乎没有人反对。而在美国的60-70年代,大批虔诚的教徒上街游行,或者在计划生育门诊部外面布置纠察线,阻止人们去避孕和做人流。他们很清楚:避孕套和避孕药丸的普

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应用性研究(二)-2019年精选文档

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学生人体成分的应用性研究(二)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在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状况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研究不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根据生理作用的不同,人体可以分为体脂和瘦体重。在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测量人体成分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测量,可以确定人体成分的正常值范围,可以评价生长发育、成熟以及老化的进程,有助于对营养状况进行评定以及对患病风险进行评估等[1]。 人体成分比例,可以反映骨骼肌质量、脂肪质量、体脂率、腰臀比、营养状况、体液平衡状况,提供人体正常值范围,评价生长发育等。但在现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项目中,全面的人体成分测试在绝大多数学校是空白,现行学生身体形态测试项目只是反映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不能全面、直观地反映例如骨骼肌质量、脂肪质量、体脂率、腰臀比以及营养评估等,因此,分析研究适合于学校的操作便捷、测试内容丰富、体现数据精确,并能在学生人体成分测试广泛运用的测试方法,进而为学生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质量,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

一、生物电阻抗法(BIA)研究综述 有关调查总体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在下降的。还有很多学者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体质研究,但是结果却不尽相似,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正常体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都不到,有学者研究显示,学生总体偏瘦。排除地域营养状况的差异,一个统一的、准确的测量方法才能将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一种可靠、精确、简便的测量身体成分方法,对于正确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制定正确的训导方法,提高学生体质,具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研究分析,生物电阻抗法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使用,它能监测到人体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国外研究较多,国内研究局限在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和医疗研究单位。文献研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生物电阻抗技术和原理的研究,主要有撖涛等的“人体成分分析仪设计――生物电阻抗原理的一种实现”、侯曼等的“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体成分的研究进展”、黄海滨等的“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测量人体成分”、贺杰等的“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刘群等的“生物电阻抗分析与人体体成分测量”、谢旭东的“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的研究”等;第二类为人体成分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主要有于康等的“成人体重指数和总体脂肪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胡琴静等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测定分析”、曾强等的“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人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 轨迹及其特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 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2掌握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二阶电路是含有立个独立储能元件的电路,描述电路行为的方程是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应用经典定量分析开关闭合后U C 、i 等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 0=++-L R C u u u 将如下R 、L 、C 元件的电压电流表达式 dt du C i C C -= dt du RC Ri u C R ==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 代入KVL 方程,可得 02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由数学分析可知,要确定二阶微分方程的解,除应知道函数的初始值外,还应知道函数的一阶导数初始值,它可根据下列关系求得

由于c i dt du C -= 所以"+'=u u u C C C 所示二阶微分方程的解可设为 st C C Ae u u ="= 012=++RCs LCs 特征根为 LC L R L R S 1222 -??? ??±-= 因此 t t C e A e A u 21s 2s 1+= 由初始条件Uc(0+)=Uo,可得 A1+A2=Uo 又t t C e A e A dt du 21s 2s 1+= 可求得??? ????--=-=120 1212021s s U s A s s U s A (1) C L R 2>,S1和S2为不相等的负实数,暂态属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过阻尼的。 (2) C L R 2=, S1和S2为两相等的负实数,电路处于临界阻尼,暂态是非振荡的。 (3) C L R 2< ,S1和S2为一对共轭复数,暂态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欠阻尼的。 三、 仿真实验设计与测试

PCB阻抗计算

阻抗线计算 一.传输线类型 1 最通用的传输线类型为微带线(microstrip)和带状线(stripline) 微带线(microstrip):指在PCB外层的线和只有一个参考平面的线,有非嵌入/嵌入两种如图所示:(图1) 非嵌入(我们目前常用) (图2) 嵌入(我们目前几乎没有用过) 带状线:在绝缘层的中间,有两个参考平面。如下图: (图3) 2 阻抗线 2.1差动阻抗(图4)

差动阻抗,如上所示,阻抗值一般为90,100,110,120 2.2特性阻抗(图5) 特性阻抗: 如上如所示,.阻抗值一般为50 ohm,60ohm 二.PCB叠层结构 1板层、PCB材质选择 PCB是一种层叠结构。主要是由铜箔与绝缘材料叠压而成。附图为我们常用的1+6+1结构的,8层PCB叠层结构。(图6) 首先第一层为阻焊层(俗称绿油)。它的主要作用是在PCB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导体上不该上锡的区域沾锡。同时还能起到防止导体之间因潮气、化学品等引起的短路、生产

和装配中不良操作造成的断路、防止线路与其他金属部件短路、绝缘及抵抗各种恶劣环境,保证PCB工作稳定可靠。 防焊的种类有传统环氧树脂IR烘烤型,UV硬化型, 液态感光型(LPISM-Liquid Photo Imagable Solder Mask)等型油墨, 以及干膜防焊型(Dry Film, Solder Mask),其中液态感光型为目前制程大宗,常用的有Normal LPI, Lead-free LPI,Prob 77. 防焊对阻抗的影响是使得阻抗变小2~3ohm左右 阻焊层下面为第一层铜箔。它主要起到电路连通及焊接器件的作用。硬板中使用的铜箔一般以电解铜为主(FPC中主要使用压延铜)。常用厚度为0.5OZ及1OZ.(OZ为重量单位在PCB行业中做为一种铜箔厚度的计量方式。1OZ表示将重量为1OZ的铜碾压成1平方英尺后铜箔的厚度。1OZ=0.035mm). 铜箔下面为绝缘层..我们常用的为FR4半固化片.半固化片是以无碱玻璃布为增强材料,浸以环氧树脂.通过120-170℃的温度下,将半固化片树脂中的溶剂及低分子挥发物烘除.同时,树脂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应,呈半固化状态(B阶段).在PCB制作过程中通过层压机的高温压合.半固化中的树脂完全反应,冷却后完全固化形成我们所需的绝缘层. 半固化片中所用树脂主要为热塑性树脂, 树脂有三种阶段: A阶段:在室温下能够完全流动的液态树脂,这是玻钎布浸胶时状态 B阶段:环氧树脂部分交联处于半固化状态,在加热条件下,又能恢复到液体状态 C阶段:树脂全部交联为C阶段,在加热加压下会软化,但不能再成为液态,这是多层板压制后半固化片转成的最终状态. 由于半固化片在板层压合过程中,厚度会变小,因而半固化片的原始材料厚度和压合后的厚度不一样,因而必须分清厚度是原始材料厚度还是完成厚度。另外,半固化片的厚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板厚、板层和板厂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只是一例。 同时该叠层中用了两块芯板,即core(FR-4).芯板是厂家已压合好的带有双面铜的基材,在压合过程中厚度是不变的。常见芯板见下:(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