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PPT讲稿

合集下载

《先天性巨结肠》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18
治疗
手术治疗: 新生儿期患儿应尽量保守治疗或结肠造口术, 待半岁左右再做根治手术。成人期患者症状加 重,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亦应行根治术。根治手 术要求切除距肛门齿状线1~2cm处以上的狭 窄直肠及狭窄段上5cm以上的扩张结肠。
整理课件ppt
19
手术治疗
拖出型直肠、 直肠端端吻合
由于直肠内括约肌 保持在持续性收缩 状态,导致肠道的 正常推进波受阻。 最后形成粪便潴留 、腹胀、大便不能 排出。
整理课件ppt
6
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婴幼儿
A 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B 经常便秘与腹泻交替
C 小肠结肠炎
整理课件ppt
7
临床表现-年长儿及成人
顽固性便秘 偶见急性肠功能不全 完全性肠梗阻 超短型巨结肠病,大便失禁
检查
整理课件ppt
13
检查
2.直肠肛管测压 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 法。(正常儿直肠内气囊注入2~3ml气体后, 1~3s内肛管压力迅速下降,而先天性巨结肠 病儿,向直肠内气囊注入很多气体,肛管压力 都不变,即无直肠肛管反射或无正常反射,有 的先天性巨结肠病儿,肛管压力不但不下降, 反而上升。
整理课件ppt
11
检查
1. X线钡剂灌肠
2. X线下钡剂灌肠是判定病变范围和选择术 式的重要依据。钡剂灌肠目的是显示痉挛段 及其上方的扩张段,因此确认扩张段即可。 痉挛段范围在降结肠以下者,侧位显示最清, 故一般仅摄带肛门标记的侧位X线片,但痉挛 段达乙状结肠时从正位观察才能全面。
整理课件ppt
12
整理课件ppt
22
整理课件ppt
23
整理课件ppt
8

先天性巨结肠讲课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讲课PPT课件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 康复至关重要,需注意饮食、运 动等方面的指导。
手术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过度 治疗或治疗不足。
并发症处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 症,如感染、出血等,有助于提 高手术成功率。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新生儿和儿童时期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先天性巨结肠等肠 道疾病。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意识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公众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认知度和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内容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和炎症,以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接受治疗和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和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肠道健康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健康教育和宣传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措施 先天性巨结肠的健康教育内容 先天性巨结肠的宣传方式
讨论重点:针对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和新的治疗 方法,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对病例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呼吁加 强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治疗经验和教训
早期诊断: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 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 治疗效果。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患儿 男,出生后出 现排便困难, 检查确诊为先 天性巨结肠。 经过手术治疗,
恢复良好。
病例二:患儿 女,出生后出 现呕吐、腹胀 等症状,检查 确诊为先天性 巨结肠。经过 保守治疗,症

先天性巨结肠健康宣教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健康宣教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尽早进 行儿科体检,定期观察儿童排 便情况,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和治疗。
先天性巨 结肠 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手 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药物来改 善肠道功能,缓解便秘和排便 困难。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保持肛门 卫生,避免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常见症状包 括便秘、排便困难、腹痛和肠道梗 阻等。
介绍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的原因:先天性 巨结肠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 与胎儿发育过程中结肠发育异 常相关。
先天性巨 结肠的危 害与预防
先天性巨结肠的危害与预防
先天性巨结肠的危害:如果不 进行及时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 道梗阻、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定期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 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 状。 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培养定 时排便的习惯,不要憋便。
饮食与生活建议
就医诊治:如果出现便秘和排 便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 治,避免病情恶化。
对患儿家 属的宣教
与支持
对患儿家属的宣教与支持
宣教先天性巨结肠的基本知识和诊 疗方法,加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 解和认知。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家属减轻 焦虑和压力,增加对疾病的正面态 度和应对能力。
对患儿家属的宣教与支持
鼓励参与治疗:患儿家属应积 极参与治疗,协助医生进行治 疗和康复工作。
养成良好 的排便习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正确用力:排便时不要用力过 猛,避免对肠道造成过大的压 力。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 惯,尽量在早餐后或饭后30分 钟内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先天性巨结肠汇总培训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汇总培训ppt课件
可变更体位 ,来回抽动肛管 ,调整肛管的位置 ,防止肛管在 肠腔内扭曲 ,切忌暴力操作 ,防止损伤肠壁 • B .插管必须插至扩张的结肠内有气体和粪便冲出时才达到 要求 ,一般插入 6-8cm以上 • C. 操作时可把肛管另一端放进水中,一般顺利进入后可见
气体冒出 • D . 用 甘 油 节 注 入 2 0 - 5 0 ml灌 洗 液 , 待 其 流 出 后 再 注 入
先天性巨结肠汇总
6
实验室检查
• 1.X线检查 典型病例平片可显示低位肠梗阻的征,其除了作为诊断外,还可以
了解病变肠段的长度,有否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情况。目前报道诊断率在
80%。 • 2.钡灌肠检查 可显示痉挛肠管及扩张肠管直径的差别,并可根据痉挛段长度
进行分型,同时可了解排钡功能及结肠壁有无水肿等炎症表现。 一般认为新
先天性巨结肠汇总
12
•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如果术后无大便排
出或仅有少量粪便排出、且伴有腹胀 ,患儿 哭闹不止则可能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 2 . 盆腔感染 :术后 3~ 5天高热、腹胀 ,肛门有 脓性分泌物 ,肠鸣音消失 ,应禁食。大剂量使 用广谱抗菌素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支持 疗法 ,保留肛管 ,保持肠道排出通畅。 3 .术先天性 Nhomakorabea结肠汇总
14
4. 巨结肠根治术 诊断明确后,对于全身状况良好的 患儿,应尽早行巨结肠根治术。
• 主要的传统经典术式包括: • (1) .Swenson手术(拖出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 (2) .Duhamel 手术 (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 : • (3) .Rehbein 手术(结肠切除、盆腔内低直肠结肠吻合
后高热、腹泻、大量水样便或排便不畅有
潴留 ,提示结肠炎 ,需大量补充液体

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演示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演示课件
术式选择
根据患儿年龄、病变类型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 方式包括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并发症预防
术前充分评估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术中精细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加强护理 和营养支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策略
药物治疗
针对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的药物治疗研 究正在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出现更加安全 有效的药物。
B
C
肠道微生态调节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恢复肠道微生态 平衡,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个性化治疗
基于患者的基因型、临床表现等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营养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 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饮食调整建议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消化问题, 提供饮食调整建议,如增加膳食 纤维摄入、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
物等。
康复训练及随访管理计划
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锻 炼、呼吸训练、排便训练等。
D
谢谢聆听
体格检查
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直肠指检可触及狭窄段和扩张段。
03
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灌肠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方法,可显示痉挛段和扩
张段,以及移行区的形态。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该病也可表现为腹胀、呕吐、便血等 症状,但X线检查可见肠壁积气、门 静脉积气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先天性 巨结肠相鉴别。
流行病学特点
01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预防与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2. 谁需要关注先天性巨结肠? 3.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4. 如何预防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5. 如何管理和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定义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指婴幼儿出生时就存在的结 肠发育不良或神经元缺失,导致肠道无法正常排 便。
谁需要关注先天性巨结肠? 医疗人员
儿科医生和产科医生应对高风险孕妇进行密 切监测。
早期的干预和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筛查时机
出生后应尽早进行筛查,特别是在有相关症状的 情况下。
可通过影像断? 诊断方法
及早识别症状对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谁需要关注先天性巨结肠?
谁需要关注先天性巨结肠?
高风险人群
新生儿、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婴儿需要特别 关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 题。
谁需要关注先天性巨结肠?
母亲健康
母亲在孕期的健康状况也应受到关注,包括 营养摄入和疾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等母体疾病可能影响胎儿的 健康。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家长的积极态度能促进孩子 的康复。
谢谢观看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超声波和肠镜检查。
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后续观察
确诊后需要进行持续的观察和随访,以评估病情 发展。
定期复查能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如何预防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孕期护理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避 免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产检可以确保母婴健康。

儿科先天性巨结肠课件PPT

儿科先天性巨结肠课件PPT

• (2)呕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 由于功能性肠梗阻,患儿出现呕吐,量 不多,呕吐物含少量胆汁,严重者可见粪样液,加上长期腹胀、便秘使患 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致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或有低蛋白血症 伴水肿。
• (3)直肠指检 直肠壶腹部空虚,拔指后由于近端肠管内积存多量粪便, 可排出恶臭气体及大便。
• (1)新生儿、婴儿一般情况差,梗阻症状严重,行非手术治疗者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患儿一般情况尚可,非手术疗法有效果,可用扩肛、缓泻药、 开塞露可保持每天排便,患儿无明显腹胀,饮食、生长发育和营养均在正 常范围,可延至6个月后行根治术,对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应加 强营养支持疗法。
• (2)密切观察病情 特别注意有无小肠结肠炎的征象,如高热、腹泻、排 出奇臭粪液、伴腹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做好手术前准备。
感谢观看
讲授人:
联系电话:

【护士长提问】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 答: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病(HD),是由 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 扩张。
先天性巨结肠可分为哪几型?
• 答:该病发生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基本病理变化 是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在形态学上可分为痉挛段、 移行段和扩张段三部分。除形成巨结肠外,其他病理生理变化还有排便反 射消失等。
• 辅助检查 腹部立位平片示低位结肠梗阻,近端结肠扩张,盆腔无气体。
• 入院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
• 目前的治疗措施 口服缓泻药、润滑剂,帮助排便;使用开塞露、扩肛等 刺激括约肌,诱发排便;灌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心 电监护记录24h出入水量;准备择日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 和部分扩张结肠。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PPT课件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PPT课件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主要原因可以是遗传因素或者胎儿发育 过程的异常
常见症状与表现
常见症状与表现
便秘:排便困难、腹胀等 消化不良:食物不易消化吸收、体重增 长慢
常见症状与表现
腹部肿胀:由于结肠膨大导致腹部膨胀
早期发现与诊断
早发现与诊断
定期的婴儿体检可有助于早期发现症状 医生会进行肛指检查和X射线等检查来 确认诊断
预后与展望
及时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先天性 巨结肠的认识和关注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 教育PPT课件
目录 课件概述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常见症状与表现 早期发现与诊断 治疗与护理 预后与展望
课件概述
课件概述
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什么病情 强调健康教育对于患儿和家庭的重要性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指肠 道受发育异常导致结肠膨大 该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可能会导致便秘 、肠道炎症等问题
早期发现与诊断
确定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治 疗方案
治疗与护理
治疗与护理
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术、造口术等 药物治疗:如使用通便药、抗炎药等
治疗与护理
护理指导:家庭需要掌握正确的喂养方 法和生活习惯
预后与展望
预后与展望
随着治疗的进步,许多患儿可以得到有 效的控制和改善
定期复诊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可以更好地 控制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实巨结肠的改变不是先天性的,
而是由于巨结肠的远端肠壁内没有 神经节细胞,使远端肠管处于痉挛 狭窄状态,丧失了蠕动和排便功能, 近端结肠内大便、气体蓄积,继发 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的改 变。
• 所以目前有些文献将此病称为无神经
节细胞症或无神经节细胞性巨结肠。
(AM――Aganglionar Megacolon)
小肠结肠炎
• 多发生在出生后3个月内,表现为:高
热、腹泻(每日4~5次,甚至10次以 上)、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征象,高度 腹胀,小肠结肠极度充气扩张,呼吸 窘迫、出现中毒症状。直肠指诊:有 大量恶臭、稀水样便或气体溢出。X线 片见多个液气平,血象WBC明显增高, 核左移。
• 3.肠穿孔、腹膜炎:急性肠梗阻时
需作辅助检查:
• 1.腹部X线检查:可见扩张充气的
结肠影,表现为结肠梗阻。
• 2.钡灌肠:小儿需作低压稀钡灌肠。
可以了解病变范围,为术式选择提 供依据。 检查前不洗肠、不扩肛。
• 3.直肠肛管测压:了解肛管有无正
常松弛反射。
• 正常直肠内气囊注入2~3ml气体后,
肛管压力迅速下降,而本病患儿肛 管压力无变化或反而上升,肛管无 正常松弛反射。
• ⑴ 痉挛段(狭窄段):肠管变细,呈
持续性痉挛状态,肠壁暗红、僵硬,轻 度水肿、肥厚。
• 组织学改变:是本病的特征。肠壁肌间
神经丛(Auerbach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Meissner丛)内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 神经纤维增生粗大,排列紊乱。
• 神经节细胞显著减少或变性,发育不良
又称巨结肠类缘性疾病。
•⑵ 移行段:呈梯形或漏斗状,长约
3~8CM,是痉挛段与扩张段的过渡形 态。
• 组织学改பைடு நூலகம்:同痉挛段,无神经节细
胞,说明此段为痉挛段的被动扩张部 分。
• ⑶ 扩张段:即Hirschsprung所说的先天
性巨结肠部分。在新生儿期扩张形态不典 型,随病程进展,出现结肠肥厚、扩张, 坚韧,颜色灰白。
• 组织学改变:远端神经节细胞可能缺如、
先天性巨结肠课件
• 1886年,丹麦医生Harald Hirschsprung
报告了两例病儿,7个月、11个月,详 细描述了病儿的便秘症状及死后所见扩 张结肠,二年后文章发表,由于他认为 病变部位在巨结肠,所以称此病为“先 天性巨结肠”,并沿用至今。也将该病 称为赫什朋病(HD――Hirschsprung Disease)。
• 4.直肠肌层或粘膜活检:确定有无
神经节细胞。直肠黏膜下固有层组 化染色可见大量乙酰胆碱酯酶阳性 染色的神经纤维。
• 5.病理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后,对
大体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最可靠,并 可了解切除范围是否足够。
【鉴别诊断】
• 1.特发性巨结肠:与排便训练不当
有关,无新生儿期便秘史,2~3岁时 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慢性便秘伴肛 门污粪,便前腹痛,直肠肛管测压有 正常排便反射。
肠壁血运障碍;洗肠时胶管过硬或注 水太多,加之肠壁薄、粘膜溃疡,可 发生肠穿孔,致腹膜炎。
• 4.水中毒:洗肠或输液不当,均可
引起脑水肿、心衰或肺水肿等。故应 严格控制输液量,洗肠用等渗盐水。
• 5.全身性:感染、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等。
【诊断】
• 根据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易诊
断。
• 为明确诊断并了解病变部位及范围,
• 另外,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也有重要的
病理意义,无正常排便反射,导致便秘。
【临床表现】
• 新生儿为急性肠梗阻的表现—腹胀、
呕吐、不排便气;
• 幼儿和儿童期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和
腹胀、全身营养不良—慢性不完全 性肠梗阻。
• 1.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可延
迟至24小时以后,甚至数天后,最 长者生后10天不排便。发展为顽固 性便秘,最初口服缓泻剂或刺激肛 门能排便,以后需洗肠维持排便, 否则3~7天,甚至数周不能自行排 便。
• 人胚5~6周时,仅食管和胃壁内有神经母
细胞;7~8周时,移行到小肠;10~12周, 移行至全部结肠。
• 如果此迁移发育过程在某一处停顿,
则使远端肠道肠壁肌间和粘膜下神 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 持续痉挛,造成功能性肠梗阻,致 近端结肠继发扩张。
• 2.遗传因素:
目前公认长段型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家族发病率为1.4%~7.8%。
• 本病发病率较高,并有逐渐增加的趋
势。国外1951年报告为1/2~3万, 1963年为1/2千~1万,目前为1/ 2000~5000,国内资料为1/5000。
• 男女比率为4∶1,男孩多见。
【病因】
• 1.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 • 肠内神经节细胞是由神经嵴的神经母细胞
从头向尾方向移行、发育来的。
减少或变性;距痉挛段15CM以上的扩张肠 管内神经节细胞已正常。
• 2.病变范围及分型:病变范围指无
神经节细胞的范围或痉挛段改变的 累及部位。根据其进行分型:
• ⑴常见型(普通型):病变范围在乙
状结肠以下,即肛门至乙状结肠远端。 占70%。
• ⑵ 短段型:直肠远端部分,3~8CM
左右。占8%。
超短段型:<3CM,不需手术。
• 2.进行性腹胀、便秘:可见肠型,
左下腹触及粪便或粪石,腹壁静脉 怒张。
• 3.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含胆汁,
或粪样物。
• 4.直肠指检:直肠壶腹空虚,退出
手指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喷出。
【并发症】
• 1.肠梗阻:由顽固性便秘、不全肠
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 2.小肠结肠炎:是本病最常见、最
严重的并发症,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主 要死因,亦称巨结肠危象,死亡率高 达50%。 占巨结肠死因的60%。
此外,性别比率与病变范围呈规律性 变化:病变段越短,男性越多;病变段 越长,女性越多。
• 3.肠壁内微环境改变:
细胞外基质蛋白、免疫因素、神经 生长因子等与巨结肠的发病有关。
• 4.其他因素:
巨细胞病毒感染、肠壁缺血、缺氧, 神经毒性物质等。
【病理】
• 1.病理改变:在形态学或大体标
本上可分为三部分:
• ⑶ 长段型:病变范围达到结肠脾曲以
上,甚至达横结肠、结肠肝曲。约占20 %。
• ⑷ 特殊型:病变范围累及全部结肠及
末端回肠,为全结肠型,亦称回肠-全 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或全消化道型。 占2%。
• 3.病理生理:
• 病变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节细
胞有自主控制肠蠕动的功能),使肠蠕 动功能丧失,肠管持续痉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