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梭罗

合集下载

个人与国家之间梭罗的《不服从论》

个人与国家之间梭罗的《不服从论》
• 一八四三年為拒付人頭稅(poll tax)的罪名被捕 下獄。 • 他以拒絕納稅的方式,抗議美國發動美墨戰爭且 在新領地支持蓄奴制度。他要問,老百姓為何要 透過納稅的方式,在財務上支持政府去進行如此 不公義又愚蠢的罪行? • 這促使他在一八四七年發表「公民不服從論」演 講詞,一八四九年編印成小冊。文中探討國家與 政府的本質,個人對國家以及國家對個人的關係。
前言(2)
• 這句話就是出現在他一篇有名的文章《公 民不服從論》(Civil Disobedience)中。 • 他這篇文章最初於一八四九年五月發表。 當初並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讀者為數極 少。 • 可是在發表後約一百年間,這篇文章不僅 有千千萬萬的人閱讀過,而且影響了千千 萬萬人的命運。
梭羅的生平(1)
梭羅「公民不服從論」對後世非暴 力抗爭的影響(3)
• 一九一五年初甘地回到印度,領導印度人 民爭取獨立,他最常用的武器便是「不服 從」、「不合作」,到了一九四七年八月 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得不給予印度及巴基斯坦以自治領 的地位。 • 從此,梭羅的「公民不服從論」在甘地的 手中獲得實踐而且證明有效,儼然成了世 界上被壓迫人民迫不得已的主要反抗方式。
「公民不服從論」對後世非暴力抗
爭的影響(4)
• 鼓舞著全球五大洲的人民運動陸續推翻獨 裁者
– 一九八六年菲律賓重返民主的人民革命 –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終結高壓統治 – 一九八九年八月波蘭團結工聯終結波蘭共黨獨 裁統治,啟發歐亞共黨國家人民以非暴力抗爭 的方式追求民主浪潮,促使東歐和蒙古等共黨 警察國家也紛紛轉型為新興民主國家
「公民不服從論」的思想內容(1):
政府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便
• 大多數的政府卻常常形成人民的不便。 • 美國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美國人民傳統性格所使然;而 且,若不是有一個政府擋住他們的路,美國人民一定會完 成更多的成就。 • 由於政府只應是一種權宜之便,人民樂於服從,以便使他 們不受別人的侵擾;如過去有人說過的,最令人稱便的政 府,也就是能令絕大多數的人免於遭受他人侵擾的政府。 • 他承認人類尚未進化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所以政府還是不 得不設的。 • 他主張「立即能有一個較好的政府。應該讓每個人都能表 明態度,究竟他內心中所尊敬的政府應該是甚麼樣子的。」

论公民的不服从

论公民的不服从

“我出身高贵富产,
不可为篱下傀儡,
或侍佣器具致用
于普天君王之国。”[威廉·莎士比亚:《约翰王》(King John)第五幕第二场]
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同胞的人,在他们看来无用而自私;可把自己部分奉献给他们的人,却被称为恩人和慈善家。
如何对待今天的这个美国政府,才与一个人相称呢?我回答说,与它在一起,他就不可能不蒙受耻辱。我片刻都不可能认可那政治机构既是我的政府,也是奴隶的政府。
一切投票都是一种游戏,就像跳棋或双陆棋,稍许染上了道德色彩,玩正确与错误,加上道德问题;而赌博自然伴随着它。选民的品德没有被用来下赌注。我投了我的一票,或许按照我所认为正义的;但是,我对于那正义可能获胜并不十分在意。我愿意将它托付给多数派。因此,它的义务从未超过权宜的义务。连为正义投票也帮不了它。它只是无力地向人们表示,你的愿望是它该获胜。明智者既不会让正义听任运气的摆布,也不盼望它凭借多数派的力量获胜。民众的行为几乎不具备美德。若多数派终于投票赞成废除奴隶制了,大概是因为他们对奴隶制漠不关心,或者因为没有剩下什么奴隶制可供他们投票废除。那时,他们将是唯一的奴隶。通过投票来维护自己的自由的人,只有他的投票才能够促进奴隶制的废除。
修改译文后,请在讨论页注明原因、增补校勘记或直接用模板:參添加注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由衷地认可这句箴言:“最好的政府治理得最少”;我也希望见到它被更迅速而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它得到贯彻后,最终就意味着这句,也是我所相信的——“最好的政府一无所治”;当人们为之做好准备时,那将是他们愿意拥有的那种政府。政府至多只是权宜之策;可大多数政府,且有时是所有政府,通常是失策的。已对常备军提出的异议是众多而有力的,理应获胜,同样地,至少也可以对常设政府提出异议。常备军只是常设政府的一支武装。政府本身只是人民所选择的执行其意志的方式,在人民能够靠它做事之前,同样有被滥用和腐蚀的倾向。且看目前的墨西哥战争,就是寥寥几人把常设政府当作其工具来利用的杰作;因为,人民当初是不会应许这一手段的。

阿伦特:论公民不服从

阿伦特:论公民不服从

汉娜·阿伦特:论公民不服从1970年春,纽约律师协会为纪念百年诞辰举行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十分低沉——“法律消亡了吗?”了解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样绝望的呼喊,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是因为街头犯罪的激增,还是因为深刻地洞察到,除了“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组织成熟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能有效的保证法律变革朝着人们想往的方向发展”1以外,“现代专制体制所展示的各种罪恶都在暗中削弱着对忠诚于法律的重要性的单纯信仰”?尤金?V?罗斯托(Eugene V. Rostow)要求与会者就这个题目准备论文,鼓舞士气,展望前景。

其中一个主题是关于“一致同意(consent)的社会中公民对于法律的道德关系”的讨论,下文的评论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在很大程度上与两个坐过监牢的著名人物有关——雅典的苏格拉底和康科德的梭罗。

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法学家们津津乐道,是因为这看似证明了,除非违法者自愿甚至热切的迎受惩罚,否则不服从法律的行为不能被赋予正当性。

几乎没有人会不赞同塞纳托尔?菲利普?A?哈特(Senator Philip A. Hart)的观点:“我对于不服从者的任何容忍,都要看他是否自愿接受法律加之于他的一切惩罚。

”2这一论调回复到对苏格拉底的通行理解或者说误解上,而且,在这个国家中,由于“我们法律的咄咄怪事之一就是,〖由此,个人〗受到鼓励,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被强制通过公民不服从的个人行为来创造一种重要的法律权利”,3所以这种看似合理的成分被大大的加强了。

如下所见,这一怪现象导致了一场奇特的而且不甚美满的理论婚姻——道德感与合法性,良知与国法(law of the land)的结合。

因为“我们的二元制法律体系使州法与联邦法律的不一致成为可能”,4所以早期的民权运动尽管明显违反了南部诸州的法律和条例,实际上可以将之看作只不过是“在我们的联邦体制下,越过州的法律和权威而直接诉诸国家的法律和权威”。

我们可以得知,尽管一百年来并没有得到实施,但确实不存在哪怕是最微弱的怀疑,“认为〖州〗的法令在联邦法下形同虚设,”以及“全都是某一方在违反法律”。

论公民不服从的演进及启示2

论公民不服从的演进及启示2

论公民不服从的演进及启示2公民不服从的理论演进及其启示*——兼对香港“占中”事件的反思石绍斌**(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浙江315211)摘要:公民不服从是一种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以使政府的法律或政策发生改变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其行使要求公开且非暴力。

公民不服从理论萌芽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在自然法思想中生根,在梭罗、罗尔斯等学者的研究下成为一种较完善的理论,并在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领导下进行了实践。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公民具有“不服从”的思想,但更需要公民具有非暴力、尊重法律等思想。

2014年发生在香港地区的“占中”事件由“公民抗命”蜕变到“违法占街”,展示了我国公民民主认知的孱弱,需要警惕和反思。

关键词:公民不服从非暴力法律权威香港“占中”随着民主和法制的发展,遵守法律已成为当代法治国家的共识。

但因人认识的有限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法律的局限性,甚至产生与人的美好愿望相冲突的“恶法”,公民对此是否有不服从的权利呢?基于这一理念,公民不服从理论在西方得以产生、发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

我国至今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公民不服从的实践,在理论方面也只是停留在对西方理论翻译和介绍上。

但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我国公民正越来越积极地通过一些“类似”于公民不服从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尤其是2014年发生在香港地区的“占中”事件。

为此,正确认识公民不服从理论有助于公民诉求的理性发展。

一、公民不服从的涵义公民不服从这一概念来源于英文“civil disobedience”。

由于“civil disobedience”一词最早出现在梭罗发表的一篇有关不服从政府法令文章的标题中,所以“civil disobedience”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由梭罗提出,但事实上,“civil disobedience”这个标题是在梭罗去世后,他的文章《对市政府的抵抗》被收录进一本论文集时,由后人改动而来。

[1]尽管梭罗本人从未使用过“civil disobedience”,但他却因其贡献而一直被视为此概念的创始人。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美〗亨利.戴维.梭罗著,18492005年10月,『福子书屋』整理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 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Civil Disobedience)》(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

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美〗亨利.戴维.梭罗著“在一个监禁正义之士的政府统治之下,正义之士的真正栖身之地也就是监狱。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是位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毕业于哈佛大学。

在担任了数年小学校长之后,梭罗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作 他终生的事业。

他是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的信徒,是先验主义运动的一位领袖。

与浪漫主义和改革结合在一起的先验主义推崇感觉和直觉胜过理智,宣扬个人主义和内在的心声──完整和自然的声音。

《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我衷心接受这句名言:“管得越少的政府,就越是好政府。

”我也十分希望看到这句话被迅速、系统地实施。

如果该思想被彻底实施,最终将会得到大约这样一个结果:“什么都不管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

”这也是我坚信的。

当人们准备好接受它时,这便会成为人们将拥有的那种社会管理模式。

政府至多算某种权宜,可带来方便,但大部分政府通常、所有的政府有时都不带来方便。

我们一直以来谴责常备军。

常备军人数众多,机构繁冗,好采用暴力,所以反对声此起彼伏本为理所应当。

到最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谴责会指向常设政府,常备军只是政府的一条手臂而已。

政府本身是一种形式,一种人民选举出来执行自己意志的形式,但当人民需要它执行民意时,它却像常备军一样可能被人利用,甚至滥用。

看看现在正在进行的美墨战争吧,它正是相对少数人利用政府工具的杰作,因为从一开始,人民就不同意这种做法。

现在的美国政府是过去留下来的,但是历史不长。

它始终在努力要把自己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但实际上每一刻它都在丢失一些东西,不能让自己完好无损。

它本身不像一个活人那样充满生机和力量,因为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自己。

对人民来说,政府倒更像是一杆木枪。

虽然如此,它却并非完全不必要,人民总是需要这样一种复杂的大机器,听一听它的噪音,以此满足他们对“社会管理秩序”的想法。

这样一来,政府们的优势便显露出来,展示出它们是多么有能力去指挥国民,欺骗自己,只为了一己私利。

这样当然很好,我们也必须接受。

但是,这个政府却从未想过促进任何事业的发展,而是身手敏捷地走偏了。

它不去促进国家的自由,也不去稳定西部的骚乱,更不好好以身作则教化国民。

美国人天生自带的性格,创造了美国人现在所有的成就,但如果没有政府干扰,他们还会做得更多。

政府作为表达人民意愿的一种工具,是一种可提供便利的权宜工具,人们非常乐意通过它保持彼此独立。

但正如我从前所说,当政府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宜时,它就最大限度地独立了。

Civil Disobedience《论公民的不服从》读后感

Civil Disobedience《论公民的不服从》读后感

The review of Civil DisobedienceHenry David Thoreau is recognized as an essayist, a poet, a naturalist, a philosopher and most importantly a transcendentalist. His masterpiece, Walden, is the embodiment of his belief which advocates feelings rather than senses and promotes individualism. There is also another one reveal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oreau, that is the Civil Disobedience.In July, 1846, Thoreau was put into jail since he refused to pay a poll-tax of $2.00 to a government he thought unjust. Though this event was insignificant enough, it inspired Thoreau to write his famous essay, “Civil D isobedience”which advocating passive resistance to unjust laws of society, influenced people such as Mahatma Gandhi. Through Gandhi, Thoreau’s theory has become a great tool in political activities.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essay, the prerequisite is to know one concept—the civil disobedience. Is civil disobedience the same as the right against the law?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fter reading the book, I’ve got an idea that in some sense they are alike. But civil disobedience sh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resistance against unjust laws based on conscience. The civil disobedience is a moral right, while the right against the law is one of the basic human rights. Thoreau stresses on the individual’s effect, so the civil disobedience is very important. “Action from principle, the percep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ight, changes things and relations; it is essentially revolutionary, and does notconsist wholly with anything which was.” So even one person who fights against the unjust law is in minority, his action may still have a great meaning.In concerning of the civil disobedience, Socrates comes into my mind. Contrary to Thoreau, who advocates th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unjust laws, he proved by his own action that even the law is unjust, we should also obey it. In comparison with Thoreau, Socrates gives us a negative example. The reason for such an action was also revealed by Thoreau in Civil Disobedience. “Unjust laws exist: shall we be content to obey them, or shall we endeavor to amend them, and obey them until we have succeeded, or shall we transgress them at once? Men,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y ought to wait until they have persuaded the majority to alter them. They think that, if they should resist, the remedy would be worse than the evil. But it is the fault of the government itself that the remedy is worse than the evil. It makes it worse.” So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ivil disobedience is essential in our lives.The main topic in this essay is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oreau, the individual is a higher and independent power tha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aw. The authority of government is not absolute; it must have the sanction and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Just as he pointed out that, “I think that we should be men first, and subjects afterward.”Why did Thoreau come up with such an idea? T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the government is not worthy of trust. He considered it as the mode which the people have chosen to execute their will, at best but an expedient. But in fact, many governments, including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are sometimes inexpedient. Instead they have become the tools for a few individuals. “Under a government which imprisons unjustly, the true place for a just man is also a prison.”Second, the government has not the vitality and force of a single living man, what it does have is just a mighty power. So the government is liable to be abused and perverted before the people can act through it. More poignant is that, the government never furthered any enterprise, but by the alacrity with which it got out of its way. The character inherent in the people has done all that has been accomplished; and it would have done somewhat more, if the government had not sometimes got in its way.Thus we can see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not absolute, the individual is higher than it. So is the government a dispensable organization? But, according to Thoreau, unlike those who call themselves no-government men, he asked for, not at once no government, but at once a better government. So what kind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best in Thoreau’s opinion? We can know i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essay, “T he government is best which governs least.” In order to achievethis perfect government, there are two principles we should keep in mind. First, conscience must be place above the law made by the majority. Because the law made by the majority is not based on justice, instead it is based on the power of the majority. The only obligation which we have a right to assume is to do at any time what we think right. In this way, we can keep a balance between the justice and the law.Seco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sure people’s right of civil disobedience. This is not to s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olerate the crimes. It mea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low people to do some adjustments. People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government in a good way, rather than passively adapted to the changes of the government.In short, Thoreau’s idea is focused on the point of individual; he thought that the individual is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 not the government. The unjust laws exist,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the country makes law by the power instead of the conscience. So the civil disobedience is very crucial in our daily lives.。

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

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

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我由衷地同意这个警句──“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

我希望看到这个警句迅速而且系统地得到实施。

我相信,实施后,其最终结果将是──“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进行治理的政府”。

当人们做好准备之后,这样的政府就是他们愿意接受的政府,政府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大部分政府,有时所有的政府却都是不得计的。

对设置常备军的反对意见很多、很强烈,而且理应占主导地位,它们最终可能转变成反对常设政府。

常备军队不过是常设政府的一支胳臂。

政府本身也只不过是人民选择来行使他们意志的形式,在人民还来不及通过它来运作之前,它同样也很容易被滥用或误用,看看当前的墨西哥战争,它是少数几个人将常设政府当作工具的结果,因为,从一开始,人民本来就不同意采取这种作法。

目前这个美国政府──它不过是一种传统,尽管其历史还不久,但却竭力使自己原封不动地届届相传,可是每届却都丧失掉一些自身的诚实和正直。

它的活力和气力还顶不上一个活人,因为一个人就能随心所欲地摆布它。

对于人民来说,政府是支木头枪。

倘若人们真要使用它互相厮杀,它就注定要开裂。

不过,尽管如此,它却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们需要某种复杂机器之类的玩意儿,需要听它发出的噪音,藉此满足他们对于政府之理念的要求。

于是,政府的存在表明了,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如何成功地利用、欺骗人民,甚至可以使人民利用、欺骗自己。

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真了不起。

不过,这种政府从未主动地促进过任何事业,它只是欣然地超脱其外。

它未扞卫国家的自由。

它未解决西部问题。

它未从事教育。

迄今,所有的成就全都是由美国人民的传统性格完成的,而且,假如政府不曾从中作梗的话,本来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为政府是一种权宜之计,通过它人们可以欣然彼此不来往;而且,如上所述,最便利的政府也就是最不搭理被治理的人民的政府,商业贸易假如不是用印度橡胶制成的话,绝无可能跃过议员们没完没了地设置下的路障;倘若完全以议员们行动的效果,而不是以他们行动的意图来评价的话,那么他们就理所当然地应当被视作如同在铁路上设路障捣蛋的人,并受到相应的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生来高贵,故受不得奴役,
我不比任何人低也不受制于任何人,
我不是有用的仆人和工具,
不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服务。
有的人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了他的同胞,却仿佛被人们认为无用、自私;有的人只奉献了一点点,却被高歌为恩人、慈善家。
对待当今的美国政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算正直之人呢?我回答:和它有任何关系都使人蒙羞。如果它同时是奴隶们的政府,我怎能承认这个政治机构是我的政府?要我成为这样的政府的臣民,我一秒钟都不愿意。
《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梭罗
———————————————————————————————— 作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期:
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
我衷心接受这句名言:“管得越少的政府,就越是好政府。”我也十分希望看到这句话被迅速、系统地实施。如果该思想被彻底实施,最终将会得到大约这样一个结果:“什么都不管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这也是我坚信的。当人们准备好接受它时,这便会成为人们将拥有的那种社会管理模式。政府至多算某种权宜,可带来方便,但大部分政府通常、所有的政府有时都不带来方便。我们一直以来谴责常备军。常备军人数众多,机构繁冗,好采用暴力,所以反对声此起彼伏本为理所应当。到最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谴责会指向常设政府,常备军只是政府的一条手臂而已。政府本身是一种形式,一种人民选举出来执行自己意志的形式,但当人民需要它执行民意时,它却像常备军一样可能被人利用,甚至滥用。看看现在正在进行的美墨战争吧,它正是相对少数人利用政府工具的杰作,因为从一开始,人民就不同意这种做法。
没有一声送别的锣鼓,没有讣告,
当他的尸体被草草埋进“堡垒”,
没有一个士兵为他鸣枪送别,
在我们的英雄埋葬的坟前。
大批的人不是作为“人”在为这个国家尽忠,而是作为肉体机器。这就是常备军、民兵、狱卒、警察、临时兵团等。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运用自己的道德感和判断力,他们把自己降格成为木头、泥土或石头。也许可以大批量制造木头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此,这些人就像卑微的稻草或是一块肮脏的烂泥,还需要什么尊严呢?他们的价值充其量就是一匹马或是一条狗。然而,正是他们这样的人被普遍认为是良民。其他的那些议员、政客、律师、外交官、高官,用他们的头脑服务国家,却毫无道德观念,可能为魔鬼服务却浑然不知,就好像魔鬼才是他们的上帝。还有另外一小部分人——英雄、爱国者、烈士、广义上的改革家和其他用良知为这个国家服务的人——往往都在抵制这些行径,所以统统被它视为敌人。智慧的人要有所作为,必须首先作为“人”存在,不应被降低成一块“泥巴”,只为“挡住墙上的风洞”。当他脱离世俗、尘归尘土归土时可以说:
但是,作为一个公民,如实地讲,我并不完全赞同那些自称无政府主义者的人,比起无政府,我更赞同有一个好政府。让每个人都说明什么样的政府会赢得他们的尊重,这将是政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毕竟存在现实原因。为什么人民一旦掌握权力,便会立刻同意由多数人来进行统治,并持续统治很长时间?多数人进行统治,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权力,也不是因为这对少数群体来说似乎最公平,而是因为,他们是最强大的。但是,在诸多政府形式中,由多数人进行管理的政府在很多时候也是有失公平的,甚至超乎理解地不公。那么,能不能有这样一种政府,对于一件事情的对错,不是完全由强势多数的意志决定的,而是以道德为标准去评判?能不能有这样一种政府,强势多数只决定那些可以根据权宜原则进行管理的问题?难道公民在某个时刻必须让良心在立法者面前止步?良心是一丝一毫都不得违反的啊!如果可以违反,人们还要良心做什么!我想,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臣民”。遵守法律就是对正义的尊敬,这种思想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但是,无论何时,只要是我认为是正义的事情,我都有义务去做。群体是没有道德的,这话说得贴切,但若群体由道德高尚的人组成,群体便有了道德。法律并不让人正义,一丝一毫都不会,法律只是让人服从自己,所以,一个最善良的人,也可能因为严格遵守法律而成为不公的代言人。那么,对法律的绝对遵守一般会得到何种自然结果呢?你也许看见过一队士兵,上校、上尉、班长、士兵、军火搬运工……所有人整齐划一地行军,跨过高山,穿过溪流,奔向战场。这其实并不是他们内心的意愿,甚至有悖常识和道德,所以,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行军,让他们每个人都心惊肉跳。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行动只是一纸军令,是该死的公事,他们在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和平的。那么,他们算什么,还是人吗?或许他们只是移动的堡垒、弹盒,在为某些不择手段的掌权者效劳?参观一下海军造船厂,盯着某个水兵,你就知道,这正是美国政府的产物,或者说只有美国政府可以施这妖术把一个人变成这样。我们在这个海军身上看不到一点点人性的影子或记忆。他只是被安排在外面站岗的人,活着。而有人说得好:他其实早就带着陪葬物,埋在武器堆里了,不过也可能是:
现在的美国政府是过去留下来的,但是历史不长。它始终在努力要把自己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但实际上每一刻它都在丢失一些东西,不能让自己完好无损。它本身不像一个活人那样充满生机和力量,因为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自己。对人民来说,政府倒更像是一杆木枪。虽然如此,它却并非完全不必要,人民总是需要这样一种复杂的大机器,听一听它的噪音,以此满足他们对“社会管理秩序”的想法。这样一来,政府们的优势便显露出来,展示出它们是多么有能力去指挥国民,欺骗自己,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样当然很好,我们也必须接受。但是,这个政府却从未想过促进任何事业的发展,而是身手敏捷地走偏了。它不去促进国家的自由,也不去稳定西部的骚乱,更不好好以身作则教化国民。美国人天生自带的性格,创造了美国人现在所有的成就,但如果没有政府干扰,他们还会做得更多。政府作为表达人民意愿的一种工具,是一种可提供便利的权宜工具,人们非常乐意通过它保持彼此独立。但正如我从前所说,当政府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宜时,它就最大限度地独立了。贸易和商业若不是像印度橡胶一样有足够的弹性,就无法跳过立法者们不断设下的一道道障碍。如果我们根据立法者给我们带来的后果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意图,那他们真应当同那些把障碍物放到铁轨上的调皮捣蛋者一样,受到同样的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