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一)冠状动脉狭窄

狭窄的评估可以通过肉眼、量化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等方式进行。冠状动脉狭窄可用狭窄直径减少的百分比或者狭窄面积减少百分比来表示。肉眼评估时多用直径减少百分比表示;直径狭窄50%,相当于面积狭窄75%;

大于50%的直径狭窄和大于75%的面积狭窄通常可以认为在运动中诱发血流下降,大于85%的直径狭窄可以引起静息时血流下降;如果一根血管有数个程度相同的狭窄,其对血流的影响呈累加效应。如在前降支只有一个50%的狭窄,可能没有很多临床症状,但如果有两个以上的50%的狭窄,则临床意义与90%的狭窄相同。在一条心血管上有数个不同程度的狭窄,应以最重的狭窄为准。如果狭窄程度相同,长管状狭窄对血流的影响大于局限性病变。

根据ACC/AHA的建议,冠脉病变分为A、B、C型三种,其中B型又分为B1、B2型(仅符合一项B型病变的为B1型,。型)B2型病变特征的为B项或以上的2符合.

(二)钙化冠状动脉造影对钙化的识别低于IVUS。一部分患者在X线下可以观察到沿血管走形的条状影,其亮度和大小反映了钙化的程度;

(三)溃疡

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发现溃疡,其造影表现为“龛影”;

(四)瘤样扩张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样也是动脉

粥样硬化的结果,但也见于冠状动脉炎。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表现为瘤样扩张。

(五)夹层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球囊预扩自发性夹层较为少见。.张病变时,经常出现冠脉夹层。有时在造影时也会发生冠脉夹层。

根据冠脉夹层的形态学不同,可分为:

A型夹层:注射少量造影剂或造影剂清除后造影剂无滞留,

冠脉腔内出现局限性线形透光区;

B型夹层:冠脉管腔内出现与血管平行的条状显影;

C型夹层:血管壁外造影剂滞留;

D型夹层:螺旋形夹层;

在上述类型中,A型和B型夹层预后较好,很少发生血管急性闭塞,C型和D型夹层的预后差,尤其是D型,易出现血管急性闭塞。

(六)血栓

血栓性病变最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冠脉造影表现为冠脉腔内“毛玻璃样改变”或者出现充盈缺损。与IVUS相比,冠脉造影对较小血栓的识别敏感性较低;(七)心肌桥

心肌桥血管段由于其上肌束的压迫,在心脏的收缩期血

管受压明显,在舒张期恢复正常或受压程度减轻。与冠状动脉痉挛不同,在注射硝酸甘油后,心肌桥血管段受压会更加明显。心肌桥多见于前降支中段,但是在对角支、回旋支和右冠也可以出现心肌桥。

(八)冠状动脉痉挛

在冠脉造影过程中经常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同时伴有心前区不适或胸痛症状,原因多为造影导管或其他器械刺激血管所致。当怀疑冠脉痉挛时,应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

(100-200ug),1-2min后再在同一投照体位进行冠脉造影;

(九)冠状动脉瘘

大部分冠状动脉瘘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有一些患者可能性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感染性心内膜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动脉瘘破裂。90%以上的患者存在左到右的分流:41%的冠状动脉瘘引流入右心室,26%引流入右心房,17%引流入肺动脉,3%引流入左心室,1%引流入上腔静脉。冠脉造影是证实冠状动脉瘘的唯一方法。

(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总人群的发生率为0.6%~1.3%,包括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做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窦;

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大多数在早期即出现心肌缺血

症状,仅有约25%患者可以存活到青少年或成年,常伴有二尖瓣反流、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造影可以发现粗大的右冠状动脉,同时发出侧枝供应左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在冠脉开口异常的患者中所占

比例为1.3%,是最常见的冠脉起源异常类型之一,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心肌缺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男性多于女性。其走行方式有四种:1. 沿前壁走行。左冠状动脉在右室流出道之前转向前壁行走;2. 动脉间行走。左冠状动脉走行于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间,该类型的预后最差,猝死发生率最高(大于50%);3. 沿室间隔走行;4. 沿后壁走行。左冠

状动脉在主动脉之后沿后下方走行。

冠脉造影操作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

详细地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史上最详细: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感到莫名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 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大家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而真正操作起来,却想不起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将其简化,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 首先,帮助病人躺在导管床合适的位置上,头向C 型臂,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桡动脉入路,所以我们先从摆穿刺手,也就是固定右手开始。 将病人右臂外展45°左右,放在右手支撑板上,为了给操作者提供良好的穿刺体位,在病人右手腕下垫上绷带卷,或者纱布包,有条件最好垫上500 ml 的袋装盐水,既能支撑,病人舒服,还能充分暴露穿刺点。

把支撑板和盐水袋子用手术包的外包装袋套上,视野干净多了。 然后用绷带绕患者右手掌捆扎结实,避免其移动。自指尖一直到肘关节进行消毒,如下图。谨慎起见,建议将右股动脉穿刺点也准备好,提前消好毒。已备桡动脉穿不成功的不时之需。 消好毒,请站到一边,因为助手将铺手术巾了,这时你可以穿好铅衣,站在一旁看看肝素是怎么配置的,心电监护的联接,三联三通的联接,并学习助手操作。当你站在一旁观察上十几台造影术后,你大可以试一试助手的工作。有些工作不可能看会,比如说摇床到位! 一个合格的助手,其实不输术者,阜外医院的摇床者多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因为一台造影做得成不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造没造成影,而是你造的影是不是能完整将血管展开看清。这就全凭助手摇床的技术了。 关于摇床,我们下次另讲。穿上手术衣,站在助手的位置上,该从何处下手呢?就从整理手术台铺无菌巾开始。首先要帮助操作者整理手术台,可以趁机学习造影所用的基本器械了。 一个造影所需的器械有: 桡动脉穿刺包(将东西取出,放到弯盘里备用);造影导丝(一般为绿色J 头硬导丝,或者超滑又叫泥鳅导丝,它将

介入室规章制度及流程

目录 1. DSA室管理制度 2. DSA一次性器材管理制度 3. DSA消毒隔离制度 4. DSA放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 5. DSA设备使用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 6. DSA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7. DSA介入诊疗护理工作制度 8. DSA导管室护士职责 9. DSA室岗位职责 10.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1. 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12. 电除颤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13. 心肺复苏急救流程 14. 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 15. 介入术后股动脉拔鞘配合流程 16. 设备故障应急流程 17. 冠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护理配合流程 18. 射频消融术护理配合流程 19.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护理配合流程 20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配合流程

DSA室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DSA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技师记录。 4、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5、DSA机每周保养一次,做到干净,清洁,卫生。 6、在导管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7、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房间内不得随意游走和出入。 8、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白大衣、室内套鞋套或室内鞋。

一次性器材管理制度 1、DSA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采购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3、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4、医院保管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名称及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5、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6、科室使用前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专人负责领取、验收、登记。

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冠心病病人的确诊提供了最好的手段。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股动脉或桡动脉)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造影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具有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的特点,目前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一、适应证 1、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2、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 3、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 5、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 6、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 7、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二、禁忌证 AHA/ACC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未作特殊规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 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发热及急性感染。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周身动脉硬化。 7、凝血功能障碍。 8、碘制剂过敏。 9、低钾血症。 10、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11、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读后感

读《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有感 读完李占全医师主编的《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一书,感谢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向读者介绍有关冠脉造影的各种知识和基本操作,让我有一种身临现场观看的错觉,很冲动想继续深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的知识。因此,在深入学习之前,我自己做一个书本知识小结,理顺从书本学到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地基础。 书本内容全面、系统,包含知识非常丰富。我用冠心病的诊断流程和造影过程这个思路,做一个初步系统总结。 冠心病诊断大概流程 一:定义及分类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根据病情是否稳定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前者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类型,包括急性ST段抬高MI (STEMI)、非ST抬高AMI(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AP)。 1.1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2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急性缺血性胸痛。根据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是否升高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3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供血区域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致心肌坏死。 二、诊断 2、目前诊断方式有:病史及体格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核素心室造影、负荷试验、CT及MRI、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

2.1 询问病史 了解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心绞痛一般呈阵发性,持续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如快步走、爬楼时诱发,休息可缓解,多发生于劳累当时而不是之后。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缓解。 2.2 体格检查 稳定心绞痛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心尖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可闻及双肺底啰音。 2.3 心电图检查 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18导心电图检查。胸痛发作时争取行18导ECG 检查,缓解后立即复查。 2.4 冠状动脉造影 为诊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 (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缓解症状者; (2)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的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 (3)心脏停搏存活者; (4)患者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5)血管重建的患者有早期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 (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 (7)无创评价属中-高危的心绞痛患者需考虑大的非心脏手术时,尤其是血管手术时(如主动脉瘤修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股动脉搭桥等)。 三、冠心病鉴别诊断 3.1 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有性质尖锐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常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听诊心率增快,早期有心包摩擦音;电图有ST段弓背向下抬高;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液性暗区可确定诊断。

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冠脉造影病变分析 (一)冠状动脉狭窄 狭窄的评估可以通过肉眼、量化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等方式进行。冠状动脉狭窄可用狭窄直径减少的百分比或者狭窄面积减少百分比来表示。肉眼评估时多用直径减少百分比表示;直径狭窄50%,相当于面积狭窄75%; 大于50%的直径狭窄和大于75%的面积狭窄通常可以认为在运动中诱发血流下降,大于85%的直径狭窄可以引起静息时血流下降;如果一根血管有数个程度相同的狭窄,其对血流的影响呈累加效应。如在前降支只有一个50%的狭窄,可能没有很多临床症状,但如果有两个以上的50%的狭窄,则临床意义与90%的狭窄相同。在一条心血管上有数个不同程度的狭窄,应以最重的狭窄为准。如果狭窄程度相同,长管状狭窄对血流的影响大于局限性病变。 根据ACC/AHA的建议,冠脉病变分为A、B、C型三种,其中B型又分为B1、B2型(仅符合一项B型病变的为B1型,。型)B2型病变特征的为B项或以上的2符合.

(二)钙化冠状动脉造影对钙化的识别低于IVUS。一部分患者在X线下可以观察到沿血管走形的条状影,其亮度和大小反映了钙化的程度; (三)溃疡 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发现溃疡,其造影表现为“龛影”; (四)瘤样扩张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样也是动脉 粥样硬化的结果,但也见于冠状动脉炎。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表现为瘤样扩张。 (五)夹层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球囊预扩自发性夹层较为少见。.张病变时,经常出现冠脉夹层。有时在造影时也会发生冠脉夹层。 根据冠脉夹层的形态学不同,可分为: A型夹层:注射少量造影剂或造影剂清除后造影剂无滞留,

冠脉腔内出现局限性线形透光区; B型夹层:冠脉管腔内出现与血管平行的条状显影; C型夹层:血管壁外造影剂滞留; D型夹层:螺旋形夹层; 在上述类型中,A型和B型夹层预后较好,很少发生血管急性闭塞,C型和D型夹层的预后差,尤其是D型,易出现血管急性闭塞。 (六)血栓 血栓性病变最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冠脉造影表现为冠脉腔内“毛玻璃样改变”或者出现充盈缺损。与IVUS相比,冠脉造影对较小血栓的识别敏感性较低;(七)心肌桥 心肌桥血管段由于其上肌束的压迫,在心脏的收缩期血 管受压明显,在舒张期恢复正常或受压程度减轻。与冠状动脉痉挛不同,在注射硝酸甘油后,心肌桥血管段受压会更加明显。心肌桥多见于前降支中段,但是在对角支、回旋支和右冠也可以出现心肌桥。 (八)冠状动脉痉挛 在冠脉造影过程中经常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同时伴有心前区不适或胸痛症状,原因多为造影导管或其他器械刺激血管所致。当怀疑冠脉痉挛时,应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 (100-200ug),1-2min后再在同一投照体位进行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

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操作者,甚至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助手,那我建议你先从外围工作做起,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嫌麻烦。(术前的准备工作肯定到位了,我们在这里不再叙述。)所以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但是就算想成为助手的助手,我们也得自己私下里做做功课必须。最好买本《冠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 冠状动脉走行在心脏表面,环绕心脏分布,立体形态类似树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分支,但个体差异大,行走方向各异。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

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3.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4.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5.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高危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的的分析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高危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死因。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都是死于冠心病和卒中,死亡人数将从2008年的1730万激增到2030年的2330万。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是导致患者死亡率急剧上升的罪魁祸首,大多数患者在冠脉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突发心脏性猝死)急性发作之前都没有任何征状或者警示征兆。 目前看来,想有效地减轻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负担以及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只有做好急性冠脉事件的预防工作。但是,如何使用心血管影像学来确定患者是否处于急性冠脉事件的边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当下的诊断策略显然侧重于检测有无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管腔狭窄,而不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这种策略适合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却忽略了以急性冠脉事件为始发症状的CAD患者。 尸检报告显示,大多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斑块破裂,导致突发管腔内血栓形成所诱发的。易于破裂的冠脉病变斑块在形态上与稳定型斑块截然不同(见图1),利用这点,可以在早期采用非有创的影像学检查来鉴别易损斑块。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检测管腔狭窄,检测冠脉斑块的组成和尺寸更有利于早期诊断急性冠脉事件。

图 1 稳定型斑块和易损斑块的形态学与功能特征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可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无创性评估,而不仅限于检测冠脉管腔。CCTA可以明确冠脉的分支走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整体情况,但一般的检测方法只能辨别管腔狭窄与否或者根据钙离子水平判断斑块类型。 有了新的应用设备,影像指导下的预防、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效果都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根据斑块特性进行分层,可制定相应的个性治疗方案。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解析CCTA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判断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 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能够从一张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 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张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打开一张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位下不同冠脉血管的走行(图1~3)。 表1不同血管部位常用观察体位

RCA LM LCX LAD 近段RCA:LAO30+CAU30 RAO20+CAU20 LAO90+CAU20 开口: LAO30+CRA20 AP+CRA20 近段LCX: RAO30+CAU30 LAO30+CAU30 近段LAD: LAO20+CRA20 RAO30+CAU30 LAO50+CAU30 中段RCA:LAO30 RAO20 LAO90 体部: AP RAO20 钝缘支: RAO20+CAU20 LAO50+CAU30 中段LAD: LAO50+CRA30 RAO60+CRA20 LAO90 LAO50+CAU30 远端RCA(后三叉)LAD30+CRA30 LAO90 远端(前三叉) LAO40+CAU30 AP+CAU30 远段LCX RAO30+CAU30 LAO30+CRA30 远段LAD RAO20+CAU20 LAO40 LAO20+CRA20 RCA:右冠LM:左主干LCX: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AD:左前降支 左主干可分为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 图1. RAO+CRA体位,初学者往往把对角支误认为LAD,而没有意识到LAD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死亡率约在0.11%-0.14%,心肌梗死率约在0%-0.06%;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的心肌梗死与死亡率均约在3.0%。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明确冠心病诊断: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或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2.用于指导治疗:对临床上确认的冠心病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不佳而考虑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必须先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正确选择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造影- 适应症 冠状动脉造影图 1.拟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2.拟行瓣膜置换术前了解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3.经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或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冠状血管重建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通畅情况。

5.不典型心绞痛或原因不明的胸痛而需确诊者。 6.疑有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或其它病变者如冠状动静脉瘘和冠动脉瘤等。 术前胸片 1.对碘过敏。 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3.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造影减影图 评估啊患者主要脏器功能,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血、尿、粪常规。 2.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 3.血胆固醇、甘油三脂、血K+、Na+、cl-、血尿素氮、血肌苷、血谷一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4.心电图及X光心脏摄影 5.二阶梯、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安全、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本期,我们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文内容欢迎转发分享,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部分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猪尾造影管用于左心室造影

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项目。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 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图所示。Seldinger穿刺法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持针方法: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

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CIT2011]如何正确阅读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国际循环日期:3/28/2011 2:00:23 PM 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科 能够从一冠状动脉造影光盘结果中充分了解该患者的冠脉信息是一个冠状动脉介入医师的基本功之一。阅读冠脉造影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特点;二是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因此,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病变特点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为治疗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1.在阅读一冠脉造影光盘之前,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是否属于典型劳累心绞痛,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加重的时间、心肌梗死的时间(可大体推算CTO病变闭塞时间);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心电图表现(尤其是发作当时,可推测罪犯病变);生化结果(肝肾功能等);X线胸片(有无心脏扩大、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心脏大小、EF值、升主动脉宽度等);冠脉CTA (冠脉起源有无异常、钙化等);负荷ECT/运动平板试验(心肌缺血部位)等。 2.对于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打开一冠脉造影光盘后,对于左右冠状动脉,均要从近端(开口)开始观察,依次观察中段、远端血管有无病变;避免只关注最重的狭窄而遗漏其他重要病变(比如左主干开口病变)。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必须熟悉不同造影体位下重点观察的血管部位(表1):熟练掌握每个造影体

近段 RCA: LAO30+CAU30 RAO20+CAU20 LAO90+CAU20 开口: LAO30+CRA20 AP+CRA20 近段LCX: RAO30+CAU30 LAO30+CAU30 近段LAD: LAO20+CRA20 RAO30+CAU30 LAO50+CAU30 中段RCA:LAO30 RAO20 LAO90 体部: AP RAO20 钝缘支: RAO20+CAU20 LAO50+CAU30 中段LAD: LAO50+CRA30 RAO60+CRA20 LAO90 LAO50+CAU30 远端RCA(后三叉)LAD30+CRA30 LAO90 远端(前三叉) LAO40+CAU30 AP+CAU30 远段LCX RAO30+CAU30 LAO30+CRA30 远段LAD RAO20+CAU20 LAO40 LAO20+CRA20 RCA:右冠 LM:左主干 LCX: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AD:左前降支 左主干可分为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 图1. RAO+CRA体位,初学者往往把对角支误认为LAD,而没有意识到LAD闭塞。

冠状动脉造影概述

冠状动脉造影概述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致的心肌损害,又称冠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除了临床症状之外,传统的诊断手段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试验、超声心动图及核医医学检查等等,其理论基础是依据据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心肌代、心脏电生理以及心脏功能变化对冠心病作出间接的诊断,具有简单易行、创伤小的特点,但不能确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缺乏冠心病诊疗的客观、直接的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行的放射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其目的在于检查冠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的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和分布的变异、解剖和功能的异常以及冠脉间和冠脉的侧支交通情况等,从而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的信息,为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已在临床应用40余年,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由此诊断手段可得到如下信息:病变的位置,长度,直径和病变的形状;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存在与否以及狭窄的严重程度,狭窄病的特点(包括动脉壁脂肪的沉积,血栓形成,膜撕裂,痉挛或心肌桥);冠脉血流的评价;另外包括对冠脉侧支血管存在与否及其程度的评价。 目前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用于下述三种情况: ①冠心病诊断不确定和不能通过无创检查有足够理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存在并对其进行评价; ②评价不同形式的治疗,如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外科搭桥手术(CABG)方法的可行性与适宜性; ③评价治疗效果与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转归。

冠脉造影 完

一个优秀的心内科医生必定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包括心血管解剖学、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生理病理学、心血管药物学等等,心血管解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临床工作中的好多内容与解剖息息相关,解剖学与影像学关系尤其密切,学好心脏X线片,心脏CT、MRI,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核素显像等必定要对心脏的解剖有深刻的理解。 最近为给科里医师讲课,复习了心血管解剖方面的内容,现将部分内容整理,与大家共享。 特别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仅用于个人收藏和教学,勿做他用。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 心脏作为一个泵,终生不停地将从静脉回心的血液射入动脉,以供机体需要。心脏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按70次/分计算,一年就要跳动3700万次左右。每次心跳心脏都要作功耗能,因此心脏本身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尽管心脏仅占体重的0.5%,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却占心脏总输出量的5%。另外,每次心跳都与心脏的生物电、能量代谢、机械运动(心肌的收缩舒张、瓣膜的开闭)和血流动力学(压力变化、血液充盈、排出等)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心脏血供发生障碍,就会影响上述各方面的功能。冠状动脉又是心脏血供的唯一来源。因此,了解冠状动脉的解剖,对临床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常所说的冠状动脉是指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可将其分为两组:其一为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的部分;其二为分布在心肌壁内的部分。前者血管较粗大,冠状动脉造影可充分显现,而后者血管细小,分布密集,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现直径0.5 mm以上的血管而其他血管则不能显现。人类正常冠状动脉主要有两大支,即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余血管均由这两支血管发出分布于心脏表面及心肌中。在讨论冠状动脉系统的解剖时,应注意其起源或开口、分支、走行、终末部分和各个动脉及其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156例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156例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造影分析,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56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84例,冠脉狭窄72例,且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并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证据,冠状动脉造影不仅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及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为今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选择和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标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比 Sones和Judkins在20世纪50~60年代间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开创了冠心病诊断的新纪元,CAG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标准之一。而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正在日益增加,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日益增多。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1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且行CAG术的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心电图有ST-T改变、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156例糖尿病患者行CAG术,其中男118例,女38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8.6)岁。病例选择均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1]、ACG/AHA冠脉造影Ⅰ级标准[2]。 1.2心电图异常评价标准 静息状态下常规导联心电图出现下斜型压低>0.05 mV、抬高>0.3 mV,ST 水平延长;成组导联T波平坦、低平、倒置。 1.3冠状动脉造影及结果评价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得患者做心脏造影得时候,利用特制得头端呈弧形得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得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得就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得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就是非常危险得(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得冠状动脉造影术、 4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得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二什么就是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得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得主干及其分支得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得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就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得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就是诊断冠心病得“金标准”、 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得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就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曹妃甸区医院如何开展起得CAG 1 呼吁 2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 四冠状动脉得正常解剖

冠脉造影图像心血管边缘提取

一开题背景 近年来,图像成像技术为医学诊断提供了丰富和准确的信息,对疾病的无创伤精确诊断起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人们在获取和传输数字图像的同时,难免于图像数据被外界噪声所污染,妨碍了人们对图像信息的理解,由此,图像去噪技术应运而生。图像去噪,即在尽可能地不损失原图像细节的前提下,去除图像中无关的噪点,现有的图像去噪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均值滤波器2.低通滤波器。3中值滤波器。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的方法是人工地给原图像添加噪声,主要是随机噪声和椒盐噪声。 另外,图像边缘反映了图像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对边缘的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最重要,最经典的课题之一。对医学图像而言,常需要通过边缘的提取来确定病灶的大小、脏器的运动情况、血球流动状态等。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图像边缘往往不也很清晰,这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图像边缘和轮廓特征的检测和提取方法,一直是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中的研究热点。 为方便医学影像工作者的使用,本文在对图像平滑(去噪)及对图像边缘检测技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缺陷。 二课题目的 在学习了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冠脉造影图像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学习医学图像的图像增强和边缘提取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别利用中值滤波和高斯平滑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和随机噪声,分析不同 的模板大小对中值滤波的影响,以及尺度(方差)对图像平滑的影响。 2.对造影图像分别用灰度梯度算子、Roberts交叉算子、Sobel算子、Kirsch算 子、Laplace算子、Marr算子进行边缘提取,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研究阈值选取对边缘检测的影响。 四原理和方法 1图像平滑 1.1 图像平滑的概念与分类。 图像平滑主要是为了消除被污染图像中的噪声。图像的简单平滑是图像增强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卷积运算对图像邻域的像素灰度进行平均化,从而达到减少图像中杂点的影像,降低图像对比度的目的。在空间域方法中,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