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表演的历程(1979-1989年)

郭海燕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
摘 要院[研究意义]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人
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服装业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逐渐发展起来。1979 年皮尔·卡丹第一次把服装表演带进中国后,中国
GUO Hai-yan
(School of Fash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e landmark ev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the convening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a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eople's thoughts were liberated and the garment industry gradually developed in the open social environment. Since Pierre Cardin brought a fashion show into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79, the Chinese fashion show industry has begun to grow and ma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fashion show industr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alyzes important events from 1979 to 1989, summarizes the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fashion show industry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finally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fashion shows on economy, culture and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thology and sociology. Key words: China; Reform and Opening up; fashion show; develop
“日出扶桑”文化意象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中就出现了由桑崇拜衍生的关于桑的文化意象,即“日出扶桑”。
部分学者对中国古代桑崇拜文化做了相关研究,譬如,刘怀荣在文章《论桑崇拜文化的发生及相关的文学现象》中否定了一些学者对于桑崇拜产生原因的两种说法,一是图腾说,二是女阴象征说,他认为是神话中女、桑同一的思维导致了桑崇拜的发生[1]。
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还没有学者对这些桑崇拜文化意象进行创新设计研究,而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存在空缺。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海经》中“日出扶桑”这一文化意象的桑崇拜根源———太阳崇拜以及人们对生命创造与延续的思考,并以此为灵感,设计了“日出扶桑”纹样并研究了其在女装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桑蚕文化,还能更好的满足女性对于回归自然与传统文化思潮的要求。
1“日出扶桑”起源“日出扶桑”出自《山海经》,描绘了太阳在两颗相互扶持的桑树上分别升起降落的情景。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3]而《山海经·大荒东经》又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
有谷曰温源谷。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4]“日出扶桑”把桑树同太阳联系起来,可见桑树在古代先民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神圣地位。
桑崇拜属于自然崇拜中的植物崇拜,桑树被认为是神灵附着之地,这里的神灵具体则是指《山海经》中所提到的“十日”。
古人对桑树怀着敬畏之心,这种原始崇拜其实蕴含着直接与间接的物质动因,桑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还滋养着人类文化发展的精神家园。
[5]“日出扶桑”一方面揭示了古人对养育万物的太阳的崇拜,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古人对生命的创造与延续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这种感悟与思考很大程度上源于蚕:蚕由密密麻麻的蚕卵成虫,由虫变蛹,由蛹化娥,这种不断蜕变的生命力一方面使得人们希望获得这种起死回生的神力,一方面又促使人们思考它的源泉———即养育蚕的桑树,正是桑赋予了蚕生命蜕变的动力。
武汉纺织大学2020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湖北省)

武汉纺织大学2020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湖北省)本文来源于网络,非官方发布,仅供参考学校简介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地处光谷腹地,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纺织、服装、艺术学科优势特色明显。
服装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建立的服装院系之一,已连续十五年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分榜名列第一,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
艺术类专业简介武汉纺织大学艺术类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之一。
学校的综合学科背景,为本专业在艺术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思维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学科交叉与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00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被确立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
我校艺术专业学生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创新能力强,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各种设计大赛和实际设计项目投标中取得良好成绩,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服装和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
中日合作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日本文化学园大学概况文化学园大学是日本最大的教育机构之一——文化学园集团下的办学机构,其与文化服装学院、文化时尚研究生院、文化外国语专门学校共同组成文化学园集团教育体系,已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
学校位于素有“亚洲时尚中心”之称的东京,是国际服装大学联盟(IFFTI)唯一的日本成员,仅次于英、美的学校位居全球第三。
文化学园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创造新的美和新的文化”。
现设有3个学部(服装学部、造形学部和现代文化学部)和7个专业,并增设了研究生院,拥有生活环境学研究生院和国际文化学研究生院的硕士及博士课程。
服装起源研究解析

源中的价值与作用。如美学研究领域一般会认同 服装起源审美说或性吸引说,宗教民俗学研究领域 一般会认同道德说或巫术说;生物学研究领域可能 会认同保暖或护体说;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领域可能会认同劳动说或工具说,等等;②服装 起源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萌芽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 载,服装起源只能依靠口口相授与后世文字出现后 的文献资料以及目前的考古证据进行反推,辉格史 观严重;③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同样也存在着问 题,即用“现代原始人”的生存方式推演“真正原始 人”的着装价值与目的,其结论可能与本原有着天 壤之别。毕竟“现代原始人”并没有跃迁到文明阶 段,且处于封闭的生存环境,可能正是由于缺乏交 流与服装的刺激才没有进阶成文明,停留在“文化” 阶段。然而,服装史学界针对服装起源的问题,往 往是列举其他学科的观点,并没有给出纺织服装学 科内审下的看法。笔者认为,服装起源问题是纺织
观点深受泛性主义的影响。泛性论认为:“人性的
本能和欲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是人的全部活动的
原动力,认为一切都受性的支配,一切行为的动机
都可归结为性本能的冲动。”[4]性史的研究告诉我
们:所有对性器官重视而产生的崇拜与禁忌,都必
须产生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与大量高等哺乳动物相
似的“一年只有一次发情交配时期”的消失,而性活
的。……总之,原始人身体遮护首先而且重要的意
义,不是一种衣着,而是一种装饰品,而这种装饰品
又和其他大部分的装饰一样,为的是要帮助装饰人
得到异性的喜爱。”[3]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有不少学
者给出论据,比如,在动物界雄性孔雀为了求偶而
打开自己的尾屏,以此来吸引雌性孔雀;南太平洋
诸岛上的一些原始部族的男性,仍然在裸体的身上
01 服饰与文化:源流考据
清宫服饰中的寿字纹研究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64纺织报告| Textile Reports寿字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关于“寿”字的史料记载出现在《尚书》中,《尚书·周书·洪范》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寿”字位居第一,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
传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文字;西安出土的汉代方砖和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上皆有“延年益寿”的纹样。
根据大量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可以推测,象形文字“寿”凭借自身的装饰性、图像化特点,早在秦汉之前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器物、衣被上。
1 寿字纹概述从广义上来讲,寿纹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凡是有祈求长寿寓意的纹样,都可以称为寿纹[2]。
由象形文字“寿”变形得到的纹样被称为“寿字纹”,是寿纹的一种形式。
从各大博物馆现存的文物中发现,寿字纹在服饰、器皿等方面的应用较多,根据结构形态,寿字纹可分为长寿纹和团寿纹两种类型。
1.1 长寿纹长寿纹的字体一般为篆体,在保持宽窄不变的前提下,将其适当延展拉长,暗含“长寿”之意,承载着中国人延年益寿、怡然养寿的美好愿望。
长寿纹又称长远寿,一般在瓷器上比较常见,清代宫廷服饰中的长寿纹较为少见,出现时多以福禄寿纹、万寿无疆纹中的其他字纹同时呈现。
长寿纹多为轴对称状态,字体笔画分布均衡,造型上讲究工整匀称,“寿”字顶端或尖或圆或弯曲,更有清宫服饰中的寿字纹研究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望 琪(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Research on longevity pattern of court fashion of Qing Dynasty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designWang Qi(Fashion Colleg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Abstract Longevity patter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 in China and the main pattern of court fash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evity patter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by consulting literature, classifying and summariz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of longevity pattern,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longevity pattern and modern design, so as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longevity pattern.Key words longevity pattern; traditional pattern; fashion design摘 要 寿字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也是明清时期宫廷服饰的主要纹样。
浅析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展现美 , 还能够展现出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 , 我们可 以成服饰 图 案为服饰 的艺术美 。这种艺术美主要起到三种作用 ( 2 ) 装饰性。从美 术的发展 史来看 , 人类关 于美 的知识积 累和智慧反映到 自然和社会 当中, 运用集 中总结概括的方法 , 对 外界 的各种形象在描绘的基础上 , 进行典型化处理 , 将对 图案 的 设计创造运用到服饰设计 上。通常情况 下 , 服饰 图案对 服装能 够起到装点的作用 , 使原本 单调 的服装变得 生动活 泼 , 颜 色鲜 明。但是 , 如果图案较 多 , 造型复 杂 , 就不能起 到装饰 的作 用。 素材 , 颜 色, 艺术表现手法得当 的图案装饰 , 不仅能够增 J J n r J  ̄ 装 的审美 , 更加能够体现服装深层次 的内涵。 ( 3 ) 掩饰不足。在 现实生活 中 , 不是 人人都 具有模特 一样 完美 的身材 , 人们的体 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 缺陷。但 是有 些衣服虽然很漂亮 , 但是 由于身材上的缺陷无 法驾驭 , 这 时, 如 果服装设计 就能够通过图案点缀 , 按照人体 比例进行设 计 , 就能 够扬长避短 , 掩饰体 型的缺陷。服装设计 师通常能够利 用图案 装饰突 出人们有优势的地方 , 遮挡缺陷 , 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上 的 错觉 , 掩饰身体的不平衡 , 是着装者更具有魅力 。 ( 4 ) 突出强调。服装本 身需要 和穿着者 保持协 调 , 这样 才 能使人和服装整体上保持 和谐 。但是 , 为了审美 目的 , 很多服装 再设计的时候是刻意制造某种特殊之美 , 如错位 , 颜色不协调等 等, 这种局部图案设计能够起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 形成视觉冲击
4 3 0 0 7 3 )
差别 , 图案成为, x , . 4 1 G 选择服饰的关键 因素。随着时代 的发展 , 人 们 更加 追 求能 够 彰显 个性 的服 饰 。 所 以 , 服 饰 图案 对服 装 设 计 的 作 用越 来越 重要 。 关键词: 服饰 图案 ; 服 装 设 计 图案属于美术学科 , 是一种视觉性极强的装饰性艺术 , 具有 装饰功能和使用性 , 运用 在服装设计上是 图案这种美术 形式 的 完美展 现。可以说 , 图案 是 自然界浓缩 的精华 , 智慧 的结晶 , 图 案包含 了丰富的色彩 , 独 特的造型 , 给人强烈 的视觉 冲击 , 充分 展现艺术 的魅力 , 最终以服装设计为载体 , 展 现在人们 的面前。 服饰图案设计除了展现独 特的个性 , 还在一定程度 上展现 了民 族特点和地方特 色, 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 可以鲜 明地体现人们 的时尚选择 , 审美情绪和心理需求 。 如果说服装体现了一种文 化 , 那服装上面 的图案就是这种 文化的载体 。图案样式能够美化服装 , 把人装扮 的更漂亮 , 展现 女性 的端庄典雅 , 展现男性的强健体魄 , 使人们在穿着 的时候能 够得到美 的享受。同时 , 图案作为一种特殊 的符号 , 传达美 的同 时, 也可以传递一 种情感 , 它可 以集 中体 现 民族 文化和地 域风
多功能贴合型儿童防护口罩设计

口罩作为一种常用的呼吸防护用品,主要覆盖于人的口鼻位置,可以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飞沫、灰尘等[1],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体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使得口罩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备的用品。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飞沫、病毒、雾霾、紫外线等的危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戴上了口罩。
传统的口罩大多是针对单一环境进行设计生产,只能满足一种功能需求,当使用者面对不同环境时就需要选择不同的口罩,因此造成了资源浪费。
市场上销售的口罩大多是一次性口罩,相比成人口罩来说,儿童口罩款式和功能比较单一,不适合儿童脸型特点,口罩密合度差,防护效果难以保证。
因此,为了满足儿童日常生活中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以及提高口罩与儿童脸部的贴合度,研究具有多功能防护效果的贴合型儿童口罩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儿童口罩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儿童口罩的佩戴以及设计建议等,黄思怡设计了一款基于雾霾背景下的儿童防霾口罩,提出了人性化的儿童防霾口罩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并设计了多功能贴合型儿童防护口罩设计王春茹,钟安华(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武汉430073)摘要:[研究意义]由于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对口罩的需求大幅上升,但是传统的儿童口罩功能单一并且存在贴合性不佳的问题。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相关调研确定儿童口罩需要满足的防病毒、防雾霾和防紫外线功能,并对10名6~8岁儿童脸部尺寸进行测量得到儿童口罩结构制图参数。
[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认为:儿童口罩设计要从功能性和贴合性两个方面考虑。
在功能设计上将儿童口罩主体分为纺织面料外层、功能层和贴肤层三层,功能层使用可更换滤芯结构来放置具有不同功能的滤片;在结构设计上确定了儿童口罩制图的6个长度参数和2个角度参数,综合运用服装结构原理中的省量设计和松量设计原则完成口罩的纸样设计。
对儿童口罩样品的试戴评价结果显示该款口罩美观性和各边缘贴合度较好,对于提高儿童口罩佩戴舒适性和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大时装名校

N .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 装 学 院 o 4 服
浙 江理 工 大 学 1 9 9 3年成 立服
更胜 一 筹 。 2 1 “ l 工程 ” 点 建设 大 学 重
的 身份 以及 苏州地 区传 统 的 纺 织 艺
装 学院 学 院 , 办学特 色鲜 明 、 会 影 社 响广 泛 ,是 中 国最早 开 办服 装教 育
象 。目前 , 院 已有服 装设 计 与 工程 学
一
展 为 培 养服装 工程 、 艺术设 计各 类 专业 人 才的摇 篮 。 学 院也 已成 为拥 有 学士 、 士 、 士三 级 学位授 予权 硕 博
的权威 教 学机 构
个博士点, 有服 装 设 计 与 工程 、 设
计 艺术 学 两 个硕 士 点 , 艺术设 计 、 广 告 学 、 装 设 计 与 工程 、 演 四个 本 服 表
科
No5 东 华 大 学 : 装 学 院 . 服
东华 大 学服装 学院 的服装 工程
专 业于 1 8 9 4年 开 始 第一 次招 生 . 经
No 1 天 津 工 业 大 学 : 术 与 .O 艺
服 装 学 院
服 装 设 计是 学 院的 重 点发 展 对
过2 0多年 的发展 。 已由单科 专 业发
1 9 年 服 装 艺术设 计 成 为湖 北 省重 98 点学 科 。自2 0 年 正 式 成立服 装 学 04
No3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成 立 于 12 98
院 以 来 .培 养 的 学生 屡屡 在 服 装 大
赛 中获 奖 .也 受到 了用人 单位 与 社
科 专 业
高考金刊 . 、 07
N 学服 装 专 业创 建 于 18 9 7年 .9 4年 开 始 招 收 本 科 生 .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2013级转专业考核实施办法
按照学校教务处2013年11月25日发《关于我校2013级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订本考核办法。
一、基本要求
1. 转专业学生需符合校教务处要求的相关条件;
2.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无不及格现象;
3. 对所申请转入专业有一定了解,转专业目的明确;
4. 学习态度端正。
二、考核小组组成
经学院讨论决定,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转专业考核小组,具体负责学院转专业学生的考核工作。
三、考核方式与标准
1. 考核方式
转专业考核采取分组逐个学生面试的考察方式。
具体分组名单详见学院院办门前公告。
2. 考核成绩计算办法
(1)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专业认知、学习态度、学业规划,由每位评委老师分项独立打分,并以百分制形势给出综合得分;
(2)每组所有老师打分的平均值作为学生面试最终得分;
(3)根据得分分专业进行排名,排名结果上报教务处,作为录取依据。
(4)考试科目:服装设计(考速写)、服装设计与工程(考基础数学),笔试和面试各占百分之五十。
四、考核时间与地点
考核时间:笔试:服装设计(考速写)笔试时间于2013年12月26日上午8:00—11:00。
(需要自带绘图工具,工具不限)。
服装设计与工程(考基础数学)参加学校的转专业数学考试。
具体时间见学校教务处网站。
面试:2013年12月27日上午8:00—11:00
考试地点:笔试:南湖校区综合楼5501、5502,
面试地点另行通知
未尽事宜,以校教务处通知为准。
服装学院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