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5)(1)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框架结构的预应力圆孔板(长、短向板)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预应力圆孔板:不应有裂纹、翘曲等缺陷。
产品应符合质量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
国家实行产品许可证的构件,应按规定有产品许可证编号。
2.1.2 水泥:采用标号325号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复试。
2.1.3 砂:中砂。
2.1.4 工具:钢筋板子、撬棍、套管、钢管支撑、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模卡具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圆孔板进场后堆放在指定地点,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垫木要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0mm,垫木上下对齐,不得有一角脱空,堆放高度不超过10块。
不同板号分别堆放。
2.2.2 楼板安装前按设计图纸核对板号,并检查圆孔板质量,有变形、断裂、损坏现象,不得使用。
2.2.3 板端圆孔,由构件厂出厂前用50mm厚,M2.5砂浆块坐浆堵严。
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堵好。
砂浆块距板端距离为60mm。
对预应力短向圆孔板板端锚固筋(胡子筋),弯成45°弯,并互相交叉。
在交叉处绑1φ6通长连接筋。
板缝宽应不小于40mm,大于6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筋。
严禁将锚固筋上弯90°或压在板下。
弯锚固筋时用套管缓弯,防止弯断。
如为长向板时,安装就位后应按图纸要求将锚固筋进行焊接,用1φ12通长筋,把每块板板端伸出的预应力钢筋与另一块板板端伸出的钢筋隔根点焊,但每块板至少点焊4根。
焊接质量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吊装时构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
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
4.1.2 构件型号、位置、支点锚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变形损坏现象。
预应力圆孔板安装

预应力圆孔板安装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材料准备预应力圆孔板: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预应力圆孔板。
支撑和固定材料:如钢支撑、木支撑、钢丝绳、螺栓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筋:采用高强度预应力筋,并应具有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明文件。
(3)设备准备起吊设备:如吊车、吊架等,应符合安全要求。
测量设备: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应精度符合要求。
张拉设备:如张拉机具、压力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清理、修整,并保证基础坚实、平整。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础标高和中心线。
(2)支撑和固定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钢支撑或木支撑,确保支撑稳定、牢固。
根据中心线和标高要求,固定预应力圆孔板。
(3)安装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将预应力筋穿入圆孔板。
采用专门的固定装置,将预应力筋固定在圆孔板上。
(4)张拉和固定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采用专门的固定装置,将预应力筋固定在圆孔板上。
(5)安装其他构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其他构件如钢丝绳、螺栓等。
(6)质量检测与验收对安装好的预应力圆孔板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对预应力筋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空心板安装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图纸会审,熟悉图纸,明确施工中的难点及重点。
②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编制详细的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及安装的施工方案。
③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2)材料及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及安装所需的各种材料及设备。
②对进场的材料及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铺设施工便道。
②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安装位置。
③搭设临时设施,为施工做好准备。
二、预应力空心板预制(1)模板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预应力空心板模板。
建筑工程土建、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大全

目录一、土方工程 01.1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01.2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0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5)1.4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7)1.5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11)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15)2.1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5)2.2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9)2.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标准 (22)2.4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27)2.5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31)2.6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36)2.7桩承台施工工艺标准 (43)2.8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43)2.9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54)三、地下防水工程 (57)3.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57)3.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1)3.3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5)3.4地下改性沥青油毡(SBS)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70)3.5地下高分子合成(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73)3.6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77)四、混凝土结构工程 (81)4.1模板工程 (81)4.1.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81)4.1.2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84)4.1.3组合钢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89)4.1.4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103)4.1.5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107)4.2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111)4.2.1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11)4.2.2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15)4.2.3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20)4.2.4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25)4.2.5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31)4.3钢筋接头 (135)4.3.1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135)4.3.2水平钢筋窄间隙焊工艺标准 (141)4.3.3钢筋气压焊工艺标准 (145)4.3.4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 (149)4.3.5钢筋电渣力焊工艺标准 (155)4.3.6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159)4.3.7锥螺纹钢筋接头工艺标准 (161)4.4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 (165)4.4.1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165)4.4.2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171)4.4.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77)4.4.4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80)4.4.5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84)4.4.6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188)4.4.7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95)4.5构件安装工程 (199)4.5.1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 (199)4.5.2预应力实心整间大楼板安装工艺标准 (202)4.5.3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工艺标准 (204)4.5.4预制外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212)4.5.5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215)4.5.6预制楼梯、休息板及垃圾安装工艺标准 (220)4.5.7预制阳台、雨罩、通道板安装工艺标准 (223)4.5.8预制钢筋混凝土隔墙板安装工艺标准 (226)4.5.9加气混凝土条板安装工艺混凝土 (229)4.6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31)4.6.1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标准 (231)4.6.2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 (237)五、钢结构工程 (246)5.1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 (246)5.2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250)5.3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254)5.4钢屋架制作工艺标准 (265)5.5钢屋架安装工艺标准 (270)5.6钢网架结构拼装工艺标准 (274)5.7钢网架结构安装工艺标准 (284)L1/800 (293)30.0 (293)5.8钢结构防腐涂装工艺标准 (295)5.9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标准 (299)六、砌筑工程 (302)6.1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 (302)6.2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307)6.3料石砌筑工艺标准 (313)6.4中型砌块砌筑工艺标准 (317)6.5空心砖砌筑工艺标准 (323)七、地面与楼面工程 (329)7.1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29)7.2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32)7.3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35)7.4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38)7.5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41)7.6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46)7.7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1)7.8陶瓷锦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6)7.9塑料板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59)7.10活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364)7.11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68)7.12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374)7.13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379)7.14长条、拼花硬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 (382)7.15厕、浴间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387)7.16地毯铺设施工工艺标准 (394)八、门窗工程 (398)8.1木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398)8.2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04)8.3铝合金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08)8.4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13)8.5硬PVC塑料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418)九、装饰工程 (422)9.1抹灰工程 (422)9.1.1内墙抹石灰砂浆工艺标准 (422)9.1.2抹水泥砂浆工艺标准 (427)9.1.3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工艺标准 (433)9.1.4混凝土内墙、顶抹灰工艺标准 (439)9.1.5墙面水刷石施工艺标准 (445)9.1.6墙面干粘石施工工艺标准 (451)9.1.7拉毛灰施工艺标准 (457)9.1.8斩假石施工工艺标准 (461)9.1.9喷涂、滚涂、弹涂施工工艺标准 (465)9.2玻璃工程 (473)9.2.1钢、木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473)9.2.2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478)9.3吊顶工程 (482)9.3.1木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482)9.3.2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 (486)9.4隔断及外墙内保温工程 (490)9.4.1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490)9.4.2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496)9.4.3增强水泥(GRC)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501)9.4.4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施工工艺标准 (505)9.4.5增强水泥(GRC)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512)9.4.6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516)9.4.7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墙面施工工艺标准 (521)9.5饰面板(砖)工程 (525)9.5.1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 (525)9.5.2大理石、磨光花岗石、预制水磨石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531)9.5.3大理石、花岗石干挂施工工艺标准 (537)9.5.4玻璃幕墙安装工艺标准 (543)9.5.5金属饰面板安装工艺标准 (550)9.5.6墙面贴陶瓷锦砖工艺标准 (555)9.6涂料、裱糊、刷浆 (560)9.6.1木材表面施涂溶剂型混色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60)9.6.2木料表面施涂清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64)9.6.3木料表面施涂混色磁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568)9.6.4木料表面施涂丙烯酸清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 (568)9.6.5金属表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2)9.6.6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油性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5)9.6.7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乳液薄涂料施工工艺标准 (579)9.6.8混凝土及抹灰面彩色喷涂施工工艺标准 (583)9.6.9一般刷(喷)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87)9.6.10木地(楼)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标准 (592)9.6.11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97)9.6.12软包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02)9.7细木花饰工程 (607)9.7.1木窗帘盒、金属窗帘杆安装工艺标准 (607)9.7.2壁柜、吊柜安装工艺标准 (609)9.7.3楼梯扶手安装工艺标准 (613)9.7.4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工艺标准 (616)9.7.5挂镜线、贴脸板、压缝条安装工艺标准 (619)9.7.6窗台板、暖气罩安装工艺标准 (622)9.7.7塑料踢脚板安装工艺标准 (625)9.7.8预制花饰安装工艺标准 (627)十、屋面工程 (630)10.1屋面找平层施工艺标准 (630)10.2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633)10.3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37)10.4合成高分子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43)10.5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648)10.6雨水管、变形缝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651)。
预应力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

预应力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预应力施工是一种在工程结构中预先施加应力的技术,通过对混凝土或钢材等材料施加一定的预压力,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预应力施工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应力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
一、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应力,然后用夹具将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再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75%),放松预应力筋,借助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1、施工工艺流程(1)台座准备: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表面应平整光滑。
(2)预应力筋铺设:将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台座上,并用夹具固定。
(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千斤顶等设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张拉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4)支模、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并绑扎普通钢筋。
(5)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振捣密实,避免碰撞预应力筋。
(6)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7)放松预应力筋: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放松预应力筋。
2、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预应力筋的张拉应采用双控,即控制应力和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在 6%以内。
(2)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止预应力筋断裂伤人。
(3)放松预应力筋时,应分阶段、对称、均匀地进行,避免构件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力。
(4)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千斤顶、油压表等设备进行校验和维护。
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然后进行张拉并锚固,最后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
1、施工工艺流程(1)预留孔道:在浇筑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孔道,可采用预埋波纹管、钢管或胶管等。
(2)穿束: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
(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千斤顶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工艺一、桥面负弯矩后张法张拉工艺原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预留出相应的预应力孔道,待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龄期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时,穿入预应力钢绞线,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并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构件的端部。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主要靠构件端部的锚具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压应力。
张拉锚固后,在预留孔道内注入水泥浆,使预应力钢绞线不被锈蚀,并与构件形成整体,增加了构件刚度,有效的控制了构件的抗裂度。
二、施工准备(1)钢绞线的准备?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的φs15.24mm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钢绞线运至现场后须底部垫方木,上面覆盖雨布,防止钢绞线锈蚀,降低钢绞线强度与延伸率。
(2)锚具的准备?桥面负弯矩张拉采用夹片式圆形锚具,锚具与夹片须配套使用。
25m梁板锚具型号为M15-5,30m梁板锚具型号为M15-6。
施工前对进场锚具按规范要求进行进场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者不得用于施工现场。
①工作锚具:张拉时与锚垫板产生反作用力,承载工作夹片对抗钢绞线拉力,张拉完毕后永久性留在梁体中。
工具锚:比工作锚具半径要大,厚实。
张拉时承载工具夹片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
②工作夹片:一般由两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作锚具共同受力,张拉完毕便留在锚具上,为永久性使用材料。
工具夹片:一般由三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具锚共同受力,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可重复使用。
(3)张拉机具的准备?桥面负弯矩张拉采用27t液压式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油泵、油表,完全能够满足计算的控制吨位的要求。
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
根据油顶、油表的校准证书,计算所需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作为张拉力控制依据。
千斤顶和油表在使用超过300次或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时,需重新标定。
在检验期限内,使用过程中千斤顶、压力表出现异常或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必须重新校定。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doc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设计》1.2 北京铁路局文化宫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北京铁路局文化宫工程为框架结构,满堂红筏板基础,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建筑面积11805m2。
5-7轴/C-F轴间标高9.100~18.600为预应力圆孔板,其中标高9.100~14.900和标高17.500~18.600两部分为坡屋面,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标高14.900和18.600均为平板,分别为四层顶板和屋面板的一部分。
预应力圆孔板设计砼强度C40,圆孔板设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网片间布设金属波纹管φ320,管中间距450mm,孔间埋设钢绞线,待砼强度达到100%进行张拉。
3、模板施工3. 1 施工流程:模板下脚手架支设→模板支架支设→板底模支设3.2 脚手架:模板下脚手架为满堂红脚手架,采用碗扣件支撑,尺寸900*900,步距1200。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前根据行列间距在楼板上弹线,弹线完成后在立杆位置放通长脚手板或50*100木方以防止立杆破坏砼表面,然后将碗扣件立杆、横杆顺序搭设,立杆顶端设可调顶托,斜屋面部分下加设八字斜撑,斜撑隔排布置,间距1800。
3.3 主次龙骨:100*100定标高和坡度,调顶托调节至度。
布置,间距1800。
3.4 面板:选用12mm厚竹胶板,采取硬拼的方式,保证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3.5 材料要求:100*100木方,长度4米,表面平整,截面尺寸误差5mm以内;12mm厚竹胶板;碗扣件支撑,横杆尺寸1200、2400,立杆尺寸900;600长可调顶托;短钢管,长度2.5米~4米;十字卡等。
4、钢筋施工4.1 施工流程铺放南北向下铁→铺放东西向下铁→铺设空心板肋骨架钢筋→穿预应力筋→铺放波纹管→铺放南北向上铁→铺放东西向上铁→支端模→绑筋前在模板上根据钢筋间距弹线或拉线控制,绑筋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起步筋距梁、柱间距50mm,板上层钢筋搭接位置在跨中1/3处,下层钢筋的搭接位置在支座1/3处,搭接长度至少满足35d,且应满足从任意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
【2019年整理】025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框架结构的预应力圆孔板(长、短向板)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预应力圆孔板:不应有裂纹、翘曲等缺陷。
产品应符合质量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
国家实行产品许可证的构件,应按规定有产品许可证编号。
2.1.2 水泥:采用标号325号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复试。
2.1.3 砂:中砂。
2.1.4 工具:钢筋板子、撬根、套管、钢管支撑、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模卡具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圆孔板进场后堆放在指定地点,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垫木要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0mm,垫木上下对齐,不得有一角脱空,堆放高度不超过10块。
不同板号分别堆放。
2.2.2 楼板安装前按设计图纸核对板号,并检查圆孔板质量,有变形、断裂、损坏现象,不得使用。
2.2.3 极端的圆孔,由构件厂出厂前用50mm厚,M2.5砂浆块坐浆堵严。
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堵好。
砂浆块距极端距离为60mm。
对预应力短向圆孔板板端锚固筋(胡子筋),应当用套管理顺,弯成45°弯,不能弯成死弯,防止断裂。
2.2.4 构件如有损坏,但通过补强加固尚可使用的,应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加固补强措施,并办理变更洽商手续后,才允许安装。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抹找平层或硬架支模:圆孔板安装之前先将墙顶或梁项清扫干净,检查标高及轴线尺寸,按设计要求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一般为1.5~20mm,配合比为1∶3。
在现浇混凝土墙上安装圆孔板,一般情况下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以上,方准安装。
安装圆孔板也可以采用硬架支模方法:按板底标高将100m×100mm木方用钢管或木支柱支承于承重墙边,木方承托板底的上面要平直,钢管或木支柱下边垫通长脚手板,木柱根部应用木楔背严,保证板底标高。
预制楼板安装

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其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工具:(1)预应力圆孔板:不应有裂纹、翘曲等缺陷。
产品应符合质量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
国家实行产品许可证的构件,应按规定有产品许可证编号。
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
叠合结构中预制构件的叠合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4)工具:钢筋板子、撬棍、套管、钢管支撑、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模卡具等。
(二)作业条件1、圆孔板进场后堆放在指定地点,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垫木要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0mm,垫木上下对齐,不得有一角脱空,堆放高度不超过10块。
不同板号分别堆放。
2、楼板安装前按设计图纸核对板号,并检查圆孔板质量,有变形、断裂、损坏现象,不得使用。
3、板端的圆孔,由构件厂出厂前用50mm厚,M2.5砂浆块坐浆堵严。
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堵好。
砂浆块距板端距离为60mm。
对预应力短向圆孔板板端锚固筋(胡子筋),应当用套管理顺,弯成45°弯,不能弯成死弯,防止断裂。
4、构件如有损坏,但通过补强加固尚可使用的,应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加固补强措施,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才允许安装。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a、抹找平层或硬架支模;b、画板位置线;c、吊装楼板;d、调整板位置;e、绑扎或焊接锚固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
1 X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框架结构的预应力圆孔板(长、短向板)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应力圆孔板:不应有裂纹、翘曲等缺陷。
产品应符合质量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
国家实行产品许可证的构件,应按规定有产品许可证编号。
2.1.2 水泥:采用标号325号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复试。
2.1.3 砂:中砂。
2.1.4 工具:钢筋板子、撬棍、套管、钢管支撑、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模卡具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圆孔板进场后堆放在指定地点,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垫木要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0mm,垫木上下对齐,不得有一角脱空,堆放高度不超过10块。
不同板号分别堆放。
2.2.2 楼板安装前按设计图纸核对板号,并检查圆孔板质量,有变形、断裂、损坏现象,不得使用。
2.2.3 板端圆孔,由构件厂出厂前用50mm厚,M2.5砂浆块坐浆堵严。
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堵好。
砂浆块距板端距离为60mm。
对预应力短向圆孔板板端锚固筋(胡子筋),
应当用套管理顺,弯成45°弯,不能弯成死弯,防止断裂。
2.2.4 构件如有损坏,但通过补强加固尚可使用的,应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加固补强措施,并办理变更洽商手续后,才允许安装。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抹找平层或硬架支模→画板位置线→吊装楼板→
调整板位置→绑扎或焊接锚固筋
3.2 抹找平层或硬架支模:圆孔板安装之前先将墙顶或梁顶清扫干净,检查标高及轴线尺寸,按设计要求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一般为1.5~20mm,配合比为1﹕3。
在现浇混凝土墙上安装圆孔板,一般情况下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以上,方准安装。
安装圆孔板也可以采用硬架支模方法:按板底标高将100m×100mm木方用钢管或木支柱支承于承重墙边,木方承托板底的上面要平直,钢管或木支柱下边垫通长脚手板,木柱根部应用木楔揹严,保证板底标高。
3.3 划板位置线:在承托预应力圆孔板的墙或梁侧面,按设计图纸要求划出板缝位置线,宜在梁或墙上标出板的型号,圆孔板之间按设计规定拉开板缝,当设计无规定时,板缝宽度一般为40mm。
缝宽大于6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筋。
3.4 吊装楼板:起吊时要求各吊点均匀受力,板面保持水平,避免扭翘使板开裂。
如墙体采用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方法,吊装楼板前先在墙或梁上洒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5)。
按设计图纸核对墙上的板号是否正确,然后对号入座,不得放错。
安装时板端对准位置线,缓缓下降,放稳后才允许脱钩。
3.5 调整板位置:用撬棍拔动板端,使板两端搭墙长度及板间距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6 绑扎或焊接锚固筋:如为短向板时,将板端伸出的锚固筋(胡子筋)经整理后
弯成45°弯,并互相交叉。
在交叉处绑1φ6通长连接筋。
板缝宽应不小于40mm,大于6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筋。
严禁将锚固筋上弯90°或压在板下。
弯锚固筋时用套管缓弯,防止弯断。
如为长向板时,安装就位后应按图纸要求将锚固筋进行焊接,用1φ12通长筋,把每块板板端伸出的预应力钢筋与另一块板板端伸出的钢筋隔根点焊,但每块板至少点焊4根。
焊接质量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吊装时构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
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
4.1.2 构件型号、位置、支点锚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变形损坏现象。
检查吊装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标高、坐浆、板端堵孔、板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X的规定。
4.2.2 构件接头焊接应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焊缝长度符合要求,接头处无裂缝、气孔、夹渣及咬边。
4.3 允许偏差项目
楼板搁置长度:±10mm 尺量检查。
小楼板下表面相邻高差:
}用直尺或楔形塞尺检
抹灰5mm。
不抹灰3mm。
5 成品保护
5.1 圆孔板在运输和堆放时,不同板号应分别堆放。
堆放场地要平整夯实,堆放时
板与地面间留有一定空隙,并有排水措施,板在运输时将板绑扎牢固,以防移动、跳动或倾倒,在板端部与绳索接触处的混凝土,应采用衬垫加以保护。
5.2 大模结构混凝土墙体安装楼板时,一般情况下,应在墙体混凝土强度达4MPa 以上时,方准安装楼板。
5.3 短向预应力圆孔板上只允许剔凿较小的孔洞,并不得连续伤两根肋,轻轻剔凿,不得损伤板的其他部分;当板上需剔较大的洞时,应请设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加固措施。
对于长向板也只允许剔较小孔洞,并不得伤肋及主筋,如有困难,应请设计人员进行核算,作相应的补强处理。
5.4 圆孔板锚固筋要妥善保护,不得反弯或折断。
5.5 扣完板后,板中间应加一道支撑,保证施工安全及楼板的安装质量。
5.6 安装楼板时不得踩踏圈梁。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安装不合格的楼板:安装楼板前不但要检查产品合格证,还应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其他缺陷。
防止就位后发现板不合格。
6.2 板端搭接在支座上的长度不够:板安装就位不准,使板两端搭接长度不等。
或是安装就位后随意撬动板造成的。
6.3 楼板瞎缝:安装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划出缝宽位置线;吊装就位时不看线;就位后其他人员随意撬动板,都会造成楼板瞎缝。
6.4 楼板与支座处搭接不实;扣板前应检查墙体标高,抹好砂浆找平层,扣板时浇水泥素浆。
6.5 堵孔过浅和楼板锚固筋折断:扣板前检查孔堵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短向板锚固筋要理顺,按规定绑上钢筋,防止压力墙下,长向板锚固筋按规定焊接。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7.2 钢筋机械试验报告。
7.3 构件出厂合格证。
7.4 焊条出厂合格证。
7.5 预制构件吊装记录(预检记录)。
7.6 构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