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表示》

走向社会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伪科学的鼓吹者吹嘘他可以“将水变成石油”。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这句话____(是否正确),因为______。
静思梳理:
我的收获与疑惑
小结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内容
原因
原因
应用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它适合一切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范畴。 (2)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物质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的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有剩余)。 (3)定律内容仅限于质量守恒,不能推广到体积等其他物理量
探究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 结论: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 友情提示:NaOH+CuSO4----Cu(OH)2+Na2SO4 CaCO3+HCl---CaCl2+H2O+CO2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的物质
烧杯
小试管
水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烧杯
小试管
水
氢氧化铜
硫酸钠
氢氧化钠的质量+硫酸铜的质量 = 氢氧化铜的质量+硫酸钠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
反应生成的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g食盐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食盐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已知2g氢气和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那么2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就生成20g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2升水。
质量守恒定律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质量不变
实验二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实验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课堂小结
1、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角度得出并验 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用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从微观角 度分析了质量守恒的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
谢谢光临指导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再 见
试用学的知识解释点石成金术能实现吗 石头成分:CaCO3 金子成分:Cu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
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I2O5 + 5CO =I2 + 5X,根据生成X的
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化 学式为 CO2 。
随堂练习:
1
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
注意事项 1. 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2. “守恒”所指质量守恒 3.“参加,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H2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O
O2
分
子
破裂
原
子
重新组合
新 分 子
聚集成
新 物 质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 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点燃
3、在C2H6O +3O2 点燃 、 2X +3H2O 中,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 的化学式为: 质量守恒定律,则X的化学式为: 的化学式为 A、 C2H4O2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4O 、 C、CO2 D、 CH4 、 、
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 碳和水,则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碳和水,则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A只含有碳元素 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氧元素 只含有氧元素 C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一定含有碳、 一定含有碳 氢元素, 5、已知反应 、已知反应A+B=C+D,A、B两物质完全反 , 、 两物质完全反 应时,质量比为3: ,若生成C和 共 应时,质量比为 :4,若生成 和D共140克, 克 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 则该反应消耗 的质量为: A 60g B 80g C 90g D 120g
氧分子 氢分子
分析下列反应中物质之间的关系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氢氧化铜 硫酸钠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氧气 碳酸钙+氯化氢 碳酸钙 氯化氢 氯化钙+水 二氧化碳 氯化钙 水+二氧化碳
结论: 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了 克水,则参加反应 、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了 克水,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了18克水 的氧气的质量是 克。 4、已知反应 、已知反应X+Y → Z。在反应中 和Y的质量比 。在反应中X和 的质量比 是3:8,当生成 克Z时,消耗 : ,当生成44克 时 消耗X 克,同时 消耗Y 消耗 克。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想一想
怎样设计实验让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后的天平平衡?
小结
1.下列实验方案有无气体参加反应或反 应之后有无气体生成? 2.三个实验方案所选择的装置是否密闭?
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之后有气体生成的实验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用的装置应选密闭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 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将它 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在陶土 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 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 平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填写表格 课本p94做笔记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发生后天平不平衡
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 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 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天平失衡。
细 沙:防止红 磷燃烧时集气瓶 底受热不均炸裂
想一想 方案二、硫酸铜和铁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为什么要打磨铁钉?
除去铁钉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三、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 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 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 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做出假设】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即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能(内能)——体系内部能量的总和。
构成: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分子间势能、电子运动能、核能等。
是一种热力学状态函数◆无法知道他的绝对值,但过程中的变化值却是可以测量的。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述:能量只可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不能自生自灭。
状态1 (U 1)→→◤吸收热量Q ,对体系做功W ◢→→状态2 (U 2) ∆U = U 2 - U 1 = Q + W热力学第一定律有称能量守恒定律。
它是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规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
1、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如果体系的变化是在恒容的条件下,且不做其他非膨胀功(W ’=0,则:W=We+W ’=0)此时: ΔU = Q+W = Q V∑=BB Bν0即:热力学能变等于恒容热效应。
或说:在恒容的条件下,体系的热效应等于热力学能的变化。
*在弹式量热计中, 通过测定恒容反应热的办法,可获得热力学能变ΔU的数值.【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恒压热效应与焓变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很多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大气层中(一个大气压,103kpa)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一个体积有变化,但压力恒定的过程(恒压过程)。
为了方便地研究恒压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焓。
1、焓变——化学反应的恒压热效应现设体系的变化是在恒压、只做膨胀功(不做其他功,如电功等)的条件下进行的状态1 →→◤吸收热量Q,对外做功W◢→→状态2(T1, V1, U1, p)(T2, V2, U2, p)在此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记作Qp*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p (∆V) = p(V2-V1)因此,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W = -p (∆V) = -p(V2-V1)于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如下的关系:U2 - U1 = U = Q + W= Qp - p(∆V)= Qp - p(V2-V1)所以:Qp = (U2 - U1) + p (V2 - V1)= (U2 + pV2) - (U1+ pV1)定义热力学状态函数焓,以H表示H = U + pV则:Qp = (U2 + pV2) - (U1+ pV1)= H2 - H1 = ∆H★★★(1 焓H是一种状态函数,只与体系的起始状态有关。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涉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而质量守恒定律正是描述了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守恒原理。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科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中始终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前后所涉及的物质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这一定律源于我们对物质不灭性的观察,即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并没有消失或增加,只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发生了重新组合。
在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关系,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来说明。
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我们可以用酸和碱溶液来进行实验验证。
首先,将一定量的酸和一定量的碱混合,观察到反应后生成盐和水。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精确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常见的氧化反应,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验证实验。
例如,将一定质量的燃料与足够的氧气进行燃烧反应,观察到生成的燃烧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装置收集燃烧产物,并用天平来测量反应前后的质量。
结果表明,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应用情景。
1. 化学计算质量守恒定律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化学计算。
例如,在定量分析中,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ppt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理解反应 的本质。
化学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分析中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样品中 的成分和含量。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能量守恒
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与质 量守恒定律密切相关。在一个封 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
除,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的所有封闭系统。
它不适用于开放系统,因为在开放系统中,物质可以进出系统,导致系统内总质量发生变化。
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验证
实验验证的必要性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它规定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这个定律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和科学家的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
VS
细胞生长和分裂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中,需要合成新的 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按照质量守恒定律进 行合成和分配,维持生物体的稳定和生长 。
05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和价值
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和化学领 域的基础定律之一,为研究物质 变化和能量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证明有助 于推动科学的发展,为其他学科
质量守恒定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可持续 发展。
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打破了人们 对于物质不灭的旧观念,使人们 开始认识到物质是可以转化和变
化的。
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人们认识宇宙 和天体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 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对于改变人 们的思想观念和提高科学素养有 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更加重视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自学P106页的“活动天地”,说出哪种表示方法好。
优点: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自学P106页下部,找出: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表示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表示,如:
↑表示,如:
↓表示:。如:
2、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S+O2 SO2
2HgO 2Hg+O2↑
4P+5O2 2P2O5
3、从化学反应3Fe+2O2 Fe3O4中,得到的信息中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B、3份Fe跟2份O2反应,生成1份Fe3O4
C、每168份质量的Fe跟64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能生成232份质量的Fe3O4
2.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能独立计算常见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原子的,原子的都没有改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
备课时间
2014-3-6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
课题
5.2<化学反应的表示>
备课人
王增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积极动手实验,敢于提出问题。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本质;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171—176页,结合以前学过的化学反应,思考、识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4.建议做预习案用时15分钟。
Ⅰ.知识准备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氢气燃烧的反应中,氢分解成氢,氧分解成氧,每个氢和个氧结合成_______个水。
用微粒图示的方法表示上述的变化过程:该图示过程中,共有个氢分子(共计个氢原子)和个氧分子(共计个氧原子)参加反应,生成了个水分子(共计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定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铁生锈却质量增加了……你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类似上述的事例?Ⅱ.教材助读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1.试着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下水的电解。
2.思考教材173页的【活动天地】,并回答其中的问题,体会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发生变化的。
3.仔细阅读课本174页的【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为上课时的分组实验的操作做好准备。
4.重要概念我来记: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Ⅲ.预习自测学习建议:通过阅读教材你对基础的知识掌握了没有?认真完成下列题目,检测一下: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2010,昆明,7)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答案:C点拨: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2.下列实验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煤燃烧后,留下煤渣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B.镁带燃烧后,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D.硫燃烧后,硫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答案:D点拨: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3.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D.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体积一定不变答案:C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的分子数有时会发生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质量,气体体积随分子数的改变而改变。
4.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量的O2转化为臭氧(O3)3O2===2O3,若有30g O2参加了化学反应,则生成臭氧的质量为()A.20 g B.30 g C.60 g D.45 g答案:B5.用“>、=、<、≥、≤”填空。
⑴将ag MnO2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充分反应后MnO2的质量 a g。
⑵将agMnO2与bg的KMnO4混合物充分加热后,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ag。
⑶将ag镁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ag。
⑷ag氧气与bg硫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a+b)g。
.⑴=;⑵>;⑶>;⑷≤点拨: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⑵反应后的MnO2的质量应是反应前的MnO2和KMnO4分解后生成的MnO2的质量的和;⑶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⑷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应为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和。
Ⅳ.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Ⅴ.信息链接易燃易爆品有哪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这十大类(1)爆炸品。
如雷管、炸药、导火索、鞭炮、烟花、打火机等。
(2)易燃液体。
如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松节油、油漆等。
(3)易燃固体。
如硫黄、油布及其制品等。
(4)压缩气体类。
如打火机气体、液化气等。
(5)易自燃的物品。
如黄磷等。
(6)毒害物品。
如砒霜、敌敌畏等。
(7)腐蚀性物品。
如盐酸、硝酸、双氧水等。
(8)放射性物品。
(9)氧化剂类物品。
(10)遇水燃烧物品。
如金属粉、金属钠、铅粉等课内探究案导入新课【问题引入】根据以前的学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化学反应。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 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了,煤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2.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的量和发生变化的量各有哪些?教学建议:1.给学生2-5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不做任何形式的回答,以便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针对性与主动性。
2.提出的问题可以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进一步重视。
学习建议:请同学用3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进行操作、探究。
不急于否定学生的设计,让其从失败的实验中懂得,正确的实验操作才是确保实验结论准确无误的前提。
问题1.实验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_________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可以参照课本96也设计的两个实验)3.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方案一: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此实验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天平反应前后是否平衡?为什么?试试看。
方案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变或变小或变大。
(猜想合理即可) 方案一实验步骤和方法:将少量白磷臵于密封的锥形瓶中,称量其质量。
然后用凹透镜聚光,使密封于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有白色的烟生成。
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白磷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方案二实验步骤和方法: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放臵一个锥形瓶,瓶内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放入一只装有大理石的小试管,塞入到胶头滴管的单孔橡皮塞,胶头滴管内预先吸入适量稀盐酸,在右盘上放臵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托盘天平平衡,读出反应前的总质量。
然后将稀盐酸滴入小试管内,让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结束时,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并读数。
实验现象:滴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大理石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 + 盐酸 → 氯化钙 +水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 碳酸钙 + 水反思:不平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逸出。
方案三实验步骤和方法: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放臵一个锥形瓶,瓶内倒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塞入带胶头滴管的单孔橡皮塞,胶头滴管内预先吸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右盘上放臵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托盘天平平衡,读出反应前的总质量。
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让二者充分反应,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并读数。
实验现象: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物质; 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问题2.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问题3. 怎样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答案: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是在化学反应中,不包括物理变化,如水变为水蒸气时质量不变,并不能说这一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是指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过量反应物的质量。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守恒,而不是其中一部分反应物或一部分生成物。
若反应前后相比质量变轻则必有物质散失,变重则必有物质加入。
问题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2.4g 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称得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0g ,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例:20g 木炭在32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为44克,则实际反应的木炭的质量为________g,由此判断木炭_______(填“有”或“没有”)全部反应。
答案: (1)0.6 (2)氢、硫两种 (3)12,没有 针对训练1.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气,可推断产生淀叶绿素光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C 、H 、O B .C 、H C .C 、O D .O 、H 答案:B针对训练2.(2010,昆明,28)请回忆你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