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酒精应密闭保存。

五、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及时用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七、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八、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

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

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紫外线灯监测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二、消毒剂监测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二周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医务人员监测时必须注意防护。

5、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湿度适宜。

6、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照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新灯≥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 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强度降低到70%不能使用。

7、新紫外线灯厂家必须提供使用1000小时和照射强度(≥90UW/cm2)的说明,使用前必须进行照射强度监测,监测照射强度<90UW/cm2不能使用。

检验科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感染要求特制定检验科人员手卫生制度。

一、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所有检验科工作人员加强手卫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和手消毒达到规定的要求。

2、严格按照洗手与手消毒指征、手卫生方法认真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或消毒后应防止手部的再污染。

4、静脉穿刺时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手卫生设施

1、流动水洗手,非手触式水龙头。

2、肥皂和皂液。滤水功能肥皂盒;每周清洁,有污染随时清洁;皂液一次性包装。

3、热风吹干机。

4、速干手消毒剂;

三、洗手与手卫生消毒指征

1、洗手:当手部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处理体液标本后;微生物接种、鉴定、药敏前后,要求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操作微机前、静脉穿刺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可代替洗手。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进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四、洗手方法和原则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五、速干手卫生消毒方法和原则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方法和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六、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卫生手消毒,细菌数应≤10cfu/cm2。

检验科人员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理管理制度

1、检验科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2、当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检验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在抽血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5、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

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损伤处理完后首先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负责人立即报告医院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工作小组,医院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工作小组登记并立即对损伤者抽血备查(在预防药物应用前),12小时内送检。

(5)对于既往已有免疫,其抗HBsAg>10mIU/mL时,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6)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应预防性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尽早使用(最好48h内,最迟≤1周)。同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0、10mg)、(1个月、10mg)、(第6个月、10mg)三次注射。

(7)免疫注射后还应进行血清学追踪调查,以确定是否有了合适的血清学反应。

(8)对受伤的医务人员可能感染的病原体,采取有针对性预防与治疗,并追踪监测与观察。

(9)对损伤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提出改进措施,开展预防锐器伤的全员教育。

检验科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领用管理:

1、由科室向供应室写出领用空针申请,由供应室送到检验科。

2、由科室向供应室设备科写出领用申请,由设备科送到检验科。

二、使用管理:

1、接收后,要检查批号与有效期,发现过期,立即退货。

2、验收合格后,登记在耗材登记本上。

3、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理,任何个人不得截留或重复使用,杜绝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流入社会危害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两类。

1、感染性医疗废物: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所用容器;使用过的空针(不带针头)、棉棒、吸管等物品。

2、损伤性医疗废物:

医用针头、采血针、一次性玻璃采血管。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与暂时储存

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类收集,由卫生工每天下午把废物放入密闭桶内、贴好标签送到储存处。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和登记

卫生工与储存处完成各种相关手续后,把相应的物品登记在记录本上,并签好名字。

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

1、检验科污水处理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检验科产生的废水不经消毒处理,不准直接排入公共下水道。

2、相关工作人员每天下午,根据废液量向仪器废液桶内放入足量的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开机前,处理污水。

3、涂片染色用污水,倒入专用塑料桶内,按量放入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制度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制度 (一)感染办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落实,相关科室做好配合。 (二)培训形式: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知识问答、医院感染管理简讯等不同形式,对各类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三)培训对象:1、医院管理人员;2、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3、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4、工勤人员及保洁员;5、病人、陪护、探视家属;6、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 (四)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训重点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进展;(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3)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4)临床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及控制措施;(5)消毒学基本原理、消毒灭菌新进展;(6)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7)医院感染监测方法;(8)抗感染药物学、传染病学的相关内容;(9)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疾病学、统计学的相关内容;(10)医院感染管理的科研设计与方法等。 2、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内容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论新进展;(3)本单位及管辖领域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等。 3、临床医师重点培训内容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5)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6)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7)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8)医院感染监测方法;(9)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 4、临床护士培训重点内容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3)职业卫生安全防护;(4)消毒、灭菌、隔离知识;(5)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6)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7)医院感染的监测;(8)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9)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10)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11)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12)

医院感染知识专职人员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要求: 1.上岗前需参加省级以上岗位培训并通过考核。 2.每年至少参加40学时的医院感染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或会议。 二、分阶段培训: 1.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新上岗、转岗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工作不满2年的专业人员应参加基础培训。此阶段培训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为主。培训以集中式讲授为主,自学和网络学习为辅。 2.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两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专业人员应参加实践培训。在掌握第一阶段知识的基础上应以了解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调查和防控,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以及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等内容为主。培训以集中式讲授为主,自学和网络学习为辅。3.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对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五年以上专业人员的培训宜以医院感染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使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科研工作。培训形式可以是自学、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学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或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等。 三、培训方式 1.集中讲授培训: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可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 2.集中讲授与带教结合培训: 可安排适当的感染控制场景讨论和课堂讲授,以及带教实践培训。 3.网络视频培训:以网络视频教学为主,结合网络答题进行考核。 4.自学:对基础理论和技能、法规,学习者可按照大纲要求进行自修,并参加网络答题进行考核。 四、培训内容 (一)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5)《消毒管理办法》 (6)其它法规等 2.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构架 (2)医院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3)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4)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5)医院感染的判定与防治措施 (6)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7)其它相关理论知识等 3.基础技能

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使用版)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输液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治疗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

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保管进行监督管理; (3)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5)遇到紧急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4、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保存3年。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 训制度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制度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依据《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2016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本制度。 一、每年制定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及培训内容。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集中式授课、自学、微信平台、医院内部网络、现场示教、宣传图示等形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规章、制度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掌握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知识。 三、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应进行岗位知识规范化培训,根据不同培训阶段和培训目标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上岗前需取得省级或国家级医院感染管理岗位资格证书。 四、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进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手卫生等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流程知识的再教育。 五、全院医务人员应极积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 六、新职工岗前教育与培训不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针对医院工勤工作特点,进行医院废物管理规定及相关消毒灭菌知识、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置等专项培训。

八、病区教育与培训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教育。 相关文件: 1.《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2016 2.《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版 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本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责任制度 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院感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师:张雪雷主治医师,监控护士:黄丽护师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以控制感染的蔓延,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工作,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网报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调查,并妥善诊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作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线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8、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管理。 三、本科室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等各项规章制度。 2、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持续进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病原学及药敏实验,积极救治患者并如实填报。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上报;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5、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遵循手卫生管理规范。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管理工作。 7、做好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工作。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全体医护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1、科主任、护士长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少于9学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 2、监控人员每人每年接受1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3、医务人员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学术活动等每年不少于6学时。 4、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 5、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0一二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 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 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 2 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 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 严格引起的已型肝炎流行等。 三、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医院感染的标准预防 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 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酒精应密闭保存。 五、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及时用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七、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八、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

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 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紫外线灯监测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二、消毒剂监测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二周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医务人员监测时必须注意防护。 5、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湿度适宜。 6、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照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新灯≥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 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强度降低到70%不能使用。 7、新紫外线灯厂家必须提供使用1000小时和照射强度(≥90UW/cm2)的说明,使用前必须进行照射强度监测,监测照射强度<90UW/cm2不能使用。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完整版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 3、医院要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作为医院评审的重要条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4、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6、医院须建立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等)保洁、消毒或无菌的监控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 7、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一)目的 1、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 2、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意识。 3、更新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 (二)培训人员 1、全院医护人员,重点为全院监测医生、护士。 2、新毕业大学生、中专生及其他人员的岗前培训。 (三)培训时间 1、监测员每年l~2次。 2、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每年1次。 3、遇有新知识、新问题随时进行培训。 (四)培训内容 1、有关卫生部门的法规、制度。

2、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及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3、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4、微生物与医院感染。 5、有关的新业务、新知识。 6、正确洗手、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7、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8、监测中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9、参加各种学会和疾病控制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的内容。 10、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各级各类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一、临床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 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 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 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 例并上报。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 动中能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本院或本科室的主要目标 菌耐药率情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并能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抗感染治疗新进展,要求外科医生掌 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使用药物的管理。 5.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 管、导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6.重点部门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 化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7.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 与发现,了解处理流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全院护理人员包括正式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 例异常指征并及时告知相关医生。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 动中能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消毒灭菌器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使用。 4.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6.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 管、导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7.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 净化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莱阳市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形式 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知识问答、医院感染管理简讯等不同形式,对各类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二、培训对象 1、医院管理人员:包括医院领导,及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后勤保障部、物业管理部、伙食科、洗衣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3、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4、工勤人员及保洁员; 5、病人、陪护、探视家属。 三、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训重点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进展;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3)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4)临床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及控制措施;5)消毒学基本原理、消毒灭菌新进展;6)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7)医院感染监测方法;8)抗感染药物学、传染病学的相关内容;9)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疾病学、统计学的相关内容;10)医院感染管理的科研设计与方法等。 2、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内容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论新进展;3)本单位及管辖领域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等。 3、临床医师重点培训内容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5)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6)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7)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8)医院感染监测方法;9)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笔记

2012年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笔记 培训时间:2012年1月12日 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等 法律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规 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规章 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 2003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4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规范及标准 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doc 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doc 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doc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doc 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doc 2004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doc 2005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oc 2005年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doc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doc 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doc 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doc 2012年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doc 卫生部发布技术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pdf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df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pdf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pdf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df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pdf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pdf 培训时间:2012年2月28日 培训内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则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医院感染培训制度(栾颖)

院内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年度的培训计划。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培训计划组织全院职工医疗废物处理医院感染政策、法规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试。 三、每季度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保洁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临床科室每季度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四、医院感染管理岗位专职人员,每年都能积极参加一次省、市级以上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不少于16学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学习或专题讲座,探讨当前医院感染发展的新动向。 五、本院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知识常规培训由有师资能力人员或请外院专家授课。 六、感染知识的培训内容分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如: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护工等,培训普及的知识针对性要强,每年不少于6学时。 七、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八、对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均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应根据专业/职业的特点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应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理论的进展和本院、本管辖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及相关管理知识;医务人员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工勤人员应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相关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

全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全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要求 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务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 二、基本培训内容 1、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 4、医疗废物管理。 三、重点培训内容 (一)医生 1、培训范围:全院临床医生包括研究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 2、培训方式:讲课、座谈、观看宣传教育片、网上学习等。 3、培训内容: ⑴医院感染概论(概念、暴发流行、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失衡); ⑵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 ⑶细菌耐药机制、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与抗感染治疗新知识; ⑷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⑸手卫生与感染控制; ⑹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 ⑺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 ⑻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 ⑼本科室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护士 1、培训范围:全院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2、培训方式:讲课、座谈、观看宣传教育片、网上学习等。 3、培训内容:

⑴医院感染概论(概念、暴发流行、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失衡); ⑵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 ⑶医院清洁、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其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 ⑷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强度监测; ⑸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⑹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 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 ⑻手卫生与感染控制; ⑼临床与环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⑽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⑾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⑿本科室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三)医技人员 1、培训范围:全院护士包括进修人员、实习人员。 2、培训方式:讲课、座谈、观看宣传教育片、网上学习等。 3、培训内容: ⑴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控制; ⑵消毒剂合理应用与浓度监测; ⑶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 ⑷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人员:临床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和相应药物选择)与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⑸药剂科人员: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与合理应用、作用机制与毒副反应。 (四)行政管理人员 1、培训范围:全院行政人员包括进修人员、实习人员。 2、培训方式:讲课、座谈、观看宣传教育片、网上学习等。 3、培训内容: 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论的进展,本院、本管辖领域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相关管理知识、管理方法;

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护理坠床与跌倒防范管理制度 1.目的 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障住院病人安全,当病人发生坠床与跌倒时,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使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 2.依据 《上海市综合医院管理评估标准》(SHAS-2007) 3.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 4.职责 护士:评估、记录、措施落实,巡视、交接、观察。 护士长:督导、监控、上报、讨论、整改、措施落实。 大科安全员:督查。 5.内容 5.1 每位病人在入院时由注册护士完成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并记录在护理入院记录单上。 5.2 凡发生病人坠床与跌倒事件,无论有无后果均应填写“特殊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5.3 坠床与跌倒评估要求;中度危险评估记录1次/周,高度危险1次 /3天,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并记录。 5.4 防范坠床与跌倒的安全措施 5.4.1 做好护理体检,对新病人或转科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对病

情有一项或多项障碍及年龄大于 65 岁,有头昏史,服用特殊药物(降压药、利尿剂等)的病人应列入交班,重点巡视,预防跌倒。 5.4.2 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防坠床、跌倒安全教育,病人和家属在入院须知上签名。 5.4.3 定期检查护理用具,确保功能完好。除运转状态以外,病床和平车的轮子必须呈刹车状态。 5.4.4 病人视觉障碍、意识改变、术后麻醉未醒,小儿和活动不方便的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常规使用床栏,酌情请家属陪护。 5.4.5 当评分分值≥1分,或有疾病跌倒敏感指标,床边挂防跌倒标识;分值≥5分应设床栏,病人床边设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 5.4.6 提供安全就医环境,保持病房通道和病房走廊无障碍物;有充足的光线,清扫地面时在旁设醒目的防滑标志;有台阶地面用醒目颜色标志。 5.5 防坠床与跌倒的监控要求 5.5.1 凡评估分值为中度以下危险者由病区护士长监控;高度危险者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到科室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在评估表单上及科室登记汇总簿上确认签字。 5.5.2 若已发生跌倒,按特殊事件上报护理部。 5.5.3 大科安全员对已发生病人跌倒的科室进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 5.5.4 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防坠床与跌倒安全措施进行抽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发生跌倒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护理同道分享经验教训。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院长或业务院长的直接下开展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工作进行审定,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考核。 5、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召开。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院感工作,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染率、漏报率。 4、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5、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7、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工作。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积极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 9、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0、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11、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将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性意见。 12、每年有计划地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业务水平。 13、监督、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焚烧,按照国家要求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三、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各科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科室每月定期召开监控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本科医院感染存在问题。 3、各科室要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在职教育培训工作,每月培训不少于一次,全院性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80%。 4、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院感科,如有流行暴发倾向及时报告。主要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发病率≤8%,漏报率≤10%。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95%,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3)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 uW/cm2。新进灯管≥90 uW/cm2 5、建立严格的科室清洁、消毒与隔离制度,对不同传染源引起的感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要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 (一)培训要求 1.上岗前需参加省级以上岗位培训班并通过考核。 2.每年至 少需参加 15 学时的医院感染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或会议。 (二)培训内容 1.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等。 2.专业知识。 (1)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 (2)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 (3)抗感染药物学与感染病学的相关内容,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疾病学、医院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有关内容; (4)医院感染相关临床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药敏试验及正确判断; (5)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与耐药现状,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6)临床和环境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与运送; (7)抗菌药物种类、用药策略与使用管理; (8)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常见疾病的预防:气源性、水源性、血源性; (9)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插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0)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 (11)消毒学基本原理与消毒灭菌新进展,消毒技术的正确选择、应用与质量控制; (12)医院隔离技术与正确应用; (13)医疗废物管理; (14)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15)医院感染的暴发与处置; (16)手卫生与感染控制; (17)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 (18)本院各科室和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控制措施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9)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 (20)重要或新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控制。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与学术活动有关进展。 (三)培训后评估 1. 上级医院感染质量督查考核成绩合格。 2. 能正确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S]. 2006. [2]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 [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