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_19.3 安全用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_19.3 安全用电

感悟新知
3. 实际用电过程中要注意防雷。
知4-讲
知识链接
常见防雷击装置及做法:
1. 架设避雷线。2. 装避雷针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
3. 配电装置防雷保护。4. 雷电时留室内,关好门窗。5. 雷
电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
墙。6. 雷电时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7. 雷电时切勿站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首先明确人体是导体,再综合运用低压触电的 类型及原因分析,看是否会发生触电。
解析: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大地间电压为0,乙和丙互相 接触,再与零线相通,不会触电。
答案:A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拨:采用逆向思维法进行分析:先明确图示情景 属于低压触电,再回顾低压触电的两种情 形,由以上回顾可知,即使站在干燥的木 凳上,两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也会发 生双线触电;正常情况下,人接触零线是 不会发生触电的。
知3-讲
1. 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 应及时更换。
感悟新知
2. 低压触电的实质
知3-讲
发生低压触电的原因是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通。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式U=IR 计算电压。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 mA
时,人就有触电的感觉;又知皮肤潮湿时人体 的电阻为103 Ω,则此时人两手间的电压 U=IR=10×10-3 A×103 Ω=10 V。
感悟新知
知1-练
方法技巧:从表中数据找出与答题有关的信息,要善于找 准对应关系。首先看清题目问的是“会使人 有触电的感觉”,然后带着问题去找信息, 由此可知,要选“10 mA”这一数据进行计算。

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九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点。

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些知识点,深入了解物理的奥妙之处。

一、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在九年级下册的光学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和反射的特性。

当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即光线从物体表面弹回。

反射率是描述物体反射光线能力的参数。

2.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 光的色散:光通过某些材料时,会因为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产生色散现象。

例如,当白光经过三棱镜时,会分离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谱。

二、电学知识点电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科学,在九年级下册的电学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知识点。

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电的基本单位,它可以为正电荷或负电荷。

不同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电荷周围形成电场,电场的强弱用场强表示。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它的大小与电荷的流动速度和导体截面积有关。

电阻是电流的阻碍,它随导体材料和长度的改变而改变。

3. 串并联电路:电器设备常常使用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器之间共享,而电压则分配给各个电器。

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器之间共享,而电流则分配给各个电器。

三、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转化与守恒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九年级下册的能量与力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知识点。

1.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由于物体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例如物体的重力势能等。

2.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9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包括以下内容:
1. 第一章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全反射
-光的色散
2. 第二章物体的能量转换
-功和功率
-功率的计算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
3. 第三章电的感应与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感应电流的应用
4. 第四章光的成像
-光的反射成像
-凸透镜成像
-凹透镜成像
-成像公式
5. 第五章量子物理与原子结构
-量子物理的发展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理论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
-单缝和双缝干涉
6. 第六章声的基本特征和传播
-声的产生和传播
-声的基本特征
-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回声和共鸣
以上是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的主要内容,具体章节和知识点还需参考教材的编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模块:光学、电学和电磁学。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模块的知识点。

一、光学部分:
1.光的多次反射: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等;
2.光的折射:折射定律、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光的全反射等;
3.凸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凸透镜的焦距等;
4.凹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凹透镜的焦距等;
5.球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像的性质、球面镜的焦距等;
6.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特性、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特点、波前的形状等;
7.等强线和等相位线:等强线和等相位线的特点、等强线和等相位线的相互关系等;
8.棱镜的色散:棱镜的工作原理、棱镜将白光分成各种颜色的原理、计算折射角等。

二、电学部分:
1.电阻、电流和电压: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计算、电流的方向等;
2.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路的等效电阻等;
3.电功和电功率: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电器的使用功率等;
4.静电场和带电粒子:带电粒子的基本属性、静电场的特点、等势面
的性质等;
5.静电力和电场:电荷之间的静电力、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的计算等;
6.电流的热效应:热效应的特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计算等。

三、电磁学部分:
1.磁场和磁力:磁场的概念、磁力线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
的规律等;
2.感应电流和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的应用、电磁感应的特点等;
3.电磁铁和电磁电磁吸铁石的特点和应用;
4.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直径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三、内能1.内能(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 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 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的温度越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 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 比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对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概括和回顾该册内容。

第一章运动的规律-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图象、变速直线运动图象- 相对运动第二章力及其作用与运动一、力的作用力和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方向:平行、垂直、斜向-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有关二、力的计量-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图解法- 力的平衡:平衡力、不平衡力三、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有形摩擦和无形摩擦-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受物体之间压力大小和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四、力的分解和合成- 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 力的合成:合力- 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的合成第三章力的图示法- 力的作用方向:合成力图示法- 力的合成和分解:合力的图示法、分力的图示法- 平衡的示意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的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势能-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封闭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五章压力和浮力-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定义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产生原因和大小-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于浮力所在位置的物体第六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 功与机械能转化:功率和能量转化的相互关系- 能量的守恒定律:能量的守恒定律简单应用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复该册内容时有所帮助。

(文档总字数:176个字)。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

一、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方向: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线沿着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 i = r。

3. 镜面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

4. 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

二、光的色散1. 颜色的形成: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2. 颜色的反射特性: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决定的。

3. 莫尔斯定律: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三、电流的特性1. 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2. 电流的方向:根据电荷的正负性来确定电流的方向。

3.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截面积、电荷的数量和电荷的速度有关。

4. 电路的连通关系: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四、电压和电阻1. 电压的定义: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2. 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或伏特表进行测量。

3. 电阻的定义: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

4. 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截面积和物质的电阻率。

五、直流电路1. 小灯泡和导线的明暗:电流通过的地方灯泡亮,没通过的地方灯泡灭。

2.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相同,串联电路电流相同。

六、电磁学知识点1. 电磁感应: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导致电流的产生。

2. 电动势: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差。

3. 电磁铁: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的装置。

4. 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七、机械知识点1. 力:物体受到的推力或拉力。

2. 测量力量:弹簧秤或测力计进行测量。

3. 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时间。

4. 牛顿三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些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3)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5)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7)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8)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2)固体很难被拉伸。

(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8、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10、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第2节内能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如:如同一铁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的内能比一小杯水的内能大)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如零度的水放热后凝固成零度的冰,内能减小)注意: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1、热传递(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炉子烧水;铁块在火中加热到发红、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用热水袋取暖;冬天,对手呵气。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4)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5)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2、做功(1)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古时钻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变暖和;溜滑梯屁股好烫;刀具和飞轮摩擦出火花;陨石进入地球,与大气层摩擦升温燃烧变流星;锯条锯木变热;用铁锤反复敲打铁块,铁块会升温;用锤子敲打刀具,刀具变热;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气筒壁发热;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大;气体膨胀,气体内能减小;开啤酒瓶时,里面的气体把瓶塞顶出,瓶口温度降低;烧开水时,锅内水蒸气顶起锅盖。

(2)做功的实质:内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3)关于气体做功的两个代表实验;A、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

现象:棉花会着火。

原因: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棉花燃烧B、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现象: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

原因: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瓶内空气内能减小瓶内温度降低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第3节比热容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实验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假设:与物质种类、物体质量、温度升高多少有关。

3、探究物体吸收热量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原理:(1)器材:水、食用油、相同的电加热器(或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相同的两个玻璃杯、铁架台等(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升高量(即保持m、Q吸相同,通过比较(t-t0)来比较c,(t-t0)大的c小)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即保持m、(t-t0)相同,通过比较Q吸来比较c,Q吸大的c大)(3)实验过程(4)实验现象:a、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水比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少、变化的慢。

(即m、Q吸相同时,水的(t-t0)小,水的c大)b、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长(即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

(即m、(t-t0)相同时,水Q吸的大,水的c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热机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燃料的热值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

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深化升华: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

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的单位为J/kg。

难点剖析:对于热值的理解应抓住三个关键词语: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1kg”是指热值针对1kg的燃料而言,如果不是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值与热值不同。

(2)“某种燃料”是指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了燃料才能确定热值,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由此可见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热值大的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3)“完全燃烧”是由指燃料在燃烧时必须烧完、烧尽,只有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值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通常情况下燃料往往不能完全燃烧,致使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用热值算出的结果小。

(三)热机的效率1、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2、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尽量减小摩擦;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等等。

3、热机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飞灰,这些都会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要减小污染可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采用污染小的气体燃料,加装消烟除尘装置等。

要点提示:在利用燃料燃烧产生内能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提高效率,尽可能增加可利用的能量,减少浪费,节约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急的重要途径;二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污染,保护人类及所有生命的生存环境。

(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难点剖析:定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能是可以“转移”或“转化”的,“转移”指同一种形式的能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转化”指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第二部分是能的“守恒”,明确指出在能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能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各种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的事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例如:(1)在热机中,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就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消耗多少内能,就会产生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能的总量是守恒的;(2)在摩擦生热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消耗多少机械能,就产生多少内能,能的总量是守恒的;(3)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消耗多少燃料中蕴含的化学能,就会产生多少内能,能的总量是守恒的;(4)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例如,一杯热水与一杯冷水混合,热水减少多少内能,冷水就增加多少内能,能的总量是守恒的;(5)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因为电动机转动的同时还要发热),消耗多少电能,就会产生多少机械能和内能,能的总量是守恒的;(6)用电炉加热物体,电能转化为内能,消耗多少电能,就产生多少内能,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深化升华:自然界中所有的变化,不管是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内部,也不管是物理学的(比如物态变化),还是化学的(比如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物学的(比如动物的呼吸)、地理学的(比如火山爆发)、天文学(比如星球的运动)的问题,都存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而且在转化与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