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的方向共66页
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方向大猜想-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方向大猜想对未来中考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2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二是过去中考试题中展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点。
虽然过往的考试大纲和说明还不能作为2017年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过往的大纲和说明是会对今后中考命题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因此,在对2017年中考试题预测时,需要参考以往的考试说明和大纲上的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
此外,近几年中考试题自身呈现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内容,体现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命题基本原则。
因此,关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掌握未来中考试题发展趋势。
以下分析仅供考生和老师参考!数与代数部分:(一)数与式综观近年来中考“数与式”部分的试题,2017年关于“数与式”考查还会主要为基础性题目集中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
但伴随着近年来试题不断推陈出新,以“数与式”内容为依托,加强数学理解能力的考查也越发凸显。
如2012年浙江省台州卷16题是以新定义概念为载体的开放题,着重考查数学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并不少见,如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卷第5题等,另外,依托于“数与式”的有关知识,考查探索规律的能力,即合情推理、归纳概括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2009年安徽卷第17题。
此外,以几何图形为载体,结合“数与式”的基础知识、考查图形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试题的呈现形式是把“数与式”部分内容与图形结合,增大了思考量,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形式值得大家进一步关注。
如2010年广州卷第10题、2011辽宁卷第9题及2012年浙江丽水卷第10题。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首先,关注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基本技能。
综观历年中考题,都是针对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这一基本技能编制的试题,其解法的是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
因此,有理由确信,在2013年的中考中,对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试题依然出现。
2024版中考语文命题方向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02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字音、字形、 词语运用、病句修改等。
03 强化阅读与表达能力考查
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 查,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
2024/1/28
7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命题趋势
01
02
03
城市化倾向
一些大城市的中考语文试 题更加注重对现代城市生 活的关注和思考。
2024/1/28
地域文化特色
不同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 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 特色,引导学生关注本土 文化。
创新性尝试
一些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 会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尝试, 如采用新的题型、新的考 查方式等。
9
03
阅读理解题备考指导
11
典型例题分析与讲解
记叙文阅读例题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 人物形象、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等,引导学 生理解文章主题和作 者意图。
说明文阅读例题
选取典型说明文,分 析说明对象、顺序和 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议论文阅读例题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议 论文,引导学生分析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理解作者观点和 态度。
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02
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和成绩水平 03
2024/1/28
4
课件内容概述
01 中考语文命题方向分析
02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指导
02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2024/1/28
5
中考语文命题方向与趋势分
02
析
2024/1/28
6
中考命题思路与方向

中考命题思路与方向数学一:命题方式与形式1、命题小组由三人组成,全是高中一线教师。
出题采用组卷方式,在提供的两套题中选择适合水平测试的题目组成A卷,再对照往年试题和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检验试题的科学性(有些试题可略做改编)。
再把剩余的题目组成B卷,不够时从教材和资源评价中选取进行改编。
2、根据要求,对试卷不能有大的改动,不能换题,基本保持原试题的特点。
并提出在今后命题形式上有两种方式可选:一是保持原有风格以组卷形式为主,二是从教材和资源评价中选取改编。
二:所选两套试题的特点1、试题结构,知识分布和难度系数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体现试题相对稳定和适当变化的命题原则。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考察,符合课标要求,做到突出重点,突出主干知识,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在纵向和横向的知识交汇处设计命题。
(中考试题是属于学业水平考试,而不是选拔考试,试题要求区分度要小,避免各校进行生源大战,但作为命题者的惯性思维还是要选择一些有一定区分度的试题。
如8,14,15,26,27,28等.我们习惯上和高考一样,在选择,填空,和压轴题最后一问上做些文章。
)3、重视基本能力,基本数学思想的考查,如空间想象能力(三视图,13题);数据处理能力(通过统计与概率来体现,在考查中重视统计思想和概率思想的考查)如4,16,21,23题(3+3+6+7=19分);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24题,今后有可能在归纳和类比推理上做文章,这也是高考的一个命题趋势)4、应用意识的考查,分析两套试卷发现,阅读量都比较大,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图表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题型展示新课标的探究性。
加大应用意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体现公平性源于教材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是首选内容。
如21题25题。
5、注重创新意识(就是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推理等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合的程度越高显现出创新意识越强)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4题的第二问,27题等。
中考命题的方向与技术

一等答,案史:实留清言楚传,播情得感次丰数富多,了有,正也确会的让价人值相观信,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小李失去了一笔业务,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他说,这是由于他腿伤发作 迟到了半个小时造成的; 某部门工作出现失误,其负责人说:“他们做决定是根本就没有征求我的 意见,我对此一无所知” 某国消费者对在包装中加入一氧化碳使肉类看起来红润新鲜的做法表示质 疑,但该国食品管理局称这种做法“总体上”是安全的 某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声明说这是由于他们使用了其他公司生产的不 合格部件造成的。
一个流浪汉在过铁路桥,当他过了3/8 桥身的时候,听见了火车过桥的警笛声, 火车正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着桥疾驰 而来,为了自己的安全,流浪汉应该以什 么速度奔跑到桥边(任一方向均可)。
七、试题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曾法参国是科孔学子家的巴学斯生德,曾品说德:高“尚科。学有虽一然次没,有一国个界和,曾但参学同者名却的有人他杀自 了己人的,祖别国人。误”以可为是是爱曾因参斯,坦就在对1曾99参3年的希母特亲勒说上:台“后你,儿却子毅杀然了声人明。放”弃 曾德参国的国母籍亲,不加相入信了,美说国:国“籍我。儿美子国绝于不1会94杀5年人在。日”本过投了掷一两会颗儿原,子又弹有后, 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不相信。可是,当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
产生迷惑
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课桌、凳的高度都是按照一定的 关系科学设计的。小明对学校所添置的一批课桌、凳进行观 察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根据人的身长调节高度。于是,他测 量了一套课桌、凳上对应四挡的高度,得到如下数据:
中考数学命题基本方向与对策略谈

中考数学命题基本方向与对策略谈1. 引言1.1 引言随着中考数学命题的不断调整和更新,考生们在备战中考数学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有必要对中考数学命题的基本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了解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把握考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命题策略,掌握应试技巧,以及做好备考建议,我们才能更好地备战中考数学,取得理想的成绩。
2. 正文2.1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中考数学命题的重要方面,理解和把握命题的趋势对于备战中考数学至关重要。
在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中,趋势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考数学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
题目往往涉及到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例如整数运算、分数运算、代数方程等。
考生在学习中要注重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知识点,做到“一切从简,从基础出发”。
中考数学试题偏向综合性发展,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题目往往设置较多的实际问题,要求考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
考生需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中考数学试题也倾向于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题目往往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探究性,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考生要注重在解题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注重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中考数学试题的趋势是向基础、综合、思维发展的方向发展,考生在备考中要针对这一趋势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备战中考数学。
2.2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是中考数学命题中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命题的难度和重点。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考点,以便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备考。
在代数部分,常见的考点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性质、多项式的运算等。
这些内容基础扎实,而且在具体运用中常常会涉及到解题的关键步骤。
在几何部分,常见的考点包括直角三角形、相似与全等、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性质等。
中考化学指导命题方向(带习题)ppt课件

6.锌 锌是一种与生命攸关的元素,它在生命活动过程 中起着转换物质和交流能量的“生命齿轮”作用。它是构 成多种蛋白质所必需的。 7.铜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成年正常人体内 含量约为60~120mg,分布在身体各部分,在肝、脑、心脏 及肾内浓度较高。在血液中铜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和血清中 。与铁相似,铜也参与人体内的造血过程,催化血红蛋白 的合成,同时又是人体内的一些金属酶的组成成分。若人 体内铜的含量降低则神经、肌肉及肝脏等组织中的氧化代 谢就无法得到调节,人体就会出现动作失调、神经失常等 症状。 8.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人类健康息息 相关。在人体内硒在心脏中的含量最高,它对心肌起到保 护作用。如果人体缺乏硒,机体细胞就会缺乏自我保护功 能,所以全身的组织、脏器功能缺乏。
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悬浊液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
浊液”),理由是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小,生产效率很低
。.
(_利氧3_)_化用小__碳产李_不生_认_回的_为_收二_直氧流__化接程__排碳①_放比_、_,另_②_不加_利碳、__于酸③__钠“和_溶节_操_液能_作_更减_经I排_比_济”_小_,。_生王__产的__成主_本_张_更_更_低_好。__若,__产其_生_理_的_由_二_是_;: 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25
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题型有图象题、图表题、信 息计算题。计算题解题过程比较简单,但是数据 分析很重要,考察的是大家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 力,所以,大家看到题以后不要急于做题,而是 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给出的数据是否有用(有时 会出现无用的干扰数据);分析这个数据能否直 接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果不能,如何通过 一定的数据转换找到直接应用的量。;如果是图 表题,一定要分析清楚什么时候反应进行完毕, 用了多少样品,多少溶液。总之,计算的前提是 数据分析,如果分析不透彻就盲目作的话出错率 很高。;计算的时候不要口算,一定要在演算纸 上算一边,看一下有无倍数关系,先约分再计算。
中考命题趋向及试题举要

中考命题趋向及试题举要中考命题趋向及试题举要当我们既是一个勤奋的耕耘者,又是一个聪明的思考者时,中考的一切就不会如此的神秘莫测,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那收获的季节吧!中考命题趋向及试题举要一、试卷命题的几个原则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今后的学科学业考试和评价将会有较大力度的改革,仅就考试试卷的命题原则来讲,起码就有下列五条需要注意(一)命题原则之一:命题方向逐步与新课程改革接轨,体现课改方向,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坚持《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而不是只为部分学生服务。
今年:两考合一既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又要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通俗的讲,既要使普通学生拿到过得去的分数,又要通过考试使一、二中、柳高选拔出优秀学生,这对出题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去年中考语文分数分布&S226; 分数人数比率%&S226; 0 2&S226; 1-9 11&S226; 10-19 22&S226; 20-29 61&S226; 30- 77&S226; 40-49 253&S226; 50-59 857&S226; 60-69 2307&S226; 70-79 5074&S226; 80-89 7688&S226; 90-99 7220&S226; 100-109 3044&S226; 110-119 270&S226; 120 0 0(二)命题原则之二: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2006中考命题走向及复习建议.ppt

图片导入
谢
谢
大
家
例1
例:请把句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书 写在方格内。 ⑴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yōu)扬。 ⑵它们把天空点(zhuì)得很美丽。 ⑶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fú)好画。 ⑷人家屋顶上全(lǒnɡ)着一层薄烟。
例2
例:依此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
组是(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3.要认真研究学情,把握学生的实际,使复习指导有的放矢。 4.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识记
(语音、汉字、名句名篇、文学常识)部分的落实,二是 抓时文(精美散文、优秀作文)阅读。 5.要周密安排,按时完成复习任务;及时巩固,做到复习内 容堂堂清、周周清。 6.要把好资料、试题的发放关。精选、改良、命制,做到以 一当十。
二、复习教学建议
语言积累与运用 1.字音字形:
①利用教材;②提供有关规范:《异体字整理表》 《异形词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③分 类整理:多音字表,易读错词语表、易写错的词 语表;④注意书写规范。
2.词语理解和运用:
①变死记硬背为能力提升;②变机械训练为方法 引导;③变一味单项训练为先单项后综合。
3.语病:
①记例句,明特征;②析典型,明方法;③多留 心,练眼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复习教学建议
4. 默写: 利用早自习熟读背诵课标规定的背诵目,
务必做到人人过关,并掌握与之相关的作 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5. 名著:
落实课标推荐的名著的积累。 6. 语言运用:
注重综合,加强思维、表达训练,注重 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指导,加以总结。
一、命题走向分析
阅读(38-40分)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课内外链接阅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