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最新常用评分系统
ICU常用评分系统

镇静、躁动评分(SAS)
恶性刺激:指吸痰或用力按压眼眶、胸骨或甲床5秒钟
3-4分为镇静适度,1-2分为镇静过度,5-7分为镇静不足疼痛分级数字评估法(NRS)
面部表情量表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6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表达。
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分
12分以下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极易发生压疮。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GCS积分=A+B+C;总分3~15分,15分表示正常,﹤7分浅昏迷,﹤3分深昏迷
注:GCS评分时应注意有无存在以下因素:镇静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肢体瘫痪、听力障碍等。
患者因气管插管或切开不能说话时,按能否配合指令动作评分:能完全配合指令动作者5分,完全不能配合动作者1分,处于二者中间状态者3分。
选择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如运动评分左、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分数侧进行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
APACHE Ⅱ主要用于预测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由临床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指标和GCS评分构成;B项:年龄评分;C项:慢性健康评分。
总分值为0~71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无轻微痛间歇疼痛明显疼痛严重疼痛剧烈痛。
ICU 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一、APACHE 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四、Murray肺损伤评分五、SOFA评分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一、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 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如下表所示B.年龄评分:年龄≤44 45-54 55-64 65-74 ≥75评分0 2 3 5 6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分;②择期术后患者—2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昏迷。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家务劳动;或明确的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的治疗能抑制对感染的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评分总分=A+B+C意义: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二、GCS评分(Glasgow 昏迷评分)GCS评分= ①+②+③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①+③+ETT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越高。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是一种有效和可靠地的谵妄监测工具。
第一步,评估镇静状态(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 RASS)如RASS得分-3~+4,进行下一步评估谵妄评估: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
ICU最新常用评分系统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 5~15mg 50~150ug持续量 1~6mg/h 30~100ug/h起效 10~20min 1~2min持续 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间隔 3~4h 6~12h 1~4h轻度镇静 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 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 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 <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重症医学科常用评分系统

Glasgow昏迷评分 意识与GCS的相关性
9-15分:嗜睡或清醒状态 (轻度意识障碍) 4-8分: 朦胧或浅昏迷状态 (中度意识障碍) <3分: 深昏迷状态 (重度意识障碍)
APACHEⅡ-B 年龄评分
• 不足之处-成年人与 婴幼儿标准应有所区 别
APACHEⅡ-C 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C 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
• • • • 1981年建立第一代 1985年提出APACHEⅡ 2005年提出第四代 特点: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 最为普遍使用。 •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 统,分值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病死率越高。
APACHEⅡ
•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 B项:年龄评分 • C项: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A+B+C
APACHEⅡ-A急性生理评分
APACHEⅡ-A急性生理评分
1.临床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
常规、生化,血气分析等11 项指标,以及GCS评分 。
APACHEⅡ-A 解读
2.评价肺氧合功能时: FiO2 <0.5,用动脉血氧分压作为评分指标, FiO2 >0.5用肺泡-动脉氧分压作为评分标准 FiO2(吸入氧浓度)的计算方法: FiO2(%)=空气氧浓度常数21+鼻导管吸 氧流量(L/min)×4
APACHEⅡ-A 解读
• AaDO2(肺泡一动脉氧压差)计算方法: AaDO2=肺泡氧分压PAO2--动脉氧分压 PaO2 PAO2简化计算公式: PAO2=(平原大气压常数101kPa一气道 内水蒸气压常数6.27kPa)×Fi02--PaC02 =94.73kPa×Fi02--PaC02-PaO2 AaDO2=94.73Ka×FiO2--PaCO2PaO2
ICU最新常用评分系统

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5~15mg 50~150ug持续量1~6mg/h 30~100ug/h起效10~20min 1~2min持续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 间隔3~4h 6~12h 1~4h轻度镇静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反应得分言语反应得分运动反应得分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按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对疼痛刺激能定位5刺痛睁眼2言语错乱3对刺痛有躲避反应4无睁眼1含糊不清2刺痛时肢体屈曲(去皮层状态)3无反应1刺痛时肢体过伸(去脑状态)2无反应1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
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
前言: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相关治疗目标的滴定,是重症医学质控要求的一部分。
我科使用ICU常用评分电子及纸质手册五年余,在判断疾病危重程度、滴定镇痛镇静治疗、营养风险筛查及血栓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将评分系统分享如下,供同道参考,不对之处请指正。
题目:《浙江省人民医院ICU常用评分系统》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ICU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ICU评分系统一、APACHE n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n)系统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四、Murray 肺损伤评分五、SOFA评分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 急性生理学评分(APS): 如下表所示B. 年龄评分:年龄W 44 45-54 55-64 65-74 > 75评分0 2 3 5 6C.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 分;②择期术后患者—2 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 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昏迷。
•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事家务劳动;或明确的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 40mmH),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的治疗能抑制对感染的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疗、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 评分总分=A+B+C意义:APACHE II 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分=①+②+③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二①+③+ETT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越高。
、谵妄评估量表(CAM-ICU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是一种有效和可靠地的谵妄监测工具。
如得分〜,进行下一步评估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最新常用评分系统一、ICU镇静镇痛1,镇痛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比较吗啡芬太尼负荷量5~15mg 50~150ug持续量1~6mg/h 30~100ug/h起效10~20min 1~2min持续4h 1h(2)非阿片类止痛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 间隔3~4h 6~12h 1~4h轻度镇静0.03~0.04mg/kg/h 1~3mg/kg/h深度镇静0.06~0.15mg/kg/h 3~6mg/kg/h起效1~3min 5~15min 1~2min <1min唤醒不定<10min3,谵妄首选氟哌啶醇。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时,应当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二、ICU常用评分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反应得分言语反应得分运动反应得分正常睁眼4 回答正确5 按吩咐动作 6呼唤睁眼3 回答错误4 对疼痛刺激能定位5刺痛睁眼2 言语错乱3 对刺痛有躲避反应4无睁眼 1 含糊不清2 刺痛时肢体屈曲(去皮层状态)3无反应1 刺痛时肢体过伸(去脑状态)2 无反应 1备注: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1.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2.三项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的总分,就是所谓的「昏迷指数」,可以做为预后的参考。
就头部外伤为例,一开始为3或4分的病患,统计起来有85%的机会会死亡或成为植物人;但若超过11分的病患,大概只有5~10%的机率会如此,而有85%的机会可以部份或全部恢复;其余介於中间分数的恢复机率就随著分数愈低而递减。
3.根据分级可分为:轻型:总分为13~15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以内。
中型:总分为9~12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6 小时。
重型:总分为3 ~ 8 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6 小时以上预后受伤后第1个24小时最高分恢复良好或中度残疾植物状态或死亡3-4 7% 87%5-7 34% 53%8-10 68% 27%11-15 82% 12%2、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系统检测项目0 1 2 3 4 得分呼吸PaO2/FiO2(Kpa) >53.3340-53.3326.67-413.33-26.67且<13.33且呼吸支持(是/否) 是是凝血血小板(109/L)>150101-15051-10021-50 <21 肝胆红素(umol/L)<20 20-3233-101102-204>204循环平均动脉压(mmHg)≥70<70多巴胺剂量(ug/kg/min)≤5或>5或>15或肾上腺素剂量(ug/kg/min)≤0.1或>0.1或去甲肾腺剂量(ug/kg/min)≤0.1>0.1 dobutamine(是/否) 是神经GCS评分15 13~14 10~12 6~9 <6肾脏肌酐(umol/L)<110 110-170 171-299 300-440 >440 24小时尿量(ml/24h) 201-500 <200备注:1.每日评估时应采取每日最差值;2.分数越高,预后越差3.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4、Ramsay镇静评分概述适用于接受静脉持续镇静患者。
临床状态Clinical Status Score 焦虑,激动或不安 1合作,服从及安静 2入睡,仅对命令反应 34入睡,对轻度摇晃或大的声音刺激反应5入睡,对伤害性刺激如用力压迫甲床反应入睡,对上述刺激无反应 6解释• 1: 镇静不足• 2 - 4: 恰当• 5 - 6: 镇静过度5、机械通气患者的Brussels镇静评分概述Brussels镇静评分用于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监护,镇静水平每4小时评测一次。
状态水平无法唤醒 1对疼痛反应但对声音无反应 2对声音无反应 3清醒,安静 4激动 5评分镇静1 或2 镇静过度3 或4 镇静适当5 镇静不足六、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这些指标共7项,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
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其他一些临床指南也提供了一些优化降阶梯治疗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并可缩短抗生素疗程。
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ICU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相对于全身麻醉病人的镇静与镇痛,对ICU 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更加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为此,需要对重症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价。
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恰当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
一、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
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应该定期进行、完整记录[29,30]。
常用评分方法有:1.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 RS):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0分(不痛)至10分(疼痛难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择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
2.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用一条100 mm的水平直线,两端分别定为不痛到最痛。
由被测试者在最接近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画垂线标记,以此量化其疼痛强度。
V AS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和可靠方法[31](图一)。
不痛疼痛难忍10 0图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 RS):NRS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 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图二)。
其在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32]。
0 1 23 4 56 7 89 10不痛痛,但可忍受疼痛难忍图二、数字疼痛评分尺4. 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 le, FPS):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
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图三)。
FPS与VAS、NRS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好[33]。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图三、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5. 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 - Henry 评分法)[34]该方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测量。
从0分到4分共分为5级,评分方法如下:表一、术后疼痛评分法分值描述0 咳嗽时无疼痛1 咳嗽时有疼痛2 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3 安静状态下有较轻疼痛,可以忍受4 安静状态下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对于术后因气管切开或保留气管导管不能说话的病人,可在术前训练病人用5个手指来表达自己从0~4的选择。
疼痛评估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法来进行,但最可靠的方法是病人的主诉。
VAS或NRS评分依赖于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能力。
当病人在较深镇静、麻醉或接受肌松剂情况下,常常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的强度。
在此情况下,病人的疼痛相关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势)与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也可反映疼痛的程度,需定时仔细观察来判断疼痛的程度及变化。
但是,这些非特异性的指标容易被曲解或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35]。
二、镇静评估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
理想的镇静评分系统应使各参数易于计算和记录,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确判断并能指导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有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以及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等主观性镇静评分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等客观性镇静评估方法。
1. 镇静和躁动的主观评估a) Ramsay评分[36]: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分为六级,分别反映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表二)。
Ramsay评分被认为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但缺乏特征性的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镇静水平。
表二. Ramsay 评分分状态描述数1 病人焦虑、躁动不安2 病人配合,有定向力、安静3 病人对指令有反应4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 嗜睡,无任何反应b)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 on Scale, SAS) [37]:SAS根据病人七项不同的行为对其意识和躁动程度进行评分(表三)。
表三、 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 SAS分值描述定义7 危险躁动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6 非常躁动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5 躁动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4 安静合作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3 镇静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迅即入睡2 非常镇静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1 不能唤醒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恶性刺激:指吸痰或用力按压眼眶、胸骨或甲床5秒钟c) 肌肉活动评分法(Motor Activity As sessment Scale, MAAS)[38]:自SAS演化而来,通过七项指标来描述病人对刺激的行为反应(表四),对危重病病人也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