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能走多远_以_职来职往_为例
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的研究

[5] 徐英奇. 浅谈我国电视求职类节 目. 活力,2011(18):109.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南宁 530000)
4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传媒科技 /2012/04/下
47
Radio and television 广播电视
2.1 职场真人秀节目的优势 2.1.1 社会焦点的关注 如果说相亲节目是关注社会剩男剩 女比较多的焦点问题,那么求职类节目 就是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热点 话题,通过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011 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记 录650万左右,就业压力也是史无前例。 而求职类节目的播出不仅为大学毕业生 提供一个全新的找工作开放性平台,而 且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全民参与的特点也 吸引无数的眼球。职场真人秀节目以关 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服务性的节目宗旨 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的基础。 2.1.2 职场真人秀节目成功的创意 创意在广告学中的说话是:创意就 是指你发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 的新含义,其中最重要要的一点就是 “新”,以中国教育频道与江苏卫视联 合打造的《职来职往》作为求职类娱乐 真人秀节目被成为是“职场版的《非诚 勿扰》”、“职来职往”的创意点就是 在“职场上”。《职来职往》借助《非 诚勿扰》的节目形式用十八位不同企业 的高管代替《非诚勿扰》中二十四位美 丽的女嘉宾,同样采用亮灯灭灯的形式 对应聘者进行选择,这种以求职的形式 代替相亲的形式,这点创意是《职来职 往》收视率较高的体现。 2.2 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劣势 2.2.1 单纯用娱乐眼光观看节目 在真人秀节目中无论是婚恋交友类 节目,还是求职类节目,在很多观众心 中只是一场秀罢了,并且很多观众往往 很少关注求职者现场的表现以及能力 体现,而是单纯娱乐性的观看职场上企 业高管刁难求职者。并且很多观众都会 质疑,这些所谓企业高管的身份是否真 实,这些节目是真正为求职者提供就业 的机会,还是为了博取娱乐观众的公开 作秀呢?因此对于职场类真人秀节目来 说这就会大大影响到节目的发展,节目 失去了信任以及互动性,则节目就会失 去生命力。职场真人秀节目不仅仅是吸 引更多观众的研究,而是需要更多的求 职者参与节目其中,从而才能决定求职 类节目的寿命。 2.2.2 节目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在很多职场真人秀节目中存在 或多或少的节目机制不完善的现象,招
电视求职类节目火爆的原因及现状分析——以职来职往为例

摘要就业难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
与此同时我国的电视求职类节目以一种与传统招聘不同的形式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并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而其中《职来职往》以自己独特的栏目特色以及创新性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职来职往》的节目定位、独特的环节与内容、节目的创新性、分享职场经验、主持人风格、反映社会问题等方面分析《职来职往》节目热播的原因。
另外,在《职来职往》热播的同时,该节目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求职意向的不均衡、行业达人间的话语失衡以及行业达人在面试时凸显个人审判色彩。
因此,电视求职类节目需要进一步发展,从而维持电视求职类节目的生命力、寻求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电视求职;《职来职往》;热播原因;现状目录1 绪论 (1)2电视求职类节目的特色 (2)2.1合适的节目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独特的节目环节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真实性较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热播原因分析.. (3)3.1节目的创新性 (5)3.2职场达人分享职场经验 (5)3.3主持人亲切、有活力 (6)3.4帮助大学生直观地学习求职技巧 (6)3.5凸显社会热点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视求职类节目的现存问题与应对措施. (8)4.1现存问题 (8)4.1.1求职意向的不均衡 (8)4.1.2行业达人间的话语失衡 (8)4.1.3个人审判色彩明显 (8)4.1.4节目缺少文化内涵 (8)4.2应对措施 (8)4.2.1实现百强企业的均衡化交替出场 (9)4.2.2突破地域局限,谨防“北漂”做主打 (9)4.2.3结合市场走向,应景进行编排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1 绪论江苏卫视热播的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无非是它满足了我们最关键的需求——成家,那成家之后呢?有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国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以《职来职往》为例

况, 做 出淘汰或者选 拔决定 。 ” 刘 利群 、 傅
宁出版 的《 美 国电视节 目形态 》 一书这样 定义真人秀 : 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 自 愿参 与者在规 定 的情 境 中按 照特定 规则
进 行 的 自由而 真 实 的竞 争 或 是 体 验 行 为 ,
建青年群体 形象等来 展开 。 例如 , 陈吴妹
着 职 场 真 人 秀 节 目进 入 了一 个 新 的 阶段 。
从而 凸显参与者本质个性 , 与受众互动 的 电视节 目。 尹鸿 、 冉儒学认 为 , 电视真人秀 作为一种节 目, 是对 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 境中, 为 了预先 给定 的 目的 , 按照特 定 的 规则所 进行 的竞 争行 为 的真实记 录和艺
进行 了简单 的研究 , 主要介绍 了职场类节 目兴起 的原 因 、 现状 、 特征 以及职场类 节
“ 真 人 秀 ”节 目 的浪 潮 。 它 发 源 于 欧 美 电
《 公关 小姐 》 大热 , 获得第 九届 全 国 “ 大 众 电视金鹰 奖” 优 秀长篇连 续剧奖 。 1 9 9 9 年, 湖南卫视推 出大 型谈 话类节 目《 新 青 年 》, 从青年 的角度探讨相关 的新 闻人 物
《 职场真人秀—— ( 职来职往 ) 节 目成功 要素探 析 》、 李 朵朵 《 职场 真人秀节 目的 典 范—— 《 职 来职 往 》 前 途宽 广 》 等, 这
些 论 文 主 要 从 节 目的 内 容 和 形 式 方 面 来
试秀《 职来 职往 》、 发 掘 自我 的 《 天生 我 才》 等, 都是这段时期 的典型代表。 这标志
美国全 国广播公 司的真人 秀节 目《 学徒 》
以及国内一些类 似 《 学徒 》 的职场真人秀 节 目为例 , 对职场创业型真人秀节 目的特 点进行 了研究 。 在 论文领域 , 我 国对 电视求职节 目的 研 究论 文大都围绕 内容与形式来 阐述 , 极 少从节 目的策划 、 受众定位 、 节 目影 响、 构
职场真人秀节目核心元素分析——以江苏卫视《职来职往》节目为例

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予以思考和梳理。
些信 息挖 掘选 手的闪 光点 进行 测评。 其中 有些 VCR中选 手
传 媒
关键词:职场真人秀 纪实性 戏剧性 游戏性
会邀请其朋友、家人出
参与 性
性。整体真实,强调在保证每位选手个体真实的同时,节目展
现求职者 这个群体的全 面性和多元化 。从2010年12月节目
理。
主持人的真实性表现为节目现场真情实感的流露。主持
一、纪实性
人李响在节目中的情绪表现偏重于感性。如选手讲述和母亲
真人秀节目吸引受众的核心要素在于“真”,强调实时现 的辛酸往事,李响在一旁潸然泪下,遇到性格乐观开朗,擅长
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相对于戏剧作品有更强烈 逗乐的选手,李响会幽默、夸张地予以配合,而在毕业季的专
职场真人秀节日核心元素分析
— — 以江 苏 卫 视《 职 来 职往 》 节 目为 例
张洁意 ( 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摘要:真人秀节目相对于传统电视节目,需具备四大 真实性需从两方面考量,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个体真实即
要素:纪实性、戏剧性、游戏性、参与性。职场真人秀节目的这 应聘选手身份和个人基本情况的真实。节目制片人马浚益透
在一期职场真人秀节目中,录制现场的“人”的要素可分 信息,报名者免费参加节目录制,现场观众多为学生、节目粉
为四类:求职者、招聘企业代表、主持人、现场观众。求职者的 丝,选手的亲友团。另外,节目几乎每期都会有高校应届毕业
东南传播2013年第2期( 总第102期)
前沿理论 透析传播实践
CHUANBO传媒研究 ——电视节8研究
电
魏
开播至今,几乎每期四位求职者都各有特点,既有高学历的
职来职往论文

职来职往论文第一篇:职来职往论文职场真人秀《职来职往》节目策划、亮点分析摘要:2010年末,电视求职类节目高调亮相我国电视荧屏。
严峻的就业压力与缺乏求职经验的现状,迫使原本含蓄的东方人开始走上电视找工作。
在《职来职往》等职场真人秀节目中,求职者在经历了自我描述与高管们的层层考问之后,往往可以获得招聘者的建议,甚至得到工作的机会。
求职节目给了年轻人一个自由的舞台。
我们希望这样具有社会公益性的节目可以越办越好,成为我国电视荧屏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0 年12 月,中国教育频道与江苏卫视联手打造了一档全新电视求职栏目——《职来职往》。
下面就其节目策划成功、亮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来职往》;职场真人秀;节目策划胡智锋在《电视节目策划》一书中指出:“电视策划,就是对于电视的某一种行为,借助特定电视媒体信息、素材,为实现电视行为的某种目的、目标而提供的创意、思路、方法”。
电视策划可分为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策划等层次。
好的节目策划,首先要有从政治、市场、社会、文化等视角对电视媒体生存环境的宏观思考;还要有该节目在一定范畴如节目群中的定位思考,然后将这些思考渗透在节目内容、形式等具体环节的设计中。
本文将以此为据来考察分析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以充分而理性地认识电视节目策划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职来职往》简介、规则、及推出背景(一)《职来职往》简介《职来职往》是由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频道一频道联合打造的。
这两家电视台可谓强强联合,教育台本身对于求职与就业就有报道与制作的优势,而《职来职往》的节目形式,则大大借鉴了江苏卫视王牌栏目《非诚勿扰》。
每个求职者上场放3段短片介绍自身情况与求职意向,台下18位名企高管有灭灯的权利,如果对求职者感到不满意或不符合求职标准都可灭灯,如最后一轮还有9盏灯亮,求职者就可以从百强中选择就职企业。
虽然有时求职者优缺点在高管面前暴露无疑,但就算最后没有成功,也会有所收获。
高管与求职者言语交锋、求职者展现3段短片以及最后求职者会否成功成为节目最大的亮点,往往他们求职成功的一刹那都会十分激动,因为那是另一段成功的开始,也成就了一个有理想的灵魂。
谈谈电视职场招聘类节目对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启示———以《职来职往》与《非你莫属》为例

谈谈电视职场招聘类节目对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启示———以《职来职往》与《非你莫属》为例
李环宇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职来职往》与《非你莫属》是目前国内关注度最高,也是最受欢迎的两档职业招聘类娱乐真人秀节目。
它们不仅为求职者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为很多刚刚走出校园、懵懂的大学毕业生们提供了非常实际并富有启发性的就业指导意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总页数】1页(P238-238)
【作者】李环宇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视职场类节目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导向分析——以《职来职往》为例 [J], 林春;
2.《职来职往》电视招聘节目对大学生求职的启示 [J], 张妮妮;郝红美
3.电视职场类节目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导向分析r——以《职来职往》为例 [J], 林春
4.电视职场类节目中的服务意识与商业价值——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对比 [J], 吴微瑕
5.电视职场类节目中的服务意识与商业价值——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对比 [J], 吴微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以《职来职往》为例

获 得信 息 内容 已是 司空见 惯 的事 ,但 是 足 ”的几种基本类 型 ,I 1 P , t  ̄ , 绪转换效用 、
1 “ 使用与满足”— — 种受众行为理论 作 为传 统媒体 的电视媒 介仍 然是 人们 获 人 际关 系效用 、 自我确认 效 用 以及环 境
现代 社 会 ,接 触和 使用 大众 传媒 在 取信 息 的主要 方式 之一 。 电视 越来 越成 监测效用 [ 1 ] 。
一
《 职来 职往 》每期邀请 1 8 位 职场达人 ,
触 大众 传媒 ?接触媒 介 对受众 来说 具有 有 对着 电视 看 ,但 能 听着 电视 里传 出 的 他 们都 是来 自各 个 行业知 名 的或 经验 丰
什 么样 的效 用?传 播学 “ 使 用与 满足 ”
声 音 就能 使 内心安 逸 、平静 ,这时 候 电 富的企业 家 , 都是本行业里提 供就业 机会 。 时,《 职来 职 往 》以一 种全 新 的视 角 ,
当相亲 类真人 秀节 目在 荧幕 上大行 其道 的效 用。 “ 使 用 与满 足” 理论 把能 否满 肃性 赢得 了人 们更 多 的信 任。尤 其在 这
足受众 的需 求作 为衡 量传 播效 果 的基本 个 信 息爆 炸 的时 代 ,电视媒 体 的 “ 议 程
真 人 秀节 目,节 目通过 把职 场 中的面试 发 ,通 过分 析受 众 的媒介 接触 动机 及 这 知识 。 电视媒 介在 塑 造 “ 拟 态环 境 ” 中 些接 触满 足 了他们 什 么样 的需求 ,来考 起到 了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作 为三 大传 统 察大 众传 播给 人们 带来 的心 理和行 为 上 媒体 之一 的电视媒 体 ,它 的权威 性和 严
关键词 : “ 使 用与满足” ; 《 职来职往 》;需求动机 ;拟 态环境 《 职来 职往 》是 由江苏 卫视 和 中 国
中国职场真人秀品牌节目研究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为例

3、选手:选手是节目的核心,他们的表现和形象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和吸 引力。优秀的选手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沟 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以便在面对现场的压力和挑战时能够沉着应对。
四、启示与建议
从《职来职往》节目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关于职业规划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 启示和建议:
2、教育性:节目通过展现求职者的求职过程和职业发展路径,向观众传达职 场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娱乐性:节目通过戏剧化的情节和剪辑手法,将职场故事情节化、娱乐化, 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启发。
4、社会性:节目反映了当代社会的职场现状和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对 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职场真人秀品牌节目研究以中国教 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为例
基本内容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职场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外电视台中逐渐走红。这 类节目通过记录求职者在真实职场环境中的表现,向观众展示了当代职场的特 点和问题。本次演示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为例,探讨中国职场真人 秀品牌节目的特点、问题与发展。
对于未来的研究,本次演示认为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娱 乐性和话题性,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也可以研究如何通过职场真人秀节 目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的特性和要求,提高人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 力。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职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渴望获得更多的职业指导和实用 技能。在此背景下,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节目 形式、主持人和嘉宾阵容以及节目风格,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本次 演示将从节目形式、主持人表现、嘉宾阵容和节目风格四个方面,深入剖析 《职来职往》节目的成功要素。
综上所述,《职来职往》节目的成功要素主要包括:节目形式真实实用、主持 人专业素养高、嘉宾阵容强大且具有榜样作用、节目风格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这些成功要素为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推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能走多远
[摘要]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与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在各卫视展开收视大战的今天脱颖而出。
利用Swot 分析模型,对这档节目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考察,《职来职往》要想成为真人秀节目的排头兵、常青树,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品牌,消除质疑声,真正地成为一档可以帮助解决社会焦点问题,具有社会服务性的开放性平台,在娱乐社会大众的基础上真正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 求职真人秀 《职来职往》 swot 分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各个卫视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收视大战,他们花费巨资自制电视剧,并且推出一档又一档的娱乐节目来吸引大众眼球,其中相亲类的真人秀节目正如火如荼,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代表。
2010年年末,有一档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被称为“职场版的《非诚勿扰》”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开始播出,随后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职来职往》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帮助求职者正确地对待自己与职场,为多样的职场精英提供就业机会的国内首档求职类娱乐真人秀节目,被称之为“职场版的《非诚勿扰》”。
该求职节目自2010年12月10日起,每周五晚在中教一套播出;2011年2月23日(每周三)晚21:10,《职来职往》隆重登录江苏卫视。
《职来职往》能否接棒如日中天的相亲秀,成为新一轮“真人秀”的排头兵呢?它又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收视大战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呢?下面我们用swot 分析模型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优势(Strength)1.成功的创意
创意,借用广告创意学的一个说法:创意就是指你发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的新含义,[1]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
当下相亲类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其中江苏卫视的节目《非诚勿扰》是该种类节目的代表,《职来职往》作为一档求职类的娱乐真人秀节目被称为“职场版的《非诚勿扰》”,其新就新在“职场”上。
《职来职往》借用《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用十八位不同性别的企业高管代替二十四位靓丽的女嘉宾,同样以亮灯、灭灯这种简单明了的形式来表示对应聘者中意与否,以“求职”代替“相亲”。
[2]这个创意是否成功,相关的收视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的首期节目就打破了该频道同时段收视记录,在江苏卫视,仅首播的三期,就获得了0.62、0.81、0.90的较高收视率。
[3]
时下,亮灯、灭灯这种选择方式被包括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在内的大多数相亲类节目采用,观众也已经普遍接受并习以为常。
求职找工作就像相亲、谈恋爱、结婚一样,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这种习以为常的形式与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好创意的成功之处。
2.关注社会焦点
相亲节目,如果说是关注当今社会剩男剩女多的焦点问题的产物,那么,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则是顺应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热点问题应运而生的。
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将达历史新高650万,就业压力之高史无前例,而《职来职往》这一档求职节目,联合百强企业,不仅为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也为所有需要找工作的观众提供一个可以找到工作的开放性平台。
婚姻问题与就业问题这两者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社会话题性,能让观众引起强烈的共鸣,同时全民参与的开放性模式更加具有互动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关注社会焦点,服务社会的节目宗旨是这档节目可以长青的坚实基础。
二、劣势(weakness)同相亲类节目一样,《职来职往》的真实度和可信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人的质疑。
作为一档求职类的娱乐真人秀的节目,十八位职场达人的身份来历是否真实?那些应聘者是真正的求职者还是怀有其他动机?这个节目是真正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的平台还是只不过为娱乐大众博取眼球的公开作秀?观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35
——以《职来职往》为例
众心里不免存在疑虑。
这是《职来职往》最大的劣势。
随着节目收视率的不断攀升,眼球效益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片的质疑声。
质疑就代表会影响节目的互动性,丢失了互动性,该节目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那么怎么对待这些质疑,怎样消除观众这样那样的质疑?做真人秀节目的目的不仅仅是吸引到观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吸引观众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来,这才是决定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寿命长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机会(opportunity)
1.《职来职往》出现在当下各种新媒体活跃发展,传统媒体生命力依然强劲的时期,新旧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与密切,这为这档求职节目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说现在红的发紫的微博,由于手机终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媒体及网络的地域性限制以及时效性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精准地将信息传送到关注以及需要该信息的用户手机上。
所以说,微博为这个双向传播的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职来职往》也很恰当地运用了该媒体。
该节目也拥有自己独立的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各种节目信息以及有关招聘企业的信息。
这些都增加了该节目的大众关注度以及良好的互动性。
所以这档节目出现在这个媒体发展的新时代,拥有许多发展的良好机遇。
2.2011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650万的应届毕业生,如此大的一个市场,应该说是为《职来职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该节目举办了“2011《职来职往》校园行活动”,走进校园,零距离接触这些面临就业的大学生。
中国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56网也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达成战略合作,成为《职来职往》2011校园行独家视频报名通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