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292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卷(真题+解析)(课程代码03292)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口语的文字符号形式是A.辅助语言B.体态语言C.书面语言D.口头语言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层次是A.引起行为B.改变态度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3.“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得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出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叫做A.对语境影响的再造B.对语境影响的导引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4.口语交际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A.叙说B.描述C.抒情D.论证5.通过对某个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事理的说明方法是A.概括说明B.举例说明C.定义说明D.比较说明6.公共关系口才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体现为A.畅通信息渠道B.融洽人际关系C.维护组织形象D.促进各项工作7.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连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比B. 对偶C.排比D. 层递8.运用疑问形式,明知故问,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B.反驳C.反复D.反问9.运用凝练、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具体B.具缘C.抽象D.暗示10.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受事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就叫做A.主动句B.被动旬C.复杂句D.复合旬11.在口语交际中,信息的接受者,也叫“信宿”或“受者”,是指A.说话人B.信息C.听话人D.符号12.声音持续的时值大小叫做A.音长B.音量C.音高D.音质13.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达其含义的身势语叫做A.象征性身势语B.表情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D.说明性身势语14.以了解相关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A.调套式交谈B.说服式交谈C.请教式交谈D. 商讨式交谈15. 当对方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表现出蛮横无理的态度,或一时难以确定其动机而无法采用其他方法时,适合使用A.褒人贬己拒绝法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6.将演讲分为宣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A.演讲的形式B.演讲的场合C.演讲的内容D.演讲的表达方式17.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A.清晰性、规范性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D.丰富性、流利性18.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反应活动叫做A.解码B. 编码C.传播D. 反馈19.把演讲的主要意思加以概括、强调,以便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结尾方法是A.号召呼吁法B.总结归纳法C.预示未来法D.委婉含蓠法20.演讲者不直接点破主题,而是用形象的比喻以引发听众联想并且导入对主题的阐发,这种开头的方式叫做A.议论式B.引言式C. 悬念式D.借喻式21.上级存心找下级的错误,即所谓吹毛求疵,这种批评形式属于A.埋怨式批评B. 挑剔式批评C. 压服式批评D.质问式批评22.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批评方式是A.提问式B.点化式C.比拟式D. 商谈式23.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入发笑的口语风格类型是A.华美富丽类型B.委婉诙谐类型C.亲切热情类型D.幽默风趣类型24.不离接吐露本意,而采取曲折婉转的方式加以表达的口语风格类型是A.明快直率类型B.典雅沉稳类型C.平实朴素类型D.委婉含蓄类型25.说话入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和条件对形成口语风格的影响,属于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宏观因素D.微观因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6353_03292_2008_4 _公共关系口才

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卷(课程代码 329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A.书面语言 B.辅助语言C.体态语言 D.口头语言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层次是【】A.改变态度 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 D.沟通情感3.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选择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叫做【】A.解码 B.传播C.编码 D.反馈4.公共关系口才(即本教材)对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建基础是【】A.五W传播模式 B.公共关系模式C.人际关系模式 D.新型控制论模式5.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在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中必须体现为对公众的【】 A.理解 B.信任C.人文关怀 D.支持6.将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是【】 A.描述 B.说明C.抒情 D.论证7.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A.事物描述 B.景物描述C.个案描述 D.人物描述8.运用疑问形式,明知故问,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 B.反驳C.反复 D.反问9.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 B.对偶C.排比 D.层递10.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C.借代 D.对比11.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是【】A.复句 B.复杂句C.长句 D.整句12.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叫做【】A.被动句 B.复杂句C.主谓句 D.主动句13.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短句 B.简单句C.单句 D.整旬14.声音的高和低叫做【】A.音质 B.音长C.音量 D.音高15.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达其含义的身势语叫做【】A.象征性身势语 B.表情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 D.说明性身势语16.以下不属于...重音表达的方式的是【】A.高低对比法 B.长短对比法C.强弱对比法 D.快慢对比法17.以了解相关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A.调查式交谈 B.说服式交谈C.请教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18.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A.调查式交谈 B.说服式交谈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19.“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A.《荷马史诗》 B.《尚书》C.《北史》 D.《论语》20.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即高级的口语表达技巧是【】A.清晰性、规范性 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 D.丰富性、流利性21.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A.语法停顿 B.逻辑停顿C.心理停顿 D.语气停顿22.将人与事混为一谈,使用讥讽的语言,侮辱下级的人格,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批评叫做【】A.片面式批评 B.挑剔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 D.笼统式批评23.口语风格与文风的关系是【】A.可以用口语风格指称文风 B.口语风格与文风没有关系C.文风属于口语风格 D.口语风格属于文风24.“规范端庄,情趣脱俗,语句稳妥,表述沉稳,文明优雅”的口语风格属于【】 A.典雅沉稳类型 B.明快直率类型C.诚实朴索类型 D.简洁干脆类型25.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明明白白,爽爽快快,这种口语风格属于,【】 A.简洁干脆类型 B.明快直率类型C.平实朴素类型 D.典雅沉稳类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3292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

03292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01语言: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口头语言: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2、口头语言的历史长,书面语言的历史短。
3、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每个正常人至少都使用一种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书面语言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
4、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语言为主,态势语言和副语言只具有辅助性和伴随性的功能。
我国标准口语: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为个人的行为;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口头语言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
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明显的综合性(口才的综合性特点: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3、独特的技巧性;4、突出的实践性。
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1、说得对,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2、说得好,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研究为根据、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指导方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投公众所好”公共关系思想的是()A.艾维·李B.卡尔·马克思C.松下幸之助D.爱德华·伯内斯2.在口语交际中,如果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含蓄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情感,往往会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这种情况叫做()A.解码失误B.解码误读C.解码困难D.解码障碍3.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被称为()A.声音B.符号C.语言D.信息4.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方法被称作()A.立论B.论题C.驳论D.论据5.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也被称为()A.“信源”或“传者”B.“信源”或“受者”C.“信宿”或“受者”D.“信宿”或“传者”6.对事物情况作简明扼要说明的方法是()A.定义说明B.分类说明C.概括说明D.举例说明7.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A.科学论据B.理论论据C.数字论据D.举例论据8.在口语交际中,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使人感到麻烦或为难来选择明示或暗示的方式遵从的是()浙03292#公共关系口才试卷第 1 页共 5 页A.褒贬标准B.禁忌标准C.窘迫标准D.敏感标准9.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明示B.具象C.抽象D.暗示10.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比拟D.排比11.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意的复杂程度以及提供信息的多少而划分的句子类型是()A.长句与短句B.复杂句与简单句C.整句与散句D.主动句与被动句12.公共关系口才应用的指导方针是()A.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B.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C.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D.公共关系的职业原则13.某个声音与其他声音相互区别的根据和标志是()A.音长B.音质C.音量D.音高14.在节奏的各种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A.重音B.声调C.音质D.速度15.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称作()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16.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为目的的交谈称为()A.请教式交谈B.联络式交谈C.探询式交谈D.论辩式交谈17.在对方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己方所能允诺的限度而且虽经解释对方仍不罢休、纠缠不已的情况下,适合使用()A.褒人贬己拒绝法B.强调客观拒绝法浙03292#公共关系口才试卷第 2 页共 5 页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8.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A.语词B.语句C.话轮D.相邻对19.将演讲分为信息式、论证式、鼓动式、悠闲式的标准是()A.演讲的形式B.演讲的内容C.演讲的场合D.演讲的功能20.演讲对口语表达的中级要求是()A.流利性、自如性B.规范性、清晰性C.清晰性、丰富性D.丰富性、多彩性21.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A.语法停顿B.逻辑停顿C.心理停顿D.语气停顿22.究其一点、以偏概全,只管责备错误而完全不顾下级的长处,也不为其指明方向,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批评方式称为()A.片面式批评B.挑剔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笼统式批评23.首先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的批评方式是()A.点化式 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4.直截了当、有话直说、毫不隐晦的口语风格是()A.简洁干脆的风格B.明快直率的风格C.平实朴素的风格D.典雅沉稳的风格25.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风格”一词的是()A.曹植B.刘勰C.司空图D.曹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3292 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

03292 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03292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使用、平等互利、团结协作、整体利益是行为准则);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公众必须知情、讲实话、投票支持公众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3.服务公共关系活动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它设定了目标(从开始到实现目标的四个层次:1.交流信息;2.交流情感;3.改变态度;4.引发行为)。
增强针对性公关口才测评标准的效果:口才一旦达到或达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就会增强。
也就是说,只有公共关系口才测评标准的强化效果,才能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强化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
公关口才测评标准的弱化效应:公关口才测评标准的弱化效应:指口才一旦达不到或达不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就会被削弱。
换句话说,如果口才的使用不符合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不能反映或违背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就会削弱公共关系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公共关系中口才的本质:1。
一般口才的性质(即明确的目的、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能和公共关系中实用口才的突出性质);2.口语的本质(指声音和意义的结合的相对性、思维和表达的同步性、转瞬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快速性和风格的简洁性。
)3.公共关系活动的性质(公共关系口才是口才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它决定了它必须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为公共关系活动的既定目标服务)。
公关口才的作用:公关口才的作用1)畅通信息渠道。
它本身就是公关精神的体现,所以它是公关口才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2)传播人文关怀。
任何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都必须在公共关系工作和活动中真正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尊重、关心和善待公众。
3)和谐的人际关系。
公关口才作为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有效表达的能力,自然也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功能。
4)维护组织的形象。
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的中心任务。
公关口才是承担和完成这项任务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3292公共关系口才试题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D)A.引起行为B.改变态度C.沟通情感D.交流信息2.语境通过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情绪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响是(A)A.情绪性影响B.能力性影响C.控制性影响D.行为性影响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称为(D)A.论题B.立论C.论据D.驳论4.对事物情况作简明扼要说明的方法是(C)A.定义说明B.分类说明C.概括说明D.举例说明5.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表达方式是(D)A.叙说B.描述C.抒情D.论证6.下列不属于口语交际构成要素的是(B)A.信息B.媒介C.语境D.解码7.对人物所说的话及语气、声态的描述是(A)A.言辞描述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8.一个完整的论证一般包括(C)A.论题、论点和论证方式B.论题、立论和论证方式C.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D.论题、驳论和论证方式9.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A.顺叙B.倒叙C.插叙D.引叙10.在论证中被用做论据的理论观点被称为(B)A.事实论据B.理论论据C.数字论据D.举例论据11.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C)A.对比B.对偶C.排比D.层递12.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A)A.比喻B.比拟C.借代D.对比13.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或明知故问、只问不答的修辞手法是(A)A.反问B.设问C.层递D.反复14.以强烈、刚硬的表达手法应对强烈、刚硬的表达方法属于(B)A.以柔克刚型B.以刚克刚型C.以刚克柔型D.以柔克柔型15.结构复杂、语意繁多、提供信息较多的语句是(C)A.长句B.复合句C.复杂句D.整句16.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A.具象B.抽象C.概括D.描述17.主语是动作或行为接受者(受事者)的句子是(B)A.主动句B.被动句C.复合句D.复杂句18.声音持续的时值大小叫做(A)A.音长B.音质C.音量D.音高19.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B)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20.下列方法不属于重音表达方式的是(B)A.高低对比法B.长短对比法C.强弱对比法D.快慢对比法21.使用表示快乐、悲壮、责备的句子时,其音调强弱的一般变化是(C)A.中间强而头尾弱B.头尾强而中间弱C.先强后弱D.先弱后强22.倾诉式交谈的主要目的是(C)A.了解相关情况B.改变对方观点C.抒发某种情感D.获得某种教益23.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A)A.话轮B.语句C.词组D.单词24.演讲者分几个层次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去论证同一个论点,这是演讲层次中的(C)A.对比式B.递进式C.并列式D.总分式25.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传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D)A.对话B.展示C.交谈D.演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3292 公共关系口才 真题及答案

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属于喻词。 3、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形象生动、说理透辟、令人回味的效果。这段演讲中演讲者应用精妙、恰当的比喻使复 杂的现象变得简单,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使平淡的说理变得生动,能够引起每一个大学生的认真思考,有 助于听从明白和接受其中的道理。 4、根 据 比 喻 的 构 成 方 式 可 将 其 划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 明 喻 、 暗 喻 和 借 喻。明 喻 的 构 成 方 式 是 本 体 、 喻 体 都 出 现 , 使 用 “ 像 ” 、“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作为喻词。以上这段演讲词中应用的 是“明喻”。 5、运用比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喻体应当是常见、易懂的事物;B、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C、 用以作比的事物应当积极健康。 二、对比 1、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以上这段演讲词 中把“我们这些大学生”与“中国的保尔——张海迪”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两种现象之间的差别更加鲜明突 出。 2、对比可以分为两体对比和两面对比。两体对比是指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情况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本安全中 应用的对比发球两体对比,通过对比事物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小、正确与错误等,显得更加 突出、鲜明。 3、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具有深刻的认识。对 比 的 两 种 事 物 或 同 一 事 物 的 两 个 方 面 ,应 该 确 有 可 以 对 比 的 关 系,否则就不能构成真正的对比。
第8页
2、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 这种影响和制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情绪性影响和能力性影响。这属于语境影响和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 作用。 (1)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情绪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 响。 (2)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对口语交际参与者信息传播能力的培养和调控从而对口语 交际造成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题(本题 10 分) 42 . 以 下 这 段 演 讲 词 应 用 了 什 么 修 辞 手 法 ? 应 用 其 相 关 知 识 对 这 段 演 讲 词 进 行 评 析 。 5-119/120/121/122/129/130
4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 0329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抒情分为 ( )A.直接抒情和借助抒情 C.判断抒情和间接抒情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 ) A.传播内容C.传播主旨 3.在论证中占主导地位和统帅地位的是 A.论据C.立论D.驳论 4.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是指信息的接受者,也被称为 ( ) A.“信源”或“传者” B.“信源”或“受者” C.“信宿”或“受者” D.“信宿”或“传者” 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 )A .比拟B.借代C.对比D.比喻B.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D.判断抒情和借助抒情B.传播媒介D.传播信息( )6.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B .对偶C.排比D.层递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7.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 B .反问C.层递 D .反复8.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和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 )A.具象C.概括9.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分句,这种方法是 ( ) A.拆分法C.抽调法10.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是 ( A.复句C.长句11.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 (受事者 ),A.主动句D.复合句12.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B.抽象D.描述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B.调整法D.分离法)B.复杂句D.整句这样的句子被称为 ( )B.被动句B.表情性身势语D.象征性身势语B.音长D.音高B.功能性发声C.复杂句( ) A.说明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13.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 )A.音质C.音量14.特征音也叫做 ( )A.独特性发声C.特殊性发声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或通过声频电子通讯器材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 )A.交流B.聊天C.言语交际D.交谈16.论辩式交谈的主要目的是 ( )A.阐明观点、明辨是非B.改变对方某种观点C.了解相关情况D.获得某种教益17.清晰性、规范性是演讲口语表达的( )A.高级要求B.中级要求C.初级要求D.逻辑要求18.演讲者通过演讲表达出来的基本见解或主张属于演讲的( )A.主题B.标题C.主体D.基本内容19.演讲者把演讲的主要意思加以概括、强调的结尾方法属于( )A.概括法B.总结归纳法C.强调法D.委婉含蓄法20.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其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方式是( )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1.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要求强制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方式属于( ) A.激将式B.粗暴式C.执行式D.命令式22.上级运用事实说服下级时最有说服力的是( )A.让下级亲眼见到的事实B.摆出说服力强的事实C.上级亲身经历的事实D.典型历史的事实23.最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是( )A .文化修养 C .情绪爱好24.“温和亲热、关心体贴、语重心长、细致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 ( ) A .华美富丽型 B .委婉含蓄型 C .亲切细腻型D .幽默风趣型25.上级批评下级时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这种批评被称为 ( ) A .片面式批评 B .挑剔式批评 C .羞辱式批评D .笼统式批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