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长效阿维菌素片作为一种新型给药形式,具有给药频率低、患者遵从性好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山羊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动物,目前山羊肠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研究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在药代动力学中的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表现。

三、研究内容
1. 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选取25只健康山羊,根据体重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长效阿维菌素片和生理盐水对照药物。

首次给药后,对山羊体内药物浓度及生物学指标进行取样和分析,随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药物再次给药和取样,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

2. 研究指标:本研究将测定每只山羊体内的药物浓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同时还将对山羊体温、心率、呼吸率、血常规等生物学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3. 数据分析:本研究将利用药代动力学相关的计算软件分析所获取的数据,通过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表现进行分析。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究长效阿维菌素片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山羊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同时,预期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该药物的药效学表现,优化临床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扈洪波;朱蓓蕾;李俊锁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年(卷),期】2000(031)006
【摘要】阿维菌素类药物(Avermectins)是目前最为优良的一类广谱高效兽用抗寄生虫药,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和Eprinomectin,本文就该类药物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制剂、药效学、抗药性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与同属大环内酯类驱虫药的Milbemycins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10页(P520-529)
【作者】扈洪波;朱蓓蕾;李俊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8
【相关文献】
1.阿维菌素类药物对非靶动物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J], 李铭;冯伟;李术
2.阿维菌素类药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J], 李铭;冯伟;崔玉;袁改霞;徐长君;殷亚杰;聂春雨
3.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罗晓琴;张春叶
4.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廉慧锋;宋洁;张文娟;宋欢
5.动物源样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李玉立;陈可心;唐塔娅;武英豪;沈建忠;程林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_梁军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_梁军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梁军司红彬匡秀华杨玉荣胡功政*(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450002)寄生虫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经国际兽医局调查发现蠕虫病为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动物疾病,蠕虫可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和饲料报酬,控制蠕虫每年可节省30亿美元的药费。

此外,蠕虫感染还具有重要的医学及公共卫生上的意义,而线虫在蠕虫病中所占地位为较大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就抗线虫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1阿维菌素类药物历史发展阿维菌素类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埃普利诺菌素、多拉菌素等。

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分离到产阿维菌素的链霉菌;1976年,美国M erck公司发现阿维菌素对寄生在动植物上的线虫类、节肢动物类害虫具有强烈的驱杀作用。

阿维菌素是十六元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结构特点分为A1a、A1b、A2a、A2b、B1a、B1b、B2a、B2b八个组分,其中B1(Bla与B1b)为主要活性成分,国内多简称阿维菌素(Avermectin, A VM s)。

阿维菌素对牛、绵羊、猪、马的消化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都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对绦虫和吸虫无作用。

后经结构改造,将阿维菌素B1的-C22=C23-选择性加氢还原为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与阿维菌素具有同样的驱虫和杀虫效果,但比阿维菌素更安全、稳定。

美国M er ck公司生产的埃普利诺菌素由阿维菌素合成,此药更具有低残留,无需休药期的优点。

美国辉瑞公司推出在阿维菌素C25上接六元环合成的多拉菌素,此药在药物动力代谢学上更为优秀,比伊维菌素维持药效时间长30%左右,虽然抗虫谱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对猪鞭虫驱虫效果要优于伊维菌素。

2阿维菌素类药物作用机理阿维菌素类药物作用机理开始认为是可以在线虫和节肢动物体内与特异位点Y一氨基丁酸(GA BA)结合产生一系列的电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引起突触前GABA释放,膜对Cl-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由GABA介导的中枢神经及神经)肌肉间传导受阻,使虫体麻痹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摘要阿维菌素类农药作为抗生素类杀虫药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

作为高毒化合物,其在动植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综述了阿维菌素类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残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质联用、免疫亲和柱色谱及酶联免疫法等。

AbstractAbamectins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macrocyclic lactones,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rop and livestock against a board spectrum of pesticides and arthropods.As a poison substance,the abamectins residue in plant and animal tissue should be considered. Som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abamectins residue were overviewed,includ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 (HPLC-FLD),HPLC-MS,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and enzyme-linked of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method in different matrices,etc.Key wordsabamectins;pesticides;residue determination;status;toxicity;method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简称A VMs)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线虫和体外节肢动物有较强的驱杀作用[1-3],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增强神经传导物质,刺激释放C2氨基丁酸,抑制神经传导,造成细胞功能丧失并干扰神经行动导致虫体麻痹中毒致死,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但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且与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无交互抗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被广泛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芹菜、莴苣、棉花等作物上。

兽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兽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 一 )缓释制剂及其应用
传统的制剂如片剂 、 针剂 . 散 剂 行 了绵羊胃肠道寄生 性线 虫病的防 控释 制剂 由药物贮库 、 控释系统 . 推
在治疗动物疾 病时 ,常常需要 反复 制试验 ,通过 绵羊直肠粪便 虫卵数 进 系统 .输出孔道 四部分 组成或 由 多次给药 ,并且 有效血药浓度维 持 检测发现 , 在 用药 1 2 0 d 后 阿维 菌素 囊心物 、 半透 膜. 释放微孔三部分构
脂 质体是新 型药物载体 , 是 由
性 的细胞 和器官。在疫苗研制方面 率 、 病变记分 、 血便 记分 、 料 肉比等
也 有一 定 的应 用 。
各项 指标均低于一次 免疫 组和感染
对 照组 。
类脂质 双分 子层形 成 的微型泡 囊 , 主要成分 是磷脂 。 其 结构 类似 生 物 膜, 具有 亲水性 的头部 和疏 水性 的
制剂技术 ( 如酯化 、 络合 、 包衣或微 疗 方面 ,周 福东等用缓 释抗生素对 是 周期 性的释放 药物 。 囊化 或包藏于无毒塑料 中 )延缓药 控 制 仔 猪 腹 泻 的 临床 效果 进 行 观 控 释制剂在 兽 医上主 要用于寄 物在体 内的释放 、 吸收. 代谢 以及排 察 ,结果显 示实验组 的仔 猪死亡率 生 虫的防治 。吴绍强等 将阿维菌素 泄过程 ,从 而达到延长药物 的作用 和腹泻率 比对照组均有 了明显的下 与 聚 乙 二 醇 6 0 0 0 .硬 脂 酸 按 适 当比
染 ,与对 照 组 和 空 白组 相 比差 别极 优 于游离阿米卡星 。此外 ,利用抗 不 同免疫次 数的免疫效果 。实验结
显著。
原 一抗 体 特 异 性 结合 反 应 ,将 装配 果表明 : 经两次拌料 E l 服免疫的鸡只

2023年阿维菌素原药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阿维菌素原药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阿维菌素原药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阿维菌素原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的抗菌药物,具有广谱、强效、低毒和廉价的特点。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阿维菌素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本报告将对阿维菌素原药行业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一、市场概述阿维菌素原药是兽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应用于家禽、猪等养殖场。

由于其广泛的抗菌谱和良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阿维菌素原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市场竞争格局阿维菌素原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企业参与竞争。

国内企业主要有XX、XX 等,国外企业主要有XX、XX等。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外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加。

四、市场驱动因素1. 养殖业发展的推动: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阿维菌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阿维菌素原药市场的发展。

2. 抗菌需求的增加:由于细菌抗药性的增强,对抗菌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阿维菌素原药具有广谱、强效的特点,受到养殖户的青睐。

五、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1. 品种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阿维菌素药物将不断涌现,提高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市场细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阿维菌素原药市场也将趋向细分化,根据不同的养殖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

3. 国际合作: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将与国外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 环保意识的增加: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抗生素的排放和使用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对阿维菌素原药的使用也将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阿维菌素原药市场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重视环保问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由于 !,-./-01234的高脂溶性,经乳分泌也是该类药物排泄途径之一。S?I1&23等(%7(() 报道,约在%(E中有:5H6*的="# 自奶牛的乳腺排出。$?8&3等(%7(()[%]报道,给奶羊内服 ="#+))"8/D8’TBT,奶中的 !L;值((M+38TF//C)与血浆中的 !L;值((%%38TF//C)基本一 致。羊羔通过吃奶可以获得约占治疗浓度H*的药物。但 @A.23?/-0123由于—PQ;R;Q< 基 团的引入,明显改变了药物在乳和血浆中的分布比例(在牛体内,@A.23?/-0123乳/血浆(#/U) 为)5%M,而="# #/UV)5MM)。因此,@A.23?/-0123可用于防治包括奶牛在内的所有种类牛寄 生虫病[+、(]。
(!"#$%&’()*’%&+%,)*)和节肢动物而言,经口吸收则是药物进入虫体的主要途径。正因如此, 3/+(0+*’#12对吸血虱(!"#$"+%-.&)*#),/*+#,&)*,0.&%1&"+()*2.+)3.)的驱杀要强于对食毛虱 (4"$"3.&."5%2.*)的作用。螨对药物的摄入主要是通过食入含药的血液[!5]。
3/+(0+*’#12对无脊椎动物 有 很 强 的 选 择 性,这 与 其 药 物 动 力 学 和 药 效 学 特 征 有 直 接 关 系。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导介质为乙酰胆碱,以 =3A3 作传导介质的神经仅存在于中枢神经 系统,由于哺乳动物具有血脑屏障,因而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数量很少。此外,至今尚未

阿维菌素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检测

阿维菌素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检测

阿维菌素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检测作者:穆永才罗天瑶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3期摘要:为了研制成阿维菌素纳米乳制剂,筛选出由油酸乙酯、吐温80、1,2-丙二醇、纯水组成的空白纳米乳体系。

经溶解试验,该体系对阿维菌素的溶解性良好,可达1.6%以上。

选取1%的阿维菌素纳米乳剂,进行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这种阿维菌素纳米乳剂理化指标合格,无刺激性、无过敏性、无溶血性,稳定,安全可靠。

关键词:纳米乳;阿维菌素;新剂型;研制;检测中图分类号:S859.5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001-04阿维菌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阿维菌素原药是以abamectin为主要杀虫成分,并以B1a的含量来标定[1]。

這种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畜禽的消化道线虫和外寄生虫的驱杀。

常用的剂型有粉剂和注射剂等。

这些剂型一度满足防治畜禽相应寄生虫的需求,但也存在着持效期短、需多次给药、药效不稳定等缺点。

纳米乳剂是由油相、水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相对稳定体系,制成药剂具有生物活性高、缓释、刺激性小、毒性低、稳定的特点[2]。

为了克服现有阿维菌素制剂的诸多不足,笔者研制成一种阿维菌素纳米乳制剂,并对其特性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1 材料1.1 仪器设备激光粒度仪(winner802型),由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动黏度自动测定仪(ZTND2000型),由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导率仪(DDSJ-318型),由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恒温磁力搅拌器(S10-2型),由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出品;ZYP-320偏光显微镜,上海兆仪光电有限公司生产,HT7700透射电镜,日本日立公司生产;MiniSpan Plus微型高速离心机,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生产;WAY-2W阿贝折射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LC-20AT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生产;FAT2104电子天平,常州万得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发布: 2009-05-26 | 作者: admin | 来源: 转载 | 查看: 次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摘要: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最优良的一类广谱高效兽用抗寄生虫药物。

本文就该类药物的不同剂型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毒理学;临床应用
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产生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多拉菌素(Doramectin)和依立菌素(Eprinomectin)。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被认为是目前最优良、应用最广泛、销量最大的一类新型、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兽用抗内、外寄生虫药,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畜禽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制剂研究
不同制剂形式决定着阿维菌素类药物给药方式,并对其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影响。

如潘保良等[1]对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阿福丁注射液)药物动力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阿福丁注射液在绵羊体内均呈二室代谢模型。

长效注射液以1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α=9.59h,消除半衰期
t1/2β=292.97h,达峰时间tmax=47.46h,最大血药浓度Cmax=13.91ng/mL,曲线下面积AUC=6235.48ng/mL·h,消除率CIB=0.034L/kg·h,表观分布容积
Vd=13.7L/kg。

将阿福丁注射液以0.2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9.05h,t1/2β=144.34h,tmax=12.63h,Cmax=8.52ng/mLAUC=1017.35n g/mL·h,CIB=0.22L/kg·h,Vd=14.5L/kg。

即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比普通注射液吸收慢、消除慢,在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长,长效注射液维持有效血药浓度(0.5ng/mL血浆)的时间长于49d,而阿福丁注射液不足21d。

又比如IVM对巴特斯细颈线虫(Nematodirusbattus)内服给药的效果优于注射给药,但对于痒螨,只有注射给药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因此,对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剂型改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已经开发并应用于兽医临床的阿维菌素制剂主要有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粉剂、浇泼剂、喷雾剂、控释剂等,也研制开发出依维菌素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糊剂、浇泼剂、控释剂等,研制开发出多拉菌素注射剂和浇泼剂及依立菌素浇泼剂等。

这些制剂可以满足不同动物、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寄生虫的用药需求,为广泛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陈克强等[2]将灭虫丁-7051混于兔用饲料粉中制成颗粒药料驱杀兔疥螨和兔耳痒螨,克服了经口投服操作麻烦、适口性差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缺点,且不影响药效。

罗延红等[3]研制了供内服和外用的阿维菌素驱虫速溶片剂,对辅料进行了初步筛选,选择5种材料或颗粒(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颗粒),采用正交试验法L8(27)探讨了最佳处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245nm处绘制阿维菌素标准曲线。

三批阿维菌素片剂样品含
量平均值为97.57%,相对标准差为0.86%。

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速溶片剂的崩解时限和含量均匀度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要求。

唐辉等[4]采用乳化缩聚法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制备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AVM-GMS),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法得到优化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通过体外释药研究以累计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拟合,以说明AVM—GMS的缓释作用。

结果: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AVM-GMS,粒径在10~200μm之间,包封率为68.6%~74.1%,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AVM-GMS的t1/2是AVM原料药的6.6倍。

表明AVM-GM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2 不同阿维菌素类药物制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近些年来,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良好的抗虫作用,使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绵羊、山羊、牛、猪、马、兔、犬等动物的内外寄生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勤等[5]用0.22mg/kg和0.32mg/kg的IVM气雾剂-虫螨净驱杀绵羊消化道线虫,结果对捻转血矛线虫、毛园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的驱虫率,两组均达100%,对奥斯特线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7%和100%。

用气雾剂口腔喷洒给药效果优于皮下注射给药。

吴绍强等[6]用研制的阿维菌素瘤(网)胃控释丸(可持续均衡释放18周以上)驱杀牛寄生虫,在试验期间(42天)能较好的控制牛痒螨、仰口线虫、毛首线虫等寄生虫的感染。

张汉青等[7]按0.2mg/kg体重剂量投服国产阿维菌素,对绵羊消化道线虫成虫的驱除率为99.85%,对幼虫的驱除率为99.94%,对原圆科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100%,对网尾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73.3%。

韩博等[8]按0.25mg/kg体重和0.3mg/kg体重口服依维菌素口服液,结果对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为100%,对羊狂蝇蛆、痒螨、和羊虱能全部杀死。

宋恩亮等[9]应用阿维菌素注射剂与透皮剂不同剂型治疗肉牛疥癣病,通过料重比、治愈情况和平均日增重检测其效果。

针剂注射组与透皮涂抹组治愈率分别为87.5%和100%;料重比分别为3.1∶1和2.4∶1;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9kg和1.21kg,二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结果表明,与注射剂相比,透皮剂防治疥癣病效果更好,在生产实践中透皮涂抹与针剂注射相结合是规模化肉牛场防治疥癣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谢立忠等[10]按体重0.2mg/kg灌服阿维菌素胶囊治疗马寄生虫病,结果表明,对血汗病、马胃蝇蚴、马圆形科线虫、毛线科线虫、马尖尾线虫等均具有显著的驱杀效果。

陈西钊等[11]用0.5mg/kg体重阿维菌素浇泼剂沿背中线浇1次治疗牛痒螨和毛虱,7天后,螨虫和毛虱减少率均为100%,瘙痒症状消失,效果明显优于用0.5mg/kg体重阿维菌素皮下注射组(7天后,螨虫减少率为98%,转阴率为90%,毛虱减少率仅为60%,且无1例转阴,瘙痒症状稍减轻)。

安健[12]引用蛋鸡为试验动物,将伊维菌素预混剂按1mg/kg饲料的浓度混入饲料为对照药物,检测1.25、1.00、0.75mg/kg饲料的阿维菌素预混剂和400mg/kg体重的阿维菌素粉剂(分两次)对鸡皮刺螨的驱杀效果。

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预混剂能驱杀鸡皮刺螨,与伊维菌素预混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一致,而阿维菌素粉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预混剂,阿维菌素预混剂和阿维菌素粉剂都能显著增加料蛋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3 毒理学
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通过增加GABA而阻断机体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产生驱虫作用。

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的传导递质为乙酰胆碱,GABA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在正常使用剂量下,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阿维菌素类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数量很少,且阿维菌素类药物作为GABA的激动剂需要较高的浓度
(5×10-6M),因此,阿维菌素类药物对畜禽的毒性较小,安全性较好,在一般剂量
下,不会引起畜禽中毒。

但对于幼龄畜禽,由于其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健全,较成年畜禽的毒性大。

此外,大剂量使用时,也常常会引起动物的急性中毒反应。

因此,在兽医临床上,经常出现羊[13,14]、牛[15]、犬[16,17]等动物发生阿维菌素类药物中毒的报道。

另外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和品系间差异,如口服IVM的半数致死量,小鼠为25mg/kg,大鼠为5025mg/kg,Beagle犬为
8025mg/kg,Col-lie犬则仅为0.01~2.5mg/kg。

马少丽等[33]对犬和驴骡进行阿维菌素的毒性观察表明,犬可耐受阿维菌素0.4mg/kg的剂量,0.6mg/kg的剂量时3/5的犬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阿维菌素对驴和骡表现出较强毒性,加倍剂量即可出现死亡。

动物发生急性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震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肢体无力等神经症状,体温、脉搏一般正常。

通过致畸试验发现,在给予超高剂量时(接近母体中毒剂量),IVM可产生胚胎毒性,如可引起小鼠和大鼠腭裂,家兔前肢畸形等,但在给予2倍于治疗量情况下,对怀孕的牛、绵羊、马和猪均不会产生胚胎毒性。

通过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及非程序DNA合成试验的结果表明,IVM不具有遗传毒性。

对AVM的致癌试验表明,该类药物不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4 研究应用前景
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对体内外寄生虫均具有的很高驱杀作用,因此,随着使用更方便,毒副作用更小的阿维菌素类药物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成功,阿维菌素类药物必将发挥更大的驱虫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