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制度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养老金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其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养老金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养老金体系的多元化:英国的养老金体系相对多元化,包括国家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体系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养老金覆盖,使老年人能够在退休后享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
对我国而言,可以考虑在养老金制度中引入多元化的元素,建立起一个更为完善的养老保障网络。
2. 长期储蓄和投资的理念:英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鼓励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进行长期储蓄,并通过投资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理念有助于培养个体的金融意识和长期规划意识,使个体在老年时能够依靠自己的储蓄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
在我国,可以通过加强金融教育,鼓励个体参与养老金的长期储蓄和投资,提高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3. 弹性退休年龄的实施:英国养老金制度中实行了弹性的退休年龄政策,允许个体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选择是否提前或推迟退休。
这种政策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实际需求,提高养老金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我国可以考虑逐步实行类似的弹性退休年龄政策,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养老需求。
4. 社会责任的倡导:英国强调雇主和个体共同承担养老金责任的理念,鼓励雇主提供职业年金计划,同时个体也需要为自己的养老储备负责。
这种社会责任的倡导有助于建立一个共同的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国家负担的同时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我国可以在推动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加强个人的养老金自理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养老问题的氛围。
5. 持续的养老金改革和监管:英国一直致力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监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通过不断的改革,英国不仅提高了养老金的可持续性,还不断优化了养老金的管理和分配机制。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养老金改革和监管体系,确保养老金制度与时俱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养老挑战。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养老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不同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如下:
一、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是以社会保障的形式体现的,包括各种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养老保障制度等。
其养老产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达国家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综合协调发展,加大对老人尤其是贫困老人的社会保障。
发达国家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强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的配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和尊严。
2.发达国家提出了健全和加强老年人参与活动的“公平观念”,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推广健康教育,支持老年人参与各类活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与社会融合度。
3.发达国家对大病保险制度的推行加以完善,进一步拓宽了老年人可以获得的健康服务和福利,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养老交流,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英国的养老金制度概况1.基本养老金:英国的基本养老金由政府统一发放,所有符合资格的居民都能领取,不受个人缴费的影响。
领取年龄为65岁,最低领取年限为10年,每年的领取金额由政府根据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因素调整。
2. 企业年金: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比较发达,大部分雇主都会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计划,根据员工的工龄和薪资水平进行个人账户的累积。
在退休后,员工可以领取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
3. 公共养老金:英国的公共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历史和缴费金额来确定领取金额的。
在退休前,个人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养老金保险费,而在退休后,可以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4. 私人养老金:除了上述三种养老金外,英国还鼓励个人自愿缴纳私人养老金,通过购买养老金保险来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储备资金。
以上就是英国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看出英国的养老金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覆盖了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体现了政府与个人、企业之间的共同责任。
1. 多元化的养老金体系:英国的养老金制度为个体和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
这种多元化的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缓解了政府的养老金负担。
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多元化的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年金和私人养老金的发展,让养老金制度更加多样化。
3. 强化养老金保障责任:英国的养老金制度体现了政府、企业和个体间的共同责任,政府为国民提供基本养老金保障,企业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计划,而个体可以自愿补充私人养老金。
我国也应该强化政府、企业和个体的养老金保障责任,形成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
4. 加强养老金保障监管:英国的养老金制度监管比较完善,保障了养老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营。
我国可以加强养老金制度的监管,防范养老金资金的风险,确保养老金的安全。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在多元化、职业年金、共同责任和监管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国外健康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健康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国外健康养老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国外的健康养老模式中,社区养老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在社区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社区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包括医疗保健、体育娱乐等,还提供食宿、文化活动等配套服务。
这种模式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解决了养老难题,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建立综合性、多功能、区域化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老年人需要的各种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他们能够在社区中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二、推动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国外健康养老模式中,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加强协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国外健康养老模式中,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健康养老模式需要大量专业的护理、康复、心理等人才,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
国外注重培养和引进养老服务人才,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国应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养老服务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水平,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倡导健康养老理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国外健康养老模式倡导健康养老理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国外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通过运动、康复等方式,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过程。
国外健康养老模式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养老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用范文(正式版)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国外在养老服务业方面一直处于较为先进的地位,值得借鉴和思考。
本文将对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在国外,养老服务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不仅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还提供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机会,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而且,根据老年人的个人喜好和健康状况,养老机构还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得老年人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网络。
技术和创新应用国外的养老服务业积极探索技术和创新应用,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一些养老机构引入了智能监控设备和安全预警系统,帮助老年人提高安全性;还有一些养老机构开发了专门的养老服务应用程序,方便老年人随时了解并预约相关服务。
家庭和社区参与在国外,养老服务不仅局限于机构提供,也鼓励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一些国外国家提供了家庭护理服务,使得老年人可以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料;同时,社区也会组织各类活动和社交聚会,以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交联系。
养老产业和创业机会国外的养老服务业不仅仅是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为产业和创业提供了机会。
一些国外国家鼓励养老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务补贴。
一些创业者也看到了养老服务业的潜力,推出了一系列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提高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要推动国内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
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管理经验,建立更科学的服务标准和流程。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科技的发展为养老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的融合,智能化养老设施和应用的开发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家居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以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
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在国内,家庭和社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并不充分。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英国的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国家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两种。
国家养老金是针对所有英国护照持有人的义务性养老金。
每个人在缴纳相关社保费用达到规定条件后,便能享受一定的基本养老金待遇。
英国国家养老金制度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私人养老金则是由私人公司或组织提供的养老金服务,通过员工或个人缴纳一定的养老金,来获取更为丰厚的养老金金融回报。
这一种养老金形式,能够给予参与者更大的投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
英国的国家养老金制度核心部分在于国家基础养老金的核算和发放,该待遇是根据个人计算所得出的待遇值与国家进行比较的产物。
个人待遇值则是通过个人社保费用缴纳年限、工资收入等来确定的。
同时,在个人基础待遇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补充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等方式,增加养老金收入。
此外,英国还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一定的养老金,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从英国养老金制度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强制性国家养老金作为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来源,能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在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的同时,还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例如医疗保障等。
二、为纾缓社会养老压力,应进一步鼓励个人储蓄和企业提供更多的福利。
通过建立私人养老金制度,鼓励个人自愿参与养老金储蓄计划,同时鼓励企业为员工提供更为优厚的福利待遇,可减轻国家养老金的压力。
三、建立良好的养老金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和灵活的选择。
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储蓄资金,通过巨额资产管理和投资产生互动,在为个人提供养老金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四、应加强国家养老金的监管,保障养老金资金的合法权益。
保障养老金市场的合规运作,防范养老金市场的风险,才能为个人和社会在养老领域提供充分的保障。
总之,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在设计和实施上,为我们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养老金制度的设计和推行,都需要考虑到国情、经济实力、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才能在养老问题上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范文精简版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引言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在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经济部门。
例如,美国的养老服务业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
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挪威等,也在养老服务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养老院和护理中心外,还涌现出了各种新型的养老服务形式。
老年人社区、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这些新形态的服务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自主性和社交活动。
养老服务技术的创新在养老服务业中,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智能化的养老设备和服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通过智能方式、智能手表等设备,老年人可以随时与家人、护理人员进行联系,还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获取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国外养老服务业的经验和启示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在国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一般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并且符合相关的执业标准。
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医疗、护理、康复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目前国外养老服务业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社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和社交活动等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应当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
国外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促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结论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显示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及经验启示

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及经验启示一、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启示(1)日本特点一:偏爱小型化、多机能嵌入成熟社区的便利店式养老服务。
日本人有深厚的居家养老传统,家庭和邻里观念重,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陌生地方养老。
加之日本的介护险对居家养老有细致全面的政策支持,因而日本很少有美国那种集中大型的老年社区,而是依托小规模、多机能的社区养老院,并推出周到细致的上门服务,尽量帮助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邻里的互动。
日本的托老所床位一般在20至30张左右,服务内容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这种模式被称为养老地产的“7-11”。
特点二:细致周到的养老服务对细节的关注是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在服务层面上的细致周到。
居家养老服务中,介护人员会定期上门进行访问护理、洗浴辅助、家政服务、访问医护、康复照料等全面细致的服务,还会根据老人的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介护计划。
日本的养老机构还为失能老人配备专职服务团队,包括疗法师、介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管理员、事务员等,提供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专业护理和疗养服务。
护理人员会定期给老人体检,还会持续关注老人饮食、身体状况和病情进展等,并做详细记录,通过体操、手工、游艺等项目帮助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在建筑设计和适老化改造中对专业化细节的关注。
日本的宅居室设计和家居用品设计都体现了服务人员的周到精心。
如家居布置上考虑灯光和床的舒适度以及梳妆台的便利性;浴室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老人使用。
此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智慧化居家养老,提升服务质量。
如在家中配有危险呼叫警报器,在房间里,老人的床脚处装有探测器,如果老人夜晚睡觉不慎掉下床,探测器会自动报警,通知控制中心。
床单夹层也设有探测器,探知老人是否大小便失禁,床单浸湿。
厕所里,马桶盖和马桶座专门漆成不同颜色,防止老人弄错,如厕时间如果过长或有异常反应,厕所上方的探测器会智能分辨,通知控制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一、引言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以及人类自身寿命的增长和退休年龄的提早等人口结构变化,再加上现收现付制缺乏养老资金的增值渠道,直接导致在现收现付制下巨额养老金难以支付的结果,迫使各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民众思想观念的改变,西方政治界、经济界的学者和政府首脑的认同,特别是拉美各国代表和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成功,世界银行多次的权威推荐以及基金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如养老金财产化和自愿选择的一些优点,增加了养老保险向基金制改革的可能性。
(注:蒋岳祥,《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因与方法浅析》,已投稿。
)将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对于民众、西方政治家和国家首脑几年前还不敢想象的事,如今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政界的支持,各种改革方案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有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金发放和领取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探讨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把握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养老基金管理发展趋势1.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发展趋势养老保险制度按受益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定受益制,另一种是规定缴费制。
规定受益制(DefinedBenefit)是指,养老金项目的主办者做出承诺,按照特定公式决定参加者的养老金的受益,只要参加者按规定缴费和缴足一定的年限,参加者就可以得到一笔年金(Annuity),或进行一次性(Lump-Sum)支付的制度。
它通常是现收现付制支付养老金的形式。
规定缴费制(DefinedContribution)是指,养老金项目主办者,为每个参加者设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参加者可以在主办者规定的限额比例内向基金账户缴费,在参加者退休有资格领取养老金时,按照其账户的资金情况向其发放养老金的制度。
它通常是基金制支付兑现养老金的形式,而且个人账户多余的资金可作为财产,继承给相应的受益人。
(注:MonikaQueisser,TheSecond-GenerationPensionReformsinL atinAmerica,AgeingWorkingPaper5.4,Q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Paris,2001 .)目前的趋势是逐步取消规定受益制,采用规定缴费制,这样可以为每个职工建立可投资的个人养老基金储蓄账户,将养老基金直接推向资本市场。
个人在工作期间的缴费以及养老金投资到资本市场后的回报都可以记录在账户上,到工人退休时,根据其账户上的资金账面情况,安排受益形式。
智利政府早在1981年就开始实施基金制,打开了通往基金制的大门。
通过准确定义原有养老制度下的养老金的价格,使个人拥有相应份额的资产,为每个职工建立可投资的个人养老基金储蓄账户,成立相应的基金管理机构,专项管理经营该基金,提供投资方案和渠道,鼓励和刺激投资,使得养老金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不是相反阻碍经济的增长;并且提高了个人支配养老金的自由度等措施,建立了基于可投资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私有制。
由于智利的养老金改革较为成功,在最近几年里,相继有7个拉美国家,如秘鲁(1993)、哥伦比亚(1994)、阿根廷(1994)、乌拉圭(1996)、玻利维亚(1997)、墨西哥(1997)和萨尔瓦多殿(1996)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仿效智利政府的做法。
(注:SalomonSmithBarney,PrivatePensionFundsinLatinAmerica:1997Update.)1999年3月,波兰成了第一个东欧的国家,率先采用了智利的养老金制度的做法。
(注:PeterJ.Ferrara,APlanForPrivatizingSocialSecurity,The CatoProjectonSocialSecurityPrivatization,SSPNo.8,April,2000.)英国政府1978年在建立第二个层次(其第一个层次是统一比例的基本养老金计划)的与收入关联的养老金计划SERPS(StateEarningsRelatedPensionScheme)时,同时也制定了鼓励职工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的条款。
如果职工退出SERPS而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税率的优惠,按优惠的税率将资金直接存入个人养老金计划。
这个优惠的税率比例目前是工资的4.6%,比SERPS的税率低很多,它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按现有资本市场的平均年投资回报率4.25%,使得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的职工到退休时购买退休年金的收益与SERPS的受益相当。
这样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的职工的以前的缴付就不归还了,政府就没有义务支付这些职工在旧体制下的养老金债务了。
英国政府的这种养老保险转制的安排最大的优点就是使得政府的转移支付达到较小的程度。
也有些国家如瑞典、意大利、拉脱维亚等国则采用了名义账户养老金制度转型模式。
波兰在采用了部分拉美养老金制度转型模式时,在解决转移费用问题时,也采用了名义账户的转型方法。
瑞典名义账户养老金制度转型模式的基本特点是:(1)将原有现收现付制中的规定受益改为规定缴费,但整个养老保险体制仍然按现收现付制运行。
这些做法的优点在于使得政府不再承诺养老金的受益,养老金的受益依赖于缴费的情况,使得受益与此前的贡献更为接近。
(2)账户上可以明确记录个人所缴费的情况,以及基金投资后的回报,但由于整个养老保险体制仍然按现收现付制运行,所有的资金或大部分资余已经支付给退休的人员,其账户上的资金是虚的,故称为名义帐户。
(3)名义账户的设计,使得养老保险制度在转型过程中不产生转移费用,而使得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退休者继续得到支付。
我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刺激作用和劳动贡献差别。
建立个人账户的目的也是为进一步向基金制改革打下基础。
但我国还没有寻找到一条很好的解决转移费用问题的方法,许多账户上虽然有缴费的记录,但这些基金已经用于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了,所以,这个账户也具有名义账户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属于此种模式。
智利和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
有些采用参加新制度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还需向旧的体制缴纳一定的费用,或归还一定比例而不是全部的旧体制下的权益,据此来减轻部分转移费用的支付压力。
(注:SuperintendenciadeAdministradorasdeFondosdePensiones ,BolitinE.Stadistico,No.146(2000):p.41.)2.养老基金管理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养老基金推向资本市场,同时又能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
各国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智利在建制之初,就专门由养老金管理纪经人AFPS(AdministradorasdeFondosdePensiones)专项经营的私人公司管理(AFPS用英语表述是PensionFundAdministretors),可以进行如证券,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
AFPS和其经营管理的基金是完全分开独立的实体,所以如果AFPS破产,也不影响养老基金。
作为服务的代价,也是AFPS的惟一收入来源,AFPS收取客户每月固定的0至2.11美元固定佣金以及按工资的百分比计算的可变佣金,目前AFPS收取的佣金在2.49%~2.95%不等。
其中可变佣金包括AFPS从中提取出来为工人代交的寿险和伤残险在内。
为确保养老基金的增值保证,AFPS必须为客户提供不低于一定数额的回报率。
(注:JosePinera,2000,PrivatePensioninChile.)英国和美国的养老基金可直接由成千上万的各类私人投资公司经营。
这类公司与其经营管理的基金也是完全分开独立的实体,作为服务的代价,投资公司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三、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变化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有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金发放和领取形式发生了变化。
1.养老金有形化和资产化在现收现付制下,职工的死亡就意味着本人享用养老金的结束,而基金制为个人建立了可投资的个人养老金储蓄账户,使得养老金的形式有形化和财产化,增加了个人支配养老金的自由度和控制权,并且可作为财产继承给有关受益人。
2.养老金发放方式的变化工人退休时的养老金类型可能的支付方式有下列三种形式:1)生命年金工人用个人养老金储蓄账户上的资金购买保险公司的年金,再由保险公司提供其生命年金。
2)计划提取第二个选择是按计划从账户上提取金额。
如果个人在死之前账户上还有钱,则剩余的钱可作为其财产,按法律分配给受益人。
3)计划提取与年金结合这实际上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的组合。
这种养老金发放的形式使得个人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与资本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3.提前退休将成时尚在智利如果职工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上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年金,或个人的账户上有相当于最近十年工作期间的平均工资的50%和达到政府规定的最低退休金的110%,就可以选择提前退休。
(注:SebastianEdwards,TheChileanPensionReform:Apioneering program,INPrivatizingSocialSecurity,ed.mFeldstein,Chicago:Universityo fChicagoPress,2000.)表格一是1982~1997年年底新制度下支付的养老金人数,选择早退休的人数已经逐年增加,职工在选择继续工作还是退休后从事自己的爱好有了很多的自由。
同样,职工如果满龄后继续工作,也有同样的自由。
有些人想工作一辈子,而有些人都迫不急待不要工作而想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业和爱好,像写作或垂钓等,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得这种个人的爱好可由个人自主决定而如愿以尝。
表一1982~1997年智利政府新制度下支付的养老金人数表年份满龄退休提前退休1982 --1983393-1984 1,730-1985 2,647-1986 4,835-1987 7,980-1988 11,819772 1989 17,129 2,824 1990 23,876 5,790 1991 30,14115,673 1992 35,76326,054 1993 43,08937,521 1994 51,44053,355 1995 55,59169,5371996 61,37480,5761997 67,40594,1161.资料来源:SuperintendenciadeAdministredorasdeFondosdePensiones ,EvoluciondelSistemaChilenodePensiones,No.3(2000):51.2.智利人口大约1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