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化学

毕业生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指导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中药中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为研究并应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将它们从药材中提取、分离出来。这是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必要手段,也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寻找具有生理活性部位的重要步骤。

本门课程的实践考核主要分为提取技术、分离技术和薄层色谱鉴定两大部分。

一、提取分离技术

提取一般是指用适宜的溶剂和适当的方法,将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出的过程。所得提取液中,通常包含多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需进一步分离、精制,因此设计合理的提取分离工艺,注重严格操作是尽可能提出有效成分,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常用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2.熟悉各种提取分离工艺的适用范围和通常采用的溶剂。

3.熟悉常用器皿、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4.能熟练安装与拆卸所学的各种实验装置。

实例: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药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中溶解提取出来的方法。

1、溶剂的种类

常用溶剂分为水和有机溶剂两大类。

①水:是典型的极性溶剂

②有机溶剂:下列溶剂极性依次增大

石油醚、苯、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提取方法

(1) 浸渍法

【用途】适用于提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以及含多量淀粉、粘液质和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原理】静态浸出

【常用溶剂】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装置】①烧杯②量筒③搅拌棒④水浴锅⑤天平

【操作】将药材粗粉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浸没药材。在常温或加温

(40~80℃)下浸泡3~5日,或按规定时间。浸泡时应将容器盖严,并经常搅拌或振摇。

【注意事项】浸渍过程中,若以水为溶剂,应注意防止霉变。

(2) 渗漉法

【用途】适用范围同浸渍法

【原理】根据动态浸出原理提取有效成分。渗漉过程中因药材粉末不断与新溶剂接触,造成良好的浓度差,因此提取效率高 (优于浸渍法)。

【常用溶剂】水,乙醇

【装置】①烧杯②量筒③搅拌棒④铁架台⑤渗漉筒⑥分液漏斗⑦锥形瓶⑧天平

【操作】将药材粗粉用适量溶剂润湿后,装入底部垫有棉花的渗漉筒内,装入量约为筒高的3/4左右,在药材上方置一平整的圆形滤纸,再在滤纸上放些小型、干净的无机重物(如小石子、玻璃球等),以防轻质药材上浮或溶剂冲毁渗漉液液面。然后在筒的上端不断添加溶剂,使其保持液面距药材顶端5cm以上。当溶剂渗入药材后,溶出的可溶性成分随渗漉液从筒下口流出,用螺旋夹控制流速,一般控制在5~8ml/分钟。

【注意事项】1.装药材时应均匀,松紧适度。

2.渗漉过程中,保持溶剂的连续性,不得中断。

【原理】加热煮沸,使水溶性成分从药材中溶出。

【常用溶剂】水

【装置】①烧杯②天平③量筒④搅拌棒⑤渗漉筒⑥铁架台

【操作】将药材饮片置适宜容器中,按规定的加水量充分浸渍药材,然后加热煮沸,每次1小时左右,一般煎煮2~3次。

【注意事项】

煎煮法

【用途】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水溶性成分的提取。

1.直火加热应不断搅拌,避免局部受热或糊化。

2.药材宜为碎块,不宜过碎过细。

3.含挥发性成分及含有效成分遇热易被破坏的中药不宜选用。

4.煎煮所用容器,避免使用铁器。

(3) 回流法

【用途】适用于含有对热稳定并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效成分的中药材的提取。

【原理】烧瓶中盛有药材和有机溶剂,被加热后(一般用水浴),溶剂受热气化上升,在冷凝器中冷凝,又成为液体回流到容器中,如此反复气化回流,使有效成分溶出,并可避免有机溶剂的挥散损失。

【常用溶剂】各类有机溶剂,乙醇最常用。

【装置】①烧瓶②冷凝管③乳胶管④水浴锅⑤铁架台⑥天平⑥量筒⑦搅拌棒

⑧万能夹⑨自由夹⑩

安装】冷凝管垂直于烧瓶口径正上方与铁支架平行,自下而上安装,注意垂直平衡。烧瓶置于水浴锅内,冷凝管入水口的乳胶管接于自来水龙头,出水口的乳胶

管置于水池内。拆卸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拆卸。

【操作】将药材饮片装入烧瓶中,加入溶剂量为容器容积的1/3~1/2。烧瓶的上方接通冷凝管,冷凝管的上口为出水口,下口为入水口。若所用有机溶剂的沸点低于100℃,通常用水浴加热。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新溶剂重新回流,如此反复2~3次,每次滤液合并即可。

【注意事项】

1.回流开始时,要先打开冷却水,后加热,随时观察温度变化及回流沸腾情况,避免暴沸,当产生第一滴回流液时,开始记录时间,并根据回流沸腾情况,注意水浴温度。

2.回流结束,先关闭电源停止加热,待回流液温度降至室温,再关闭冷却水。

3.受热易分解的有效成分的提取不宜选用此法。

(4) 连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

【用途】同回流法

【原理】烧瓶内溶剂受热气化,经蒸气上升管到达上部的冷凝器中,被冷凝为液体而滴入提取筒中,对药材进行浸泡提取,当提取筒内溶剂液面超过虹吸管高度时,因虹吸作用,将溶有有效成分的提取液经虹吸管吸回至烧瓶,完成一次提取。烧瓶内溶剂继续受热气化、冷凝、回滴、浸泡药材,再虹吸回烧瓶内,如此反复回流提取,直至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尽为止。此法因药材不断与新溶剂相接触,而始终保持较高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于回流法。

【常用溶剂】同回流法

【装置】①烧瓶②冷凝管③乳胶管④水浴锅⑤铁架台⑥天平⑥量筒⑦搅拌棒⑧万能夹⑨自由夹⑩连续提取部分

【安装仪器与操作】

1.仪器名称:连续回流提取器

2.安装:烧瓶置水浴锅内,上接连续回流提取部分,再上接冷凝管.注意上下垂直并与铁架台平行,其余均同回流法。

3.操作:①加入有机溶剂体积约产生三次虹吸作用量

②将药材粗粉装于滤纸袋,粗度略小于提取器内径,高度不超过虹吸

管,放入提取器内。

③打开冷却水,通电、加热,注意观察,记录时间。

【注意事项】同回流法

3、提取液浓缩——蒸馏法

用溶剂提取法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多为稀溶液,均需进行浓缩,浓缩方法有蒸发和蒸馏。水提取液常用蒸发浓缩和薄膜浓缩,溶剂不再回收。有机溶剂提取液常用蒸馏法浓缩,溶剂可回收。蒸馏法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在此仅介绍常压蒸馏。常压蒸馏即在常压下进行的蒸馏。

【原理】溶液受热气化,气化的溶剂经冷却又凝为液体而回收,回收的液体是较纯净的溶剂,从而使提取液浓缩。

【用途】适用于低沸点有机溶剂提取液的浓缩回收。

【装置】①烧瓶(蒸馏瓶) ②冷凝管③弯管④水浴锅⑤铁架台⑥天平⑦溶剂接收器

(锥形瓶) ⑧万能夹⑨自由夹⑩乳胶管

【安装仪器】

1.仪器名称:蒸馏装置

2.安装:烧瓶置水浴锅内,上口连接弯管,弯管的另一端接冷凝管,烧瓶与冷凝管成45角,冷凝管横置于台面,其末端连接收管,接收管下连溶剂接收器。冷凝管上端(连烧瓶端)为出水口,下端(连接收器端)为入水口,二口连接乳胶管,入水口乳胶管接自来水龙头。仪器安装完毕,应平直、协调,符合要求。

【操作】

1.往烧瓶内加入提取液,装量不超过烧瓶容积的2/3,再加入几粒沸石,以防瀑沸。

2.检查整个蒸馏系统安装无误时,先通入冷却水,再打开水浴锅电源开关,调节规定温度,注意观察蒸馏情况,严防瀑沸。

【加热方法】

一般随液体的沸点和性质而定,若液体沸点低于100℃,通常用水浴加热。

考核方式

中药化学实践考核评分表

二、化学成分的检识和鉴定

经过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需要进一步进行化学检识及结构研究。结构研究是中药化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从中药中分离得到单体即使具有很强的活性与较大的安全性,但如果结构不清楚,则无法进行药效和毒理学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改造工作。鉴定方法包括化学检识、薄层色谱法及光谱法。本次考核以化学检识和薄层色谱法为主要考核内容。

【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各种检识和鉴定方法的原理。

2.熟悉和掌握化学检识和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技能。

3.熟悉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实例: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现代的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技术。它既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成品纯度检查。又可用于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尤其对中药中结构相似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往往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色谱法是近代最常用的分离、鉴定方法。色谱法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分为薄层色谱,纸色谱和柱色谱。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并掌握薄层色谱法鉴定中药化学成分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熟悉薄层色谱法用各种仪器、试药,掌握使用方法。

3.能熟练计算样品的Rf值,并据此对该样品进行初步定性。

(二)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是将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地铺在薄层板上,形成薄层,把欲分离的样品点在薄层板上,用适当的溶剂展开,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快速的色谱方法。用于纯物质的鉴定,也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还可用来摸索和确定柱色谱的洗脱条件。

(三) 实验操作

1.仪器:①层析缸②薄层板③毛细管④喷雾瓶⑤电吹风⑥格尺⑦铅笔

2.药品:①样品②标准品③展开剂④显色剂

3.操作:

(1) 上样技术

上样量适宜,一般控制在10μl以下,不能超过原点位置薄层对试样容积的负载量。若被测成分含量较低而干扰物质含量较大时,应从改进预处理方法和适当提高试样浓度着手。原点直径控制小于3mm。点样时尽量避免对薄层表面的机械损伤。注意除尽残留溶剂。

为避免边缘效应引起判断疑点,对照品与供试品应间隔交叉点样;两者的点样体积尽量保持一致,相差不宜过于悬殊;点样时斑点大小相似。

(2) 色谱展层条件的控制

薄层板的活性与分离效果的因果关系是明确的。但活化了的薄层板在点样操作过程中,因实验室环境的相对湿度的影响,薄层板活度改变的现象常被忽视,而这也常是导致薄层色谱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试样对相对湿度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一般样品在相对湿度30%~70%下得到相对稳定的色谱,而有的试样分离度受其影响较大。如香砂养胃丸厚朴的薄层鉴别在相对湿度66%以上分离度明显改善。因此,尽可能在相对湿度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展层是提高重现性的重要措施。操作方法可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置调控好相对湿度的容器内(展开缸或干燥器),密闭放置15~30min,再加展开剂,或移入另一展开缸内展层。使用双槽展开缸效果更好。

展开剂所用的溶剂应配制准确,不宜多次重复使用。进行展层时应控制温度、薄层板的相对湿度、预平衡时间及展层方式等实验条件,这些均是保证色谱重现性的措施。

(3) 显色定位

采用显色剂定位时,常遇薄层背景深,干扰鉴别的现象,含硫酸的显色剂更易见。其预防措施有挥干展开剂后再喷显色剂;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为了便于控制,可用电吹风替代红外灯加热;在不影响显色效果情况下,降低显色剂浓度。如香草醛硫酸试剂由5%降低到1%或0.5%;制硬板时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降低至0.1%以下,可避免薄层板面炭化。

(4) 结果判断

薄层色谱法鉴别中药制剂质量的特点是可以直观地比较供试品和对照品、对照药材的整个色谱图,结合特征成分的辩认作出鉴别判断。一般分析依据是取大同弃小异,比较主要的特征成分斑点位置与色泽。

(5) 比移值(Rf值)计算

样品经显色后,确定了斑点位置,测量出距离后,常用比移值(Rf值)来表示某一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置。

根据此公式计算样品的R

f 值,然后与文献记载的该化合物的R

f

值比较,以鉴定

各种化合物。

由于各种化合物的R

f

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薄层色谱时,通常是将样

品与标准品同时在一张滤纸上展开,显色后,根据样品的R

f

值与标准品对照比较进行定性鉴别。

考核方式

题目:欲用薄层色谱鉴定一样品,现有该样品的标准品和样品,问需备哪些实验用品?并进行实验操作。(样品欲展开9cm左右)

中药化学薄层色谱实践考核评分表

中药化学(一)

毕业生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试题

1.若配制65%乙醇75ml,需95%多少毫升?

2.在提取挥发油时常用的油/水分离法有几种?如何操作?

3.重结晶的溶剂如何选择?如何操作?

4.如果重结晶后的滤液冷却后仍无结晶析出,应如何处置?

5.请安装简单回流装置,使用溶剂量的范围是多少?

6.简述酸水解中所用酸的种类和浓度、设备及适用范围?

7.两相水解法所用的试剂、设备、适用范围及目的是什么?

8.连续回流提取与简单回流提取各有什么特点?

9.什么是重结晶法?简述操作过程。

10.什么是系统溶剂提取法?举例说明。

11.请简述系统预试法的操作过程。

12.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13.四部分系统预试法溶液的制备。

14.如何检查药材中是否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

15.简要叙述连续回流提取部分有哪几部分组成?

16.四部位法中各预试溶液可检测的成分类型。

17.请画出蒸馏装置图,标明进出水及各部位名称。

18.煎煮法可选择的溶剂范围,并阐述理由。

19.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特点,可选择哪些提取方法。

20.欲同时提取苷和苷元,可选择溶剂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21.哪一种提取方法,可选择溶剂范围最广。

22.在提取挥发油时,如油比水重,怎样收集油?如油比水轻,怎样收集油?

23.请安装简单回流装置,加热热源有几种方式?有哪些注意事项?

24.常用漏斗有几种?滤过水提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时,各应如何选择?

25.请安装连接回流提取装置,并指出仪器各部位名称。

26.请从大黄总游离蒽醌分离出大黄酸。

27.采用最经济的方法提取槐米中的芦丁。

28.请折叠扇型滤纸,并说明其滤过的特点。

29.请拆卸简单回流装置,指出二种夹子的名称和使用要领。

30.请演示液-液萃取操作,并叙述操作要领。

31.请将乙醇提取液快速蒸干,并简述操作要领。

32.请安装索氏提取器,并叙述安装的要点。

33.请进行重结晶操作,并解释两次滤过的目的。

34.在连续回流提取时,应加入适当的溶剂,并说明理由。

35.请演示水煎煮法操作,并简述适用溶剂情况。

36.请演示双相酸水解,并简述其优缺点。

37.请进行单项酸水解,并简述其优缺点。

38.请量取170ml的水,并解释操作要点。

39.请配制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40.请配制1%硫酸水溶液。

41.请安装挥发油提取器,并指出部位名称、进出水方向、工作原理。

42.请安装蒸馏装置,并指出仪器各部位名称、进出水方向、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43.请安装连续回流提取装置,并指出仪器各部位名称及注意事项。

44.请拆卸挥发油提取器,指出各部位名称进出水、工作原理。

45.现滤过水煎煮药液,请选择合理的滤过方法,并演示这一操作。

46.请安装简单回流装置,并指出所用仪器及附件的名称、进出水方向、工作原

理、使用注意。

47.请选择合理的乙醇浓度,配制20%乙醇溶液,并列出计算公式。

48.在连续回流提取时,样品需包裹,请演示这一操作,并阐述包裹的目的及注

意事项。

49.请拆卸连续回流提取装置,并指出仪器各部位名称及注意事项。

50.请拆卸蒸馏装置,并指出仪器各部件名称、进出水方向、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中药化学(二)

毕业生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试题

1.实验中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2.硅胶干柱层析如何装柱、上样、洗脱、色谱带的处理、检识?

3.制备TLC板的方法有几种?湿法铺板如何操作?

4.实验中不慎起火,应如何处理?

5.化学试剂灼伤如何处置?

6.为什么有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

7.实验中,如不慎被酸、碱灼伤应如何处置?

8.离开实验室时,应作那些必要的检查?

9.制备TLC板常用粘合剂的浓度是多少?

10.使用有机溶剂时应注意什么?

11.简述超声波清洗器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

12.详细说明制备薄层层析板的全过程。

13.实验室中蒸馏水的合理使用范围。

14.请简述铺制薄层板的方法;玻璃板的选择,清洗注意事项。

15.实验室常用薄层板的规格,请叙述最常用的三种。

16.紫外光灯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254nm检视的成分特点。

17.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再生及保存方法。

18.使用甲醇时应注意什么?合理的提取热源?

19.用有机溶剂提取时的热源有哪些?为什么?

20.请简述铺制薄层板的方法;薄层板活化的条件及使用范围。

21.对未知成分的TLC检识有哪些程序,为什么?

22.如何进行薄层析显色?所用的实验设备的名称是什么?使用时注意事项?

23.CMC-Na的中文名称,作TLC粘合剂时其浓度如何?如何配制?

24.请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中,大孔树脂的预处理、上样、洗脱、收集、检

识。

25.请简述铺制薄层板的方法; CMC-Na与硅胶的比例及混合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26.简述生物碱类成分TLC的分离和检识过程中,加碱的三个环节。

27.请演示紫外光灯的使用方法,并进行365nm的检测。

28.请指出旋转薄膜装置各部件名称及工作原理。

29.请将现有药材制成细粉,并说明细粉的粒度。

30.请将备用药材制成粗粉,并说明粗粉的粒度。

31.请指出离心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2.请演示烘干箱的正确用法,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

33.现制备硅胶TLC板,请做好准备工作。

34.请演示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全过程。

35.请演示水浴锅的操作,并调解工作温度60℃。

36.请演示紫外检测仪的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37.请演示硅胶的干法装柱操作。

38.请演示喷雾显色的操作全过程,并说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39.硅胶柱层析上柱样品的处理方法(干法上样)。

40.请演示硅胶薄层色谱的点样操作,并简述操作要领。

41.请进行减压抽滤操作,并说明操作要领。

42.请演示硅胶的湿法装柱操作,并说明对上样样品的要求。

43.请演示未知成分的薄层色谱检视操作程序。

44.请演示超声波提取全过程,并简述提取原理。

45.请配制薄层色谱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4:1)

46.请配制薄层色谱展开剂,甲苯-乙酸(5:0.05)

47.请称取5g药材粗粉。

48.请洗涤烧杯,并进行快速绿色干燥。

49.正确使用气流干燥器,并阐述其工作原理。

50.从节约的角度,使用循环水泵进行回流提取,请演示这一操作。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归纳

强极性溶剂: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苯丙素 二、提取分离 1.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 用水蒸气蒸馏。 2.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二)溶解性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香豆素遇碱水解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 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 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 (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 2.酚羟基反应 ?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3、绿色] 3. Gibb’s反应 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Gibb’s试剂,蓝色]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 ?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碱溶酸沉法提取。 1. 溶剂提取法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 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 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 2.碱溶酸沉法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PH到中性,适当 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

中药化学考试重点

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 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无效成分: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有效部位: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效成分。 苷类: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鞣质:是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它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 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一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容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香豆素:一类具有苯饼a—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成顺式连羟基桂皮酸的脱水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生物碱:指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生物碱大部分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具有特殊显著的生理活性,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须的含 氮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及 含氮有机物)外,其他含氮有机物均可视为生物碱。 二次代谢产物: 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等作为前体或原料,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生成:生物碱、黄铜、萜类、皂苷等 。 强心苷: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为一类有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羟酸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是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瓶多氢菲结构的化学成分。 2、生物碱的碱性:原因: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能给出电子或接受质子而使生物碱显碱性。碱性强弱: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pKa值大小胍基> 季铵碱> N-杂环> 脂肪胺≈N-芳杂环> 酰胺≈吡咯(pKa<2为极弱碱;pKa 2~7为弱碱;pKa7~11为中强碱;pKa 11以上为强碱。) )影响因素有:A氮原子的杂化公式(随着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强)B 诱导效应(供电基,使碱性增强;吸电基,使碱性减弱)C诱导—场效应(减弱)D共轭效应(共平面的p-π共轭使碱性减弱)E空间效应(减弱)F氢键效应(减弱)。 3、溶剂提取法: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适合的容积和方法来提取。极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乙醇《甲醇《水。方法:煎煮法、锓泽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中药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碱以及苷类).

中药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碱以及苷类) 如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 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如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 1.结晶法 需要掌握结晶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及判定结晶纯度的方法。 结晶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对欲分离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不溶或冷热都易溶。沸点要适当,不宜过高或过低,如乙醚就不宜用。 判定结晶纯度的方法:理化性质均一;固体化合物熔距≤2℃;TLC或PC展开呈单一斑点;HPLC或GC分析呈单峰。 2.沉淀法 可通过4条途径实现: 1)通过改变溶剂极性改变成分的溶解度。常见的有水提醇沉法(沉淀多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沉淀树脂、叶绿素)、醇提乙醚或丙酮沉淀法(沉淀皂苷)等。 2)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较多的是盐析法,即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使某些水溶性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3)通过改变溶剂pH值改变成分的存在状态。适用于酸性、碱性或两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如分离碱性成分的酸提碱沉法和分离酸性成分的碱提酸沉法。 4)通过加入某种试剂与欲分离成分生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或化合物。如铅盐沉淀法(包括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雷氏盐沉淀法(分离水溶性生物碱)、胆甾醇沉淀法(分离甾体皂苷)等。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异,如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 1.液-液萃取 选择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通常一种为水,另一种为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或正丁醇等。将待分离混合物混悬于水中,置分液漏斗中,加适当极性的有机溶剂,振摇后放置,分取有机相或水相,即可将极性不同的成分分离。分离的难易取决于两种物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即分离因子。分离因子愈大,愈好分离。 2.纸色谱(PC) 属于分配色谱。可用于糖的检识、鉴定,亦可用于生物碱的色谱鉴别等。 3.分配柱色谱 可分为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流动相极性小,可用于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反相色谱与此相反,适宜分离脂溶性化合物。 如何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 1.透析法 适用于水溶性的大分子成分(如蛋白质、多肽、多糖)与小分子成分(如氨基酸、单糖、无机盐)的分离。 2.凝胶过滤法 又称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分离混合物时,各组分按分子由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并得到分离。常用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前者只适于在水中应用。后者既可在水中应用,又可在有机溶剂中应用,分离混合物时,既有分子筛作用,又有吸附作用。如分离游离黄酮时,主要靠吸附作用;分离黄酮苷时,则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3.超滤法 4.超速离心法 根据物质吸附性的差别, 如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 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固液吸附,其中涉及吸附剂、被分离物质和洗脱剂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介绍

药科学院 添加作者:admin 浏览总数:19143 005 药学(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药院校、医院药房、药品流通企业等单位,具备从事药物研究、生产、检验、流通、使用领域所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06 药学(药物分析)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院药房、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药品检验和药事管理等部门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监控、管理和监督合理用药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体内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18 药学(医院药学)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大、中型医院、药房、高等医药院校、医药科学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检所与医药监督管理等单位,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评价和医药事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39 药学(医药事业管理(英语特色班))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医药工商企业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具备从事管理及相关

中药化学考试题-1及答案

中药化学(一) 一、选择题 1、能与水互溶的溶剂是(B ) A、醋酸乙酯 B、正丁醇 C、丙酮 D、石油醚 2、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B ) A、生物碱 B、叶绿素 C、黄酮 D、皂苷 3、二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 ) A、20个 B、25个 C、28个 D、23个 4、凝胶过滤的洗脱顺序是(D ) A、极性小的先出柱 B、极性大的先出柱 C、分子量小的先出柱 D、分子量大的先出柱 5、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 A、碘化汞钾试剂 B、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6、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常用溶剂是(A ) A、氯仿 B、甲醇 C、乙酸乙酯 D、石油醚 7、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B ) A、羰基 B、过氧基 C、醚键 D. 内酯环 8、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的性质(D ) A、溶血性 B、表面活性 C、挥发性 D、与胆甾烷发生沉淀 9、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是(C ) A、水飞蓟素 B、 C、长春碱 D、石杉碱甲 10、最容易酸水解的苷类是(D ) A、α-羟基糖苷 B、α-氨基糖苷 C、6-去氧糖苷 D、2,6-二去氧糖苷 二、名词解释 1. 挥发油 又称精油,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 2.水蒸气蒸馏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一起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和水的混合馏出液体的方法。 3. 苷类 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4.香豆素 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三、简答题 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哪些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2.在植物提取液处理过程中,“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 答:水提醇沉法:去除的是在乙醇中难溶的成分,如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杂质,保留的是醇溶性成分。醇提水沉法:去除的是水中难溶的成分,如油脂、蜡质、亲脂性色素等,保留的是水溶性成分。 3.列举三种苷键催化水解方法并说明其特点。 ①酸水解:水解范围广,操做简便,不稳定成分溶液发生脱水等结构改变。 ②碱水解:适用于酯苷、酚苷、烯醇苷的水解。 ③酶水解:专属性高,水性温和。 4.列举三种主要的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无需结构式)。 ①齐墩果烷行(oleaname) ②乌苏烷(ursane) ③羽扇豆烷(luoane) ④木栓烷(friedelane) 四、用适当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标明反应所需化学试剂以及所产生的现象) 1、

第二十一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二十一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1.找出下列化合物的手性碳原子,并计算一下在理论上有多少对映异构体? (1)α-蒎烯(2)2-α-氯菠 (3)苧(4)薄荷醇 (5)松香酸(6)可的松 (7)胆酸 答案: 解:

2.找出下列化合物的碳干怎样分割成异戊二烯单位:(1)香茅醛 (2)樟脑 (3)蕃茄色素 (4)甘草次酸

(5)α-山道年 答案: 解: 3.指出用哪些简单的化学方法能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角鲨烯、金合欢醇、柠檬醛和樟脑; (2)胆甾醇、胆酸、雌二醇、睾丸甾酮和孕甾酮 答案: 解: ①首先水解,各加钼酸铵,黄色沉淀为金合欢醇,其余三者加 Tollen试剂,析出Ag的为柠檬醛,其余二者加溴水,褪色者为角鲨烯,最后为樟脑。

4.萜类β-环柠檬醛具有分子式C10H16O,在235nm处(ε=12500)有一吸收峰。还原则得C10H20,与拖伦试剂反应生成酸(C10H16O2);把这一羧酸脱氢得间二甲苯、甲烷和二氧化碳。把C10H20脱氢得1,2,3-三甲苯。指出它的结构式。提示:参考松香酸的脱氢反应。 答案:略 5.β-蛇床烯的分子式为C15H24,脱氢得1-甲基-7-异丙基萘。臭氧化得两分子甲醛和C13H20O2。C13H20O2与碘和氢氧化钠液反应时生成碘仿和羧酸C12H18O。指出β-蛇床烯的结构式。 答案: 解: 故此化合物含氢化萘的骨架,臭氧化得两分子甲醛,必须具有两,所以此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

6.在薄荷油中除薄荷脑外,还含有它的氧化产物薄荷酮C10H18O。薄荷酮的结构最初是用下列合成方法来确定的: β-甲基庚二酸二乙酯加乙醇钠,然后加H2O得到B,分子式为C10H16O3。B加乙醇钠,然后加异丙基碘得C,分子式为C13H22O3。C加OH-,加热;然后加H+,再加热得薄荷酮。 (1)写出上列合成法的反应式; (2)根据异戊二烯规则,哪一个结构式更与薄荷油中的薄荷酮符合? 答案: 解: 7.溴对胆甾醇的反式加成能所生成的两种非对映体产物是什么?事实上其中一种占很大优势(85%)。试说明之。 答案: 解:

最新中药化学复习题(含答案)11

函授《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萜类及挥发油:萜类是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3苯丙素化合物: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4碱性皂和酸性皂苷:①甾族皂苷,其皂苷配基是螺甾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著蓣皂苷)。这类皂苷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蓣科植物中。②三萜皂苷。其皂苷配基是三萜(见萜)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三萜皂苷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这类皂苷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三萜皂苷又叫酸性皂苷。 5PH梯度萃取: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碱性、两性成分常用的手段。其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6生物碱: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在存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7多糖: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 8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9香豆素:学名-苯并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大一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化合物的母核。 10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药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等。 1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J.蒽醌、K.糖、L:倍半萜。 O ( )( )( )

中药化学练习题:第十章生物碱

1.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为()性,一般能溶于(),尤其易溶于()。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在()中其内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而溶于水中,继之加()复又还原。 3.生物碱分子碱性强弱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即()。 4.季铵碱的碱性强,是因为()。 5.一般来说双键和羟基的吸电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 6.醇胺型小檗碱的碱性强是因为其具有(),其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α-羟基的C—O单键的б电子发生转位,形成()。 7.莨菪碱的碱性强于东莨菪碱主要是因为东莨菪碱(),其次是因为()。 8.生物碱沉淀反应要在()中进行。水溶液中如有()、()、()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 9.生物碱的提取最常用的方法以()进行()或()。 10.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以不同酸性缓冲液依pH()依次萃取,生物碱可按碱性()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出而分离,此法称为()。 11.用吸附柱色谱分离生物碱,常以()或()为吸附剂,此时生物碱极性大的(),极性小的()。 12.Hofmann 降解反应的必要条件是(),其次是()。而vonBraun反应可直接使(),不要求()。 13.不同类型N上质子的δ值大小,酰胺(),脂肪胺(),芳香胺()。 14.在生物碱的13C-NMR 谱中,生物碱结构中氮原子()产生的吸电诱导效应使邻近碳原子向()位移。 15.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因其为()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故常用()和()鉴别之。16.元胡中主要含()型和()型异喹啉类生物碱。 17.小檗碱一般以()的状态存在,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碱,则部分转变为()或()。 18.阿托品为莨菪碱的()。 19.莨菪烷类生物碱都是(),易水解,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更易进行。如莨菪碱水解生成()和(),而东莨菪碱水解生成的()不稳定,立即异构化成()。 20.区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可用(),此时莨菪碱反应生成(),而东莨菪碱反应生成()。 21.苦参总碱中含量最多的生物碱是()。22.汉防己的镇痛作用()作用最强,其化学结构属于()型生物碱。 23.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是()和(),属于()衍生物。 24.乌头碱水解后生成的单酯型生物碱叫()、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叫()。 25.红豆杉中的主要生物碱为(),化学结构为()类似物,其主要生物活性为()。

(完整版)第十七章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第十七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 )和甾体化合物(Steroids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能直接用来治疗疾病,有的是合成药物的原料,因此它们与药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多是从植物提取得到的香精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如:柠檬油、松节油、薄荷油等。它们多是不溶于水,易挥发,具有香味的油状物质,有一定的生理及药理活性,如祛痰、止咳、驱风、发汗和镇痛等作用。广泛用于香料和医药等。 一、结构与分类 (一)结构及异戊二烯规律 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Isoprene )作为基本骨架单元,可以看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以头尾相连或互相聚合而成,这种结构特征称为“异戊二烯规律”。因此,萜类化合物是异戊二烯的低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和含氧衍生物的总称。 C CH 2 CH CH 3 CH 2 1 23 4 头 尾头 尾 头 尾 头 尾 头 尾 头 尾 异戊二烯 月桂烯 柠檬烯 月桂烯是两分子异戊二烯头尾相连;而柠檬烯是两分子异戊二烯之间的1,2和1,4加成。(一分子异戊二烯用3,4位双键与另一分子异戊二烯进行1,4加成)。所以,异戊二烯规律在萜类成分的结构测定中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二)分类 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所含异戊二烯骨架的多少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等。见表19-1。

表19-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异戊二烯单元数碳原子数类别 2 10 单萜类 3 15 倍半萜 4 20 二萜类 6 30 三萜类 8 40 四萜类 >8 >40 多萜类 二、单萜类化合物 单萜类化合物是有两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根据两个异戊二烯单元的连接方式不同,单萜有可以分成为链状单萜、单环单萜和双环单萜。 (一)链状单萜化合物 链状单萜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的碳架结构: 这是两个异戊二烯头尾相连而成。很多链状单萜都是香精的主要成分,例如:月桂油中的月桂烯、玫瑰油中的香叶醇、橙花油中的橙花醇、柠檬油中的柠檬醛(α-柠檬醛和β-柠檬醛)、玫瑰油及香茅油中的香茅醇等。它们很多是含有多个双键或氧原子的化合物,其结构如下: H CH2OH CH2OH H H CHO CHO H CH2OH 月桂烯香叶醇橙花醇α-柠檬醛β-柠檬醛香茅醇(Myrcene)(Geraniol)(Nerol)(Geranial)(Neral)(Citronellol)这些链状单萜都可以用来制备香料,其中柠檬醛还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原料。 (二)单环单萜类化合物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者们在生物效应法和药物浓度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在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代标记物,指征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前言: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如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在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学研究中,药代动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设计优化的研究,并衍生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基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对其加以定量描述。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1生物效应法 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动态变化。生物效应法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计法,微生物指标法。 1.1.1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法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特别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肇丽梅[1]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模型,以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及清热合剂口服给药后体存药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中药复方清热合剂的达峰时间明显慢于单方黄芩苷。李成洪[2]等以血清一氧化氮变化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时间标本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禽病康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也快,而消除较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宋丽

生物碱中药化学_七_

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12月/03日/ 生物碱中药化学(七) 刘斌 12.黄连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小檗碱有何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 (1)结构类型 黄连生物碱主要包括小檗碱、巴马丁 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木兰碱等,均属于苄基异喹啉衍生物,除木兰碱为阿朴菲型外都属于原小檗碱型,且都是季铵型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2)小檗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 2)碱性小檗碱属季铵型生物碱,可离子化而呈强碱性,其p Ka值为11.50。 3)溶解性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较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小檗碱与大分子有机酸,如甘草酸、黄芩苷、大黄鞣质等结合,形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4)互变异构小檗碱一般以季铵型生物碱的状态存在,可以离子化呈强碱性,能溶于水,溶液为红棕色。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强碱,季铵型小檗碱则部分转变为醛式或醇式,其溶液也转变成棕色或黄色。醇式或醛式小檗碱为亲脂性成分,可溶于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3)小檗碱的鉴别反应 小檗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 1)丙酮加成反应在强碱性下,盐酸小檗碱可与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 2)漂白粉显色的反应在小檗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 (或通入氯气),小檗 碱水溶液即由黄色转变为樱红色。 13.汉防己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有 何主要理化性质?如何提取分离? (1)结构类型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均为双苄基异喹 啉衍生物,氮原子呈叔胺状态;轮环藤酚碱为季 铵型生物碱。 (2)理化性质 1)碱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分子结 构中均有两个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碱性较 强。轮环藤酚碱属于原小檗型季铵碱,具强碱 性。 2)溶解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亲脂 性较强,具有脂溶性生物碱的一般溶解性。但 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差异,前者为甲 氧基,后者为酚羟基,故汉防己甲素的极性较 小,能溶于冷苯;汉防己乙素极性较大,难溶于 冷苯。轮环藤酚碱为水溶性生物碱,可溶于水、 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3)提取分离 汉防己用乙醇提取得总生物碱,然后根据 各成分溶解性和极性的差异进行分离。将总生 物碱溶于稀酸水,利用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 素在苯中溶解度的差异,碱化后用苯萃取出汉 防己甲素,再用氯仿萃取出汉防己乙素;轮环藤 酚碱为水溶性生物碱,仍留在碱水层。汉防己 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分离也可采用氧化铝柱色 谱,利用其极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汉防己甲素极 性小,先被洗脱,而汉防己乙素极性大,后被洗 脱。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2281100.html,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期末考题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03级药物化学期末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药物中,其作用靶点为酶的是( ) A .硝苯地平 B .雷尼替丁 C .氯沙坦 D .阿司匹林 E .盐酸美西律 2.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 A .巴比妥 B .苯巴比妥 C .异戊巴比妥 D .环己巴比妥 E .硫喷妥钠 3.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 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B .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C .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 D .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 E .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4.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化学结构式为( ) A . B . N Cl N O O OH OH . Cl N N O O OH OH . C . D . N N O O OH OH . Cl N O O OH OH . Cl E . N N O OH OH . Cl 5.化学名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的药物是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丁卡因 C .盐酸利多卡因 D .盐酸可卡因 E .盐酸布他卡因 6.能够选择性阻断β1受体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B .拉贝洛尔 C .美托洛尔 D .维拉帕米 E .奎尼丁 7.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下列哪一个基团( ) A .巯基 B .酯基 C .(2R )甲基 D .呋喃环 E .丝氨酸

8.有关西咪替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个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 B.具有多晶型现象,产品晶型与生产工艺有关 C.是P450酶的抑制剂 D.主要代谢产物为硫氧化物 E.本品对湿、热不稳定,在少量稀盐酸中,很快水解 9.临床上使用的萘普生是哪一种光学异构体( ) A.S(+) B.S(-) C.R(+) D.R(-) E.外消旋体 10.属于亚硝基脲类的抗肿瘤药物是() A.环磷酰胺B.塞替派C.卡莫司汀D.白消安E.顺铂 11.有关阿莫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C.不易产生耐药性 D.容易引起聚合反应E.不能口服 12.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 13.在地塞米松C-6位引入氟原子,其结果是() A.抗炎强度增强,水钠潴留下降B.作用时间延长,抗炎强度下降 C.水钠潴留增加,抗炎强度增强D.抗炎强度不变,作用时间延长 E.抗炎强度下降,水钠潴留下降 14.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物阿法骨化醇,原因是() A.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可以避免维生素D在肾脏代谢失活 B.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无需肾代谢就可产生活性 C.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可以避免维生素D在肝脏代谢失活 D.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无需肝代谢就可产生活性 E.该药物为注射剂,避免了首过效应。 15.下列药物中,哪一个是通过代谢研究发现的() A.奥沙西泮B.保泰松C.5-氟尿嘧啶D.肾上腺素E.阿苯达唑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名及临床用途(每题5分,共15分) 1. O F 2.

中药化学笔记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 第一节绪论 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 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 (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主要考试内容: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 总论 绪论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各论生物碱** 糖和苷* 醌类** 香豆素和木脂素* 黄酮** 萜类和挥发油*

皂苷** 强心苷*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其他成分 各论学习思路: 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中药化学期末试题.doc

中药化学期末试题

2000—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09级药物制剂专业 《中药化学》试卷(B)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照要求在试卷指定处填写你的姓名、所在班级号和学号。 2、请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答卷,不要在试卷内填写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4、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限10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药化学: 2.亲水性有机溶剂: 3.色谱法: 4.生物碱: 5.挥发油: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现代高效的分离方法是() A 萃取法 B 色谱法 C 沉淀法 D 结晶法 2.下列能与水互溶的溶剂是() A 正丁醇 B 石油醚 C 异戊醇 D 丙酮 3.当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预先湿润药材的溶剂有() A 稀乙醇 B 浓NaOH C 石灰乳 D 丙酮 4.可被醇提水沉法沉淀的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多糖 D 树脂 5.挥发油中可用亚硫酸氢钠分离出的成分是( ) A 醇类 B 醛类 C 分类 D 醚类 E 酯类 6.挥发油不具有的通性是( ) A 有受热不消失的油斑 B 有香味 C 有折光性 D 有旋光性 E 有挥发性 7.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 A 具有挥发性 B 具有内酯环 C 具有强亲水性 D 具有强亲脂性 E 含有醇羟基 8.属于碳苷的是( ) 2

3 H 2C CH CH 2N N N N NH 2OH O HO O H O OH O glu CH 2OH H 3CO C CH 3 O glu C N S O SOK 3 glu A. B C. D. E. 9.提取芸香苷时所用的漏斗为( ) A 玻璃漏斗 B 塑料漏斗 C 布氏漏斗 D 分液漏斗 10.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常选用的溶剂是( ) A 乙酸乙酯 B 丙酮 C 乙醚 D 正丁醇 E 乙醇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基团是 ( ) A 烷基 B 羰基 C 醚基 D 酯基 E 苯基 2.生物碱盐的溶解度为( ) A 无机酸盐相当于有机酸盐 B 无机酸盐大于有机酸盐 C 有机酸盐大于无机酸盐 D 无规律可循 E 含氧无机酸盐大于不含氧的无机酸盐 3.可被醇沉法沉淀的是 (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多糖 D 树脂 4.影响聚酰胺吸附力的因素有( ) A 酚羟基的数目 B 酚羟基的位置 C 分子芳香化程度 D 化合物类型 E 洗脱剂种类 5.哪个化合物是季胺碱( ) A 小檗碱 B 黄连碱 C 药根碱 D 汉防己碱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1.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是C6—C3—36。 ( )2.从水提液中萃取皂苷,应选用乙醇做萃取溶剂。 ( )3.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首选的色谱方法应是聚酰胺色谱法。 ( )4.氧化苦参碱的极性大于苦参碱。 ( )5.在提取挥发油时应该把挥发油测量管中加满水。 ( )6.分馏法是利用被分离成分熔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 )7.为了提高乙醇的提取效率,可用电炉加热提取。 ( )8.CMC-Na 在薄层吸附色谱中的制备中为粘合剂。 ( )9.是否采取减压蒸馏取决于被回收溶剂的沸点,一般以80℃为准。 ( )10.四环三萜的酸性一般要强于甾体皂苷。 五、鉴别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苷与苷元 2. 黄酮和二氢黄酮 六、比较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比较水溶性大小( )>( )>( )>( ) A 二氢黄酮醇苷元 B 黄酮醇苷元 C 黄酮醇芸香糖苷 D 黄酮醇葡萄糖苷 2. 比较碱性大小( )>( )>( )>( )

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样本

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析化学 一、名词解释( 2分/题, 共20分) 1、配位效应; 6、 Doppler变宽 2、置信区间 7、 mass spectrometry 3、指示剂的封闭现象8、Normal phase 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4、液接电位; 9、化学键合相 5、红外活性振动 10、薄层扫描法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5分/题, 共30分) 1.滴定0.20mol/L H2A溶液, 加入0.20mol/L 的NaOH溶液10ml时pH为 4.70; 当加入20 ml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pH为 7.20。则H2A的pKa2 为( ) : A.9.70; B. 9.30; C. 9.40; D. 9.00。 2.用重量分析法测定试样中的As含量, 首先形成Ag3AsO4沉淀, 然后将其转化为AgCl 沉淀, 以AgCl的质量计算试样中As2O3含量时使用的换算 因数F为( ) A.3 As2O3/6AgCl ; B. As2O3 /3AgCl ;

C. As2O3 /6AgCl ; D. 6AgCl / As2O3 。 3.在滴定分析中, 选择指示剂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指示剂刚好在化学计量点变色; B. 指示剂颜色变化越明显越好; C. 滴定终点准确度取决于指示剂变色变化是否敏锐; D. 指示剂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变色即可。 4.用0.01000 mol/LK2Cr2O7滴定25.00 ml Fe2+试液, 耗用了25.00 ml, 则试 液中Fe2+含量为( ) mg/ml (Fe的原子量为55.85) 。 A.0.3352; B. 0.5585; C. 1.676; D. 3.351; E. 5.585。 5.pH= 4时用Mohr法滴定Cl?, 将使结果( ) A.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忽高忽低。 6.用EDTA滴定Zn2?采用铬黑T作指示剂,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 A.铬黑T指示剂与Zn2?形成的配合物颜色; B. 游离的铬黑T指示剂的颜色; C. 游离的Zn2?的颜色; D. EDTA与Zn2?形成的配合物颜色。 7.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应( ) 。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点整理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 点整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药化学第一章 1、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 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2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 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弱→强: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中药化学复习题集(含答案版)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强心苷; 2. 萜类及挥发油; 3. 苯丙素类化合物; 4. 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 5. PH 梯度萃取; 6.生物碱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 J.蒽醌、 K.糖、L :倍半萜。 COOH HO O O HO O O O 糖氧去 ( ) ( ) ( ) O O HO O O OH OH O O O O HO OH ( ) ( ) ( ) ( ) ( ) ( ) N N O O O O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 O H 3C CH 3 O H CH 3 O O ( )

O HO OH OH OH O OH O O O HO COOH CH CH OH CH3 NHCH3 O O HO OH ( ) ( ) ( ) ( )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苷类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苷、氮苷 硫苷、碳苷。 2. 苷键水解的常用方法有: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氧化开环。 3.确定糖与糖之间连接顺序的常用方法有:缓和水解、酶水解、 MS法、 NMR法。 4.确定苷键构型的常用方法有:酶水解、klyne经验公式计算、和 NMR法。 5.香豆素类是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萜类是一类具有结构通式化合物的统称。 6.蒽醌类的酸性强弱顺序为含一COOH.>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 >含 2或2以上的α-OH>含一个α-OH 能溶解于5%Na 2CO 3 的有含一个β -OH 。 7.1- 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2 个峰; 1,4 二羟基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1 个峰。 8. 甾体皂苷按照25位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螺甾烷醇、异螺甾烷醇、呋甾烷醇、变形螺甾烷醇四种结构类型。 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 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根据其C 环氧化程度、B环取代位置和C环是否环合将黄酮类化合物分成十四类化合物。其中C环打开的是查尔酮,B环取代在3位的为异黄酮;3位为羟基的为黄酮醇;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花色素;具有手性的黄酮类为:二氢黄酮醇等。黄酮7,4’上有羟基,因为p-π共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