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混凝土的毕业论文

关于混凝土的毕业论文

关于混凝土的毕业论文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特性、制作过程以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 强度: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大部分建筑结构的负荷。

这使得混凝土成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之一。

2. 耐久性:混凝土能够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如酸雨、高温等。

它的耐久性使得建筑物能够长时间地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3. 可塑性:混凝土在浇筑时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调整。

这使得建筑师能够创造出各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选取、配比设计、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1. 原材料选取: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

它们的质量和性能对混凝土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制作混凝土时,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2. 配比设计: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通过合理地控制水泥、骨料和水的比例,可以获得理想的混凝土性能。

3. 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将水泥、骨料和水进行充分混合,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对混凝土的品质也有影响。

4. 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使用振动器进行震实,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5. 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逐渐获得足够的强度。

养护期间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三、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混凝土在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桥梁等。

1. 住宅建筑:混凝土可以用于建造房屋的结构部分,如梁、柱、楼板等。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得房屋能够长时间地承受负荷,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2. 商业建筑:混凝土在商业建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通常采用混凝土,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论文(3篇)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优化、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旨在分析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安全。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质量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

2. 骨料:混凝土中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均匀、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砾石;细骨料应选用中砂或细砂。

3. 掺合料: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强度、降低收缩等。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三、施工工艺的优化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离析、分层等现象。

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运输距离不宜过长。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4.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

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混凝土过度振捣。

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混凝土干裂。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3. 混凝土强度检测: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 裂缝控制: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优化混凝土配比、加强施工管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探讨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使用者对于路面在舒适、安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道路的养护与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损坏后难于修复的特点,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养护与维修才能满足道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要求。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破坏;收缩应力;裂缝1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材料的要求水泥应具有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等性能,宜采用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接缝材料应选用粘结力强、回弹性能好、不渗水、抗嵌能力强、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用、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的材料。

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的规定。

2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分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可分为裂缝类、接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和其它等类型。

裂缝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变形类主要指坑洞和层状剥落;其它类主要指修补损坏。

3损坏的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发生,可分外界因素、设计缺限、施工缺限以及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引起的。

所以必须充分做好调查,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理对策。

(1)裂缝包括纵、横、斜向和交叉裂缝,其损坏特征是指通底的裂缝将板块分割为两块或三块,初期可能未贯通板面,但终将发展为贯通板面;交叉裂缝是裂缝相互交叉,将板块分割为三块以上。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重复荷载应力、翘曲应力及收缩应力等综合作用;水的浸入及过大的竖向位移的重复作用,使基层受到侵蚀产生脱空;土基和基层强度不够;接缝拉开后,丧失传荷能力,在板的周边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水泥质量差、不稳定,粗细集料质量差;施工操作不当,养生不好。

(2)板角断裂是一条垂直通底且与板角两边接缝相交的裂缝,从板角到两端点的距离分别等于或小于端点所在板长的一半。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

混凝土工程论文六篇混凝土工程论文范文1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消失裂缝。

上文中所说,混凝土具备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抗压力量强,但是抗拉力量差,它不具备很好的抗变形力量。

小体积的混凝土操作不当还简单消失裂缝,更遑论大体积混凝土。

一般的混凝土可以配置钢筋,这样既保障了强度,又具备肯定的抗拉和抗变形力量。

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是不配备钢筋的,少数状况下只会在表面配备钢筋。

这样以来,抗拉力量就不能靠外力进行,只能依靠混凝土本身的结构。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乐观大,对于温度的掌握不易;而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是能够瞬时完成的,连续几天内假如外界气温变化较大,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致命的损害。

混凝土内部是有温度的,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60到70摄氏度,它的内部温度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水泥的用了、掺料的用量和配比都有直接的数学关系这样,在搅拌时候会产生热量,水泥水化会产生热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又打算了散热是很困难的。

也就是说混凝土的散热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

此时,假如外部的问题急剧变化特殊是大幅降温的时候,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极大,会对其结构在成影响。

所以应当实行措施,平衡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最大限度降低外界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散热的影响。

其次是大体积混凝土消失收缩。

所谓的收缩,顾名思义就是混凝土的体积变小。

体积变小可能是由于内部温度的降低,也会是由于其他的缘由,例如说水泥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是受到钢筋等材料的约束等。

材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不同的水泥品种、各种混凝土的掺料、施工的工艺都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造成裂缝或者是断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掌握与施工技术探讨想要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需自始至终每一个阶段都实行措施来防护。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面应当留意。

应当选用较低热量的水泥,详细来说就是水泥的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成分含量要降低,这些都是会产生极大热量的成分。

应当选用热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的矿渣水泥。

即便如此,水泥散热问题其实是无法根除的,那么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热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削减水泥用量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论文

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论文

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浅析摘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较高的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和较低的变形能力及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均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如车辙等)等特点。

路面早期损坏引起的病害,使水泥混凝土道路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处理的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养护abstract: the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with large stiffness, high integrity, high flexural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and lower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water and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not easy to appear insufficient stability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some damage ( such as rutting ) etc.. pavement early damage caused by diseases, so that the cement concrete road function cannot get sufficient pla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and traffic saf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focuses on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mmon disea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ut for the exchange of everyone.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isease; maintenance中图分类号:u416.2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直接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而且还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

混凝土论文五篇范文

混凝土论文五篇范文

混凝土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混凝土论文混凝土班级:姓名:学号:设计原理论文摘要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混凝土作为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的建筑材料,研究混凝土的特点和性能可以更方便的应用混凝土,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优势。

要让混凝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与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混凝土科技进步, 为不断探索发展途径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必须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强度久性等各方面性能。

目前混凝土技术已进入高科技时代, 品种不断增加,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结构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规范是结构设计的技术文件,在结构设计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经久耐用是制定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世界各国均是如此。

我国与美国和欧洲相比,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所以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和规范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过程。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与规范1.1混凝土结构1.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

(2)管理操作人员的人数、培训教育、组织分工、质量意识。

(3)气象情况,包括晴、雨、气温、风速。

(4)各类机械设备,包括机械设备先进性、完好性和匹配。

(5)原材料质量,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水、掺合料。

(6)原材料计量,包括计量方式、误差。

(7)搅拌,包括投料、顺序、时间。

(8)拌合物输运布料,包括方式、运距或时间。

(9)浇注振捣,包括方法,时间。

养护,包括温度、方法、湿度、时间1.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制1.水灰比的确定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作者:————————————————————————————————日期:混凝土应用及其几个方面的发展一、关于水泥混凝土低温施工的论述随着建筑工业与公路桥梁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加快各种工程工期提前完成的要求,作为施工淡季的冬天,水泥混凝土的冬季低温施工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特别需要早强的混凝土,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冬季施工技术方案。

对于混凝土拌和站来说,必须提前做好冬期施工的准备工作,以便顺利进入冬季低温施工状态。

下面从几方面论述冬季施工的一些具体要求。

1.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1)试验条件:试件形状、尺寸、浇捣方法,养护温度、加荷速度及加荷的偏心程度。

(2)材料的品质:水泥的成分、细度及强度,砂的质量,碎石的级配、针片状含量及压碎指标值、水的质量等;(3)合理、适用的配合化;(4)施工队伍的管理及技术水平等。

2.水泥混凝土的冬季施工(1)制定详尽而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做到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材料按施工要求分批有秩序的合理备足,并分别存放,建立严格的保管发放制度。

(2)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工地最好设置百叶窗,并且设专人测定(临时测定的温度计放置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测定时间是上午7:30,下午14:00,夜晚21:00。

(3)做好冬季施工的配合比例设计工作。

(4)技术方案应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组织措施上得力,确保工程质量。

3 冬季施工中所采用的方法按常规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及搭棚生火,混凝土中掺加防冻剂。

(1)汽养护及搭棚生火:需要购置蒸汽锅炉、铺设蒸汽管道,养护期间需要24 h 专人值班控温,费用较大,又不太安全。

(2)在水泥混凝土中加人防冻剂。

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精选8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1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可以更换的提高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文章中,笔者将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中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的浇注技术和护养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1 混凝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指的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水灰比相等的情况下,高标号水泥制成的混凝土的强度远远高于低标号水泥制作出来的混凝土。

不仅如此,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也呈现出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当水灰比大时,混凝土的强度就高,反之水灰比小,则混凝土的强度低。

所以,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增加水泥的使用量来提升温凝土强度分方法是不可取的。

除了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系外,粗骨料也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通常都是将粗骨料的大小控制在3.2cm左右。

在石质强度、水灰比或配合比相等时,由于碎石表面的粗糙程度高于卵石,所以它的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要强与卵石水泥砂浆的粘结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明显要高于卵石混凝土。

虽然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没有粗骨料的影响大,但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探讨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各种路面,本文将从普通混凝土路面施工操作程序及方法来探究最佳的路面施工方案。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施工1 概述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与其它类型路面相比,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夜间行车等特点,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功能的发挥。

2对路基和基层以及垫层的要求2.1对路基的要求通过混凝土路面结构传到路床顶面的荷载应力很小,因而,对路基承载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但路基出现不均匀变形时,混凝土面层与下卧层之间会出现局部脱空,面层应力会由此增加,从而导致面层板的断裂。

因此,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是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小。

2.2基层的作用及要求水泥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设置的目的为:防冲刷及唧泥;防冰冻;减小路基顶面的压应力,并缓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影响;防水;为面层施工提供方便;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为混凝土路面(特别在交通繁重的路段上)最适用的基层类型。

如因条件限制而只能采用未经处治的粒料基层时,必须严格控制细料含量并保证压实要求。

基层厚度以20cm左右为宜。

2.3垫层在冰冻深度大于0.5m的季节性冰冻地区,为防止路基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冻胀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路面结构应有足够的总厚度,以便将路基的冰冻深度约束在有限的范围内。

路面结构的最小总厚度,随冰冻线深度、路基的潮湿状况和土质而异,其数值可参照规范选定。

超出面层和基层厚度的总厚度部分可用基层下的垫层(防冻层)来补足;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应设置排水垫层;对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 mm。

防冻和排水垫层应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3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3.1 混凝土搅拌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有机械搅拌与人工搅拌。

在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 曾一度采用人工搅拌来完成基建设施,但是人工搅拌的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且很难均匀一致,同一种水灰比人工搅拌要比机械搅拌多耗10%~15% 的水泥,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除了混凝土工程量非常小的情况,一般都采用机械拌合。

现在市场上的搅拌机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我们要针对所需工程量的大小来选择不同规格的搅拌机。

按照搅拌机搅拌方法, 分为自由落下式和强制搅拌式两种。

前者多用于搅拌塑性混凝土,后者多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拌场配置的混凝土总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要求保证满足不同摊铺能力的要求。

每台搅拌楼在投人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

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

施工中应每15 d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

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搅拌楼时,应使用自动配料生产,并按需要打印每天(周、旬、月)对应路面摊铺桩号的混凝土配料统计数据及偏差。

低温或高温天气施工时,拌合物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0~35℃,并应测定原材料温度、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损失率和凝结时间等准确数值。

搅拌混凝土前, 一般要加水空转数分钟,然后排出积水,使搅拌罐充分湿润,以免在第一拌时搅拌罐吸水造成混凝土缺水,另外在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搅拌罐壁上可能出现砂浆沾壁现象,我们把规定配合比的石子减半,这样就不会出现骨料多而砂浆少的现象了。

每一拌混凝土都务必做到清仓后再进料,严格控制边出料边进料的现象,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一般都是先进粗骨料—水泥—细骨料得顺序。

每盘装料数量不的超过搅拌罐标准容量3.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的运输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

总运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水泥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

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表2的规定,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3.3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铺筑水泥混凝土铺筑时,将倾卸在基层或摊铺机箱内的水泥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充满模板范围之内。

按照不同的机械是施工,需要注意不同的施工要点。

1)滑模机械铺筑。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施工宜选配能一次摊铺2~3个车道宽度(7.5~12.5 m)的滑模摊铺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的最小摊铺宽度不得小于单车道设计宽度。

硬路肩的摊铺宜选配中、小型多功能滑模摊铺机,并宜连体一次摊铺路缘石。

2)三辊轴机组铺筑。

三辊轴整平机铺筑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

板厚为200 mm以上应该采用直径168 mm的辊轴;桥面铺装或厚度较小的路面可采用直径为219 mm 的辊轴。

轴长宜比路面宽度长出6O0~ 1 200 mm。

振动轴的转速不宜大于380 r/rain。

3)轨道摊铺机铺筑。

根据路面车道数或设计宽度选择轨道摊铺机型号,轨道摊铺机按照相关参数选择。

最小摊铺宽度不得小于单车道3.75m3.4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捣实滑模摊铺机的振捣棒下缘位置应在挤压板最低点以上,振捣棒的横向间距不宜大于450 mm,均匀排列;两侧最边缘振捣体与摊铺边沿距离不宜大于250 mm,保证整幅范围内的水泥混凝土振捣密实和均匀。

挤压底板前倾角宜设置为3℃。

提浆夯板位置宜在挤压底板前缘以下,两边缘超铺高程根据拌和物稠度宜在3~8 mm之间调整。

搓平梁前沿宜调整到与挤压板后沿高程相同,搓平梁的后沿比挤压底板后沿低1~2 mm,并与路面高程相同。

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板时,应在布料长度大于10 m时开始振捣作业。

密排振捣棒组间歇插入振实时,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不大于500 mm,振捣时间为15~30 S。

排式振捣机连续施行振实时,作业速度宜控制在4 m/min以内。

排式振捣机应匀速缓慢、连续不问断地振捣行进。

要求经过振捣的路面表面不露粗集料、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面板振实后,应随即安装纵缝拉杆。

单车道摊铺的混凝土路面,在侧模预留孔中应按设计要求插入拉杆;一次摊铺双车道路面时,除应在侧模孑L中插入拉杆外,还应在中间纵缝部位,使用拉杆插人机在1/2板厚处插入拉杆,插入机每次移动的距离应与拉杆间距相同。

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体组,振捣方式有斜柄连续拖行及间歇垂直插人两种,当面板厚度超过150 mm坍落度小于30 mm时,必须插入振捣;连续拖行振捣时,作业速度应控制在0.5~1.0 m/rain。

并随着坍落度的大小而增减。

间歇振捣时,当一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将振捣棒组缓慢拔出,再移动到下一处振实,移动距离不宜大于500 mm。

3.5 整修、锯缝及养生经振捣密实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应保持其路拱准确,平整度符合要求。

表面整修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

当混凝土硬化到足以承受锯缝设备时,即可开始锯缝作业。

锯缝作业完成后的碎屑和杂物应彻底清除干净。

混凝上板表面修整完毕后,应及时采用湿润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3.6 开放交通混凝土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可允许开放交通。

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与面板同样条件养护试块应达到设计强度80 以上,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

在开放交通之前,路面应清扫干净,所有接缝均应封闭好。

4 施工质量控制4.1 基本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粗细集料、水及接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的水泥的实际标号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验,选用最佳配合比;混凝土的摊铺、捣实、整平与面板混凝土养生符合规范要求;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和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以及面板补强钢筋的布设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路面的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符合规范要求。

4.2 外观鉴定外观鉴定时,混凝土面板外观应无脱皮、印痕、裂纹、雾石、蜂窝、麻面、缺边、掉角等现象,路面边线直顺、曲线圆顺,接缝填缝料饱满密实、粘结牢固,接缝清洁整齐。

5 结束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其施工过程包括配料、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从材料选择、机械选型、施工组织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施工按照要求和程序进行,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3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E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EM-t.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何兆益,杨锡武.路基路面工程EM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叶国铮、姚玲森.李秩民编著.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E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李宇峙.公路工程概论E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4O一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S].JTGE30-2005[8] 汪澜.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M].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9] 卫申蔚.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之友(B版),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