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黄连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黄连说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黄连说ppt课件

课 堂(90min)
课堂互动、实践要点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3 环节三(15min)
4 环节四(5min)
11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1 讲个故事 2 提个问题 3 观看视频
12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1 讲个故事 2 提个问题 3 观看视频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说过关于黄 连的小故事或民间谚语呢?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中药小故事-黄连姻缘
13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1 讲个故事 2 提个问题 3 观看视频
6.毛 茛 科 一、黄连的味道如何? 二、黄连有什么作用? 三、黄连入药的是什么部位?
14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1 讲个故事 2 提个问题 3 观看视频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1
说课内容
Chp1
说教材
Chp2
说学情
Chp3
Chp4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Chp5
说教学过程
Chp6
说教学反思
2
一、说教材——特点
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专科规划教 材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主编:周晔 李玉山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 学32学时
生药学 40学时
3
一、说教材——特点
15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学生们自己思考总结
根茎类 中药
性状特征 黄连
清热 中医功效
味极苦
泻火 解毒
16
五、说教学过程——讲授新知 60min
药理和功效
显微鉴定
化学成分
性状鉴定
来源和产地

黄连PPT课件

黄连PPT课件
(3)正性肌力作用 有效成分 小檗碱。
作用表现 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且强 心作用不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 走神经的影响。
.
10
性状
味连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 长3~6cm,直径 0.3~0.8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 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 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 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 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 中空。气微,味极苦。
每100kg黄连 ,用生姜12.5kg。
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
待液吸尽,炒干。
每100kg黄连 ,用吴茱萸10kg。
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照上述总灰分的方法测定,
均不得过 4.0%。
.
12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13
研究表明
吸收、分布、排泄 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肠外给药, 吸 收入血后迅速进入组织, 血浓度不易维持;人类口服0.4g 盐酸小檗碱后30分钟血浓度为100μg %(体外杀菌浓 度大约为20mg%), 随后逐渐减少, 即使重复给药, 每4 小时0.4g, 血浓度亦不见增高.在体内, 几乎所有组织均 有小檗碱的分布, 而以心、肾、肺、肝等为最多.它在各 组织中贮留的时间甚为短暂, 24 小时后仅有微量, 主要在 体内进行代谢, 也有少部分(6.4%)经肾排出.兔口服 后, 亦能吸收, 并能在血中停留72小时, 尿中亦有排泄, 组 织中以心脏中浓度最高, 胰、肝次之.大鼠口服, 吸收甚 微.注射给药, 则主要进入心、胰、肝、大网膜脂肪;2 4 小时后仅有胰、脂肪中仍可查见相当量的小檗碱.仅少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PPT课件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PPT课件

抗病毒作用
马伏英用柯萨奇B3病毒(CB3V)感染BAL~A/C小鼠建立CB3V心肌炎动物模型, 用黄连、黄芩、栀子及复方制剂对感染鼠进行治疗,表明4种药物均有抗病毒 心肌炎作用。英国学者研究从脱脂的蓖麻子粉和脱脂的黄连粉的混合物中提 取有效成分,含黄连素,不含蓖麻子白蛋白和蓖麻碱为最好,此有效成分具 有抗HIV的抗病毒活性,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创新医学网
概述
•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 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分味连、雅连、云连3个主要品种。主产于重庆石柱者, 称味连,因其根茎多分支,形似鸡爪,故有称为鸡爪连; 主产于四川洪雅和眉山者,称雅连。而味连和雅连统称为 川连;产于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等地者,品质稍次于川 [1] 。三种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 小檗碱(berberine,简称Ber,也叫黄连素),含量高达 3.6%以上。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 (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等。黄连为我 国常用中药之一,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 研究显示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 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等作用。
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
小檗碱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 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且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和诱导的血 小板抑制作用最强,其疗效几乎与双嘧达莫合并 阿司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 研究表明,BR在防治脑、心动脉血栓性疾病有十
抗真菌作用
刘强研究表明,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药 物作用于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改变其选择性渗透的性质,进而弥散入细胞内, 与核的细胞膜部分磷脂成分结合,导致细胞器消失。

黄连资料及图片ppt课件

黄连资料及图片ppt课件
• 黄连药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 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 药名信息
• 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 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 尾连等。
• 本文出自:吃吧小明 • 黄连功效与作用:cbxm/doc-view-2301.html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鉴别方法
• 1、味连:
• 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其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 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 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其苦。
• 三角叶黄连,根茎黄色,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明显,密生多数细根, 匍匐茎横走。叶片卵形,宽达15cm,3全裂;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 长3-12cm,宽3-10cm,羽状深裂,深裂片多少彼此密接。花瓣近披 针形,雄蕊短,仅为花瓣的1/2左右。
• 云南黄连,根茎黄色,节间密,较少分枝,生多数须根。叶片卵状三 角形,长6-12cm,宽5-9cm,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先端长渐 尖至渐尖,羽状深裂,深裂片彼此流离,相距最宽处可达1.5cm。花 瓣匙形至卵状匙形,先端钝。
• 性味归经
• (根〕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黄连说课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黄连说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0min
学生们自己思考总结
根茎类 中药
性状特征 黄连
清热 中医功效
味极苦
泻火 解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说教学过程——讲授新知 60min
药理和功效
显微鉴定
化学成分
性状鉴定
来源和产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药学 40学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说教材——特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说教材——地位
第十二章 高等植物 第四节 被子植物门 6.毛茛科 黄连
实验 生药各论
90
总论基本理论
min
二、说学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已经学习了 药用植物学
五、说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 知识巩固:完成小结内的习题 2 知识拓展:查阅资料,通过多种手段扩展黄连知识
丁香网
手机学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毛茛科毛茛科 【来源】毛黄茛连科黄黄连连、三角叶黄连或 【来源云连】的毛干茛燥根科茎黄。连、三角
叶黄连【性或状云特连征】的干燥根茎。 【性状2特1..雅味征连连】多又单名枝鸡,爪过黄桥连长
五、说教学过程——讲授新知 60min
药理和功效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性状鉴定
来源和产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说教学过程——讲授新知 60min
味连
【性状鉴定】——图示法、形象比 喻法、比较法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黄连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黄连


浆果,熟时红色。
生长周期
发芽期
黄连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需 要2-3个月时间。
生长期
黄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 足的阳光和水分,生长速 度较慢,一般需要3-5年时 间才能收获。
成熟期
当黄连的根茎充分膨大、 木质化程度高时,即可收 获。收获后可以进行移栽 或种植。
02
CATALOGUE
黄连的生药学特性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黄连的最佳采收时间为生长5-7年的 植株,此时根茎饱满,有效成分含量 高。
采收方法
加工方法
黄连加工时需先晾晒至半干,然后除 去残留叶柄、须根和泥土,最后进行 干燥处理。
采收时需将整个植株连根拔起,抖去 泥土,剪去须根,留下干燥的根茎。
质量评价
性状鉴别
正品黄连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 棕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具 细纵皱纹和须根痕。质硬而脆, 断面黄色或黄棕色,可见放射状
加强国际合作
与黄连产区国家开展合作 ,共同保护和合理利用黄 连资源。
05
CATALOGUE
黄连的现代研究进展
栽培技术研究
1 2 3
繁殖技术
研究黄连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分株繁殖 和组织培养等,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种质资源保护 。
栽培管理
探讨黄连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 、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黄连的产量和品 质。
种植区划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研究黄连的 种植区划,为黄连的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抗菌作用
研究黄连的抗菌作用机制,探讨其抗菌谱、抗菌活性 成分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抗炎作用
研究黄连的抗炎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抗炎药物研发中 的潜在价值。

生药学 川乌与附子、黄连[可修改版ppt]

生药学    川乌与附子、黄连[可修改版ppt]
川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须炮制后内服。能祛 风除湿,温经镇痛。
生川乌外用镇痛。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温里祛寒,回阳 救逆,温中止泻。
附注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或野生乌头属植物的干燥块根。全国大部分地 区均有分布。成分、功效也与生川乌相似,一般须炮 制后使用。草乌又为中药麻醉剂的组成药物。
凤 尾 连
本品多呈微弯曲的圆柱形,下有分枝,无"过桥"。
显微特征
1.味连: 根茎横切面: – 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 皮层较宽,散有鲜黄色椭圆 形石细胞,中柱鞘纤维成束, 或伴有少数石细胞, 均显黄 色。 – 维管束外韧型, 呈断续的环 形排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韧皮部可见黄色细长的石 细胞。 – 射线宽窄不一; 木质部细胞 均木化。中央髓部均为薄 壁细胞, 无石细胞群。 – 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雅连主产四川,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
云连主产云南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 培。
性状特征
味连:
味连
– 多分枝,集聚成簇,形似鸡爪
– 表面灰黄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 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
杆,习称“过桥”。
–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及叶 柄。
– 质硬
生药学 川乌与附子、黄连
产地与采制
主要栽培于四川 母根晒干后称为川乌,较大的子根习称为“泥附子”,
加工成下列4种: 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
– 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直接入药; – 盐附子、川乌均需制后入药。
性状特征
乌头: – 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 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 一侧膨大。 –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 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 的痕迹。 – 质坚实,不易折断 – 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 – 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 气微,味辛、麻舌。 (有

中药学_黄连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黄连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备注:
(1)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 症。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 以止呕,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对热病高热、心火亢盛,有良好疗效,常 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血热妄行, 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 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用于胃火炽 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性状鉴别:
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 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 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 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 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 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 木部鲜黄色或橙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相关疾病症状:
杀虫、伤寒、湿疮、失眠、湿疹、汤火烫 伤、烫伤、聤耳、吐衄、五劳七伤、下痢、 消谷、消渴、下血、泻火、泻火解毒、泻 痢、泄泻、心烦、心烦失眠、心腹痛、血 热吐衄、咽喉肿痛、牙痛、牙龈肿痛、益 气、痈疽、痈疽疮毒、痈肿疔疮、燥湿、 止呕、止消渴、痔血、治痈疽。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黄连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名称:黄连 别名: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 爪连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药材基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 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 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 留须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黄连 ppt课件
一、植物来源及其形态区别:
• 1、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商品 名为味连,又名川连、鸡爪黄连。栽培。销全 国,并有出口。
• 2、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的根茎。商品名雅连。栽培,少量野生。 销全国并出口。
• 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或不 规则形,壁稍厚,有纹孔;
• 网纹或孔纹导管;
• 淀粉多单粒,类圆形。
五、化学成分:
• 含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 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等。
• 据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以栽培6年 的最高,一年中以6-7月最高。
• 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 阿魏酸(ferulic acid)等。
六、理化鉴别:
• 1、取本品细粉约1g加乙醇10ml,加 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 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 红色。
• 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 液2-3滴,在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 数滴,显深绿色。
• 2、根茎横断面,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 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 3、防己科古山龙属、黄藤属 • 4、芸香科黄檗属、花椒属、飞龙掌血属
此外罂粟科,中国蕨科有些植物虽不含小檗碱的种类, 但在民间充黄连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6:3:1.5:1.5:0.5) • 展开方式:展开箱一侧槽中加入展开剂,另
一侧槽中加入等体积氨试剂,共同预平衡 15min,展距8cm; • 显色: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黄连小檗碱薄层色谱图
七、副产品(栽培品加工):
• 靠近芦头处的一段叶柄(剪口连); • 全部叶柄(千子连); • 叶片(黄连叶); • 细须根(黄连须) ; • 根茎撞下的渣子(黄连渣)。
八、代用品:
• 1、毛茛科唐松草属(Thalictrum)8种,金丝马尾连 (多腺唐松草)、高原唐松草(马尾连),民间常以 此代黄连,其形似马尾,功似黄连,故称马尾连。
• 2、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如三颗针、南天竹属、 十大功劳属(Mahonia)如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 功劳的根或根茎。
三种黄连性状比较
四、显微鉴定:
味连横切面
• 雅连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多数 石细胞群。
• 云连的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 石细胞
2、粉末:
• 形,较粗短,强木化;
• 木纤维较细长,壁薄,微 木化;
• 鳞叶表皮细胞壁薄,呈微 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 厚;
• 3、显微化学反应:粉末或薄切片置载 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加30%硝酸 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显黄色 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4、TLC
• 供试品:药材的甲醇提取液 • 对照品:巴马亭(S1),盐酸小檗碱(S2)的甲
醇溶液0.5mg/ml,点样1ul; • 吸附剂:硅胶G薄层板; • 展开剂;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
• 3、云连C. teeta Wall的根茎,商品名云连。
野生,现有栽培。销全国各地
二、性状鉴别:
• 味连:根茎多簇状分 枝,形如倒鸡爪状, 少有单枝;外表黄褐 色,粗糙,有不规则 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残 迹,有过桥但较短; 质坚硬,折断面不整 齐,皮部暗棕色,木 部金黄色,可见放射 状纹理,中央髓部红 棕色,有时中空,味 极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