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知觉、注意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处理和运用信息,以及这些心理过程背后的神经基础。
以下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它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可以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外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如听某个声音或看某个物体;内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内心活动的关注,如思考某个问题或回忆某个经历。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任务的难度、个体的兴趣和情绪等。
二、记忆:记忆是指保存和再现信息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暂时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长时记忆是相对永久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检索是将存储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
记忆的效应有很多种,如串联效应、相似性效应和情境依赖效应等。
三、知觉: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后,会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知觉过程中存在很多错觉现象,如视觉上的错觉、听觉上的错觉和触觉上的错觉等。
四、概念:概念是指对事物的一般性的思维表达。
它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概念可以分为原型概念和概括概念。
原型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典型代表的认知,如对鸟的典型代表是鹦鹉;概括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整体认知,如对鸟的整体认知是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
五、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它涉及到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
语言的习得过程可以通过婴儿的语言发展来研究,而语言的使用过程可以通过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来研究。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
(1)明确限定性问题
明确界定问题是指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 态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最终会有一个明确答案。
归纳结构问题
三种类型 转换问题
重新排列
.
归纳结构问题
要求问题解决者对自己所面临问题中诸成分的 关系作出鉴别,并要在它们之间建构一种新的 关系来解决问题。
被试使用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几枚大头钉、几 根火柴、三个火柴盒大小的用纸板做的盒子以 及蜡烛。
.
.
结果
在控制条件下,所有的被试都解决了问题。 在“功能固着”条件下,7个测试者只有3个人
解决了问题。 第三种条件下只有1个测试者解决了问题。
.
“九点阵”问题
●● ●
●● ●
●● ●
.
问题解决的推动力-类比迁移
.
假设有张方格板,板上 有64个黑方格和白方格 。还有32张多米诺骨牌, 每张骨牌在方格上占两个 方格,这样可以用32张骨
牌摆满整个方格板。 现在,假设把这张方格板 一条斜对角线上的两个方格 去掉,如右图。现在有62个 方格,能否用31张骨牌 摆满这62个方格呢?为什么?
.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 2、启发式
.
军事问题
有一位将军希望攻破一座城堡,城堡坐落在国 家的中心位置,从城堡向外有很多辐射状道路, 所有道路都埋有地雷,所以,尽管小队人马可 以安全通行,但是任何大批军队都会引爆地雷, 因此,投入全部兵力单一直接进攻是不可能的。 请问:将军该怎么办?
.
酝酿—避免负迁移
提高酝酿效果的两种方式 1)在问题的起初阶段投入足够的时间 2)留出足够的酝酿时间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杜威的看法对后来将问题解决分为四 个阶段有很大影响,并延续至今。
问题解决是熟悉问题、孕育、明朗和 验证解决方法的过程。 准备(Preparation) 孕育(Incubation) 明朗(Illumination)或启示 验证(Verification)
10
4、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 问题解决需要运用过去经验 问题解决能力能通过练习而发展提高 问题解决需要调整和排列许多成分和次 要技能,并受次要技能发展程度的影响
18
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指向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的活动,它 总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
2、操作序列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
3、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19
二、问题解决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统称为表征。
问题空间是人们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将任 务领域转化为人的问题空间就实现了对问 题的表征和理解。
20
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 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 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如何 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以及有关的 算子的认识等。
问题表征的四个因素 问题的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算子 对算子的约束
21
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是突然产生的,既出现顿悟(insight), 问题解决是通过顿悟而实现的。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olfgang Köhler, 1887-1967)对黑猩猩的思维进行了长达7 年的研究。
6
黑猩猩突然对问题情境中的关系有了理解,由于顿 悟而解决了问题。
7
苛勒不同意尝试-错误说,认为桑代克 安排的实验使动物看不到整个问题的情 境,因而出现尝试-错误现象,否则是 不会出现的。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深入的解释。
人们的思维是指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而问题解决能力则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境时,通过思考和应对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智活动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支学科,它关注人们是如何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决策和问题解决的。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由一系列的认知过程所组成。
其中,知觉是指感知和收集外界信息的过程,记忆是指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是指选择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语言是指思维和沟通的媒介,推理是指根据已有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解决问题是指通过推理和决策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
这些认知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
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
例如,在幼儿期,孩子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主要依赖感知和具体操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成年期的人则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并能够应对更复杂和抽象的情境。
老年人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上可能会受到一些衰退,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依然是宝贵的资源。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行为,主张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看作是一种行为模式的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会通过试错、反馈和学习来逐步改进和调整。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人们会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根据反馈信息对行为进行调整。
通过这样的过程,人们可以逐渐形成有效的思维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大脑与心智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由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所支持和驱动的。
认知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

用猫进行迷笼实验
4
桑代克认为,
问题解决是一种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带有渐进的性质
动物,至少低等动物并未在问题解决中 表现出进行推理,其行为完全可用尝试错误加以说明
人类在解决问题中也有尝试-错误现象
5
2、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顿悟说。 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
苛勒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尝试 错误的过程,而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顿悟, 即通过对原来知觉情景的改造,突然找到问 题解决的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人也是通过顿悟来解 决问题的。
8
3、多阶段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将问题 解决看作多阶段的过程: 发现或认出问题,即感受到困难; 确定并说明问题,把有关的东西分出来; 形成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思索或推理,以确定一个最 合适的办法; 考验所选择的那个办法。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 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非对抗性问题(non-adversary problem) 非对抗性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 与的问题。
16
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ntic rich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 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
语义贫乏的问题(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 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 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第十章 问题解决
1
提纲
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表征与策略的关系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1)

知识库
新生 知识
先期 知识
无关 知识
算子 约束
设计 任务
(输入)
提取任务 信息
•厂家信息 •产品信息 •设计要求 •用户信息
搜索先期 经验
•形象功能 •公司要求 •吸引消费者 •体现创造性
确定算子
•广告设计 通用算子 •特定任务 专用算子
任务表 征
(输出)
广告设计专家任务理解过程模式图
界定含混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界定含混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 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 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 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 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 手解题活动的影响。
实验五
目的:通过比较广告设计专家、新手和生手的问题表 征,研究广告设计专家的问题表征特点及过程。
任务:用30分钟为一种假想的家用机器人设计一张招 贴画形式的广告方案。
被试:专家9人;新手20人;生手20人。 材料:广告设计任务说明;引导式问卷, 口语纪录分析。
时勘,傅小兰,王辉,张侃,郭素梅. (1998). 广告设计专家的任务理 解过程。《心理学动态》, 6(1), 58-63。
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表征,可以说它已解决了一半 (Simon,1986)
有时按常规方式表征的问题难以求解,但若换一个角度来表征 同一个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Simon,1991)
三、问题解决策略
策略是人对信息加以操作的办法、计划、方案, 它使人的认知活动成为有组织的有机的统一体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 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ppt课件

二、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2.逆向工作 3.计划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型
一、《逻辑理论家》和《通用问题解决者》
二、计算机模拟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把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有思维活动称 为形象思维,以区别于逻辑思维。Shepard等 的心理旋转实验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 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主要领带于视觉表 象过程。
《认知心理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
(课时 5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 策略及其计算机模型。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1.归纳结构问题 2.转换问题 3.排列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指向性 2.操作序列 3.认知操作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一、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达到的全部这些 状态(起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及算子)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
1.问题行为图
2.树形图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 1.问题表征 2.选择算子 3.评价当前状态 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
的也可称为经验规则。
心理学知识:认知失调的症状与解决方法

心理学知识:认知失调的症状与解决方法
介绍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
个体在获取、处理、存储和使用信息方面出现问题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认知失
调的常见症状以及解决方法。
认知失调的常见症状
1.认知偏差:个体对信息进行过滤,只关注负面或积极性很低的事物,对正
面信息忽视或淡化。
2.全盘否定:个体倾向于通过一次负面事件来否定整个自我形象或经历,导
致自我抑郁和自怜。
3.黑白思维:个体以极端方式看待事物,没有灰色地带,只有对立的极端观
点。
4.过度推论:基于有限证据就作出极端断言,从而导致错误判断和决策。
5.情绪放大:将不愉快的情境夸大并产生强烈情绪反应,无法有效控制情感。
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
1.意识到问题存在:个体需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认知失调问题,并开放心
态去改变。
2.正确认知:通过自我反思和接受他人的反馈,修正对事物的偏见和过度推
论。
3.带着疑问思考:学会多角度的思考方式,避免陷入黑白思维模式。
4.情感调节:学会使用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控制情绪。
5.培养积极心态:关注和强化个体身上的积极特质和经历,建立自信。
6.求助专业人士:若认知失调问题无法通过以上方法解决,可以咨询心理健
康专家寻求进一步帮助。
结论
认知失调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但它并不是无法解决的。
通过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采取相应措施,每个人都有能力克服认知失调并提高生活质量。
利用合适的技巧和方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根据需要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的问题才能称为问题?
如果我们能很快地 从记忆中提取答案,那 么我们面临的并不是问 题。只有当我们不能提 取出直接的答案时,才 能称之为需要解决的问 题。
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 所有的问题都含有3个基本的成分
▪ 给定: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 始状态。
▪ 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 或目标状态。
❖ 问题行为图由方框和箭头来表示,方框代表人的 知识状态,即人在解决问题的每一刻所掌握的关 于问题的全部信息,箭头代表改变知识状态的操 作,箭头方向指出知识状态的路线,遵循从左到 右和至上而下的原则,依次作图。偌出现知识状 态的重复,即倒回到原来的状态,就要往下画箭 头,另起一行。
二、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
Question
❖ 1.不使用称重机器如何测量喷气式飞机的重量? ❖ 2.为什么下水道的出入孔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 3.你打开旅馆的热水龙头,热水立即流出来,这是
为什么?
❖ 5.钟表的指针每天要重叠多少次?
Question
❖ 6.你有8个弹子。其中一个有“瑕疵”,即它比其它的弹 子重。如果给你一个天平,你怎样才能在经过两次测量后 挑出哪个球有“瑕疵”?
❖ 7.你有两个瓶罐和100个弹子。其中50个弹子是红色的, 另外50个则是蓝色的。在两个瓶罐中任选一个,然后任意 从那个瓶子中往外取弹子。你怎样才会使红色弹子被选上 的概率达到最大值?(你必须将100个弹子全部放在两个 瓶罐中)当你使用自己的方案,选择红色弹子的概率是多 大呢?
Question
❖ 8.你有两个桶,容量分别为3夸脱和5夸脱,同时 还有大量的水。你怎么才能准确量出4夸脱的水?
问题的目标状态
问题的中间状态
由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 状态的一系列认知操作
问题空间
❖ 问题解决过程
▪ 在问题空间中搜索可能的解决途径的过程。
问题行为图
❖ 这是Newell&Simon(1972)提出来的一种对问题解 决时的口语报告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 让人们直观地看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进行各种 操作序列。
▪ 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间 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认知心理学
问题的类型
❖ 界定良好问题
▪ 有明确的已知条件或给定信息,有定义清楚的目标, 还有明确的途径可以通向问题的答案。
❖ 界定不良问题
▪ 给定信息或者要达到的目标不确定,并且没有明确的 解决途径。
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评价
Greeno(1978)区分出三种重要的问 题类型:
❖ 转换问题
▪ 给予一个最初的状态,而问题解决者必须发现一系列 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
▪ 手段-目的分析
Greeno(1978)区分出三种重要的问题类型:
❖ 排列问题:给予所需要的成分,问题解决者必须 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它们,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状态。 如字母的数码替代问题
工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 小王,你今年多少岁啦? ❖ 张三,你是哪里人? ❖ 你小学是在哪里上的呀? ❖…
我们能很快地从记忆中提取答案
双绳问题
想象你就是这个站在房子中间的人,房顶上吊着两根绳 子。你的目标是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但是两根绳子都 不够长,你抓住任意一根绳子的时候都无法接触并抓住 另一根绳子。但是有几把刷子、一桶颜料和一块很重的 防水油布你可以利用。你将如何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
❖ 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的表示方法: ❖ 1.问题行为图 ❖ 2.树形图(右图所示)
二、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阶段
问题表征
认知心理学研究者通常认为问题表征就是理解问题,是 问题解决者构建的关于问题的认知结构,是对觉察到的 问题的初始条件、约束条件的解释
选择算子 应用算子 评价当前状态
❖ 9.在你的一个小桶里装有三种颜色的软糖,分别 是红色、绿色和蓝色。闭上双眼,把手伸进桶里, 取出两块同样颜色的软糖。如果要确保取出两块 相同颜色的软糖,这时你必须从桶里取出多少块 软糖?
Question
❖ 10.必须在晚上穿过一座吊桥。许多铺桥的板子不见了, 而吊桥每次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超过两个人,桥就会 塌陷。四个人必须用一个手电筒给自己照路。否则,他们 肯定会一脚踏空,掉下去摔死。
❖ 认知技能:建构性搜索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 问题解决是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系列。问题解决有三个特 征:
目的指向性 操作系列 认知操作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问题空间理论
❖ 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 认识状态,也称为状态空间(state space)。
问题的 结构成分
问题的起始状态
Greeno(1978)区分出三种重要的问 题类型:
❖ 归纳结构问题
▪ 问题解决者必须确定问题给出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
如123834656? O T T F F S S E _ _
▪ 解决此类问题所必需的认知操作
• 特征发现和编码 • 通过各种方式对编码的特征进行比较,确定问题中各要
问题解决
1. 问题与问题解决 2. 问题空间 3. 问题解决的策略和障碍 4. 创造性
心理学家的各种观点
联想 理论
格式 塔
学派
信息 加工
➢认格➢为式➢问前认塔题者知心解心将理决理学是问学则形题兴强成起解调问以问题决后题情过,情境将程境的问的新看题结的作解构结决一的构看复,作杂即性所, 握种问是题联对情想问境题学中空诸习间事过的物搜程的索关,,系带并,用有并计且渐算是近机以来的突模然的方 式性 错实拟一前现质误人步心的,的发理,问展学学表题对对现习解人问为方决的题“过问解式顿程题决悟表,解的”现以决研此的究为来研中尝检究,试验。信和在息—进当加
只有一个手电筒。四个人各以不同的速度过桥。亚当 可以在一分钟内穿过;拉里用两分钟完成这一任务;艾德 格用时五分钟,而速度最慢的鲍诺用时最长,大约十分钟。 这座桥只能支撑17分钟。如此一来,四人怎样才能全部从 桥上过去?
/caojun81/blog/item/cb4df4d06715f88ba0ec9ce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