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素测定参考方法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原创版)目录1.血清尿素测定的定义和意义2.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3.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应用4.异常结果的判断和处理正文血清尿素测定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了解肾脏功能和体内代谢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尿素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因此,血清尿素测定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
一、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因实验室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血清尿素浓度的正常范围为 3.2-7.2 毫摩尔/升(mmol/L)。
若检测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受损或存在其他代谢性疾病。
二、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应用血清尿素测定在临床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肾脏功能:血清尿素浓度可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对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判断肾小球滤过率:血清尿素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密切相关,通过公式计算可估算 GFR,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状况。
3.评估蛋白质摄入和分解:血清尿素浓度可反映体内蛋白质的摄入和分解情况,对营养不良、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有参考价值。
三、异常结果的判断和处理当血清尿素测定结果异常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和诊断。
常见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如下:1.血清尿素浓度升高: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尿路梗阻等情况。
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2.血清尿素浓度降低:常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等情况。
需调整饮食和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
总之,血清尿素测定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对评估肾脏功能和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尿素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还原型辅酶I(NADH)
0.3mol/l
α-酮戊二酸
13.0mol/l
不同批次的试剂不推荐混合使用
7.4储存条件有效期
试剂在2-8℃保存可稳定1年,试剂开瓶后于2-8℃可稳定1个月。
7.5参数设置
主波长
340nm
辅助波长
405nm
反应方法
速率法
反应温度
37℃
反应方向
向下
试剂1
200u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样本
2.5ul
4.1生理性: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血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量显著增高。成人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出0.3-0.8mmol/l,并随着年龄增加有增高倾向。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尿素浓度比非孕妇低。
4.2病理性: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①肾前性:主要是严重失水引起的血液浓缩,肾血流量減少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使尿素潴留,可见于剧烈呕吐、肠梗阻和长期腹泻;②肾性:为最常见的因素,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等,在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可见尿素轻度升高(>8.0mmol/L),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尿素可中度升高(17.9~21.4mmol/L),肌酐也中度升高(442.0umol/L);尿毒症时尿素>21.4mmol/L,肌酐也可达1800umol/L,为尿毒症的诊断标准之一;③肾后性:如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等都可能使尿路阻塞引起血尿素升高。血液尿素减少较为少见,除了妊娠、蛋白质营养不良等情況外。常表示有严重的肝病、肝坏死。
12.2尿素氮测定只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指标之一,临床医师还要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及其他的诊断项目、诊断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13.性能指标
13.1线性范围:在(0.3-35.7)mmol/L范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5;b)(0.3-10.0)mmol/L范围内,线性偏差应≦2.0mmol/L;(10.0-35.7)mmol/L范围内,线性偏差应该≦10.0%。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实用版)目录1.血清尿素测定的简介2.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3.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4.血清尿素测定的注意事项正文一、血清尿素测定的简介血清尿素测定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氮代谢紊乱。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肝脏转化为尿素,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因此,血清尿素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和氮代谢状况。
二、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血清尿素测定的参考范围因实验室和仪器不同而略有差异。
一般来说,成人血清尿素的正常参考范围为 3.2-7.2 mmol/L(毫克每升),儿童的正常范围略低。
当血清尿素值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受损或存在氮代谢紊乱。
三、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1.评估肾脏功能:血清尿素测定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当肾脏受损时,滤过功能下降,导致血清尿素水平升高。
因此,血清尿素测定可用于检测肾脏疾病的早期病变。
2.检测氮代谢紊乱:血清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当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或肾脏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氮代谢紊乱。
血清尿素测定可用于检测氮代谢紊乱的类型和程度。
3.评估治疗效果:在治疗肾脏疾病或氮代谢紊乱时,血清尿素测定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若治疗有效,血清尿素水平会逐渐降低;若治疗无效,血清尿素水平可能持续升高。
四、血清尿素测定的注意事项1.抽血前空腹:进行血清尿素测定前,患者需要空腹 8-12 小时,以免食物影响检测结果。
2.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清尿素水平升高,因此在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3.遵医嘱:在进行血清尿素测定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血清尿素测定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氮代谢紊乱。
了解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检测和评估。
实验三十一 尿素、肌酐测定

尿素、肌酐测定
血清尿素、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作为反映肾小 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诊断。 由于造成尿素升高的因素较多,而肌酐在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到正常的50%以下时,才开始升高,所以二者 的测定对晚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
速率法(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测定尿素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试剂: R1:氢氧化钠 R2:苦味酸 肌酐标准液:133μ mol/L
R2与R1等体积完全混合,即为工作液。
三、实验操作: 蒸馏水 标准液 10μ l 血清 10μ l 试剂 1ml 1ml 1ml 混匀室温放置15分钟,空白管调零,510nm波 长下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参考值】 男性:53μ mol/L - 97μ mol/L 女性:44μ mol/L - 80μ mol/L 空白 10μ l 标准 测定
蒸馏水 标准液 血清 试剂
空白 10μl
标准
10μl
测定
1ml
1ml
10μl 1ml
混匀37℃,30秒,பைடு நூலகம்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程序4
【参考值】1.7-8.3mmol/L
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一、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血清中的肌酐能够与 苦味酸盐作用生成橘黄色的苦味酸肌酐 复合物。其生成量与肌酐含量成正比。 在 510-520nm 波长附近测定其吸光度值,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肌酐标准液比较,即 可求出样品中肌酐的含量。
BUN+2H2O UREASE 2NH3 +CO2 2NH3+2α-酮戊二酸+2NADH GLDH + 2L-谷氨酸+2NAD +2H2O
二、实验试剂: R1:UREASE、GLDH、NADH R2:缓冲液、 α-酮戊二酸 尿素标准液:7.14mmol/L
尿素氮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尿素氮测定(速率法)1:概述尿素是人体内蛋白氮代谢的终产物,它构成了血液中绝大部分的非蛋白氮.尿素产生于肝脏,经过肾脏排泄至尿中,因此尿素的含量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肾功能。
2:标本的手收集新鲜无溶血标本,血清或血浆样本均不溶血.血浆样本只能采用肝素或EDTA抗凝。
样本在4摄氏度可稳定7天.采血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采集静脉3ml,待凝固后(最好放在37摄氏度水浴箱内45分钟)通常为加抗凝剂的血液在30—60分钟凝血析出血清.3000r/min离心5-10分钟,分离出血清备用.不建议采用血浆标本。
3方法原理样品中的尿素在试剂中脲酶的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氨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氨与试剂中的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产生谷氨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使340nm处的光吸收值下降.通过监测340nm处光吸收值下降的速率,可计算出样品中尿素的浓度。
4剂来源,配置及储存试剂来源:试剂配置:试剂一和试剂二均为液体试剂,可直接使用。
启用后在2—8度可稳定30天.若试剂混浊,或以蒸馏水为空白在340nm处的光吸收值低于1.0A,应予丢弃。
试剂储存:试剂避光储存2-8摄氏度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期。
5分析仪器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6计算方法ALT(U/L)=(A/min*Tv*1000)(6.3*Sv*P)式中Tv=总反应体积Sv=样本体积6.3=NADH在340nm处的毫摩尔消光系数P=比色杯光径(cm)7 线性范围:本实验的线性范围:0—---35mmol/L8 参考范围:2。
82—-—8。
2 mmol/L9 失控控理1:立即重测同一质控品,如重测后结果仍不再允许范围,请进行下一步。
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防止时间过长而变质,如结果仍不再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3: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
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已查明原因。
血清尿素尿素氮(UreaBUN)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三级文件定标准操作程序第2页共3页生效日期:目的:规范血清尿素/尿素氮(Urea/BUN)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血清尿素/尿素氮(Urea/BUN)测定的标准操作。
职责:生化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1 测定方法:采用动力学紫外法,定量测定血清中血清尿素/尿素氮(Urea/BUN)的含量。
2 测定原理脲酶尿素 + H2O 2NH+4 + CO2谷氨酸脱氢酶2NH+4 + α-酮戊二酸 + NADH + H+ L-谷氨酸 + 2NAD+ + H2O3 标本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不要用肝素铵的抗凝剂),处理方法见标本准备。
稳定性:20-25℃ 7天2 - 8℃ 7天-20℃ 1年4 试剂4.1试剂来源:ROCHE配套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
贮存条件及稳定性:未打开试剂盒:2-8℃储存至效期末R1: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R2: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准备:直接使用。
4.2 校准物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 符合SRM916a标准,具体如下:S1:生理盐水S2:C.f.a.s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定标频率:A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42天后B 试剂批号更换后C 由质控结果决定4.3 质控物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其它适合的质控品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质控间隔时间及限制:应视不同地区及各自实验室情况而定。
质控结果应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三级文件定标准操作程序第3页共3页生效日期:5 上机操作见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6 参考范围6.1 尿素:10-50mg/dL6.2 血清/血浆:成人(18-60岁):8-20mg/dL7 性能指标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液::5-400mg/dl ,不准确度允许范围X±9%,不精密度CV=3.4%,尿液:CV=1.9%,灵敏度5mg/dl。
尿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尿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酶偶联检测法)尿素经脲酶催化水解生成氨与二氧化碳,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氨与α-酮戊二酸、还原型辅酶Ⅰ(NADH )作用生成谷氨酸与氧化型辅酶Ⅰ(+NAD ),还原型辅酶Ⅰ在340nm 波长处有吸收峰,而氧化型辅酶Ⅰ几乎无吸收峰,还原型辅酶Ⅰ在340nm 吸光度的下降速率与样品中尿素含量成正比。
尿素+2O H 2−−→−脲酶2+4NH +-23CO Α-酮戊二酸++4NH +NADH++H −−−−→−谷氨酸脱氢酶L-谷氨酸++NAD +O H 2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3.样本要求:新鲜无溶血血清。
在22~25℃保存8小时,2~8℃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样本中抗坏血酸含量≤0.3g/L 、胆红素含量≤0.4g/L 、血红蛋白含量≤5.0g/L 、脂血含量≤5.0g/L 对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
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最大稀释不超过10倍。
6.2.单位换算:mg/dl=mmol/L×6.02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340nm处吸光度小于1.000时不能使用。
7.3检验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
8.试剂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试剂空白8.3.1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40nm处,光径1cm时,空白吸光度A≥1.0008.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340nm处,光径1cm时,△A/min≤0.004.8.4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0.9-35.7]mmol/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0.9-4.0]mmol/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0.4mmol/L;[4.0-35.7]umol/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原创实用版】目录1.血清尿素测定的定义2.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3.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4.异常结果的处理建议正文一、血清尿素测定的定义血清尿素测定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尿素的含量,来了解肾脏功能和蛋白质代谢状况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二、血清尿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血清尿素测定的结果有一个参考范围。
在我国,血清尿素正常参考范围为:成人男性 2.9-8.2mmol/L,成人女性 2.9-7.5mmol/L,儿童和老人的正常范围略有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和检测设备可能会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应以实际检测报告为准。
三、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血清尿素测定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用于评估肾脏功能、蛋白质代谢、水分代谢等多种方面。
以下是血清尿素测定的一些常见临床应用:1.评估肾脏功能:血清尿素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肾脏滤过功能受损。
尿素水平越高,肾脏损害程度可能越严重。
2.评估蛋白质摄入和代谢:血清尿素水平与蛋白质摄入量和蛋白质代谢有关。
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蛋白质代谢亢进时,尿素水平可能会升高。
3.评估水分代谢:血清尿素水平可以反映体内水分状况。
脱水、水分过多等情况下,尿素水平可能发生变化。
四、异常结果的处理建议如果血清尿素测定结果异常,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咨询医生:向专业医生咨询,了解尿素升高的原因和可能的临床意义。
2.进一步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肾功能检查、B 超、生化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3.调整生活习惯:如果尿素升高与蛋白质摄入过多或水分代谢紊乱有关,可以尝试调整饮食和饮水习惯,保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11.020C 50VS 中华人民共禾口国卫,--l=行业标准WS/T 345—20 11血清尿素测定参考方法Reference procedure of the measurement of urea in serum201 1-09-30发布2012—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 ·Ⅲ,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缩略语·●4测定原理·· ··05测定样品 06测定试剂.0 6.1警示与安全注意事项.0 6.2试剂原料- 0 6.3试剂眭能要求.0 6.4试剂制备 06.5标准液的制备·07测定条件·,7.1仪器·7.2最终反应混合液的浓度7.3血清尿素测定条件,如7.4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8测定······u 8.1无蛋白滤液的制备···8.2试剂准备8.3标准曲线制作···8.4测定方法······8.5测定范围u他挖地n 8.6误差的来源8.7测定样品要求9结果计算·····-9.1计算实际吸光度值···n¨¨n 9.2标准曲线的制作·一n 9.3样品测定结果的计算·-‘H9i 4卓岔换算·····- M 附录A(规范性附录)L一谷氨酸脱氢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附录B(规范性附录)脲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n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由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批准的《CDC人血清尿素参考方法(分光光度法)》,并参考ISO 15193:2009《体外诊断器具生物源样品中量的测定参考测定程序的表述》适当增加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振华、陈宝荣、邵燕、陈琦、孙慧颖、胡滨。
Ⅲ血清尿素测定参考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临床医学应用中,测定血清尿素浓度的参考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参考实验室,作为血清尿素测定的溯源,也可作为与血清尿素检验有关的仪器和试剂生产企业的溯源,可供有关认可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5193—2:2009体外诊断器具生物源样本中量的测定参考方法的表述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原始样本primary sample最初从一个系统中取出的一个或几个部分的集合物,旨在提供该系统的信息或作为对该系统做出决定的基础。
洼:在某些情况下,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适用于一个较大的系统或一组系统,此时取样系统是这些系统的组成部分。
3.1.2实验室样本laboratory sample准备送到实验室或实验室接收的用于测定的原始样本或原始样本的分样本。
3.1.3分析样本analytical sample 自实验室样本制各的、可从中取出分析部分的样本。
注:在取出分析部分之前,分析样本可经过各种处理。
3.1.4分析部分analytical portion 从分析样本中取出的用于实际测定和观察的物质部分。
注:如果不需预处理,分析部分直接从原始样本或实验室样本中取出。
某些情况下,需将分析部分溶解成分析溶液再上机测定。
3.1.5分析溶液analytical solution将分析部分溶解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而制备的溶液,溶解过程中可以有反应发生或无反应发生。
3.1.6(某一物质系统的)基质matrix(of a material system)一个物质系统中除被分析物之外的所有成分。
WS/T 345—20 113.1.7参考方法reference procedure在校准或表征标准物质时为提供测定结果所采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评定由同类量的其他测定方法获得的被测定量值的测定正确度。
3.1.8测定系统的灵敏度sensitivity of a measuring system 简称灵敏度(sensitivity) 测定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定值变化所得的商。
注1:测定系统的灵敏度可能与被测定的量值有关。
注2:所考虑的被测定值的变化必须大于测定系统的分辨力。
3.1.9分析特异性analytical specificity测定方法只测定可测定的量的能力。
3.1.10分析干扰analytical interference由一个影响量引起的系统测定误差,该影响量自身在测定系统中不产生信号,但它会引起示值的增高或降低。
3.1.11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被测定以外的可影响测定结果的量。
3.1.12 被测量measurand 拟测定的量。
注1:对被测定的说明要求了解量的种类,以及含有该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状态的描述,包括有关成分及所涉及的化学实体。
注2:在VIM第二版和IEC 60050—300;2001中,被测定定义为受到测定的量。
注3:测定包括测定系统和实施测定的条件,它可能会改变研究中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使被测定的量可能不同于定义的被测定。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修正是必要的。
3.1.13检出限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由给定测定方法获得的测得值,其声称的物质成分不存在的误判概率为口,声称物质成分存在的误一’判概率为a。
注1: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a和卢的默认值为0.05。
注2:有时使用缩写词LOD。
注3:不要用术语“灵敏度”表示“检出限”。
3.1.14校准品calibrator用于校准的测定标准。
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LDH:L一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p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reduced form)IFCC: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WS/T 345—20 11 SOP:标准操作方法(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4测定原理尿素在脲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和CO:,氨在a一酮戊二酸和还原性辅酶I存在下,经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还原性辅酶I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I,反应式如下:尿素+H:0竖要(NH。
)。
C0。
nW一(NH4)2C03222—2NH3+C02NH。
+p酮戊二酸+NADH+H+_!三!竺曼谷氨酸+NAD一+H:O 在还原性辅酶I转化成氧化型辅酶I同时伴有340 nm处吸光度的下降,吸光度下降的程度与样本中尿素含量成正比,测定反应30min后,339 nm处吸光度变化即可测定样本中尿素含量。
5测定样品标准物质、校准品、质控品、血清。
6测定试剂6.1警示与安全注意事项6.1.1氢氧化钡:高毒类物质,吸人及接触可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
接触高温度溶液可造成皮肤灼伤毒。
称量及配制试剂时应进行有效防护,带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隔离服。
6.1.2硫酸锌:对眼睛有中度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误服可引起急性胃肠炎,严重可引起休克至死亡,称量及配制试剂时应进行有效防护,带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隔离服。
6.2试剂原料本方法使用下列试剂。
6.2.t 3,3-双(4一羟基苯基)一l(3H)-异苯并呋喃酮(酚酞,cz。
Ht;O。
),相对分子质量一318.33。
6.2.2硫酸锌(ZnSO。
·7H:O),相对分子质量一287.56。
6.2.3氢氧化钡[Ba(OH):·8HzO],相对分子质量一315.46。
6.2.4 L一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LDH),来源于牛肝脏,要求高纯度。
6.2.5 2一氨基-2-羟基一1,3一丙二醇(Tris_Hcl)(NHzC(CHzOH)a·HCl),相对分子质量一157.60。
6.2.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Base)[NH:C(CHzOH)。
],相对分子质量一121.14。
6.2.7脲酶(Urease),来源于刀豆,要求高纯度。
6.2.8 a一酮戊二酸(Na00CCHzCH:COCOONa·2HzO),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一226.09。
6.2.9还原型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盐(NADH)(cz-Hz,N,NazO,tP:·xH。
O),相对分子质量=709.40。
6.2.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c。
H。
N。
Nazos·2H20),相对分子质量=372.24。
6.2.11 5’二磷酸腺嘌呤单钾盐(ADP)(C。
H,。
KNsO。
oP:·2HzO),相对分子质量一501.32。
6.3试剂性能要求6.3.1宜使用最高纯度的试剂。
3WS/T 345—201 16.3.2 GLDH:试剂纯度≥70%,每毫克蛋白酶含量≥20单位。
6.3.3 Urease:试剂含量每克固体酶含量为(15 000~50 000)单位。
6.3.4牛血清白蛋白,五级,相对分子质量一68000。
6.4试剂制备6.4.1试剂原料含量试剂的原料纯度应为100%,如果试剂原料含量小于100%[例如,Y(%)],按公式(1)计算实际含量:W;;=孚式中:w女《——实际称量;wm*——理论称量;Y——试剂原料纯度,%。
注:每次称量过程中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包括物质纯度的不确定度)应≤1.5%,称量时显示的值与靶值的差异不应超过o.5“。
6.4.2试剂制备用水6.4.2.1纯水宜使用高纯度的水(导电性<2 VS·c.wl~,pHs~7,硅酸盐<o.1 mg·L_=)射备试剂,6.4.2.2无C02水试剂水在敞1:3的容器中煮沸15 rain,密闭冷却至使用前。
6.4.2.3无氨水试剂水在敞口的容器中煮沸15 rain,密闭冷却至使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