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_6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统编)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统编)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寓言为专题,选编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还有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从不同的故事中讲述不同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另外还有“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著名的寓言故事。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

1.认识31个生字,学会31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编寓言故事。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2.通过课本剧和小练笔的形式,深入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守株待兔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再根据注释、插图及课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前准备1.收集一些寓言故事。

(师生)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根据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句意,明白道理。

教学环节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

(用时:5分钟)1.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寓言故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我国著名的儿童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曾经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今天,我说课的《守株待兔》也是一篇寓言,下面我将以《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为主题,从八个方面对《守株待兔》进行说课。

一、紧扣内容说教材:首先我对这一单元作简要分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故事”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分析一下本篇课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全文共39个字,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章法美妙,细节生动,寓意深刻。

主要通过描写一个宋国的种田人,无意中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的兔子,从此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的可笑行径。

故事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事件。

旨在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感悟,感悟这小故事所蕴含的大道理。

二、立足学生说学情:要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在朗读课文这方面有难度,教学中需要加强古文诵读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运用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明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比如《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编排的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精品教学课件

5 守株待兔
学法指导
• 看注释 • 借助工具书 • 联系上下文 • 看插图
5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这是一个 宋国人
农民
句意: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
5 守株待兔
田中有株
树桩
句意: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
5 守株待兔
撞树折 颈
而死
折断
折兔 跑 颈
而触 撞
死株
。,
句意: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树桩上,折
断脖子死掉了。
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争 取,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5 守株待兔
课堂练习
我是小小“故事家”
讲的完整 讲的完整有趣 讲的完整有趣并加入自己的想象
5 守株待兔
宋人( )。 田中( )。 兔走( ),折颈( )。 因( ) 而( ),冀(
)。 兔( ),而( )。
5 守株待兔
课堂小结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人偶尔
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 丢下农具 整天守
着树桩等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告诉
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看

不断发生的事

要 勤劳务实,不能存侥幸心理。
5 守株待兔
导入
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守株待兔
5 守株待兔
5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守”就是守 着的意思。
“株”的意 思是树桩。
“待”就是等 待。
5 守株待兔
结合朗读节奏,一起读一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件[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件[ppt]

兔走触株
百兽见之皆走

儿童急走追黄蝶
5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 部编版 )件( 共34张p pt)[1] 【优质 课件】
风驰电掣 离弦之箭 快如闪电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野兔 般的跑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 部编版 )件( 共34张p pt)[1] 【优质 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 部编版 )件( 共34张p pt)[1] 【优质 课件】
5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sòng
gēng
jǐng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shì lěi

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耕 (耕种)(耕田)(耕牛)


冀翼
河北省的简称 羽翼
wéi
而身为宋国笑
wéi
1.做,做事 2.当做,认做 3.变成 4.被
wèi
1.替,给 2.表目的 3.对,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 部编版 )件( 共34张p pt)[1] 【优质 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 部编版 )件( 共34张p pt)[1] 【优质 课件】
5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优质教案】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守株待兔》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思路:1.这篇课文是寓言,内容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写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3.复述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老师将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5 守株待兔,齐读课题(强调"株"的读音)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梳理问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过渡:刚才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生)读书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演示课文录像)伴随着老师的朗读请大家来欣赏课文,边听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株"在文中指的什么?("株"指的是树桩。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说出大意师: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展示
5 守株待兔
sòng
geng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shì
lěi
ji
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指导朗读
兔走触株, 折 颈而死。
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走:跑。 (现代汉语:行。) 触:撞到。 折颈:扭断了脖子。
兔”的农夫,你荟意玄窈艳,让他明詈过来呢?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事 件当成必然发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联系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的人或事呢?
偶尔一次买彩票
有一 次 没 有认真 复
民 然 取 得 了 不错 的 成
中联系生落理解暂恋知道乳寓的种媒有涛。
靠中奖过日子。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 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
国。
阅读单
人物 不同 点
《守株待兔》 不努力,想不劳而获。
《南辕北辙》
虽然努力,但方向 不对也是徒劳。
人物 相同 点 道

行为都很愚钝、可笑,不动脑筋也不尊 重客观现实。
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 还要确定好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成功。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聚焦问题
兔子“折颈病勉株后折亵耎套想些什么?
聚焦问题 思辔:“因稻葬奏乘需株株的结易暴镜得是谁?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聚焦问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精品课件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疏通文意
宋 人 有 耕 者。
宋国人
种田 ……的人
疏通文意
宋 人 有 耕 者。
宋国人
农夫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
疏通文意
田 中 有 株。
树桩
文言文在翻译时, 为了使语句通顺、内 容连贯,有时要加入 适当的内容。
田里有(一根)树桩。
疏通文意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 撞到 折断 脖子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四、
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
难点名称: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 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1
目录
CONTENTS
复习导入
通读全文
疏通文意
总结寓意
2
➢ 复习导入
守株待兔
守着 树桩 等待 兔子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 通读全文
守株待兔
sònɡ ɡēnɡ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shì lěi

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做:放下农具, 想:希望能再
守在树桩旁
得到兔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部编版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汲 取经验和教训
保持平常心态,不骄傲自满也 不气馁放弃
积极面对生活,不因成功而得 意忘形,也不因失败而一蹶不 振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五章
重点: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掌握寓言的阅读方法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故事背后的道理,即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
01 只 有 通 过 努 力 才 能 获 得 成 功 。
故事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一天在田里干活,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 死了,他便不种田,天天等兔子撞树而死。
故事寓意:比喻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不劳而获。
故事影响:这个寓言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广泛流传,被用来教育人们要勤奋努力,不要寄希望 于偶然的好运。
故事意义:告诉人们不要贪图一时的轻松和懒惰,而应该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地工作,才能 获得真正的成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 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提醒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 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寓言的意义和启示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付出努力,只靠运气是不可取的。
故事中的农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只兔子,却因此放弃了努力,最终一无所获。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故事中的兔子虽然出现了,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 行动力,才能在生活中不断进步。
课文内容
第三章
课文的情节和结构
情节概述: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包括农夫偶然发现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守株待 兔,等待兔子再次出现。
结构分析:故事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绘,突 出了农夫的愚蠢和侥幸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守株待兔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教育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心理,也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发生的事。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个寓言故事比较熟悉,大多数学生也懂得不要不劳而获的道理,但是对寓言阐明的“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必然会发生的事”这一道理感悟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点拨指导。

另外,学生已经学会一些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但应用还不熟练,教学时须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准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
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故事大意。

3.积累古代寓言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层次,了解寓义。

2.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所蕴含和道理,做一个勤奋学习和劳动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准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并感悟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导书写
同学们,有人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里面有人世百态,也有生活的五味杂陈。

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走入这个充满魔幻的寓言世界。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画,请看大屏幕。

图上有什么?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

在图的右边有一根树桩,树桩在古代被称为“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株”有关的寓言,那就是守株待兔。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守,寸土不让方为守。

株,木让朱,捺化点。

待字要想写得好,双人两撇须变化。

兔子的尾短而小。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讲寓言故事
同学们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你听说过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2.自由读文
嗯,你说得很生动。

如果用文言文来讲个故事该怎么说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6页,读一读文言版的守株待兔,听清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寓言故事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好,开始吧!
3.汇报交流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下面我请同学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正音,齐读。

4.教师范读
同学们,读古文光读准字音还不行,还要读出它的节奏。

这是这篇古文的节奏,下面请听老师来读一读。

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同桌同学相互读一读。

学生互读。

齐读。

5.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学们,我们学习古文如果只是读的好,那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了解他的意思,还记得我们是如何理解古文意思的吗?
A.看注释
B.看插图
C.联系上下文
D.查阅相关资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如果遇到理
解不了的句子,请把它标注出来。

6.汇报交流文章的意思
宋人有耕。

者田中有株。

宋人的意思是——宋国人,如果是楚国人该怎么说,秦国人呢?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又有什么意思呢?强调走字和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这个“走”字是什么意思?跑,非常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呀借助注释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意思的方法。

“走”在现代汉语中走路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像这样古今异义的字,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像这样的字还有下句中的“因”字,“因”现代是什么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复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整句话的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最后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呢?
重点介绍“身”的意思。

出示两种意思,让学生选择,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

理解这课题意思。

7.师生合作读
这篇古文的意思你知道了吗?好,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请听清楚要求,我来说现代的意思,你们来读相应原文。

准备好了吗?师
生共同读。

8.理清课文的层次。

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这篇寓言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

三、创设情境,理解寓义
了解了故事的始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穿越到遥远的宋国,来到农夫的这块田地。

看!兔子来了!这只兔子跑得怎么样?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它跑的速度?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兔子跑的速度(指导朗读)。

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兔子为什么跑这么快呢?
生交流想法。

不管什么原因,这只兔子跑得飞快并且正好撞到了这棵树桩上,当场死去。

出现这种情况纯属——偶然。

但是,农夫不这样想,他在捡到这只兔子后,就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旁,做着他的春秋美梦。

他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交流。

好,就让我们走入农夫的内心感受此刻他内心的想法。

农夫想着今天晚上可以吃着肥美的兔肉,喝着醇美的小酒因此他……想着每天在这里都能够轻松地捡到一只兔子,再也不用辛苦地种庄稼了……想着每天能够捡到一只兔子,那么从此以后,还能过上小康生活,因此他……同学们,他的黄粱美梦能够实现吗?结果只能是兔子没有得到,
种的庄稼也——,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

同学们,你们知道宋国人为什么笑话他吗?
你在生活中遇到像农夫这样的人吗?你准备怎么劝她?
同学们说的真好,从这短短38字的寓言中,同学们明白了大道理,这则经典的寓言故事想不想快速地记住它。

老师教你们一个记忆的方法。

练习背诵,汇报。

四、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太棒了!看来只要掌握好的方法,记忆也可变得很容易。

同学们,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今天你们从守株待兔这个魔袋中得到了两个发人深省的道理,下面让我们再看看南辕北辙的故事,看看从这个寓言中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汇报
五、布置作业,应用积累
其实呀,像这样的既是成语又是寓言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这些。

(课件出示相关寓言)请同学们课后找到这些寓言故事,仔细的读一读,看看你从这些寓言的魔袋中又能取出哪些东西呢?
好,下课!
板书设计:
守不为释触株
能宋耒株待不偶国守而兔
劳然笑株死
而当
获必
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