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服务平台体系
制造业工业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

制造业工业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第1章工业云平台概述 (4)1.1 工业云平台发展背景 (4)1.2 工业云平台定义与特点 (4)1.3 工业云平台在制造业的应用价值 (4)第2章工业云平台技术架构 (5)2.1 总体架构设计 (5)2.1.1 基础设施层 (5)2.1.2 数据层 (5)2.1.3 平台层 (5)2.1.4 应用层 (5)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6)2.2.1 数据采集 (6)2.2.2 数据处理 (6)2.3 云计算与存储技术 (6)2.3.1 云计算技术 (6)2.3.2 存储技术 (6)2.4 网络通信与安全技术 (6)2.4.1 网络通信技术 (6)2.4.2 安全技术 (7)第3章工业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7)3.1 设备接入技术 (7)3.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7)3.3 数字孪生技术 (8)3.4 边缘计算技术 (8)第四章工业云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8)4.1 设备管理模块 (8)4.1.1 设备信息管理:对企业内部所有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分类和管理,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商、购置时间等。
(8)4.1.2 设备状态监控: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包括设备开关机、运行参数、故障报警等,便于及时掌握设备状况。
(9)4.1.3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实现设备保养、维修、更换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9)4.1.4 设备远程控制:支持远程控制设备启停、参数调整等功能,提高设备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9)4.2 数据分析模块 (9)4.2.1 数据采集与存储: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设备数据、工艺数据、质量数据等,并存储至云平台数据库。
(9)4.2.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量。
(9)4.2.3 数据分析与挖掘: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规律和异常情况。
(9)4.2.4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直观了解生产状况。
云制造概述

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拥有最为丰富的制造加工资源.工业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兴起,制造业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在“集成化、协同化"的基础上,“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及“知识、技术创新"正成为当前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云计算产业的成熟,通过云计算平台融合新技术,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资源组成资源池提供统一服务,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服务.云计算的运营模式是由专业计算机和网络公司(即第三方服务运行商)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计算服务中心,把资源虚拟化为“云”后集中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我国学术界与产业界借鉴云计算的思想,首先提出了云制造的概念。
将云计算的计算模式和运营模式为制造业信息化所用,为制造业信息化走向服务化、高效低耗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云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会加速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从而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云制造模式是对先进制造模式探索的持续,它不仅仅是云计算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而是从制造本身出发,基于先进的IT技术支持,以支持制造业务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制造节点的自组织聚集、按需调度和无缝协作。
本文将从云制造的概念、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简要地介绍云制造,最后结合淘宝网进一步说明云制造的特点。
1 云制造的概念1.1 云制造定义云制造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面向服务的智慧化制造新模式和新手段,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技术将现有网络化制造和服务技术同云计算、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实现各类制造资源(制造硬设备、计算系统、软件、模型、数据、知识等)统一的、集中的智能化管理和经营,为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各类制造活动服务。
云制造的概念

(11)基于能力共享与交易的制造 与传统网络化制造相比,云制造共享的不仅仅是制造资源,还有制造能力。在相应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等的支持下,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和能力虚拟化封装、描述、发布与调用,从而真正实现制造资源和能力的全面共享与交易,提高利用率。
(12)基于知识的制造 在云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都离不开知识的应用,包括基于知识的(1)制造资源和能力虚拟化封装和接入;
(2)不确定性制造 云制造中,云服务对制造需求的满足不存在唯一的最佳解,而是到目
前为止用现有技术和方法能得到的满意解或非劣解,这既是云制造的不确定性制造能力,包括云制造任务的描述、任务与云服务的映射匹配、云服务选取与绑定、云服务组合选取、制造结果评价等环节中的不确定性。
(7)支持按需使用和付费的制造 云制造是一种需求驱动、按需付费的面向服务的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模式下用户采用一种需求驱动、用户主导、按需付费的方式来利用制造云服务中心的云服务。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用或组合调用已有的云服务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而且户不需要过多关注制造资源服务提供者的自身信息,用户和制造资源提供者是一种即用即组合、即用即付、用完即解散的关系。
(4)透明和集成的制造 云制造把所有制造资源、能力、知识等尽可能高度抽象和虚拟化为用户可见和容易调用的“电源接线板”,即制造云服务,而其它东西对用户透明。用户在使用云服务开展各类制造活动时,这些服务的调用是透明的,即所有制造实现操作细节可以向用户“隐藏”起来,使用户将云制造系统看成是一个完成无缝的集成系统。云制造的透明性可以体现在位置透明性、注册透明性和使用透明性等方面。
从“八五”到“十一五”,我国科技部及相关部门支持了以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制造网格、敏捷制造等为代表的相关制造业信息化课题,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如何在制造过程中整合社会化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从而实现服务型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信息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资料

《信息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资料信息安全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信息安全,面向数据的安全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获性;面向使用者的安全则是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基于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的保护。
总之,现代信息安全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信息安全的总和。
安全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技术手段,如密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等安全机制,更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做保障。
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是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处理信息自由传播与有限利用的矛盾而制定的一系列行政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和,它以国家意志为后盾,以政策为指导、法律为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安全管理具有宏观导向和监督制约作用。
自由词与受控词标引区别所谓标引即在文献的处理过程中,对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用检索标识符加以标识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使文献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组织文献并使文献的利用者能够迅速地查找文献。
受控词是一种事先规范化的语言,取自于主题词表、叙词表、分类表等。
所谓自由词,顾名思义,是不受词表控制的词,取自于文献篇名、文摘和非受控索引字段,如作者字段、机构字段等。
自由词标引,它是直接使用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 作为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的一种标引。
受控词标引,它是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的一种标引。
进行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的比较:自然语言在这里是指索引词汇直接来自系统所处理的文献或提问本身,使用前未经优选和规范化处理的一类检索语言。
受控语言指索引词汇在使用前经过优选和规范化处理,并且整个语言经常处于某种权威机构或检索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之下的各种检索语言的总称,又称规范化语言。
受控语言按索引词汇的组配特征来划分,又可分为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两大类型。
控制索引词汇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它们的歧义性,保证信息表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词间语义关系由隐含的转变为显性的,并把全部索引词汇组织成某种知识体系,以便使其具有良好的表达和组织功能。
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以云制造产业为例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探究——以云制造产业为例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云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云制造_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第16卷第1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Vol.16No.12010年1月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J an.2010文章编号:1006-5911(2010)01-0001-07收稿日期:2009212201;修订日期:2009212215。
Received 01Dec.2009;accepted 15Dec.200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4Z153);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310900)。
Found ation items :Project supported by t he Na 2tional High 2T ech.R &D Program ,China (No.2007AA04Z153),and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China (No.2007CB310900).作者简介:李伯虎(1938-),男,上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导,主要从事网络化建模与仿真系统、虚拟样机工程、网格化、智能化、服务化制造系统等的研究。
E 2mail :bohuli @ 。
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李伯虎1,2,张 霖1,王时龙3,陶 飞1,曹军威4,姜晓丹5,宋 晓1,柴旭东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产品先进制造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2.北京仿真中心,北京 100854;3.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4.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4;5.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摘 要:为求解更加复杂的制造问题和开展更大规模的协同制造,分析了目前应用服务提供商、制造网格等现有网络化制造模式在应用推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阐述了云计算服务模式、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理念和新技术对解决网络化制造中运营、安全等问题的契机。
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ZHOU Zhuo;YUAN Ming-hai;SUN Chao;DENG Kun【摘要】在云制造环境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活动几乎都依托一个公共信息服务中心来进行管理,因此设计开发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根据用户对产品独特性和时效性的要求,提出了面向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的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框架并阐述了业务流程.采用B/S体系结构,并基于Visual 集成平台,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进行数据库开发,从云制造用户信息管理、云制造资源服务管理、云制造业务管理三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开发了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以\"用户资源服务需求→服务资源发布→资源服务搜索匹配→服务绑定→订单调配生产\"为主线并结合实例对文中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自动智能搜索匹配、信息统一规范化注册发布、资源服务实时监控的功能.【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9(029)007【总页数】5页(P200-204)【关键词】云制造;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功能模块;验证【作者】ZHOU Zhuo;YUAN Ming-hai;SUN Chao;DENG Ku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0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
其中,云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一种智能制造模式和手段[1]。
现代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制造业纷纷转型成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能够实现资源聚合与协同的低能耗、低排放的服务型制造业[2-5]。
在这种背景下,李伯虎院士提出云制造的概念,并给出云制造的服务模式、技术体系、实施思路、服务平台的应用模式[6]。
制造行业工业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

制造行业工业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行业现状与趋势 (4)2.2 企业需求分析 (4)2.3 市场需求分析 (5)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1 总体架构设计 (5)3.1.1 架构设计原则 (5)3.1.2 总体架构 (6)3.2 技术选型与评估 (6)3.2.1 技术选型原则 (6)3.2.2 技术评估 (6)3.3 系统模块划分 (6)第四章数据管理与分析 (7)4.1 数据采集与存储 (7)4.1.1 数据采集 (7)4.1.2 数据存储 (7)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8)4.2.1 数据预处理 (8)4.2.2 数据分析 (8)4.3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 (8)4.3.1 数据可视化 (8)4.3.2 报表 (8)第五章平台功能设计 (8)5.1 基础功能模块 (8)5.1.1 数据管理 (9)5.1.2 设备监控 (9)5.1.4 质量管理 (9)5.2 扩展功能模块 (9)5.2.1 供应链管理 (9)5.2.2 销售管理 (9)5.2.3 财务管理 (9)5.2.4 人力资源管理 (9)5.3 用户角色与权限管理 (9)5.3.1 用户角色设置 (10)5.3.2 权限分配 (10)5.3.3 权限控制 (10)5.3.4 权限变更 (10)第六章安全与运维 (10)6.1 信息安全策略 (10)6.1.1 安全目标 (10)6.1.2 安全体系架构 (10)6.1.3 物理安全 (10)6.1.4 网络安全 (10)6.1.5 主机安全 (11)6.1.6 应用安全 (11)6.1.7 数据安全 (11)6.2 系统运维管理 (11)6.2.1 运维组织架构 (11)6.2.2 运维流程 (11)6.2.3 运维工具与平台 (12)6.3 灾难恢复与备份 (12)6.3.1 灾难恢复策略 (12)6.3.2 数据备份 (12)第七章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12)7.1 生产管理 (12)7.1.1 场景描述 (12)7.1.2 解决方案 (12)7.2 供应链管理 (13)7.2.1 场景描述 (13)7.2.2 解决方案 (13)7.3 设备维护与管理 (13)7.3.1 场景描述 (13)7.3.2 解决方案 (13)第八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14)8.1 开发流程与方法 (14)8.1.1 开发流程 (14)8.1.2 开发方法 (14)8.2 系统部署与集成 (14)8.2.1 系统部署 (14)8.2.2 系统集成 (15)8.3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15)8.3.1 项目管理 (15)8.3.2 质量控制 (15)第九章项目评估与效益分析 (15)9.1 投资回报分析 (15)9.1.1 投资成本估算 (15)9.1.2 投资回报预测 (16)9.2 效益评价方法 (16)9.2.1 定性评价 (16)9.2.2 定量评价 (16)9.3 风险评估与应对 (16)9.3.1 技术风险 (16)9.3.2 市场风险 (17)9.3.3 政策风险 (17)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0.1 项目成果总结 (17)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7)10.3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8)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解析本文为了给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供重要支撑手段,分析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特点, 建立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框架, 阐述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主要核心理论和技术、平台标准和规范、平台体系架构、平台共性引擎和共性管理工具、平台服务和运行模式、平台应用体系架构等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开展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实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协作能力低下等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利用先进制造模式及相关技术,快速整合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推进网络化制造、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但由于在服务和运营模式、制造资源共享与分配机制、标准规范、安全控制、平台个性化支持和服务能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制约了网络化制造、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的深入应用及推广,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云制造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的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制造资源,提升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也是当前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内涵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是在网络化制造和ASP服务平台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制造服务模式和中小企业特点,综合应用云计算、云安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的新型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它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基于网络的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与已有的ASP服务平台和网络化制造平台相比,拥有参与资源的广域性、参与资源的多维性、制造服务的深入性、服务交易的可靠性、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平台运维的市场性等特点,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面的、便捷的、深入的、可靠的、按需定制和优质廉价的各类制造服务。
(1)参与资源的广域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将分散在各地的制造资源进行虚拟化描述、封装、发布和集中存储,可消除地域空间限制,实现需求、信息和资源的有序积聚,同时“多对多”的运行服务模式使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较网络化制造平台具有更加广阔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2)参与资源的多维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可支持中小企业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模型、软件和领域知识等软制造资源标准化接入共享;可实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计算设备等硬制造资源的网络化集成运行、加工运行过程实时监测和远程维修维护等服务;可促进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设计、生产、实验和管理等能力资源的共享。
(3)制造服务的深入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能支持资源共享、资源使用全过程及其与制造过程相融合的优化利用,如智能生产线的构建、机床再制造、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决策、数控程序协同优化编制等服务业务,从而实现云制造服务与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
(4)服务交易的可靠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将针对服务交易类型分别建立标准的、可靠的信用评估机制,确保用户需求和资源的信息安全性以及交易可靠性。
(5)资源使用的便捷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可通过服务引擎与管理工具集,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需求的动态快速发布、服务供需能力的动态优化匹配、服务交易的在线协同、交易过程的安全防护,支持社会制造资源从产生到耗散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的快速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按需供给、按量计价、便捷高效的制造资源与服务。
(6)平台运维的市场性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可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实现平台中资源服务的提供方、使用方、平台运营方、服务集成方等多方业务主体的自激励,支持云制造服务平台运维构成要素的动态更新及可持续发展。
2、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开发、实施和应用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许多亟需攻克的共性关键技术。
结合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内涵,本文建立了一种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平台核心理论和技术、标准与规范、平台体系结构、共性引擎和工具、服务和运行模式、平台应用研究等。
2.1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核心理论和技术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要系统和深入地开展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实施和应用,首先需要围绕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突破有关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包括云制造服务分类与组织方法、云制造服务供需能力模型、云制造服务描述方法、云制造服务语义标注方法、云制造服务组织发布和虚拟展示技术、制造能力供需智能匹配与交易技术、服务业务信用评估与分析技术、行业知识聚集与管理技术、服务管理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等。
平台核心理论和技术的研究逻辑如图2所示。
(1)云制造服务分类与组织方法云制造服务的概念和分类,是解决云制造服务资源主体问题的源头。
结合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求,可将云制造服务分为资源(R服务)和服务(S服务)两类。
R服务是指单个产品或者设备的简单买卖/租赁契约关系,与服务提供/消费者的企业内部不产生或者产生较少的业务交互; S服务是指企业间协作意义下的复杂协同契约关系,服务供需双方存在业务逻辑依存关系和信息交互需求。
其中, R服务可采用标准的工业分类组织方法;S服务可采用Web服务的领域分类方法。
(2)云制造服务供需能力模型云制造服务供需能力模型主要包括云制造服务能力模型和云制造服务需求模型。
云制造服务供需能力模型的描述包括供需双方对R服务和S服务本身的供需描述和供需双方的企业整体能力描述。
由于R服务和S服务所涉及的概念、关系和语义有不同内涵,其能力模型的具体构成要素也有所不同。
(3)云制造服务的描述方法云制造服务的描述方法包括本体描述方法和工作流描述方法。
本体描述方法包括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和Web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
对R服务,可采用基于知识框架的表达方法,具体体现为RDF;对S服务,可采用基于Web 服务的OWL表达方法;对服务流程的工作流描述,可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格式的Petri网标记语言。
通过以上的服务描述,可规范和指导云制造服务的建模、组织和管理。
(4)云制造服务语义标注方法针对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特别是S服务,按照服务的开发、描述、发布、发现、组合与执行等生命周期对语义描述的需求,可将云制造服务语义分为功能语义、数据语义、服务质量语义和执行语义等四种类型。
1)功能语义(functional semantics),是指服务的实际功能描述,功能语义通过功能本体(function alontology )来表达,标注在Web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文档中的操作上。
2)数据语义(data semantics),是指服务的输入/输出参数集合的语义表达,数据语义标注在WSDL文档中的操作上。
标准的词汇表或分类表,例如ebXML Core Component Dictionary 或RosettaNet Technical Dictionary等,均可以用来表达Web服务中的输入/输出数据。
3)服务质量语义(QoS semantics),是指服务的众多质量性能的语义表达,在WSDL文档中可以进行单独的服务质量语义标注。
包括领域无关(domain independent )的QoS和领域相关(domain specific)的QoS。
4)执行语义(execution semantics),是指与服务执行相关的消息序列、任务流程、服务调用的前提条件/结果等语义信息,在WSDL文档中可以进行单独的服务过程执行语义标注。
(5)云制造服务组织发布技术和虚拟展示技术通过建立云制造服务的本体概念体系,可实现企业本体、R服务和S服务的上层本体描述,进而通过实例化工具进行实例化。
针对企业本体和R服务,可采用目录管理方式进行发布;针对S服务,可采用Web服务方式,注册到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DDI)协议服务器中进行发布。
对于云制造服务的检索和虚拟展示,可利用富互联网应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RIA)技术,通过建立虚拟服务浏览器来实现。
(6)云制造服务搜索、智能匹配、服务选择与组合采用云制造服务搜索技术,可集成实现关键字搜索、结构搜索、语义搜索等功能。
在智能语义匹配时,可依次进行四种语义匹配,逐步求精,同时需要采用多种语义的匹配度算法,以及单个服务匹配和服务间的语义匹配方法。
在服务选择与组合时,可采用相应的服务导引策略和服务推荐算法,以及可参数化配置的加权综合评判方法来实现服务选择;选择服务后,可结合服务流程描述Petri网可扩展标记语言(Petri Net Markup Language, PNML)和业务过程执行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BPEL)来实现服务组合。
(7)云制造服务管理与协同的支撑技术包括制造能力供需智能匹配与交易技术、服务业务信用评估与分析技术、行业知识聚集与管理技术、服务管理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等。
在突破以上技术的基础上,可开发出构建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所需的一系列共性引擎和共性管理工具。
2.2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标准与规范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运行将涉及大量的需求和资源信息,同时平台运营需处理多种服务交易,这些信息的无序化和异构化都将阻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因此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实现推广应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