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
方法 4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心理、饮食、并发症等个性化的护理。
结果经过辅助个性化合理的护理,完全缓解患者16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未缓解7例,死亡2例。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35-02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
通过对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5-2013.7年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74岁,平均32岁。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均经过临床病理及细胞形态学确诊,并全部接受过化疗。
1.2治疗方法(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VDCP方案)或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柔红霉素+强的松(VLDP方案)。
1.3护理方法1.3.1感染的护理感染是白血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原因在于各种治疗方案所采用的药物,均可造成血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
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及肛周会阴部分,而呼吸道、肺部、泌尿系统也很容易感染[2]。
因此,化疗期间应限制探视,有条件可隔离至单人病房或无菌层流室,以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庄天婵【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6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实施研究,均为反复住院者。
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院的32例,仅给予常规护理,定为I组;2011年2月~2014年2月入院的32例,给予常规+针对性护理,定为II组。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 II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5/32),显著低于I组的65.63%(21/32),P<0.05。
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护理人员为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抑制并发症。
%Objective Explore the clinical care of acute leukemia in children after chemotherapy,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measures period.MethodsResearch on the choi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64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were repeatedly hospitalized. In 2008 January ~2011 year in January 32 cases were admitted, only routine care,as the I group; 32 cases in 2011 February ~2014 year in February admission, given conventional + in nursing for the II group. The situation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contrast.Results II group of children complication rate was 15.63% (5/32),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65.63% (21/32) I group,P <0.05.Conclusio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fter chemotherapy suppression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1页(P103-103)【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护理【作者】庄天婵【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庄天婵【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之后骨髓抑制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报告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报告化疗是治疗多种癌症的常用方法,然而,化疗药物不仅会攻击癌细胞,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特别是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抑制,导致骨髓抑制现象。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护理指南。
一、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观察病人的骨髓抑制情况,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计数,以及病人的出血倾向和感染症状。
3. 观察病人的肝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化疗药物引起的肝肾损害。
二、生活护理1. 保持病人的生活环境整洁、安静、舒适,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2. 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如饮食、洗漱、大小便等。
3. 注意病人的营养摄入,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三、心理护理1. 了解并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2.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的相关知识和骨髓抑制的症状,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
四、感染预防和处理1.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 指导病人进行手卫生,保持个人卫生。
3.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五、健康教育1.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骨髓抑制的原因和化疗后的护理要点。
2. 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3. 提醒病人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化疗后的护理对骨髓抑制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请遵医嘱,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5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

15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对策,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观察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50例,均給予大剂量化疗,观察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结果全部患者经化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结论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了患者按时、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标签:白血病;大剂量化疗;骨髓抑制;护理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药物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1]。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白血病细胞产生耐药性、某些器官系统达不到有效浓度、病灶残留等种种原因,常会导致常规剂量化疗效果不好,所以,临床常常主张对白血病患者采取大剂量化疗,这样可以防止髓外复发、克服耐药性、清除残留的病灶[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20例,女性30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为(42.98±10.56)岁;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8例。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骨髓抑制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估,均为Ⅳ度骨髓抑制。
患者白细胞下降至(0.51±0.14)×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至(0.35±0.12)×109/L,血红蛋白下降至(55.21±12.64g)/L,血小板下降至(6.78±1.27)×109/L。
1.2方法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DA方案、HA方案、大剂量阿糖胞苷等治疗。
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关键词】中剂量阿糖胞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护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采用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但由于阿糖胞苷是骨髓抑制剂,使用后可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期——粒细胞减少是病人并发感染的最主要因素,甚至危及生命。
我院近两年来对16例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顺利度过化疗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5-67岁。
m1 6例 m2 4例m4 3例m5 3例。
1.2治疗方案:根据体表面积计算:阿糖胞苷以每天2-3g/m2加入0.9%ns500ml静滴3h,连续3天一疗程,联合蒽环类化疗药物或其他药物化疗如柔红霉45mg/m2,1次/d静注,共6-8疗程,间歇期3-4w。
1.3骨髓抑制并发感染:发热,体温>38.5℃。
(排除输血输液及药物肿瘤本身引起的反应);无发热但出现咳嗽咳痰、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口腔溃疡及牙龈肿痛肛周脓肿等;咽拭子、痰、血、尿、粪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2护理2.1西医对症护理2.1.1化疗前预防感染的护理:粒细胞缺乏时,应动员患者进入层流病房,实行保护性隔离。
对于没有条件进层流病房的患者,创造一个相对无菌的病房,住单人房间,病室地面、家具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控制探视和陪护。
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医护人员进行查房、治疗及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
指导患者在化疗开始即加强口腔鼻腔的自我护理。
2.1.2高热的护理高热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体力消耗,密切观擦生命体征,必要时予吸氧。
应予物理降温为主,并做好相关记录。
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拭干更衣,防止受凉,鼓励多饮水,以促进毒素的排出。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仔细全身检查,寻找感染部位,采集有关部位的标本做细菌及真菌培养。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报告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报告
简介
该报告旨在提供关于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骨髓抑制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它会导致患者的骨髓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血液的正常形成。
以下是一些护理策略,旨在帮助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康复和减轻不适。
护理建议
1. 预防感染
- 提醒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 避免与有感染的人接触,并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 鼓励患者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 饮食与营养
-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体液平衡。
- 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和不洁食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疼痛管理
-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 提供舒适的环境,例如安静的病房和柔软的床垫。
4. 自我护理
- 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例如正确的洗手技巧
和伤口处理方法。
- 鼓励患者尽量保持身体清洁和整洁。
5. 心理支持
-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化疗后可能出现的
精神和情绪问题。
-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社交联系,以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结论
骨髓抑制病人化疗后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通过预防感染、提供适当的饮食与营养、有效管理疼痛、教育
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和提供心理支持,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
化疗后的康复阶段。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

1 1 临床 资 料 干 预 组 选 取 2 0 . 0 6年 1月 至 2 0 08 年1 2月在我 院收 住 的 急性 白血 病 化疗 后 骨髓 抑制
血94力 , 们 的情 绪 , 患 者 交 流 和 沟通 , 护 患 ~ 稳 一 弘 5定他 多与 使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 m 患者 6 4例 , 均按 F B诊 断标 准 确诊 , 中急 性 淋 巴 , 之间建立一种亲近信任的关系 , A 其 白血病 治疗 过程 的长 期性 、 巨性 , 又是 可治性 的 艰 但 细胞 白血 病 ( L ) 9例 , 性 非 淋 巴 细 胞 白血 病 AL2 急 邀 唤起 患者 对 ( ML 3 A )5例 , 3 男 9例 , 2 女 5例 , 龄 1 年 4~6 8岁 。 信念 , 请 已完全 缓解 的病 人现 身说法 ,
1 资料与 方法
3 护
理 பைடு நூலகம்
3 1 心理 护理 绝 望是 大 多 数 急性 白血 病 患者 的 . 共 同心理 , 但求 生也 是人 的天性 , 以生存 对他 们来 所
感 汕叭 数 病情 败 40 最强 些m,渤> 的进展 、 在这种 药 物产 生患者 及骨 症 "说是 烈 的渴望 , , 矛盾 之 中 , 时刻 担心 ~ 的是 一 4< 恶 化 化疗 的副作用
泰
山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T S AI HAN MEDI AL C L C OL EGE Vo. No 0 2 0 13 l .1 0t
急性 白血 病 化疗 后 骨髓 抑 制 的 护 理体 会
郭 明真 林 素 霞
3 10 ) 5 10
( 福建省莆 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 莆田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体会通过护理应用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现影响疗效有许多因素。
因而研究新的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寻求新的护理途径,以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病痛,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我们护理人员的奋斗目标。
标签: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护理急性白血病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累及造血细胞的水平不一。
各类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按发病机制可由于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减少,导致感染、发热、出血和贫血;也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器官病变[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成人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联合化疗是目前白血病治疗主要的方法之一。
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23~68岁,患者都经过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等确诊。
2治疗方案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分别应用DA方案(柔红霉素第1~3d 45mg/m2,iv,qd;阿糖胞苷第1~7d 100 mg/m2,iv,qd),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第1~7d 3mg/次ivgtt,qd阿糖胞苷第1~7d 150 mg/d,iv,qd),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第1~3d 12 mg/m2,iv,qd阿糖胞苷第4~10d 120mg/m2,iv,qd)联合化疗。
3结果2例患者长期带病生存,1例患者出院2d后死亡,7例患者失去随访。
4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最常见的是发热、感染、出血和贫血。
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曾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消化道反应、口腔炎、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等,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多数患者转危为安。
4.1发热的护理对于非感染引起的发热,轻、中度发热不做特殊处理,可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
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但避免酒精擦浴,必要时遵医嘱给退热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6T11:12:30.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邬嘉梅
[导读]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邬嘉梅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
方法 4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心理、饮食、并发症等个性化的护理。
结果经过辅助个性化合理的护理,完全缓解患者16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未缓解7例,死亡2例。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35-02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
通过对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5-2013.7年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74岁,平均32岁。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均经过临床病理及细胞形态学确诊,并全部接受过化疗。
1.2 治疗方法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VDCP方案)或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柔红霉素+强的松(VLDP方案)。
1.3护理方法
1.3.1感染的护理感染是白血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原因在于各种治疗方案所采用的药物,均可造成血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
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及肛周会阴部分,而呼吸道、肺部、泌尿系统也很容易感染[2]。
因此,化疗期间应限制探视,有条件可隔离至单人病房或无菌层流室,以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早晚用紫外线照射1h,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环境整洁。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勤更换衣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女患者每天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并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防止肛裂致黏膜损伤并发肛周感染。
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损害,咽痛、咳嗽、发热等现象以便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做好处理[3]。
1.3.2口腔溃疡的护理有些化疗药物的毒性表现在黏膜上,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另外,化疗可致白细胞下降,易引起全身感染乃至败血症。
因此,为减轻患者痛苦,加速黏膜上皮细胞再生,防止感染,口腔护理是化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化疗前3~7天,嘱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刷牙,不剔牙,多饮水。
用益口漱口,每天睡前、晨起、进餐后含漱,每次3~5min。
如口腔疼痛影响进食,用1%利多卡因2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配制成溶液漱口,溃疡部分涂以碘甘油或贝复剂。
如有真菌感染,可加用制霉菌素。
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病人饮食,并避免因溃疡而带来的牙龈出血等症状。
1.3.3出血的护理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黏膜溃疡和炎症改变等原因,造成出血的危险性增加,易发生牙龈、鼻腔、皮下、胃肠道以及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因此,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努力做到一针见血,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后应压迫针眼至少10min,避免引起皮下出血并积极做好各种出血的应急处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定期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的情况。
鼻腔或牙龈出血者,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原棉球局部压迫;胃肠道出血时,可用8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分次口服,大量出血时应禁食,给予静脉营养;发生眼内出血时,应警惕颅内出血,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去枕平卧,冰帽冷敷头部,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大小。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观察病情的变化,对于患者的大便、呕吐物颜色性质及数量做到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师。
1.3.4饮食护理食物的摄取是患者热量供应、蛋白质、微量元素、电解质摄入的来源,对患者的生命活动及耐受化疗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疼痛,导致患者不能进食,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
①在使用化疗药30min前常规遵医嘱应用止吐药,减轻肠胃反应;②建议患者在接受化疗前2小时内进食,在治疗后以少量多餐方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③给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④鼓励患者多饮水,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同时有利于毒素排泄。
1.3.5骨髓抑制期护理化疗药物都有骨髓抑制的作用;主要是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我们护士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同时注意是否伴有头痛、咳嗽和肛周红肿热痛的症状,加强对易感部位的护理,监测体温变化,给患者佩戴口罩,限制探视,遵医嘱予集落刺激因子应用。
体温>38.5°者,指导多饮水,给予冰敷及温水擦浴,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退热栓进行药物降温抗炎药物静脉应用。
同时也要观察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晕厥和外伤。
1.3.6心理护理化疗病人多具有恐怖心理,特别是接受了多种化疗方案而疗效不佳者,往往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产生种种忧虑。
因此,护士应以亲人般的热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多接触,交谈了解,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如住院、化疗、预后的一些想法及澄清一些误解,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精神负担。
在生活上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和住院制度,创造一种健康的、激发生活情趣的氛围。
还应做到举止稳重,操作轻柔、沉着、娴熟,动作敏捷、正确,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充分信赖。
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有关疾病的常识及治疗措施,以争取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也就是说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更多地应用积极的行为和认知应对方式,减轻负性情绪反应,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及改善生活规律,提高生活质量。
有文献报道,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4]。
为此,在对白血病患者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加重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除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外,还要积极分析和发掘患者的正性心理反应:如强烈的生存欲望,对社会亲人的眷念及对事业的追求等,这些正性心理反应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持续和加强
这种心理反应,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患者渡过治疗的难关,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心理治疗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
总之,心理护理从始至终贯彻整个化疗期间。
2.结果
2例患者发生重度感染死亡,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肠道反应,经再次应用托烷司琼4mg静点,指导少食多餐,于第3日症状改善。
其余患者仅有轻度恶心呕吐能耐受,未予用药,化疗后自行缓解。
3例口腔黏膜溃疡伴牙龈肿痛及10例发热(>38.5°)经积极抗感染及有效护理措施均于化疗后1周左右缓解。
5例患者发生肛周感染,给予药物马应龙痔疮栓外用和坐浴,一周后症状缓解。
无一例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器官与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通过观察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护理中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其中预防重要部位出血以及预防感染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体会到在骨髓抑制期要加强护理,尤其以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明显减少时会引起致命的感染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一旦感染,患者倍感身心煎熬,此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口腔、泌尿系统等“窗口”部位需密切观察并随时随地给予指导控制易感部位。
总之有效护理可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有效的分级护理、科学的饮食控制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帮助患者渡过治疗的难关,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许多临床实验证明,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荣雪.白血病化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6):87-88.
[2]刘萍. 白血病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91-93.
[3]赵玲玲,何良爱,李兰花.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2,10(10):26-27.
[4]周英,尤黎明.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6):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