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组燃油供给系统
数据中心提升低压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一种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提升低压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一种解决方案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崛地而起。
现行数据中心以市电加后备柴油发电机的供电保障模式作为主流方案,故对于后备保障的柴油发电机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机架密度和设备单体功耗的提升,对于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容量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一、通常影响数据中心配置柴油发电机的因素(一)地理位置的影响对于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配置往往受到数据中心的选址地点和空间等因素影响:以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A级机房举例,距离停车场不应小于20米,铁路或者高速公路的距离不应小于800米,距离地铁不宜小于100米,距离飞机场不宜小于8000米,距离住宅不宜小于100米等要求,以及不宜设置在可能发生洪水和地质灾害的地方,需要不少于2条到达火车站飞机场的交通道路,从而决定了数据中心不宜建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市中心位置;根据现有市场用户对于大带宽低延时的需求,数据中心往往会贴近业务用户更近的地方,比如开发区和商贸区等工商业区域附近;用户维护人员辐射范围距离有限,附近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健全;数据中心周边的电力资源和水资源等可用于数据中心的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柴油发电机后备补油的供应商距离。
综上所述,数据中心理想的建设地点应在市区周边电力资源丰富的区域;而市区周边又因其地理位置局限性和电力资源有限等因素导致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不会太大;在追求高产出机架的情况下,数据中心在有限空间的内建设柴油发电机组和配套电源等基础设施难度很大,机架会直接挤占柴油发电机组及电源系统的空间,并且为了提高单机架功耗,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方案会在有限空间内提升电源功率密度的同时,也要提升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密度。
(二)高低压变配电系统配置影响通常数据中心高低压系统依据国家电网变电的建设模式,分为高压、中压、低压三级变电降压模式,又根据数据中心所在地点和规模采用对应的变配电模式进行高中低压系统配置,因此常见配置如下:①中低压系统采用市电引入中压10kV,通过降压系统变为0.4kV,在0.4kV系统接入低压柴油发电机的配置方案。
云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

云数据中心柴油发机电组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一、引言云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保障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云数据中心在电力供应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柴油发机电组作为备用电源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云数据中心柴油发机电组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组织方案1. 施工前准备1.1 确定施工目标和要求:明确柴油发机电组的安装位置、数量、功率等参数,确保满足云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
1.2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云数据中心的运行时间表和维护计划,合理安排柴油发机电组的施工时间和工期。
1.3 确定施工人员和责任:指定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职责。
2. 施工流程2.1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安全,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隔离措施。
2.2 安装基础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安装柴油发机电组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电缆、输油管道等。
2.3 安装柴油发机电组:按照制定的安装方案,进行柴油发机电组的安装和连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确安装和互联。
2.4 调试和测试: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柴油发机电组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切换至备用电源的顺利过渡。
2.5 完善配套设施: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柴油发机电组的配套设施,包括燃油供应系统、排气系统等。
2.6 安全检查:对柴油发机电组的安装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整改和改进。
3. 施工要点3.1 设备选型:根据云数据中心的负载需求和备用电源容量要求,合理选择柴油发机电组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其能够满足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柴油发机电组的安装和连接质量,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3.3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雷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及燃油输配探究

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及燃油输配探究现行的数据中心标准、规范中都会对数据中心进行分级或分类,提出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或配置标准。
本文结合规范阐述了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等级和柴油系统分类,介绍了数据中心柴油储存量的确定方法。
标签:柴油储存量;柴油发电机;监测;取样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由此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急剧增加,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现行的数据中心标准、规范中都会对数据中心进行分级或分类,提出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或配置标准。
二、数据中心的分类ⅠData Center:Basic 基本型基本级数据中心容易因为计划内或计划外的工作中断。
如果它有UPS或发电机,他们是单一架构系统,有很多单点故障。
基础设施每年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修理工作时需关闭。
操作失误或结构组件的故障将导致数据中心中断。
ⅡData Center:Redundant Component 冗余型冗余型数据中心与基本型数据中心相比具有冗余组件,不易因为计划内或计划外工作而中断。
有UPS和发电机,N+1的设计,整个架构是单一架构系统。
维护关键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时,需要停机。
ⅢData Center:Concurrently Maintainable 在线可维护在线可维护型数据中心允许任何计划内的设备维护,不会以任何方式干扰计算机硬件。
计划内开展的活动包括预防和可编程的维护、修理和更换组件,添加或移除组件的能力,测试组件和系统,以及更多。
足够的容量和分部可用于执行维护或其他路径上测试。
ⅣData Center:Fault Tolerant 容错型容错型数据中心提供站点基础设施允许任何计划的工况,而无需中断设备运行的能力。
容错功能中当一个系统有故障时,数据中心仍能够维持运行。
这就要求两个系统同时在线运行并分布在不同的路径,通常为系统+系统(N+N)配置。
三、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一)数据中心负载的特点数据中心的主要负载包括基本更定负载和变动负载。
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组燃油供给系统详解

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组燃油供给系统详解导读本文节选自《数据中心备用电源技术白皮书(柴油发电机组篇)》,全面阐述了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将各个规范对燃油系统的要求汇总,值得收藏学习!一、总则1、引用标准供油系统至少符合以下技术标准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 042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技术规范》SH30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2、油罐、油箱设计要求(1)油罐设计寿命:50年;外型材料:钢板 20R 厚度≥6mm钢板标准 GB6654;箱体焊缝处及管接头应无漏油渗油现象;无损检测:检测标准 JB/T 4730;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比例≥10%;合格级别Ⅲ;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介质:柴油;箱内进油口设置散油板及过滤器;箱体上盖保证开启自如;油箱底座有与地面加固的地脚螺栓孔;各管路安装为内藏式;实际装油量15立方米,装量系数0.9;油罐的通气管设计在系统的最高点,其尺寸与供油管匹配,并设置防尘装置;回油管连接,不超过机组进油泵的吸收能力;安装不锈钢电接点液位传感器,监测液位的低位、高位、超高位,超低液位时报警,开启电磁阀、进油泵;高位关电磁阀、高液位时,关闭进油泵;超高液位时,开启紧急卸油泵,并告警;具有手动、自动控制功能;油位测量管引至距最低处距油罐底部小于40mm处,吸油管接至距油罐底部75mm处。
(2)油箱设计寿命:30年;外型材料:钢板 20R 厚度≥3.1mm钢板标准 GB6654;箱体焊缝处及管接头应无漏油渗油现象;无损检测:检测标准 JB/T 4730;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比例≥10%;合格级别Ⅲ;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阀门选用球形不锈钢阀;介质:柴油;为利于清洗油污,箱底为斜面;箱内进油口设置散油板及过滤器;箱体上盖保证开启自如;油箱底座有与地面加固的地脚螺栓孔;各管路安装为内藏式;实际装油量1立方米,装量系数0.9;燃油箱的通气管设计在系统的最高点,其尺寸与供油管匹配,并设置防尘装置;燃油箱的安装高度适合发电机组的要求;回油管连接,不超过机组进油泵的吸收能力;安装不锈钢电接点液位传感器,监测液位的低位、高位、超高位,超低液位时报警,开启电磁阀、进油泵;高位关电磁阀、高液位时,关闭进油泵;超高液位时,开启紧急卸油泵,并告警;具有手动、自动控制功能;室内燃油箱在正常情况下,当油位处于低位(25%)时,油泵自动启动由地下油罐向燃油箱注油;当油位高于设定位(75%)时,能使油泵自动停止,且油管内柴油能排至地下储油罐;当遇事故告警信号时,启动燃油箱排油阀,将燃油箱及油管内的柴油排至地下储油罐;当油箱油位高于溢油管上沿时,可使燃油箱多余的柴油自动流回室外地下储油罐。
燃料供给系统工作原理

燃料供给系统工作原理
燃料供给系统是指将燃料从燃料箱输送到发动机,以提供燃烧所需的燃料的系统。
以下是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1. 燃油泵:燃油泵通过吸入燃料并提高其压力,将燃料从燃料箱推送到燃料滤清器。
2. 燃料滤清器:燃料滤清器移除燃料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以保护燃料系统和发动机。
3. 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监测燃料压力,并保持燃料供给系统中的稳定压力。
它将过剩的燃料返回到燃料箱,以保持恒定的燃料供给。
4. 燃料喷射器/喷油嘴:燃料喷射器是用于向发动机喷射精确量的燃料的设备。
燃料喷射器根据发动机的负载、转速和其他参数,通过控制喷射燃料的时间和量来实现燃烧。
5. 传感器:燃料供给系统通常配备各种传感器,以监测燃料的压力、温度、水平和其他参数。
这些传感器提供信息给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以便优化燃烧效率和性能。
总结起来,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将燃料从燃料箱推送到发动机,同时根据需要控制燃料的压力和喷射量。
这些系统通过使用燃料泵、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喷射器和传感器等设备,确保发动机得到适量、清洁和稳定的燃料供给。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架构及备用电源的选择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架构及备用电源的选择2017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GB 50174 - 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原GB 50174 - 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本文将结合新版GB 50174 - 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对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架构及备用电源的选择进行论述。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架构关于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架构,GB 50174 - 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附录“电气”中规定:A级数据中心应满足容错要求,可采用2N系统,也可采用其他避免单点故障的系统配置。
A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主要有3种架构:2N、DR、RR。
1.1供配电系统架构介绍2N系统由两个供配电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能满足全部负载的用电需要,两个单元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正常运行时,每个单元向负载提供50 % 的电能,当一个单元故障停止运行时,另一个单元向负载提供100 % 的电能。
2N供配电系统架构见图1。
DR系统(Distribution Redundancy分布冗余)由N(N ≥ 3)个配置相同的供配电单元组成,N个单元同时工作。
将负载均分为N组,每个供配电单元为本组负载和相邻负载供电,形成“手拉手”供电方式。
正常运行情况下,每个供配电单元的负荷率为66 %。
当一个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其对应负载由相邻供配电单元继续供电。
DR供配电系统架构见图2。
RR系统(Reserve Redundancy后备冗余)由多个供配电单元组成,其中一个单元作为其它运行单元的备用。
当一个运行单元发生故障,通过电源切换装置,备用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
RR供配电系统架构见图3。
1.23种架构对比可用性对比采用电气分析软件ETAP16对2N、DR、RR 3种架构的可用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N供配电系统构架从可用度数值来看,2N、DR、RR 3种架构的可用性大致相同,2N系统可用性最高。
浅谈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

浅谈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丁国余上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现代的数据中心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这就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每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数据中心、UPS不间断供电、冗余、接地、防静电一、系统概述现代的数据中心机房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扩容容易,维护简便,容错力强,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
数据中心机房是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各个业务提供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而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是这基础工程的心脏和大动脉,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能够保障其它系统发挥作用和核心业务正常运行。
系统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各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设计标准数据中心有专门的设计标准,全球第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标准TIA-942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是2005年4月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的。
国内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也是综合国外标准以及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做出的,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也于2008年l1月12日发布,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设计一个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根据用户重要性和业主对数据中心可靠性、安全性等的具体需求,确定机房等级.再按照相应等级确定适合的供配电系统。
国内的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满足国内规范的要求。
GB 50174—2008中关于数据中心的分级规定如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
数据中心发电机组的选择标准

数据中心发电机组的选择标准数据中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发电机组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因其稳定、可靠等性能优势而备受关注。
在选择发电机组时,需根据其特性和技术指标来确定具体的选择标准。
本文将介绍发电机组的选择标准,以帮助数据中心运营商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备用电源。
一、功率数据中心的发电机组需要具备足够的功率来支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在确定发电机组的功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数据中心容量。
发电机组的功率应与数据中心的容量相匹配,一般来说,数据中心容量的三分之一即为发电机组的功率。
2. 负载变化。
数据中心的负载变化相对比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具备一定过载能力的发电机组,以避免在负载变化较大时出现故障。
二、燃料类型发电机组的燃料类型决定了其运行成本和可持续性。
常见的发电机燃料类型有柴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在选择燃料类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燃料成本。
柴油燃料价格较高,但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
2. 燃料可靠性。
在燃料供应不足或供应中断的情况下,柴油燃料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更加可靠。
三、噪音水平发电机组在运转时会产生噪音,需要考虑其噪音水平是否符合数据中心运营的要求。
发电机组噪音水平的标准一般由政府法规和行业标准规定。
在选择发电机组时,需要选择具备低噪音水平的型号。
四、维护成本发电机组的维护成本包括定期维修费用、运行耗材费用等。
在选择发电机组时,需要选择具备低维护成本的型号。
一般来说,品牌、设备品质等都会影响维护成本的高低。
五、自动化程度发电机组的自动化程度主要表现在自动开关、远程监控和故障自诊等方面。
发电机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能够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因此,在选择发电机组时,需考虑型号具有自动化程度的情况。
六、可靠性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是数据中心运营稳定的前提。
在选择发电机组时,需要考虑其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可靠性包括发电机组的故障率、维修时间等方面,因此在选择型号的时候需要参考同类产品的使用情况、品牌声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组燃油供给系统一、总述1、引用标准供油系统至少符合以下技术标准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 042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技术规范》SH30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2、油罐、油箱设计要求(1)油罐设计寿命:50年;外型材料:钢板 20R 厚度≥6mm钢板标准 GB6654;箱体焊缝处及管接头应无漏油渗油现象;无损检测:检测标准 JB/T 4730;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比例≥10%;合格级别Ⅲ;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介质:柴油;箱内进油口设置散油板及过滤器;箱体上盖保证开启自如;油箱底座有与地面加固的地脚螺栓孔;各管路安装为内藏式;实际装油量15立方米,装量系数0.9;油罐的通气管设计在系统的最高点,其尺寸与供油管匹配,并设置防尘装置;回油管连接,不超过机组进油泵的吸收能力;安装不锈钢电接点液位传感器,监测液位的低位、高位、超高位,超低液位时报警,开启电磁阀、进油泵;高位关电磁阀、高液位时,关闭进油泵;超高液位时,开启紧急卸油泵,并告警;具有手动、自动控制功能;油位测量管引至距最低处距油罐底部小于40mm处,吸油管接至距油罐底部75mm处。
(2)油箱设计寿命:30年;外型材料:钢板 20R 厚度≥3.1mm钢板标准 GB6654;箱体焊缝处及管接头应无漏油渗油现象;无损检测:检测标准 JB/T 4730;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比例≥10%;合格级别Ⅲ;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阀门选用球形不锈钢阀;介质:柴油;为利于清洗油污,箱底为斜面;箱内进油口设置散油板及过滤器;箱体上盖保证开启自如;油箱底座有与地面加固的地脚螺栓孔;各管路安装为内藏式;实际装油量1立方米,装量系数0.9;燃油箱的通气管设计在系统的最高点,其尺寸与供油管匹配,并设置防尘装置;燃油箱的安装高度适合发电机组的要求;回油管连接,不超过机组进油泵的吸收能力;安装不锈钢电接点液位传感器,监测液位的低位、高位、超高位,超低液位时报警,开启电磁阀、进油泵;高位关电磁阀、高液位时,关闭进油泵;超高液位时,开启紧急卸油泵,并告警;具有手动、自动控制功能;室内燃油箱在正常情况下,当油位处于低位(25%)时,油泵自动启动由地下油罐向燃油箱注油;当油位高于设定位(75%)时,能使油泵自动停止,且油管内柴油能排至地下储油罐;当遇事故告警信号时,启动燃油箱排油阀,将燃油箱及油管内的柴油排至地下储油罐;当油箱油位高于溢油管上沿时,可使燃油箱多余的柴油自动流回室外地下储油罐。
3、管路管径•进油管 Dg50(mm)•供油管 Dg32(mm)•溢油管 Dg50(mm)•回油管 Dg32(mm)•排污管 Dg50(mm)•通气管 Dg80(mm)4、设计说明(1)安装不锈钢传感器和光带位指示器一套,实时显示地下油罐液位;(2)人孔井盖装有供油管、回油管、输油管、量油管、通气管。
其中通气管上装有阻火器和呼吸器;(3)需设置防水探测告警装置,并设置防水设施;(4)输油管线采用无缝钢管,地下管线采取焊接,输油管线埋地时深于0.5米,避免气温高时管线产生气阻,亦避免气温寒冷时造成柴油凝固,影响正常输油;(5)油罐进出输油管线均进行封堵,避免进水;(6)油罐设置通气管,通气管管口设置在距地面不小于2.5m处,并加装阻火器和防雨等防护设施;(7)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小于80mm且安装阻火器;(8)油泵设有超压安全保护设施。
5、燃油管道做法所有油管采用无缝钢管;所有油管均坡向地下油罐,坡度不小于2‰;室外油管埋地敷设;埋深在冻土层以下;管道四周应填沙;油管表面使用加强级石油沥青做防腐处理,防腐按照《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 0420进行;阀门采用碳钢法兰球阀,法兰密封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所有管道连接除阀门处外,均采用焊接方式。
公称直径DN≤25mm可采用气焊,其余采用手工电弧焊。
所有焊缝均采用氩弧焊打底;室内油管敷设在地沟内,地沟内填沙;燃油管路做混凝土保护,或做混凝土防渗漏处理;燃油管道阀门安装前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试验介质为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5倍,试验时间不小于5min,以壳体及填料无渗漏为合格;密封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渗漏为合格;管道穿墙、基础及楼板设套管,套管做到不限制管道的热伸缩位移,管道安装完毕后,套管与管道的间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燃油管道设有可靠的接地接点设施,做到防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小于100Ω;管道试压按照《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要求进行;管道试压采用压缩空气;管道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试验时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常和泄露,继续按照试验压力地10%逐级升高压力,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
在试验压力稳压十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停压时间以查漏需要而定,以发泡剂检查不泄漏,压力不降为合格。
本工程燃油管道的设计压力为0.4MPa;燃油管道在压力试验合格后,应进行泄漏性试验,试验介质采用压缩空气,泄漏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待管道内气体温度与周围大气温度相同,稳压24h。
泄漏性试验重点检查焊缝、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以发泡剂检察不泄漏、压力不降为合格。
6、设备及管道的刷漆涂色设备、管道的刷漆应符合国标《工业设备、管道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油箱、平台、扶梯、护栏、支吊架、管道、设备等金属部件或构件,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后,均刷防锈漆两道。
平台、扶梯、护栏、支吊架刷两道防锈漆后,刷银粉调和漆两道。
油箱外壁刷银粉调和漆两道。
管道表面按介质种类涂刷基本色漆和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及油管的安全色、安全标志。
7、燃油系统自控及配电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自控系统的设计及细化设计,并负责信号传输线缆布放、向集中管理平台提供自控信号、配合调试验收。
地下油罐配有液位显示和警报器并远传至锅炉房。
每个日用油箱均加装液位计。
日用油箱超低液位时报警,任意机组低油位时开启电磁阀、开泵,高位关电磁阀、所有机组高液位时停泵,超高液位时停泵并告警。
所有油泵的运转信号、油箱和油罐的液位信号、供油管的压力信号能够远传至控制室。
紧急情况下,能够远程开启通向地下油罐的紧急泄油阀和回油泵。
燃油系统的自控系统及配电的安装、验收按照《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进行。
仪表或传感器线路采用BTTVZ重载铜芯钢护套PVC外套矿物绝缘耐火电缆,在油罐操作井与控制室之间敷设时,可直埋或穿管保护,直埋时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的两端接地;穿管敷设时管道的两端接地。
电线管穿墙、基础及楼板将设套管,安装完毕后,套管与管道的间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
二、燃油系统典型的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系统包括主燃油箱(罐)、燃油管、辅助油泵、日用油箱等,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的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系统1.发动机回油管2.日用油箱通风孔3.日用油箱4.辅助油泵5.日用油箱排放口6.燃油位传感器7.供油管,由日用油箱至发动机8.供油管,由主油箱到日用油箱9.溢流管10.进油底阀11.主油箱(罐)12.通风管13.加油口对T3和T4数据中心来说,特别的地方在于,柴油发电机组必须按作为数据中心主电源来考虑,具备并行维护/容错能力。
相应地,燃油系统也必须具备并行维护/容错能力。
燃油系统中,日用油箱以及从日用油箱至发动机管线,均为每台机组单独配置一组,可以与机组视同为一个黑匣子,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从主油罐到各个机组日用油箱的输送通道,同样需要具备并行维护/容错能力。
1、主燃油箱(罐)柴油发电机组系统油箱(罐)均采用常压油箱(罐)。
通常,一个油箱必须具备如下功能:•储存燃油:油箱(罐)必须能储存一定量的燃油,避免泄漏,并尽可能减少挥发;•加油:油箱必须允许安全的加入燃油;•通气:所有的油箱均要保持通风良好,以便油箱内空气及其他气体能散入大气;•泵油:系统应能将燃油输送到次级油箱或发动机;•型式:从型式上看,典型的柴油发电机组系统配套主油箱(罐)可以是集装箱型,圆球型,以及卧式圆柱型。
图2 卧式圆柱型油罐容量:《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以及ANSI/TIA-942均提出了柴油发电机组燃油储存量的要求,根据数据中心等级不同,由8~96小时不等。
当按基本功率(PRP)来选择机组时,单台机组的燃油消耗应按照75%基本功率(PRP)下燃油消耗量来计算;当按持续功率(COP)来选择机组时,则可按持续功率100%负载率下燃油消耗量进行计算。
即使发电机组按N+x配备,计算燃油总容量时,也只按N台机组所需油量计算。
卧式油罐一般容积不宜超过100立方米,考虑运输方便,通常建议单个罐体容量不大于50立方米。
柴油如果储存时间超过一年,柴油品质就会恶化,因此用户需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实际储油量,同时考虑与供油企业建立定期更换机制。
2、燃油管绝对不可用燃油管或其安装卡箍来做电气设备接地。
•油管类型:柴油油管路应采用黑铁管、钢管或铜管。
严禁使用镀锌管。
柴油可以和镀锌管发生反应,产生沉积物,堵塞油滤,并导致油泵和喷嘴故障。
采用软管的地方,应保证该软管是适用于柴油的。
•管径:在管道压力降为最大允许值(1psi(6.9kPa) )内,并能输送足够的油量的前提下,燃油管尺寸应尽可能的小。
采用过大的燃油管会增加空气吸入的机会,且在系统启动时,燃油泵有因为干转而损坏的危险。
•软连接:与发动机连接部分必须采用软管,且软管长度不应小于6英寸(15.3cm)。
•回油管:柴油发动机至少需要两条燃油管:进油管及至少一条从喷油嘴出来的回油管。
送往喷嘴的燃油总是多于发动机实际喷油量,多余的部分就必须送回燃油箱。
回油管的尺寸应与进油管一样,并尽可能短、直,以便燃油可由重力作用回到油箱。
•回油可送至日用油箱或主油箱。
回油口应尽可能远离进油管的吸油口,以免空气进入,并防止热的回油直接又进入进油管。
如果回油是接到日用油箱,请注意日用油箱容量要求。
某些项目中,可能很难或不方便将回油管布置成让燃油能靠重力流动,那么在设计回油管路上有静压的燃油系统前,应取得发动机供应商的认可。
3、日用油箱日用油箱应尽可能地靠近发动机,以便发动机输油泵易于地抽取燃油,并可方便地连接发动机回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