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分析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山五壮士教案分析,欢迎大家参考!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学列小标题。
3、紧扣壮士展开阅读,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
教学重难点:紧扣壮士,走近英雄,了解英雄,感受英雄的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卢沟桥事变爆发,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八年来,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
仅南京,六个星期内,就残害了30万同胞;他们还在东北建立了“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手段极其残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其中有一场战斗,给当时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2、播放视频。
3、这场战斗就发生河北省保定区的狼牙山,而参加战斗的仅有五个人,它们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一、审题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
2、知道什么样的人称为“壮士”吗?出示课件,壮士:勇敢而豪壮的人。
3、“壮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
(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
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时,荆轲边走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在狼牙山久久萦绕…两千年过去了,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向敌人屈服过,这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曾染过英雄的鲜血!4、同学们,打开课本,用心朗读这个悲壮的故事吧!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注意读懂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第一组词语:大举进犯、横七竖八、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第二组词语:全神贯注、昂首挺胸、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3、你发现两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写谁吗?是啊,词语也有感情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集体备课教案:Unit8 P4

课题课时Period4Reading教学目标语言技能说: 生能利用关键词所给提示口头概括文章。
读: 通过阅读一篇关于乡村音乐的文章来锻炼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培养经常“回过头总结”和反思以及记要点的阅读习惯,学会缩写文章。
语言知识词汇:1.理解:million2.熟练运用:forever, abroad, fan, actually, modern, belong, success,beauty,laughter, records功能:培养在阅读时长反思总结的阅读技巧。
话题:音乐情感态度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开阔眼界,了解一种著名的音乐类型。
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学会推理和判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2.调控策略: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边读边抓关键要点的阅读技巧;文化意识了解乡村音乐的起源地、特点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速读,略读等阅读技巧,理解有关乡村音乐的文章。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培养记要点的阅读习惯,缩写文章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幻灯板书设计 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 sland yet?Period4 Readingforever, successabroad, beautyfan, recordsactually, laughtermodern,belong, , ,,教后反思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我从中领悟到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那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我要以此作为我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Teaching ProcedureStages/Timing Step1 Leading- in Step2 PresentationTeach ers’ activitiesTeacher leads in the topic ofcountry music with the song of“Country Road”T: I am sure, you will love thesong.T: The song is “Country Road”.What do you think of it?T: Which do you think“country ”mean? (Show 2 picturesand make the Ss to choose)T: Great! The song is a kind ofcountry music.Teacher int roduces the countrymusic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T: Where is country mu sic from?T: In fact, it’s from (show a mapof America.)T: Right. Country music often tellsus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thing in life?T: Very good.(show a picture oflaughters) I think laughter is thebest.Then teach other new words in thesame way.T: Country road is very popular.The singer sold more than7,000,000 records. Do you knowStudents’ activitiesSs enjoy the songbefore class.S1: I t’s beautiful.S2: It’s …S3: Not the city.S4: Countryside.Ss learn the newwords beforereading.S1: From China.S2: the southernstates of America.S1: Friends.S2: Sunshine.S3: Family.S4:…MethodologyStep3 Reading how to read the number?1.Before readingGet the Ss to predict the main ideaof the passage.T: We know much about thecountry music. How about Sarah?She wrote a passage –A Country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Forever .Guess what the passageis about.2.Fast reading.Get the Ss to read a passagequickly and answer a generalquestion.Q: What made Sarah think abouther fam ily and friends?3.Careful readingGet the Ss to read the passageagain and underline the mainideas. Then use the underlined textto write short answers to thequestions below.(1)First paragraphWho is Sarah?Where is she from?What does she like?(2)Second paragraphWhat is country music?What is country music about?(3)Third paragraphWhat i s Sarah’s dream?Who is Garth Brooks?4. Find out the key phrases.在国外学习自从……现代生活成功的重要性Ss: 7 million.Ss guess the mainidea according to thetitle.Ss read quickly andfind the answer.S1: A song full offeelings aboutreturning home onthe radio.Ss read each paracare fully and findthe answer to eachquestion.S1: a kind of musicfrom ….Ss read and find outthe key word in theStep4 Homework 互相信任自然之美5.After reading.Get the Ss to say something aboutthe country music and Sarah andher dream with some tips.Eg:6.Let’s write.Get the Ss to write down thesummary of the passage with thehelp of some tips.1.Read the passage.2.Finish WB 23.Review the lesson.4.Learn to summarize apassage after class.passage.Ss try to organize thesentences tointroduce.Ss write a summarywith the help of theteacher.Saraha fanfight with herfamily。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终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终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旧闻拾遗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教师提问: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3.旧闻拾遗2:《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
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4.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5.问题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提示: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6.图片展示:展示陈独秀照片和《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
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1.材料展示:材料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2.教师提问: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还有哪些主张?(学生讨论)3.教师总结: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
小学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优秀3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优秀3篇)小学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是语文S版六年制小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首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作者看祖国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赞美了祖国土地的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分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能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指导朗读、利用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引导学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国的雄伟和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每一小节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情感态度目标1、以问题为线索,理解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现在应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建设祖国。
三、说教学对象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时边读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读、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情感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达到情感升华”。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第八册全册教案

Step 4 Practice课件呈现Listen and say部分的对话,
学生看图跟读。小组内练习,分组表演。A: Wha dog,please. A: How much is it? B: It’s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five cents. Step Ⅳ Development Make a fast food restaurant把讲台布置成快餐店的柜台,并请程度较好的学生来扮演顾客,教师扮演服务员,进行一个简单的表演。最后鼓励学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景短剧的表演。(设计意图:通过Make a fast food restaurant情景练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英语,增强对所学英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Step 2: Leading in
T: Now I feel hungry and thirsty. I want something to eat and drink.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出示许多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食物和饮料,并板书在黑板上)
How much is it?
It’s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 –five cents。
教学准备:CO-ROM,点读笔,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或
即时反馈
Step1.Warming up
(1)课前播放学生以前学过的英文儿歌渲染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
(2)Say “Hello” to the children and talk about some interesting experience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太平洋的来客教案

太平洋的来客教案太平洋的来客教案1一、教学要求1、认识、会写“潮、坝、虹、喷、滚、咆、哮、涛、汹、喇、叭、岳12个生字。
理解“溯江、喷雪滚玉、咆哮、天坍地陷、汹涌”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太平洋的来客”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太平洋的来客”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爱吗?哪些地方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色,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深情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谁听出来了,这是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l)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作好标记,或联系上下文体会。
(3)同桌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轮读并用生字组成的词语说句子。
重点指导:“潮”是翘舌音;“虹、汹”是后鼻音;“喷”是前鼻音;“喇”应读准边音1 。
这一组生字大多为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
在记忆时亦可采用形近字辨析的方法,如“嘲一潮”‘浊一虹”" ‘跑一咆”“教一哮”“趴一叭”;也可以将生字归类识字,如“咆一哮一喷一喇一叭”。
(4)齐读生字,交流反馈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书写生字。
(写字三步法:一读、二写、三比)(三)再读课文,感知深化1、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
3、全班交流,指名选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探究感悟1、自由读课文开头和结尾部分,想一想“太平洋的来客”指的是什么?(l)(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你明白“太平洋的来客”指的是谁吗?(钱塘江大潮)(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这位神秘的“太平洋的来客”。
《小螺号》音乐教案设计3篇

《小螺号》音乐教案设计篇1一、说教材《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二段体儿童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乐段曲调规整,描绘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优美,抒发了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
2、通过学唱歌曲《小螺号》,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波音、滑音记号的掌握和运用。
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学设想首先我来说说教学设想,本课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设计了“找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个环节,构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乐课堂。
在这堂动听的音乐课中,我采取了手势引导法、视听法、体验感受法,通过这些方法营造让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将知识融于音乐,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
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接着来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合作法、自主创编法,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一)找海螺1、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音乐《小螺号》,学生律动。
通过课前音乐创设音乐氛围,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同学们,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勇敢的海鸥,当然还有漂亮的贝壳和海螺。
你见过海螺吗?学生:有,没有2、师:下面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一起到海边看看美丽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乐,出示海螺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认识漂亮的海螺,为歌曲情绪做好铺垫。
3、师:这些海螺,有蓝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可好看了。
你听,他吹起来了师范唱:“茫茫的海滩……宽阔的大海边传来了海螺的回声,请你们来扮演海螺的回声吧。
师范唱,生扮演回声。
《小数的性质》教案

《小数的性质》教案《小数的性质》教案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117-118页例1-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四1-6题。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
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1、研究小数的性质(1)(板书“1”)师:在“1”的末尾依次添上1个“0”、2个“0”,数的大小变化了吗?怎么变?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1( )=10( )=100( )得出: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师:0.1、0.10、0.100是否相等?为什么?(板书:0.1=0.10=0.100)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2)出示:0.4元、0.5、0.05、0.40元4.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 3白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丰富情感体验,激趣导入1、掌握第四单元学习目标。
2、今天,老师先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动物,猜猜看它是谁。
猜谜、朗诵诗歌导入。
3、课件出示鹅活动的画面,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4、揭示课题:这白鹅如此可爱,所以人们喜欢它;骆宾王歌咏它;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老爷爷更是用画笔和生动的语言赞美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白鹅》。
二、诵读全文内容,整体感知1、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了解预习课文情况,初读课文。
引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用简练的话概括内容。
如“头颈、引吭、净角、奢侈、譬如、窥伺、供养不周”较难读,尤其要读准。
提醒历与厉、侍与待的区别,餐、脾的写法。
3、出示词语“头颈、高傲、郑重、厉声、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饮水、侍候、脾气、蹲着、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读词语,画词语,有你不懂得词语吗?4、谈谈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特点。
从叫声、步态、吃相这几方面来表现。
5、品读第l、2自然段。
(1)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
)(2)想想刚才看过的画面,看看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才好?试着练练,还可以边练边做做动作。
(3)生练读。
指名读。
师激趣引导再读: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
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画面边再读读。
(4)读到这里,同学们再想想,这“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又包括哪些丰富的内涵?人家说你高傲你愿意吗?那作者是不是讨厌白鹅?(反语,是褒义,是在夸白鹅高贵、神气、派头十足、威风八面等。
)6、联系上下文,体会第2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
)7、联系上下文理出如下思路。
白鹅姿态|高傲/|\叫声步态吃相三、多种形式品读,体会“高傲”(一)品读“叫声”部分。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表现鹅叫声高傲的句子,再想想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2、师生交流,知道鹅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它音调的“严肃郑重”上。
3、理解“严肃郑重”的具体表现。
4、如果是人,想象它“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
(这是谁呀?我从来没见过你,别再往前走了!) .(干什么的?报上名来!否则休想过了我这鹅管家的关!)(篱笆外是什么人?你最好不要靠近我家,我可是非常厉害的鹅卫士!)5、再读体会。
(二)品读“步态”部分。
6、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鹅步态高傲的句子,再想想步态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步态从容,大模大样,像净角出场。
)7、理解什么是“净角”。
先说说,再出示课件请学生直观感受。
8、老师很想从大家的朗读中看到一只只步态高傲的白鹅向我走来,愿意试试吗?9、生趣味盎然地练读。
10、指名读,可做相机指导。
11、小结,评价。
四、总结:白鹅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傲,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
第二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从鹅的叫声和步态中已经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那白鹅的吃相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看看。
第二课时一、巩固练习,导入新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白鹅“叫声”和“步态”的高傲,已经是很有趣了,但吃相这部分写得更有意思,说真的,每次读到这部分时,老师总忍不住想笑,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其实作者也一样,要不他怎么会在这部分第一句话就写“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
二、精读“吃相”部分1、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勾画出鹅吃饭时令人发笑的词句,然后再读读。
(1)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提炼鹅吃饭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的做法。
(2)什么是“三眼一板”?(就是吃饭时很条理,有规律,还很认真。
)(3)条理和板眼有什么关系?(板眼指的是我国民乐中的节拍。
三眼一板相当于我们音乐课上学过的四四拍,就是“强一弱一弱一弱”。
) ,(4)那么,“一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三眼”又指什么?(“一板”指吃一口饭。
“三眼”指喝一口水,再吃一口泥,吃一口草。
)(5)引导体会:这鹅就这样一丝不苟地“饭一水一泥一草…‘饭一水一泥一草”从不更改。
好笑吧。
大家再读读这句。
(6)过渡:连附近的狗都摸透了它的脾气,才引出了后面的狗常偷鹅饭吃,人常得侍候它吃饭的趣事。
2.自由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鹅“高傲”的地方。
(1)给充足的时间进行边读边找的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3)对比“堂倌…‘老爷”的异同来体会鹅的高傲。
(4)想象作者“站着侍候”时,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脸上会是笑嘻嘻的表情。
)(你吃饭可真是有意思!你不知道狗在旁边窥伺吗?)(就喜欢你这“坚持原则”的样子,你好好吃吧,我可爱的鹅老爷!)(5)再读体会。
(6)什么叫“窥伺”?有哪些具体表现?(7)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体验一下“窥伺”的感觉。
(8)把体会到的感觉带入朗读中表现出来。
(9)以老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该死的狗,谁让你偷吃我的饭?)(讨厌的狗,偷吃人家东西,算什么英雄!)(气死我了!竟然把我的饭全都偷吃光了,再让我捉到,看我不收拾你!)(还有你们这些人,怎么伺候我鹅老爷吃饭的?连饭也看不住,真是的,添饭呐!快呀!)(10)指导反复朗读相关语句。
(注意指导读出鹅和狗的对比语气)3、自由读第7自然段,重点体会“架子十足”。
4、将最后两个自然段充分诵读后试着进行转述创造读。
(把鹅吃饭时得有人伺候的趣事讲给同学听。
对于课文内容可加可减。
)三、前后联系课文,感悟学法1、作者是怎样写好“高傲”这一特点的?读读相关段落。
(抓住特点,通过事例写具体)2、从整体上再次体会第2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3、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句子,读读,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表面说不喜欢,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受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反语)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把鹅当作人来写)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4、引导学生总结不断地“观察——发现”是写好动物,乃至于学好语文的一个好办法。
四、背诵喜欢部分,积累语言.五、引导课外观察,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完成练习册。
2、引导进行课外观察,试用“观察一发现”的写法,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写出来,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3、继续搜集阅读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存。
板书设计:13.白鹅姿态|高傲/|\叫声步态吃相严肃郑重大模大样一丝不苟《14白公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步骤:一、对比导入1、出示图画(丰子恺画的白鹅),同学们,我们已经对这只白鹅不陌生了,谁来说说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有怎样的特点?2、出示图画(《白公鹅》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这只白鹅是什么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两幅图描绘出白鹅的不同形象,不同的作家对白鹅也会有不一样的描写。
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鹅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来认识这只白公鹅。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读提示:边读边动笔,画出要求认读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标出不懂的词语,把课文读通;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词腔调掂量涟漪无忧无虑属于主宰(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
3、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公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耀武扬威)的大公鹅(威风凛凛)的大公鹅(派头十足)的大公鹅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高傲的)白鹅三、对比阅读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1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1)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2)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①每一步动作②走泥泞路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
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比。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1)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2)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3)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强占地盘。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总的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4、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四、领悟方法1、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特点写具体。
2、两位作家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结合具体的句子感受异同。
)相同之处:(1)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非常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
(3)都善于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1)语言风格不同。
如前者把鹅称作“鹅老爷”,后者说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读来给人以不同的形象感。
(2)叙述的语气不同。
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
五、拓展阅读《白公鹅》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