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与教育

青少年药物滥用预防与教育药物滥用在青少年群体中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预防与教育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教育措施,以期有效应对这个问题。
一、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青少年通常处于成长与探索的阶段,对陌生事物充满好奇。
药物作为一种新颖的体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2.社交压力与同伴影响:同伴关系在青少年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身边的同伴涉足药物滥用,青少年可能因为追求归属感而加入其中。
3.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家庭失调、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成员滥用药物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预防与教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与教育措施,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基石。
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关系中树立正确的权威性,并提供正确的药物知识和预防意识。
2.学校教育: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在预防与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校应该加强对药物滥用的教育,包括提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评估风险、培养适应性的抵抗力等。
3.社区参与: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参与对预防与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社区可以举办药物滥用预防讲座、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增强青少年的社区认同感。
4.定期筛查与干预:学校和社区应该定期进行药物滥用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医疗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提供药物滥用的治疗和康复支持。
5.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艺术创造等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成绩优秀,但在进入高中后,他开始滥用毒品。
经过调查发现,小明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家庭缺乏有效的陪伴和支持。
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因素与预防措施

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因素与预防措施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因素与预防措施药物滥用是当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家庭环境在青少年药物滥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探讨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问题。
一、家庭因素1.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对青少年药物滥用有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单亲家庭或家庭分离、矛盾紧张的环境中更容易涉足药物滥用。
这是因为家庭结构不稳定容易导致青少年情感的缺失和心理的不稳定,从而诱发对药物的依赖。
2.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塑造青少年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父母过于宽容或过于严厉,都有可能导致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产生障碍,并使得青少年选择药物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包括温暖亲和的家庭氛围、合理的规矩要求和父母的关爱与尊重是预防药物滥用的重要措施。
3. 家庭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重要环节。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畅、隔阂重,青少年往往会选择以滥用药物来获取情感的寄托和逃避现实。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培养家庭归属感,使得青少年能够得到关心和支持,从而减少药物滥用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充分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
家庭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提供健康的情感支持。
2. 提供娱乐和艺术活动青少年在药物滥用问题出现之前,通常会出现空虚、无聊等问题。
在家庭中提供娱乐和艺术活动是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娱乐和艺术活动,可以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3. 加强监督与教育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行为变化,并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教育。
这包括了解青少年的朋友圈子、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加强监督与教育,可以发现问题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青少年远离药物滥用的危险。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研究报告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研究报告近年来,药物滥用成为困扰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群的影响更为严重。
青少年处于关键的生长与发育阶段,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对其大脑发育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探究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并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药物滥用的定义和类型药物滥用是指在非医疗指导下、超出正常剂量和频率使用药物的行为。
常见的药物滥用类型包括违法药物(如大麻、可卡因等)和非法使用处方药物(如镇痛药、镇静药等)。
二、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通路发育受损:药物滥用会干扰大脑的神经通路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思维、情绪调控等方面的能力。
2. 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药物滥用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使其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3. 情绪和心理问题加重:药物滥用可能增加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风险,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大脑结构改变: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导致青少年大脑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进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三、预防药物滥用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青少年的药物滥用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区活动,向青少年传达药物滥用的危害性和后果,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
2. 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他们有安全感,从而减少药物滥用的风险。
3. 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学校应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提供药物滥用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各界也应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4. 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药物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的接触机会。
四、结论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大脑的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教育宣传、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等多重手段并举,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药物滥用

青少年药物滥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愈发突出。
在当今社会,一些失衡的心理、亲子关系不和谐、个人成长中的压力和社会对个体的不断要求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通过药物来缓解和逃避现实中的痛苦和压力。
青少年药物滥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也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一、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药物的滥用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药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毒品、壮阳药、安眠药、镇痛药、兴奋剂等,这些药物都会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青春期正是生命中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处于快速发育中,药物的滥用会给健康和成长带来许多隐患。
例如,过量使用镇痛药会干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对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器官带来潜在危害。
而使用兴奋剂会造成心脏负担过度和血压过高等问题,甚至容易导致中风和突发心脏病。
另外,使用药物还会对青少年的思维和学习带来影响,降低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导致成绩下降,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此外,药物的滥用也会给青少年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青少年通过药物来摆脱不愉快的情绪,但药物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健康问题。
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人格和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使得青少年变得消沉、烦躁、暴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对亲朋好友产生抵触和疏离,与社会脱离联系。
二、青少年药物滥用原因的探讨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具有多方面的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他们的叛逆心理、个人情感和性格特点等;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人际交往、校园文化等;另外,环境因素也会对青少年药物滥用产生重要影响,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区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在药物滥用原因的探讨中,家庭教育方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后续生活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否与孩子坦诚沟通、是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给孩子充分的关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防治教育

教育活动。
学校层面
学校应将青少年药物滥用防治教育纳 入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 师资培训和教育资源的整合。
社会层面
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应积极参与青 少年药物滥用防治教育工作,营造良 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防 治教育
汇报人:XX
2024-01-24
目录
• 药物滥用现状及危害 • 药物滥用成因分析 • 防治策略与措施 • 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药物滥用现状及危害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
青少年药物滥用比例逐年上升,涉及的药物种类 01 越来越多。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滥用现象严重,部分青少年通 02 过网络等渠道非法获取药物。
应对策略
建立健全青少年药物滥用防治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 系,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合作,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 辅导等。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政府层面
政府应加强对青少年药物滥用防治教 育的领导和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推 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层面
提高家长监护意识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管理 ,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 现,及时发现并制止不良行为。
加强家庭禁毒教育
家长应引导孩子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育孩子远离毒品,树立正确
的家庭禁毒观念。
建立家庭沟通机制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 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 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面临
案例三
某家庭发现孩子出现药物滥用迹象后,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成功帮助孩子戒除药物依赖,重 返健康生活。
青少年药物滥用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话题——药物滥用。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警钟长鸣,远离毒品,健康生活!一、药物滥用现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1. 药物滥用人群呈低龄化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药物滥用人群的平均年龄仅为15岁左右。
2. 药物滥用种类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外,新型毒品如K粉、摇头丸等也在青少年中流行。
3. 药物滥用原因复杂。
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导致青少年药物滥用。
二、药物滥用危害青少年药物滥用不仅危害个人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药物滥用的一些主要危害:1. 身体健康受损。
药物滥用会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2. 心理健康受损。
药物滥用会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易怒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3. 学习生活受影响。
药物滥用会使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导致辍学。
4. 家庭关系破裂。
青少年药物滥用往往会导致家庭矛盾加剧,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5. 社会秩序受损。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威胁。
三、预防药物滥用措施为了遏制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我们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家庭教育。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同时,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抵制毒品的能力。
2. 学校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提高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3. 社会宣传。
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营造全民抵制毒品的社会氛围。
药物滥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药物滥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引言药物滥用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且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来说,其影响更加深远。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探讨药物滥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滥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1.1 身体影响药物滥用不仅对青少年的生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长期的药物滥用会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
这些身体影响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1.2 心理影响药物滥用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杀倾向。
此外,药物滥用还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违法行为等,进一步损害其心理健康。
1.3 社会影响药物滥用还会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与家人、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导致青少年在社会中边缘化。
这种社会影响会进一步加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二、导致青少年滥用药物的原因2.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中是否存在药物滥用行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药物滥用行为。
例如,家庭中存在药物滥用的成员,青少年很容易受其影响而产生药物滥用的行为。
2.2 同伴压力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和关注。
同伴之间存在的药物滥用行为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参与药物滥用。
2.3 学业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这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些青少年为了减轻学业压力和寻求刺激,选择滥用药物。
三、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问题的措施3.1 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父母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及时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增强他们拒绝诱惑的能力。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青少年的用药问题,近来,药物滥用低龄化,特别是青少年身上问题比较严重。
滥用药物,就算治好了病,也会使身体每况愈下,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改善目前青少年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预防措施1.引言近年来,药物滥用的多元化和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容易被各种因素影响。
而青少年的药物滥用行为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和抑郁、自杀意图与自杀尝试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了解青少年的药物滥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年龄≤20岁者占10.6%,21~30岁者占49.4%,提示药物滥用者存在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且以无业、低学历、未婚男性为主。
而国外的研究也显示,药物滥用以18~25岁的青少年为主。
调查显示,青少年除吸烟、饮酒外成瘾物质使用率为1.85%~23.4%。
广东省12~19岁学生中,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镇静类药物的学生分别有7.5%和4.8%。
我国西南某省13.5%的学生曾有过吸毒行为,其中有40.9%的工读学生和2.5%的普通中学生曾使用过毒品。
南通市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者占3.6%,曾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者占11.7%。
2014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九~十二年级学生有23.4%曾使用过非法药物;美国的全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2~17 岁青少年中有15.1%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滥用和依赖行为。
国外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行为发生率为6.2%~20.0%;而我国也出现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止咳水”和复方甘草片等精神活性药物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18T16:46:41.5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包雪梅[导读]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烟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山东省烟台市 26467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青少年的用药问题,近来,药物滥用低龄化,特别是青少年身上问题比较严重。
滥用药物,就算治好了病,也会使身体每况愈下,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
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改善目前青少年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预防措施1.引言
近年来,药物滥用的多元化和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容易被各种因素影响。
而青少年的药物滥用行为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和抑郁、自杀意图与自杀尝试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了解青少年的药物滥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
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年龄≤20岁者占10.6%,21~30岁者占49.4%,提示药物滥用者存在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且以无业、低学历、未婚男性为主。
而国外的研究也显示,药物滥用以18~25岁的青少年为主。
调查显示,青少年除吸烟、饮酒外成瘾物质使用率为1.85%~23.4%。
广东省12~19岁学生中,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镇静类药物的学生分别有7.5%和4.8%。
我国西南某省13.5%的学生曾有过吸毒行为,其中有40.9%的工读学生和 2.5%的普通中学生曾使用过毒品。
南通市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者占3.6%,曾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者占11.7%。
2014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九~十二年级学生有23.4%曾使用过非法药物;美国的全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2~17 岁青少年中有15.1%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滥用和依赖行为。
国外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行为发生率为6.2%~20.0%;而我国也出现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止咳水”和复方甘草片等精神活性药物的现象。
因合成毒品具有兴奋、致幻等特殊功效,被越来越多的药物滥用者喜爱和追捧,青少年合成毒品的滥用形势日益严峻。
在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中,合成毒品的滥用率为45.2%,且46.1%的滥用者开始滥用毒品年龄<25岁。
合成毒品会给大脑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还会导致打架、抢劫等暴力犯罪及自伤、自残、自杀等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3.1心理因素
研究显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主要包括好奇、追求欣快感和刺激等;而拥有以自我为中心、自觉孤独、抑郁、敌意、易冲动和情绪起伏较大等人格的青少年发生药物滥用的可能性会相应的增加。
青少年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缺乏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但又对自身的控制能力过于的自信,出于好奇、追求时髦、满足虚荣心或盲目的从众心理,易发生药物滥用行为。
学习、待业、失业及紧张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产生的压力,会使很多心理承受不足的青少年试图用成瘾性物质来麻痹自己,用这种消极、逃避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3.2认识程度和应对态度
调查发现,认为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或者非处方药不会危及健康或不清楚的中学生有34.33%,而认为非医疗目的使用药物无危害的中学生更有可能出现非医疗目的的用药行为,可见对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危险性的认知缺乏是引发非医疗目的药物使用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青少年防毒、反毒意识薄弱,对于药物滥用的危害没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更有甚者将药物滥用行为看成是一种很“潮”的表现,或认为能够瘦身、提升性能力等;而且青少年过分地高估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对抗毒瘾,导致盲目吸毒、成为“瘾君子”。
3.3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如不良的学校风气及同伴的药物滥用行为是致使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险因素。
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兴起,为青少年药物滥用提供了场所。
不良的学校风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恶劣,以及打架、吸毒等不良行为,会使青少年药物滥用行为的概率大幅增加。
同时,青少年强烈的从众心理使他们极易被同学和同伴等影响,一旦在同学或同伴中出现药物滥用行为,药物滥用行为就会迅速地扩张。
3.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有药物滥用史的家庭对药物滥用的容忍度和接受度明显高于没有药物滥用的家庭,因此父母或者家人中有药物滥用行为是导致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一个重要诱因;家庭关系矛盾突出者发生非医疗目的用药的行为是家庭和睦者的2.48倍。
因为家庭关系不好,青少年往往会选择通过药物来逃避现实或者缓解压力,增加了青少年的药物滥用率;研究也发现,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比双亲家庭更容易发生药物的滥用,因为家庭结构破裂,青少年得不到应用的关怀和照顾,也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下,选择了“嗑药”;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青少年发生药物滥用的几率就越低;最后,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过度的溺爱、过分的保护、或者是过分的严苛都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药物滥用,并且他们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所以,父母一定要采取一种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的药物滥用。
3.5吸烟、饮酒
研究显示,青少年吸烟率为 13.9% ~24.0%,4.7% ~ 11.6%的中学生在 13 岁前就尝试过吸烟;而青少年的饮酒率更高达33.2% ~68.9%,43.2%~ 47.6% 的学生初次饮酒年龄<13岁。
研究发现,目前有吸烟、饮酒行为的青少年,或曾有吸烟、饮酒经历的青少年,更易发生药物滥用。
4.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措施
政府、学校和家长均应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给予相当的重视,加强青少年关于药物滥用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
政府应对毒品严厉打击,并加强管理,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积极开展药物滥用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同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困难、疏导压力。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以身作则,尽量避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同时关注青少年学习、生活状况及药物滥用行为。
对于青少年来说,同伴的影响极大,因此家长、老师及青少年自身均应重视青少年的交友问题。
家长和老师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交友状况,及时提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使青少年学会如何谨慎交友。
青少年自身应当拒绝吸烟、喝酒等诱发药物滥用的高危因素,并尽量避免与有药物滥用行为的人为友。
5.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能否后继有人。
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共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青少年对药物滥用造成的危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正确、合理地用药,让祖国的花朵切实地沐浴在阳光之下!
参考文献:
[1]李兰,王乃博,余超,吴磊.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478-480
[2]丛敏超,鲍彦平,吕宪祥,刘志民.我国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调研[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5):386-393
[3]丛林,郭远达,隋晓峰.制约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发展的因素探讨[J].中国药事,2017,(5):46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