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肠癌伴肝转移的治疗问题

合集下载

直肠癌晚期转移肝脏生存期是多长?怎么治延长呢

直肠癌晚期转移肝脏生存期是多长?怎么治延长呢

直肠癌是发生在肠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很大,生活中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直肠癌晚期转移肝脏是一种严重的状况,癌细胞破坏了肝脏的健康组织,这种情况的生存期是不确定的,那么直肠癌晚期转移肝脏生存期是多长?大多数情况下,晚期直肠癌转移到肝脏的患者的生存期并不是很长。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案,其生存期可能会延长数月至一年左右。

然而,一些研究报告显示,部分患者可能会在接受治疗后长期生存。

此外,治疗直肠癌晚期转移肝脏的目标是减缓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有时,手术可以被用于去除部分肝脏组织,以控制肿瘤扩散。

放疗和化疗是其他治疗方法,它们可以帮助减缓癌症的进展,并缓解症状。

在直肠癌晚期的治疗中,放化疗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能够用于术后巩固治疗中,预防复发转移,单独作用于中晚期患者,也能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但众所周知,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和识别性,在杀死癌细胞时,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也会遭到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除了放化疗之外,中医在直肠癌的治疗中也会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虽然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还有助于减少其他治疗对身体的损害,缓解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直肠癌从患者整体出发,把扶正元气放在首位,注重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控制病情发展,抑制癌细胞的继续扩散转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坚持辨证施治,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其实质内涵是,抓住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虚、瘀、毒”三大机,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患者的全身状态出发,修复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改善气血循环障碍,以此纠正机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调动或激发自身的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和耐受力,从而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体会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体会

短篇报道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体会吴铁胜1,刘秀萍1,高梅 2(11铁力市第二中医院外科,黑龙江铁力152519;2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大肠癌细胞多循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

对有孤立性肝转移者,可在原发癌根治切除的同时,行相应的肝叶切除或楔形切除。

但如肝内转移灶超过2叶或多发转移,往往使癌灶不能清除。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上述患者行癌灶根治切除切除后,应用置入式药物注射系统(药泵),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2006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患者52例。

年龄45~68岁。

男34例,女18例。

其中,结肠癌38例,直肠癌14例,均发生肝转移,肝内转移灶最大918cm,最小2115cm。

45例为肝内多发转移,11例病灶超过2叶。

大肠原发癌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腺癌。

低分化19例,中分化25例,高分化8例。

112 手术方式(1)原发灶根治切除:右半结肠切除15例,左半结肠切除8例,横结肠切除11例,乙状结肠切除4例,D ix on术6例,H artmann术4例,M iles术4例;(2)肝内转移灶的处理:21例经胃右动脉向肝动脉置管注入碘化油410~510m L,11例经肝动脉插管注入碘化油410~510m L,12例动脉插管配合经直肠上静脉或乙状结肠静脉向肠系膜下静脉置管;(3)8例经门静脉向胃右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置管,药泵置于切口旁皮下。

术后用药:术后第3d起,经药泵给5-Fu12~15mg(kg d)-1,连续5d。

表阿霉素20m g (1d)丝裂霉素810mg(2d)。

同样剂量表阿霉素1次/月,5-Fu2次/月,连续3个月后,停药1~2个月,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及剂量。

给药后,注入100u/m L,肝素510m L,以维持导管通畅。

2 结果52例患者中,无围手术期死亡。

45例术后SG2 PT及SG OT升高,经1~2周治疗后恢复。

肝转移大肠癌的手术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肝转移大肠癌的手术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G yw k T , w t k S 4 ao si J 1as i ,Maai aJ u dr g R,e a.E pr nei e a t 1 xe ec h— i n
p t e s c in f r mea t t o o e t a c r a ay i o l ia ai r -e t o t sai c l re a c n e : n l ss f c i c l c o c l n
adp tol i r kfc r[ .S re ,19 ,1 7 37 1 n ah -gc i t s J ugr 9 4 16:0 -1 . o s a o 3 y
优于化疗或其他疗法 J 。影响肝转移大肠癌预后
的因素很 多 , 主要 因素为 原发灶 的病 理情况 、 手术 根
[ ]SheeJ Sa g R, h n o - f n e a.n i tr o rg 5 cel , tnl A edrHo nA,t Idc os f o f ma 1 a p n—iat eacr et nfr o r t eodr s J . ugr, os frhpt e co l e a scn a e[ ] S re s e i s i oeocl i y
a d Ef c c fRe e t He a e tmy f r R c re tL v r Mea t s s n f a y o p a p tc o o e u r n i e t sa资料, 肿瘤分化 程 度 、 移灶 数量 、 巴结 转移 、 移 发 生 时 间及 新 转 淋 转 辅助化疗对 13年生存率的影 响有显著差异 , 、 而性 别、 发病年龄 、 原发肿瘤部位 、 浸润程度 、 转移灶大小 对 13年生存率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 、 与文献报道相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治疗;进展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40%~50%的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器官。

25%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即伴有肝转移,另有25%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1],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结直肠癌伴肝脏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疗法,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手段,多项研究表明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4%~38%,中位生存期28~4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2-3]。

1.1 适应证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适应证:①患者心肺功能等一般情况允许,能够耐受手术;②原发病灶获得根治性切除;③肝转移病灶应完全切除(RO);④手术后保留足够的残肝量维持肝脏功能;⑤无其他部位转移或能够完全切除肝脏外病变。

通过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接近1%[4,5]。

既往认为,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分布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转移灶>4个者预后较差。

最新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决定因素。

可手术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肺、腹腔等)也不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

周志伟等[6]发现术后1,3,5年的生存率,转移灶直径<5 cm者分别为65.61%,21.66%,14.58%,而直径>5 cm者分别为41.77%,5.57%,2.78%。

Malik HZ等[7]报道在484例接受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有136例患者的转移瘤数目超过4个,其中36例转移瘤数目超过8个,4~7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8.4%,超过8个转移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24.2%。

因此目前认为,不论转移灶的直径或数量多少,只要转移灶能够切除且留有足够的肝脏储备即推荐手术切除。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是直肠癌晚期的表现之一,治疗难度较大。

但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仍有治疗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营养支持、减轻疼痛、心理疏导等方面。

一、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比较单发而且结节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对于局限于肝脏的转移效果较好,可以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时间。

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2.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的放疗。

放疗主要是利用辐射破坏癌细胞的生长,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放疗可以联合化疗并使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晚期癌症效果较差。

3.化疗化疗是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肝脏的肿瘤内或肝动脉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同时又能够保持治疗的疗效。

介入治疗一般需要经过专家评估之后才能选择。

二、注意事项1. 营养支持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可以采用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输液等方式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

2. 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朋友、家人、医生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3. 减轻疼痛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疼痛,如肝脏内的钝痛、神经痛等。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同时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期间需要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改善治疗效果。

5. 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的延误。

大肠癌肝脏转移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大肠癌肝脏转移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C E U S ) 成 为超声成像领域 的一次飞跃 , 开辟 了超声
医 学全 新 的领 域 。C E U S即能 清楚 地 显 示微 血 管 和
组织 的血流灌注情况 , 增加图像 的对 比分辨率 , 又能
实 时 动态 观 察 可疑 病 灶 的血 供 及增 强特 征 表 现理治疗 已成为大肠
转移灶生长快速而首先被查i i E ) 的患者 , 诊 断上则存
在 一定 困难 1 大肠 癌影像 学诊 断
1 . 1 超 声检 查 术前 超 声检 查 是 应 用 最 广 的诊 断 手段 ,直径 大于 2 . O c m 的肝 脏转 移灶 超声 检 查 敏感
性高达 1 0 0 %。 术 中超声检查对诊断大肠癌肝脏转移
系, 对精确手术切除非常有利。 患者大肠癌肝脏转移 灶不同 , 超声表现也不同, 可表现为低 回声f 5 2 % 1 、 等 回声( 3 5 . 7 %) 和高 回声 f 1 2 . 3 %) , 少数 表现为 “ 靶征 ”
【 作者简介】 魏振 , 男, 汉族 , 天津人 , 生于 1 9 7 3 年 4月 , 硕 士, 副主任 医师 。 研究方向 : 大肠癌 的基础 l 临床研究 。 通信作者 : 章志翔 , E — m a i l
预后因素等方面 的深入研究及影像学的发展 , 将会有更理想 的生物学标志物与影像技术来更早 的诊 断大肠癌肝脏转
移, 更好地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判断预后。目前 , 在治疗 大肠癌肝脏转移方面 , 多学科联合的个性化 的综合治疗 ,
已取得了巨大 的发展。 [ 关键词】 大肠癌 ; 肝脏转移癌 ; 早期诊断 ; 肝脏切除术
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对于
后发 『 生肝脏转 移 的患者 诊断 上多 无 困难 ,但对 于 同 时性肝 脏转移 f 即肝 脏转移 灶 和原发 灶 同时 出现1 以 及 先驱 性肝 脏转 移 f 原 发 灶较 小 而不 易被 发 现 , 肝脏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分析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分析
更佳 ,单个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肝转移者预后更好 。
【 关键词 】 大肠癌肝转移 ; 转移灶切除 ; 栓塞化疗 ; 射频消融
中图分类号 R 7 3 5 .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3 6 — 0 1 4 2 — 0 2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 第3 6 期( 总 第2 2 4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2 0 1 3 年1 2 月
大 肠癌 肝 转 移 患者 的治 疗 分 析
林贵海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 患者有效 的治疗方法 。方法 : 选取2 0 0 7 年5 月一 2 0 1 2 年9 月在笔者所在 医院诊治 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 3 6 例,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比较 %
1 . 2 治疗方法
1 . 2 . 1 转移灶切除
采取转移灶切除患者共 1 5例 ,其 中单纯切
除患 者 7例 ,肝动脉栓 塞化疗致转 移灶缩小 或局 限后 行两步切 除患 者 8例。患者切 除方式是不 同的 ,其 中单 纯切除组 在原发
灶切除术后 2 - 3周 ,栓塞化疗切除组在术 后 2 - 6个月。 1 . 2 . 2 肝动 脉栓塞灌 注化疗 首 先对患者进 行麻醉 ,观察肝动 脉 主要分支 、肝 内病灶及 门静脉主 干的血流情况 。然后对病灶
3 讨 论
大肠癌 肝转 移 已经 成为导致 大肠 癌患 者死亡 的主 要原 因 ,
A s b u n等 报道大肠癌患者存 在 3 5 %发生转移 ,其 中 1 0 %一 2 0 % 就诊 时 已有 了肝转移 。若患有 大肠癌病 者不采取积极 治疗 ,则

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陈功

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陈功

Ⅳ期分期存在的问题
▪ Ⅳ期我包们涵迫太多切的需疾要病本针质对,Ⅳ应该期是结一直个肠预后癌迥的异 ▪ 的目群前体 的! 分期存新在的问分题:层分期系统!
– 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本质! – 不能正确反映疾病预后! – 不能正确预测疾病的转归! →不能正确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UICC/AJCC 7TH Ed. TNM: M1a / M1b
(MDT) +
患者及家庭
外科在mCRC多学科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 外科医生在MDT 的作用:
–重要的倡导者及参与者 –mCRC的分层分期 –并发症的处理 –可切除mCRC的治疗
肿瘤内科医生
影像科医生
肿瘤放疗医生
肿瘤外科医生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诊疗MDT
▪ 1998年初具雏形,2001年以后渐趋规范,每周二3:00pm
Ⅳ期结直肠癌的分层分期:欧洲共识
4a: 容易切除的肝转移瘤 (easily 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4b: 可切除的肝转移瘤 (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4c: 降期后可切除的肝转移瘤 (liver metastases that are resectable af移 (resectable extrahepatic only)
4Ub: 不可切除,仅有肝外转移 ( unresectable extrahepatic only)
4Rc: 可切除,肝+肝外转移
4Uc: 不可切除,肝+肝外外转移
(resectable hepatic & extrahepatic) (unresectable hepatic & extrahepat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肠癌伴肝转移的治疗问题
发表时间:2013-07-19T08:26:56.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袁继伟肖洪彬[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袁继伟肖洪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影响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及手术切除加化疗(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姑息化疗)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疗效。

方法:对30例大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癌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探讨治疗现状并找出适合的最佳治疗方案。

结果:3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

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至发生肝转移时间少于24个月、术前单纯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姑息化疗的患者预后不良,P<0.05;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手术切除后,其中肝转移癌局灶切除16例,左外叶切除8例,6例未处理肝脏转移灶;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33%、17%。

结论: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辅以局部治疗及全身化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治疗性预后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17-0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2%。

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结直肠癌肝转移新病例8.5万,全世界约50万。

由于发病隐匿,确诊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有资料显示,初诊患者发生肝转移约为15%-20%。

肝转移是大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有50.0%的大肠癌最终发生肝转移[1-2]。

结直肠癌肝转移未经治疗预后极差,自然生存期短。

目前,大肠癌对于已经发生肝转移的患者来说,单纯的肠道肿瘤切除手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还有必要进行肝部病灶的切除。

外科手术切除孤立性肝转移病灶可以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最近新辅助化疗措施的应用更使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实施手术治疗[3-4]。

因此,目前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研究的热点是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旨在探讨大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姑息化疗及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并探索影响其预后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1~77岁,平均54岁。

大肠癌的部位:升结肠癌9例,横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11例。

大肠癌的病理类型:高分化型腺癌1例,中分化型腺癌8例,低分化型腺癌6例,黏液腺癌2例。

癌灶已侵及浆膜13例,肝内转移类型:肝左叶单发病灶8例,2个以上病灶16例,全肝多个病灶6例。

1.2手术方法:30例患者中大肠癌与肝转移灶同时切除24例。

24例中,肝转移灶位于肝左叶单发8例,2个以上病灶16例,多发6例,肝左叶此例行规则性左外叶切除术,余均行不规则病灶切除术。

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为17.5%。

其余22例仅行姑息性大肠癌手术,未切除肝转移灶。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 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仅=0.05,P<0.05时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9年。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3%、17%,22例同时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其余22例手术未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54.8%(57/104),16.3%(17/104) ,5年生存率为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大肠癌在男性患癌谱中已位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肺癌;而在女性患癌谱中更位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

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本组30例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病例资料中表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16%-44%。

本组资料的5年生存率为17%,而未行肝转移灶切除的病例无5年生还,因此,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保证病人长期生存的较好手段。

本组资料表明,积极地行肝转移灶与大肠癌原发灶同时切除,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对多发的肝转移灶积极进行手术切除同样可以延长生存期,肝转移灶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都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本组资料中的30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病例,他们的一般状态较好,均无营养不良及恶病质的表现;大肠癌原发灶虽侵及或侵出浆膜,但与周围组织的浸润不严重,均可行大肠癌根治术;虽伴有肝转移,但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肝功能代偿良好;除肝转移外,术前及术中均未见其它远处转移。

由此我们总结出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适应证:(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

(2)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均能根治切除。

(3)肝脏储备功能充足,剩余肝脏能维持足够功能。

(4)无肝外不可切除病灶。

(5)新辅助治疗后不可切除的病灶可以重新评价切除可行性。

虽然大肠癌伴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一期手术切除率偏低,仅占此类病人的10%~25%。

针对不能切除的病人,临床上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局部治疗和(或)新辅助化疗,有些病人甚至可获得长期的生存。

局部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灌注化疗(HAI)或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冷冻治疗、酒精注射、微波固化射频治疗、氩氦刀治疗等。

10%~20%通过全身化疗后可以成功切除。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只要原发灶能够切除,应进行积极治疗。

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仍为目前疗效最佳的方法,应积极创造条件,尽量争取手术切除。

对不能切除者,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各医疗单位的设备及技术条件,选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采用多种有效化疗药物联合治疗,例如单纯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姑息化疗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玉明,詹文华,韩方海,等.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高军,张建立。

丁连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3]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等.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解放军医学杂志
[4]费建东,安永铸,胡晓峰.等.梗阻性大肠癌158例外科治疗体会.山东医药
[5]郑树.大肠癌肝转移的研究思路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
[6]周伟平,吴孟超.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