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

要依 据 氧化还 原反应 方 程 式 比较 物 质 氧化 性 、 还
原 性 强 弱 , 首 先 找 出 反 应 物 中 的 氧 化 剂 、 原 剂 以 应 还
及生成 物 中 的还 原 产 物 、 化 产 物. 后 根 据 氧化 剂 氧 然
的氧化 性强 于氧化 产 物 的氧 化性 , 原 剂 的还 原 性 强 还
性 和还 原性 的强 弱. 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剧 烈 , 稀 硝 如 与 酸反应 缓慢 , 可据此 判断 浓 硝 酸 的氧 化性 强于 稀 硝 故 酸. 又如钠 与冷 水反应 剧 烈 , 而镁 与 冷 水反 应 缓 慢 , 故
可据 此判 断钠 的还原 性强 于镁 .
6 根 据 氧 化 、 原 的 程 度 大 小 进 行 判 断 还
反 应 , 之 愈远愈 易行 ” 隔 . 2 根 据 物 质 结 构 及 元 素 周 期 表 判 断
1 )根 据 原 子 结 构 判 断
态, 氧化 性逐 渐增 强 , 原性 逐 渐 减 弱 ; 高价 态 到低 还 从
价态 , 化 性逐 渐减 弱 , 原 性逐 渐增 强 . 氧 还
如氧 化 性 由 强 到 弱 顺 序 为 S( 6 、 + 4 、 + ) S( )
于 还 原 产 物 的还 原 性 进 行 判 断 .
依 据 , 素其原 子 的还原 性强 , 排在 后 面 的金 属 元 素其 阳离子
的氧 化性 强.
2 )根 据 非 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表 判 断
F,Cl ( ,Br ,S C Si , , ) ,I P H
电 子 能 力 越 弱 , 离 子 的 还 原 性 越 弱 . 阴 离 子 结 构 阴 如
相 同的 S 、 。 C1 , 还 原 性 S 强 于 C1 . 其
高中化学微专题07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07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方法一、依据反应原理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遵循以下规律(简称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方法二、根据“三表”来判断(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3)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方法三、依据“两池”判断(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在阳极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即是还原性强弱顺序。
在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Zn2+>Al3+>Mg2+>Na+>Ca2+>K+,即是氧化性强弱顺序。
方法四、依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反应条件越低,性质越强;若氧化产物价态不同,则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法五、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判断。
(1)一般来讲,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 H2SO3;还原性:H2S> SO2。
又如氧化性:Fe3+> Fe2+> Fe,还原性反之。
(2)在和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氧化)的程度越大,即是化合价降低(或升高)越多,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如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和S反应只生成FeS,则氧化性:Cl2>S。
氧化还原反应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培优辅导之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1.反应方向:由强到弱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2.反应条件:强易弱难达到相同的氧化程度(还原剂升高到同一价态),强氧化剂容易,弱氧化剂难;达到相同的还原程度(氧化剂降低到同一价态),强还原剂容易,弱还原剂难。
3.反应产物:氧化还原程度:强大弱小氧化同一还原剂,强氧化剂比弱氧化剂氧化程度大,即使还原剂的化合价升得更高;还原同一氧化剂,强还原剂比弱还原剂还原程度在,即使氧化剂的化合价降得更低。
(二)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氧化性:K+<Ca2+<Na+<Mg2+<Al3+<Zn2+<Fe2+<Sn2+<Pb2+<Cu2+<Fe3+<Hg2+<Ag+(三)根据化合价推断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般是价态越高的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的还原性越强。
【例1】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②2KI+Cl2=2KCl+I2 ③Na2S+I==2NaI+S判断有关物质氧化性从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A.Cl2>I2>KMnO4>S B.KMnO4>Cl2>I2>S C.I2>Cl2>KMnO4>S D.KMnO4>Cl2>S>I2【解析】依据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性>还原产物首先应正确地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再根据发生条件比较出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顺序。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是: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必须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必须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能力。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作用的能力。
氧化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反应,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的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还原剂反应,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的能力。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比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比较方法。
1.标准电极电位法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标准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比较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2.氧化还原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测量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如,可以将物质与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观察反应程度来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如果物质能够与氧化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氧化性较强;如果物质能够与还原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还原性较强。
4.结构和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含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含有活泼金属或含有较多还原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常是与其他物质相比较的。
同一个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此外,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也受到其他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的影响。
总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法、实验方法和结构和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4、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1、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归纳与整理]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
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与探究]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叫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Fe + CuSO4 == FeSO4 + CuMg + 2HCl == MgCl2 + H2 ↑S + O2 加热 SO2CuO + H2 加热Cu + H2O[归纳与整理]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要深刻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18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一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分别用用单线桥和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并指明氧化剂与还原剂Fe + H 2SO 4 = FeSO 4 + H 2↑(用单线桥法表示)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用双线桥法表示)二、分析并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ClO 3 + HCl —— KCl + Cl 2 +三、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 ,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 ,氧化性越 ;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 ,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 ,氧化性越 。
如Cu 2++2e →Cu 远比Na ++e →Na ,即氧化性Cu 2+ Na +,还原性Na> Cu(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F O Cl Br I S −−−−−→氧化性逐渐减弱2,,,,F Cl Br I S -----−−−−−−→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规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氧化性:若物质在反应物中是强氧化剂,则在生成物中是 ,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若化合物在反应物中是 ,则在生成物中是弱还原剂,即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氧化剂的还原性。
例:已知①2FeCl 3+2KI=2FeCl 2+I 2+2KCl ②2FeCl 2+C12=2FeCl 3由①知,氧化性Fe 3+ I 2,由②知,氧化性C12 Fe 3+,综合①②结论,可知氧化性Cl 2 Fe 3+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如:Mn02十4HCl(浓) MnCl 2+C12↑+2H 20 2KMn04十16HCl(浓)=2MnCl 2+5C12↑+8H 2O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 Mn02(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Cu 十C12=CuCl 2 2Cu+S =Cu 2S C12可把Cu 氧化到Cu(+2价),而S 只能把Cu 氧化到 Cu(+1价),这说明氧化性Cl 2 S(6)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正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这一概念也是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同学们并不难理解,其难点则是怎样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现从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来说明其运用的问题.一、单质及其对应的简单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关键词】:还原性氧化性判断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微粒简单离子强弱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物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这一概念也是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同学们并不难理解,其难点则是怎样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现从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来说明其运用的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微粒间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及其应用温州中学陈欲晓考纲解读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②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的判断③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方法;④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⑥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命题方向: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命题不回避的热点问题之一,既可以结合电化学知识定性判断,又可结合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
考查形式以选择和填空为主,难度中等。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微粒间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及其应用。
课前小练习例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CuS+8HNO3 = 3Cu (NO3)2+2NO↑+3S↓+4H2OB、3Cl2+6KOH = 5KCl+KClO3+3H2OC、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D、IBr+H2O = HBr+HIO例2、①Fe+CuSO4=Cu+FeSO4; ②Cl2+2NaBr=2NaCl+Br2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
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e336edba-715a-11ec-9685-7cb59b590d7d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答: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获得电子的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失去电子的能力)的强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借助于材料结构和反应事实,我们可以分析该性质的相对强度解析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少,则该原子的单质易失电子,还原性强;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多,则该原子的单质易得电子,氧化性强.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和同族元素原子结构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就是如此.② 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判断出两个顺序: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③ 与浓度的关系:一般来说,氧化剂浓度越高,其氧化作用越强。
例如,浓硝酸的氧化作用比稀硝酸强,浓硫酸的氧化作用强,而稀硫酸的氧化作用不强盐酸的还原性强于稀盐酸,所以在实验室制cl2时,由于mno2的氧化性不够强,需要增加还原剂的还原性,即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④ 与pH值的关系:硝酸的氧化性与H+浓度有关,H+浓度越高,含氧量越大了强氧化性.在有机物的性质实验中,通常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来证明有机物的不饱和性或还原性(如ch2=ch2,ch≡ch,ch3cho等均能使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这是因为kmno4酸化之后氧化性增强,使实验现象迅速、明显.⑤ 与温度的关系:许多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可以看出,加热可以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少数例外)。
特别是,H2、CO和C只能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显示其“功率”,如熔炼金属、水和气体、氢气等如:3h2+wo33co+fe2o32fe+3co22c+sio2si+2co↑⑥根据化合价判断:同一元素,一般是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但氧化性hclo>hclo3>hclo4)⑦ 根据金属活性顺序表,金属位置越低,其原子还原越弱,阳离子氧化越强(但氧化Fe3+>Cu2+)⑧根据反应速度、反应条件判断: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条件越易,则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所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依据是电子得失的难易而非多少.⑨ 它与电池电极的名称和电解过程中的放电顺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
李瑞臣七台河市高级中学2006年3月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而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那么如何根据一些相关的信息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K、Ca、Na、……、Zn、Fe、……、Cu、Hg、Ag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注意:上面说的阳离子中Fe有+2、+3两种价态,其中+2价按正常位置排列,但+3铁的氧化性在Cu2+、Hg2+之间,即:氧化性Cu2+ < Fe3+ < Hg2+)
②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对单质而言,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于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于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如:已知2FeCl2+Cl2=2FeCl3;2FeCl3+Cu=2FeCl2+CuCl2;则Fe3+、Cl2、Cu2+ 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Cl2>Fe3+>Cu2+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或剧烈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简单),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例如:2Na+2H2O=2NaOH+H2↑,Mg+2H2O Mg(OH)2+H2↑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可判断还原性:Na>Mg
再如:Cu+4HNO3(浓)=Cu(NO3)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前者比后者反应剧烈,可判断氧化性:浓HNO3> 稀HNO3
4.根据使其它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价态的不同进行判断
例如:Cu+Cl2CuCl2,2Cu+S Cu2S,
根据Cl2、S分别与Cu反应,使Cu被氧化的程度不同(Cu2+, Cu+),可判断出单质的氧化性:Cl2>S
5.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则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时,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时,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一般,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正价的卤素相反)。
例如:氧化性:Fe3+>Fe2+,H2SO4(浓)>H2SO3,(特例:HClO > HClO3 > HClO4)
还原性:Fe>Fe2+,S2->S>SO2
6.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或浓度越大,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如:①温度:氧化性热的浓H2SO4>冷的浓H2SO4
②浓度:氧化性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
还原性浓盐酸>稀盐酸。
③酸碱性: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一般来讲KMnO4、KCr2O7、KClO3氧化HCl中的Cl-,不能氧化NaCl中的Cl_。
NO3-在酸
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氧化SO
32-、S2- 、Fe2+、I_ 。
SO
3
2-、S2-在H+不共存。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时,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进行判断,条件越简单,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③O2+4HCl2H2O+2Cl2
反应中,HCl都是还原剂,Cl2都是氧化产物,氧化剂依次为MnO2、KMnO4、O2,由于②中反应条件最简单,所以KMnO4氧化性最强;③条件最复杂,所以O2氧化性最弱,因此氧化性顺序为KMnO4>MnO2>O2。
7.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
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碱性:NaOH>Mg(OH)2>Al(OH)3
氧化性:Cl>S>P>C 还原性:Na>Mg>Al
练习:
1.在S2-、Fe2+、Fe3+、Mg2+、S、Cl-、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失电子越少,还原性越弱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反应式:(1)2Fe2++I2=2Fe3++2I-(2)Br2+2Fe2+=2Fe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 - 、Fe2+ 、I- B.I- 、Fe2+、Br -
C.Br -、I- 、Fe2+ D.Fe2+、I- 、Br –
4.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1)2FeCl3+2KI=2FeCl2+2KCl+I2
(2)2FeCl2+Cl2=2FeCl3
(3)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离子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
5.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 == Fe3++Ce3+
Sn2++2Fe3+== 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3+、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 、Sn2+ D.Fe3+、Sn2+、Ce3+
答案:1 .只有氧化性的是:Fe3+、Mg2+、H+,只有还原性的是S2-、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S。
2.D 3.B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