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内容

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内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学科,生物有着七大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定义了什么是生物,并与其他非生物有所区分。
下面是七大基本特征的内容。
1. 细胞组成: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式。
无论多小或多大,所有生物的组织和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能够生长和发育:生物有能力通过摄取养分和能量,增加体量和增长细胞数量。
此外,生物还能够经历发育,从初生阶段逐渐发展成为成熟个体。
3. 反应刺激:生物可以对内外刺激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也可以是对刺激的生理或行为反应。
生物的反应能力使它们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4. 能够自我调节:生物可以通过内部调节机制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这一过程被称为“内稳态”或“恒定态”。
这是由于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
5. 有基因和遗传:生物利用基因来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生物可以传递给后代特定的特征和性状,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6. 能够进行代谢:生物通过代谢过程获取能量。
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将分解食物和氧气,产生能量和废物。
7. 能够繁殖:生物具有繁殖能力以维持种群的存续。
繁殖可以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个体通过分裂、萌发或孤立生殖细胞的方式,产生与自身基因相同的后代。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生物个体通过交配和产生的细胞的结合,来创造具有不同基因的后代。
这些七大基本特征使生物成为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生命的奥秘。
生物学的七大基本特征是我们理解生命的基石,深入研究生物特征的本质对于我们揭示生命的起源、进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的细胞组成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细胞是生物体内所有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
科学七上,观察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科学七上,观察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01 知识要点归纳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02 典型例题讲解例6.以下属于所有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 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D.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
故答案为:D03 举一反三练习7.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 。
8.(2017·台州)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由细胞构成B.能繁殖后代C.能在水中运动(2)海绵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这种海陆变迁是________的结果。
9.(2015•台州)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
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
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
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考生物)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的六大基本特色绪论一.生物的六大基本特色1 .生物体共同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和构造基础(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新陈代谢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全部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实质差别,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3 .区分应激性和适应性,分别举例二.生物学的发展( 3 个阶段)1 .描绘性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的成立,《物种发源》一书的发布)2 .实验生物学阶段(遗传定律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提出)3 .分子生物学阶段(证了然DNA 是遗传物质,提出了DNA 分子双螺旋构造模型)三.今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1 .微观: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实质和规律医学:乙肝疫苗,扰乱素,人类基因组计划农业:转移抗病毒基因,导入生长激素基因,两系法杂交水稻,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能源与环保:新式汽车燃料,超级菌2 .宏观:生态学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1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 .大批元素( 9 种),微量元素,主要元素( 6 种),基本元素2 .哪一种元素占细胞构成的比率最高3 . B 元素, Fe 元素的作用4 .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一致性和差别性§1.2 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 6 种?无机化合物 2 种,有机化合物 4 种2.哪一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率最大?哪一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率最大?3.区分自由水和联合水,自由水和联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理解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世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样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
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乏了Mg 2+、 Fe2+、 Ca2+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5.糖类的作用?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照是什么?6. 13 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拥有的7.脂类的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8.蛋白质的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什么,其构造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联合的方式。
高中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 联合在一起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 起
心肌组织 心脏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 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循环系统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 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 龟 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SARS 病毒模式图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体现
1、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的生命活动 离不开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 生物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以龟为例:
1、细 胞 2、组 织
3、器 官 4、系 统 5、个 体 6、种群和群落 7、生态系统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应激性的概念:
生物对外界(体内或体外)刺激所做的反应。 例:反射 含羞草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遗传: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如何区分生物体与非生物体?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7条

生物的特征7条
1. 细胞组成:生物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能够进行生命活动。
2. 遗传物质:生物具有遗传物质,如DNA和RNA,它们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决定了其生物特征。
3. 新陈代谢: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生物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4. 生长和发育:生物具有生长和发育的能力,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从一个单细胞体或胚胎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多细胞体。
5. 反应和适应:生物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适应环境中的变化,以维持自身的平衡和生存。
6. 繁殖:生物能够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方式繁殖后代,传递遗传物质,并延续物种的存在。
7. 进化:生物具有进化的能力,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机制,逐渐改变其遗传特征和适应环境,以适应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高中生物必修1绪论——生物的基本特征

五、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 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 能不断地进化。
六、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所有现存的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环境大体相 适应的,不然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使环境 发生变化。这显示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分子生物学阶段
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材料,第一次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最伟大的成 就,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绪论——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物体具有新陈代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同化作 用和异化作用。
三、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生物科学的发展:
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主要成就:19世纪30年代,提出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 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科学阐述了以自然选 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2、实验生物学阶段
1900年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 生物t学家更多地用实验手段和理化技术来考察生命过程。
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 如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向光生长,这分别是植物对重力和光的刺 激所产生的反应;动物都有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的行为。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指生物界内所有生物共同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细胞结构、生物进化、遗传物质等。
以下是初中生物知识中生物的特征的归纳,具体内容如下:一、细胞结构特征: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可由单个细胞构成(例如细菌)或由多个细胞组成(例如动植物)。
2.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代谢特征:1.生物具备自我营养和能量转换的能力,可以吸收和利用外界物质和能量。
2.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循环在生物体内不断转化。
三、生长和发育特征:1.生物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生长,细胞分裂也是生物增加细胞数量和生物体体积的主要方式。
2.生物体能够通过生殖、发育和老龄化等过程实现代际交替。
四、遗传特征:1.生物体内存在遗传物质DNA,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在不同世代中传递。
2.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生殖会导致遗传信息重新组合。
五、进化特征:1.生物界内的各种生物均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生物进化是种群本质变化的结果。
2.生物界内存在着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规律,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在进化中长期存活下来。
六、对环境的适应特征:1.生物具有对环境的感知和响应能力,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环境刺激并做出相应行为。
2.生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如构造和行为的调整等,提高了自身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七、生命活动特征:1.生物体内具备新陈代谢、呼吸、消化、运动、感知、繁殖、生长、适应性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2.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对环境变化做出调节以保持内稳态。
总结起来,生物的特征包括细胞结构、代谢、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命活动等方面。
这些特征是生物界内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充分反映了生命的普遍规律和多样性。
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
1.生命:生物具有生命,意味着它们可以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
2.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3.基因:生物的遗传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由DNA 构成的,存储着生命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4.新陈代谢: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来获取能量和物质。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包括摄取食物、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产生能量的过程。
5.响应: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比如触摸、光线、温度和声音等。
6.繁殖:生物能够进行繁殖,即生产后代。
7.适应:生物能够通过进化过程适应环境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五、教学准备:
1.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
2. 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 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我们身边的生物]
㈠创设问题情景
【过目不忘】用多媒体制作一组图片,让学生集中精力观察,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辨别出生物与非生物。
(图片包括:银杏、岩石、绿头鸭、牡丹、花椰菜、荒漠、大肠杆菌、垂柳、河流、企鹅、蝴蝶、家鸽、大熊猫、蓝天、凉亭)
教师: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请同学们集中精力看一下课件显示的内容。
学生:集中精力观看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
教师:再次播放课件“过目不忘”的课件内容,并要求学生记住图片展示的物体名称;区分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看。
㈡教师提出问题、任务目标和学生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
教师:将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展示出来。
1.写出课件图片展示的物体名称。
2.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3.除以上生物外,请写出10种生物的名称。
学生:
1.每组每组的4号同学在黑板写出属于生物的答案,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本上。
2.组内同学交流,相互纠正,制定出组内的确切的答案。
3.每人再写出10种生物的名称。
每组的3号同学讲出本组的讨论的10种生物的名称,讲出自己写出自己小组写出的生物名称。
回答内容提纲:银杏、绿头鸭、牡丹、花椰菜、大肠杆菌、垂柳、企鹅、蝴蝶、家鸽、大熊猫属于生物,因为他们有生命。
岩石、荒漠、河流、蓝天、凉亭不是生物,因为他们没有生命。
教师提问:为什么前者叫做生物?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有生命。
共同总结:有生命的叫做生物。
教师提问:生物包括哪些种类?现在我们发现的生物有多少种?
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每组的1号同学生回答。
回答内容提纲: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过渡】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生物的生命现象]
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欣赏、体会图片内容】出示几组多媒体制作图片,让学生观察,结合课本P4-5内容,分析生物的生命现象包括那些内容。
教师:连续播放几组多媒体图片。
第一组图片内容:
1.萎蔫的植物得到水分后恢复原来的形态;
2.叶片发黄的植物施肥后发黄的叶片变成了绿色;
3.植物光合作用形成了有机物;
4.猎豹在分享猎物;
5.在劫难逃的青蛙;
6.成为蛇口中之物的鼠;
7.蜘蛛成功猎取到蝗虫;
8.品尝美味的水虿(蜻蜓的幼虫);
9.遍野的青草是奶牛的佳肴。
第二组图片内容:
1.“撒尿小孩”铜像;
2.小狗排尿;
3.落叶
第三组图片内容:
1.含羞草;
2.猎豹追捕猎物;
3.平静时的河鲀;
4.受惊后的河鲀
第四组照片内容:
1.菜豆的生长;
2.红狐的生长;
3.胎儿的发育
〖问题4〗第四组图片说明了怎样的生命现象?
学生:集中精力观看。
㈡教师提出问题、任务目标和学生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教师:再次播放第一组照片,并提出〖问题1〗第一组图片说明了怎样的生命现象?
学生:1.分组讨论,找出共同点,说明生命现象。
回答内容提纲: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教师:再次播放第二组照片,并提出〖问题2〗第二组图片说明了怎样的生命现象?
学生:1.分组讨论,找出共同点,说明生命现象。
回答内容提纲:排除体内的废物。
教师:再次播放第三组照片,并提出〖问题3〗第三组图片说明了怎样的生命现象?
学生:1.分组讨论,找出共同点,说明生命现象。
回答内容提纲: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教师:再次播放第四组照片,并提出〖问题4〗第四组图片说明了怎样的生命现象?
学生:1.分组讨论,找出共同点,说明生命现象。
回答内容提纲:存在生长和繁殖现象。
学生:将回答的内容写在自己笔记本上。
学生:总结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生物共同具有的生命现象是:生物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都能不断地排除体内的废物;都能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存在生长和繁殖现象;都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师总结:
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有:
1.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2.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3.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
4.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巩固练习]
P5思考与练习
1.答案:玩具“宠物狗”虽然外部形态和叫声具有较高的仿真性,但是它不具有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现象:不需要进行呼吸、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不会产生并排出废物、不存在生长和繁殖现象等。
总之,玩具“宠物狗”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它不是生物。
2、阅读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短文如下: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答:小球藻是生物。
因为它能够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它还能用一分
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因此,小球藻是生物。
3.选择题:
1.鲸浮出水面时,在头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水柱,这是鲸()时产生的。
A.吸气
B.呼气
C.取食
D.呼吸
2.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A.生长
B.生长、发育、繁殖
C.繁殖
D.发育
3.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含羞草、真菌、水
B.蝴蝶、小鸟、钟乳石
C.猫、蘑菇、细菌
D.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七、课后分析: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同时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生物课,培养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是本节课落实的重点之一,对于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远比课本知识内容落实更加重要。
本节课是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对一些资料的分析、研究,最后进行概括、总结。
过目不忘的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而生物的现象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对一些资料的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找出一些现象的共性,形成良好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完成了大量的到手、讨论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