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图层模式介绍
PS基础学起来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

编辑课件
2
3.变暗(Darken) 在该模式下,对混合的两个图层相对应区域RGB通道中的颜色亮度值进行比较,在混合
图层中,比基色图层暗的像素保留,亮的像素用基色图层中暗的像素替换。总的颜色灰度级 降低,造成变暗的效果。如下图中,相对应区域中基色图层中较暗的铁锈就会被显示出来。
编辑课件
3
4.正片叠底(Multiply) 将上下两层图层像素颜色的灰度级进行乘法计算,获得灰度级更低的颜色而成为合成后的颜
编辑课件
17
18.点光(Pin Light) 点光模式她会根据混合色的颜色数值替换相应的颜色。如果混合层颜色(光源)亮度高于50%灰,比
混合层颜色暗的像素将会被取代,而较之亮的像素则不发生变化。如果混合层颜色(光源)亮度低于50% 灰,比混合层颜色亮的像素会被取代,而较之暗的像素则不发生变化。
计算公式:基色 < 2 * 混合色 - 255:结果色 = 2 * 混合色 - 255; 2 * 混合色 - 255 < 基色 < 2 * 混合色 :结果色 = 基色; 基色 > 2 * 混合色:结果色 = 2 * 混合色
更高的颜色而成为合成后的颜色,图层合成后的效果简单地说是高灰阶的像素显现而低灰阶 不显现(即浅色出现,深色不出现),产生的图像更加明亮。
计算公式:结果色 = 255 - 混合色的补色 * 及色的补色 / 255
编辑课件
9
10.颜色减淡(Color Dodge) 使用这种模式时,会加亮图层的颜色值,加上的颜色越暗,效果越细腻。与颜色加深刚好相
参数包括:基层颜色的明度与色相,混合层颜色的饱和度。饱和度只控制颜色的鲜艳程度, 因此混合色只改变图片的鲜艳度,不能影响颜色。
编辑课件
(完整版)PS知识点总结

Photoshop 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图层的操作(photoshop 的核心,绝大部分操作可通过 1、新建图层: 位于当前层的上方;2、删除图层;3、复制图层;4、隐藏图层(保存jpg 或bmp 格式时隐藏的图层不可见)5、锁定图层(4种模式):①锁定透明像素:不能改变透明像素; ②锁定图像像素:不能填色或编辑色彩 ③锁定位置:不能移动位置; ④锁定全部:什么也干不了 6、重命名图层:方法一:图层名称上双击,输入新图层名(推荐)方法二:图层上右击,选择“图层属性”,在名称框中输入新图层名; 7、移动图层(调整图层顺序):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释放鼠标; 8、图层混合模式:控制像素的色调和光线,为图像创建各种特殊效果; 9、图层不透明度:控制图层上对象的显示程度,0%为全透明,100%为不透明; 油漆桶:10、合并图层(3个合并命令的区别):图层混合模式图层不透明度图层样式隐藏图层向下合并:合并两层,当前层及以下层;(先选中上面图层作为当前图层)合并可见图层:合并隐藏图层以外的所有图层;(先将不需要合并的图层设为隐藏)拼合图层:合并所有图层;文字上单击11、设置图层样式(也叫混合选项,以“斜面和浮雕”为例):为图像创建各种特殊效果;方法一:单击图层面板左下角的“”按钮;(推荐)方法二:选择菜单“图层”→“图层样式”→“斜面和浮雕”……;方法三:右键单击图层,选择“混合选项”,在对话框文字“斜面和浮雕”上单击……;(常见图层样式:投影、内阴影、外发光、内发光、斜面和浮雕、描边等)12、图层锁定:不能删除,不能编辑图层上的对象,不能添加滤镜,不能设置不透明度,不能设置图层样式,不能添加蒙版背景图层带锁定:能删除图层,能添加滤镜二、规定图片区域的选定、复制1、图片区域的选定(4类选取工具的使用)(1)魔棒工具:选取某一种颜色,往往跟“反选”功能结合使用;(容差值越大,所选颜色范围越广)(2)选框工具(矩形/椭圆选框工具):规则区域的选取(按住Shift选取正方形/圆形);(3)套索工具:不规则区域选取(磁性套索工具:可识别边缘,选取边缘比较清晰且与背景反差较大的图像区域;使用:①在边缘单击左键,设置第一个锁定点;②沿边缘移动鼠标,若某段不太好选取,则可通过单击手工添加一个锁定点(按Delete可删除锁定点);③当工具旁边出现小圆圈时,说明终点与起点对接成功,单击左键即完成选取);(4)“选择” 菜单→“全选/反选/取消选择”。
PS教程: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用法

PS教程:教你掌握27种图层混合模式用法【PConline 教程】新手最需要学习的PS教程!很多同学教程练了不少,对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还是一知半解,今天李明姝用简单自然的解说带你认识整整27种混合模式,来收!让我们从最最基础的说起——像素。
你就把他当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色块.这些小色块们都有一个特定的标记值,比如,RGB值,CMYK值了。
当然透明色块也是像素,不过值是零罢了。
我们的计算机就是靠识别这些数值来认识颜色的。
Ok,我们再来看三个概念:基色,混合色,结果色(以下的示意图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于我们伟大的PhotoShop)图01很好理解是不是,如果你新建了一个白色背景的画布,那么这个白色就是基色。
再比如,你再牛皮纸上作画,那么,那黄黄的颜色就是你的基色了。
混合色就是我们所选的前景色,这里我选择了红色。
结果色,在正常模式下,这个结果是应该是红色的,但是由于我调整了一定的画笔透明度,所以底部的白色有一部分显示出来了,得到这种类似于粉色的结果色。
图02这种方式也是我们画家作画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数字时代,所谓的电子画布上,是不是可以哟更多的选择呢?比如,我们只混合颜色的明亮度,而饱和度和色相都不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值混合暗部的颜色,或者只混合亮部的颜色呢。
所以,PS出现了,LOOK!图03这货一共有六组27种混合模式,掉渣天啊,天里边全是渣~OK,回到问题,原谅我上文都跑偏了~PS中图层混合模式中柔光、叠加、强光等原理是什么?正常模式组:正常:编辑或者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溶解:编辑或者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但是根据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随机替换基色和混合色。
变暗模式组:变暗: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选择基色和混合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正片叠底:查看每种颜色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和混合色复合,(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与黑色复合变为黑色)所以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直线网 1. 正常此模式,上下图层间的混合与叠加关系则需要依据上方图层的“不透明度”而定。
如果上方图层透明度为100%,则完全覆盖下方图层。
反之则随不透明度的降低,下方图层逐渐显现。
2. 溶解用于在当前图层中的图像出现透明像素的情况下,依据图像中透明像素的量显示出颗粒化效果。
3. 变暗选择此模式时,PS将上下层图像进行比较,以上方图层较暗的像素代替下方图层较亮的像素,且下方图层较暗的区域代替上方图层较亮的区域。
因此图像变暗。
4. 正片叠底此模式,PS会将上下两图层的颜色相乖并除以255,最终得到的图像比上下两个图层要暗些。
5. 颜色加深此模式用于加深图像的颜色,通常用于创建非常暗的阴影效果或降低图像的局部亮度。
6. 线性加深察看每一个颜色通道的颜色信息,加暗所有通道的基色,并通过提高其它颜色的亮度来反映混合颜色,此模式对于白色无效。
7. 变亮选择此模式时,PS将上下层图像进行比较,以上方图层较亮的像素代替下方图层较暗的像素,且下方图层较亮的区域代替上方图层较暗的区域。
因此图像变亮。
8. 滤色选择此选项在整体效果上显示由上方图层及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较亮的像素合成图像效果。
通常用于显示下方图层的高亮部分。
9. 颜色减淡此模式可以生成非常亮的合成效果,其原理为上方图层的像素值与下方图层的像素值采取一定的算法相加,此模式通常用来创建光源中心点极亮的效果。
10.线性减淡察看每一个颜色通道的颜色信息,加亮所有通道的基色,并通过降低其它颜色的亮度来反映混合颜色,此模式对于黑色无效。
11. 叠加选择此模式时,图像的最终效果将取决于下方图层,但上方图层的明暗对比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叠加后下方图层的亮度区与阴影区仍被保留。
12. 柔光PS将根据上下图层的图像,使图像的颜色变亮或变暗,具体变化程度取决于像素的明暗程度,如果上方图层的像素比50%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反之,变暗。
13. 强光与柔光类似,但其加亮与变暗程度较柔光模式大许多。
PS图层混合模式实例详解3.

16,亮光混合模式亮光混合模式通过增加或减小对比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的。
如果当前图层中的像素比50%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的方式使图像变亮;如果当前图层中的像素比50%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的方式使图像变暗。
亮光模式是颜色减淡模式与颜色加深模式的组合,它可以使混合后的颜色更饱和。
17,线性光混合模式线性光混合模式是线性减淡模式与线性加深模式的组合。
线性光模式通过增加或降低当前图层颜色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
如果当前图层中的像素比50%灰色亮,可通过增加亮度使图像变亮;如果当前图层中的像素比50%灰色暗,则通过减小亮度使图像变暗。
与强光模式相比,线性光模式可使图像产生更高的对比度,也会使更多的区域变为黑色或白色。
18,点光混合模式点光混合模式其实就是根据当前图层颜色来替换颜色。
若当前图层颜色比50%的灰亮,则比当前图层颜色暗的像素被替换,而比当前图层颜色亮的像素不变;若当前图层颜色比50%的灰暗,则比当前图层颜色亮的像素被替换,而比当前图层颜色暗的像素不变。
19,实色混合混合模式实色混合模式下当混合色比50%灰色亮时,基色变亮;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则会使底层图像变暗。
该模式通常会使图像产生色调分离的效果减小填充不透明度时,可减弱对比强度。
20,差值混合模式差值混合模式将混合色与基色的亮度进行对比,用较亮颜色的像素值减去较暗颜色的像素值,所得差值就是最后效果的像素值。
21,排除混合模式排除混合模式与差值模式相似,但排除模式具有高对比和低饱和度的特点,比差值模式的效果要柔和,明亮。
白色作为混合色时,图像反转基色而呈现;黑色作为混合色时,图像不发生变化。
22,色相混合模式色相混合模式是选择基色的亮度和饱和度值与混合色进行混合而创建的效果,混合后的亮度及饱和度取决于基色,但色相取决于混合色。
23,饱和度混合模式饱和度混合模式是在保持基色色相和亮度值的前提下,只用混合色的饱和度值进行着色。
基色与混合色的饱和度值不同时,才使用混合色进行着色处理。
ps 图层模式 原理

ps 图层模式原理ps 图层模式是指在Adobe Photoshop中,每个图层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式来与其他图层进行混合、叠加、遮罩等操作的一种特性。
图层模式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每个像素的颜色值和透明度来实现不同图层之间的混合效果。
以下是常见的图层模式及其原理:1. 正常模式(Normal):默认的图层模式,每个图层完全覆盖在下方图层上,不产生任何混合效果。
2. 叠加模式(Overlay):将上方图层的亮部和暗部与下方图层进行混合,产生强烈的对比和饱和度增强效果。
3. 滤色模式(Screen):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的颜色值反转然后进行取反运算,与下方图层进行叠加,产生亮度增加、颜色减少的效果。
4. 变暗模式(Multiply):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像素的颜色值进行相乘,产生颜色加深、对比度增强的效果。
5. 颜色加深模式(Color Burn):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相除运算然后将结果取反,产生颜色加深、对比度增强的效果。
6. 颜色减淡模式(Color Dodge):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相除运算然后将结果取反,产生颜色减淡、对比度减弱的效果。
7. 变亮模式(Lighten):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比较,选取颜色值较亮的像素进行保留,产生颜色变亮的效果。
8. 变暗模式(Darken):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比较,选取颜色值较暗的像素进行保留,产生颜色变暗的效果。
9. 差值模式(Difference):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与下方图层对应像素的颜色值相减,产生颜色间的差异效果。
10. 实色混合模式(Hard Light):通过将上方图层像素的亮部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增加混合,暗部像素与下方图层进行减少混合,产生对比度增强的效果。
通过灵活使用不同的图层模式,可以在Photoshop中实现各种独特的图像效果和编辑效果。
ps五大图层和图层混合模式

Ps相关属性基本概念一、颜色模式photoshop中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颜色模式、CMYK颜色模式、LAB、HSB颜色模式等。
1、RGB:在媒介平面上所看到的颜色;主要用于显示设备,例如电脑、手机、电视、投影仪等。
RGB颜色模式特点是支持的颜色数目:256*256*256~1670万种颜色,RGB是加色模式,颜色分量越大,颜色就越鲜艳,越亮。
2、CMYK:油墨印刷模式、机器印刷出来看到的颜色;主要用于印刷品,例如书本,打印的照片、名片等。
CMYK是以打印在纸上的油墨对光线产生反射特性的基础上产生的。
特点是通过吸收光来产生颜色的,所以被称为减色模式。
表示CMYK颜色的数目少于RGB。
3、HSB颜色模式特点是一种调整色调方法,没有这种颜色模式的图像。
4、LAB颜色模式是ps内置颜色模式,是ps在不同颜色模式之间转换使用的中间颜色工具,为了防止颜色丢失。
二、分辨率含义:能够包含像素的数量(像素和分辨率决定了图片的清晰程度)用于媒介屏幕上显示——固定值为72,一般单位像素。
用于印刷类设计——固定值为300,一般单位厘米或者毫米。
三、文件格式1、PSD:ps源文件格式,可以保存在PS中的所有操作,方便以后再次利用或修改2、JPG/JPEG:常规格式图片,最常用、品质越大越清晰,广泛应用于网页制作。
3、PNG:透明背景格式,支持透明和真彩色,不会丢失颜色信息。
4、GIF:动态图片,创建帧动图,利用图层的变化配合隐藏显示功能形成动图,例如微信里的动态图。
四、五大图层1、像素图层:可以进行一切操作(没有任何标识)。
特点:(1)随意的放大缩小会变模糊;(2)可直接用工具修改;(3)不会记录调整操作。
(4)除了调整图层,所有图层都可以转换为像素图层。
2、智能对象图层:在图层标志的右下方会有一个智能图层的标识。
特点:(1)保存图片的初始清晰度;(2)不可直接使用工具修改;(3)会记录调整操作;(4)可以直接更新相同的智能对象图层;(5)保留图片的可修改性;(6)占内存;(7)除了调整图层,所有图层都可以转换为智能对象图层。
ps ae图层混合模式的种类

层混合模式的种类:1.Normal(正常模式):当不透明度为100%时,图层不受任何层的影响。
当透明度低于100%时,图层上第个像素点的颜色都将受到其它层的影响。
根据不透明度和其它层的颜色来确定当前层显示的颜色。
2.Dissolve(溶解模式):此模式对有羽化边界的层起较大的影响。
如没有羽化或层完全不透明,些模式几乎无作用。
3.Dancing Dissolve(动态溶解模式):同Dissolve(溶解模式)相同,但它加入了随机动画。
4.Add(加模式):底色与层颜色相加,得到更明亮的颜色。
底层为纯黑或纯白不发生变化。
5.Multiply(正片叠底模式):底色与层着色相乘。
形成一种幻灯片效果。
结果较暗。
与黑色相叠为黑色,与白色相叠保持不变。
6.Screen(屏幕模式):层颜色的互补色与底色相乘。
结果较亮。
与白色相叠为白色,与黑色相叠保持不变。
与Multiply(正片叠底模式)相反。
7.Overlay(叠加模式):底色与当前层的像素颜色相乘或覆盖。
可使当前层变亮或变暗,对中间色调影响较明显,对高亮和暗部影响不大。
8.Soft Light(柔软模式):产生柔和光的效果。
使亮的更亮,暗的更暗。
9.Hard Light(强光模式):产生强光的效果。
使亮的更亮,暗的更暗。
10.Vivid Light(鲜亮模式):根据底色的加深或减淡增加或减退层颜色对比度。
11.Pin Light:根据底色来替换层颜色。
底色亮过50%灰色,层中更暗的像素被替换,亮于底色的像素不变;暗色同理。
12.Color Dodge(颜色减淡模式):底色越亮层颜色越明显。
底色为黑色不产生变化。
13.Classic Color Dodge:同Color Dodge(颜色减淡模式)效果。
5.0以前版本使用。
14.Color Burn(颜色加深模式):底色的明暗直接影响上层像素,上层越亮的像素变化越大。
15.Darken(变暗模式):以层颜色为准,比层亮的被替换,暗的像素不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
一.组合模式:组合模式中包含“正常和溶解”模式,它们需要配合使用不透明度才能产生一定的混合效果。
1.正常模式:在“正常”模式下调整上面图层的不透明度可以使当前图像与底层图像产生混合效果。
2.“溶解”模式:特点是配合调整不透明度可创建点状喷雾式的图像效果,不透明度越低,像素点越分散。
二.加深混合模式:加深混合模式可将当前图像与底层图像进行比较使底层图像变暗。
1.变暗模式:特点是显示并处理比当前图像更暗的区域。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
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
)
2.正片叠底:特点是可以使当前图像中的白色完全消失,另外,除白色以外的其他区域都会使底层图像变暗。
无论是图层间的混合还是在
图层样式中,正片叠底都是最常用的一种混合模式。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
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
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
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
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
这与使用多个魔术标记在图像上绘图的效果相似。
)
3.颜色加深:特点是可保留当前图像中的白色区域,并加强深色区域。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与白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
)
4.线性加深:线性加深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的效果相似,但产生的对比效果更强烈,相当于正片叠底与颜色加深模式的组合。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与白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
)
三.减淡混合模式:在PS中每一种加深模式都有一种完全相反的减淡模式相对应,减淡模式的特点是当前图像中的黑色将会消失,任何比黑色亮的区域都可能加亮底层图像。
1.变亮模式:特点是比较并显示当前图像比下面图像亮的区域,变亮模式与变暗模式产生的效果相反。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
并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亮的颜色作为结果色。
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保持不变。
)
2.滤色模式:特点是可以使图像产生漂白的效果,滤色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产生的效果相反。
(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
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
用黑色过滤时颜色保持不变。
用白色过滤将产生白色。
此效果类似于多个摄影幻灯片在彼此之上投影。
)
3.颜色减淡模式:特点是可加亮底层的图像,同时使颜色变得更加饱和,由于对暗部区域的改变有限,因而可以保持较好的对比度。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基色变亮以反映混合色。
与黑色混合则不发生变化。
)
4.线性减淡模式:它与滤色模式相似,但是可产生更加强烈的对比效果。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增加亮度使基色变亮以反映混合色。
与黑色混合则不发生变化。
)
四.对比混合模式:它综合了加深和减淡模式的特点,在进行混合时50%的灰色会完全消失,任何亮于50%灰色区域都可能加亮下面的图像,而暗于50%灰色的区域都可能使底层图像变暗,从而增加
图像对比度。
1.叠加模式:特点是在为底层图像添加颜色时,可保持底层图像的高光和暗调。
(复合或过滤颜色,具体取决于基色。
图案或颜色在现有像素上叠加,同时保留基色的明暗对比。
不替换基色,但基色与混合色相混以反映原色的亮度或暗度。
)
2.柔光模式:柔光模式可产生比叠加模式或强光模式更为精细的效果。
(使颜色变亮或变暗,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此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样。
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但不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
)
3.强光模式:强光模式特点是可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它相当于正片叠底和滤色的组合。
(复合或过滤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此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过滤后的效果。
这对于向图像中添加高光非常有用。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像复合后的效果。
这对于向图像添加暗调非常有用。
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
)
4.亮光模式:特点是混合后的颜色更为饱和,可使图像产生一种明快感,它相当于颜色减淡和颜色加深的组合。
(通过增加或减小对比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图像变亮。
如果混合色比50% 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
5.线性光:特点是可使图像产生更高的对比度效果,从而使更多区域变为黑色和白色,它相当于线性减淡和线性加深的组合。
(通过减小或增加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通过增加亮度使图像变亮。
如果混合色比50% 灰色暗,则通过减小亮度使图像变暗。
)
6.点光:特点是可根据混合色替换颜色,主要用于制作特效,它相当于变亮与变暗模式的组合。
(替换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亮的像素。
如果混合色比50% 灰色暗,则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暗的像素。
这对于向图像添加特殊效果非常有用。
)
7.实色混合:特点是可增加颜色的饱和度,使图像产生色调分离的效果。
五.比较混合模式:比较混合模式可比较当前图像与底层图像,然后将相同的区域显示为黑色,不同的区域显示为灰度层次或彩色。
1.差值模式:特点是当前图像中的白色区域会使图像产生反相的效果,而黑色区域则会越接近底层图像。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或从混合色中减去基色,具体取决于哪一个颜色的亮度值更大。
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则不产生变化。
)
2.排除模式:排除模式可比差值模式产生更为柔和的效果。
(创建一种与“差值”模式相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
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
与黑色混合则不发生变化。
)
六.色彩混合模式: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使用色彩混合模式合成图像时,PS会将三要素中的一种或两种应用在图像中。
1.色相模式:它适合于修改彩色图像的颜色,该模式可将当前图像的基本颜色应用到底层图像中,并保持底层图像的亮度和饱和度。
(用基色的亮度和饱和度以及混合色的色相创建结果色。
)
2.饱和度模式:饱和度模式特点是可使图像的某些区域变为黑白色,该模式可将当前图像的饱和度应用到底层图像中,并保持底层图像的亮度和色相。
(用基色的亮度和色相以及混合色的饱和度创建结果色。
在无(0) 饱和度(灰色)的区域上用此模式绘画不会产生变化。
)
3.颜色模式:特点是可将当前图像的色相和饱和度应用到底层图像中,并保持底层图像的亮度。
(用基色的亮度以及混合色的色相和饱和度创建结果色。
这样可以保留图像中的灰阶,并且对于给单色图像上色和给彩色图像着色都会非常有用。
)
4.亮度模式:特点是可将当前图像的亮度应用于底层图像中,并保持底层图像的色相与饱和度。
(用基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混合色的亮度创建结果色。
此模式创建与“颜色”模式相反的效果。
)
除上述23种基本的混合模式外,PS还提供了“背后”和“清除”模式,当我们在使用油漆桶工具、形状工具(当填充区域按钮被按下时)、画笔工具和铅笔工具时,工具选项栏中会显示这两种模式:在执行“填
充”命令和“描边”命令的对话框中也包括这两种模式。
背后模式的作用仅限于当前图层的透明区域,就像在当前图层下面的图层绘画一样,丝毫不会影响当前图层原有的图像。
清除模式与橡皮擦的作用基本相同,在使用时填充与绘图的颜色不再重要,不透明度的设置决定图像是否完全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