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

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
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大型动脉,包括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肾动脉、髂动脉等。
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已成为大动脉炎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大动脉炎超声诊断的标准。
1.主动脉壁增厚
大动脉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动脉壁增厚。
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主动脉壁的厚度,正常主动脉壁厚度为1-1.5mm,而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壁厚度可达3-4mm。
此外,主动脉壁增厚还伴随着主动脉内膜的不规则增厚,形成“脂肪条纹”或“膜状影”。
2.主动脉壁回声不均匀
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壁回声不均匀,表现为局部回声增强或减弱。
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主动脉壁组织结构改变,导致回声反射不均匀。
3.主动脉狭窄或闭塞
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超声检查可以
直接观察到主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程度和位置,有助于指导治疗。
4.主动脉瘤
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主动
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有助于指导治疗。
5.颈动脉异常
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异常包括颈动脉壁增厚、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颈动脉的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主动脉壁增厚、主动脉壁回声
不均匀、主动脉狭窄或闭塞、主动脉瘤和颈动脉异常等。
超声检查是
一种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对于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
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

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一、引言大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或颞动脉多肉芽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头颈部动脉,尤其是颞动脉。
GCA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超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GCA 的诊断,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动脉炎超声诊断的标准及方法。
二、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标准•头痛:持续性头痛,多为颞部或枕部,剧烈而难以忍受。
•颞动脉异常:颞动脉搏动触诊异常或无搏动。
•血沉增快:血沉率明显升高。
2. 超声检查标准2.1 颞动脉•动脉管壁增厚:颞动脉管壁可出现明显的增厚,可在动脉壁和周围组织之间形成低回声带。
•光点征:动脉壁内可见高反射的小点状回声,呈“光点征”,这是由于动脉壁内的伞状巨细胞堆积引起。
•血管腔狭窄:颞动脉腔可以出现狭窄,血流速度减慢。
•动脉壁异常回声:动脉壁可出现异常回声,如斑点状或较长的低回声区。
2.2 眶上动脉•眶上动脉增宽:眶上动脉直径增大,超过2.34mm可作为判断指标。
•光点征:眶上动脉壁内可见高反射的小点状回声。
•眶上动脉膨隆:眶上动脉可出现局部膨隆。
3. 其他检查辅助标准•血清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升高,多核细胞沉降率(ESR)增快。
•头颅MRI:MRI可发现颞动脉周围的炎症和增厚。
三、大动脉炎超声诊断方法1. 设备准备•超声设备:高频线性探头(7-15MHz)。
•患者准备:让患者取适当位置,面部朝向超声仪,保证头颈部露出。
2. 检查步骤2.1 颞动脉检查1.颞动脉位置标记:用手指在颞动脉位置轻按,标记颞动脉的走向和位置。
2.探头放置:将超声探头横向放置在颞动脉位置,调节角度和深度,使颞动脉尽可能完整地显示在屏幕上。
3.图像采集和保存:采集至少三个颞动脉纵断和横断的图像,并保存。
2.2 眶上动脉检查1.眶上动脉位置标记:用手指在眶上动脉位置轻按,标记眶上动脉的走向和位置。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外周血管病变

由基 生 成 等 功 能 , 善 心肌 能 量 供 应 , 定 细 胞 膜 , 改 稳 降低 细 胞 膜
脂 质 过 氧 化 , 止 活 性 氧 对 细胞 的损 伤 , 常 规 综 合 治 疗 小 儿 阻 ]在
论
病 毒 性 心 肌 炎基 础 上 , 用 联 合 黄 芪 注 射 液 , 单 纯 治 疗 能有 效 采 较 缓 解 临 床 症 状 、 复 异 常 心 电 图 、 进 心 肌 酶 恢 复 , 未 见 明显 恢 促 且
病 毒性 心 肌 炎 为 小 儿 时 期 较 常 见 的 疾 病 , 儿 科 的 急 重 症 是
之 一 , 仅 发 病率 较 高 , 可造 成 心 律 失 常 、 脏 扩 大 、 力 衰 竭 不 还 心 心
甚 至心 脏 性 猝 死 。本 病好 发 于 3岁 ~ 1 O岁 小 儿 , 年 四 季 均 可 一
毒 副 反 应 , 者 的 耐受 性 好 , 用 低 , 得 临 床 推广 。 患 费 值
医 药 大 学 学报 , 0 0 2 ( ) 3 7—3 9 2 0 ,4 5 :9 9.
由 基 、 氧 化 损 伤 及 促 进 Na 抗 一K 一AT P酶 活 性 作 用 , 细 胞 使 内 钙 降低 。黄 芪 对 心 肌 缺 血 有 保 护 作 用 , 强 机 体 免 疫 力 。l 增 I 缶 床 静脉 输 注 黄 芪 的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 VM 有 显 著 疗 效 。黄 对 ]
芪 注射 液 此 外 还 具有 行 气 活 血 、 心 益 气 , 护 细 胞 内超 氧 化 物 强 保 歧 化 酶 ( OD , S ) 升高 内源 性 S 0D, 速 氧 自 由基 清 除 、 少 氧 自 加 减
大动脉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大动脉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大动脉炎概述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也叫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
常见于10~40岁的女性。
起病多缓慢、隐匿,可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病变动脉供血组织缺血,表现为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等。
英文名称:takayasu arteritis,TAK。
其它名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
相关中医疾病:血痹、麻木。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脉血管造影检查(DSA)。
重要提醒: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受累后的动脉由于侧支循环形成丰富,大多数患者预后好,可参加轻工作。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大动脉炎的发病特点三、大动脉炎的病因病因总述: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1、自身免疫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或链球菌、立克次体等在体内的感染诱发主动脉壁和(或)其主要分支动脉壁的抗原性,产生抗主动脉壁的自身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主动脉和(或)主要分支管壁的炎症反应。
2、遗传因素近年发现,一些近亲,比如姐妹、母女,患大动脉炎的几率较高,特别是孪生姐妹。
3、内分泌因素本病多发于年轻、育龄女性患者,患者多出现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等水平升高有关。
危险因素:1、40岁以下女性。
2、有高血压病史。
3、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4、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肾血管的超声检查

高,并以其最大流速与附近的下腔静脉最大
流速相比,>3.0时可确定诊断。
超声诊断依据
1.LKV(受压处)平卧位流速明显增快,
站立15分钟增快更明显,流速
>100cm/s.
2.平卧位LKV最宽和最窄处内径比>3,站
立15分钟>5.
上升速度AT<0.07s,阻力指数<0.7 (0.55-0.70)
【检查内容】 1.肾脏体积。 2.肾动脉的起始部位、肾门部、段动脉、弓状动
脉、叶间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RI、加速时间。 3.腹主动脉(肾动脉水平)峰值血流速度。 4.彩色多普勒经上腹部探测主肾动脉血流,并在
流速最高处采样检测流速。 5.根据腹主动脉、肾动脉多普勒参数,对狭窄程
度作出大致评估(是否存在>50%的狭窄)。
肾静脉狭窄(胡桃夹征)
病因 主要为LKV在SMA与AO之间穿过,
由于其夹角过小,LKV受SMA压迫所
致,多见于小儿及青年人,临床表现
有血尿和直立性蛋白尿。
2D AO与SMA之间,LKV内径变窄,而在
其左肾侧端则显示扩张。
CDFI+PW:狭窄段血流彩色混叠,流速增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病因:
1.动脉硬化,部位多在肾动脉起始部,
进展较快。
2.纤维肌性异常,部位多在主肾动脉中
远端。
3.多发性大动脉炎,部位多在主肾动脉 近端
解剖
肾动脉从L1-2水平SMA起点的下方主动脉两侧发出。
右肾动脉相当于主动脉11点处发出, 较长。
左肾动脉相当于主动脉3点处发出,较短。
RAR和肾动脉与肾内动脉峰值流速比值增大。
(2)间接指标的改变:当RAS所致射流成份消失后, 肾内动脉频谱形态变为三角形、圆顶形或平坦形,收缩早 期加速时间延长,加速度减小,阻力减低。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自我鉴别诊断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患者,病变累及肢体中、小动脉,常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
肢端营养障碍明显,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易发生溃疡或坏疽。
大、中动脉听诊区无血管杂音。
一般极少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2.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慢性狭窄或闭塞,病变主要累及腹主动脉和肢体动脉,少数引起锁骨下动脉闭塞。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歌性跛行,肢端发生溃疡、坏死等缺血症状,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3.先天性胸主动脉缩窄症本病多见于男性儿童或少年,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胸主动脉的狭窄部位较高,病变在动脉导管韧带附近,常呈局限性环形狭窄。
临床表现为双侧上肢高血压和下肢血压降低。
血管杂音的部位在胸骨左缘上方;胸部X线平片可见第3~8肋骨下缘有扩张的肋间动脉形成的压迫。
而多发性大动脉炎胸主动脉的病变位置较低,且呈长段狭窄,常为多发性病变。
4.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早期有乏力、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与结缔组织疾病相似。
所以,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或风湿热等疾病鉴别,应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组织活检有助于诊断。
上述疾病虽可能引起肢体小血管的闭塞,但均不会发生大动脉的病变。
5.胸廓出口综合征本病是由于胸廓出l:1处解剖结构的异常(如颈椎、第1肋骨畸形)或斜角肌的炎症和劳损,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压迫锁骨下动脉、静脉及臂丛神经,而引起患侧上肢发凉、无力、桡动脉搏动减弱等临床表现,与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头臂动脉型相似。
但胸廓出El综合征的患者同时有明显的臂丛神经受压的表现,臂部及手部放射性疼痛,手部感觉异常等。
还可因锁骨下静脉受压而出现颈部和上肢静脉怒张。
体检时常见锁骨上区饱满,有压痛。
桡动脉搏动的强弱可随头颈部和上肢的转动而改变。
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引起不同部位狭窄或闭塞,少数病人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因病变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既往曾称之为“高安病”或“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不典型主动脉缩窄”等,目前统称为大动脉炎。
本病病因迄今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可能与感染、雌性激素、遗传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
大动脉炎在中医学称之为“脉痹”,根据其临床特点,又属于“虚损”、“眩晕”、“不寐”、“痹证”等范畴。
其记载始见于《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夏遇此者为脉痹。
”认为“脉痹”系由风湿寒痹发展而来。
《内经》中对“脉痹”证候表现的描述颇为详尽。
如:“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本病的病理在《证治汇要》明确指出的特点是“痹之在脉,则血凝不流”。
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日:“伏脉不出者,寒气闭塞也。
”在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选择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阴潜阳,祛风除湿等多种治法。
常用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当归四逆汤等。
二、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以10~30岁发病较多。
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少数病人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月经不调等症状。
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上述表现减轻或消失。
根据病变部位临床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1)症状:头痛,头晕,昏厥阵发性发作,发生一过性单瘫或精神障碍者,约占42.3%。
可出现颈动脉区缺血症状,面部肌萎缩,咀嚼肌无力,听力减退,脱发等。
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2)体征:颈动脉、桡动脉、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二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少数伴有震颤。
(二)主、肾动脉型(1)症状:下肢缺血而出现无力,发凉,酸痛,易疲劳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多发性大动脉炎9例超声分析

32 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别 诊 断 .
本病早期为动脉周围炎及动脉外膜炎 ,后期全层血管遭 受破坏 , 动脉壁 的病变 以纤维化为主l l _ 。可有全身性 高血 压 , 并在上腹 听到收缩期 杂音或 上肢高血 压而下 肢血压 下降 。
由于 病 变 主 要 累 及 主 动 脉 的大 中分 支 , 且 造 成 动 脉 狭 窄 程 并 度不同 , 临床 表 现 不 同 。 根 据 受 累 的血 管 部 位 不 同 可 将 病 变
1 资料 与 方 法
构消失 , 回声 略低 或不均匀 , 外膜 与周 围组织分界不清 , 管壁
呈 不 同程 度 狭 窄 。 31 彩 色 多 普 勒 灰 阶 超 声 : 变 段 血 流 形 态 不 规 则 , 据 血 .- 2 病 根 管狭 窄 的形 态 可 分 为 管 状 狭 窄 和 喇 叭 口 ( 窄部 位 于狭 窄 后 狭
1 仪器 : 用百胜 G V . 2 采 E 7彩 色 超 声 诊 断 仪 , 声 探 头 为 ( 超 4
1 ) z 0 MH 。
1 方 法 : 者 取 仰 卧 位 或 侧 位 , 查 颈 部 , 骨下 、 、 主 . 3 患 探 锁 胸 腹 动 脉 及 肾动 脉 , 要 时 探 查 双 上 下 肢 动脉 , 层 、 真 探 查 受 必 逐 认 累动 脉 。
11 一 般 资料 :0 8 8月 至 2 1 . 20 年 0 0年 8 , 性 7例 , 性 月 女 男
2例 , 年龄 1 2岁 , 84 临床诊断 多发性大动脉炎行超声 检查 9
例。
的扩张血管 ) 样狭 窄。 喇叭 口样狭窄动脉 内可见五彩镶嵌 的血 流速 。病程长者 , 可见在狭 窄的动脉周 围有数量不等 、 粗细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肾动脉型(III型)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 诊断和鉴别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4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疾病概述
•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 其重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节 段性动脉管腔狭窄以致闭塞。
• 本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因此 可能使头部、上肢、下肢和内脏器官的血 液供应受到影响,发病原因不明。
• 病变严重或管腔内血栓形成时,管腔可完 全闭塞,无彩色血流显示。
• 病程长者,可见病变动脉附近有侧支循环 。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频谱多普勒表现
• 在动脉狭窄处,其频谱为单相、频宽增加、 频窗充填、收缩期峰速明显增高的湍流样 改变。
• 在病变动脉远端表现为单相、频宽增加、 频窗充填、波峰圆钝的低速低阻的阻塞样 频谱。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 下肢动脉
病例4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主要鉴别诊断
• 动脉粥样硬化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鉴别诊 断
动脉粥样硬化
• 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 头臂动脉型(Ⅰ型) – 胸、腹主动脉型(Ⅱ型) – 肾动脉型(Ⅲ型) – 混合型(Ⅳ型)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头臂动脉型(Ⅰ型)
• 多见,病变在主动脉弓及其大的动脉分支
• 单侧或双侧,一般左侧多于右侧
• 累及一或多支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和颈 总动脉最为常见,头臂干动脉和右锁骨下 动脉次之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大动脉炎命名
曾有多种命名:青年女性动脉炎 主动脉弓综合征
巨细胞性综合征 Martorell综合征
特发性动脉炎
大动脉炎症候群
缩窄性大动脉炎 泛大动脉炎症候群
无脉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
高安动脉炎( Takayasu’s arteritis)
首先由欧洲Savary和Kussmal于1856年描述 1902年日本眼科教授高安发现 1956年中国报道第一例
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表现 • 持续数周或数月后,出现大动脉炎及其分支管腔
狭窄或闭塞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 其它脏器损害:心脏、肾脏、脑、肺 • 上肢无脉症最多见 • 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临床分型
• 临床上根据受累的动脉部位不同可分为四 型
• 动脉狭窄与扩张性病变,以狭窄为主 • 常伴有血栓形成 • 有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血管壁而致动脉扩张,
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临床表现
• 青年女性多见,多发于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数呈慢性进行性发展 • 早期有低热、乏力、关节痛、肌肉痛、食欲下降、
• 累及腹主动脉的双肾动脉开口处或起始部, 多为两侧
• 同时受累,病变程度可不一致 • 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脏缺血性病变, 出现肾性
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 常伴有腹主动脉的狭窄,可出现下肢动脉
缺血的症状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混合型(Ⅳ型)
• 累及多部位的动脉受累,即同时存在上述 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病变和相应的临床 症状
临床诊断标准
• ①发病年龄≤40岁:40岁前出现症状或体征。 • ②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活动时一个或多个肢体出现逐渐
加重的乏力和肌肉不适,尤以上肢明显。 • ③肱动脉搏动减弱: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 • ④血压差>10mmHg: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mmHg。 • ⑤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
• 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病史
• IMT厚度多为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常合并 强回声斑块,斑块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处。
• 病变处与非病变处分界不清楚,管腔常为偏 心性狭窄。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 管壁呈向心性增厚,轮廓一般较规整。病 变处与非病变处分界清楚。
• 病变时间长者,可表现为血管壁明显增厚, 血管内、外径均变细。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彩色多普勒表现
• 病变动脉轻度狭窄时,狭窄处彩色血流束 可略变细。
• 血管中至重度狭窄时,彩色血流束可明显 变细,呈细线状为多彩镶嵌的血流,远端 动脉内血流黯淡。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经验
• 有时由于病变部位的位置较深,在近端动 脉病变时检测很困难,可从其远端动脉的 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多普勒特点来间接判 断近端动脉有无病变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病例1
• 女,40岁,因 低热,头晕、 耳鸣、四肢酸 痛,血压
•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很少受累
• 可致其供血器官和组织如脑、眼及上肢不 同程度的缺血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头臂动脉型(Ⅰ型)
• 当颈总动脉、无名动脉产生狭窄或闭塞时,可导 致脑部和眼部缺血症状,表现为耳鸣、视物模糊、 记忆力减退、嗜睡或失眠、多梦、头昏、眩晕、 一过性黑蒙、视力下降、复视、白内障等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二维超声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 • 病变动脉的内膜不光滑、管壁不均匀性增
厚,且呈节段性分布,在病变之间有正常 的管壁,病变处与正常部分有明确的分界。 • 动脉壁的搏动减弱或消失,由于管壁的增 厚及管腔内血栓的形成使管腔变窄甚至完 全闭塞,腔内可见不规则的、回声不等的 血栓充填。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 超声所见:无名动脉、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 脉管壁均不同程度增厚(左侧颈总动脉管壁增厚 尤为明显,管腔明显变窄),内壁未见明显斑块 附着,CDFI及PW:左侧颈总动脉血流束变细, 不规则,色彩暗淡,流速明显减低,约42.7cm/s; 左侧颈内、颈外动脉血流速度也减低,约 54.8cm/s,且阻力指数均增高。右侧颈动脉流速 未见明显异常。双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临床表现
• 主要是肢体缺血的症状,而症状的轻重则 决定于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程度,以及肢体 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 在发病的早期,病人常有肢体发凉、怕冷、 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疲 累、紫绀和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足部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由于严重血液 循环障碍,可出现皮肤瘀斑而发生皮肤坏 死,甚至发生肢端溃疡或坏疽。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病理生理
• 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 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等 主动脉的二级分支也可受累。
• 病变从中膜与外膜开始累及内膜的全层性动脉 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 病变呈节段性,跳跃性,两处病变中间可见正 常组织
160/100mmH
g,申请颈动 脉超声检查。 病人自述10年 前在华西医大 诊断多发性大 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PPT文档演模板
•
血管病变多为动脉内 中膜局限性增厚及附 壁斑块形成,常伴有钙 化。
•
受累动脉为内中膜弥漫性 增厚,附壁斑块尤其是硬 斑相对少见,一般不伴有 钙化
• 病变处与非病变处分 界不清楚,管腔常为 偏心性狭窄
• 病变处与非病变处分界清 楚,常引起管腔向心性狭 窄和闭塞
• 病变最易累及动脉分 叉处
• 病变多发在颈总动脉的近 端和中段,而颈动脉分叉 处和颈内外动脉很少累及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彩色多普勒
• 由于病变呈节段性,因此可见管腔正常部 分与阻塞部分交界清楚,血流呈节段性明、 暗变化。
• 在病变处动脉腔内彩色血流变细、边缘不 规整,血流颜色变暗,血流不连续,甚至 呈零星样显示。
• 如完全阻塞时,无彩色血流显示。病程长 者,可见侧支循环建立。
• 在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端受累时,还可出现 患侧肢体发凉、麻木、无力、无脉、血压测不到。 由于患侧推动脉压力下降,可致血液从椎动脉倒 流,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症。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胸、腹主动脉型(Ⅱ型)
• 累及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 以双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下肢发凉、
PPT文档演模板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 断
•鉴别诊
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 症和闭塞性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一般认为与长期吸烟、患肢受寒、潮湿 和外伤等因素有关。病变主要累及四肢, 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绝大多数发 生于青壮年男性,女性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