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致癌物质

合集下载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环境中三级化学致癌物整理公布如下:一、肯定致癌物下列18种化学物质或工业生产过程,在实验动物致癌中证据充分,同时在人类致癌中证据充分,对人癌危险性评价为一级,即对人类具有比较确凿肯定的致癌性。

1、砒霜2、石棉3、一氨基联苯4、苯5、联苯氨6、氯萘亚嗪7、双氯甲醚及工业品位氯甲醚8、铬及某些铬化物9、乙烯友邻酚10、放射性氡气11、左旋苯丙氨酸氮芥12、芥子气13、α萘胺14、煤焦油和矿物油15、氯乙稀16、偶联雌激素17、金胺制造过程18、异丙醇制作的强酸处理过程19、镍的冶炼过程。

二、可能致癌物下列18种化学物质,在实验动物致癌中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中证据有限,对人癌危险性评价为二级,即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1、黄曲霉毒素类2、环磷酰胺3、苯丁酸氮芥4、噻替哌5、京胺6、丙烯腈7、康复龙8、阿米脱(氨基三唑)9、非那西汀10、四氯化碳11、环氧乙烷12、硫酸二甲酯13、右旋糖酐铁14、多氯联苯类15、二甲基氨基甲酰氯16、镉和某些镉化合物17、镍和某些镍化合物18、铍和某些铍化合物三、可疑致癌物下列18种化学物质和化学物质组团,在实验动物致癌中证据充分,但在人类致癌中证据有限或不足,对人癌危险性评价为三级,即怀疑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1、氯霉素2、苯乙烯3、六六六(六氯环乙烷)4、利血平5、异烟井6、苯妥因7、三胺醌8、狄氏剂(氧桥氯甲桥奈)9、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10、表氯醇(环氧氯丙烷)11、赤铁矿12、三氯乙烯13、氯丁二烯14、苯巴比妥15、防老剂丁(N-苯基-2-奈胺)16、氯丹及七氯17、异丙基油类18、铅和某些铅化合物这份关于人类化学致癌物的研究报告,是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广泛收集世界各地有关癌症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集中了欧美、日本等世界20位著名癌症专家、医学专家组成的特别工作组,给予严格的仔细的科学分析和总结后作出的。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里常见的120种有毒物质(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主题】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导言】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食品中化合物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而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意义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核心内容】1.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食品中的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可以归类为有害物质,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化合物包括了苯并[a]芘、苯并[b]芘、苯并[k]芘等多种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

它们一般由工业废水、废气等途径污染到食品中。

2.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为了科学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测定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3.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意义食品中的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们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

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大的致癌能力,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可能造成危害。

检测并控制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含量对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 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风险。

人们可能通过饮食摄入这些化合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其摄入量。

政府和食品企业应当密切监测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含量,并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

个人也可以通过选择健康、有保障的食品,促进自身健康。

【个人观点】食品中双醋酚丁等19种化合物的测定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化合物的存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政府和企业应以公众的健康为出发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个人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择有保障、安全的食品,并注意平衡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

生物实验室45种有毒物质(1)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 (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19种致癌物质

19种致癌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证的十九种致癌物质:1、砒霜2、石棉3、一氨基联苯、4、苯5、联苯氨6、氯萘亚嗪7、双氯甲醚及工业品位氯甲醚8、铬及某些铬化物9、乙烯友邻酚10、放射性氡气11、左旋苯丙氨酸氮芥12、芥子气13、α萘胺14、煤焦油和矿物油15、氯乙稀16、偶联雌激素17、金胺制造过程18、异丙醇制作的强酸处理过程19、镍的冶炼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1只烤鸡腿=60支烟的毒性;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家庭最常见的致癌物预防

家庭最常见的致癌物预防

家庭最常见的致癌物及预防1、家用电器:科学家曾在老鼠身上进行过微波辐射的实验,发现它们的白血球无规律地增殖,与血癌所产生的白血球增殖极为相似,也就是说微波可能致癌。

专家表示,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

关于具体的辐射量,日本出版的SAPIO杂志就公布了一组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mG:毫高斯) :电器电磁辐射量电器电磁辐射量咖啡炉1mG 电饭锅40mG传真机2mG 复印机40mG电熨斗3mG 吹风机70mG录像机6mG 手机100mGVCD 10mG 电脑100mG音响20mG 电须刀100mG电冰箱20mG 电热毯100mG空调20mG 吸尘器200mG电视机20mG 无绳电话200mG洗衣机30mG 微波炉200mG电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电吹风等每日与人接触的电器,因为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而显得可怕起来。

那么到底这些家用电器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辐射有多大?专家表示,其实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要学会主动防护。

如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睡觉的女性,可使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孕妇若频繁使用电炉,可增加出生后小儿癌症的发病率……近10年来,关于电磁波对人体损害的报告接连不断。

如果消费者想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辐射量,可以采取仪器检测方法。

但目前国产售价为几百元的测试仪在测量数据上可能出现偏差,而一些国外进口的测试仪需几十万元,普通百姓很难接受。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监测方法了解电器使用的安全距离:利用可接收AM(调幅)频道的收音机,打开后将频道调在没有广播的地方,并且靠近所要测量的电视、冰箱、微波炉或电脑等家电用品,就会发现收音机所传出的噪音突然变大。

走出一段距离后,才会恢复原来较小的噪音量;这样就可以测出安全距离,平常生活中与这个电器保持测量出的安全距离即可。

19种常见化学品可致癌

19种常见化学品可致癌

19种常见化学品可致癌近日据路透社报导,美国癌症学会和3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2010年7月15日发表报告称:包括甲醛、乙醛等在内的19种常见化学品可能诱发癌症。

报告显示,除上述常见的致癌物外,用于用于半导体产业的新型化合物“磷化铟”、广泛用于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成份等多种化合物也出现在这份“黑名单”中。

协助主导这项研究的美国癌症学会会员伊莉莎白‧沃德说:遴选这些潜在致癌物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许多案例显示这些化学品可能与癌症有关联,但眼下缺少能确定二者关系的研究;二是部分入选的是潜在致癌物非常常见,或者像“甲醛那样广泛用于工业部门”,或者“用途虽不广,但用量在增加”。

以下是已被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的19种化学品物质,以及主要的使用范围,它们是:(1)、铅和含铅化合物,已知对脑细胞有毒。

(2)、阿特拉津,一种除草剂。

(3)、柴油机排出的废气。

(4)、环氧丙烷,用于生产塑胶制品,会破坏人体去氧核糖核酸。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等。

它也是第四代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等的主要原料。

环氧丙烷的衍生物广泛用于汽车、建筑、食品、烟草、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

已生产的下游产品近百种,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5)、难熔的陶瓷纤维,产自熔化的氧化铝(又称矾土)和矽石。

(6)、磷化铟,用于半导体产业,白鼠实验表明它会引发相当高的肺癌发病率。

◎主要用途:用作半导体材料,用于光纤通信技术。

(7)、焊接产生的烟和气体。

◎主要用途: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烟尘、金属蒸汽等有害气体。

如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电焊条燃烧会产生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矽等烟尘。

另外电弧的高温和辐射使周围的空气中的氧、氮元素形成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

(8)、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由香烟、大麻和木材等燃烧时释放产生,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和树脂等。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之一,其使命是通过调查和评估癌症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保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证明。

IARC每年都会发布一份最新的致癌物清单,收录世界上已知的是或可能致癌物质,以便全球卫生专业人员参考和利用。

致癌物清单2017年,IARC发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单,该清单根据癌症的致癌性级别将物质分为五类:•1类:物质已被确定为致癌物•2A类:物质很可能是致癌物•2B类:物质可能是致癌物•3类:物质可能不是致癌物•4类:物质很可能不是致癌物以下是2017年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1.烟草烟雾2.烤制的肉类3.二手烟4.硝酸苯5.漆酚6.氯乙烯7.镉及镉化合物8.长期工作在某些工作环境下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酰胺9.鲍曼不丹病毒型10.乙型肝炎病毒11.汞及汞化合物12.山梨酸13.亚硝胺14.巴西鼠尾草15.阿夫拉汀(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2A类:可能是致癌物1.不可低估(deet, 二甲苯)2.工业製造的氣體及汽油3.醛及衍生物4.干洗时使用的溶剂5.柿属植物所含的亚硝胺6.人造光源,如紫外线人工紫外光7.雷射打印机排放的有害物质8.人们在工作单位长期暴露于换气不良的尘土、沤烟和燃料排放物中2B类:可能是致癌物1.常见的家用杀虫剂2.芳香烃二甲醚3.大多数动物类荷尔蒙,如雌激素4.人们在工作单位长期暴露于换气良好的尘土、沤烟和燃料排放物中3类:可能不是致癌物1.咖啡因2.大豆异黄酮3.碳酸氢钠4.大多数颜料和染料5.大多数香精和口味剂6.活性炭和膨润土7.没有被归入其它组别的水和钠4类:可能很不可能是致癌物没有物质被确定在这一组别中。

致癌物清单的发布为全球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卫生部门及个人也应该注重这方面的信息,避免接触到可能致癌的物质,以保护个人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证的十九种致癌物质:
1、砒霜
2、石棉
3、一氨基联苯、
4、苯
5、联苯氨
6、氯萘亚嗪
7、双氯甲醚及工业品位氯甲醚
8、铬及某些铬化物
9、乙烯友邻酚10、放射性氡气11、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12、芥子气13、α萘胺14、煤焦油和矿物油15、氯乙稀16、偶联雌激素17、金胺制造过程18、异丙醇制作的强酸处理过程19、镍的冶炼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
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
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
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
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
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
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1、盐分
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1只烤鸡腿=60支烟的毒性;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