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精选教案

合集下载

《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

《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

《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案的编写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狐狸分奶酪》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藏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点把握: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教案#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狐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一则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大家对狐狸有怎样的印象呢?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

奶酪是用牛、羊等动物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2、指导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酪:声母是边音,不是鼻音,可以用加一加或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字形(酉+各=酪;格酪)。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老师播放朗读音频、范读。

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把课题补充具体:狐狸给分奶酪。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它是怎么分的奶酪?狐狸分奶酪分得公平吗?两只小熊的奶酪是捡来的,应不应该分?4、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随后教师出示词卡,请生领读。

奶酪捡到哥儿俩开始拌嘴帮助均匀嚷着瞧了瞧方便剩下整块5、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读准字音。

捡、拌、便是前鼻音,帮是后鼻音,始是翘舌音,让、剩、整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俩在文中读liǎ,不读li ǎn。

(2)识记字形。

①俩:与熟字两区分比较,两+亻=俩。

俩的意思就是两个人,文中的小哥儿俩指的是熊哥哥和熊弟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 (1)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 (1)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狐狸的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分辨好坏对错,懂得做事要公平合理、过分斤斤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廉价吃大亏的道理。

正确、流利地读好长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狡猾、贪吃的特点,深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反映的道理。

课前准备:磁贴、奶酪图片教学过程:一、识记“奶酪〞,导入新课。

1.出示奶酪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①出示生字卡片-“奶酪〞,指名认读生字。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呀,也是由一块奶酪引起的。

-补充课题:狐狸分奶酪。

①说到狐狸,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狐狸都是狡猾、奸诈、贪婪的形象,人们没有冤枉它,狐狸诡计多端。

如果狐狸遭到猎人的枪击,没被击中,它会采取装死的方法,将身子变软,停止呼吸,猎人以为它被打死,便放心地把它扔到地上,再去捕别的猎物,可是狐狸却乘机逃跑了。

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本中的这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它讲的是一只怎样得狐狸,发生了什么事情?齐读课题。

-狐狸分奶酪,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方法。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再听一听别人的方法。

5.游戏稳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读第1自然段。

《狐狸分奶酪》教案(第一课时)

《狐狸分奶酪》教案(第一课时)

《狐狸分奶酪》教案(第一课时)【部优】《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读好儿化音的词语“哥儿俩”“一点儿”,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读懂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形,初步明白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教学重难点:读懂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形,初步明白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屏示狐狸图,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它是谁?(板贴狐狸)再示奶酪图,这是什么?(板贴奶酪)2.通过课件帮助认识“酪”字。

3.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文就跟狐狸和奶酪有关,补充完整课题,跟老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标出自然段,并圈出难读的字。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刚才圈出来的字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认读课后生字,课件出示请求。

4.搜检同桌互读的情形,相机正音。

5.重点提示以下字音(课件出示):俩和两的区别,“帮、嚷、剩、整”都是后鼻音。

6.读词语。

(1)带生字的词语:奶酪,捡到,开始,剩下,整块,哥儿俩(2)读好儿化音:哥儿俩,一点儿7.词语读好了,句子能读准吗?(1)指导读好带生字的句子。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2)指导读好长句子。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1.师:长句子也能读好,试着读一读段落吧。

(课件示第一自然段:XXX和XXX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2.读了第一自然段,你晓得了甚么?指名说。

3.抓住“兴奋极了”,指点朗诵,相机进行文字锻炼:极了。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小哥儿俩”,俩就是两个人的意思,指得是XXX和熊弟弟。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词语“姐妹俩”“母女俩”……5.接洽上下文了解“拌起嘴”,就是打骂的意思。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揣摩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想法,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的头饰,教具“奶酪”和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狐狸和乌鸦》。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活动1谜语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动物)(根据学生揭示的谜底板书“狐狸”)2.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狡猾)谁能介绍一下狐狸?(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3.导入:今天,狐狸做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补充课题:分奶酪)活动2结合图片,理解奶酪1.教师出示奶酪的图片,指名说说自己吃过的奶酪的味道,随机介绍:“奶酪”又名干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

2.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ào,不要读成nào。

操作指导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入新课,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结合课前的准备介绍狐狸,让孩子对狐狸有更宽泛的了解,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活动1读题质疑1.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他是怎么分的?奶酪分得公平吗?)活动2了解课文大意1.同桌合作,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辨析是非,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故事中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熊和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我把谁带来了,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分奶酪》,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指导书写课题中的“奶”。

请大家仔细观察“奶”字动态笔顺,谁来指挥老师把这个字送到田字格中。

(右半部分的横折折折钩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最后一笔丿全班一起说。

)翻开课本跟着老师的声音描红。

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师读。

三、自主读识3.检测读了生字和课文,含有生字的句子,你能读准确吗?(1)我会读指名朗读含有生字的句子,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

(2)读一读,记一记生字从句子中跳出来了,看看你还认识吗?a.出示课后生字学生认读并扩词,再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齐读。

b.出示其余认字表生字学生。

说说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c.同桌互读检查认字情况。

(2)我会写a.出示“始”,和“奶”字比较后书写。

女+台=始b.出示“吵”和“咬”,比较后书写。

四、品读感悟1.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特殊,是狐狸和兄弟俩的对话。

大家看这是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景,试着读一读。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s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奶始吵仔急咬第公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了解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僻字“掏”、“壳”的读音和用法•掌握细节信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生僻字读音和用法•学习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准备•课本:《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具:幻灯片,图片,词卡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在上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快速回答一下?1.2 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2. 学习新词2.1 学习生僻字“掏”•准备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生僻字“掏”。

•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掏字的笔画和读音。

•引导学生说出掏字的用法,并与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联系。

•教师为学生们展示掏字在文句中的应用。

2.2 学习生僻字“壳”•准备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生僻字“壳”。

•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壳字的笔画和读音。

•引导学生说出壳字的用法,并与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联系。

•教师为学生们展示壳字在文句中的应用。

3. 阅读故事3.1 教师朗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2 学生读故事请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故事。

3.3 开展讨论•学生回答了解问题,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狐狸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伎俩。

然后各组代表进行汇报。

5. 语言运用5.1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表关于故事的看法和想法。

5.2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点评口语表达是否准确、流利,给予鼓励和提高建议。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生僻字的引导和故事情节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并掌握了相关的生词词汇。

在小组讨论环节和语言运用环节,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整节课的氛围比较轻松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
(2)狐狸第一次分奶酪了,小哥儿俩满意吗?(朗读5—6自然段):认识“帮、匀、嚷”。
(3)狐狸第二次分奶酪了,小熊的反应是?(朗读7、8自然段,并识字)
(4)狐狸接着分几次奶酪,结果怎样?(朗读9—11自然段,认识生字)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识字,指导认识有难度的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解决:小哥俩儿、拌起嘴、嚷着。
引导理解:熊哥俩原来很高兴,后来发生矛盾,不高兴了,课文用一个词把两部分连接起来,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语气的转折。
五、总结探究,升华情感
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奶、始、吵、仔、咬”,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重点指导“奶”:横折折折钩,撇。
2.上下结构的字“急、第、公”,自主分析,重点指导“急”:上长下短,上半部分紧凑,第四笔在横中线,心字底扁一些。
3.读好长句子: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加价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四、达标练习,评价反馈。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第1自然段。
2.找出体现熊哥俩心情的词语。(高兴)
说说小哥儿俩为什么高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不太高兴了?(引出“拌起嘴”——吵嘴)
教学内容
课文22狐狸分奶酪
第(1)课时第()节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汉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一笑”所隐藏的含义,体会狐狸的狡猾。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文识字相结合,在情境中识字。
1.听课文:听准字音,听懂句子,了解狐狸做了什么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狐狸分奶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语境,正确认读“酪、帮、捡、俩、拌、瞧”等生字,并积累词语。

2、在观察与发现中学写“奶、吵、咬”等三个生字。

3、借助课题提问,运用“演读”“寻读”“联读”“对读”等方法读长故事。

4、联系上下文,提取文中信息;多样指导朗读,感受狐狸形象。

学习过程:
板块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由学生已知的童话故事引入,引出“狐狸”,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对狐狸的印象。

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
印象?
3、出示“奶酪”,正音,猜猜“奶酪”是什么。

教师简介“奶酪”:
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纯天然的食品。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齐读课题。

教师重点指导“奶”的女字旁写法和笔顺,学生练写。

5、狐狸给谁分奶酪?是怎么分的奶酪?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个故
事。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
段。

2、再读课文,边读变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1)出示词卡,请生领读。

捡到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帮助嚷着瞧了瞧方便结果
剩下整块
(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课文同时解决这些词义。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板块三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
1、听朗读,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写了两只小熊捡
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这个故事师怎么发生的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发现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

请学生说说它俩为何事而高兴,随机朗读第一句。

(3)请学生发现后来它俩心情的变化,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4)教学“拌”字。

可联系下文狐狸问:“你们吵什么呀?”帮助学生理解“拌嘴”即“吵嘴”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发现熊哥俩原先很高兴,后来发生矛盾,不高兴了,课文用一个词语把两部分内容连了起来,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语气的转折。

(“俩”的准确读音是liǎ,要与“两”区
分开。


(6)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为了不让对方多吃一点奶酪,小熊兄弟俩吵了起来,吵架声引
来了谁?那狐狸是怎么帮小哥俩分奶酪的呢?默读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数一数狐狸帮小哥俩分了几次奶酪。

4、重点品读第一次分奶酪部分。

(1)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熊弟弟的话。

(2)请学生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指导读出假装好奇和热心的语气。

(3)请学生读熊弟弟回答的话,指导读出为难、焦急的语气。

(4)请学生读狐狸说的第二句话,想想狐狸说话的样子。

(笑了笑)请学生做做“笑了笑”的表情,发现和狐狸的“笑”有什么不一样。

狐狸是真的帮小熊兄弟俩分奶酪吗?请学生猜一猜狐狸这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狐狸的心思,指导朗读句子。

他的两个动作——“拿”、“掰”,你觉得他会怎么“掰”奶酪呢?
(5)小哥儿俩知不知道狐狸狡猾的心思啊?它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随机教学“嚷”,观察字形猜字义,了解“嚷”就是大声喊叫。

猜猜小哥儿俩此时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5、学法总结:通过练习上下文,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童话故事
中人物的心情,就能把故事读得有滋有味。

6、四人小组合作练一练,分角色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7、分角色朗读展示。

板块四复习字词,练习写字
1、回顾新学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进行巩固。

2、出示“吵、咬”。

仔细观察,发现字形特点。

板块五课堂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