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例2
1.投票选举。
(1)老师让每位同学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写在纸条上,然后让收集好纸条,并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他们各自的方法记录下王明明和陈小菲的得票数。(明确投票规则及要求.)
(2)投影展示班上同学记录的结果,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3)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说说理由。(讨论后交流:喜欢画“正”字的统计方法,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快捷,一个“正”字代表5票。)
时间
主备
个备
共备
导学准备
导学
步骤
导学环节
导学流程和内容
个性化设计
课
前
:
定
标
1.结合具体的情况,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2.将平均分活动与除法算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体会。
课
前
展
示
课
中
:
三
导
三
学
1、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完成第1题。
8÷4=2 15÷5=3
18÷3=6 16÷8=2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12页第5、6、7、8、9题。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探究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
课
后
:
反
思
二年级班学科:数学
学习内容
除法1(例4)
时间
主备
个备
共备
导学准备
导学
步骤
导学环节
导学流程和内容
个性化设计
课
前
:
定
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导学案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约3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课题:数据收集整理(1)课型 :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3.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4.2及以下
4.3~4.6
4.7~4.9
5.0及以上
一年级(1 )班
2
5
11
29
四年级(2 )班
(2)()最少,()最多。
(3)货车和面包车相差()辆。
(4)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同样多。
(5)这四种车一共有()辆。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
航模组
书法组
羽毛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围棋组
人数
15人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7人
(1)我最喜欢()小组。
(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
1、填空题。
1、9和7相乘的积是( ),再减60得( )。
2、35加19的和是( ),再减去40得( )。
3、100减去70的差是( ),再加上30得( )。
2、下面是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各个项目的人数,请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案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处理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旳基础上编排旳。
本单元旳重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处理问题, 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处理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如下几种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处理问题。
2.例题旳展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规定: 1.结合现实生活中旳详细情境,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旳基本含义, 学生用两步计算旳措施处理问题, 懂得小括号旳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测、独立思索等良好旳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旳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旳使用。
2、综合算式旳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第一课时处理问题教学内容: 书本第4页例1 讲课日期: 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旳:1.使学生能从详细旳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处理问题旳环节和措施, 懂得可以用不一样旳措施处理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测等良好旳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旳能力。
3.通过处理详细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旳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旳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旳含义,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旳过程, 会用所学旳数学知识处理简朴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旳亲密联络。
懂得小括号旳作用, 会在处理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旳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激发爱好1.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问: “我们看看图中旳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旳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测画面, 提出问题。
教师合适启发引导: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一、课时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数字的认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二、课前导学
在开始正式的学习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入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迅速回忆起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
可设计一些小游戏或问答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整理
1. 数字的认识
•整数的认识:介绍正整数、负整数及零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
•数字的组成:复习各位数字的含义及位值,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 数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回顾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减法运算:复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借位运算的基本步骤。
3. 数的比较
•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利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练习环节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反馈
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测验或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学习内容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巩固了前期所学知识,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整理所学内容,做到掌握牢固,为数学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单元 第1课时 平均分(1)(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2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把一些数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数量相等。
2. 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成绩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如:小明有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苹果?2.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一些平均分的实例,如把12个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4个糖果;把18个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3个铅笔等。
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规律:每份数量相等。
3.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如:小明有10个橘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橘子?计算过程:10÷5=2,所以每个小朋友分2个橘子。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红有15本书,要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本?小华有20个饼干,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饼干?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知道了平均分就是把一些数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数量相等。
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成绩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平均分的题目。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讨论中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均分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 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环节学案探究新知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完成表格并填空。
(1)喜欢( )的人数最多。
(2)喜欢( )的人数最少。
(3)喜欢熊猫的比喜欢小狗的多(或少)( )人。
自主2.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的情况。
学习(1)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
(2)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3)一共有( )人参加课外小组。
(4)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知识点:认识并分析简单的统计表下面是某市2015 年7 月天气情况统计表。
质疑探究(1)该市2015 年7 月的和一共有( )天。
(2)该市2015 年7 月的比多( )天。
(3)2015 年7 月一共有( )天。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一、随堂练习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填空。
(1)早餐最喜欢吃( )的最多,最喜欢吃( )的最少。
(2)最喜欢吃面包的人比最喜欢吃包子的人多(或少)( )人。
(3)一共调查了( )个人。
(4)全校学生早餐最喜欢吃( )的人可能最多。
二、拓展练习实践下表是二(2)班学生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应用(1)根据上面的表格信息,完成表格所缺的内容。
(2)男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 ),女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是( )。
(3)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有( )人。
(4)二(2)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一共有( )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自我总结我的问题是:第2 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环节学案一、复习旧知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书情况的统计表。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漫画书的有( )人。
(3)算一算,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自主二、探究新知学习下面是小红在超市调查小朋友最喜欢的食品的统计表。
(1)最喜欢吃冰淇淋的人数比最喜欢吃面包的人数多( )人。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
小学“尚美”学堂单
主备人:审核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