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海底世界》优秀教案4篇

《海底世界》优秀教案4篇

《海底世界》优秀教案4篇《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1《海底世界》教案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

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

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

2.课后第2题(难点)。

教学用具: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1至3结构段。

1.指名读第1段,问:课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2.齐读课文第4段,问:课文结尾是怎样回答上边这个问题的?(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二、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2段。

1.提问题:(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有声音吗?(2)课文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名读课文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1)。

板书:海底宁静黑暗有光点)3.带着问题(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用设问句肯定回答海底有声音。

第二句讲海底有什么声音各种动物的窃窃私语声。

第三句具体讲窃窃私语的是什么声音,并说明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这三句话是按问答关系连起来的:先问后概括答再具体答。

)(板书:有声动物在窃窃私语)三、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3段。

1.提问题:(1)海底的动物,课文着重讲了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活动的?(2)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

《海底世界》教案(通用16篇)

《海底世界》教案(通用16篇)

《海底世界》教案(通用16篇)《海底世界》篇1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认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学习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先了解一下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海底世界的电影吗?你们知道海底世界有哪些生物?二、学习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海洋生物,用图画和文字描述该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展示给全班。

2.教师讲解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海水、海底地形、光照、温度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3.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想象这些生物在海底世界的生活场景,并用语言描述。

三、巩固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海底世界的角色扮演,模拟海洋生物的生活场景。

2.学生就海底世界的'保护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对海底世界生态环境的认识。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海洋生物和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描述、讨论等方式,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可能有些紧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掌控。

《海底世界》教案篇2活动准备:卡通板、废旧纸盘、色卡纸、双面胶、彩泥、泡沫板、剪刀、录音机、小鱼的录音、海洋垃圾的布景等。

有益学习经验:1、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3、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实用的《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0篇)

实用的《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0篇)

《海底世界》教案实用的《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底世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底世界》教案篇1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精读课文(一)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还有的像______。

(三)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

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海参海藻煤乌贼天然气铁石油贝类章鱼梭子鱼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讨论得出:(1) 画表格;(2) 出练习;(3) 提问题;(4) 有感情的朗读;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意图:《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

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

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海参”的“参”),学会其中的17个。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抄写得好的句子。

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

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镜,启发谈话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9课《海底世界》(出示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感受情境,初学课文1、我们就带上“海底探测仪”去找一找答案,请跟我来,(展示海底美丽的画面)2、海底真美!同学们看,有高耸的山崖,底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五光十色的鱼,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轻声的朗读课文。

《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8篇)

《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8篇)

《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8篇)《海底世界》篇1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海底世界。

2、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肌肉伸缩攻击景色奇异旅行蜜蜂爬行物产丰富3、有小朋友去过海底吗?开动开动小脑筋,想象一下那神秘的海底是什么样子的,说给大家听,好吗?(学生自由说。

)过渡:小朋友们的想象大胆而又丰富,那么你们想去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看看吗?好,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出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一小节,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出示第二小节)2、交流1)海面上-------,海底------(出示)2)声音。

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么多的声音,还有其它声音吗?谁来说说还有什么声音。

3)这些都是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我们几乎听不到。

4)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5)这些声音都是海底动物在什么时候发出的?(课件出示)6)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真奇异,真丰富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

那我们的教室当作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来朗读。

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啊,就想真的海底世界一样。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听到了海底那么多奇异的声音,我们不由地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中心句)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听了海底世界的声音,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1、自由读,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多读几遍。

2、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相机出示图片与文字,指导朗读。

总结:海底动物真是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动物们活动一下,把你的喜欢大声读出来。

所以说,----------(出示中心句)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海底世界的奇异很物产丰富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植物的差异?1、颜色不同。

2、形态不同。

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海底除了有动物和植物,还有什么?1、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

海底世界教案优秀6篇

海底世界教案优秀6篇

海底世界教案优秀6篇篇一:海底世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怀物产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1、设计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收集有关海底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这是什么声音?(浪花拍打的声音)2、海底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多媒体:海底镜头)你看,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再大的风浪,也只能……(引说)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过渡: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你从哪儿知道的?2、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3、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说(除了书上的也可以说)出示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三、研读课文3-5自然段1、多么奇异的海底世界呀,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3-5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把你读明白的说给同学听。

3、你最想先了解什么?(动物)大家都想了解动物,好,我们就去动物王国。

打开课本,认真读读第3小节,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兴趣的动物?(1)你看到的有趣的动物先说给同学听听,它们有趣在哪儿?(2)集体交流:说说你喜爱的海底动物,想想怎么说,也让大家喜爱。

我喜欢海参。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从同学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假如你的手做海参,想想看海参会怎样爬行?做做动作。

多么奇怪的活动方式呀,我们一起来试试。

靠肌肉伸缩爬行的,你还见过什么小动物?能把海参有趣的活动特点读出来吗?我对梭子鱼感兴趣。

《海底世界》教案(通用22篇)

《海底世界》教案(通用22篇)

《海底世界》教案《海底世界》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世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知道它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列举数字、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海底录象(边放影边配乐)放录象师感情描述:海底世界是个神秘非凡的世界,它是虾儿们的家园,是鱼儿们的乐园,是无穷的宝库,是人们向往的世界,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吗?(海底世界)板书:2、看板书质疑那你想了解海底世界的什么呢?3、你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秘密,这样吧,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潜入海底,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的秘密,有谁愿意做潜水员的?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概过度语:不过,在潜入水底之前,得经过考试,考试过关了,才有资格做潜水员,谁有信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潜水员呢?那我们开始考试了。

1、“我能读”显示课件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2)边读边想: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2、“我会读”显示课件(1)读生字(个别读、开火车读)(2)读句子(小组赛读)3、“我会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用一句话来说说(让生自由说)师引导生说“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显示课件(1)请找出描写海底世界特点的两个词(生汇报后课件划出)(2)指名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海底的特点?(突出特点)(3)齐读三、精读课文、体味内涵看来,大家都顺利通过了考试,我们班的50位同学都光荣地成为了潜水员,为我们优秀的表现鼓掌喝彩吧。

《海底世界》教学教案12篇

《海底世界》教学教案12篇

《海底世界》教学教案12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海底世界》教学教案12篇,以供参考。

《海底世界》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窃窃私语造句;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

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一、指导预习。

(让学生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自学本课的生字及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尝试回答课后第4题中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二、揭示课题。

《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处)世界在本课指什么?(海底这个地方,这个领域中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课以后,能说出这一课写的是什么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三、划分段落。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第2自然段:讲海底宁静黑暗。

第3自然段:讲海底动物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第4自然段:讲海底的各种动物有不同的活动方法。

第5自然段:讲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第6自然段: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

第7自然段:概括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让学生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这两个重点的,从而让学生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

第1段(第1自然段)先总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

第2段(第2、3自然段)讲海底景色奇异。

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讲海底物产丰富。

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讲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

2、写带生字的词语:(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波涛、却有、是否、窃窃私语、肌肉、伸缩、普通、有些、贝类、免费、峡谷、细胞、煤、稀有金属、景色奇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差”和“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和丰富物产的世界。

3.在学文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能介绍一种事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在学文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整合信息,能介绍一种事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看图片:美妙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那奇异的世界吧!2.相关资料:海洋中的生物随不同深度水层的光线、温度、压力而垂直分布。

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浅海区,阳光可直达海底,高水温促使该海区海洋生物繁茂。

此水域植物以藻类和菌类为多,也生长一些海草。

动物中以各种鱼虾蟹贝为主。

200至1000米的水层称为海洋中层,海水在这里逐渐变成蔚蓝色或暗蓝色,光线、水温、压力都发生变化。

微弱的亮光使生活在这一水层的鱼,眼睛特别大或向外突起,或自备发光器,如灯笼鱼、星光鱼之类。

1000至4000米深处称半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没有风浪冲击,水温终年维持在摄氏度左右。

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动物与海洋中层相比,大为减少仅有约150种。

该层生活的鱼类,为适应黑暗环境,眼已渐退化变小,甚至成盲鱼。

大多数鱼类靠发光捕食猎物。

藻类植物在这里已经绝迹。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练一练。

3.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4.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宁:注意宀的首笔点和第二笔点写法不同、横钩的横要长,丁字的横稍短。

汪:氵的两点要小、一提要长,王字三横要匀称、中横稍短、下横要长、有力。

攻:工字扁小、整体上拉,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整体要舒展。

迅:首笔横稍短、上拉、转折时顿笔,弯钩呈弧形,里边横短竖稍长。

铁:左右要紧凑,失字上窄下宽、首撇短小、中间一撇要长、捺收笔有力。

5.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介绍海底世界的?串珠问题:(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的?(2)画出海底动物的名称及写其活动方法的句子。

(3)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①作者以设问句开头有什么作用?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关注,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深思,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②用设问方法开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为引出下文做好了铺垫。

(2)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设问的方法(3)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介绍海底世界的?(核心问题)(课后第1题)课文是从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的?( 串珠问题1)①课文具体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一特点。

a.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

b.海底是有声音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

c.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文中列举了海参、身子像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贝类这几种典型的动物,说明他们活动的方式的确不同。

d.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e.海底有丰富的矿产。

②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a.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波涛澎湃”和“宁静”看出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海底的宁静,说明了海很深。

b.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达的更准确、真实地写出了大海的深度。

c.阳光很难射进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i.把会发光的鱼比喻成星星,能激起想象,有了探索的欲望。

ii.作者在写海底黑暗时为什么提那些会发光的鱼?一方面海底越深越黑暗,就更能体现会发光鱼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就能体现出海底的景色奇异这一特点。

③海底是有声音的a.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b.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非常多。

c.积累:“窃窃私语”是AABC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姗姗来迟、井井有序、欣欣向荣、滔滔不绝、彬彬有礼。

d.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4个打比方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子,用了3个拟声词,对海底动物的声音进行了具体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e.积累:“嗡嗡、啾啾、汪汪”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唧唧、喳喳、呱呱、喵喵、哞哞。

f.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i.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中的动物在不同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ii.第二自然段写了海底很宁静,第三自然段又写有许多声音,这不互相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

因为一方面以声衬静更显海底的宁静,另一方面是因为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太小了,无法打破海底的宁静。

g.请你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些: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_,有的像__小羊一样咩咩_____,有的像__青蛙一样呱呱__。

(5)画出海底动物的名称及写其活动方法的句子(串珠问题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这是个中心句,点出来各种动物的活动方法不同。

②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海参的速度很慢。

③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说明这种鱼的速度很快。

④阅读方法解密:品析作比较的方法⑤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写出了乌贼和章鱼的不同活动方式。

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a.运用拟人的写出来贝类活动方法的与众不同。

b.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吸盘鱼用吸盘附在鲨鱼的肚皮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水母依靠圆形伞体收缩喷出水流活动,也能通过触手摆动进行,还能通过水流使自身运动;深海鱼类通过鳍、身体摆动和鳃的喷水作用进行运动。

(6)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串珠问题3)①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a.这也是个中心句,点出来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b.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写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也说明了种类也多种多样。

c.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海藻的形态很多。

你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海底植物的颜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光十色。

②海底有丰富的矿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写出来海底物产丰富。

(7)思考: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与第4、5、6自然段有什么关联?第2、3自然段侧重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

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

如: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动,这就意味着海底有许多鱼;宁静中的各种声音,是各种动物在窃窃私语。

可见海底奇异景象的形成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同样,丰富的物产也显示出景象的奇异,如:各种动物的不同活动方式、海底植物的多种色彩、海藻的大小悬殊等等,都使人有新奇之感。

3.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对海底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一定有了极大的兴趣,赶快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索更多的海底世界的奥秘吧!4.习作方法: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能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本文的第2 自然段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中用数字说明了随着海洋的深度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水越深海底越黑暗越宁静;在第5 自然段中也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底不同藻类的特点。

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我们对海底世界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练一练:请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物体的特点。

三、本课小结1.课文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4)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四、结构图示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奇妙的海底世界》、《我爱长江》六、作业布置作者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矿藏时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用这些说明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吗?解析: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时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介绍海底的矿藏时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