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言默戒文言文翻译_答案

原文:言默戒,慎言也,戒多言也。
翻译:言默戒,就是告诫我们要谨慎言语,戒除多言。
此言默戒,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慎言的重要性古人云:“言多必失。
”言语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短处,引发是非。
在人际交往中,慎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慎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避免因言辞不慎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二、戒多言的必要性多言者,往往言不由衷,言过其实。
他们喜欢炫耀,虚荣心作祟,却不知言多必失。
戒多言,就是要我们回归真诚,言行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多言而失去朋友,甚至失去事业。
因此,戒多言,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三、言默戒的实践方法1. 修炼内心,提高自己的修养。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在面对诱惑时,做到慎言。
2. 学会倾听,善于观察。
在与人交流时,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少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可以避免言多必失,又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
3. 学会沉默,善于思考。
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先保持沉默,思考问题本质。
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言论更加准确、有深度。
4. 适时适度地表达自己。
在与人交流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言不由衷,言过其实。
总之,言默戒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它告诫我们要慎言、戒多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言默戒,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处世更加得体。
如此,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成就自己的人生。
言默戒的翻译

言默戒的翻译
《言默戒》文言文翻译是: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
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己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
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原文: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
古诗言默戒翻译赏析

古诗言默戒翻译赏析文言文《言默戒》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ù):厌恶。
⑥祥:吉祥⑦欤[yú]: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翻译】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是你自己认为不吉祥罢了/b/19709。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019-2020-《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
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
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
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
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_ 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附加题 10分
1 2分 (1)有的 (2)招致
2 3分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 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一: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您的位置:>>言默戒阅读答案_文言文言默戒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言默戒》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w ):厌恶。
⑥祥:吉祥⑦欤[y ]: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翻译】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是你自己认为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
篇二: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言默戒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优质】言默戒,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言默戒,阅读答案篇一:言默戒《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言默戒》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或:(2)皆足取祸也取: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译文: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01X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1)有的 (2)招致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相关昵?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致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篇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01X-201X学年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㈠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

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
《言默戒》——关于《言默戒》原文阅读和答案,以供同学们的参考和理解!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那么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假设夫时然后鸣,那么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言默戒》阅读题目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 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1.(1)有的 (2)招致
2.鸡打鸣能对人不桔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桔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言默戒阅读及答案参考

言默戒阅读及答案参考言默戒阅读及答案参考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那么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假设夫时然后鸣,那么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或旦而不鸣 (2)皆足取祸也【小题2】用“ / ”给下面句子断三处。
(3分)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用原文答复)(2分)【小题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答案【小题1】(1)有的 (2)招致【小题2】未可言而言 / 与可言而不言 / 皆足取祸也 /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小题3】鸡打鸣能对人不桔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桔祥罢了。
【小题4】“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小题5】无论发言还是沉默都要在对的时间和地点,不然只会害了自己。
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因此可见,我们说话做事时都应讲究时宜。
(意合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疏通全文,了解大意,判断语境,推断词义。
有古今异义的词,要按古义解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根底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方“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
关键是要开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_ 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附加题10分
1 2分(1)有的(2)招致
2 3分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 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
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4 3分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
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
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
自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
它们自作不吉祥而招致受烹的,同人又有什么相关昵?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
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
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致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
诫。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