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合集下载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是应用数理科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和实现的一门学科。

它的基础知识包括:系统理论、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电路、计算机科学基础等,是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材料科学、冶金工程、化工工程、生物工程以及安全工程等众多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

下面将对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控制工程的基石,它研究如何将物理、力学、电子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用一种公共的方式表示,以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它包括了系统的三个基本部分: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

系统理论还涉及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特性、频率特性、自由度、模态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

以温度调节器为例,它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设定的温度值和实际的温度值。

它所调节的系统就是温度系统,该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变量到变量的映射函数。

系统理论的目的就是找到如何调整该映射函数的方法,从而让实际的温度值无限趋近于设定值,即实现对于温度的精确控制。

二、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控制工程中另一个基础概念,它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变化的各种信号,并且它们可以用某种系统进行处理。

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温度、光等,而系统可以是传感器、运算放大器、放大器、滤波器、元件等。

例如,温度调节器的信号就是温度值的变化,系统就是温度调节器本身。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对于温度的控制。

信号与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信号的特征、传输及处理系统的处理特性,以及信号和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等。

三、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控制策略来实现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

当系统出现误差时,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地对系统进行反馈调整。

该理论是实现各种控制系统的核心。

它不仅涉及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响应特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的选择等基本问题,还包括控制器设计、检测和分析等方面。

四、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DSP)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

自动化课程总结模板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化课程总结模板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化课程总结模板控制工程基础自动化课程总结模板─ 控制工程基础一、引言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控制工程作为自动化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在我所学习的自动化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我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学习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收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课程内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将我们引入到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中。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信号传输原理、控制器设计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深入了解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仿真方法。

三、教学模式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教学模式灵活多样,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参与到实践中。

老师采用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得我们既能够理论上掌握知识,又能够通过实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扎实。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我不仅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未来的工程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为我打下了自动化领域学习的基础,使我对自动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学习中,我通过掌握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展望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更深入的自动控制理论,提升自己在控制工程领域的技能水平。

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

总结自动化课程的学习是我在大学期间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掌握自动化技术对于未来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输出:
xo
(t)
1 T
t
eT
,
t0
(3)一阶系统的单位速度响应
输入信号: xi (t) t
输出:
xo
(t
)
t
T
t
Te T
,
t0
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 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 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 其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
时间常数T反映了一阶惯性环节的固有特性, 其值越小,系统惯性越小,响应越快。
控制工程基础
课程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
控制系统 工作 控制系统 的组成 原理 的分类
PID校正
控制系统的概念 分析
滞后校正
控制系统
校正
常用校 正方式
设计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超前校正
滞后—— 超前校正
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
时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
一、控制系统的概念
1. 工作原理:
首先检测输出量的实际值,将突际值与给定值(输入 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值,再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信号 去消除偏差。
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已知开环传递函数,求系统稳定时的某参数的取值。
设某闭环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试确定k为何值时,该系统稳定?
Xi(s)
1
_ s 1
k s(s 4)
X0(s)
3.根据Nyquist图、Bode图直接判断。
五.方框图简化
基于方框图简化法则,试求取图所示方框图对应的传递函数。
Xi(s)
校正的实质就是改变系统零、极点数目和位置。
(二)常用校正方式 1.串联校正 2. 并联校正 3. 复合校正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嗨呀,今儿个咱就来好好唠唠这控制工程基础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控制系统吧,就好比一辆汽车,发动机就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呀。

比如说你开车的时候,踩油门让车速变快,这就是你给系统输入了一个信号,然后车子根据这个信号做出反应。

这不就跟控制系统一个道理嘛!
反馈控制也是超重要的呢!想象一下,你在射箭,你得不断根据箭的落点来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力度,这就是反馈呀。

就像在一个大工厂里,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来调整生产过程,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还有开环控制,哎,这就像你闭着眼睛扔飞镖,可不知道扔得准不准。

在一些简单的情况下,开环控制就能搞定,但要是要求高一点,那还是得靠反馈控制呀。

稳定性呢,就跟盖房子一样,要是根基不稳,那房子不就摇摇欲坠啦?控制系统也得稳定,不然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可不得乱套嘛。

咱再聊聊系统的模型。

这可是个很关键的东西,就像给系统画了一幅画像。

通过模型,咱能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

比如说,研究一个电路系统,建立模型之后就能清楚知道电流电压咋变化的啦。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那可真是多了去了,每一个都很重要嘞!咱可得好好掌握呀,这对咱以后搞工程、搞设计那可都是宝贝呀!哥们儿,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咱可得把这些知识点都装进脑袋里,让咱在这控制工程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无比重要,掌握了它们,我们才能在相关领域游刃有余!。

控制学科知识点总结

控制学科知识点总结

控制学科知识点总结控制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分析和控制动态系统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

控制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器的设计、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系统优化等方面对控制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 控制系统的定义控制系统是指以一定的规律控制某一对象达到既定的性能要求,使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要求运动和工作。

1.2 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和反馈组成。

其中,输入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入量,例如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例如被控对象的运动状态;反馈是指将被控对象的输出量转换成控制系统的输入量,以实现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

1.3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对象和被控对象之间没有反馈信号,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对象和被控对象之间有反馈信号。

1.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定性、精度、快速性和鲁棒性。

其中,稳定性是指控制系统在外部干扰和参数变化下保持稳定;精度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之间的偏差;快速性是指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和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1.5 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是指用数学方法描述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常见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二、控制器的设计2.1 控制器的基本类型控制器根据其控制方式可分为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微分控制器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其中,比例控制器根据误差大小控制输出量;积分控制器根据误差的累积控制输出量;微分控制器根据误差的变化率控制输出量;PID控制器综合考虑了误差、误差积分和误差微分来控制输出量。

2.2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经验法、试错法、校正法和数学分析法。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

咱先说说反馈控制吧!就好比你玩射箭,你每一箭射出去,都会看看中没中靶心,这就是在获取反馈。

然后根据这个反馈,去调整你下一次射箭的姿势和力度,对吧?比如说你第一箭射偏了,那下次你就会调整姿势,让箭更接近靶心,这就是反馈控制呀!
再说说这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你想想,你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果车子摇摇晃晃,你是不是很难骑得稳呀?控制系统也是一样,如果不稳定,那可就麻烦啦!它就好像是一艘在海上颠簸的小船,你怎么能放心呢?
还有系统的响应速度,哎呀呀,这可太重要啦!你叫一个朋友来帮你拿东西,他要是磨蹭半天不来,你是不是会着急呀?控制系统也是这样,如果它响应速度太慢,那可不行!
系统的精度就好像是裁缝做衣服,尺寸得精确呀,不然做出来的衣服不合身,多难看!
总之,控制工程的这些知识点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都很重要呢!每一个都不能小瞧呀!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用到这些知识,只有把它们掌握好,我们才能让事情变得更顺利,不是吗?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真的是超级有用,一定要好好学呀!
我的观点就是: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理解,才能在相关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取得成功!。

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10. 稳态响应 (1)频率特性定义 ①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G( j ) G(s)
s j
② 频率特性公式 G( j) A()e j() U() jV ()
③ 稳态响应 xo(t) A()A sin(t ())
11. 闭环频域指标
(1)常用频域性能指标: 零频幅值 M0、谐振频率r 与谐振峰值 Mr、截止频率b 与带宽、剪切率
(2)特征 标准形式
s
K
1 Ts 1
阶跃响应
y t
K 1
t
e T
脉冲响应
y t
K
1 T
t
e T
调整时间 3T(95%)、4T(98%)
0 点处斜率
K
1 T
7. 二阶系统
(1)标准形式
G(s)
T
2s2
1 2Ts
1
s2
n2 2n s
n2
(2)系统分类
8. 时域指标
(1)指标定义(理解记忆)
ui
(t)
带入参数得:
8
d
2uo (t dt 2
)
3
duo (t dt
)
uo
(t
)
ui
(t
)
拉氏变换得:18s2UO (s) 3sUO (s) UO (s) Ui (s)
所以传递函数为:
G(s)
UO (s) Ui (s)
8s2
1 3s
1
例 2 设图所示系统的输入为外力 f (t) ,输出为质量 m1 的位移 y2 (t) 。阻尼器 1、2 的粘性
(2)简易判据定义 当 ω 由 0 变化到∞时,G(jω)H(jω)曲线在(-1,j0)点以左的负实轴上的正负穿越之差为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一:填空题1.什么叫反馈,反馈控制?将系统的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送回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共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称为反馈或信息反馈。

所谓的反馈控制就是利用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

2.经典控制系统需要做什么?本书需要是以经典控制理由来研究问题1,即通过已知系统与输入求输出,来进行系统分析方面的问题研究。

3.控制系统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目标:所谓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能按照要求的参考输入或控制输入进行调节的系统.反馈控制是实现自动控制最基本的方法。

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4。

在闭环反馈系统中什么是偏差和误差?发生在什么部位?偏差:系统的输入量与反馈量之差,即比较环节的输入。

误差信号:它是指输出量的实际差与希望值之差,通常希望值是系统的输入量,这里需要注意,误差和偏差是不相同的概念,只有在单位反馈系统,即反馈信号等于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误差才等于偏差。

发生在什么部位?5.什么是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如何将微分方程转化成传递函数。

(P27 例2-1)6.什么是开环传递函数?描述的是开环系统(没有反馈的系统)的动态特性.它是开环系统中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与系统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关系是什么样的?Gk(s)=G(s)·H(s) 开环传递函数Gb(s)=G(s)/1+G(s)·H(s)闭环传递函数开环传函是闭环传函的一部分.针对开环传递函数什么叫O型系统,I型系统,II型系统,特征是什么?P80,81什么叫稳定性?(见图)稳定因素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影响系统稳定因素是什么?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均无关)。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初始条件、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

7. 稳定性与开环增益关系是什么?开环增益:即未接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倍数衡量指标是什么?如果系统稳定性不够,通过什么方法调节?相位超前校正校正方式:串联校正,并联校正二简答题1. PID校正指的是什么?对系统的影响是什么?PID校正是一种负反馈闭环控制,PID控制器通常与被控对象串联连接,做串联校正环节.PID控制器结构改变灵活,比例与微分,积分的不同组合可分别构成PD,PI PID控制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频域稳定性判据 (1)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如果系统开环稳定那么, 如果系统开环稳定那么,系统闭环稳定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G(jω)不包围 不包围( j0)点 件是:G(jω)不包围(-1, j0)点; 如果系统开环不稳定(设有q个右根),那么, ),那么 如果系统开环不稳定(设有q个右根),那么,系统闭 环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q/2。 环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q/2。 (2)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 若系统开环不稳定(设有q个右根),那么, 若系统开环不稳定(设有q个右根),那么,系统闭环稳 ),那么 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L(ω)≥0的所有频率ω下,对数相频 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L(ω)≥0的所有频率ω 的所有频率 ϕ 曲线在- 线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N =q/2, 特性(ω ) 曲线在-π线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N+-N-=q/2,则 闭环系统稳定;反之,不稳定。 闭环系统稳定;反之,不稳定。
xo(t) Mp 允许误差±∆=0.05或0.02
上升时间: t r 峰值时间: t p 调整时间: t s 最大超调量: M p 振荡次数: N
快速性
1
平稳性
0
tr tp
ts
t
5.稳态误差 (1)稳态误差的概念 输出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 输出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稳态误差 ess 是系统误差信号e(t ) e 的稳态值, 的稳态值,即: = lim e(t )
.控制系统的分类 4 .控制系统的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 (1)按系统有无反馈分——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按系统有无反馈分 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半闭环控制系统 恒值控制系统、 (2)按系统输入量的特征分——恒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 按系统输入量的特征分 恒值控制系统 系统、 系统、随动控制系统 (3)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连续控制系统、离散 连续控制系统、 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 连续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机械控制系统、 (4)按系统部件属性分——机械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按系统部件属性分 机械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热力控制系统等。 液压控制系统、热力控制系统等。
5.稳定性裕量 5.稳定性裕量
在系统设计中,不仅要求系统稳定, 在系统设计中,不仅要求系统稳定,而且还希望系统具 备适当的的稳定性储备——即裕量。 备适当的的稳定性储备——即裕量。习惯上用相位裕量和幅 ——即裕量 值裕量来表征开环幅相曲线接近临界点的程度,作为系统稳 值裕量来表征开环幅相曲线接近临界点的程度, 定程度的度量。 定程度的度量。 在Bode图上,幅值穿越频率ωc所对应的相频 ϕ (ω )即为相 Bode图上, 图上 γ 位裕量( 位裕量(度) (ωc ) ; 而相位穿越频率 ω g 所对应的幅频 L(ω ) 即为幅值裕量 k 。
(3)实例建模
L R C u0(t)
ui(t)
d2 d LC 2 uo (t ) + RC uo (t ) + uo (t ) = ui (t ) dt dt
X i (s)
k1 + Bs
1 X o (s ) ms 2
k2
m&&0 = f k1 + f B − f K 2 x
f k 1 = K 1 ( xi − x 0 )
ss t →∞
稳态误差取决于G(s)H(s) 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及输入信号 稳态误差取决于G(s)H(s)—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及输入信号X i (s) G(s)H(s) (2)稳态误差的计算 一般方法
ess = lim s ⋅
s →0
1 1 ⋅ ⋅ X i (s) H ( s) 1 + G ( s) H ( s)
− t T
, t≥0
(2)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 xi (t ) = δ (t )
输出: 输出:
1 −T xo (t ) = e , t ≥ 0 T
t
(3)一阶系统的单位速度响应 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 xi (t ) = t 输出: 输出: xo (t ) = t − T + Te
(3)劳斯判据 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元素的符号均为正号。 劳斯阵列中第一列所有元素的符号均为正号。 稳定性是系统自身的固有特性, 稳定性是系统自身的固有特性,它只取决于系统本身 的结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无关; 的结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无关;稳定性只取 决于系统极点(特征根),而于系统零点无关。 ),而于系统零点无关 决于系统极点(特征根),而于系统零点无关。 (三)频域分析法 1. 频率响应及频率特性 稳定的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稳定的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线性稳定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 线性稳定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当频率从零变化到无 穷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穷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称为频率特性。 称为频率特性。 (包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包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 & f B = B ( xi − x 0 )
X 0 ( s) Bs + K1 = X i ( s) ms 2 + Bs + ( K1 + K 2 )
f K 2 = K 2 x0
(3)建模实例
fi(t)
d2 f i (t ) − f c (t ) − f k (t ) = m xo (t ) dt Fi ( s ) − Fc ( s ) − Fk ( s ) = ms 2 X o ( s )系统 类型 0型 I Nhomakorabea II型
单位阶跃输入 单位速度输入 单位加速度输入
1 1+ K

1 K
∞ ∞
1 K
稳态误差系数法
0 0
0
系统在多个信号共同作用下总的稳态偏差(误差) 系统在多个信号共同作用下总的稳态偏差(误差)等 于多个信号单独作用下的稳态偏差(误差)之和。 于多个信号单独作用下的稳态偏差(误差)之和。
− t T
, t≥0
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等于系统对 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 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系统对输入信号积 分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 分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 其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 其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确定。 时间常数T 时间常数T反映了一阶惯性环节的固有特 其值越小,系统惯性越小,响应越快。 性,其值越小,系统惯性越小,响应越快。
中校正元件是为保证控制质量,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 中校正元件是为保证控制质量,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静 态性能而加入系统的,但是否需要视系统实际情况而定。 态性能而加入系统的,但是否需要视系统实际情况而定。
.反馈的概念 3 .反馈的概念
输出量通过检测装置将信号返回输入端, 输出量通过检测装置将信号返回输入端,并与输入 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4.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的大小→ (1)阻尼比ξ的大小→特征根的性质 (2)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欠阻尼状态:响应曲线以ω 为频率的衰减振荡曲线,且随ξ 欠阻尼状态:响应曲线以ωd为频率的衰减振荡曲线,且随ξ 的减小、振荡振幅增大。 的减小、振荡振幅增大。 临界阻尼状态:无振荡、无超调的单调上升曲线。 临界阻尼状态:无振荡、无超调的单调上升曲线。 过阻尼状态:无振荡、无超调的单调上升曲线。 过阻尼状态:无振荡、无超调的单调上升曲线。
二、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 快速性。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 快速性。 其分析方法为时域分析法、 其分析方法为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
(一)分析基础 1.数学模型的建立
(1)什么叫数学模型? 什么叫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输入、 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 数学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 (2)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有:解析建模法 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有: (3)建模实例 、实验建模法
首先检测输出量的实际值,将突际值与给定值( 首先检测输出量的实际值,将突际值与给定值(输 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值, 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值,再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 信号去消除偏差。 信号去消除偏差。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2 .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闭环控制系统一般由给定元件、反馈元件、比较 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及校正元件等组成。其 等组成。
1 xi (t ) = A + Bt + Ct 2 如: 2 总的稳态偏差: 总的稳态偏差: ess =
A B C + + 1 + K p Kv Ka
6.稳定性分析
(1)稳定性的概念(什么叫稳定性) 稳定性的概念(什么叫稳定性) 稳定性就是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衡 稳定性就是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衡 状态的能力。 状态的能力。 (2)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不论系统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为何种形式, 不论系统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为何种形式,线性系统稳定的 充要条件为:所有特征根均为负数或具有负的实数部分; 充要条件为:所有特征根均为负数或具有负的实数部分;即 :所有特征根均在复数平面——[s]平面的左半平面。 所有特征根均在复数平面——[s]平面的左半平面。 ——[s]平面的左半平面
g
在Bode图上,只有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都大于零, Bode图上,只有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都大于零, 图上 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都大于零 系统闭环稳定。 系统闭环稳定。
2. 频率特性的求取方法 根据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输入正弦信号, (1) 根据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输入正弦信号,求其稳态 取输出稳态分量的复数之比求得。 解,取输出稳态分量的复数之比求得。 (2)直接从传递函数求取 (3)实验法 3. 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极坐标图(Nyquist图 (1)极坐标图(Nyquist图) 以频率为参变量,在复平面上, 以频率为参变量,在复平面上,画出ω由0→∞时的向 时的向 的端点连线图。 量G( jω)的端点连线图。主要用于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的端点连线图 (2)对数坐标图(Bode 图) 对数坐标图( 它由两张图组成:对数幅频特性、对数相频特性。 它由两张图组成:对数幅频特性、对数相频特性。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图) 工程上采用简便作图法,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图),工程上采用简便作图法, 即利用对数运算的特点和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绘制系统开 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 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