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

合集下载

三言艺术特色

三言艺术特色

三言艺术特色引言三言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三个字为题目,每个故事仅用三句话来叙述。

三言的艺术特色在于简洁明快,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并分析其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言的起源和发展三言起源于唐代,当时是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

最早的三言作品可追溯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三愿》。

此后,三言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成为了古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方式。

在宋代,三言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言二拍》,由宋代文学家冯谦和杨万里合作完成。

《三言二拍》是一部由三言组成的长篇小说,共计六百多篇,内容涵盖了社会风俗、人情世故、爱情和家族纷争等各个方面。

明清时期,三言逐渐式微,但仍有一些作家继续创作三言小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杨慎的《三言故事会》,这部作品收录了一百个三言故事,内容涉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道德教化等多个领域。

三言的艺术特点简洁明快三言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

每个故事仅用三句话来叙述,没有冗长的描写和繁琐的细节。

这种简洁明快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意义,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效率。

意味深长尽管三言的篇幅很短,但它却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启示,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巧妙的表达,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这种意味深长的特点使三言成为了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

立意高远虽然三言的篇幅很短,但它的立意却常常高远。

三言作品涉及的主题广泛,包括人生哲理、社会道德、人情世故等等。

通过简短的叙述,三言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引发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言在文学中的地位三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古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方式,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的简洁明快和意味深长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简述三言的艺术特色
三言是一种古代短篇小说体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节简洁精练、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三言的情节简洁精练是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的篇幅通常较短,限制了故事的发展空间,因此情节往往紧凑而精彩。

作者通过巧妙的安排,将故事的高潮、转折点集中在短短的篇幅中,使得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能够体验到故事的起伏和张力。

例如《聪明人和傻子》,讲述了一个聪明人用智慧戏弄傻子的故事,情节简单明快,却又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言的寓意深刻也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往往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寓意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作者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和安排,巧妙地将故事融入到社会生活的背景中,从而传达出一种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

例如《吴刚伐桂》,通过对吴刚伐桂的故事,寓意着人们追求卓越和进取的精神,传达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

三言的形象生动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言中的人物形象往往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立即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她聪明善良,仁爱助人,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形象。

通过对白娘子的描写,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
的善良和仁爱,形象更加生动。

三言作为一种独特的古代短篇小说体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情节简洁精练、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三言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深受读者喜爱。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三言的艺术特色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言》的艺术特点

《三言》的艺术特点

《三言》的艺术特点综述“三言”中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有较浓厚的市井气息。

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最多,也最具特色。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了杜十娘因为爱情破灭而投江自尽的悲剧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一个商人家庭婚姻的破裂与重圆,等等。

另外,揭露官僚地主阶级的丑恶,描写知识分子的悲苦,歌颂普通人民的诚信和友谊,也是“三言”中常见的题材。

下面两篇专论可供参考。

《三言》的艺术特点《三言》中的明人作品,除少数是话本外,大部分都是拟话本,是模拟话本形式的白话短篇小说,故仍保有话本的传统特点,并不断地发展变化。

拟话本是文人的拟作,它具有文人写作特点,其中比较优秀的或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往往是接近市民的文人所写,它们就兼有市民文学和文人写作的特点。

1.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宋元话本中,人物已经有了个性化的刻画,这种个性描写又能和人物的社会存在及时代特征相适应,因而形象更鲜明。

《碾玉观音》中的秀秀和崔宁,就是典型的例子。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已由民间艺人的创作逐渐朝着作家文学创作的方向发展,其中优秀的作品,个性描写更为细致;宋元话本之较优秀者,已能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有时且能和环境气氛结合。

明代拟话本的某些篇章,则尤为细致生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着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拟话本小说,善于把人物内心活动和生活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和人物的表情、对话、行动结合起来,绘声绘色,入微入骨。

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叙述秦重的身世,从逃难到被卖做小厮到挑担卖油的经过,写得相当详尽。

秦重的性格是紧扣着他的身份和遭遇来表达的,对秦重的内心活动,也刻画得十分细致。

秦重初次见到莘瑶琴,“听得说是汴京人,触了个乡里之念”,于是一路走,一路痴想,把秦重的同情瑶琴、爱慕瑶琴以及痴心妄想亲近瑶琴的心理发展过程,曲曲传达出来。

后来秦重积得银子,又这样地描绘:秦重心下想道:“除去了三两本钱,余下的做一夜花柳之费,还是有余。

三言

三言



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一)内容与思想 1、故事梗概 贵公子李甲在京城与名妓杜十娘相遇,两人真心相爱。杜获 自由后,伴李甲返回南方故乡。途中遇一富商孙富,慕十娘 美色,欲以千金买之,遂与李私下成交。杜得知后,将所带 百宝箱内价值万金的珠宝尽投江中,然后投水自尽。 2、悲剧冲突的严峻性 1)社会的不公与杜十娘的悲剧处境构成悲剧冲突。 2)杜十娘明珠暗投的遭遇,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3)冲突的悲壮性。 2、主题思想。作品通过对杜十娘追求爱情幸福的愿望和行 为的叙写,以及她最终含冤自杀的悲剧,赞扬了杜十娘追求 自尊的刚烈不屈品格,从而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市民妇女爱情 幸福和美满婚姻的愿望与封建制度下的妇女,尤其是所谓失 节妇女低下地位的冲突,控诉了封建贞节观念对妇女的残害, 表现出作者可贵的女权意识。在作品中,这个主题得到了深 入的开掘。



第二节 《卖油郎独占花魁》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一、《卖油郎独占花魁》 (一)思想内容: 1、故事梗概:妓女莘瑶琴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因靖康之变战 乱与家人失散,被人卖入杭州妓院,成长为色艺俱佳的一代名 妓。卖油郎秦重偶遇莘氏,惊其貌美,欲与之交结。积数年, 凑够所需十两白银。然正逢瑶琴出局后酒醉,秦重一夜无眠, 悉心照料,引致瑶琴敬重。后瑶琴因不愿趋奉无良公子,被其 凌虐,赤足踏雪而归。秦重路遇,将其送回。瑶琴明言欲嫁之。 两人遂成百年之好。 2、人物形象分析 1)莘瑶琴。这是个具有双重形格的烟花女子。在她身上,既 有对真正爱情的向往的一面;同时又有贪慕虚荣,陷于泥淖不 能自拔的一面。 2)秦重。他是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性格写得相当丰满。他也 是在靖康国难的逃亡中,成为孤童,被开油店的朱十老收为养 子,学着卖油,成了卖油郎。他老实忠厚清贫。
1)将通俗文学提高到“六经国史之辅”的、甚至 超过的地位。他认为,通俗文学“怯者勇,淫者贞, 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 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不通俗能之乎?” 2)以真为正,以假为邪,主张以真发伪。冯梦龙 提出的真实性,是可真可赝。“事真而理不赝,即 事赝而理真”。 3)主张文学形式要通俗,要能够“入于里耳”, 为下层民众喜闻乐见。

浅析“三言”中因果报应故事的类型与思想成因的开题报告

浅析“三言”中因果报应故事的类型与思想成因的开题报告

浅析“三言”中因果报应故事的类型与思想成因的开题报告引言《三言》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短篇小说形式,主要以平民百姓为主角,讲述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其中许多故事都讲述了因果报应的故事情节,这种故事流传至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传统文化价值。

本文将浅析《三言》中因果报应故事的类型与思想成因。

一、因果报应故事的类型《三言》中的因果报应故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类故事主要揭示了人类的世俗思想,即“报应应有大小,善恶应有报”。

例如《鸭蛋镇》中的“张大炮解冤”,故事中,村民张大炮冤枉了劫富济贫的大盗,最终被当地官府平反,而鱼塘主灵安寺也因此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种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价值判断的“善恶有报”观点。

2. 以恶制恶这类故事中,主人公常常用同样的歹毒手段报复敌人,即以恶制恶。

例如《盗洞寺》中的“降魔大法师”,故事中,大法师用自己的法力将原本恶霸的寺庙改造成福地,用化缘斗法打败了邪恶的盗贼。

这种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于“以恶制恶”的利剑作用的认识。

3. 以善制恶这类故事中,主人公通常是行善的正义之士,以善去制恶。

例如《鬼王妻》中的“孟姑娘”,故事中,孟姑娘毅然决定出嫁,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救下了横行地方的鬼王。

这种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以善制恶”的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二、思想成因《三言》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一,许多故事都是百姓之间自传自说的故事,其中的因果报应故事反映了民间智慧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因果报应故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惩恶扬善和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分辨善恶。

思想上,这些因果报应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故事中倡导了人们要用善心行善,动机要纯洁,不能出于贪婪和愚昧;故事中也告诫了人们要懂得“善恶有报”,行善积德,行恶必遭天谴;故事中还提醒人们要有追赶真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浅论三言的语言特色

浅论三言的语言特色

浅谈“三言”的语言特色我国古典小说的语言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六朝志怪小说到唐传奇,主要是文人创作的,所以在语言上多是书面文言。

到了宋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说话”开始兴起,在这基础上形成的话本,与过去的小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体裁不同,语言也有了改革,用浅易的白话文取代了书面文言。

由于“说话”的需要,话本必须以通俗浅易的叙述性语言为主,这对宋话本以后的拟话本和明代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也加上了部分个人的创作而形成的,虽然带有“文人”痕迹,但是总体来讲语言通俗易懂、不难理解,是古代话本小说从民间说书向文学转变的一个关键。

一、三言的语言带有说教的特色,并且通常采用平民化大众化的语言。

冯梦龙在《序山歌》里提出主张“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但作为文人,他依然担负着宣扬教化的责任,这让他在改编宋元话本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增加了道德说教的内容,有时甚至直接用叙述者的语言加以表白。

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开篇的一段论述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

浮名身后知?万事空花游戏。

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

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的,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至。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

说起那四字中,总不得色字厉害。

眼为情媒,心为欲种。

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魄销魂。

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

若是生心设计,败俗伤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百年恩义。

假如你有娇妻爱妾,别人调戏上了,你心下如何?古人有四句道得好:‘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

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

’——看官,则今日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在这段话中,冯梦龙用通俗直白街头巷尾聊天式的语言清晰地阐述了一个道理,他告诫人们不要为酒色财气迷失了自己,这段话带有明显的说教色彩。

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

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

目录一、所叙述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 (2)(一)取材于先前文人笔记 (2)(二)继承自宋元民间戏曲 (3)二.民间故事类型丰富,品类繁多 (4)(一)“三言”中的故事类型 (4)(二).故事类型在“三言”中的融合与变异 (6)三.民间故事特征解析 (7)(一)关乎现实生活的主题思想 (7)1.透过幻想故事折射出的生活理想 (7)2.通过生活故事表现出的孝悌思想 (7)(二)文本创作中的艺术特征 (8)1.语言通俗流畅,力求白描化。

(8)2.故事追求平中见奇,情节程式化。

(9)3.大团圆式结局,风格理想化。

(10)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1)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摘要:“三言”中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主要取材于先前的文人笔记小说以及戏曲,代表了其深厚的民众基础;同时“三言”的故事类型丰富,涵盖了动物故事、幻想故事、普通生活故事的各个方面。

本文对“三言”中的民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和具体故事类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求阐述作者通过民间故事所要反映出的主题思想,并从语言、情节、结局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三言;民间故事;类型特征A Brief about the type characteristic of SanYan's folk talesliberal arts college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6ofGrade,2011 20111110336 Abstract:The folk tales of SanYan have a lot of subject matter and sources.Their is mainly drawn from previous literati’s novels and notes or from traditional opera. And the folk tales representthe foundation of the masses. The story type of SanYan is also plentiful; it is including animal stories, fantasy story and ordinary life story.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es on the folk tales' source of subject matter and the types of specific story, there will be clear elaborat the gist of SanYan that the author reveal it by folk tales. And though the language, the plot, the ending, the writing techniquesand so on to analyze its artistic character.Key words: SanYan;folk tales;type characteristic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大多是从口头文学形成的,其最初的创造者就是那些讲故事的说书人,即宋元时期的“说话”人。

三言的创作特点

三言的创作特点

三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叙述故事,通常包含三个段落。

以下是三言的一些常见创作特点:
简洁精炼:三言的篇幅短小,要求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此,三言作品通常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去掉冗长的描写和不必要的背景,突出故事的主线和要点。

重点突出:由于篇幅的限制,三言注重在短篇中突出表达故事的重点和主题。

作者会精心安排情节发展,使得故事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得到突出展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风格多样:三言作品的风格多样,涵盖了爱情、友情、家庭、历史等各种题材。

作者可以采用幽默、悲剧、讽刺等不同的笔调和情绪,以适应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社会寓意:三言作品通常通过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传达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寓意。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冲突和选择,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思考和启示。

情感抒发:三言作品常常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共鸣。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冲突和心理变化,作者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总体而言,三言作品在篇幅短小的情况下,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重点突出的情节和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及传达社会寓意和情感抒发等手法,展现了其独特的创作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所叙述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 (2)(一)取材于先前文人笔记 (2)(二)继承自宋元民间戏曲 (3)二.民间故事类型丰富,品类繁多 (4)(一)“三言”中的故事类型 (4)(二).故事类型在“三言”中的融合与变异 (6)三.民间故事特征解析 (7)(一)关乎现实生活的主题思想 (7)1.透过幻想故事折射出的生活理想 (7)2.通过生活故事表现出的孝悌思想 (7)(二)文本创作中的艺术特征 (8)1.语言通俗流畅,力求白描化。

(8)2.故事追求平中见奇,情节程式化。

(9)3.大团圆式结局,风格理想化。

(10)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1)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摘要:“三言”中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主要取材于先前的文人笔记小说以及戏曲,代表了其深厚的民众基础;同时“三言”的故事类型丰富,涵盖了动物故事、幻想故事、普通生活故事的各个方面。

本文对“三言”中的民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和具体故事类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求阐述作者通过民间故事所要反映出的主题思想,并从语言、情节、结局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三言;民间故事;类型特征A Brief about the type characteristic of SanYan's folk talesliberal arts college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6ofGrade,2011 20111110336Abstract:The folk tales of SanYan have a lot of subject matter and sources.Their is mainly drawn from previous literati’s novels and notes or from traditional opera. And the folk tales represent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sses. The story type of SanYan is also plentiful; it is including animal stories, fantasy story and ordinary life story.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es on the folk tales' source of subject matter and the types of specific story, there will be clear elaborat the gist of SanYan that the author reveal it by folk tales. And though the language, the plot, the ending,the writing techniques and so on to analyze its artistic character.Key words: SanYan;folk tales;type characteristic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大多是从口头文学形成的,其最初的创造者就是那些讲故事的说书人,即宋元时期的“说话”人。

经过长时间的,集众人智慧的艺术加工,后来经过了作家有意识的润饰或者改编,于是便取到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说话”人所讲述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也就是市民本身或市民所熟悉的人物、故事,而说话的艺术是对民间故事的发展与提高。

冯梦龙的“三言”即《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中的内容就是对民间故事再创作,而非粗糙的民间口头文学的简陋记录。

深受儒道影响的冯梦龙在创作“三言”中虽对他人讲述的故事进行了处理,但“三言”内容却始终体现着浓厚民间气息,主要表现在:一、所叙述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冯梦龙所撰的“三言”其内容来源有史传、历代笔记、小说以及宋元戏曲,最多最基本的则直接来自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来自现实的社会生活。

其内容是在明前期或更早就广为流传的。

但总体来说取材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一)取材于先前文人笔记“三言”中共有120个篇目,大都整理自宋话本或拟话本。

从现存宋人话本及存目来看,宋代说话有不少取材于民间故事。

所以说“三言”大部分小说内容的都是由广大民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敷衍而成的,这些故事已经流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可以在前人的笔记文献中找到踪迹,所以这些民间故事都是历时弥久,而经久不衰的。

如《喻世明言》第二十卷《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内容就是由文言小说《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译成的白话小说,讲述的是一白猿精在梅岭掠走了官员的妻子,后来经过紫阳真人的帮助收伏白猿精夫妻俩重新团圆的故事。

此故事有很长的渊源:东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异兽》、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宋《太平广记》这些记录古代民间神奇故事的小说集对此均有类似的记载;而本篇可能直接取材于《稽神录》中《老猿窃妇人》,而实际上这些题材就是唐宋以来在南方所盛传的民间故事。

同样改编自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的是《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其改自《李元吴江救朱蛇》(取材自宋代刘斧《青锁高议》中《朱蛇记》)。

在宋代范成大所编《吴郡志》卷四十六《异闻二》中对这一故事也有记载,刘斧曾在结尾评议说:“鱼蛇,灵物也,不可见杀,况救之乎?宜其报人也。

古之龟蛇报以之说,彰彰甚明,此不复道,未若元之事。

近而详,因笔为传。

”依据普遍观点,“近而详”应该是采取自当时的民间盛传口头故事[1]。

此故事概括而来就是:李元前去杭州的途中,见数个小孩用竹杖击打一小蛇,便从孩童手中救下这条朱蛇,在为其疗伤后,放生于草深无人处。

这条小蛇便是龙子,后李元被邀至龙宫,龙王感其救子之恩,盛情款待。

李元思归,龙王又把女儿嫁给李元。

称心为李元三窃试题,令其高中,后报恩三年腾飞而去。

这类故事,是中国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虽然内容上想象奇特,但情节跌宕起伏,在表现手法上十分形象,为民间大众所喜爱。

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白蛇传》中白娘子形象初步定型的作品便是《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在此之前广为流传的白娘子的形象是以邪恶、狡诈为特性的蛇妖,冯梦龙将蛇妖的改变为多情善良且富有人情味的白娘子将原本就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还有许多篇章都记载了明及其以前所流行的民间故事,如《醒世恒言》中《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的故事在南宋洪迈《夷坚志》——《鄂州南市女》条就有所记载,可见其影响。

可见冯梦龙在依据基本素材再创造的时候,所依据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的并流传了相当长时间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为市井乡间人民所喜爱,因此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言”在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便是无与伦比的。

(二)继承自宋元民间戏曲体现“三言”创作的民间特征的另外一点是,故事素材不仅选自于前人的笔记杂谈,还针对宋元戏剧来改编创作,并在小说中加入戏剧的因素,与戏曲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戏曲是一项为民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冯梦龙作为一个对戏剧资料以及戏剧演出故事十分熟悉作家及戏曲家,所以在编排“三言”时就必然会受到戏剧题材的影响。

“三言”的内容和情节在《曲海总目提要》以及《远山堂剧品》等书中已被著录,有的篇目是根据戏曲改编而成,有的在后世在后世改编成戏曲。

例如《警世通言》中《苏知县罗衫再合》其原本的故事在《太平广记》,宋代刘斧《青锁高议》以及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中都有记载,但故事情节与冯梦龙所做的整理大有差异。

元代戏曲作家张国宾的《合汗衫》即《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又名《汗衫记》则与《苏知县罗衫再合》的故事发展,人物形象相吻合,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以及戏剧冲突。

[2]冯梦龙曾在篇末注明“至今闾里中传说苏知县报冤唱本。

”可见本篇是由民间戏曲改编而来。

另《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也是根据宋元的戏文《京娘怨燕子传书》以及罗贯中所创的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而创作的。

在这种创作中帝王将相被市民化,表现的是众多普通市民形象。

在小说中赵太祖就不像一个展现其丰功伟绩的帝王或历史英雄的传统形象,倒更像是一个义勇双全、快意恩仇的民间侠士[3]。

中国戏剧创作的巧合以及大团圆手法在冯梦龙的“三言”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喻世明言》中《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被倭寇掠去倭国多年,后在倭寇再一次侵犯中国的时候趁机脱身,却被中国军队捕获,而审讯他的两个官员正是他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于是全家团聚。

这种巧合的戏剧手法使情节快速前进,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在《苏知县罗衫再合》巧合的手法的运用也使矛盾更加激化,体现戏剧性。

故事主要写苏云夫妇乘船前去上任,在夜里突受强盗徐能袭击。

丈夫被扔进河里,大家都以为他死了。

妻子因为已经怀孕,含羞忍辱的活了下来并趁机逃出,在尼姑庵产下男孩,但又被迫抛弃婴儿。

男孩被徐能捡去为子取名为继祖,后得中进士成为大官。

偶然间遇到其生母和生父,最后徐能得到惩处,苏云一家团聚。

受害人在抛弃婴孩时一般都会留下一件白罗衫作为后来家人相认的凭证。

但苏云的儿子被仇人徐能捡去这种戏剧的巧合,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化,冲突更加明显。

可见,冯梦龙良好的戏剧基础对“三言”创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二.民间故事类型丰富,品类繁多“三言”中所选取的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故事类型丰富,都是从广大民众所熟识的故事中发展而来的。

“三言”对民间故事的收集在扩大古代民间故事的影响以及促进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言”所选取的故事类型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熟悉民间故事的人即使从未读过“三言”但是在阅读“三言”的内容时也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三言”中的故事类型关于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分类已经有不少的学术专著,如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等,刘守华教授认为在民间故事的分类体系中主要有动物故事和普通民间故事等组成。

而在对动物故事的分类中主张吸收艾伯华对动物故事的分类法,将他们大致区分为“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两大系列;其中普通民间故事又大体区分为幻想故事与生活故事两大类。

冯梦龙所作“三言”包括动物以及普通民间故事,但其动物故事却主要是“动物与人”型故事。

因此,依据此分类方法,将“三言”篇目里的中国民间典型的故事类型统计如下:“三言”中动物与人故事多是“动物报恩”类型,在《大树坡义虎送亲》就是以“义虎报恩”为主要内容的,讲述了主人公勤自励将一老虎从陷阱中救出,老虎感其恩德,后来帮助久未还家的主人公娶回妻子的故事;《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动物报恩则是施复劝阻了要杀鸡招待自己的朱恩,半夜时众鸡忽然乱叫,引得施复下床查看,没走几步,房顶上就掉下来个车轴将床砸的粉碎,施复因此逃过一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