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知识点分类

离子反应知识点分类
离子反应知识点分类

离子反应知识点分类

1、电解质的概念

1.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

举例NaCl Ba(OH)2 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2.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

用等号

HnA nH++A n-

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

HnA H+ +HA(n-1),-HA(n-1)- H+ +H

2

A(n-2)-

举例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弱酸:CH3COOH HCN H2S H2CO3等

弱碱:NH3H2O Cu(OH)2等.

2、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定义: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1 离子反应的分类与条件

离子反应类型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反应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3COOH、H2O、NH3?H2O、HClO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

这类反应的共同特征是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或者说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即可发生。

(1)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a中和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强酸与强碱、强碱与弱酸、强酸与弱碱、强酸与难溶性的碱的反应等。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盐酸和氨水,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氢氟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酸和盐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

c碱和盐的反应

例如:氯化镁水溶液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碳酸氢钙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d盐和盐的反应

例如: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

(2) 酸或碱与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例如:氧化铜和盐酸的中和反应,三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 盐类的水解反应

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制氢氧化铁胶体

(4) 生成络离子的反应

例如: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铜溶于氨水:

二.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反应

发生的条件:反应中有电子转移。总的来说,仍然是反应物中某种离子浓度减小。

(1)电解质与电解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2)单质与电解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例如:氯水加入溴化钠溶液中

铁片放入氯化铜溶液中

(3)非置换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2.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它与化学方程式不同,化学方程式只能

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2.2.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大致分为四步:

(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2)拆,将易溶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

注:拆成离子形式的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易溶的盐)(牢记酸、

碱、盐的溶解性表)写化学式的有:沉淀、气体、单质、氧化物和水等。微溶

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

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

(3)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

(4)查,检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题:以CuSO4与BaCl2两个溶液的的反应为例:

(1)写:CuSO4+ BaCl2=CuCl2+BaSO4↓

“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

(2)改:Cu2++SO42-+Ba2++2Cl-=Cu2++2Cl-+BaSO4↓

改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出现;如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难溶、难电离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

(3)删:SO42-+Ba2+=BaSO4↓

“删”两边相同的离子,去除与离子反应无关的粒子;

(4)查两边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2.2.2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 要遵循反应事实,不能臆造化学反应

如:Cu+2H+=Cu2++H2↑(错)

(2) 要遵循元素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要遵循电子守恒

(3) 要遵循拆写原则(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样)

(4) 不能违背约简原则

如: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2-+Ba2++OH-=BaSO4↓+H2O(错)

解析:不能局部约去H+、OH-、H2O前面的计量数(系数)2,而忽视其他分子和离子。正确的为:2H++SO2-+Ba2++2OH-=BaSO4+2H2O。

(5) 要注意题中有关量的关系(如过量、足量、少量等)

如: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NH3?H2O +SO2=NH+4+HSO-(错)

正确的:2NH3?H2O+SO2=2NH4++SO2-3+H2O(要注意过量的CO2、SO2、H2S等气体分别与碱溶液或某些盐反应时生成这些气体对应的酸式根离子)

(6)关于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一般书写时量不足的物质其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与化学式相符合。如果没有明确的用量,写成恰好完全反应的情况。

2.2.3 与量相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2.

3.1 复分解型(举例说明)

若是复分解反应,可令少量物质系数为”1”来书写,如C a(H C 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先确定1molC a(H C O3)2含1m o l C a2+,2m o l H C O3-,再取用O H中和2molH C O3—需2molOH,则可写:

C a2++2HC O

3+ 2OH-Ca CO

3

+CO

3

2-+2H

2

O

若是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则反应为:

C a2++H CO

3+O H-Ca CO

3

+ H

2。

另外,NaHSO4与Ba(H C O3)2,C a(O H)2与NaHC O3,NaH2PO4与B a(O H)2,A l3+与NaOH,CO2与NaOH ,NaCO3 与HCl ,Mg(HC O3)2过量的NaOH等反应均与量有关。

2.2.

3.2 氧化还原型(举例说明)

氧化性:Cl2 > Br2 > Fe3+ > I2

还原性:Cl- < Br < Fe2+ < I-

所以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Fe2+ + Cl2 2 Fe3+ +2Cl-,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Fe2++4 Br-+3 Cl2 2 Fe3++ Br2 +6Cl-

等量的Cl2与FeBr2 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 Fe2+ +2 Br- +2 Cl2 2 Fe3+ + Br2 +4Cl-

铁和稀硝酸的反应:

铁不足时:Fe+4H++NO3-Fe3++NO+2H2O

铁足量时:3Fe+8H++2NO3-3Fe3++2NO+4H2O

2.2.

3.3 总结常见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盐酸:HCO3-+H+=CO2↑+H2O

(2)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2Fe2+6H+=2Fe3++3H2↑

(3)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4)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

(5)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6)磷酸二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PO4-+2OH-=PO43-+2H2O

(7)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8)碘化钾与适量溴水反应:2I-+Br2=I2+2Br-

(9)铜片与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10)将金属钠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

(11)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

(12)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2.3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2.3.1 判断方法(总结并举例说明)

(1)看生成物是否与事实相符。

(2)看反应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4)看所用连接符号与生成物状态符号是否正确。离子互换反应的方程式通常用“=”

号连接,生成沉淀或气体则标出“↑”或“↓”符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只有某些水解反应用可逆符号,且无沉淀或气体符号;但要区别于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5)看质量与电荷是否守恒。

(6)看离子的配比数是否正确

(7)看生成物中是否有多种沉淀与难电离电解质同时生成,正确离子方程式全面顾及。

(8)看反应物的用量多少是否加以考虑。某些化学反应因反应物用量多少不同,生成物也不同,甚至来源同一物质的阴、阳离子配比数也可能不同。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都可能对反应产生影响。

(9)看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离子方程式中的易电离的电解质不仅要考虑用离子符号表示,而且还应注意离子符号书写是否完整。

例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D )

A.氢硫酸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H2S + OH-=HS-+ H2O (元素不守恒)

B.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 2Br-+ 2Cl2 = 2Fe3++ Br2 + 4Cl

C.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 OH-= CO32-+ H2O(过量氢氧化钠会与水中的NH4+反应生成氨水)

D.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O32-+ 2H+ =CO2↑+ H2O(碳酸钡不应该拆写)

3、离子共存和离子推断

3.1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3.1.1 溶液颜色

即溶液颜色。若限定无色溶液,常见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Cr2O72- (橙色)、Cr3+铬离子---绿色CrO42-铬酸根离子----黄色Cr2O72-重铬酸根离子---橙[Fe(SCN)](2+)硫氰合铁络离子血红等有色离子。

3.1.2 溶液的酸碱性

即溶液的酸碱性。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 -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可能大量存在。

3.1.3 其他规律(总结并举例说明)

(1)一些特殊的规律:

a.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AlO2-+HCO3-+H2O===Al(OH)3↓+CO32-;

b.“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3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NH4+与CH3COO-、CO32-,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a.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3COOH、H2O、NH3?H2O、HClO等,生成挥发性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

b.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NO3-(H+)与Fe2+、MnO4-与Br-、H+与S2O32-等;

c.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Al3+与AlO2-等;

d.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

3.2 溶液中离子是否存在的判断

3.2.1 四大基本原则

1、互斥性原则

当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知识,将不能与之大量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

2、溶液的酸、碱性原则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一是初步判断可能组成那些物质,联系盐类的水解,二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3、进出性原则

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入新的离子,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消失,有可能会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

4、电中性原则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段其是否存在。

3.2.2 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及现象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去

离子反应高考复习备考

根据近几年高考化学,我们可知离子反应考查重点是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在高考试卷中一般设置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每年必考。离子反应很容易和电化学和盐的水解等一系列的知识结合考查。我们将从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两个方面开始讲解。

一、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

②有沉淀生成。按照溶解性表,两种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的,就不能大量共存。溶解性表,可总结成这么五句话:钾(K+)钠(Na+)硝(NO3-)铵(NH4+)溶,硫酸(SO42-)除钡(Ba2+)铅(Pb2+)(不溶),盐酸(Cl-)除银(Ag+)亚汞(Hg2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CaCO3↓、Ca2++SO42-=CaSO4(微溶);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也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④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

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存在。

③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和SCN-、

C6H5O-,由于Fe3++SCN-[Fe(SC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Al3+和HCO3-,Al3+和S2-等。

解题指导

1“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

-、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

2“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

-、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

3“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

在)、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4“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

共存(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例4.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正确选项应满足在

酸性或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5“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型

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3+与S2-、SO32-、HSO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A项中H+、NO3

-、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项。

跟踪训练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I-、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OH-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答案:1、C 2、B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1、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即“分离原则”确定准哪些写成离子式,哪些写成化学式。

①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

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

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离子式而石灰乳则写化学式。

③氨水作反应物写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 (标↑号)。

④固体之间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浓H2SO4与固体反应不

能写离子方程式。

⑤离子方程式要做到质量和电荷恒。

⑥—些特殊的反应[如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被一种物质氧

化或还原,Ba(OH)2与KAl(SO4)2按不同比例反应等]要考虑并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

⑦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原则:正确的会写则判断时细心则不成问题。

①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有些应该考虑到后续反应。

②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③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④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还要遵循电子守恒)。

⑤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⑥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解题指导:

高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试题分析

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3+2H+===SO2↑+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2-3+ SO2+ H2O===H2SiO3↓+SO2-3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H)4]-+4NH+4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解析:A项,HNO3可将SO2-3氧化为SO2-4,不会生成SO2,错误;B项,通入过量SO2产物应为HSO-3,错误;C项,Al(OH)3不溶于NH3·H2O,故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产物应为Al(OH)3,错误;D项,依次发生反应①2Na2O2+2H2O===4NaOH +O2↑,②2NaOH +CuSO4===Cu(OH)2↓+Na2SO4,①+②×2即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即可,正确。

2.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

..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

Cl2+2OH-===ClO-+Cl-+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

ClO-+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

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H3COOH+ClO-===HClO+CH3COO-

解析:A项,NaClO的制备为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O-+Cl-+H2O,正确;B 项,NaClO饱和溶液的pH为11,该消毒液中溶液的pH为12,是由于消毒液中还含有少量的NaOH,故pH增大是由于NaOH电离所致,错误;C项,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Cl-+ClO-===Cl2↑+H2O,正确;D项,因为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CH3COOH+ClO-===CH3COO-+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性增强,正确。]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2CO3溶液中CO2-3的水解:CO2-3+H2O===HCO-3+OH-

C .酸性溶液中KIO 3与KI 反应生成I 2:IO -3+I -+6H +

===I 2+3H 2O D .NaHCO 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 -

3+Ba 2+

+OH -

===BaCO 3↓+H 2O

解析:A 项,HClO 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H +

+Cl

+HClO ;B 项,CO 2-

3的水解是可逆反应,要用可逆符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

3+H 2O===HCO -

3+OH -

;C 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电子转移也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 -

3+5I -+

6H +

===3I 2+3H 2O ,错误;D 项,NaHCO 3少量,HCO -

3完全参加反应,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 4.下列有关CuSO 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Na +

、NH +

4、NO -

3、Mg 2+

可以大量共存 B .通入CO 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C .与H 2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

+S 2-

===CuS ↓

D .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

+2NH 3·H 2O===Cu(OH)2↓+2NH +

4

解析:A 项,CuSO 4与Na +、NH +4、NO -3、Mg 2+

均不反应,四种离子在CuSO 4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正确;B 项,CO 2通入水中生成H 2CO 3,H 2CO 3的酸性比H 2SO 4弱,故与CuSO 4溶液不发生反应,错误;C 项,氢硫酸是弱酸,不能写成离子形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u 2+

+H 2S===CuS ↓+2H +

,错误;D 项,CuSO 4溶液与过量的浓氨水反应生成[Cu(NH 3)4]2+

,错误。]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Cl 2通入NaOH 溶液:Cl 2+OH -

===Cl -

+ClO -

+H 2O B .NaHCO 3溶液中加入稀HCl :CO 2-

3+2H +

===CO 2↑+H 2O

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

+4NH 3·H 2O===AlO -

2+4NH +

4+2H 2O D .Cu 溶于稀HNO 3:3Cu +8H +

+2NO -

3===3Cu 2+

+2NO ↑+4H 2O

解析:A 项,没有配平,错误;B 项,HCO -

3为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

3+H +

===H 2O +CO 2↑,错误;C 项,Al(OH)3不溶于弱碱,应生成Al(OH)3沉淀,错误;D 项,Cu 与稀HNO 3反应生成NO 气体,且离子方程式符合书写规则,正确。 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 mol ·L -1

的氨水的pH 为11: NH 3·H 2O

NH +4+OH -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2H 2O===2NaOH +H 2↑

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2AlO -

2 +3H 2↑

解析:A 项,0.1 mol ·L -1

氨水pH 为11说明NH 3·H 2O 是弱碱,不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H 3·H 2O

NH +

4+OH -,正确;B 项,Na 与水反应,能从水中置换出H 2,其化学方程

式为:2Na +2H 2O===2NaOH +H 2↑,正确;C 项,CuCl 2溶液导电实验,实质是电解CuCl 2溶液,其电解化学方程式为CuCl 2=====通电

Cu +Cl 2↑,错误;D 项,Al 与NaOH 溶液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其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

+2H 2O===2AlO -

2+3H 2↑,正确。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 溶于稀HNO 3:Cu +2H +

+NO -

3 ===Cu 2+

+NO 2↑+H 2O

B .(NH 4)2Fe(SO 4)2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制Fe(OH)2:Fe 2+

+2OH -

===Fe(OH)2↓ C .用CH 3COOH 溶解CaCO 3:CaCO 3+2H +

===Ca 2+

+H 2O +CO 2↑

D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CO 2+AlO -

2 +2H 2O===Al(OH)3↓+HCO -

3 解析:A 项,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Cu +8H +

+2NO -

3===3Cu 2++2NO ↑+4H 2O ,错;B 项,NaOH 溶液过量,NH +

4与OH -

也能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NH +

4+Fe 2+

+4OH -

===2NH 3·H 2O +Fe(OH)2↓,错误;C 项,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CaCO 3+2CH 3COOH===Ca 2+

+2CH 3COO

+CO 2↑+H 2O ,错误;D 项,CO 2过量,生成HCO -

3,正确。

8.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OH -

+CO 2-

3+2H +

―→HCO -

3+H 2O B .2OH -

+CO 2-

3+3H +

―→HCO -

3+2H 2O C .2OH -

+CO 2-

3+4H +

―→CO 2↑+3H 2O D .OH -

+CO 2-

3+3H +

―→CO 2↑+2H 2O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知首先发生得到离子反应是OH -

+H +

―→H 2O ,再次是CO 2-

3+H +

―→HCO -

3,最后是HCO -

3+H

―→CO 2↑+H 2O 。如果只发生前两个反应,则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 -+CO 2-3+2H +―→HCO -

3+

H 2O 或2OH -

+CO 2-

3+3H +

―→HCO -

3+2H 2O ,A 、B 正确;如果三个反应均发生,则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 -

+CO 2-

3+3H +

―→CO 2↑+2H 2O ,D 正确。 跟踪训练

1.下表涉及了四个离子方程式,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改正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判断及改正方法

A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Fe+4H++NO-3===Fe3++NO

↑+2H2O

正确

B 向Ba(OH)2溶液中滴加

H2SO4溶液

Ba2++OH-+H++SO2-4

===BaSO4↓+H2O

错误,OH-、H+、H2O的计

量数应均为2

C 过量的浓氨水加入到

AlCl3溶液中

Al3++3NH3·H2O===3NH+4+

Al(OH)3↓

错误,应生成AlO-2、NH+4、

H2O

D Cu与醋酸Cu+2H+===Cu2++H2↑错误,醋酸应该写分子式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2-3+2H+===H2SiO3↓

C.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4OH-===AlO-2+2H2O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HCO-3+Ca2++OH-===CaCO3↓+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ClO-+H2O+SO2===HClO+HSO-3

B.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2Fe3++3H2O

C.NaHCO3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CaCO3↓+2H2O+CO2-3

D.10 mL 0.5 mol/L的明矾溶液与20 mL 0.5 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6OH-+2Al3++3SO2-4===3BaSO4↓+2Al(OH)3↓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铁反应:2Fe+6H+===2Fe3++3H2↑

B.2 mol·L-1的AlCl3溶液和7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2Al3++7OH-===Al(OH)3↓+AlO-2+2H2O

C.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4溶液:Ba2++2OH-+2H++SO2-4===BaSO4↓+2H2O

D.NaHCO3的水解:HCO-3+H2O CO2-3+H3O+

5.某NH4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c(NH4Cl)=2c(AlCl3),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加稀NaOH溶液。下列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Al3++2NH+4+5OH-===Al(OH)3↓+2NH3·H2O

B.2Al3++NH+4+7OH-===2Al(OH)3↓+NH3·H2O

C.Al3++4NH+4+8OH-===4NH3·H2O+AlO-2+2H2O

D.Al3++2NH+4+6OH-===AlO-2+2NH3·H2O+2H2O6.

6下列与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1.B [A项,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2+;B项,参加反应的OH-、H+的物质的量应该是SO2-4的2倍;C项离子方程式正确;D项,铜不能与醋酸发生反应;本题选B。]

2.D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A项错误;醋酸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B项错误;NH3·H2O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且Al(OH)3不溶于氨水,C项错误。]

3.C [A项,在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Cl-+SO2-4+2H+,错误;B项,氢碘酸中的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Ca(OH)2量少,Ca2+和OH-完全反应,正确;D项,明矾与Ba(OH)2物质的量之比是1∶2,即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应生成NaAlO2,错误。]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2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 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 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 ||,如BaSO4 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要点诠释: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 溶液强||,但NH 3·H2O 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 ==|”|,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 3— CH 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OH-;H2O 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 3―;HCO 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 3 Fe3++3OH ―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Ba(OH) 2 = Ba2+ + 2OH-KOH = K +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 4NO 3 = NH4+ + NO3-MgCl2 = Mg2+ + 2Cl-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 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 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 与硫酸铜溶液:Zn+Cu 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 2+CO 2↑ +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

离子反应(知识点)

第4节离子反应 核心知识点及知识点解读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果离子之间结合能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或气体(或挥发性物质),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使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降低,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1、焓变于熵变判据 利用ΔH-TΔS判断离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ΔH-TΔS<0,则离子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平衡常数判据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趋势越大,反应可自发进行,从Q和K之间的关系看,当Q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含类型: ①酸:HCl、H 2SO 4 、HNO 3 、H 3 PO 4 、H 2 CO 3 、CH 3 COOH ②碱:NaOH、KOH、Ba(OH) 2、NH 3 ·H 2 O、Fe(OH) 3 、 ③盐:NaCl、CaCO 3、NaHSO 4 、KNO 3 ④活泼金属氧化物:Na 2 O、CaO、MgO ⑤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所含类型: ①非金属氧化物:SO 2、SO 3 、CO 2 、CO、P 2 O 5 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 3 ③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 4 *补充知识点: 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例如:HCl是电解质,其水溶液盐酸不是电解质。 ②化合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变为电解质: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b.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例:共价化合物HCl在液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③CO2等非电解质氧化物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 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 2SO 3 、H 2 SO 4 ,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所以CO 2 属非电解质。 ④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铜等;电解质不一定都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NaO、Mg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⑥BaSO 4、CaCO 3 等盐难溶于水,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三、电离方程式 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如:H 2SO 4 ==2H++SO 4 2- H 2 CO 3 H++HCO3- 注: ①正确拆分离子; ②离子符号的正确写法; ③电离出的离子的电荷数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高一离子反应知识点

高一离子反应知识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专题二、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问题 概念性问题 一、电离 二、电解质非电解质 二、常见的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四、常见的强电解质常见的弱电解质 五、五大强酸常见的强碱 六、常见的弱酸常见的弱碱 离子反应的书写与意义 一、意义二书写、 三、不拆的物质:单质、气体、沉淀、氧化物、过氧化物、弱电解质、弱酸的酸式酸根(HCO 3-、H 2PO 4-、HPO 42-)不拆、微溶的物质在生成物里不拆、98%的浓硫酸、石灰乳、非 电解质等都不拆。 四、常见沉淀白色的沉淀:BaSO 3BaSO 4、AgCl 、CaCO 3、BaCO 3Fe(OH)2Mg(OH)2Ca(OH)2 Al(OH)3三溴苯酚 Fe(OH)3红褐色AgBr (淡黄色)AgI (黄色)Ag 3PO 4(黄色)Cu(OH)2蓝色CuS 五、颜色:Fe 2+(浅绿色);Cu 2+(蓝色) MnO4-(紫色)Fe 3+(黄色) 离子共存:1、复分解不共存(气体、水、沉淀) 2、弱电解质不共存 3、氧化还原不共存 4、盐类水解不共存 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单质1、把金属铁放入稀H 2SO 42、钠与水3、铁跟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氧化物1、稀硫酸清洗铁锈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酸碱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2、硝酸和氢氧化钠 3、CH 3 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4、氢氧化铁和盐酸5、氢氧化铜与硝酸6、稀硫酸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7、氨水和稀H 2SO 4 的反应8、氨水与醋酸 9、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10、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盐和酸 1、碳酸钙溶于醋酸 2、石灰石与盐酸 3、石灰石与硝酸 4、亚硫酸钠跟硫酸溶液反应 5、硫化亚铁跟盐酸反应 6、醋酸钠溶液与稀硫酸 7、盐酸与碳酸钡反应8、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9、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10、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11、硫化亚铁放入盐酸中12、硫化亚铁放入稀硫酸中 碱和盐 1、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2、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3、硫酸铝溶液与氨水 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5、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酸式盐 1、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 3、碳酸氢钙与足量氢氧化钾溶液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2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是: (1)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2)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电解质,关键看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例如,固体NaCl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3.强、弱电解质: (1)电离:化合物在水溶液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例: HCl=H++Cl-H2SO4=2H++SO42- NaOH=Na++OH-CuCl2=Cu2++2Cl-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3)弱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例: H2S H++HS-NH3·H2O NH4++OH-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酸、碱、盐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在溶液中参加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例如: H2SO4和BaCl2溶液混合,H2SO4和BaCl2分别完全电离: H2SO4=2H++SO42—BaCl2=Ba2++2Cl- 溶液中主要存在四种离子:H+、SO42—、Ba2+和Cl-。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沉淀,H+和Cl-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所以H2SO4和BaCl2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Ba2++SO42—=BaSO4↓ 例如: Na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Na2SO4和Ba(OH)2分别完全电离: Na2SO4=2Na++SO42— Ba(OH)2=Ba2++2OH- 溶液中主要存在四种离子:Na+、SO42—、Ba2+和OH—。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沉淀,Na+和OH-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所以Na2SO4和Ba(OH)2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的反应:Ba2++SO42—=BaSO4↓由上述分析,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参加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又如: Fe+CuSO4=FeSO4+Cu实质是Fe与Cu2+的反应,Fe+Cu2+=Fe 2++Cu,该反应虽不是复分解反应,但也是离子反应。 二、 三、2.离子反应的类型 ①离子互换形式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离子反应规律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1 基本概念 离子反应:在溶液(或熔化态)中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统称离子反应。它包括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本身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它包括大多数的盐类、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它包括弱酸(H2SO3、HF、HClO)以及弱碱(NH3?H2O)等。 2 离子反应规律(仅讨论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对于复分解反应而言,有下列三种物质之一生成的反应就能进行完全:①更难溶物质;②更难电离的物质;③气态物质。简言之,复分解反应的方向总是朝着有利于某种离子浓度减少的一方进行。 沉淀的生成及转化 常见难溶物有:①酸:H2SiO3 ;②碱:Mg(OH)2 、Al(OH)3、Cu(OH)2、Fe(OH)3等;③盐:AgCl、 AgBr、AgI、BaCO3、BaSO4、Ca3(PO4)2等。 常见弱电解质有:①弱酸:HF、H2CO3、HClO、CH3COOH等;②弱碱:NH3?H2O;③其它:H2O、C6H5OH 等 (3) 气态物质生成 常见气态物有:SO2、CO2、NH3、H2S 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1.1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步骤—“写拆删查“ 以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例 第一步“写“ 2NaClO + CO2 + H2O = 2HClO + Na2CO3 第二步“拆“ 2Na+ + 2ClO- + CO2 + H2O = 2HClO + 2Na+ + CO32- 第三步“删“ 2ClO- + CO2 + H2O = 2HClO + CO32- 第四步“查“查原子个数、离子电荷是否配平 [说明] ①原则上说,电解质要不要拆分改写为离子形式,应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为依据。若化合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则应“拆”为离子形式表示;若化合物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则不能“拆”,而仍应以“分子”形式表示。如浓H2SO4应以分子式表示,稀H2SO4则应“拆”为离子式(2H+ 和SO42- )表示。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 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溶液 [解析] Na 2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A正确;SO3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SO3 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导电,故SO3为非电解质,B不正确;Cu是单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D都不正确。[答案]A 特别提醒: 1.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这两者之间只需满足一者就行了,但必须强调的是其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反应的生成物。如SO2、 SO3 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2SO3、H2SO4,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Na2O的水溶液的导电虽然也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导电,但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 判断某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与其溶解度大小、导电能力强弱等因素无关。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规则: 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 - + 2- 2+ 写。如Cl 2、Na2O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 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如NaHC3O改写 Na+、HCO3-;NaHS4O应改写Na+,H+,SO42- ③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 写。 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NH3 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l+Ca (OH)2CaCl2+2NH3↑+2H2O ⑤浓H2SO4、浓H3P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 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 号。如Cu片与浓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书写步骤(以CuSO4 溶液与BaCl2 溶液反应为)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 学式来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Cu2++SO42-+Ba2+ +2Cl - =Cu2++2Cl-+BaSO4↓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知识点详解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 举例NaCl Ba(OH)2 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 HnA=nH++A n- 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 HnA H+ +HA(n-1)-,HA(n-1)- H+ +H2A(n-2)- 举例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强碱:KOH NaOH Ba(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 BaCl2. 等弱酸:CH3COOH HCN H2S H2CO3等弱碱:NH3H2O Cu(OH)2等. 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O B.SO3 C.Cu D.NaCl溶液

高中化学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知识点难点梳理汇总

第2节 电 解 质 【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 1.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在_______中或_____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____”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____”连接。 如Na 2SO 4:___________________, HClO :__________________。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 如H 2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式盐的电离:多元强酸酸式盐与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不同。 如NaHSO 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 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辨析: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 、NaCl 溶液。只有本身能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CO 2、SO 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它们自身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化合生成了电解质,所以它们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溶于水后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如BaSO 4;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 如FeCl 3溶液与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讲解_离子反应(提高)

离子反应 编稿:房鑫审稿:曹玉婷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 溶液中溶质 微粒 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 实例 强酸:HCl、HNO3、H2SO4 HBr、HI、 HClO4等 强碱:KOH、NaOH、Ba(OH)2 Ca(OH)2 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 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 H2CO3、H2SiO3、CH3COOH等。 弱碱:NH3·H2O、Fe(OH)3等不溶性碱 水:H2O 要点诠释: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 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OH- ;H2O 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4NO3 = NH4+ + NO3- MgCl2 = Mg2+ + 2Cl- 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离子反应知识点梳理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32-、HSO3- 2氮族有:H2PO4-、HPO42-、PO43- 3卤族有:F-、ClO- 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lO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 ②K+、NH4+、HCO3-、OH- 3SO32-、SO42-、Cl-、OH- ④Fe3+、Cu2+、SO42-、Cl- ⑤H+、K+、AlO2-、HSO3- ⑥Ca2+、Na+、SO42-、CO3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① B、③④ C、②⑤ D、①④ [解题分析] 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 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 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 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 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 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 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 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 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 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 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 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 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 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 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 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 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 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是: (1)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2)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电解质,关键看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例如,固体NaCl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3.强、弱电解质:

(1)电离:化合物在水溶液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例: HCl=H++Cl- H 2SO 4 =2H++SO 4 2- NaOH=Na++OH- CuCl 2 =Cu2++2Cl-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3)弱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例: H 2S H++HS- NH 3 ·H 2 O NH 4 ++OH-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酸、碱、盐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在溶液中参加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例如: H 2SO 4和BaCl 2溶液混合,H 2SO 4和BaCl 2分别完全电离: H 2SO 4=2H ++SO 42— BaCl 2=Ba 2++2Cl - 溶液中主要存在四种离子:H +、SO 42—、Ba 2+和Cl -。Ba 2+和SO 42-结合成BaSO 4沉淀,H +和Cl -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所以H 2SO 4和BaCl 2反应实质是Ba 2+ 和SO 42-反应:Ba 2+ +SO 42— =BaSO 4↓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精选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精选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 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 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 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 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 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 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 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 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 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材料精讲精练

离子反应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 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 举例NaCl Ba(OH)2 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 类 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 HnA=nH++A n- 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 HnA H+ +HA(n-1)-,HA(n-1)- H+ +H2A(n-2)- 举例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强碱:KOH NaOH Ba(OH)2等. 弱酸:CH3COOH HCN H2S H2CO3等弱碱:NH3H2O Cu(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 BaCl2. 等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O B.SO3 C.Cu D.NaCl 溶液 [解析] Na2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A正确;SO3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SO3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导电,故SO3为非电解质,B不正确;Cu是单质,NaCl 溶液为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D都不正确。[答案]A 特别提醒: 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这两者之间只需满足一者就行了,但必须强调的是其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反应的生成物。如SO2、SO3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2SO3、H2SO4,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Na2O的水溶液的导电虽然也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导电,但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判断某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与其溶解度大小、导电能力强弱等因素无关。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规则: 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如Cl2、Na2O 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 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如NaHCO3改写 Na+、HCO3-;NaHSO4应改写Na+,H+,SO42- ③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 不改写。 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⑤浓H2SO4、浓H3P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 如Cu片与浓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书写步骤(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要点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 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 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5)对于可逆反应,其ΔH 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若按系数投料反应,则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ΔH 的数值要小。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 1.燃烧热:在1atm 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