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检测方法研究
维生素E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
含量测定方法名称:维生素E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气相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维生素E。
方法原理:供试品和内标均制成甲醇溶液,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并检测维生素E和内标正三十二烷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正己烷仪器设备:仪器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以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或以HP-1毛细管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分析柱;理论塔板数按维生素E峰计算不低于500(填充柱)或5000(毛细管柱),维生素E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条件:柱长30 m,柱内径0.53 mm 或0.32 mm,固定液为100%甲基聚硅氧烷柱温:265℃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90℃;分流进样,分流比1:20;进样量1μL载气:氮气,流速5 mL/min试样制备:1、称取供试品精密称取该品20mg,放置在棕色具有塞子的瓶中。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维生素E对照品和维生素E对照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超声处理1分钟使完全溶解,并加异辛烷至刻度,摇匀,冲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
3、内标溶液的制备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该供试品精密加内标溶液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即得供试品溶液。
5、校正因子的测定另取维生素E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中,精密加内标溶液10mL,密塞,振摇使溶解,取1~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3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实验六 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液相色谱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α-VE一、实验目的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液相色谱分析的定性及外标定量方法。
二、原理1.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高压泵输送流动相,梯度洗脱,可在柱后直接检测流出液成分,通过改变溶剂极性或强度进而改变色谱柱效能,分离选择性和组分的容量因子,实现改善色谱系统分离度的目的。
2. 高效液相色谱仪(1) 高压输液系统,是提供足够恒定的高压,使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量快速渗透通过固定相。
(2) 进样系统,一般采用旋转式六通阀在高压下进样。
(3) 分离系统,在液相色谱柱中完成。
(4) 检测系统,液相色谱常见检测器有:紫外光度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
3.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根据固定相和分离机理的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如下几种类型(1) 液—固吸附色谱:基于各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上具有不同吸附能力而进行分离。
(2) 液—液分配色谱:组分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分配各组分间产生差速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3) 化学键合相色谱:通过共价键将有机固定液结合到硅胶载体表面得到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4) 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带相同电荷的组分离子进行可逆交换,由于亲和力的不同彼此分离。
(5) 离子色谱:用离交换树酯作为固定相,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用电导检测器检测。
(6) 凝胶色谱:基于试样中各组分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来实现分离。
4. 实验原理反向色谱与正相色谱组成相反,是以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固定液制成的固定相,以极性或相对强的极性溶剂作为流动相组成的液—液分配色谱。
但目前多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有机物分子键合到载体表面,制成键合相的固定相,所以也称键合相色谱。
这种色谱的分离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液—固吸附和液—液分配并存。
在反向HPLC中常用的键合相有十八烷基硅烷(C18)、辛基硅烷(C8)氰基硅烷、氨基硅烷等。
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维生素E的含量十分重要。
以下将介绍维生素E含量测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原理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一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E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在色谱柱上分离,再利用检测器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维生素E的含量。
2. 实验步骤以下是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一般步骤:步骤一:样品的制备首先,将待测样品如食品、保健品等进行充分打碎或细磨,以确保样品中的维生素E能充分释放。
然后,取一定量的样品并溶解或提取维生素E。
步骤二:预处理如果样品中存在其他干扰物质,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提取、分离、净化等。
例如,可以采用萃取方法将样品中的维生素E提取至有机溶剂中,以去除其他干扰物质。
步骤三:测定方法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步骤四:仪器准备和参数设置根据选择的测定方法,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仪,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
步骤五:标准曲线的绘制为了准确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需要首先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制备一系列维生素E浓度逐渐升高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其吸光度或峰面积/峰高,然后绘制曲线。
步骤六:测定样品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按照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通过测定吸光度或峰面积/峰高,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
步骤七: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
同时,还可以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步骤八:结果的解释及验证对于测定结果,需要进行合理解释,并与其他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论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测定出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胶囊中α-VE的含量(20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胶囊中α-VE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
3.学习维生素E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被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RPC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约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目前已经确认的有8种异构体,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天然存在的α-生育酚的维生素E活性最强。
α-生育酚醋酸酯是α-生育酚的酯化产品,常用在维生素胶囊中,具有很强的氧化稳定性。
样品以乙醇溶解,采用RPC法,以乙醇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284 nm 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维生素E胶囊中α-生育酚醋酸酯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维生素E醋酸酯标准品、色谱纯乙醇、分析纯四氢呋喃、无水乙醇。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10A 泵,SPD-20A 紫外双波长检测器)、KQ5002B型超声波清洗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条件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 150 mm × 4. 6 mm,5 μm i. d. ) ; 流动相为乙醇,流速0.5 mL /min; 进样量20 μL; UV 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4 nm(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确定)。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类成分的检测与质量评价研究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类成分的检测与质量评价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0T03:25:11.32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4期作者:刘蕊[导读] 由于维生素E本身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存在多种同系物刘蕊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00000摘要:由于维生素E本身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存在多种同系物,所以,在进行该成分的测定时,存在着多种方法,例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等等。
本文首先研究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类成分的进行检测的实验,包括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设备以及具体实验方法,其次对此次维生素E类成分检测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保健食品;维生素E类成分;检测;质量评价引言:不同个体在饮食结构上的差异将会致使机体受到较为直接的影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保健食品,以此延缓自身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改善身体健康。
作为一种具备较强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能力、提升人体免疫能力等多种功能的物质,近些年来,维生素E类物质已经成为保健食品中较为常见的添加剂,对保健食品中此类物质的具体含量进行测定有着重要意义。
1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类成分的检测实验1.1实验材料与实验试剂本次实验的检测样品共有两种,分别是胶原蛋白天然维生素E片和葡萄籽维生素E软胶囊。
本次试验所使用到的实验试剂包含多种,每一种试剂的规格均选择分析纯或者是以上的类型,所使用到的水均为超纯水。
第一,α-淀粉酶,该试剂中的酶活力至少超过1.5U/mg;第二,无水硫酸钠;第三,石油醚,其沸腾温度区间为30°C~60°C;第四,强氧化钾水溶液;第五,维生素C的乙醇溶液;第六,无水乙醇;第七,100mg的对照品DL-α-维生素E生育酚。
1.2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一,本次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类成分的检测实验选取的试验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所以,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器即为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配有相应的DAD检测器;第二,紫外分光光度计;第三,超纯水器;第四,氮吹仪;第五,恒温磁力搅拌器;第六,旋转蒸发器;第七,恒温培养箱;第八,电子天平。
维生素E(VE)生育酚检测

维生素E(VE)/生育酚检测
维生素E(Vitamin E, V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能保护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免受自由基的破坏。
维生素E包括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两类共8种化合物,即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三烯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的维生素E形式。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生化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维生素E的含量变化。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维生素检测服务以及维生素检测试剂盒产品,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样品制备
1)称取粉末样品20 mg;
2)加入10 mL盐酸溶液,震荡摇匀;
3)加入10 mL水,震荡摇匀;
4)将溶液定容到200 mL;
5)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6)用HPLC检测。
HPLC和LC-MS测定维生素E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维生素E含量信息。
维生素e实验报告

维生素e实验报告维生素E实验报告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维生素E的作用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旨在探究维生素E对人体的益处以及适宜的摄入量。
实验方法:我们选取了40名参与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人。
第一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第二组则每天补充200毫克的维生素E。
实验周期为8周,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测。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两组参与者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比较和分析。
1. 抗氧化能力:维生素E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实验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E的第二组参与者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液中的抗氧化指标明显升高。
2. 心血管健康:维生素E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实验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E的参与者的血液循环状况明显改善,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下降,血管的弹性增加。
这些指标的改善表明维生素E的摄入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3. 免疫功能:维生素E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实验的重点之一。
实验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E的参与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白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所上升。
这表明维生素E的摄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4. 眼睛健康:维生素E对眼睛健康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实验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E的参与者的眼睛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眼睛疲劳感减轻,视力明显提高。
这表明维生素E的摄入对于保护眼睛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合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维生素E的摄入可以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
2. 维生素E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3. 维生素E的摄入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4. 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减少眼睛疲劳感和改善视力。
适宜摄入量: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研究,我们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15毫克的维生素E。
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含量

实验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E含量1 实验目的1.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1.2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VE的原理。
2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VE(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产妊酚,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
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皮肤毛细血管抵抗力,并维持正常通透性;有改善血液循环及调整生育功能、抗衰老作用等。
V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实验器材3.1 实验样品VE样品溶液3.2 实验试剂浓度为50μg/ml的VE标样3.3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附PDA检测器4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速度:0.3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
5 实验结果与讨论5.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单点法测定。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液相色谱仪测定苹果的VE含量进样量保留时间峰面积标样5μl 3.59min 42217待测样品5μl 3.59min 17369 样品中VE的浓度=乙烯标样的总量×苹果的峰面积/乙烯标样的峰面积=5μl×50μg/mL×17369/(5μl×42217)=20.57μg/mL5.2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测定标样溶液VE含量时,在指定的保留时间内并未出峰。
讨论分析原因:样品溶液在上周实验后,一直置于离心管中,未避光低温保存,导致样品中VE氧化,液相测定时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出峰。
本次实验时间较短,且主要目的是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以及液相色谱仪测定VE的原理,故结合前组同学对VE含量的测定数据进行讨论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生育酚方法报告
一、生育酚简介
又称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
维生素E为微带粘性的淡黄色油状物,在无氧条件下较为稳定,甚至加热至200℃以上也不被破坏。
但在空气中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颜色变深。
维生素E易于氧化,故能保护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如维生素A及不饱和脂肪酸等)不被破坏。
维生素E的化学名称为(1)-2、5、7、8-四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6-苯并二氢吡喃醇醋酸酯,分子式为C31H52O3,结构式为:
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两类。
生育酚主要有四种衍生物,按甲基位置分为α、β、γ和δ四种。
其中,α-生育酚:R1,R2=CH3;β-生育酚:R1=H,R2=CH3;γ-生育酚:R1=CH3,R2=H;δ-生育酚:R1,R2=H。
维生素E以α-生育酚生理活性最高,β-及γ-生育酚仅为α-生育酚的40%和8%。
二、色谱方法的选择
现行标准中维生素E的检测仅有两个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82-2003)和《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和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1598-2008),其中前者介绍了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两种方法。
目前有的文献[1]中指出,气相色谱法虽能正确定量维生素E,但是对不同型分离困难,为了使α-维生素E与β-维生素E及γ-维生素E分离,预先要将试样进行三甲基硅烷化或酯化,同时胆同醇等硬脂类对测定有干扰。
另外,如果前期样品处理不好,很容易对毛细管柱造成污染。
故建议使用液相色谱法。
三、内标法和外标法的选择
1、两种方法的区别:
内标法外标法内标物与待测物相似,且均出峰不需要
标准曲线需要,可两点需要,需多点
优点定量准确操作简便
缺点不容易选择内标物;操作精度高与标准品严格相同的操作条件
2、在《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中采用了内标法,内标物为苯并[a]芘,另外
文献中也有使用正三十二烷及十六酸十六醇酯等。
《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和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使用的外标法,国内大多数检测维生素E的文献中都用的是外标法。
根据我部门的实际情况,维生素E的检测一般用于豆油脂肪酸的日常检测和协助营销部门的发货定价,故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而内标法每次检测需用到内标物,而内标物的成本通常偏高,因此,外标法可以满足我部门日常检测的需求。
3、外标曲线
有文献报道[2],随着甲醇浓度的升高,α-维生素E峰形越尖锐,100%甲醇和98:2流动相得到谱图相似,并能与其它杂质峰很好地分离。
这是因为对反相柱来说,甲醇是强洗脱剂,其含量越高,流动相的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α-维生素E越易被洗脱,而其它杂质却被保留;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流动相极性增强,对α-维生素E洗脱能力减弱。
综合考虑,最终选择98:2的甲醇为流动相。
柱温对保留时间是有影响的,柱温升高,保留时间会减小,对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设定柱温。
紫外检测器波长一般在290-296nm之间选择。
有文献[3]称,β-维生素E的峰被γ-维生素E峰掩盖,而通过检测,也证实是这样的。
因此,利用现有的α-、γ-、δ-维生素E标准品配制成六个浓度点,绘制标准曲线,各曲线拟合度均在0.9999以上。
(1)色谱条件
流动相:甲醇+水(V/V)=98+2,混匀,临用前脱气。
柱温:30℃。
色谱柱:Eclipse XDB-C18反相柱,4.6×150mm。
检测波长:294nm。
进样量:10μL
(2)α-维生素E
四、 样品前期处理的选择
目前,国内和AOCS 方法中对维生素E 检测的前期处理均用到皂化法,上述两标准中的方法也均为皂化法。
但已有一些文献[2]中出现了超声波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溶剂,减少损失。
我们对两种方法进行几组对比实验。
实验发现,超声波提取法几乎对维生素E 没有损失,而皂化法由于步骤繁多,且维生素E 活性高,出现了一定量的损失。
本实验中,超声波法:取1g 样品于50mL 容量瓶中,加30mL 左右无水乙醇,超声震
荡15min 后,稀释至刻度,注入10μL 于液相色谱分析。
计算公式为:
%10010
1000150)/(%⨯⨯⨯⨯=
g mL
mL g C VE μ
皂化法:取1g 样品于皂化瓶中,加入30mL 无水乙醇溶解,加入5mL 抗坏血酸(100g/L ),加入20mLKOH 溶液(1g/L ),加热回流30min 后,冷却,倒入分液漏斗,先后用50mL 蒸馏水50mL 乙醚洗皂化瓶,并入分液漏斗,洗三次,收集乙醚相过无水硫酸钠于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取10mL 与烧瓶中,于烘箱中蒸干乙醚,用1mL 无水乙醇溶解,注入10μL 于液相色谱。
计算公式为:
%10010
10001110)/(%⨯⨯⨯⨯⨯=
g mL
mL g C VE μ
其中,C 为色谱图中直接读出的含量。
五、
实验结果与讨论
保留时间的差别:同一色谱条件下,皂化法的保留时间基本上比超声波法的保留时间稍长,但差别不大,可以看做基本相同。
维生素E含量的差别:两方法检测所得VE含量差别较大。
对豆油脂肪酸来说,这是我们需要日常检测的样品,也涉及到我公司销售定价的检测项目,由于皂化法前处理经过加热、洗涤、蒸干等多个步骤,其损失量在15-25%范围内,而客户与国标均采用了此方法,故在日常维生素E的检测中,为了保持一致,建议使用皂化法处理样品,进行检测。
对于棕榈油脂肪酸,其出峰多而杂,保留时间普遍增大,超声波法检测出的结果也偏低,可以初步判定其本身维生素E含量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法可检测出棕榈油脂肪酸中γ-VE的含量,而皂化法并未检测出,这也证明了超声波法比皂化法损失小的优点。
对于低维生素E 含量的样品,影响波动增大,皂化法检测含量损失在30-50%。
见表1。
对于大豆油和棕榈油,保留时间比脂肪酸大,峰形多而杂。
其维生素E含量很低,皂化法比超声波法损失均超过50%。
见表2。
另外,处理棕榈油样品时,由于棕榈油不易溶于无水乙醇,因此处理上极为困难,这也是需要改进溶剂的一个方面。
表2 植物油中维生素E检测结果的对比
六、关于回收率实验
本实验对α-、γ-、δ-维生素E分别进行了回收率的空白实验,以验证皂化法的回收率。
即取已知含量的三种维生素E分别进行皂化法处理,得到回收率分别为:71.3%、11.8%、
58.7%。
这也说明了皂化法存在着一定的损失。
γ-维生素E有待再次验证。
七、结论
对于维生素E检测方法来说,超声波法处理方便,检测快速,损失小,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
但对于日常检测及销售上,为了与客户及第三方检测一致,避免纠纷,我们建议采用国标中的皂化法来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马为民,林小虎,马卫东,周印富,色谱法在国内维生素E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4):157-160。
[2] 寇立娟,李兰晓,王明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42-43。
[3] 黄宏南,刘伟,张文舟,植物油中天然维生素E特征与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应用研究,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3):10-13。